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42868A - 车辆的防盗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防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42868A
CN113442868A CN202110199936.1A CN202110199936A CN113442868A CN 113442868 A CN113442868 A CN 113442868A CN 202110199936 A CN202110199936 A CN 202110199936A CN 113442868 A CN113442868 A CN 1134428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mounting hole
rotating
vehic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999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42868B (zh
Inventor
末永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42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42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42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8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brakes or brak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30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 B60R25/34Detection related to theft or to other events relevant to anti-theft systems of conditions of vehicle components, e.g. of windows, door locks or gear sel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盗结构,不用追加新的部件,而能够利用现有的部件简单且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车辆设置有驻车机构(1),所述驻车机构(1)具有:通过由致动器(2)使转动部件转动而成为驻车锁定状态或驻车解锁状态的锁定机构;以及检测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的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单元)(16),所述车辆的防盗结构构成为:即使在嵌入固定所述位置传感器(16)的变速器壳体(3)的安装孔(3a)中插入工具(直线状部件)(T)的情况下,也能够在该工具(T)在所述安装孔(3a)内的可动范围内阻止所述转动部件(被检测部件)(14)转动到驻车解锁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的防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防盗结构,该车辆的防盗结构防止他人以车辆的盗窃为目的有意对驻车机构进行解锁。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上设置有驻车机构,在这样的驻车机构中,存在这样的结构:当驾驶者操作换档杆而使其向P(驻车)换档时,通过驱动由电动马达等构成的致动器使锁定机构处于驻车锁定状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驻车机构中,设有检测通过致动器转动的止动板等转动部件的位置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等位置检测单元,通过由该位置检测单元检测转动部件的位置,来检测驻车机构处于驻车锁定状态还是驻车解锁状态。
在此,位置检测传感器等位置检测构件嵌入固定在例如形成于变速器壳体上的安装孔中,该位置检测构件使用了例如对安装在转动部件上的被检测部件的位置进行磁检测的被接触式的位置传感器等。
另外,有时存在他人为了盗窃车辆而故意操作驻车机构以解除驻车锁定状态的非法行为。具体而言,取下位置检测单元,从在壳体上开口的安装孔插入螺丝刀等棒状的工具,使被检测部件向解锁位置转动,由此,有可能解除驻车机构的驻车锁定状态。
为了防止所述非法行为,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用坚固的罩覆盖驻车锁定机构的紧固部位以能够承受故意的破损的结构。
另一方面,英国保险协会规定到能够非法解除驻车机构的驻车锁定状态为止所需要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作为对此的对策(所谓的萨姆准则),采用了这样的结构:延长用于安装驻车机构的促致动器的托架的一部分,用该延长的部分覆盖位置检测单元(位置传感器),不能在短时间内拆下位置检测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859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09213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结构中,需要重新设计罩,在成本及重量方面不利。另外,在用驻车锁定机构的致动器安装托架的一部分覆盖位置检测单元的结构中,即使能够争取到盗窃的时间,也不能可靠地防止盗窃本身。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盗结构,无需追加新的部件,而能够利用现有的部件简单且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防盗结构,所述车辆设置有驻车机构,所述驻车机构具有锁定机构和位置检测单元16,通过由致动器2使转动部件转动,所述锁定机构成为驻车锁定状态或驻车解锁状态,所述位置检测单元16检测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和转动位置,其特征在于,即使在将直线状部件T插入到嵌入固定所述位置检测单元16的安装孔3a中的情况下,也会该直线状部件T在所述安装孔3a内的可动范围内阻止所述转动部件转动到驻车解锁位置。
