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845A -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4845A
CN102684845A CN2012101908039A CN201210190803A CN102684845A CN 102684845 A CN102684845 A CN 102684845A CN 2012101908039 A CN2012101908039 A CN 2012101908039A CN 201210190803 A CN201210190803 A CN 201210190803A CN 102684845 A CN102684845 A CN 1026848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block
data message
multiple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908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4845B (zh
Inventor
沙学军
赵龙海
吴宣利
吴玮
李卓明
姜来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2101908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48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48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涉及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它为了解决现有LTE系统中存在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低于中心区域用户吞吐量问题。用户设备UE1正在与其所属eNB通信,UE1附近有另一个UE2正在与同一个eNB通信且UE1与UE2占用不同时域资源,UE1能检测到UE2所占用频率资源,UE1将检测到相关频率资源占用信息和用户设备UE1数据信息复用并发送给eNB,eNB得知UE1其检测到UE2的信息后将UE2的RNTI发送给UE1,UE1利用UE2的RNTI在UE2占用时频位置解调其数据信息,将其与UE1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并发送给eNB,实现两个UE间协作通信。本发明适用于通信领域。

Description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方法,具体涉及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长期演化(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LTE系统的下行和上行都采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正交多址方式,由于载波间的正交性,小区内干扰可以得到有效地抑制,但小区间干扰却不能得到有效削减。与此同时,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小区边缘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吞吐量远远低于中心区域用户设备的吞吐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LTE系统中存在小区边缘用户的吞吐量远远低于中心区域用户的吞吐量的问题,从而提出了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用户设备Uw1在与其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进行通信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用户设备UE1通过基带处理判断其附近有无其他用户设备UE在与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发送其数据信息,当没有检测到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下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继续检测;当检测到有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UE1能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信息位置,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用户设备UE1在没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后与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用户设备UE1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信息复用后,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三、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对步骤二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复用,解复用后通过解码得到用户设备UE1检测到用户设备UE2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该用户设备UE2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提取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并将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发送至用户设备UE1;
步骤四、用户设备UE1接收到占用用户设备UE1的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将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与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五、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过对步骤四复用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用户设备UE1通过协作为用户设备UE2发送的数据信息,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UE2发送数据信息和步骤四中复用后的用户设备UE2的数据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实现分集增益。
本发明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在多个基站之间或一个小区内多个传输节点间采用协作方式,形成虚拟的分布式天线阵列。协作通信可以提高链路可靠性,进而提高系统容量,抑制了小区间干扰并提高系统平均吞吐量特别是小区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LTE上行总资源结构图;
图3为用户设备UE1检测其他用户设备UE信号有无的基带处理过程原理图;
图4为上行共享信道UL-SCH和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资源映射图;
图5为上行共享信道UL-SCH和控制信息以及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资源映射图;
图6为下行共享信道DL-SCH和RNTI信息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资源映射图;
图7为UE1和UE2数据在UE1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复用的资源映射图;
