CN113448275B -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8275B
CN113448275B CN202110870335.9A CN202110870335A CN113448275B CN 113448275 B CN113448275 B CN 113448275B CN 202110870335 A CN202110870335 A CN 202110870335A CN 113448275 B CN113448275 B CN 1134482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power supply
capacitor
respectively connected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0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8275A (zh
Inventor
李萍
李佩原
杨小玲
李脉
郑吉澍
邓顺华
高立洪
刘弘博
刘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0870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8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4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8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8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8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05B19/0423Input/output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257Micro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网络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网络连接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模块的数据传输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模块的供电端、网络连接模块的供电端和数据传输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本发明能够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智能控制,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农业部规划设计全国温室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温室总面积达到1894215.86公顷,其中,连栋温室54338.46公顷,日光温室577455.69公顷。随着设施农业飞速发展,但存在夏季高温会导致温室内出现60℃以上高温、高湿等问题亟需解决。目前温室智能控制系统存在价格高,控制不够智能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包括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
网络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端于控制器模块的网络连接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模块的数据传输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模块的供电端、网络连接模块的供电端和数据传输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或/和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
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相连,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输出电源电压VCC-24V,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调节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可调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输出电源电压VCC-5V,降压芯片U3的反馈端Feed back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5的第二端、电阻R16的第二端、降压芯片U3的电源地端GND、降压芯片U3的开闭端On/Off、电容C4的第二端、电源接口P1的电源负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将电源接口P1与24V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相连,将输入的24V电源电压通过降压芯片U3输出稳定的+5V电源电压,,可以记作电源电压VCC-5V或者电源电压5V。
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CC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5V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和电容C14的第一端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输出电源电压3V3,降压芯片U7的电源地端GND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11的第二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通过降压芯片U7将输入的+5V电源电压转换为稳定的+3.3V电源电压,可以记作电源电压3V3或者电源电压VCC-3.3V。
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通信接口模块或/和485通信接口模块;
USB通信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J1的电源电压端VDD与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5V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负端D-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正端PA11/USART1_CTS/CANRX/TIM1_CH4/USBDM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正端D+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和电阻R1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1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负端PA12/USART1_RTS/CANTX/TIM1_ETR/USBDP,USB接口J1的电源地GND与电源地相连;通过数据线连接USB接口J1和移动设备(移动智能手持终端即手机或硬盘),可以实现控制器离线程序下载,数据拷贝等功能。
485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电阻R5的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出端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入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使能控制端PA1/USART2_RTS/ADC123_IN1/TIM5_CH2/TIM2_CH2相连;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出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数据接收端PA3/USART2_RX/ADC123_IN3/TIM5_CH4/TIM2_CH4,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入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入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出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电源地端GND和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数据发送端PA2/USART2_TX/ADC123_IN2/TIM5_CH3/TIM2_P1H相连;通信芯片U4的电源电压端VCC分别与电源电压VCC-5V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和同相驱动器输出端A分别与电阻R7的第二端、终端电阻R15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反相接收器输入和反相驱动器输出端B分别与终端电阻R15的第二端、电阻R24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将接口P2与数据采集单元相连,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安设在室内的室内数据采集单元和安设在室外的室外数据采集单元;室内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内湿度传感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室内光照强度传感器、室内土壤温度传感器、室内土壤湿度传感器之一或者任意组合;室外数据采集单元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室外湿度传感器、室外光照强度传感器、室外风速传感器、室外风向传感器、室外大气压传感器之一或者任意组合;实现温室内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等采集以及温室外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等的采集。通过485通信接口模块实现对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进行采集。
网络连接模块包括网络连接有线模块或/和网络连接无线模块;
网络连接有线模块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包括:网络芯片U1的内部电压端VCAP与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地端VSS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中断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031
与控制器U0的网络中断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SO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PA6/SPI1_MISO/TIM8_BKIN/ADC12_IN6/TIM3_CH1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端SI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PA7/SPI1_MOSI/TIM_CH1N/ADC12_IN7/TIM3_CH2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时钟端SCK与电阻R1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时钟端PA5/SPI1_SCK/DAC_OUT2/ADC12_IN5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片选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032
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网络片选端PA4/SPI1_NSS/DAC_OUT1/USART2_CK/ADC12_IN4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重置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033
与控制器U0的网络重置端PE1/FSMC_NBL1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TPIN-分别与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TPIN+分别与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和电阻R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9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9的第二端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地端VSSRX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偏置电流端RBIAS与电阻R2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一指示灯端LEDA与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A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二指示灯端LEDB与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A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OSC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2分别与晶振Y1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1分别与晶振Y1的第二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地端VSSOSC和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VDDPLL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PLL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电源端VDDRX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端VSSTX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POUT+分别与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POUT-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阻R2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2的第一端和电容C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电源端VDDTX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与电阻R2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中心抽头发送端TCT、电阻R26的第二端和电阻R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电感L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8的第二端和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电容C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K、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K、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SHILED、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CHS 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线水晶头与网络接口J2相连连接,实现数据的有线传输。
