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1856B -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1856B
CN113431856B CN202110698963.3A CN202110698963A CN113431856B CN 113431856 B CN113431856 B CN 113431856B CN 202110698963 A CN202110698963 A CN 202110698963A CN 113431856 B CN113431856 B CN 1134318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spring
station
heating
cylinder body
righ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89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31856A (zh
Inventor
甘天骄
吴国民
许晓峥
倪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nc Drive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c Driv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c Drive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c Drive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896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18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1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18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318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18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8Lea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01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provided with drive systems with rectilinear movements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 B65G47/92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corporating electrostatic or magnetic gripp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36Coi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Fluid Pressure (AREA)
  • Fire-Detection Mechanisms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包括下列步骤:调整,在左右方向调整滑移架,使滑移架右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上料,往滑移架上的三个工位各放置一个膜片弹簧;加热,加热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一次转移,滑移架向右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中间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加热、强压测力,加热装置对中间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强压测力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强压测力;二次转移,滑移架向右再次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伸出,中间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左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取料,从右端的工位取下强压后的膜片弹簧;复位。

Description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提高膜片弹簧力热稳定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背景技术
膜片弹簧是汽车传动系中离合器盖总成的核心配件。
膜片弹簧生产后需要进行强压测力,以增加膜片弹簧的稳定性,强热测力即对膜片弹簧进行预定次数的按压再进行载荷测试,最终目的是使膜片弹簧形状稳定,弹力系数稳定。
目前,强压测力工序是分步进行的,并且是由人工转移膜片弹簧的,分步进行强压测力需要多台机器协同工作,时间长,人工转移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所述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能够一次性完成加热和测力的工序,利用机械来转移所述膜片弹簧,方便且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包括下列步骤:
调整,在左右方向调整滑移架,使滑移架右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上料,往滑移架上的三个工位各放置一个膜片弹簧;
加热,加热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
一次转移,滑移架向右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中间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加热、强压测力,加热装置对中间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强压测力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强压测力;
二次转移,滑移架向右再次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伸出,中间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左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取料,从右端的工位取下强压后的膜片弹簧;
