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16C -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16C
CN1134116C CNB008137641A CN00813764A CN1134116C CN 1134116 C CN1134116 C CN 1134116C CN B008137641 A CNB008137641 A CN B008137641A CN 00813764 A CN00813764 A CN 00813764A CN 1134116 C CN1134116 C CN 11341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closing cover
mobile phone
shell
clutch
l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37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77527A (zh
Inventor
金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mphenol Phoenix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Kor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900330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9990078838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199900512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52618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0001419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27920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0002114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52617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Kor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hoenix Kore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77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77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1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04M1/0216Foldable in one direction, i.e. using a one degree of freedom hinge
    • H04M1/0218The hinge comprising input and/or output user interface means

Abstract

一种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移动电话的外盖为此可轻易地打开,由此使移动电话的使用者感到很方便。装置具有一直接插入移动电话(100)的外盖(2)的枢转部分(4)的操作组件(150)和设置在移动电话(100)的预定部分的按钮(5)。操作组件(150)可包含在一壳体(13)内,该壳体(13)插入枢转部分(4)。当使用者推按钮(5)时,操作组件(150)释放施加在一扭压弹簧上一压缩力和一扭转力。然后,弹簧的恢复力通过扭转运转使外盖(2)产生一枢转运动,由此打开外盖(2)。

Description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为此,无须复杂地处置外盖,只要按下一按钮就能简单地打开移动电话的外盖。
背景技术
当前,移动电话是一种流行的几乎是必不可少的器具,它具有多种类型和形状,诸如按钮暴露在外没有外盖的条状类型、具有安装在移动电话本体上以保护按钮的相当纤小的外盖的翻转类型、以及具有一本体和一外盖且它们具有几乎相同的尺寸并可彼此叠加的折叠类型。
移动电话在市场上广泛流通,所以,由于移动电话的固有特征而有许多人使用它。
在使用上述的翻转类型或折叠类型的移动电话时,一般而言,在用电话进行联络时其外盖是打开的,而当移动电话不用于联络或等待呼叫或处在类似情况下则其外盖是合上的。
因此,尤其当移动电话放置在衣袋或手袋或类似地方期间而铃声响起时,为了不错失该呼叫,使用者就得匆忙取出移动电话并打开外盖。
尤其是对于折叠类型移动电话,由于电话本体与外盖之间的组合力相当大,使用者难以用一只手打开外盖,使用者不得不使用双手打开外盖。
该问题使移动电话的使用者感到很不方便,因此希望能克服这个问题。
发明概要
因此,本发明旨在解决出现在相关领域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藉由该装置和方法,无须复杂地处置外盖,简单地压下按钮就能轻易地将移动电话的外盖打开。
总的来讲,一移动电话包括一含有一线路板和具有操作按钮的电话本体以及一通过电话本体的轴连接部分和外盖的枢转部分铰接地与电话本体组合在一起的外盖,外盖可枢转地打开和关闭。