网络连接无线模块包括LORA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8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感L7的第一端、电容C26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通信芯片U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和电容C26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A与晶振Y4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B与晶振Y4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内部电压端VREG分别与电感L7的第二端、电感L9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开关输出端RCC_SW与电感L9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IC电源端VBAT和通信芯片U8的数字供电端VBAT_IO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开关控制端DIO2与电阻R3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开关控制端CRTL相连,电容C3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稳压电源端VR_PA分别与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和电感L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1的第二端和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发射输出端RFO分别与电感L4的第二端、电感L5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5的第二端和电容C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3的第一端和电容C2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3的第二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1相连,电容C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N分别与电感L8的第一端和电容C2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P分别与电感L8的第二端和电容C30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2相连,电容C2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选择端NSS与控制器U0的从机选择端PB12/SPI2_NSS/I2S2_WS/I2C2_SMBAI/USART3_CK/TIM1_BKIN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时钟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时钟端PB13/SPI2_SCK/I2S2_CK/USART3_CTS/TIM1_CH1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入端MOSI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出端PB15/SPI2_MOSI/I2S2_SD/TIM1_CH3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出端MISO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入端PB14/SPI2_MISO/USART3_RTS/TIM1_CH2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重置端NRESET与控制器U0的从机重置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繁忙指示BUSY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繁忙指示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模式选择端分别与电阻R32的第一端和电容C3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32的第二端与通信芯片U8的模式选择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C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6的第一端和电感L10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7的第一端和RF天线接口P4第一端相连,电容C3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RF天线接口P4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过LORA通信模块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避免布线造成线束的混乱。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系统外引接口模块,统外引接口模块包括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或/和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
系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包括:总线收发器U11的使能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051
和总线收发器U11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输入输出转换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052
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0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0/ADC123_IN10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1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1/ADC123_IN11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2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2/ADC123_IN12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3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3/ADC123_IN13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4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4/ADC12_IN14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5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5/ADC12_IN15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6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6/I2S2_MCK/TIM8_CH1/SDIO_D6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7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7/I2S3_MCK/TIM8_CH2/SDIO_D7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电源电压端VCC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0与电阻R4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9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1与电阻R5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0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2与电阻R5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1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3与电阻R5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2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4与电阻R5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3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5与电阻R5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6与电阻R5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7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7与电阻R5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8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入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2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三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三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四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四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五端分别与电阻R45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五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六端分别与电阻R46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六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七端分别与电阻R47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七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八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八端相连,电阻R41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43的第一端、电阻R44的第一端、电阻R45的第一端、电阻R46的第一端、电阻R47的第一端和电阻R4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24V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三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四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五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六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七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八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系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包括:控制接口P6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6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和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6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3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0/FSMC_A0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4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1/FSMC_A1相连,电阻R63的第二端和电阻R6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调试电路模块包括:调试接口J3的参考电压端Vref和调试接口J3的电源电压端Vsupply分别与电容C39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电容C3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重置端nTRST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重置端PB4/JNTRST/SPI3_MISO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入端TDI分别与电阻R38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出端PA15/JTDI/SPI3_NSS/I2S3_WS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模式选择端TMS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模式选择端PA13/JTMS-SWDIO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时钟端TCK分别与电阻R4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时钟端PA14/JTCK-SWCLK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出端TDO分别与电阻R3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入端PB3/JTDO/TRCCESWO/SPI3_SCK/I2S3_CK相连,电阻R36的第二端、电阻R36的第二端、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和电阻R3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4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目标系统重置端nSRST与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调试接口J3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指示灯模块包括:指示灯D2的正极、指示灯D3的正极和指示灯D4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指示灯D2的负极与电阻R5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B5/I2C1_SMBAI/SPI3_MOSI/I2S3_SD相连,指示灯D3的负极与电阻R5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6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E5/TRACED2/FSMC_A21相连,指示灯D4的负极与电阻R5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当其控制器U0正常运行时,指示灯D4闪烁,其闪烁频率f=4~7次;当其控制器U0出现故障时指示灯D2点亮,当其控制器U0网络连接正常时指示灯D3点亮。
或/和还包括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S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A0-WKUP/USART2_CTS/ADC123_IN0/TIM5_CH1/TIM2_CH1_ETR/TIM8_E1R相连,按键S3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按键S4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3/TRACED0/FSMC_A19相连;当其按下按键S2时,向其控制器U0输入高电平,控制器U0唤醒显示屏(不处于熄屏状态即处于亮屏状态);当其连续两次按下按键S3时,向其控制器U0输入低电平,控制器U0控制显示屏弹出系统菜单选项,在这一状态下,当其按下按键S3时,向其控制器U0输入低电平,控制器U0控制其向下一次循环菜单指令,当其按下按键S4时,向其控制器U0输入低电平,控制器U0执行选定的指令。
或/和还包括内置电源模块,内置电源模块包括:内置电池B1的电源负端与电源地相连,内置电池B1的电源正端与二极管组Q1的第一端相连,二极管组Q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二极管组Q1的公共端分别与电容C2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源端VBAT相连,电容C2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在无外置电源的情况下,控制器U0可以通过内置电池B1提供静态工作的电源电压。
或/和还包括晶振模块,晶振模块包括第一晶振模块或/和第二晶振模块;
第一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2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4-OSC32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5-OSC32_OUT相连,电容C16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第二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3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0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OUT相连,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或/和还包括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启动电路模块或/和复位电路模块;
启动电路模块包括:按键P3的第一端和按键P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P3的第五端和按键P3的第六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按键P3的第三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0相连,按键P3的第四端与电阻R3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1相连;
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复位按键S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复位按键S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1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
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采集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数据采集输入端相连,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驱动执行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相连;
