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59C -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59C
CN1134459C CNB001361856A CN00136185A CN1134459C CN 1134459 C CN1134459 C CN 1134459C CN B001361856 A CNB001361856 A CN B001361856A CN 00136185 A CN00136185 A CN 00136185A CN 1134459 C CN1134459 C CN 11344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polymerization
organic
toluene
hybrid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13618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6010A (zh
Inventor
M・欧瓦
唐涛
朱宁
比尔巴姆
崔冬梅
ㄊ┞
陈辉
漳托
冯之榴
黄葆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Institute of Applied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B0013618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459C/zh
Publication of CN1306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6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化材料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此催化剂下的苯乙烯聚合。本发明中催化剂由一种含IVB族过渡金属的单茂金属化合物,一种载体表面处理剂和一种特殊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组成。这种载体采用含官能团的有机聚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前驱物通过溶胶-凝胶方法制备。所得载体表面的官能团分布均匀,茂金属化合物可以有效、均匀地分散在这种结构的载体上。使用本催化剂可以制备具有双峰分布的聚苯乙烯。

Description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 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用于合成间同聚苯乙烯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与苯乙烯聚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间同聚苯乙烯(sPS)是一种结晶聚合物,熔点高达265-272℃,比通常的全同聚苯乙烯(iPS)高近40℃,与工程塑料尼龙-66相近,具有较高的耐热性和优良的耐湿、耐化学腐蚀、电绝缘性、耐水及水蒸气性。同时sPS也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模量和尺寸稳定性,并易成型和模塑。1987年由Ishihara发现了高活性的间同聚苯乙烯催化剂(USP4,680,353)。现在发现几乎所有芳烃可溶的TiIII或TiIV化合物/MAO组成的均相催化体系,均可制备高间规聚苯乙烯。其中,以单环戊二烯钛衍生物的催化性能最好,双环戊二烯钛相催化活性比较低。锆化合物的聚合活性比相应的钛化合物低。而其它过渡金属化合物,如Ni,Co,Cr,Nb和V等都不能使苯乙烯聚合为sPS。甲基铝氧烷(MAO)能有效地稳定络合催化体系,防止活性中心失活,是制备sPS必不可少的特效助催化剂。
与此同时,为了使催化剂更具有工业化意义,催化剂的改性引起人们很大兴趣,有关合成间同聚苯乙烯的多相催化剂,在Macromolecules,1990,23,957中Soga等发现利用含结晶水的钛化合物同三甲基铝反应也可以得到sPS,将上述催化剂负载在SiO2上,得到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Makromol.Chem.Rapid Commun.,1993,14,511中报导,将CpTiCl3或Cp*TiCl3负载在Al2O3上,以三异丁基铝为助催化剂,催化苯乙烯聚合,所得产物为间同聚苯乙烯和全同聚苯乙烯的混合物。中国专利95107209.9公开了于广谦等利用苯乙烯-丙烯酰胺共聚物为载体负载TiCl4也获得了间规聚苯乙烯。
尽管茂金属催化剂的出现给烯烃工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但这种催化剂也给聚合物产物的分子链结构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如分子量分布窄就是其中之一。从聚合物的加工流变学角度来看,分子量分布变窄不利于聚合物的加工。EP420134(1990)采用两种混合茂金属催化剂和一种助催化剂配合的方法得到分子量分布为12-25的sPS,EP591841(1994)采用两种助催化剂和一种主催化剂配合的方法得到具有5-13分子量分布指数的sPS。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与苯乙烯聚合的方法。该催化剂通过负载,使主催化剂中心离子与载体表面两种性质相差悬殊的官能团配位,从而产生两种阳离子活性中心。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催化剂由:(I)一种含吡啶官能团的苯乙烯共聚物B和二氧化硅形成的纳米杂化材料为载体,其中B的吡啶官能团能使其与二氧化硅产生强相互作用,B在载体中的质量含量为5%至95%;将上述载体分别与(II)一种载体表面处理剂C和(III)至少用一种茂金属化合物A接触、浸渍,并用液体烃洗涤分离而制得最终具有如下结构的催化剂:
          A·C/S