本发明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是这样构成的,一含有操作组件的外壳,该操作组件包括一在两端形成有弹簧臂、从而产生一轴向力和一转动方向的扭转力的扭压弹簧、一致动器、一离合器和一连接轴,该外壳设置在外盖的枢转部分内,或者,操作组件直接安装在枢转部分内,一按钮设置在电话本体一侧的预定位置并连接于操作组件,以控制操作组件。
在装置中,操作按钮形成的线性移动释放压缩恢复力和保持在操作组件内的扭转恢复力,使外盖因扭转操作而转动,由此打开外盖。
尤其是,本发明的装置还含有防止应力集中扭压弹簧上的装置,以确保扭压弹簧具有长久的使用寿命,操作平稳,强化外盖的闭合状态,以防止外盖被在外界冲击下轻易地打开。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其中,在电话本体的预定位置设置打开外盖的按钮,使用者可方便地使用在此处的按钮,从而当要使用移动电话时,就可容易地打开外盖。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移动电话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3(a)、3(b)、3(c)、3(d)和3(e)是分别沿图2的线B-B、C-C、D-D、E-E和F-F截取的截面图;
图4(a)、4(b)、4(c)、4(d)和4(e)是沿图2的线B-B截取的截面图,它们分别示出了一按钮的其它几个实施例;
图5是截面图,它示出了图2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截面图,其中用外盖的枢转部分取代一外壳;
图7是图2所示的外壳的截面图;
图8(a)是沿图7的线G-G截取的啮合装置的截面图,以及图8(b)是一沿图7的线G-G截取的截面图,它示出了啮合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9(a)是沿图7的线H-H截取的啮合装置的截面图,图9(b)是沿图7的线H-H截取的显示啮合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0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离合器和一致动器的其它实施例;
图11是一沿图10的线I-I截取的截面图;
图12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一外壳的第二实施例;
图13是一沿图12的线J-J截取的截面图;
图14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外壳的第三实施例;
图15是一沿图14的线K-K截取的截面图;
图16(a)是一沿图14的线L-L截取的啮合装置的截面图,图16(b)是一沿图14的线L-L截取的显示啮合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17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外壳的第四实施例;
图18是一沿图17的线M-M截取的截面图;
图19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外壳的第五实施例;
图20是一沿图19的线N-N截取的截面图;
图21是一沿图20的线O-O截取的啮合装置的截面图,图21(b)和21(c)是沿图19的线O-O截取的截面图,它们示出了啮合装置的其它实施例;
图22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外壳的第六实施例;
图23是一沿图22的线P-P截取的截面图;
图24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图25是用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壳的截面图;
图26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如图25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离合器和致动器的其它实施例;
图27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如图25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外壳的另一实施例;
图28(a)是一沿图25和26的线Q-Q截取的用于空转的凹部的截面图,图28(b)和28(c)是沿图25和26的线Q-Q截取的截面图,它们示出了用于空转的凹部的其它实施例;
图29(a)是一沿图25,26和27的线R-R截取的用于空转的凹部的截面图,图29(b)是一沿图25,26和27的线R-R截取的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空转的凹部的另一实施例;
图30是采用减摩擦装置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1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减摩擦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32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33是用于如图32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外壳的截面图;
图34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如图33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离合器和致动器的其它实施例;