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根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信息,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向其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其温室环境保持预设指标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温室内环境信息或/和温室外环境信息;
温室内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温室外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实现硬件设备包括温室外遮阳、内遮荫、顶开窗、轴流风机、湿帘水泵、湿帘外翻窗之一或者任意组合电机驱动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服务器采集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数据进行数据监控、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通过web发布,远程用户直接通过浏览器查看、操作控制系统。服务器端包含设备运行状态与控制界面、数据报表界面、手动控制界面、自动控制界面、预警提示界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智能系统,包括移动智能手持终端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系统,用户通过移动智能手持终端查看或/和调节运行参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登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录服务器;
S2,用户登录成功后,查看或/和调节运行参数。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能够实现温室环境参数的智能控制,大量节约了人力成本,降低了能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发明连接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控制器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USB通信接口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485通信接口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网络接口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网络接口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LORA通信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LORA通信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系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系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调试电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指示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按键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内置电源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第一晶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二晶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启动电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复位电路模块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连接示意框图。
图22是本发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如图1~20所示,包括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
网络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端与控制器模块的网络连接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模块的数据传输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模块的供电端、网络连接模块的供电端和数据传输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或/和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
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相连,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输出电源电压VCC-24V,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调节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可调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输出电源电压VCC-5V,降压芯片U3的反馈端Feed back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5的第二端、电阻R16的第二端、降压芯片U3的电源地端GND、降压芯片U3的开闭端On/Off、电容C4的第二端、电源接口P1的电源负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CC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5V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和电容C14的第一端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输出电源电压3V3,降压芯片U7的电源地端GND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11的第二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
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通信接口模块或/和485通信接口模块;
USB通信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J1的电源电压端VDD与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5V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负端D-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正端PA11/USART1_CTS/CANRX/TIM1_CH4/USBDM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正端D+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和电阻R1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1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负端PA12/USART1_RTS/CANTX/TIM1_ETR/USBDP,USB接口J1的电源地GND与电源地相连;
485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电阻R5的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出端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入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使能控制端PA1/USART2_RTS/ADC123_IN1/TIM5_CH2/TIM2_CH2相连;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出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数据接收端PA3/USART2_RX/ADC123_IN3/TIM5_CH4/TIM2_CH4,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入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入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出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电源地端GND和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数据发送端PA2/USART2_TX/ADC123_IN2/TIM5_CH3/TIM2_P1H相连;通信芯片U4的电源电压端VCC分别与电源电压VCC-5V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和同相驱动器输出端A分别与电阻R7的第二端、终端电阻R15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反相接收器输入和反相驱动器输出端B分别与终端电阻R15的第二端、电阻R24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网络连接模块包括网络连接有线模块或/和网络连接无线模块;
网络连接有线模块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包括:网络芯片U1的内部电压端VCAP与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地端VSS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中断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01
与控制器U0的网络中断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SO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PA6/SPI1_MISO/TIM8_BKIN/ADC12_IN6/TIM3_CH1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端SI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PA7/SPI1_MOSI/TIM_CH1N/ADC12_IN7/TIM3_CH2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时钟端SCK与电阻R1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时钟端PA5/SPI1_SCK/DAC_OUT2/ADC12_IN5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片选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02
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网络片选端PA4/SPI1_NSS/DAC_OUT1/USART2_CK/ADC12_IN4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重置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03
与控制器U0的网络重置端PE1/FSMC_NBL1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TPIN-分别与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TPIN+分别与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和电阻R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9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9的第二端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地端VSSRX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偏置电流端RBIAS与电阻R2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一指示灯端LEDA与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A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二指示灯端LEDB与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A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OSC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2分别与晶振Y1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1分别与晶振Y1的第二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地端VSSOSC和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VDDPLL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PLL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电源端VDDRX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端VSSTX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POUT+分别与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POUT-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阻R2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2的第一端和电容C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电源端VDDTX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与电阻R2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中心抽头发送端TCT、电阻R26的第二端和电阻R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电感L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8的第二端和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电容C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K、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K、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SHILED、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CHS 