复位,第一顶升机构将左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顶起,第二顶升机构将中间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顶起,此时,滑移架向左滑动一个预定距离,第一顶升机构和第二顶升机构分别将膜片弹簧放置到中间的工位和右端的工位,加热装置和强压测力装置再分别进行加热和强压测力,左端的工位用于上料。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所述加热装置及所述强压测力装置设置为流水线形式,设置的所述滑移架、三个所述工位、所述第一顶升机构和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运送所述膜片弹簧的功能,达到自动化运输所述膜片弹簧的目的,免去人工上料,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此外使所述膜片弹簧在加热之后进行强压测力,所述膜片弹簧的稳定性和抗疲劳强度更好,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能够一次性完成加热和测力的工序,利用机械来转移所述膜片弹簧,不仅方便且效率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加热线圈,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支架可沿竖向滑动,所述加热线圈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加热线圈用于加热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所述膜片弹簧,在加热时,所述支架沿竖向下滑,使所述加热线圈靠近所述膜片弹簧,加热完成之后,所述支架向上滑动,带着所述加热线圈远离所述膜片弹簧,设置的所述加热线圈可以利用涡流效应来加热所述膜片弹簧,加热速度快,提高效率,所述支架在竖向滑动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加热线圈对所述膜片弹簧的涡流效应,以便控制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热、强压测力步骤中,所述强压测力装置包括:定位工装、第一缸体和负荷传感器,所述定位工装连接在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的上端,所述定位工装用于装夹所述膜片弹簧;所述第一缸体连接机架,所述第一缸体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测力工装,所述测力工装和所述定位工装在竖向同轴,所述测力工装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方,所述测力工装用于压所述定位工装上的所述膜片弹簧;所述负荷传感器,连接所述测力工装,所述负荷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膜片弹簧的载荷数据,测量时,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带动所述定位工装向上顶起所述膜片弹簧,所述测力工装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带动下,向下压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所述强压测力装置,结构简单,设置的所述定位工装和所述测力工装配合测试所述膜片弹簧,所述测力工装可以来回挤压所述膜片弹簧,而所述负荷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所述膜片弹簧的负荷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工装设置有圆台形凸部,所述圆台形凸部的小端朝上设置,所述圆台形凸部的小端可穿过所述膜片弹簧中部的开口,所述定位工装外边缘可挡住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所述测力工装设置为圆筒,所述圆筒的边缘用于压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设置的所述圆台形凸部可以逐渐卡紧所述膜片弹簧,使所述膜片弹簧在强压的时候不会晃动,设置的圆筒形的所述测力工装来压所述膜片弹簧的边缘,使所述膜片弹簧的边缘受压力相等,不会产生误测。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步骤中,依靠储料装置和上料装置进行,所述储料装置用于储存所述膜片弹簧,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膜片弹簧转移左端的所述工位,设置的所述上料装置免去人工手动上料,实现自动化,方便实用,提高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台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在所述储料台的上端,所述限位杆沿竖向延伸,所述限位杆用于串接所述膜片弹簧,所述储料装置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设置的所述限位杆可以防止所述膜片弹簧跑位或偏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二缸体和电磁铁,所述第二缸体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用于驱动所述电磁铁升降,所述电磁铁用于吸附所述储料装置上的所述膜片弹簧,上料时,所述第二缸体先驱动所述电磁铁降下,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吸附所述储料装置上的所述膜片弹簧,接着,所述第二缸体驱动所述电磁铁上升,所述第二缸体向右滑动至左端的所述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缸体再驱动所述电磁铁下降一定距离,所述电磁铁断电将所述膜片弹簧放置在左端的所述工位,利用所述电磁铁来吸附所述膜片弹簧,结构简单,并且吸附和放开所述膜片弹簧更容易,相比于机械夹持,使用电磁铁不会对所述膜片弹簧造成夹持伤痕。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二缸体上,所述第二缸体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所述夹具设置为圆盘形,所述电磁铁围绕所述夹具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这种设置方式,使的所述电磁铁对所述膜片弹簧的吸附力均匀,在转移放置所述膜片弹簧时更容易准确放置到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强压测力装置的右方,所述取料装置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所述膜片弹簧,设置的所述取料装置,由机械式替代人工,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械手和存料盘,所述取料机械手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所述存料盘上设置有插杆,所述取料机械手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所述膜片弹簧,并将所述膜片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上,取料时,所述取料机械手抓取右端的所述工位上的所述膜片弹簧,然后将所述膜片弹簧套在所述插杆上,所述膜片弹簧依靠所述插杆堆叠成垛,所述取料机械手容易获得,安装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膜片弹簧进行防衰减加工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定位工装、测力工装及膜片弹簧的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机架100;
