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3748A -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3748A
CN113413748A CN202110713078.8A CN202110713078A CN113413748A CN 113413748 A CN113413748 A CN 113413748A CN 202110713078 A CN202110713078 A CN 202110713078A CN 113413748 A CN113413748 A CN 113413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mmunicated
unit
waste gas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30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开华
魏琼
却运新
唐兴邦
徐志国
李佳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EVERLAND DRYING MACHINERY CO LTD
GEM Co Ltd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EVERLAND DRYING MACHINERY CO LTD
GEM Co Ltd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EVERLAND DRYING MACHINERY CO LTD, GEM Co Ltd China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EVERLAND DRY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30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374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657 priority patent/WO202226709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3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37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77Liquid phase processes
    • B01D53/78Liquid phase processes with gas-liquid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6Regeneration, reactivation or recycling of react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 F28D5/02Heat-exchange apparatus having stationary conduit assemblies for one heat-exchange medium only, the media being in contact with different sides of the conduit wall, using the cooling effect of natural or forced evaporation in which the evaporating medium flows in a continuous film or trickles freely over the cond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供于冷却废气的冷凝单元、供于废气与净化液混合形成紊流状态的气液混合单元以及供于废气与净化液分离的分离单元;其中,气液混合单元分别与冷凝单元和分离单元相连通,冷凝单元经由第一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以供净化液在冷凝单元、气液混合单元以及分离单元之间形成一次循环路径。解决了现有的洗涤装置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时,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净化液,若废气与净化液相接触的时间较短且接触面积较小时,易造成净化效率低,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废气净化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常见的废气净化有工厂烟尘废气净化、车间粉尘废气净化、有机废气净化、废气异味净化、酸碱废气净化、化工废气净化等,废气净化需要用到废气净化装置,废气净化装置内设置有吸附装置。
废气的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危及环境下居民的身体健康,腐蚀建设建筑,乃至造成生产和生活的损失,目前人们迫切需要采取得力措施控制废气的排放,以遏制大气环境恶化的发展。
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为201410495026.8的专利文献中记载,冷凝器具有尾气进口、位于尾气进口的上方的冷却水进口、位于尾气进口的下方的洗水出口和位于冷却水进口的上方的出气口;文丘里的上端口为进气口。文丘里的下端口为出料口,文丘里的进气口与冷凝器的出气口相连;进水管切向连接在文丘里的上部以便洗涤水切向进入到文丘里的上部。分离器上设有进料口、排液口和排气口。连接肘部与文丘里的下端口相连,连接肘部切向连接在分离器的进料口处。废气通过尾气进口进入到冷凝器内,由于废气的流动速度较快,在进行喷淋洗涤的过程中,不能对废气进行缓冲降速,会造成喷淋时废气与净化液相接触的时间较短且接触面积较小,废气不能得到有效地净化。同时,上述技术手段中,须不断补充新鲜的净化液,导致净化液的消耗量大,生产成本增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洗涤装置对含酸废气进行净化处理时,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净化液,若废气与净化液相接触的时间较短且接触面积较小,易造成净化效率低,生产成本增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供于冷却废气的冷凝单元、供于废气与净化液混合形成紊流状态的气液混合单元以及供于废气与净化液分离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分别与冷凝单元和分离单元相连通,所述冷凝单元经由第一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以供所述净化液在冷凝单元、气液混合单元以及分离单元之间形成一次循环路径;