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网络连接无线模块包括LORA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8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感L7的第一端、电容C26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通信芯片U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和电容C26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A与晶振Y4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B与晶振Y4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内部电压端VREG分别与电感L7的第二端、电感L9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开关输出端RCC_SW与电感L9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IC电源端VBAT和通信芯片U8的数字供电端VBAT_IO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开关控制端DIO2与电阻R3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开关控制端CRTL相连,电容C3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稳压电源端VR_PA分别与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和电感L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1的第二端和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发射输出端RFO分别与电感L4的第二端、电感L5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5的第二端和电容C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3的第一端和电容C2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3的第二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1相连,电容C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N分别与电感L8的第一端和电容C2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P分别与电感L8的第二端和电容C30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2相连,电容C2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选择端NSS与控制器U0的从机选择端PB12/SPI2_NSS/I2S2_WS/I2C2_SMBAI/USART3_CK/TIM1_BKIN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时钟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时钟端PB13/SPI2_SCK/I2S2_CK/USART3_CTS/TIM1_CH1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入端MOSI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出端PB15/SPI2_MOSI/I2S2_SD/TIM1_CH3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出端MISO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入端PB14/SPI2_MISO/USART3_RTS/TIM1_CH2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重置端NRESET与控制器U0的从机重置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繁忙指示BUSY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繁忙指示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模式选择端分别与电阻R32的第一端和电容C3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32的第二端与通信芯片U8的模式选择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C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6的第一端和电感L10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7的第一端和RF天线接口P4第一端相连,电容C3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RF天线接口P4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系统外引接口模块,统外引接口模块包括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或/和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
系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包括:总线收发器U11的使能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21
和总线收发器U11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输入输出转换端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22
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0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0/ADC123_IN10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1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1/ADC123_IN11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2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2/ADC123_IN12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3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3/ADC123_IN13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4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4/ADC12_IN14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5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5/ADC12_IN15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6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6/I2S2_MCK/TIM8_CH1/SDIO_D6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7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7/I2S3_MCK/TIM8_CH2/SDIO_D7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电源电压端VCC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0与电阻R4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9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1与电阻R5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0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2与电阻R5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1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3与电阻R5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2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4与电阻R5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3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5与电阻R5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6与电阻R5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7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7与电阻R5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8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入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2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三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三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四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四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五端分别与电阻R45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五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六端分别与电阻R46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六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七端分别与电阻R47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七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八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八端相连,电阻R41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43的第一端、电阻R44的第一端、电阻R45的第一端、电阻R46的第一端、电阻R47的第一端和电阻R4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24V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三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四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五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六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七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八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系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包括:控制接口P6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6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和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6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3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0/FSMC_A0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4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1/FSMC_A1相连,电阻R63的第二端和电阻R6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调试电路模块包括:调试接口J3的参考电压端Vref和调试接口J3的电源电压端Vsupply分别与电容C39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电容C3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重置端nTRST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重置端PB4/JNTRST/SPI3_MISO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入端TDI分别与电阻R38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出端PA15/JTDI/SPI3_NSS/I2S3_WS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模式选择端TMS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模式选择端PA13/JTMS-SWDIO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时钟端TCK分别与电阻R4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时钟端PA14/JTCK-SWCLK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出端TDO分别与电阻R3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入端PB3/JTDO/TRCCESWO/SPI3_SCK/I2S3_CK相连,电阻R36的第二端、电阻R36的第二端、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和电阻R3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4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目标系统重置端nSRST与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调试接口J3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指示灯模块包括:指示灯D2的正极、指示灯D3的正极和指示灯D4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指示灯D2的负极与电阻R5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B5/I2C1_SMBAI/SPI3_MOSI/I2S3_SD相连,指示灯D3的负极与电阻R5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6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E5/TRACED2/FSMC_A21相连,指示灯D4的负极与电阻R5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或/和还包括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S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A0-WKUP/USART2_CTS/ADC123_IN0/TIM5_CH1/TIM2_CH1_ETR/TIM8_E1R相连,按键S3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按键S4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3/TRACED0/FSMC_A19相连;
或/和还包括内置电源模块,内置电源模块包括:内置电池B1的电源负端与电源地相连,内置电池B1的电源正端与二极管组Q1的第一端相连,二极管组Q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二极管组Q1的公共端分别与电容C2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源端VBAT相连,电容C2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或/和还包括晶振模块,晶振模块包括第一晶振模块或/和第二晶振模块;
第一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2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4-OSC32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5-OSC32_OUT相连,电容C16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第二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3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0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OUT相连,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或/和还包括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启动电路模块或/和复位电路模块;
启动电路模块包括:按键P3的第一端和按键P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P3的第五端和按键P3的第六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按键P3的第三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0相连,按键P3的第四端与电阻R3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1相连;
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复位按键S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复位按键S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1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还包括:控制器U0的模拟电源端VDDA与电阻R60的第一端相连,控制器U0的参考电源端VREF+与电阻R61的第一端相连,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1、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2、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3、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4、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5、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6、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7、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8、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9、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10、控制器U0的电源端VDD_11、电阻R60的第二端和电阻R6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控制器U0的参考电源地端VREF-与电阻R6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2的第二端、控制器U0的模拟电源地端VSSA、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1、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2、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3、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4、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5、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6、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7、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8、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9、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10和控制器U0的电源地端VSS_11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