A的结构为LMX3;其中L是环戊二烯或其衍生物;M是一种VIB族的金属Ti;X是一种卤族元素,具体为氯。S由一种含吡啶官能团的聚合物B与二氧化硅组成的纳米杂化材料构成。C是一种载体表面处理剂,其作用是使茂金属在不损失活性的情况下与载体更好的连接,选自烷基铝化合物或铝氧烷化合物。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制备
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含吡啶官能团的苯乙烯共聚物B,所用含吡啶官能团的单体为2-乙烯基吡啶或4-乙烯基吡啶,其含量为5-100%。加入0-20ml的苯乙烯和0-30ml的含吡啶官能团的单体,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浓度为单体重量的0.2-0.5%,在50-70℃下,本体聚合2-3小时。产物用30-50ml三氯甲烷溶解后在150ml石油醚中沉出,反复3-5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产物20-27g,产物经GPC测试和元素分析后确定组成和分子量。
在1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1-3g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和15-45ml的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搅拌溶解。0.5-5.0ml正硅酸甲酯或正硅酸乙酯,0.15-0.3ml蒸馏水以及20-30ml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解在50ml的锥形瓶中,滴加3-5滴体积比为10%氨水作催化剂,剧烈搅拌10-20分钟后,加到100ml的锥形瓶中再剧烈搅拌20-30分钟,最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常温下缓慢干燥。20天后得到上述共聚物与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样品在40-6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研磨成300目的颗粒备用。
2.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杂化材料样品1-5g在40-7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破碎成小颗粒,颗粒质量平均直径在5至500微米之间。研磨后的计量杂化材料加入到事先烤好的无水、无氧的斯林克反应装置瓶中,利用氩气换气3-5次后加入50-150ml甲苯,搅拌10-30分钟,加入10-20%重量浓度的甲基铝氧烷(MAO)甲苯溶液或三异丁基铝甲苯溶液10-20ml作为活化剂,于50-70℃反应搅拌100-180分钟后,用热甲苯洗滤3-5次,干燥,而后加入50-100ml甲苯,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5-10%重量A的甲苯溶液8-15ml,反应10-16小时后,其淤浆过滤,用热甲苯洗涤3-5次,抽滤干燥,得到淡黄色B/C·A催化剂。
3.苯乙烯的聚合
采用上述催化剂0.2-0.5克,质量份数为10%甲苯溶液0.5-3ml,常温下磁力搅拌10-20分钟后,注入15ml苯乙烯。聚合反应在20-60℃下,最好在40-50℃之间进行。聚合时间为1-2小时,理想的聚合时间取决于聚合温度和溶剂。聚合反应方式可以采用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对于溶液聚合,采用的溶剂为芳香烃,如苯、甲苯等。苯乙烯在溶液中的浓度在5-100%范围。
本发明的催化剂是提供一种制备双峰分布的间同聚苯乙烯的载体催化剂。所提供的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采用纳米技术使主催化剂中心离子与载体表面两种性质相差悬殊的官能团配位,从而产生两种阳离子活性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制备
在100ml的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19.89ml苯乙烯和2.14ml 4-乙烯基吡啶单体,本体聚合,引发剂为重结晶后的偶氮二异丁腈,浓度为单体重的0.5%(为0.15g),60℃水浴,聚合2小时,用三氯甲烷30ml溶解后石油醚沉出,反复三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产物27g,产物经GPC测试和元素分析后得 Mn=3.56×105, Mw/ Mn=1.46,吡啶基团百分含量为5.0%。
在1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2g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SrP)和30ml的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0.83ml正硅酸乙酯,0.26ml蒸馏水以及30ml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解在50ml的锥形瓶中,滴加4滴体积比为10%氨水作催化剂,剧烈搅拌15分钟后,加到100ml的锥形瓶中再剧烈搅拌25分钟,最后转移到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常温下缓慢干燥。20多天后得到SrP/SiO2杂化材料,样品在6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研磨成300目的颗粒备用。实施例2  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制备
在100ml的干燥的反应瓶中加5ml苯乙烯和25ml 4-乙烯基吡啶单体,本体聚合,引发剂为重结晶后的偶氮二异丁腈,浓度为单体重的0.3%(为0.09g),70℃水浴,聚合3小时,用三氯甲烷40ml溶解后180ml石油醚中沉出,反复4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产物28g,产物经GPC测试和元素分析后得 Mn=4.5×105, Mw/ Mn=2.8,吡啶基团百分含量为80.5%。