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冷却筒,设于冷却筒内的缓流筒以及液相喷淋端,所述缓流筒的周侧与所述冷却筒内壁围合形成有第一冷却空腔,所述缓流筒的顶面与所述冷却筒内顶面之间形成有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冷却空腔,所述第一冷却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分离单元相连通的所述液相喷淋端,所述第二冷却空腔与所述缓流筒的顶面相连通,所述冷却筒的废气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通过废气输入端输入的废气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冷却空腔、第二冷却空腔、缓流筒输出以降低所述废气的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筒内的内顶面与缓流筒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分布盘,所述分布盘对应缓流筒内径的区域内贯穿开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缓流筒与冷却筒的连接端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冷却筒上端的侧壁位于分布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所述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分别与第一冷却空腔和第二冷却空腔相连通,所述液相喷淋端与第一进液管口相连通,所述液相喷淋端包括第一喷淋管和间隔固设于第一喷淋管上的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一进液管口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包括混合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混合器主体内部的两第二喷淋组件,所述混合器主体呈锥台状,所述混合器主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之间设有与缓流筒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道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第二喷头,两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两所述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所述第二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三弯管、第一变径头以及第二变径头,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经由第一变径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弯管和第三弯管之间经由第二变径头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喷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弯管、第二弯管以及第三弯管上,所述第一弯管大于第二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弯管的内径大于第三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弯管与一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器主体内部位于两第二喷淋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锥体,所述锥体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两连接杆,所述锥体经由连接杆与混合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内固设有分液块,所述分液块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分液孔,所述分液孔呈锥形向下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存储净化液的蓄液槽、第二抽液组件以及第三抽液组件,所述蓄液槽经由第二抽液组件与气液混合单元相连通,所述蓄液槽还经由第三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以供所述净化液在气液混合单元、分离单元以及蓄液槽之间形成二次循环路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抽液管路、与第一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一抽液泵体以及第一分液管路,所述第一抽液管路的一端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管路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一分液管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相连通;第二抽液组件包括第二抽液管路、与第二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二抽液泵体以及第二分液管路,所述第二抽液管路的一端与蓄液槽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液管路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二分液管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抽液组件包括第三抽液管路以及与第三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三抽液泵体,所述第三抽液管路的一端与蓄液槽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抽液管路的另一端与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封组件,所述液封组件包括液封罐和导气管,所述冷却筒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连接管口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液封罐内位于净化液液面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下端的侧壁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第三抽液泵体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分离单元的下端还连接有第四抽液泵体和酸碱度传感器,所述酸碱度传感器、第四抽液泵体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筒顶端的中部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固设有与分布盘表面相接触的刮板,所述旋转轴的上端固设有转动手柄,所述冷却筒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对分布盘进行清扫的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上开闭设置有盖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气处理装置,气液混合单元分别与冷凝单元和分离单元相连通,冷凝单元经由第一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使得净化液在冷凝单元、气液混合单元以及分离单元之间形成一次循环路径,废气通过废气输入端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冷却空腔、第二冷却空腔、缓流筒输出,延长了废气在冷凝单元内与净化液的接触时间和接触面积,同时,净化液在净化装置内循环使用,无需不断地补充新的净化液,有效地降低了净化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冷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气液混合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气液混合单元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分液块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分布盘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发明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供于冷却废气的冷凝单元1、供于废气与净化液混合形成紊流状态的气液混合单元2以及供于废气与净化液分离的分离单元3。其中,气液混合单元2分别与冷凝单元1和分离单元3相连通,冷凝单元1经由第一抽液组件4与分离单元3的下端相连通,以供净化液在冷凝单元1、气液混合单元2以及分离单元3之间形成一次循环路径;使得净化液在净化装置内循环使用,无需不断地补充新的净化液。