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采集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数据采集输入端相连,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驱动执行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相连;
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根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信息,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向其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其温室环境保持预设指标工作。
温室环境控制系统从总体架构分为控制器、中间控制电路、驱动执行控制、数据采集单元和远程服务器。控制器为系统的核心部分,采用嵌入式控制芯片为控制CPU,另设计有电源、时钟、调试、复位、触摸屏、按钮、状态指示、LORA通信、USB通信、I/O控制电路。中间控制电路实现控制器信号、控制面板信号转换为设备控制信号。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实现硬件设备包含温室外遮阳、内遮荫、顶开窗、轴流风机、湿帘水泵、湿帘外翻窗等电机驱动。数据采集单元实现温室室内、室外环境信息采集。服务器实现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总体结构如图21所示。
(1)电源电路
控制柜内设置有24V直流稳压电源,将市电220V转为24V直流电,本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供电需要3.3V和5V直流电源,系统采用开关电源调节器将24V转换为5V,采用低压差线性稳压器AMS1117将5V电压调整为3.3V,为控制器U1、通信芯片U8等供电。
(2)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是为主控芯片(控制器U1)提供系统时钟,为保障控制器正常有序运转而设计的震荡电路,通过震荡周期控制控制器内部程序有序运转。系统采用32.768KHZ与8MHZ晶振为主控芯片的晶振源,32.768KHZ的晶振经过15次分频后为1HZ,可以实现精准计时,8MHZ晶振经过倍频后可以很方便得到系统常用的72MHZ,240MHZ等。
(3)启动复位电路
系统启动复位电路分为启动电路(启动电路模块)和复位电路(复位电路模块),启动电路分为上电复位、手动复位,系统为低电平复位电路,上电复位时,上电瞬间电容C34充电,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为低电平,系统复位;手动复位时,按下复位按键S1,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为低电平,系统复位。启动电路根据系统程序量的大小,选择启动需求,由跳冒完成选择用户闪存存储器启动、从系统存储器启动、从内嵌SRAM启动等。
(4)调试电路
系统调试电路引出了JTAG接口,可以根据需要采用SWD或者JTAG的方式下载bin/hex文件,以及在线仿真调试。SWD模式时只需连接SWDCLK(JTAG_TCK),SWIO(JTAG_TMS),GND,TVCC(JTAG_VCC)4引脚。
(5)触摸屏
为方便现场管理人员操作,控制器设有现场操作屏,通过组态开发有登录页面、温室设备运转状态监控页面、温室自动运行参数设置页面、数据展示页面(传感器参数实时数值、历史曲线)与设备状态报警页面。
(6)指示电路
指示电路包含电源指示电路、通信指示电路等,主要实现控制器电源供电情况,通信状态情况等。
(7)通信电路
控制器通信电路包含485通信电路、LORA通信电路和USB通信电路。485通信电路为有线连接传感器,LORA通信电路实现温室内部/外部传感器无线通信,USB通信电路实现控制器离线程序下载,数据拷贝等功能。
(8)I/O控制电路
I/O控制电路为系统控制CPU引出电路,输入电路检测各种控制设备状态,输出电路为控制设备提供输出信号。为保证系统板运行稳定,实现温室设备控制与低功耗控制器引脚兼容,控制电路中引入了高速硅栅CMOS器件U11和光耦隔离开关U10-U15。
如图22所示,中间控制电路包含面板控制/控制器控制切换电路,正反转设备控制电路和启停设备控制电路。面板控制/控制器控制切换电路实现控制柜现场面板控制和采用控制器进行控制,当SW1面板控制/控制器控制切换按钮旋转到面板控制档位时,即是脱离控制器由面板独立控制;当SW1面板控制/控制器控制切换按钮旋转到控制器控制档位时,即是脱离控制器由面板独立控制。
当SW1为面板控制时,KA00不带电常闭触点接通,SW2公共点带电,当SW2旋转到展开档位时,KM1吸合,外遮阳电机进行展开动作,当外遮阳展开到位时,展开限位开关SQ1断开,KM1断开,外遮阳电机失电;当SW2旋转到收拢档位时,KM2吸合,外遮阳电机进行收拢动作,当外遮阳收拢到位时,收拢限位开关SQ2断开,KM2断开,外遮阳电机失电。FR1为熔断保护器,当外遮阳电机出现异常时,FR1断开,控制回路断开。
同理,对于只有开启关闭的设备,当SW1为面板控制时,KA00不带电常闭触点接通,SW3公共点带电,当SW3旋转到开启时KM3得电,湿帘水泵开启;当SW3旋转到关闭时KM3失电,湿帘水泵关闭;FR2为熔断保护器,当湿帘水泵出现异常时,FR1断开,控制回路断开。
当SW1为控制器控制时,KA00吸合常闭触点断开,面板控制失电,控制器控制KA1、KA2吸合,当KA1吸合,KM1吸合外遮阳电机进行展开动作,当外遮阳展开到位时,展开限位开关SQ1断开,KM1断开,外遮阳电机失电;当KA2吸合时,KM2吸合/断开,外遮阳电机进行收拢动作,当外遮阳收拢到位时,收拢限位开关SQ2断开,KM2断开,外遮阳电机失电。
同理,对于只有开启关闭的设备,当SW1为控制器控制时,KA00不带电常闭触点断开,控制器控制KA3吸合/断开,当KA3吸合,则KM3吸合,湿帘水泵开启,KA3断开,KM3断开,湿帘水泵关闭。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温室内环境信息或/和温室外环境信息;
温室内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之一或者任意组合,温室外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实现硬件设备包括温室外遮阳、内遮荫、顶开窗、轴流风机、湿帘水泵、湿帘外翻窗之一或者任意组合电机驱动工作。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系统,包括服务器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服务器采集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数据进行数据监控、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通过web发布,远程用户直接通过浏览器查看、操作控制系统。服务器端包含设备运行状态与控制界面、数据报表界面、手动控制界面、自动控制界面、预警提示界面。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智能系统,包括移动智能手持终端和嵌入式控制的温室系统,用户通过移动智能手持终端查看或/和调节运行参数。
如图23所示,驱动执行控制主要实现电机控制,QF0~QF4为空气开关,QF0实现总电控制,QF1实现外遮阳电机供电控制,QF2实现內遮荫电机供电控制,QF3实现顶开窗电机供电控制,QF4实现侧开窗电机供电控制。KM1~KM12为接触器,显示外遮阳等电机正转,反转控制。FR1~FR6为熔断保护器,若负载电机出现异常,电流增大FR熔断出现保护。
其中,数据采集包含但不限于Venlo型玻璃温室内环境信息、Venlo型玻璃温室外环境信息、控制系统运行参数等。温室内环境信息包含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等,温室外环境信息包含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等,控制系统运行参数包含控制系统运行电流,运行功率,总功耗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登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录服务器;包括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当其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均与服务器上存储的登录账号和登录密码一致,则登录成功。
S2,用户登录成功后,查看或/和调节运行参数。运行参数包括室内外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S3,对调节前后的运行参数对照表发送至调节用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获取调节用户的手机安全号;其方法为:根据登录用户ID查询得到其手机安全号;
S42,对其手机安全号进行解析,得到其正确的11位手机号;
对其手机安全号的解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21,将其手机安全号依次放入安全格中;
S422,依次提取安全格中能取出的号码;即为11位手机号;例如其手机安全号为1033353*678*4149*00*3370323193,*表示数字0~9中的任何一个数,将手机安全号1033353*678*4149*00*3370323193放入下列安全格中: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81
该安全方格为交替的黑白格,相邻黑格间的白格不超过四个,以黑色方格为首格和尾格,共有30个方格。将手机安全号1033353*678*4149*00*3370323193放入安全格中后如下:
Figure BDA0003188882810000182
其中,黑色方格为能取出放入的号码,白色方格为不能取出放入的号码,将黑色方格中的号码取出后为133****3333。该133****3333为11位手机号。将对照表发送至调节用户解析出来的11位手机号上。
控制器U0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其上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按固定大小划分为K份,所述K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分别为第1待上传采集数据、第2待上传采集数据、第3待上传采集数据、……、第K待上传采集数据;
S42,向服务器请求K个核对采集码,分别为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其核对采集码的生成方法为:
yk=SHA512(TK-k),
其中,SHA512()表示哈希摘要512算法;
TK表示服务器接收到请求K个核对码时的时间;
k表示编号;k=1,2,3,…,K;
-表示字符连接符;
yk表示第k核对采集码;
将其服务器生成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存储于待对比数据库;
S43,将接收到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与划分的第1待上传采集数据、第2待上传采集数据、第3待上传采集数据、……、第K待上传采集数据相对应;令i=1;
S44,将第i核对采集码及第i核对采集码所对应的第i待上传采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i=i+1;
S45,判断其i>K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执行下一步;
若不成立,则返回步骤S44;
S46,判断其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是否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
若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中,则采集数据上传完成;并将待对比数据库中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全部删除;
若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不是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中,则等待其全部上传完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
网络连接模块的网络连接端于控制器模块的网络连接端相连,数据传输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控制器模块的数据传输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的供电端分别与控制器模块的供电端、网络连接模块的供电端和数据传输模块的供电端相连,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分别为控制器模块、网络连接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供电;
还包括服务器和移动智能手持终端;控制器U0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上传至服务器,其上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1,将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按固定大小划分为K份,所述K为大于或者等于2的正整数,分别为第1待上传采集数据、第2待上传采集数据、第3待上传采集数据、……、第K待上传采集数据;
S42,向服务器请求K个核对采集码,分别为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
将其服务器生成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存储于待对比数据库;
S43,将接收到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与划分的第1待上传采集数据、第2待上传采集数据、第3待上传采集数据、……、第K待上传采集数据相对应;令i=1;
S44,将第i核对采集码及第i核对采集码所对应的第i待上传采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i=i+1;
S45,判断其i>K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执行下一步;
若不成立,则返回步骤S44;
S46,判断其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是否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
若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中,则采集数据上传完成;并将待对比数据库中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全部删除;
若上传的第1核对采集码、第2核对采集码、第3核对采集码、……、第K核对采集码不是全部存在于待对比数据库中,则等待其全部上传完成;
服务器与移动智能手持终端间的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利用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登录服务器;
S2,用户登录成功后,查看或/和调节运行参数;
S3,对调节前后的运行参数对照表发送至调节用户;获取调节用户的手机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登录用户ID查询得到其手机安全号;
S32,将其手机安全号依次放入安全格中;该安全格为交替的黑白格,相邻黑格间的白格不超过四个,以黑色方格为首格和尾格,共有30个方格;
S33,黑色方格为能取出放入的号码,白色方格为不能取出放入的号码,依次提取安全格中能取出的号码;即为11位手机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控制器电源电路模块包括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或/和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
控制器第一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in分别与电容C4的第一端和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相连,电源接口P1的电源正端输出电源电压VCC-24V,降压芯片U3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阻R1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第一端、可调电阻R6的调节端和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可调电阻R6的第二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的第二端和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1的第一端和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的第二端输出电源电压VCC-5V,降压芯片U3的反馈端Feed back分别与电感L1的第二端和二极管D1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1的正极、电容C5的第二端、电阻R16的第二端、降压芯片U3的电源地端GND、降压芯片U3的开闭端On/Off、电容C4的第二端、电源接口P1的电源负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控制器第二电源电路模块包括: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入端VCC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一端、电容C11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5V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分别与电容C13的第一端和电容C14的第一端相连,降压芯片U7的电源电压输出端OUT输出电源电压3V3,降压芯片U7的电源地端GND分别与电容C12的第二端、电容C11的第二端、电容C13的第二端、电容C14的第二端和电源地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数据传输模块包括USB通信接口模块或/和485通信接口模块;