在1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1g上述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SrP)和40ml的四氢呋喃,搅拌溶解。3.20ml正硅酸甲酯,1.02ml蒸馏水以及30ml四氢呋喃混合溶解在100ml的锥形瓶中,滴加4滴体积比为10%氨水作催化剂,剧烈搅拌20分钟后,加到100ml的锥形瓶中再剧烈搅拌30分钟,最后转移到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常温下缓慢干燥。20天后得到SrP/SiO2杂化材料,样品在5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研磨成300目的颗粒备用。实施例3  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制备
在100ml的干燥的反应瓶中加入30ml 4-乙烯基吡啶单体,本体聚合,引发剂为重结晶后的偶氮二异丁腈,浓度为单体重的0.5%(为0.15g),60℃水浴,聚合2小时,用三氯甲烷30ml溶解后石油醚沉出,反复三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产物16g,产物经GPC测试和元素分析后得 Mn=3.99×105, Mw/ Mn=1.53。
在1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3g聚4-乙烯基吡啶均聚物(PVP)和30ml的二甲基甲酰胺,搅拌溶解。0.83ml正硅酸乙酯,0.26ml蒸馏水以及30ml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解在50ml的锥形瓶中,滴加4滴体积比为10%氨水作催化剂,剧烈搅拌15分钟后,加到100ml的锥形瓶中再剧烈搅拌25分钟,最后转移到特制的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常温下缓慢干燥。20天后得到SiO2杂化材料,样品在6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研磨成300目的颗粒备用。实施例4  杂化材料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实例1中1.5g经碾磨的SrP/SiO2杂化材料和80ml干燥的甲苯以及电磁搅拌子装入干燥的、N2气保护的、带有过滤装置的100ml的特制反应瓶中,在65℃温度下,加入质量份数为10%的甲基铝氧烷(MAO)甲苯溶液15ml,电磁搅拌下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MAO15ml,继续反应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N2下过滤后,用干燥的甲苯热洗滤四次除去未反应的MAO。在N2保护下,再加入80ml干燥的甲苯,搅拌30分钟后加入浓度为l0%的CpTiCl3甲苯溶液12ml,在65℃和N2保护下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CpTiCl3,热甲苯洗滤四次后,减压下抽滤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的2.2g粉末状产物,N2保护下取出备用。ICP测定载体催化剂中Ti的含量为0.82%。实施例5  杂化材料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实例2中5g经碾磨的杂化材料和80ml干燥的甲苯以及电磁搅拌子装入干燥的、N2气保护的、带有过滤装置的100ml的特制反应瓶中,在65℃温度下,加入质量份数为10%的甲基铝氧烷(MAO)甲苯溶液10ml和10%浓度的三异丁基铝5ml,电磁搅拌下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MAO 15ml,继续反应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N2下过滤后,用干燥的甲苯热洗滤四次除去未反应的MAO。在N2保护下,再加入80ml干燥的甲苯,搅拌30分钟后加入浓度为10%的CpTiCl3甲苯溶液2ml,在65℃和N2保护下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CpTiCl3,热甲苯洗滤四次后,减压下抽滤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的2.3g粉末状产物,N2保护下取出备用。ICP测定载体催化剂中Ti的含量为0.60%。实施例6  杂化材料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实例3中1.5g经碾磨的PVP/SiO2杂化材料和80ml干燥的甲苯以及电磁搅拌子装入干燥的、N2气保护的、带有过滤装置的100ml的特制反应瓶中,在65℃温度下,加入质量份数为10%的甲基铝氧烷甲苯溶液15ml,电磁搅拌下反应2小时后,再加入15ml的MAO,继续反应2小时。反应混合物在N2下过滤后,用干燥的甲苯热洗滤四次除去未反应的MAO。在N2保护下,再加入80ml干燥的甲苯,搅拌30分钟后加入浓度为10%的CpTiCl3甲苯溶液12ml,在65℃和N2保护下反应24小时,过滤除去未反应的CpTiCl3,热甲苯洗滤四次后,减压下抽滤除去溶剂,得到淡黄色的2.0g粉末状产物,N2保护下取出备用。ICP测定载体催化剂中Ti的含量为0.45%。实施例7  苯乙烯聚合
将带有加料孔和气体导入管的密闭的100ml的反应瓶真空干燥除氧除湿,N2保护下加入实例4制备的催化剂0.039g、质量份数为10%MAO甲苯溶液2.0ml,常温下下磁力搅拌10分钟后,注入15ml苯乙烯,50℃反应1小时,用10%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得到具有双峰分布的的聚合产物为4.3g,催化活性为6.45×105g.PS/mol·Ti·h,聚合物分子量为Mn=1.28×104,Mw/Mn=8.38,间规度为90%,熔融温度为265.7℃。实施例8  苯乙烯聚合