储料装置110、储料台111、限位杆112;
上料装置120、第二缸体121、电磁铁122、夹具123;
取料装置130、取料机械手131、存料盘132、插杆133;
滑移架200;
加热装置300、支架310、加热线圈320;
强压测力装置400、定位工装410、圆台形凸部411、第一缸体420、测力工装430、负荷传感器440;
工位500;
第一顶升机构600;
第二顶升机构700;
膜片弹簧8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和图2,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包括下列步骤:调整,在左右方向调整滑移架200,使滑移架200右端的工位500对准加热装置300;上料,往滑移架200上的三个工位500各放置一个膜片弹簧800;加热,加热装置300对右端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进行加热;一次转移,滑移架200向右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500对准强压测力装置400,中间的工位500对准加热装置300;加热、强压测力,加热装置300对中间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进行加热,强压测力装置400对右端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进行强压测力;二次转移,滑移架200向右再次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500伸出,中间的工位500对准强压测力装置400,左端的工位500对准加热装置300;取料,从右端的工位500取下强压后的膜片弹簧800;复位,第一顶升机构600将左端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顶起,第二顶升机构700将中间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顶起,此时,滑移架200向左滑动一个预定距离,第一顶升机构600和第二顶升机构700分别将膜片弹簧800放置到中间的工位500和右端的工位500,加热装置300和强压测力装置400再分别进行加热和强压测力,左端的工位500用于上料。将加热装置300及强压测力装置400设置为流水线形式,设置的滑移架200、三个工位500、第一顶升机构600和第二顶升机构700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运送膜片弹簧800的功能,达到自动化运输膜片弹簧800的目的,免去人工上料,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此外使膜片弹簧800在加热之后进行强压测力,膜片弹簧800的稳定性和抗疲劳强度更好,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能够一次性完成加热和强压测力的工作,利用机械来转移所述膜片弹簧,不仅方便且效率高,可以理解的是,工位500上设置有托盘。
要说明的是,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依靠对膜片弹簧进行防衰减加工的设备来实现,对膜片弹簧进行防衰减加工的设备包括:机架100;滑移架200,滑动连接机架100,滑移架200可沿左右方向滑动,滑移架200上设置有至少三个工位500,至少三个工位500沿左右方向排列,相邻的两个工位500之间的距离等于加热装置300到强压测力装置400的距离,工位500用于放置膜片弹簧800;加热装置300,连接机架100,加热装置300设置在滑移架200的上方,加热装置300用于加热膜片弹簧800;强压测力装置400,连接机架100,强压测力装置400设置在滑移架200的上方,强压测力装置400设置在加热装置300的右方,强压测力装置400用于对膜片弹簧800进行强压测力;第一顶升机构600,设置在滑移架200的下方,第一顶升机构600在竖向对应加热装置300,第一顶升机构600用于顶起对应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第二顶升机构700,设置在滑移架200的下方,第二顶升机构700在竖向对应强压测力装置400,第二顶升机构700用于顶起对应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
要说明的是,其加热、强压测力过程如下:
当中间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和右端的工位500上的弹簧分别被加热和强压测力时,左端的工位500刚好伸向左方,左端的工位500可以放置膜片弹簧800,当加热和强压测力结束时,滑移架200向右滑动一个预定间距,该预定间距为相邻两个工位500的距离,然后右端的工位500上强压测力过的膜片弹簧800可以取出,取完该膜片弹簧800之后,第一顶升机构600和第二顶升机构700分别顶起对应的膜片弹簧800,然后滑移架200向左滑动一个预定间距,第一顶升机构600放下膜片弹簧800至中间的工位500,加热装置300对中间的工位的膜片弹簧800进行加热,同时第二顶升机构700顶着右端的工位500上的弹簧向上移动进行强压测力,并且左端的工位500刚好空出来,左端的工位可以放置新的待处理膜片弹簧800,如此循环。可以理解的是,预定间距即相邻两个工位500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0包括支架310和加热线圈320,支架310滑动连接在机架100上,支架310可沿竖向滑动,加热线圈320连接在支架310的下端,加热线圈320用于加热对应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800,在加热时,支架310沿竖向下滑,使加热线圈320靠近膜片弹簧,加热完成之后,支架310向上滑动,带着加热线圈320远离膜片弹簧,设置的加热线圈可以利用涡流效应来加热膜片弹簧,加热速度快,提高效率,支架310在竖向滑动可以增强或者减弱加热线圈对膜片弹簧的涡流效应,以便控制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0还可以是利用短路原理进行加热的装置,即两条导线夹在膜片弹簧800上,以膜片弹簧800作为电阻,通电后,膜片弹簧800会被加热至红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装置300还可以是火焰喷枪,火焰喷枪对准膜片弹簧800进行灼烧加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压测力装置400包括:定位工装410,连接在第二顶升机构700的上端,定位工装410用于装夹膜片弹簧800;第一缸体420,连接机架100,第一缸体420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测力工装430,测力工装430和定位工装410在竖向同轴,测力工装430设置在定位工装410上方,测力工装430用于压定位工装410上的膜片弹簧800;负荷传感器440,连接测力工装430,负荷传感器440用于测量膜片弹簧800的载荷数据,结构简单,设置的定位工装410和测力工装430配合测试膜片弹簧800,测力工装430可以来回挤压膜片弹簧800,而负荷传感器440可以实时监测并记录膜片弹簧800的负荷变化,可以理解的是测力工装430和定位工装410的轴线在同一根直线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压测力装置400中的第一缸体420可以是液压缸,也可以是气缸。