图8为LTE系统工作图;
图9为UE1和UE2协作通信时序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具体说明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用户设备UE1在与其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进行通信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用户设备UE1通过基带处理判断其附近有无其他用户设备UE在与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发送其数据信息,LTE上行总资源可以分为两个区域:位于频域两侧的控制区域和位于两部分控制区域之间的数据区域。如图2所示。用户设备UE1只需检测系统带宽中间的数据区域来判断用户设备UE1附近有无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此外,为了保证上行发送数据的单载波特性,系统分配给一个用户的物理资源块(PRB,PhysicalResource Block)必须具有频域连续性。当没有检测到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下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继续检测;当检测到有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UE1能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信息位置,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用户设备UE1在没有控制信息(ACK、RI、CQI)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后与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eNodeB,E-UTRAN NodeB,E-UTRAN,(E-UTRAN,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Network));
用户设备UE1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UL-SCH(Uplink shared channel)信息复用后,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三、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对步骤二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复用,解复用后通过解码得到用户设备UE1检测到用户设备UE2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该用户设备UE2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提取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并将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发送至用户设备UE1;
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时;如果这些物理资源块PRB为多个用户所占用,那么提取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UE2,并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由于LTE采用了链路自适应,对于一个用户来讲,不同时刻(或子帧)占用的时频资源及调制编码方式是不同的,此外,对于不同业务类型,资源调度器分配的资源也是不同的。由于UE1不知道UE2的业务类型,时频资源及调制编码方式,所以,它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找出可能存在其他用户发送数据的大概位置,比如,它的业务是数据,每个子帧占3个或4个PRB,这样通过步骤一得到能量最大的3个或4个PRB的位置。如果UE2业务也是数据,则这3个或4个PRB可能正好是UE2占用的,也可能只是UE2占用的一部分PRB,最后还有可能是两个用户设备(UE2和UE3)占用的,其中1个或2个PRB是UE2占用的语音业务,另外1个或2个PRB是UE3占用的语音业务或数据业务的一部分PRB。总之步骤一得到的只是UE1探测到的一个可能的用户发送数据的大概位置,需要eNB来进一步确定。
步骤四、用户设备UE1接收到占用用户设备UE1的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将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与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五、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过对步骤四复用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用户设备UE1通过协作为用户设备UE2发送的数据信息,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UE2发送数据信息和步骤四中复用后的用户设备UE2的数据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实现分集增益。
本实施方式采用协作通信利用多个用户设备UE的多天线提供发射分集,从而能够抗衰落,提高链路可靠性,进而提高系统容量。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基带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用户设备UE1将接收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后获得串行数据,将该串行数据转换成一列并行数据,对该并行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以获取物理资源块PRB能量,对物理资源块PRB能量进行能量统计,获得物理资源块PRB在整个子帧上的平均能量,通过该平均能量判断是否存在能量最大的且位置连续的几个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
对于利用能量统计得到了物理资源块PRB中的最大的那个物理资源块PRB,可以用一个判决门限与能量最大的那个物理资源块PRB进行比较,一般热噪声的功率谱密度N0为-174dbm,一个资源块的噪声能量为N0*B,B=180kHz,由于假设情况为UE1与UE2距离较近,当其他用户设备UE有信号时,能量最大的那个物理资源块PRB的能量P远大于N0*B,所以门限可以设为T*B,T远大于-174dbm,比如T=-50dbm。
如图3所示,以系统带宽为5MHz为例,此时物理资源块PRB个数为25,FFT点数为512点,每个上行子帧在常规CP下有14个SC-FDMA。UE1检测其中的15个物理资源块PRB,UE1检测512点中间的180点。
首先,将接收到的基带数据去除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然后进行串并转换,将每512个串行数据转换成一列并行数据,并做512点的FFT运算,并取出15个物理资源块PRB所占用的180点。
然后,进行物理资源块PRB能量统计。假设该180点数据为k=1,2,...,14,其中k为该子帧的第k个SC-FDMA符号,对每12个点计算其信号能量,即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52
其中j=1,2,...,15,为检测的物理资源块PRB序号,k=1,2,...,14,为该子帧的第k个SC-FDMA符号,然后将得到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53
对所有的k取平均,得到该物理资源块PRB在整个子帧上的平均能量,即 p j = Σ k = 1 14 1 14 p j k , j = 1,2 , . . . , 15 .