冷凝单元1,其包括冷却筒11,设于冷却筒11内的缓流筒12以及液相喷淋端13,缓流筒12的周侧与冷却筒11内壁围合形成有第一冷却空腔14,缓流筒12的顶面与冷却筒11内顶面之间形成有与第一冷却空腔14相连通的第二冷却空腔15,第一冷却空腔14内设置有与分离单元3相连通的液相喷淋端13,第二冷却空腔15与缓流筒12的顶面相连通,冷却筒11的废气输入端16与第一冷却空腔14相连通,通过废气输入端16输入的废气依次经由第一冷却空腔14、第二冷却空腔15、缓流筒12输出以降低废气的温度。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冷却筒11内的内顶面与缓流筒12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分布盘17,分布盘17对应缓流筒12内径的区域内贯穿开设有若干通水孔171,缓流筒12与冷却筒11的连接端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冷却空腔14相连通的排水孔121,冷却筒11上端的侧壁位于分布盘17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管口18和第二进液管口19,第一进液管口18和第二进液管口19分别与第一冷却空腔14和第二冷却空腔15相连通,液相喷淋端13与第一进液管口18相连通,液相喷淋端13包括第一喷淋管131和间隔固设于第一喷淋管131上的若干第一喷头132,第一喷淋管131与第一进液管口18相连通。
为了保证分布盘17上的通水孔171不被堵塞,冷却筒11顶端的中部转动设置有旋转轴111,旋转轴111的下端固设有与分布盘17表面相接触的刮板112,旋转轴111的上端固设有转动手柄113,冷却筒11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对分布盘17进行清扫的清洁孔,清洁孔上开闭设置有盖板114。
气液混合单元2,包括混合器主体21以及设置于混合器主体内部的两第二喷淋组件22,所述混合器主体21呈锥台状,所述混合器主体21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器主体21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211,所述混合器主体21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211之间设有与缓流筒12相连通的进气口212,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213,所述第二喷淋组件22包括喷淋管道221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221上的若干第二喷头222,两所述喷淋管道221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211相连通,两所述喷淋管道221沿混合器主体21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所述第二喷头222与混合器主体21的内壁相贴合。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喷淋管道221包括第一弯管22a、第二弯管22b、第三弯管22c、第一变径头22d以及第二变径头22e,所述第一弯管22a和第二弯管22b之间经由第一变径头22d相连通,所述第二弯管22b和第三弯管22c之间经由第二变径头22e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喷头222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弯管22a、第二弯管22b以及第三弯管22c上,所述第一弯管22a大于第二弯管22b的内径,所述第二弯管22b的内径大于第三弯管22c的内径,所述第一弯管22a与一进液口211相连通,所述混合器主体21内部位于两第二喷淋组件22的下方设置有锥体23,所述锥体23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两连接杆231,所述锥体23经由连接杆231与混合器主体21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213内固设有分液块24,所述分液块24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分液孔241,所述分液孔241呈锥形向下设置。
第一抽液组件4,其包括第一抽液管路41、与第一抽液管路41相连通的第一抽液泵体42以及第一分液管路43,第一抽液管路41的一端与分离单元3的下端相连通,第一抽液管路41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一分液管路43分别与第一进液管口18和第二进液管口19相连通。
蓄液槽5,其与气液混合单元2和分离单元3相连通,蓄液槽5内的净化液抽入气液混合单元2内可强化与废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净化液对废气的净化效率,同时,当分离单元3内的净化液聚集一定高度时,分离单元3内净化液可抽到蓄液槽5内,可使净化液在净化装置内循环使用,无需不断地补充新的净化液,有效地降低了净化成本。
第二抽液组件6,第二抽液组件6,其包括第二抽液管路61、与第二抽液管路61相连通的第二抽液泵体62以及第二分液管路63,第二抽液管路61的一端与蓄液槽5的下端相连通,第二抽液管路61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二分液管路63分别与两进液口211相连通。
第三抽液组件7,其包括第三抽液管路71以及与第三抽液管路71相连通的第三抽液泵体72,第三抽液管路71的一端与蓄液槽5的下端相连通,第三抽液管路71的另一端与与分离单元3的下端相连通。