USB通信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J1的电源电压端VDD与电阻R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8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5V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负端D-与电阻R1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正端PA11/USART1_CTS/CANRX/TIM1_CH4/USBDM相连,USB接口J1的数据正端D+分别与电阻R14的第一端和电阻R1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7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1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USB数据负端PA12/USART1_RTS/CANTX/TIM1_ETR/USBDP,USB接口J1的电源地GND与电源地相连;
485通信接口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使能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出使能端、电阻R5的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出端相连,电阻R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被控输入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2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使能控制端PA1/USART2_RTS/ADC123_IN1/TIM5_CH2/TIM2_CH2相连;通信芯片U4的接收器输出端与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电阻R1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出端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5的被控输入端分别与电阻R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数据接收端PA3/USART2_RX/ADC123_IN3/TIM5_CH4/TIM2_CH4,电阻R9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通信芯片U4的驱动器输入端分别与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入端和电阻R2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5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被控输出端分别与通信芯片U4的电源地端GND和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一端与电阻R2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6的控制输入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数据发送端PA2/USART2_TX/ADC123_IN2/TIM5_CH3/TIM2_P1H相连;通信芯片U4的电源电压端VCC分别与电源电压VCC-5V和电阻R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同相接收器输入和同相驱动器输出端A分别与电阻R7的第二端、终端电阻R15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4的反相接收器输入和反相驱动器输出端B分别与终端电阻R15的第二端、电阻R24的第一端和接口P2的第二端相连,电阻R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网络连接模块包括网络连接有线模块或/和网络连接无线模块;
网络连接有线模块包括网络接口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包括:网络芯片U1的内部电压端VCAP与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地端VSS和电容C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中断端
Figure FDA0004161717120000051
与控制器U0的网络中断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SO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PA6/SPI1_MISO/TIM8_BKIN/ADC12_IN6/TIM3_CH1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数据输入端端SI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数据输出端PA7/SPI1_MOSI/TIM_CH1N/ADC12_IN7/TIM3_CH2相连,网络芯片U1的SPI网络时钟端SCK与电阻R1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1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SPI网络时钟端PA5/SPI1_SCK/DAC_OUT2/ADC12_IN5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片选端
Figure FDA0004161717120000052
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1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网络片选端PA4/SPI1_NSS/DAC_OUT1/USART2_CK/ADC12_IN4相连,网络芯片U1的网络重置端
Figure FDA0004161717120000053
与控制器U0的网络重置端PE1/FSMC_NBL1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TPIN-分别与电阻R18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TPIN+分别与电阻R20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相连,电阻R18的第二端和电阻R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9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9的第二端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地端VSSRX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偏置电流端RBIAS与电阻R2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一指示灯端LEDA与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A相连,网络芯片U1的第二指示灯端LEDB与电阻R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的第二端与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A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OSC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2分别与晶振Y1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端OSC1分别与晶振Y1的第二端和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6的第二端和电容C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地端VSSOSC和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VDDPLL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晶振电源端VDDPLL和网络芯片U1的PHY参考电源端VDDRX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参考地端VSSTX与电源地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POUT+分别与电阻R19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相连,网络芯片U1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POUT-分别与电阻R21的第一端和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相连,电阻R19的第二端和电阻R2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感L2的第一端和电容C8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感L2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芯片U1的PHY电源端VDDTX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正端TD+与电阻R26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出负端TD-与电阻R27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中心抽头发送端TCT、电阻R26的第二端和电阻R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4的第一端和电感L3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3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正端RD+与电阻R28的第一端相连,网络接口J2的差分信号输入负端RD-与电阻R2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28的第二端和电阻R2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15的第二端和电容C1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网络接口J2的第一指示灯端LED(Y)-K、网络接口J2的第二指示灯端LED(G)-K、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SHILED、网络接口J2的接地端CHS 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网络连接无线模块包括LORA通信模块,LORA通信模块包括:通信芯片U8的电源电压端VDD分别与电感L7的第一端、电容C26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通信芯片U8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和电容C26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A与晶振Y4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晶振端XTB与晶振Y4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内部电压端VREG分别与电感L7的第二端、电感L9的第一端和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开关输出端RCC_SW与电感L9的第二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IC电源端VBAT和通信芯片U8的数字供电端VBAT_IO分别与电源电压3V3和电容C32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2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RF开关控制端DIO2与电阻R3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开关控制端CRTL相连,电容C3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稳压电源端VR_PA分别与电容C21的第一端、电容C22的第一端和电感L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1的第二端和电容C2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发射输出端RFO分别与电感L4的第二端、电感L5的第一端和电容C18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5的第二端和电容C18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3的第一端和电容C24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24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3的第二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6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5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1相连,电容C25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N分别与电感L8的第一端和电容C27的第一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射频接收输入端RFI_P分别与电感L8的第二端和电容C30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容C27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8的第一端和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2相连,电容C28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电源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选择端NSS与控制器U0的从机选择端PB12/SPI2_NSS/I2S2_WS/I2C2_SMBAI/USART3_CK/TIM1_BKIN相连,通信芯片U8的SPI从机时钟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时钟端PB13/SPI2_SCK/I2S2_CK/USART3_CTS/TIM1_CH1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入端MOSI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出端PB15/SPI2_MOSI/I2S2_SD/TIM1_CH3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数据输出端MISO与控制器U0的从机数据输入端PB14/SPI2_MISO/USART3_RTS/TIM1_CH2N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重置端NRESET与控制器U0的从机重置端相连,通信芯片U8的从机繁忙指示BUSY端与控制器U0的从机繁忙指示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模式选择端分别与电阻R32的第一端和电容C33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3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电阻R32的第二端与通信芯片U8的模式选择端相连,射频开关U9的射频端RFC与电容C35的第一端相连,电容C35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6的第一端和电感L10的第一端相连,电感L1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37的第一端和RF天线接口P4第一端相连,电容C37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RF天线接口P4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系统外引接口模块,统外引接口模块包括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或/和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
系统外引接口第一模块包括:总线收发器U11的使能端
Figure FDA0004161717120000081
和总线收发器U11的接地端GND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输入输出转换端
Figure FDA0004161717120000082