图35是一截面图,它示出了用于如图33所示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外壳的另一实施例;
图36是沿图33的线S-S截取的截面图;
图37是沿图33、34和35的线T-T截取的截面图;以及
图38是沿图33、34和35线T-T截取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移动电话100包括一具有一线路板和诸操作按钮的电话本体1以及一通过一轴连接部3和一其枢转部4与电话本体1铰接组合的外盖2,这样,外盖2可枢转地打开和闭合。
因此,打开本发明移动电话的外盖的设备是这样构造的,一含有操作组件150的外壳13设置在外盖2的枢转部4之内,或操作组件150直接安装在枢转部4之内,一按钮5设置在电话本体1的一侧的预定位置并连接于操作组件150,从而控制操作组件150,并且,操作所示按钮5引起的直线移动分别通过压缩和保持在操作组件150内的转矩释放恢复力,从而由于转矩的作用使外盖2转动,并因此打开外盖2。
参阅图1、2和3(a)-(e),下面描述一插入枢转部4而不能转动的外壳13和一设置在外壳13内的操作组件150。
形成在外壳13内的容纳腔151容纳一其两端形成有弹簧臂16、17从而形成一轴向力和一沿旋转方向的扭转力的扭压弹簧(torsion-compressionspring)15、一位于扭压弹簧15前面的致动器8以及一在致动器8的前面与致动器8相连的离合器10。
形成在扭压弹簧15两端的弹簧臂16、17插入诸如形成在外壳13的内壁14和致动器8中的孔或凹部,使得扭压弹簧15能够扭转,由此在外盖2的闭合位置有一最大扭矩。
在致动器8的突起状态和外壳13的内壁14上形成突出部分27、28,使扭压弹簧15的两端保持在稳定状态,且当外盖转动时使扭压弹簧15的扭转效果最大。
离合器10借助一诸如销或螺丝的固定装置153固定于外壳13的前侧,扭压弹簧15被压缩,在固定扭压弹簧15一端的致动器8与离合器10相连并由离合器10调节。
离合器10具有一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一连接突出部分9可进和出其中的连接凹部11和一扭转表面29,致动器8具有一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与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啮合的连接突出部分9。
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被设计成与连接突出部分9啮合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有一倾斜角度,从而使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比扭压弹簧15的扭转恢复力大,使外盖2保持闭合。
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29是这样形成的,当外盖朝闭合位置转动时,扭转表面29与连接突出部分9作用,仅增加扭压弹簧15的扭转力。
当外盖从闭合位置转到打开位置时,沿保持在闭合位置的转动方向的扭转恢复力使外盖2打开。
致动器8可通过一固定装置与穿过离合器10中心的连接轴7相连,或可与连接轴7形成整体状态。
按钮5与连接轴7相连,它插入一形成在轴连接部3的按钮孔6,该按钮做成不能在按钮孔6中转动的形式,以使致动器8可通过按钮5从离合器10中释放出来,从而借助扭转恢复力转动外壳13,由此打开与外壳13相连的外盖2。
较佳的是,在按钮5和按钮孔6形成一花键,使连接轴7只能沿轴向直线移动。
图4(a)-(d)示出按钮5和按钮孔6的其它实施例,它们可以是诸如具有两个或三个平表面的椭圆形、矩形和圆形的多种形状之一。本发明的按钮5和按钮孔6可以采用任何一种形状,只要它们使按钮5不能转动但能够沿连接轴7和致动器8的轴向线性移动即可。此外,按钮5或按钮孔6可有一防止按钮5其被压时过度进入按钮孔6的止动件。
图6示出直接安装在外盖2的枢转部4内而不是包含在外壳13内的操作组件150。
图8(a)-8(b)和图9(a)-9(b)示出固定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17的啮合装置。
图8(a)示出形成在致动器8的、弹簧臂16所用的一凹部或一孔,而图8(b)示出形成在与致动器8整体形成的突出部分27的用于弹簧臂16的一凹部或一孔。
图9(a)示出形成在外壳13的内壁14上的用于弹簧臂17的一凹部或一孔,而图9(b)示出形成在与内壁14整体形成的突出部分28的、弹簧臂17所用的一凹部或一槽。
图10和11示出本发明离合器10和致动器8的其它实施例。
离合器1 0有一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一连接突出部分9可进和出其中的连接凹部11以及一扭转表面53,致动器8有一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与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啮合的连接突出部分9。
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被设计成与连接突出部分9啮合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有一倾斜角度,从而使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比扭压弹簧15的扭转恢复力大,使外盖2保持闭合。
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53是这样形成的,当外盖朝闭合位置转动时,扭转表面53与连接突出部分9作用,同时增加扭压弹簧15的扭转力和轴向压缩力。