根据本发明,即使以盗窃车辆为目的由他人拆下位置检测单元并将其从安装孔拔出,从开口的安装孔插入螺丝刀等直线状部件并操作转动部件,也能够在直线状部件在安装孔内的可动范围内阻止转动部件转动至驻车解锁位置,所以不能解除驻车锁定状态。因此,能够不追加新的部件而利用已有的部件简单且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
在此,所述安装孔3a形成在收容有所述驻车机构的所述转动部件的壳体3上,所述位置检测单元16检测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被检测部件14的位置,在所述被检测部件14上形成有开口部14a,所述开口部14a形成在这样的位置:在所述直线状部件T插入到所述开口部14a和所述安装孔3a中的情况下,在所述直线状部件T的可动范围内,所述被检测部件14的至驻车解锁位置的转动被阻止。
另外,在该情况下,在所述直线状部件T与所述安装孔3a的所述驻车解锁侧且所述壳体3的外表面3c侧的端部P1、所述安装孔3a的所述驻车解锁侧且所述壳体3的内表面3d侧的端部P2、所述被检测部件14的所述开口部14a中的所述驻车解锁侧的端部P3中的任一个端部都抵接的状态下,所述被检测部件14位于比所述驻车解锁位置更靠所述驻车锁定位置侧的位置。
根据所述结构,由于在被检测部件上形成有开口部,因此能够实现该被检测部件的轻量化,并且能够防止金属粉等异物附着(污染)在该被检测部件上,能够高精度地利用位置检测单元检测被检测部件的位置,即能够高精度地进行驻车机构处于驻车锁定状态还是驻车解锁状态的检测。另外,由于开口部形成于在插入该开口部和安装孔的直线状部件的可动范围内被检测构件至驻车解锁位置的转动被阻止的位置,所以不会非法地解除驻车机构的驻车锁定状态,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如下效果:无需追加新的部件,而利用现有的部件简单且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驻车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局部正视图。
图2中,(a)是表示被检测部件位于驻车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b)是表示该被检测部件位于驻车解锁位置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以车辆盗窃为目的而将螺丝刀从传感器安装孔插入到变速器壳体内来操作被检测部件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
图4是表示传感器安装孔的位置与插入其中的螺丝刀及被检测部件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标号说明
1:驻车机构;
2:致动器;
3:变速器壳体(壳体);
3a:变速器壳体的传感器安装孔;
9:驻车杆;
11:驻车齿轮;
14:被检测部件;
14a:被检测部件的开口部;
16:位置传感器(位置检测单元);
T:工具(直线状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驻车机构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局部正视图,图2的(a)是表示被检测部件位于驻车锁定位置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该被检测部件位于驻车解锁位置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表示以车辆盗窃为目的而将螺丝刀从传感器安装孔插入到变速器壳体内来操作被检测部件的状态的局部立体图,图4是表示传感器安装孔与插入其中的螺丝刀及被检测部件的位置的关系的图。
如图1所示,设置在车辆上的驻车机构1具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例如步进马达)等致动器2,该致动器2通过多根螺栓(在图1中仅图示1根)4安装在车辆的变速器壳体3的外部。从该致动器2延伸的未图示的输出轴面向变速器壳体3的内部,在其端部安装有未图示的止动板。并且,在止动板上连结有驻车连杆6的一端,该驻车连杆6被支架5支承为能够在车宽方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另外,支架5通过两根螺栓7安装在变速器壳体3上。
另外,在变速器壳体3内,配置有通过轴8而被轴支承为能够转动的驻车杆9、和安装在沿车宽方向配置的能够旋转的动力传递轴10上的驻车齿轮11。在此,在驻车齿轮11的外周沿周向以等角度间距(60°间距)形成有六个卡合槽11a。此外,驻车齿轮11和选择性地与该驻车齿轮11的卡合槽11a卡合脱离的驻车杆9构成了该驻车机构1的锁定机构。
在所述驻车杆9的一端(图1的右端)一体地形成有选择性地与驻车齿轮11的卡合槽11a卡合的卡合爪9a,在该驻车杆9的另一端(图1的左端)卡合有设置于驻车连杆6的末端的圆锥台状的凸轮12。并且,该驻车杆9始终被卷装在轴8上的复位弹簧13向图示箭头R1方向(卡合爪9a从驻车齿轮11的卡合槽11a脱离的方向(驻车解锁方向))施力。
另外,在未图示的止动板上安装有矩形板状的被检测部件14,该被检测部件14以轴15为中心与止动板一起一体地旋转。而且,通过由作为位置检测单元的位置传感器16检测该被检测部件14的位置,检测驻车机构1处于驻车锁定状态还是驻车解锁状态。另外,如图2及图3所示,在被检测部件14的末端部形成有矩形孔状的开口部14a。
在此,位置传感器16由对被检测部件14的位置(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进行磁检测的非接触式的接近传感器等构成,并如下所述地安装在变速器壳体3上。即,从形成在变速器壳体3上的圆孔状的传感器安装孔3a(参照图3)插入位置传感器16的末端的检测部,如图1所示,在变速器壳体3的外表面上一体地突出设置有两个螺钉凸起3A(在图1中仅示出一个),通过将贯插在位置传感器16的安装托架16A上的螺栓17拧入所述两个螺钉凸起3A,该位置传感器16被安装在变速器壳体3上。在这样把位置传感器16安装在变速器壳体3的状态下,如图1和图2所示,该位置传感器16的末端部在与被检测部件14之间以保持微小间隙的状态对置。
而且,当驾驶者使车辆停止而使未图示的换档杆向P(驻车)档位换档(或者按下未图示的驻车按钮)时,接收到该换档信号的致动器2被驱动,通过该致动器2,止动板和被检测部件14向图2的(a)的箭头R3方向转动。于是,驻车连杆6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近前侧移动,设置在该驻车连杆6的末端的凸轮12作用于驻车杆9的一端,使该驻车杆9抵抗复位弹簧13的作用力而向图1的箭头R2方向转动。