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0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0/ADC123_IN10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1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1/ADC123_IN11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2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2/ADC123_IN12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3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3/ADC123_IN13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4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4/ADC12_IN14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5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5/ADC12_IN15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6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6/I2S2_MCK/TIM8_CH1/SDIO_D6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A7与控制器U0的总线数据端PC7/I2S3_MCK/TIM8_CH2/SDIO_D7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电源电压端VCC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0与电阻R4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49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1与电阻R50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0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2与电阻R51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1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3与电阻R52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2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4与电阻R5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3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5与电阻R5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6与电阻R57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7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入端相连,总线收发器U11的信号输入输出端B7与电阻R58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8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入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一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二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三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四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五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六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七输出端、光电耦合组U10的第八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41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一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42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三端分别与电阻R43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三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四端分别与电阻R44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四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五端分别与电阻R45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五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六端分别与电阻R46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六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七端分别与电阻R47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七端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入第八端分别与电阻R48的第一端和接口P5的第八端相连,电阻R41的第一端、电阻R42的第一端、电阻R43的第一端、电阻R44的第一端、电阻R45的第一端、电阻R46的第一端、电阻R47的第一端和电阻R48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24V相连,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三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四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五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六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七端、光电耦合组U10的被控输出第八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系统外引接口第二模块包括:控制接口P6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6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1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一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一端相连,控制接口P7的第二端与继电器K2输入回路的第二端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和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继电器K1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5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5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一端相连,继电器K2输出回路的第二端与电阻R6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66的第二端与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入第二端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控制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一端分别与电阻R63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0/FSMC_A0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入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64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平信号端PF1/FSMC_A1相连,电阻R63的第二端和电阻R64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VCC-3.3V相连,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一端和光电耦合器U15的被控输出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试电路模块,调试电路模块包括:调试接口J3的参考电压端Vref和调试接口J3的电源电压端Vsupply分别与电容C39的第一端和电源电压3V3相连,电容C3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重置端nTRST分别与电阻R3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重置端PB4/JNTRST/SPI3_MISO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入端TDI分别与电阻R38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出端PA15/JTDI/SPI3_NSS/I2S3_WS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模式选择端TMS分别与电阻R37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模式选择端PA13/JTMS-SWDIO相连,调试接口J3的测试时钟端TCK分别与电阻R4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测试时钟端PA14/JTCK-SWCLK相连,调试接口J3的串行数据输出端TDO分别与电阻R3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调试数据输入端PB3/JTDO/TRCCESWO/SPI3_SCK/I2S3_CK相连,电阻R36的第二端、电阻R37的第二端、电阻R38的第二端和电阻R3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电阻R40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调试接口J3的目标系统重置端nSRST与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调试接口J3的接地端GND与电源地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指示灯模块,指示灯模块包括:指示灯D2的正极、指示灯D3的正极和指示灯D4的正极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指示灯D2的负极与电阻R5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B5/I2C1_SMBAI/SPI3_MOSI/I2S3_SD相连,指示灯D3的负极与电阻R56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6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指示灯端PE5/TRACED2/FSMC_A21相连,指示灯D4的负极与电阻R59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5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模块,按键模块包括:按键S2的第一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S2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A0-WKUP/USART2_CTS/ADC123_IN0/TIM5_CH1/TIM2_CH 1_ETR/TIM8_E1R相连,按键S3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4/TRACED1/FSMC_A20相连,按键S4的第一端与电源地相连,按键S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按键端PE3/TRACED0/FSMC_A19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置电源模块,内置电源模块包括:内置电池B1的电源负端与电源地相连,内置电池B1的电源正端与二极管组Q1的第一端相连,二极管组Q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二极管组Q1的公共端分别与电容C2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电源端VBAT相连,电容C29的第二端与电源地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晶振模块,晶振模块包括第一晶振模块或/和第二晶振模块;
第一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2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6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4-OSC32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19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PC15-OSC32_OUT相连,电容C16的第二端和电容C19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第二晶振模块包括:晶振Y3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一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IN相连,晶振Y2的第二端分别与电容C20的第一端、电阻R30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晶振端OSC_OUT相连,电容C17的第二端和电容C20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启动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启动电路模块或/和复位电路模块;
启动电路模块包括:按键P3的第一端和按键P3的第二端分别与电源电压3V3相连,按键P3的第五端和按键P3的第六端分别与电源地相连,按键P3的第三端与电阻R33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3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0相连,按键P3的第四端与电阻R34的第一端相连,电阻R34的第二端与控制器U0的启动端BOOT1相连;
复位电路模块包括:复位按键S1的第一端分别与电容C34的第一端和电源地相连,复位按键S1的第二端分别与电阻R31的第一端、电容C34的第二端和控制器U0的重置端NRST相连,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源电压3V3相连。
12.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和权利要求1~11之一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
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采集输出端与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数据采集输入端相连,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出端与驱动执行控制电路的控制输入端相连;
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根据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数据信息,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电路向其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发送控制信号,使其温室环境保持预设指标工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温室内环境信息或/和温室外环境信息;
温室内环境信息包括温室内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湿度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温室外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风速、风向、大气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驱动执行控制电路实现硬件设备包括温室外遮阳、内遮荫、顶开窗、轴流风机、湿帘水泵、湿帘外翻窗之一或者任意组合电机驱动工作。
15.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2~14之一所述的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服务器采集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数据进行数据监控、数据管理及统计分析,通过web发布。
CN202110870335.9A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Active CN113448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335.9A CN11344827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70335.9A CN11344827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8275A CN113448275A (zh) 2021-09-28
CN113448275B true CN113448275B (zh) 2023-05-05

Family