在一些实施例中,强压测力装置400是常规的强压测力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工装410设置有圆台形凸部411,圆台形凸部411的小端朝上设置,圆台形凸部411的小端可穿过膜片弹簧800中部的开口,定位工装410外边缘可挡住所述膜片弹簧800的裙边,测力工装430设置为圆筒,圆筒的边缘用于压膜片弹簧800,设置的圆台形凸部411可以逐渐卡紧膜片弹簧800,使膜片弹簧800在强压的时候不会晃动,设置的圆筒形的测力工装430来压膜片弹簧800的边缘,使膜片弹簧800的边缘受压力相等,不会产生误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步骤中,依靠储料装置110和上料装置120进行,储料装置110用于储存膜片弹簧800,上料装置120用于将膜片弹簧800转移至三个工位500中最左端的工位500,设置的上料装置120免去人工手动上料,实现自动化,方便实用,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20还可以是第二机械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储料装置110包括储料台111及限位杆112,限位杆112连接在储料台111的上端,限位杆112沿竖向延伸,限位杆112用于串接膜片弹簧800,储料装置110结构简单,设置方便,设置的限位杆112可以防止膜片弹簧800跑位或偏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20包括:第二缸体121和电磁铁122,第二缸体12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机架100,电磁铁122连接第二缸体121,第二缸体121用于驱动电磁铁122升降,电磁铁122用于吸附储料装置110上的膜片弹簧800,上料时,第二缸体121先驱动电磁铁122降下,电磁铁122通电后吸附储料装置110上的膜片弹簧800,接着,第二缸体121驱动电磁铁122上升,第二缸体121向右滑动支左端的工位500的上方,第二缸体121再驱动电磁铁122下降一定距离,电磁铁122断电将膜片弹簧800放置在左端的工位500,结构简单,并且吸附和放开膜片弹簧800更容易,相比于机械夹持,使用电磁铁不会对膜片弹簧800造成夹持伤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料装置120还包括夹具123,夹具123连接在第二缸体121上,第二缸体121用于驱动夹具123升降,夹具123设置为圆盘形,电磁铁122围绕夹具123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这种设置方式,使的电磁铁122对膜片弹簧800的吸附力均匀,在转移放置膜片弹簧800时更容易准确放置到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取料装置130,取料装置130设置在强压测力装置400的右方,取料装置130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膜片弹簧800,设置的取料装置130,由机械式替代人工,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取料装置130包括取料机械手131和存料盘132,取料机械手131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机架100,存料盘132上设置有插杆133,取料机械手131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膜片弹簧800,并将膜片弹簧800套设在插杆133上,取料时,取料机械手131抓取右端的工位500上的膜片弹簧800,然后将膜片弹簧800套在插杆133上,膜片弹簧800依靠插杆133堆叠成垛,取料机械手131容易获得,安装使用方便。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调整,在左右方向调整滑移架,使滑移架右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上料,往滑移架上的三个工位各放置一个膜片弹簧;
加热,加热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
一次转移,滑移架向右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中间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加热、强压测力,加热装置对中间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加热,强压测力装置对右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进行强压测力;
二次转移,滑移架向右再次滑动一个预定距离,使右端的工位伸出,中间的工位对准强压测力装置,左端的工位对准加热装置;
取料,从右端的工位取下强压后的膜片弹簧;
复位,第一顶升机构将左端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顶起,第二顶升机构将中间的工位上的膜片弹簧顶起,此时,滑移架向左滑动一个预定距离,第一顶升机构和第二顶升机构分别将膜片弹簧放置到中间的工位和右端的工位,加热装置和强压测力装置再分别进行加热和强压测力,左端的工位用于上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支架和加热线圈,所述支架滑动连接在机架上,所述支架可沿竖向滑动,所述加热线圈连接在所述支架的下端,所述加热线圈用于加热对应的所述工位上的所述膜片弹簧,在加热时,所述支架沿竖向下滑,使所述加热线圈靠近所述膜片弹簧,加热完成之后,所述支架向上滑动,带着所述加热线圈远离所述膜片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强压测力步骤中,所述强压测力装置包括:定位工装、第一缸体和负荷传感器,所述定位工装连接在所述第二顶升机构的上端,所述定位工装用于装夹所述膜片弹簧;所述第一缸体连接机架,所述第一缸体的输出轴端部连接有测力工装,所述测力工装和所述定位工装在竖向同轴,所述测力工装设置在所述定位工装上方,所述测力工装用于压所述定位工装上的所述膜片弹簧;所述负荷传感器,连接所述测力工装,所述负荷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膜片弹簧的载荷数据,测量时,所述第二顶升机构带动所述定位工装向上顶起所述膜片弹簧,所述测力工装在所述第一缸体的带动下,向下压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工装设置有圆台形凸部,所述圆台形凸部的小端朝上设置,所述圆台形凸部的小端可穿过所述膜片弹簧中部的开口,所述定位工装外边缘可挡住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所述测力工装设置为圆筒,所述圆筒的边缘用于按压所述膜片弹簧的裙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步骤中,依靠储料装置和上料装置进行,所述储料装置用于储存所述膜片弹簧,所述上料装置用于将所述膜片弹簧转移左端的所述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包括储料台及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连接在所述储料台的上端,所述限位杆沿竖向延伸,所述限位杆用于串接所述膜片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包括:第二缸体和电