最后,对于得到的15个物理资源块PRB的能量,确定能量最大的且位置连续的几个物理资源块PRB的位置,物理资源块PRB的个数根据用户设备UE1当前使用的业务类型有关,当用户设备UE1当前使用的业务占用带宽较小时,比如语言业务,连续最大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可以为1个或2个,当用户设备UE1当前使用的业务占用带宽较大时,比如分组数据业,连续最大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可以为3个或4个。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二中用户设备UE1在没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时,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后与数据信息进行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比特表示有数据发送的物理资源块PRB起始位置,其中N为上行总的资源块个数,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56
比特表示有数据发送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将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57
个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处理,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58
个比特小于或等于11比特时,将采用以Reed-Muller码为基础的块编码方案,输出32比特;Reed-Muller码是Muller在1954年提出的,此后Reed在Muller提出的分组码的基础上得到了一种新的分组码,称为Reed-Muller码,简记为RM码。
Figure BDA00001751161300061
比特大于11比特时,以LTE协议TS36.212规定的咬尾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然后进行速率匹配,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32,速率匹配后进行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并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进行复用。如图4所示。其中R为参考信号位置,空白格为上行共享信道UL-SCH数据,B为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PUSCH上复用的位置,在放置B时,采用从左到右,从下到上,逐行放置。
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用户设备UE1将相关物理资源块PRB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正交相移编码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复用,复用控制信息,即按照TS36.212协议,首先放置秩指示(RI)信息,如图5所示,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RI信息的放置。然后将信道质量信息(CQI)与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进行连接,信道质量信息在前,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在后,以从上往下,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信道质量信息和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的放置,空白格为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然后将ACK信息和物理资源块PRB信息进行连接,ACK在前,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后,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ACK及物理资源块PRB信息的放置,B为物理资源块PRB信息,R为参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二中用户设备UE1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QPSK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信息复用,其中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放置秩指示信息,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RI信息的放置,然后将信道质量信息与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进行连接,信道质量信息在前,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在后,以从上往下,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信道质量信息和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的放置,空白格为上行共享信道UL-SCH信息;然后将ACK信息和物理资源块PRB信息进行连接,ACK在前,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后,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ACK及物理资源块PRB信息的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三提取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具体步骤为: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的调度器找出最近使用这些物理资源块PRB的相关用户设备,
如果这些物理资源块PRB为一个用户所占用,则将其作为用户设备UE2,并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如果这些物理资源块PRB为多个用户所占用,那么提取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UE2,并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比如用户设备UE1检测到了5个物理资源块PRB最近在用,调度器找出其中3个物理资源块PRB为用户设备UE2所用,2个物理资源块PRB为用户设备UE3所用,这时将提取出用户设备UE2的RNTI。然后将16比特的RNTI用码率为1/3的咬尾卷积码进行编码,之后进行正交相移编码QPSK映射得到24个符号。最后将24个符号在用户设备UE1的PDSCH上与下行共享信道DL-SCH(Downlink Shared CHannel)信息进行复用,发送给用户设备UE1。复用方法与PUSCH复用物理资源块PRB信息类似。如图6所示为天线端口5下,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信息的复用方式。图中R5为UE1专用参考信号,B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编码后的复符号。B的放置方式为从下往上,逐行放置。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四中用户设备UE1接收到占用用户设备UE1的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的具体步骤为:
当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占用相同子帧时,用户设备UE1发送自己的数据信息,不去解用户设备UE2的信息;
当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占用不同的子帧时,用户设备UE1在自己的子帧发送自己的数据信息,在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子帧,用户设备UE1利用已解出的关于用户设备UE2的时频资源及调制编码方式解出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四所述的将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与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用户设备UE1判断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
如果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小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则用户设备UE1在该子帧发送自己的数据,丢掉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如果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则用户设备UE1将在下个上行子帧复用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复用方式为如图7所示,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将其调制阶数扩大一倍,由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出的调制为正交相移编码QPSK,则复用时变为16QAM,将用户设备UE1的数据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用户设备UE2的数据映射到第二个时隙,从下往上逐行放置,当用户设备UE2占用带宽小于用户设备UE1时,剩余的资源格填0。图7中R1为用户设备UE1参考信号,R2为用户设备UE2参考信号。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区别在于,步骤五所述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过对步骤四复用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具体步骤为: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以步骤四确定的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的调制阶数的2倍进行解调,得到用户设备UE1通过协作为用户设备UE2发送的数据信息。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的工作原理为:
用户设备UE1正在与其所属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信,发送数据信息,用户设备UE1附近有另一个用户设备UE2也正在与同一个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信,发送其数据信息,且用户设备UE1与用户设备UE2占用不同的时域资源,即不同的上行子帧。由于UE1和UE2距离较近,UE1可以检测到UE2所占用的频率资源,之后,用户设备UE1将检测到得相关频率资源占用信息和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复用,并发送给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得知用户设备UE1其检测到用户设备UE2的信息后将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发送给用户设备UE1,之后,用户设备UE1利用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在UE2占用的时频位置,解调其数据信息,将其与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并发送给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实现两个UE间的协作通信。如图8所示为LTE系统工作图,图9为用户设备UE1和UE2在一个无线帧内,且系统上下行配置方案为0时的协作通信的时序结构,其中D为普通的下行子帧,S为特殊子帧,U为其他UE占用的上行子帧,U1为用户设备UE1发送数据信息的上行子帧,U2为用户设备UE2发送数据信息的上行子帧,DE12为用户设备UE1检测用户设备UE2占用频率资源的子帧,UR12为用户设备UE1将检测到得相关频率资源占用信息和用户设备UE1数据信息复用的子帧,D12为携带有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信息并发送给用户设备UE1的下行子帧,RE2为用户设备UE1获得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的子帧,U12为用户设备UE1将用户设备UE2的数据与其自己的数据进行复用后发送的上行子帧。

Claims (8)

1.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用户设备UE1在与其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进行通信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用户设备UE1通过基带处理判断其附近有无其他用户设备UE在与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发送其数据信息,当没有检测到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选择下一个空闲的上行子帧继续检测;当检测到有其他用户设备UE在发送数据信息时,用户设备UE1能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信息位置,执行步骤二;
步骤二、用户设备UE1在没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后与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用户设备UE1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信息复用后,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至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三、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对步骤二发送的数据信息进行解复用,解复用后通过解码得到用户设备UE1检测到用户设备UE2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该用户设备UE2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提取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并将该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发送至用户设备UE1;
步骤四、用户设备UE1接收到占用用户设备UE1的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将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与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并将复用后的数据信息发送给用户设备UE1所属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
步骤五、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过对步骤四复用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得到用户设备UE1通过协作为用户设备UE2发送的数据信息,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将接收到的用户设备UE2发送数据信息和步骤四中复用后的用户设备UE2的数据信息进行最大比合并,实现分集增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基带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用户设备UE1将接收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后获得串行数据,将该串行数据转换成一列并行数据,对该并行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运算,以获取物理资源块PRB能量,对物理资源块PRB能量进行能量统计,获得物理资源块PRB在整个子帧上的平均能量,通过该平均能量判断是否存在能量最大的且位置连续的几个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户设备UE1在没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时,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进行处理,然后与数据信息进行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比特表示有数据发送的物理资源块PRB起始位置,其中N为上行总的资源块个数,
比特表示有数据发送的物理资源块PRB个数,将个比特进行信道编码处理,
Figure FDA00001751161200024
个比特小于或等于11比特时,将采用以Reed-Muller码为基础的块编码方案,输出32比特;
Figure FDA00001751161200025
比特大于11比特时,以LTE协议TS36.212规定的咬尾卷积码进行信道编码,然后进行速率匹配,速率匹配后的比特数32,速率匹配后进行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并在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进行复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用户设备UE1在有控制信息复用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上,将步骤一检测到信号能量最大的连续几个其他用户使用的物理资源块PRB位置信息编码、速率匹配后进行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最后与控制信息及上行共享信道信息复用,其中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首先放置秩指示信息,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RI信息的放置,然后将信道质量信息与上行共享信道信息进行连接,信道质量信息在前,上行共享信道信息在后,以从上往下,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信道质量信息和上行共享信道信息的放置,空白格为上行共享信道信息;然后将ACK信息和物理资源块PRB信息进行连接,ACK在前,物理资源块PRB信息在后,以从下往上,逐行放置的方式完成ACK及物理资源块PRB信息的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提取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的具体步骤为:
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的调度器找出最近使用这些物理资源块PRB的相关用户设备,
如果这些物理资源块PRB为一个用户所占用,则将其作为用户设备UE2,并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如果这些物理资源块PRB为多个用户所占用,那么提取出占用资源块个数最多的用户作为用户设备UE2,并提取其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用户设备UE1接收到占用用户设备UE1的用户设备UE2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NTI后,解调其数据信息的具体步骤为:
当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占用相同子帧时,用户设备UE1发送自己的数据信息,不去解用户设备UE2的信息;
当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占用不同的子帧时,用户设备UE1在自己的子帧发送自己的数据信息,在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子帧,用户设备UE1利用已解出的关于用户设备UE2的时频资源及调制编码方式解出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将解调后的数据信息与用户设备UE1的数据信息进行复用的具体步骤为:
用户设备UE1判断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是否小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
如果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小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则用户设备UE1在该子帧发送自己的数据,丢掉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如果用户设备UE1下个上行子帧占用的带宽大于或等于用户设备UE1解出的用户设备UE2占用的带宽,则用户设备UE1将在下个上行子帧复用用户设备UE2的数据,