将带有加料孔和气体导入管的密闭的100ml的反应瓶真空干燥除氧除湿,N2保护下加入实例5制备的催化剂0.025g、质量份数为10%MAO甲苯溶液0.94ml,常温下下磁力搅拌15分钟后,注入15ml苯乙烯,40℃反应2小时,用10%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得到具有双峰分布的的聚合产物为1.07g,催化活性为3.42×105g.PS/mol·Ti·h,聚合物分子量为Mn=1.27×104,Mw/Mn=9.14,间规度为92%,熔融温度为266.8℃。实施例9  苯乙烯聚合
将带有加料孔和气体导入管的密闭的100ml的反应瓶真空干燥除氧除湿,N2保护下加入实例6制备的催化剂0.032g、质量份数为10%MAO甲苯溶液0.9ml,常温下下磁力搅拌20分钟后,注入15ml苯乙烯,60℃反应1小时,用10%的盐酸乙醇溶液终止反应,得到具有双峰分布的聚合产物为1.36g,催化活性为4.54×105g.PS/mol·Ti·h,聚合物分子量为Mn=1.28×104,Mw/Mn=6.34,间规度为90%,熔融温度为265.7℃。

Claims (9)

1.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催化剂由:(I)一种含吡啶官能团的苯乙烯共聚物B和二氧化硅形成的纳米杂化材料为载体,其中B在载体中的质量含量为5%至95%;将上述载体分别与(II)一种载体表面处理剂C和(III)一种茂金属化合物A接触、浸渍,并用液体烃洗涤分离而制得最终具有如下结构的催化剂:
          A·C/S
A的结构为LMX3;其中L是环戊二烯或其衍生物;M是一种VIB族的金属Ti;X是一种卤族元素,具体为氯;S由一种含吡啶官能团的聚合物B与二氧化硅组成的纳米杂化材料构成;C是一种载体表面处理剂,选自烷基铝化合物或铝氧烷化合物;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载体的制备
采用自由基聚合制备含吡啶官能团的苯乙烯共聚物B,所用含吡啶官能团的单体为2-乙烯基吡啶或4-乙烯基吡啶,其百分含量为5-100%;加入0-20ml的苯乙烯和0-30ml的含吡啶官能团的单体,采用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浓度为单体重量的0.2-0.5%,在50-70℃下,本体聚合2-3小时;产物用30-50ml三氯甲烷溶解后在150ml石油醚中沉出,反复3-5次除去未反应的单体,得到产物20-27g;
在100ml的锥形瓶内加入1-3g苯乙烯-4-乙烯基吡啶无规共聚物和15-45ml的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搅拌溶解;0.5-5.0ml正硅酸甲酯或正硅酸乙酯,0.15-0.3ml蒸馏水以及20-30ml二甲基甲酰胺或四氢呋喃混合溶解在50ml的锥形瓶中,滴加3-5滴体积比为10%氨水作催化剂,剧烈搅拌10-20分钟后,加到100ml的锥形瓶中再剧烈搅拌20-30分钟,最后转移到聚四氟乙烯模具中,常温下缓慢干燥;20天后得到上述共聚物与二氧化硅杂化材料,样品在40-60℃真空干燥48小时后,研磨成300目的颗粒备用;
2).载体催化剂的制备
将上述制得的杂化材料样品1-5g在40-70℃真空干燥48h后,破碎成小颗粒,颗粒质量平均直径在5至500微米之间;研磨后的计量杂化材料加入到事先烤好的无水、无氧的斯林克反应装置瓶中,利用氩气换气3-5次后加入50-150ml甲苯,搅拌10-30分钟,加入10-20%重量浓度的甲基铝氧烷甲苯溶液或三异丁基铝甲苯溶液10-20ml作为活化剂,于50-70℃反应搅拌100-180分钟后,用热甲苯洗滤3-5次,干燥,而后加入50-100ml甲苯,搅拌均匀后缓慢加入5-10%重量A的甲苯溶液8-15ml,反应10-16小时后,其淤浆过滤,用热甲苯洗涤3-5次,抽滤干燥,得到淡黄色B/C·A催化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L为环戊二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一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烷基铝化合物为三异丁基铝。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剂铝氧烷化合物为甲基铝氧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纳米杂化复合载体所用含吡啶官能团的单体是4-乙烯基吡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用载体为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
7.一种苯乙烯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0.2-0.5克,质量份数为10%MAO甲苯溶液0.5-3ml,常温下磁力搅拌10-20分钟后,注入15ml苯乙烯;聚合反应在20-60℃下,聚合时间为1-2小时,聚合反应方式采用溶液聚合和本体聚合;对于溶液聚合,采用的溶剂为芳香烃,在溶液中的浓度为5-100%范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乙烯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反应在40-50℃之间进行。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苯乙烯聚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芳香烃为苯、甲苯或苯乙烯。