扭转表面53与扭转表面29的不同之处在于,当外盖2从闭合位置转到打开位置时,有两个力能使外盖2被打开,一个是保持在闭合位置的通过一起作用的连接突出部分9和扭转表面53从轴向压缩恢复力转换而来的旋转力,另一个是通过保持在闭合位置的旋转方向的扭转恢复力。
当外盖2朝闭合位置转动时,扭压弹簧15的压缩力通常增大。因此,通过一固定装置153将离合器10固定于外壳13的前侧时插入的扭压弹簧15可以设定有一低压缩力。
本发明可有选择地采用致动器8和有扭转表面29的离合器10或采用致动器8和有扭转表面53的离合器10。
图12至23示出了作为本发明一元件的外壳13的其它实施例。参阅图12和13,在突出部分28与通过减少外壳13的内壁形成的一侧表面30之间的空间54形成一啮合装置152,以防止弹簧臂17转动。
参阅图14、图15和图16(a)-16(b),离合器10没有通过固定装置153固定于外壳13的前侧。
形状与外壳13相同的离合器10插入外壳13中,而外壳的形状做成使10不能在外壳13内转动,一独立的盖子18借助固定装置153固定于外壳13的、与离合器10相对的开口表面155。
形成在扭压弹簧15两端的、以打开与外壳13在一起的外盖的弹簧臂16、17弯曲成多种形状。弹簧臂16可与形成在致动器8或突出部分27并与弹簧臂16相应的啮合装置152啮合,而弹簧臂17可与形成在连接于外壳13的盖子18的内壁14或在与盖子18的内壁14并与之一体形成的突出部分28的啮合装置152啮合。
参阅图17和18,离合器10一体形成于外壳13中,以使离合器10如图14、图15和图16(a)-16(b)那样不能在外壳13内转动,致动器8和扭压弹簧15在穿过开口表面155之后组装起来,盖子通过固定装置153固定在其上。
参阅图19、图20和图21(a)-(c),开口表面155沿垂直于连接轴7的方向形成在外壳13,外壳13和离合器10彼此连接在一起的形状能够防止离合器10转动。然后,在没有单独的固定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外壳13的内壁14来完成组装。尤其是,图21(c)示出了形成在外壳13的侧表面30的啮合装置152。
参阅图22和23,开口表面155以垂直于如图19、图20和图21(a)-(c)所示的连接轴7的方向形成在外壳13中,离合器10一体地形成在外壳13中。
参阅图14和15、图16(a)和16(b)、图17-20、图21(a)-21(c)和图22和23,在外壳13的前壁和离合器10的中心形成连接轴7穿过其中的孔。
图24-27、图28(a)-28(c)和图29(a)和29(b)涉及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是这样构造的,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弹簧臂16、17空转一预定角度,并使扭压弹簧15有一扭矩,使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变得比由扭压弹簧15的扭转恢复力大,由此强化了外盖2在闭合位置的闭合状态,从而避免外盖2在外界冲击下轻易地打开。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还特别构造成能防止由扭压弹簧15的频频操作所引起的压力积聚,以保证扭压弹簧15的平稳操作和较长的寿命。
下面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此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具有在诸如槽、孔、狭缝等诸如此类的啮合装置152中的、空转用凹部200,这些凹部200形成在致动器8或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以及在外壳13的内壁14上、在内壁14的突出部分28、在盖子18的内壁14上或在盖子18的突出部分28,用于固定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17。
在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沿致动器8的轴向弯曲的情况下,用于空转(idle turning)的凹部200具有使弹簧臂16与致动器8的周向表面接触的深度,具有能够使弹簧臂16一定周向空转的宽度。
在空转用凹部200的另一实施例中,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在扭压弹簧15的缠绕端直接弯曲,并与形成在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的啮合装置152啮合。这样,在突出部分27的啮合装置152中还形成使弹簧臂16必定沿周向空转的、具有一定角度的空转凹部200,使得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空转一预定角度,然后,为扭压弹簧15提供扭矩。当然,必须在形成于啮合装置152的空转凹部200的相对侧形成用于空转的一辅助凹部200-1,以确保有一足够的空间使弹簧臂16的端部可操作。
用于空转的辅助凹部200-1既可有一开口的后侧,也可有一封闭的后侧,如图28(b)和28(c)所示,因为这不会影响操作。
图29(a)和29(b)示出了形成在啮合装置152的空转用凹部200,而啮合装置152形成在外壳13的内壁14上或形成在盖子18的内壁14上,使得弹簧臂17和与致动器8相对的部分啮合。
这样,诸如孔或凹部的啮合装置152可形成有比弹簧臂17大的直径,或者形成有拱形的狭长孔,以提供一空转用凹部200,这样,使弹簧臂17可空转一预定角度。当然,空转用凹部200可用于本发明外壳13、盖子18和操作组件150的元件的致动器8、离合器10和啮合装置152的任何有变型结构中。