磁铁,所述第二缸体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第二缸体,所述第二缸体用于驱动所述电磁铁升降,所述电磁铁用于吸附所述储料装置上的所述膜片弹簧,上料时,所述第二缸体先驱动所述电磁铁降下,所述电磁铁通电后吸附所述储料装置上的所述膜片弹簧,接着,所述第二缸体驱动所述电磁铁上升,所述第二缸体向右滑动至左端的所述工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缸体再驱动所述电磁铁下降一定距离,所述电磁铁断电将所述膜片弹簧放置在左端的所述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装置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连接在所述第二缸体上,所述第二缸体用于驱动所述夹具升降,所述夹具设置为圆盘形,所述电磁铁围绕所述夹具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步骤中,还包括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设置在所述强压测力装置的右方,所述取料装置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所述膜片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包括取料机械手和存料盘,所述取料机械手沿左右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机架,所述存料盘上设置有插杆,所述取料机械手用于取出强压测力后的所述膜片弹簧,并将所述膜片弹簧套设在所述插杆上,取料时,所述取料机械手抓取右端的所述工位上的所述膜片弹簧,然后将所述膜片弹簧套在所述插杆上,所述膜片弹簧依靠所述插杆堆叠成垛。
CN202110698963.3A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Active CN1134318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963.3A CN113431856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8963.3A CN113431856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1856A CN113431856A (zh) 2021-09-24
CN113431856B true CN113431856B (zh) 2022-08-16

Family

ID=7775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8963.3A Active CN113431856B (zh) 2021-06-23 2021-06-23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18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4104A (ja) * 2007-09-18 2009-04-09 Seiko Instruments Inc 高弾性合金
CN101750208A (zh) * 2008-12-10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膜片弹簧测试机
CN102359870A (zh) * 2011-08-31 2012-02-22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弹簧疲劳实验工装
CN104911314A (zh) * 2015-07-08 2015-09-16 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全自动淬火线
CN106271405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弹簧加工工艺
CN108176763A (zh) * 2017-12-22 2018-06-19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降低膜片弹簧负荷衰减率的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74104A (ja) * 2007-09-18 2009-04-09 Seiko Instruments Inc 高弾性合金
CN101750208A (zh) * 2008-12-10 2010-06-2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膜片弹簧测试机
CN102359870A (zh) * 2011-08-31 2012-02-22 桂林福达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弹簧疲劳实验工装
CN104911314A (zh) * 2015-07-08 2015-09-16 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汽车离合器膜片弹簧全自动淬火线
CN106271405A (zh) * 2016-08-16 2017-01-04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膜片弹簧加工工艺
CN108176763A (zh) * 2017-12-22 2018-06-19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持续降低膜片弹簧负荷衰减率的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1856A (zh) 2021-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01423B (zh) 相位执行器装配线
CN212182746U (zh) 一种5g通信连接器自动组装及自动耐压位移检测设备
CN107775309B (zh) 一种齿轮轴压力装配工装
CN112871727A (zh) 一种轴承装配设备
CN113431856B (zh) 一种膜片弹簧的防衰减工艺
CN213124203U (zh) 一种插板开关全自动装配设备
KR101227438B1 (ko) 스프링 삽입장치
CN113857415B (zh) 电流起动器自动装配机的装铆钉装置
CN109742635B (zh) 一种smt贴片连接器全自动装配工艺
CN215762987U (zh) 一种对膜片弹簧进行防衰减加工的设备
CN208000199U (zh) 电动汽车变速箱检测工装
CN212286621U (zh) 一种多工位组装机的护套组装机构
CN208944630U (zh) Sfp封装电口模块测试装置
CN109004493B (zh) 一种全自动组装端子设备
CN215896488U (zh) 一种自动处理电池的装置
CN101399090A (zh) 一种夹爪机构、测试插座机构及存储模组定位机构
CN212159863U (zh) 可调节检测装置
CN210802742U (zh) 插接头夹持力测试机
CN211248010U (zh) 自动化钢珠铆装设备
CN207709694U (zh) 一种射孔弹自动铆压丝机
CN209407831U (zh) 一种移载上料工装
CN219925908U (zh) 一种壳体装o形圈装置
CN220323465U (zh) 一种接头自动化测试装置
CN219284862U (zh) 插拔力自动检测系统
CN116169534B (zh) 一种汽车电源插座智能化装配线及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