CNB001361856A 2000-12-27 2000-12-27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45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61856A CN1134459C (zh) 2000-12-27 2000-12-27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001361856A CN1134459C (zh) 2000-12-27 2000-12-27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6010A CN1306010A (zh) 2001-08-01
CN1134459C true CN1134459C (zh) 2004-01-14

Family

ID=4597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3618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459C (zh) 2000-12-27 2000-12-27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45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121797A1 (en) * 2010-03-31 2011-10-06 Nippon Kodoshi Corporation Hybrid inorganic/organic polymer catalytic membrane materials comprising immobilized molecular catalysts and their preparation
CN104231393A (zh) * 2014-09-05 2014-12-24 苏州井上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双金属催化剂多孔载体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CN104693843A (zh) * 2015-02-16 2015-06-10 扬州佩恩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6010A (zh) 2001-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49713B2 (en)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polyolefin/inorganic component nanocomposite by in-situ polymerization
Natta Kinetic studies of α‐olefin polymerization
CN102731691B (zh) 一种烯烃聚合方法
CN103910930A (zh) 含有碳纳米管的聚丙烯釜内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434666B (zh) 氯化镁/介孔分子筛双载体负载Ziegler-Natta聚乙烯催化剂、制法及应用
CN102040688B (zh) 一种负载茂金属的六方介孔材料在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CN102453144B (zh) 一种烯烃聚合方法
CN105330766A (zh) 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HU220591B1 (hu) Nagy aktivitású katalizátorok etilén polimerizálásához
CN1134459C (zh) 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复合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在苯乙烯聚合中的应用
CN1111544C (zh) 使用载体茂金属催化剂制备聚烯烃的方法
Ishizu et al. Microsphere synthesis of polypyrrole by oxidation polymerization
CN102040770A (zh) 粘土增强均聚聚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260B (zh) N-氢-b-乙烯基-1,2-二氢-1-氮杂-2-硼杂萘的间规聚合物及其制法与应用
DE60027783T2 (de) Geträgerter katalysator zur herstellung von syndiotaktischem polystyrol
CN113166293B (zh) 用于聚合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Albizzati et al. Propylene polymerization with catalysts containing divalent titanium
CN102040777B (zh) 粘土增强聚丙烯共聚物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651546B (zh) 一种聚合物载体负载化反式-1,4-聚异戊二烯钛系催化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522801A (zh) 一种丙烯丁烯共聚催化剂体系及其在制备丙烯丁烯共聚物的应用
CN102952213B (zh) 一种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7867C (zh) 一种聚合物载体茂金属催化剂
Conte et al. Magnesium chloride supported metallocene catalysts in olefin polymerizations
CN104558262A (zh) 一种用于烯烃聚合催化剂载体的三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US20040024103A1 (en) Syndiotactic polystyrene nanocomposi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