复用方式为: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将其调制阶数扩大一倍,由物理上行共享信道解出的调制为正交相移编码,则复用时变为16QAM,将用户设备UE1的数据映射到第一个时隙,用户设备UE2的数据映射到第二个时隙,从下往上逐行放置,当用户设备UE2占用带宽小于用户设备UE1时,剩余的资源格填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所述的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通过对步骤四复用后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的具体步骤为: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基站节点eNB以步骤四确定的用户设备UE1和用户设备UE2的调制阶数的2倍进行解调,得到用户设备UE1通过协作为用户设备UE2发送的数据信息。
CN201210190803.9A 2012-06-11 2012-06-11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Active CN1026848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0803.9A CN102684845B (zh) 2012-06-11 2012-06-11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90803.9A CN102684845B (zh) 2012-06-11 2012-06-11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845A true CN102684845A (zh) 2012-09-19
CN102684845B CN102684845B (zh) 2014-10-22

Family

ID=4681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90803.9A Active CN102684845B (zh) 2012-06-11 2012-06-11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484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3855A (zh) * 2013-09-02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作发射方法及设备
WO2014101140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5007251A (zh) * 2015-07-03 2015-10-28 朱今兰 一种基于ofdm的分布式终端联合调度系统
CN105049395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朱今兰 一种基于ofdm的分布式终端联合调度方法
CN108476493A (zh) * 2015-12-30 2018-08-31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协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8157673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设备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48275A (zh) * 2021-07-30 2021-09-28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9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WO2011018121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mprovemen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N102017752A (zh) * 2008-11-13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指示半静态调度去激活的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32229A (zh) * 2006-08-21 2008-02-27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下行共享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017752A (zh) * 2008-11-13 2011-04-13 Lg电子株式会社 指示半静态调度去激活的方法和装置
WO2011018121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Improvements for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1140A1 (zh) * 2012-12-28 2014-07-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3703855A (zh) * 2013-09-02 2014-04-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协作发射方法及设备
CN105007251A (zh) * 2015-07-03 2015-10-28 朱今兰 一种基于ofdm的分布式终端联合调度系统
CN105049395A (zh) * 2015-07-03 2015-11-11 朱今兰 一种基于ofdm的分布式终端联合调度方法
CN108476493A (zh) * 2015-12-30 2018-08-31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协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8476493B (zh) * 2015-12-30 2022-02-08 Idac控股公司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协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WO2018157673A1 (zh) * 2017-02-28 2018-09-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用户设备协作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48275A (zh) * 2021-07-30 2021-09-28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CN113448275B (zh) * 2021-07-30 2023-05-05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嵌入式控制的温室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845B (zh) 2014-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83388B2 (ja) 基地局装置
CN102684845B (zh) Lte系统多终端协作通信方法
US8705655B2 (en) Resource block mapping for symbols with repetition
KR101892688B1 (ko) 다중 안테나를 위한 제어 채널 검색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65680B (zh) 基站装置、移动台装置、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JP5219708B2 (ja) 移動端末装置、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050452B (zh)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通信方法及集成电路
AU2016350129B2 (en) Terminal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20150156758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pparatus, mobile st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EP2293635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radio reception method
US201102287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performed by relay st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18803A1 (ja) 通信方法、移動局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9565406A (zh) 用于车辆到车辆通信的解调参考信号设计
JP5209346B2 (ja) 送信装置、送信方法、受信装置及び受信方法
US8737364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ransmitting apparatus, wireless receiving apparatus,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reception method
CN103947246A (zh) 移动台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CN101675620A (zh) 用于分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4769868A (zh) 终端装置、集成电路、无线通信方法以及基站装置
WO2011017467A2 (en) Extension of ue-rs to dwpts
CN102972074A (zh) 用于传送和解码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51516B (zh) 终端及通信方法
CN104662979A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KR20190013557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MX2011002968A (es) Sistema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dispositivo de estacon base, dispositivo de estacion movil, y metodo de comunicacion inalambrica.
EP2745482B1 (en)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