液封组件8,其包括液封罐81和导气管82,冷却筒11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一冷却空腔14相连通的连接管口10,导气管82的一端与连接管口10相连通,导气管82的另一端延伸至液封罐81内位于净化液液面以下。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考虑到分离单元3下端净化液的高度不便控制,分离单元3下端的侧壁设有液位传感器31和处理器32,液位传感器31、处理器32以及第三抽液泵体72之间电性连接。当液位传感器31检测到分离单元3下端净化液的到达一定高度时,处理器32控制第三抽液泵体72将分离单元3内的净化液抽到蓄液槽5内。为了避免净化液被完全中和而失去净化效果,分离单元3的下端还连接有第四抽液泵体33和酸碱度传感器34,酸碱度传感器34、第四抽液泵体33以及处理器32之间电性连接,当酸碱度传感器34检测到净化液到达一定ph值时,第四抽液泵体33可将分离单元3下端的净化液排出,从而替换新的净化液。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废气通过废气输入端16进入到第一冷却空腔14内,第一抽液泵体42的作用下,将分离单元3内的净化液导入第一喷淋管131内,若干第一喷头132向下喷出净化液与上升的废气相接触,进行降温和净化;同时,废气还经由缓流筒12的进入到缓流筒12内部,通过第二进液管口19进入的冷却液经由分布盘17上的通水孔171落入到缓流筒12的内部,从分布盘17上滴落的净化液与废气接触后,再进行一次降温和净化;废气和净化液经由混合器主体21上的进气口212进入到混合器主体21内,在第二抽液泵体62的作用下,将蓄液槽5内的净化液导入喷淋管道221内,若干第二喷头222向下喷出净化液在混合器主体21内形成旋流,冲击锥体23后被打散,增加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废气和净化液通过出气口213进入到分离单元3内,净化后的废气从分离单元3上端排出,净化液在分离单元3底部收集;当分离单元3内的净化液聚集到一定高度时,第三抽液泵体72将分离单元3内的净化液输送至蓄液槽5内供循环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于冷却废气的冷凝单元、供于废气与净化液混合形成紊流状态的气液混合单元以及供于废气与净化液分离的分离单元;其中,
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分别与冷凝单元和分离单元相连通,所述冷凝单元经由第一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以供所述净化液在冷凝单元、气液混合单元以及分离单元之间形成一次循环路径;
所述冷凝单元包括冷却筒,设于冷却筒内的缓流筒以及液相喷淋端,所述缓流筒的周侧与所述冷却筒内壁围合形成有第一冷却空腔,所述缓流筒的顶面与所述冷却筒内顶面之间形成有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第二冷却空腔,所述第一冷却空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分离单元相连通的所述液相喷淋端,所述第二冷却空腔与所述缓流筒的顶面相连通,所述冷却筒的废气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通过废气输入端输入的废气依次经由所述第一冷却空腔、第二冷却空腔、缓流筒输出以降低所述废气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内的内顶面与缓流筒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分布盘,所述分布盘对应缓流筒内径的区域内贯穿开设有若干通水孔,所述缓流筒与冷却筒的连接端开设有若干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排水孔,所述冷却筒上端的侧壁位于分布盘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所述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分别与第一冷却空腔和第二冷却空腔相连通,所述液相喷淋端与第一进液管口相连通,所述液相喷淋端包括第一喷淋管和间隔固设于第一喷淋管上的若干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淋管与第一进液管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单元包括混合器主体以及设置于混合器主体内部的两第二喷淋组件,所述混合器主体呈锥台状,所述混合器主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间隔设有两进液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顶部位于两进液口之间设有与缓流筒相连通的进气口,所述混合器主体的底部设有出气口,所述第二喷淋组件包括喷淋管道以及切向且间隔设置于喷淋管道上的若干第二喷头,两所述喷淋管道的一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两所述喷淋管道沿混合器主体内壁的周向围合成一圆环,且若干所述第二喷头与混合器主体的内壁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道包括第一弯管、第二弯管、第三弯管、第一变径头以及第二变径头,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经由第一变径头相连通,所述第二弯管和第三弯管之间经由第二变径头相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喷头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弯管、第二弯管以及第三弯管上,所述第一弯管大于第二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二弯管的内径大于第三弯管的内径,所述第一弯管与一进液口相连通,所述混合器主体内部位于两第二喷淋组件的下方设置有锥体,所述锥体的周向上设置有至少两连接杆,所述锥体经由连接杆与混合器主体固定连接,所述出气口内固设有分液块,所述分液块上贯穿开设有若干分液孔,所述分液孔呈锥形向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存储净化液的蓄液槽、第二抽液组件以及第三抽液组件,所述蓄液槽经由第二抽液组件与气液混合单元相连通,所述蓄液槽还经由第三抽液组件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以供所述净化液在气液混合单元、分离单元以及蓄液槽之间形成二次循环路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抽液组件包括第一抽液管路、与第一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一抽液泵体以及第一分液管路,所述第一抽液管路的一端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抽液管路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一分液管路分别与第一进液管口和第二进液管口相连通;第二抽液组件包括第二抽液管路、与第二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二抽液泵体以及第二分液管路,所述第二抽液管路的一端与蓄液槽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抽液管路的另一端经由两第二分液管路分别与两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三抽液组件包括第三抽液管路以及与第三抽液管路相连通的第三抽液泵体,所述第三抽液管路的一端与蓄液槽的下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抽液管路的另一端与与分离单元的下端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封组件,所述液封组件包括液封罐和导气管,所述冷却筒的侧壁还开设有与第一冷却空腔相连通的连接管口,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连接管口相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液封罐内位于净化液液面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下端的侧壁设有液位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液位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第三抽液泵体之间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的下端还连接有第四抽液泵体和酸碱度传感器,所述酸碱度传感器、第四抽液泵体以及处理器之间电性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筒顶端的中部转动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下端固设有与分布盘表面相接触的刮板,所述旋转轴的上端固设有转动手柄,所述冷却筒的顶端开设有便于对分布盘进行清扫的清洁孔,所述清洁孔上开闭设置有盖板。