ID=778178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0335.9A Active CN113448275B (zh) 2021-07-30 2021-07-30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82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48791B (zh) * 2021-09-29 2023-06-06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低功耗通用农业环境监测终端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7140A (en) * 1981-05-01 1984-08-21 Masco Corporation Of Indiana Microprocessor-base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222136A (en) * 1992-07-23 1993-06-22 Crest Industries, Inc.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56632Y (zh) * 1993-03-01 1994-02-16 姜勇 自动电话呼出加密限制器
CN1204198A (zh) * 1997-05-15 1999-01-06 索尼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数据通信终端、数据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系统
CN2365835Y (zh) * 1997-11-11 2000-02-23 安培兴 全自动电话bp机传讯报警器
CN1285120A (zh) * 1997-12-19 2001-02-21 艾利森公司 结构独立应用程序在一个电话网络上的调用
WO2001046775A2 (en) * 1999-12-21 2001-06-28 Ecom Enterprises, Inc. Universal intelligent card for secure access to system functions
EP1293077A2 (en) * 2000-03-10 2003-03-19 Herbert Street Technologies Ltd. A data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system
EP1417820A2 (de) * 2001-08-07 2004-05-12 Innominate Security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computersystem zur sicherung der kommunikation in netzwerken
CN1564558A (zh) * 2004-04-01 2005-01-12 高金铎 一种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终端控制器的方法
CN101303171A (zh) * 2008-05-22 2008-11-12 浙江工业大学 Gsm热水器智能测控仪
CN201260196Y (zh) * 2008-09-25 2009-06-17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电话诊断遥控装置
JP2010130193A (ja) * 2008-11-26 2010-06-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誤り訂正復号装置
CN102325167A (zh) * 2011-07-21 2012-01-18 杭州微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文件传输的校验方法
CN102684845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CN104104761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赛龙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自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6339808A (zh) * 2016-08-25 2017-01-18 梧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院 一种熟化增湿系统数据采集方法
CN106339584A (zh) * 2016-08-22 2017-01-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患者信息核对方法及装置
CN206412038U (zh) * 2017-01-20 2017-08-15 唐丽勇 一种新型电话号码牌
CN107862807A (zh) * 2017-12-15 2018-03-30 卓圣洁 无需失主与拾物者联系的自助校园失物招领方法和系统
CN207182842U (zh) * 2017-09-13 2018-04-03 深圳市宜车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数码临时停车牌
CN109040306A (zh) * 2018-09-10 2018-12-18 王成刚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显示终端
CN109388360A (zh) * 2018-09-10 2019-02-26 王成刚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互式显示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21147103A1 (zh) * 2020-01-23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91865B2 (en) * 1999-09-20 2008-06-24 Security First Corporation Secure data parser method and system
US20070266428A1 (en) * 2006-03-06 2007-11-15 James Downes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Nested Security Access/Authentication
US8474050B2 (en) * 2007-04-13 2013-06-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communication elements
US9176927B2 (en) * 2011-11-08 2015-11-03 The Royal Institu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Learning/Mcgill University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ecoding polar codes
CN202472406U (zh) * 2012-03-30 2012-10-03 西部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 温室自动化控制用嵌入式系统
CN104009858A (zh) * 2013-02-26 2014-08-27 成都勤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管理的多级验证系统
CN203759473U (zh) * 2014-02-20 2014-08-06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信号联锁试验模拟用数据采集传输系统
CN204203805U (zh) * 2014-11-22 2015-03-11 浙江博凯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温室控制器
CN204215266U (zh) * 2014-12-05 2015-03-18 国家电网公司 用于远程调试系统的远程调试器
CN104941103B (zh) * 2015-04-30 2017-11-2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船舶消防控制系统的功率模块检测装置
CN105761067B (zh) * 2016-02-05 2021-08-31 北京微智全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智能pos机安全模块及其启动方法
CN205450683U (zh) * 2016-03-17 2016-08-10 苏州太阳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信息传输系统的控制电路
US11113377B2 (en) * 2016-08-22 2021-09-07 Passlogy, Co., Ltd.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06444727A (zh) * 2016-11-30 2017-02-22 滁州学院 智能微型断路器的可编程集总远程测控装置
CN107579859A (zh) * 2017-09-29 2018-01-12 山东智信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场所险情管理装置
CN207457876U (zh) * 2017-10-11 2018-06-05 青海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温室采集控制系统
CN108445818B (zh) * 2018-05-19 2023-12-12 赵明 一种数据交互智能终端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09101839B (zh) * 2018-08-13 2021-03-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产品维修支持系统
CN109283424B (zh) * 2018-11-16 2023-11-24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带led的四端口传感器信号分线器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10068364A (zh) * 2019-03-26 2019-07-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湿地环境监测数采电路
CN110362004A (zh) * 2019-06-30 2019-10-2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基于dsp+fpga的数字输入输出接口及控制方法
CN210089750U (zh) * 2019-07-04 2020-02-18 深圳市银河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食品数据采集系统
CN110638436B (zh) * 2019-09-23 2022-03-11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基于单片机实现医疗数据采集系统
CN210626952U (zh) * 2019-11-29 2020-05-26 石家庄华燕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多功能信号采集装置
CN112464260A (zh) * 2020-11-25 2021-03-09 四川易诚智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周边敏感数据传输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67140A (en) * 1981-05-01 1984-08-21 Masco Corporation Of Indiana Microprocessor-based cordless telephone system
US5222136A (en) * 1992-07-23 1993-06-22 Crest Industries, Inc. Encrypted communication system
CN2156632Y (zh) * 1993-03-01 1994-02-16 姜勇 自动电话呼出加密限制器
CN1204198A (zh) * 1997-05-15 1999-01-06 索尼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数据通信终端、数据通信系统和通信控制系统
CN2365835Y (zh) * 1997-11-11 2000-02-23 安培兴 全自动电话bp机传讯报警器
CN1285120A (zh) * 1997-12-19 2001-02-21 艾利森公司 结构独立应用程序在一个电话网络上的调用
WO2001046775A2 (en) * 1999-12-21 2001-06-28 Ecom Enterprises, Inc. Universal intelligent card for secure access to system functions
EP1293077A2 (en) * 2000-03-10 2003-03-19 Herbert Street Technologies Ltd. A data transfer and management system
EP1417820A2 (de) * 2001-08-07 2004-05-12 Innominate Security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und computersystem zur sicherung der kommunikation in netzwerken
CN1564558A (zh) * 2004-04-01 2005-01-12 高金铎 一种通过互联网远程控制终端控制器的方法
CN101303171A (zh) * 2008-05-22 2008-11-12 浙江工业大学 Gsm热水器智能测控仪
CN201260196Y (zh) * 2008-09-25 2009-06-17 河南省电力公司洛阳供电公司 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远程电话诊断遥控装置
JP2010130193A (ja) * 2008-11-26 2010-06-10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誤り訂正復号装置
CN102325167A (zh) * 2011-07-21 2012-01-18 杭州微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文件传输的校验方法
CN102684845A (zh) * 2012-06-11 2012-09-19 哈尔滨工业大学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CN104104761A (zh) * 2013-04-10 2014-10-15 赛龙通信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摄像头的自动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06339584A (zh) * 2016-08-22 2017-01-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患者信息核对方法及装置
CN106339808A (zh) * 2016-08-25 2017-01-18 梧州市自动化技术研究开发院 一种熟化增湿系统数据采集方法
CN206412038U (zh) * 2017-01-20 2017-08-15 唐丽勇 一种新型电话号码牌
CN207182842U (zh) * 2017-09-13 2018-04-03 深圳市宜车宝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太阳能的数码临时停车牌
CN107862807A (zh) * 2017-12-15 2018-03-30 卓圣洁 无需失主与拾物者联系的自助校园失物招领方法和系统
CN109040306A (zh) * 2018-09-10 2018-12-18 王成刚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显示终端
CN109388360A (zh) * 2018-09-10 2019-02-26 王成刚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交互式显示系统及实现方法
WO2021147103A1 (zh) * 2020-01-23 2021-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译码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濮荣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第04期);22-26 *
手机短信认证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研究与实现;钟咏涛;;电脑知识与技术(第21期);270-274 *
智能手机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护对策研究;吴燕波;向大为;麦永浩;侯训杰;;信息安全研究(第12期);72-77 *
自主安全的智能家居服务器系统设计;周成明;邬春学;李锐;杨桂松;吴志刚;;电子科技(第04期);85-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8275A (zh) 2021-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3198B (zh) 用于节能和消防的智能窗户控制系统
CN102883510B (zh) 一种led植物生长灯
CN204613789U (zh) 一种基于智能割草机的智能无线监控系统
CN204589664U (zh)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智能晾衣架
CN113448275B (zh)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CN103744408A (zh) 室内能效管理系统
CN104185348B (zh) 变电站智能巡视照明远控联动装置
CN106066096A (zh) 一种多网络远程光控的智能加热淋浴系统
CN205717087U (zh) 一种可控的led灯串
CN112526946A (zh) 基于LoRa网关的监控系统
CN103142120A (zh) 一种太阳能窗帘远程控制器
CN110716443A (zh) 一种基于wifi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与安防系统
CN214960205U (zh) 基于蓝牙的智能照明系统
CN111766812A (zh) 一种基于5G网络的mbus采集电路
CN203720631U (zh) 室内能效管理系统
CN106091257A (zh) 一种多网融合远程光控的智能净化器
CN105915285A (zh) 一种基于多网融合的智能节能窗帘
CN207020504U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温室智能管理平台
CN207019238U (zh) 一种基于ZigBee通讯技术的智能空调监控设备
CN210574238U (zh) 一种消火栓实时状态的智能检测模块
CN106091177A (zh) 一种基于移动互联控制的家用智能净化系统
CN105786065A (zh) 一种缝纫设备主控制系统
CN109088802A (zh) 一种基于安卓控制平台的语音识别家居机器人
CN215340785U (zh)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用电源电路
CN212279631U (zh) 主动式超声波驱逐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