而且,在被检测部件14如图2的(a)所示与变速器壳体3的肋3b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如图1所示,驻车杆9的卡合爪9a与驻车齿轮11的一个卡合槽11a卡合,以阻止驻车齿轮11和安装有该驻车齿轮11的动力传递轴10的旋转,因此驻车机构1成为驻车锁定状态,车辆的移动被阻止。
当驾驶员使换档杆从所述状态向P档以外的档位(例如D(前进)档)换档(或者按下未图示的驻车解除按钮)时,通过接收到该换档信号的致动器2,止动板和被检测部件14向图2(b)的箭头R4方向转动。于是,驻车连杆6向图1的纸面垂直方向里侧移动,设置在该驻车连杆6的末端的凸轮12从驻车杆9的一端(图1的左端)后退,因此该驻车杆9通过复位弹簧13的作用力而向图1的箭头R1方向转动。
而且,在被检测部件14如图2的(b)所示与支架5的端面抵接的状态下,驻车杆9的卡合爪9a从驻车齿轮11的卡合槽11a脱离,两者的卡合被解除,因此驻车机构1成为驻车解锁状态。在该驻车解锁状态下,由于允许驻车齿轮11和安装有该驻车齿轮11的动力传递轴10的旋转,所以车辆能够行驶。
另外,考虑以盗窃驻车中的车辆为目的、他人操作处于驻车锁定状态的驻车机构1而非法地解除驻车锁定状态的情况。具体地说,考虑以下情况:如图3所示,从变速器壳体3中取下位置传感器16,从在变速器壳体3开口的传感器安装孔3a将螺丝刀等工具(直线状部件)T插入变速器壳体3内,接触位于其末端的被检测部件14而使其向解锁方向转动。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驻车机构1构成为:即使在将螺丝刀等工具T插入在变速器壳体3上开口的传感器安装孔3a中的情况下,在该工具T在传感器安装孔3a内的可动范围内,被检测部件14向驻车解锁位置的转动被阻止。具体地说,被检测部件14的开口部14a形成在下述位置:在插入到该开口部14a和变速器壳体3的传感器安装孔3a中的螺丝刀等工具T的可动范围内,被检测部件14向解锁位置的转动被阻止。下面根据图4对此进行说明。
即,在图4中,被检测部件14的锁定位置A是虚线所示的位置,解锁位置B是点划线所示的位置。在这样的状态下,关于将螺丝刀等工具T非法插入变速器壳体3的传感器安装孔3a中而能够使其在传感器安装孔3a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转动,是该工具T在变速器壳体3的传感器安装孔3a的开口部周缘的图示的点P1和点P2处抵接的时候,图示的角度α是使工具T在传感器安装孔3a内能够转动的最大角度。这样,在工具T在传感器安装孔3a内转动了最大角度α的状态下,该工具T与被检测部件14的开口部14a的周缘的图示的点P3抵接,但此时,被检测部件14不能移动到图4中点划线所示的解锁位置B。
在图4中,点P1是传感器安装孔3a的锁定侧(图的上侧)且变速器壳体3的外表面3c侧的端部(壁部),点P2是传感器安装孔3a的解锁侧(图的下侧)且变速器壳体3的内表面3d侧的端部(壁部)。另外,点P3是被检测部件14的开口部14a的解锁侧(图的下侧)的端部(壁部)。而且,在直线状的工具T同时与这些点P1、点P2和点P3这三点抵接的位置,或者这些点P1、点P2和点P3这三点呈大致直线状排列的位置上,被检测部件14尚未移动到解锁位置B,位于比解锁位置B更靠锁定侧的位置。
因此,即使为了盗窃驻车中的车辆而将工具T插入传感器安装孔3a并对其进行操作,也无法使被检测部件14移动到解锁位置,不能解除驻车机构1对车辆的驻车锁定状态。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并且,这样的效果无需追加新的部件而利用现有的部件得到,因此不会导致重量增加和成本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被检测部件14上形成了开口部14a,所以能够实现该被检测部件14的轻量化,并且能够防止异物(污染)附着于该被检测部件14,能够利用位置传感器16高精度地检测被检测部件14的位置,即高精度地检测驻车机构1处于驻车锁定状态还是驻车解锁状态。而且,被检测部件14的开口部14a形成于在插入到该开口部14a和变速器壳体3的传感器安装孔3a中的工具T的可动范围内阻止被检测部件14转动到解锁位置的位置,不会非法地解除驻车机构1的驻车锁定状态,能够可靠地防止车辆被盗。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应用,可以在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和附图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3)

1.一种车辆的防盗结构,所述车辆设置有驻车机构,所述驻车机构具有锁定机构和位置检测单元,通过由致动器使转动部件转动,所述锁定机构成为驻车锁定状态或驻车解锁状态,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转动部件的转动方向和转动位置,其特征在于,
即使在将直线状部件插入到嵌入固定所述位置检测单元的安装孔中的情况下,也会在该直线状部件在所述安装孔内的可动范围内阻止所述转动部件转动到驻车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孔形成在收容有所述驻车机构的所述转动部件的壳体上,
所述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安装在所述转动部件上的被检测部件的位置,在所述被检测部件上形成有开口部,
所述开口部形成在这样的位置:在所述直线状部件插入到所述开口部和所述安装孔中的情况下,在所述直线状部件的可动范围内,所述被检测部件的至驻车解锁位置的转动被阻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防盗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直线状部件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驻车解锁侧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侧的端部、所述安装孔的所述驻车解锁侧且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侧的端部、所述被检测部件的所述开口部中的所述驻车解锁侧的端部中的任一个端部都抵接的状态下,所述被检测部件位于比所述驻车解锁位置更靠所述驻车锁定位置侧的位置。
CN202110199936.1A 2020-03-24 2021-02-23 车辆的防盗结构 Active CN113442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53311A JP7015858B2 (ja) 2020-03-24 2020-03-24 車両の盗難防止構造
JP2020-053311 2020-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42868A true CN113442868A (zh) 2021-09-28