CN202110713078.8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34137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3078.8A CN1134137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CT/CN2021/103657 WO2022267090A1 (zh) 2021-06-25 2021-06-30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3078.8A CN1134137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3748A true CN113413748A (zh) 2021-09-21

Family

ID=77717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3078.8A Pending CN113413748A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3748A (zh)
WO (1) WO2022267090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04937D0 (en) * 2002-03-01 2002-04-17 Oiko Group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pollutants from exhaust gases
CN2835826Y (zh) * 2004-07-14 2006-11-08 邬阳乐 一种新型烟气净化设备
CN201235262Y (zh) * 2008-07-30 2009-05-13 何健康 用于钠化焙烧炼钒工艺的废气多功能处理器
CN104226074A (zh) * 2014-09-24 2014-12-24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酸尾气洗涤装置
CN108654346A (zh) * 2017-03-31 2018-10-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酸雾净化处理装置
CN110624356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废气处理装置、真空镀膜系统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2546801A (zh) * 2020-11-04 2021-03-26 赵红飞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脱白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54301C (zh) * 2004-06-08 2006-05-03 沈福昌 废气净化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06212553A (ja) * 2005-02-04 2006-08-17 Daikin Ind Ltd 気体浄化装置
CN209451598U (zh) * 2019-01-18 2019-10-01 山东福尔特种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尾气吸收塔液体分布装置
CN212818846U (zh) * 2020-07-03 2021-03-30 焦作新景科技有限公司 乙烯基醚类催化生产用乙炔气的降温除尘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04937D0 (en) * 2002-03-01 2002-04-17 Oiko Group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pollutants from exhaust gases
CN2835826Y (zh) * 2004-07-14 2006-11-08 邬阳乐 一种新型烟气净化设备
CN201235262Y (zh) * 2008-07-30 2009-05-13 何健康 用于钠化焙烧炼钒工艺的废气多功能处理器
CN104226074A (zh) * 2014-09-24 2014-12-24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含酸尾气洗涤装置
CN108654346A (zh) * 2017-03-31 2018-10-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盐酸酸雾净化处理装置
CN110624356A (zh) * 2018-06-21 2019-12-31 东泰高科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废气处理装置、真空镀膜系统以及废气处理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2546801A (zh) * 2020-11-04 2021-03-26 赵红飞 一种烟气脱硫脱硝脱白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67090A1 (zh) 2022-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94904U (zh) 双筒旋流鼓泡除尘脱硫烟气净化装置
CN211098372U (zh) 一种高效的烟气脱硫塔
CN105964124A (zh) 一种旋转式喷淋除尘脱硫装置
CN100464824C (zh) 油烟二次净化器
CN109351143A (zh) 一种工业锅炉用可余热回收的烟气脱硫净化装置
CN207654875U (zh) 除尘装置和除尘设备
CN102657985A (zh) 烟气脱硫除尘系统
CN113413748A (zh) 一种废气处理装置
CN207680354U (zh) 一种碱液喷淋废气处理装置
CN110711448A (zh) 一种降坡螺旋式除尘装置
CN203777867U (zh) 一种废气净化装置
CN201848202U (zh) 一种新型旋风式废气吸收塔
CN208130724U (zh)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CN208465601U (zh) 一种脱硫塔
CN209752544U (zh) 一种锅炉尾气处理设备
CN103438490A (zh) 一种厨房油烟净化机
CN203478396U (zh) 一种厨房油烟净化机
CN203556288U (zh) 旋流喷淋生物活性净化塔
CN2636098Y (zh) 双筒式泡沫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
CN103143216B (zh) 湍流式除尘脱硫系统
CN111603930A (zh) 一种清洁型煤燃烧锅炉
CN220677362U (zh) 一种锅炉烟气脱硫装置
CN210751981U (zh) 一种湿式自循环废气净化装置
CN201519533U (zh) 烟尘空气净化机中的油烟粉尘高压水雾净化装置
CN213577861U (zh) 一种厨房新风净油烟空调组合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