CN113442868B CN113442868B (zh) 2023-04-28

Family

ID=77808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99936.1A Active CN113442868B (zh) 2020-03-24 2021-02-23 车辆的防盗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15858B2 (zh)
CN (1) CN11344286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728A (ja) * 1999-01-29 2000-08-08 Suzuki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のブリーザ兼パーキング構造
CN101332805A (zh) * 2008-07-17 2008-12-31 铁岭方向集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防盗控制装置
JP2009096311A (ja) * 2007-10-16 2009-05-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盗難防止構造
CN201703349U (zh) * 2009-09-22 2011-01-12 胡克晓 双向跳码遥控汽车制动防盗装置
CN109421657A (zh) * 2017-08-24 2019-03-05 陈业祥 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60813B2 (ja) * 2007-10-09 2011-08-3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アクチュエータのカバー構造、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動力伝達装置
CN109204225B (zh) * 2018-11-07 2024-01-30 立胜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防盗安全锁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0728A (ja) * 1999-01-29 2000-08-08 Suzuki Motor Corp 無段変速機のブリーザ兼パーキング構造
JP2009096311A (ja) * 2007-10-16 2009-05-07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の盗難防止構造
CN101332805A (zh) * 2008-07-17 2008-12-31 铁岭方向集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防盗控制装置
CN201703349U (zh) * 2009-09-22 2011-01-12 胡克晓 双向跳码遥控汽车制动防盗装置
CN109421657A (zh) * 2017-08-24 2019-03-05 陈业祥 一种汽车防盗报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15858B2 (ja) 2022-02-15
JP2021151834A (ja) 2021-09-30
CN113442868B (zh) 2023-04-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50206B2 (ja) 2つの爪部と位置検出手段とを有するロックユニット
US20140043528A1 (en) Theft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camera unit
US8938998B2 (en) Lock with magnetically actuated latch movement preventing member
EP1892506B1 (en) Magnet-holding structure for magnetic position detector and steering lock apparatus
US7021093B2 (en) Antitheft device for vehicle
US8608212B2 (en) Door closer apparatus
JP5624822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EP1078829B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with safety system
JP600201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US9278669B2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US20200122682A1 (en) Locking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US20070113604A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EP3032012B1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JP6889526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13442868B (zh) 车辆的防盗结构
EP1138562B1 (en) Steering lock apparatus
US20050120761A1 (en) Column assembly of a vehicle having a steering column to be locked and unlocked
JP5283603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16194648A (zh) 机动车锁
JP2000234464A (ja) ロック装置
JP2017089765A (ja) 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JP5646093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211598068U (zh) 锁舌、锁具和单车
US20210238896A1 (en) Vehicular door lock device
JP5480078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