图30示出了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它具有一防止扭矩下降的摩擦减少装置,扭矩的这种下降是当压下按钮5打开外盖2时因和按钮5相对的枢转部分4与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的摩擦所引起的。
下面具体地描述摩擦减少装置。在与按钮5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的一部分形成一螺纹孔,一具有槽34的板33插入枢转部分4内。一具有调节螺杆32的销31穿过轴连接部分3的螺纹孔,使销31与板33的槽34啮合,这样,枢转部分4与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可通过调节螺杆32调节。
图31示出了摩擦减少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它可用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中具有光滑表面和由耐磨损的材料制成的垫圈250、250-1置于枢转部分4和与按钮5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或者,在注射模制具有轴连接部分3的移动电话本体1或具有枢转部分4的外盖2时插入垫圈250、250-1。
图32至38涉及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它设置有一压簧(compressionspring)15-1和一用具有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扭杆270。
压簧15-1设置在安装于外壳13内的致动器8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外壳13的盖子18的内壁14之间。因此,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在采用记忆扭转表面29的离合器10的本发明中,压簧15-1通过固定装置153保持一在轴向的预定压缩力,而在采用记忆扭转表面53的离合器10的本发明中,压簧15-1通过扭转表面53保持一沿轴向的、有所增加的压缩力。
扭杆270延伸通过压簧15-1的中心。扭杆270的一个端部固定于形成在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扭杆27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插入形成在盖子18内壁14上的圆筒272的活塞271。将扭杆270做成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提供增加的扭转力,在闭合位置具有最大的力。
活塞271可以是诸如椭圆形、矩形、五边形和有两个平侧面的圆形的多种形状之一,以使活塞271不能在圆筒272内转动,但当启动按钮5使外盖2转动时,可使活塞271作直线往复移动。相反,将扭杆270的一端部固定于插入形成在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的圆筒的活塞271,扭杆27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固定在外壳13的盖子18的内壁14。
图38示出了一实施例,其中固定扭杆270一端部的活塞271插入其中的圆筒272空转一预定角度,然后,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扭杆270开始有扭矩。这意味着如本发明第二实施例,进一步设置一用于空转的凹部273,使得当外盖2到达闭合位置时获得最大扭矩。
下面描述如此构造的本发明的操作情况。
在外盖2折叠在移动电话本体1上的最初状态下,操作组件150包含在外壳13内,外壳13插入外盖2的枢转部分4,如此操作组件150的扭压弹簧15具有最大扭矩,因为弹簧臂16、17与形成在致动器8和外壳13与连接于外壳13的盖子18之一的啮合装置152啮合,这样扭压弹簧15在枢转部分4的转动方向保持扭曲。
这样,尽管扭压弹簧15的扭矩产生一转动外壳13和外盖2的力,但由于扭压弹簧15已经被压缩而被保持的当前的关闭状态,致动器8的连接突出部分9与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啮合,该倾斜表面12有一确保由压缩恢复力大于由扭转恢复力的倾斜角度,与致动器8相连的连接轴7处在与按钮5相连的状态,而按钮5以其不能转动的方式插入轴连接部分3的按钮孔6中。
在这种状态下,致动器8的连接突出部分9和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通过扭压弹簧15彼此紧密接触,外盖2保持在闭合状态,因为施加在闭合位置的压缩恢复力大于施加于打开位置的扭转恢复力。
即,尽管压缩力大于扭转力,但在移动电话本体1上外盖2仍闭合,那是因为该两力之差为一保持外盖2闭合的力。
为了在这种状态下打开移动电话100的外盖2,通过按下按钮5,在压缩扭压弹簧15时,已经连接于离合器10的致动器8与离合器10分离,同时产生了必需使扭压弹簧15回到原状态的转动力,从而转动外壳13和与外壳额3相连的外盖2,由此打开外盖2。
下面详细描述上面简单提到的操作原理。按钮5插入形成在轴连接部分3的按钮孔6中,使按钮5不能在其中转动,但能沿连接轴7的轴向往复移动。
因此,按钮5、连接轴7和与连接轴7组合在一起的致动器8不能转动,只能作往复移动。压下按钮5,力通过连接轴7传递到致动器8,然后致动器8将扭压弹簧15推向外壳13的内部。
在压下按钮5的过程中,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彼此分离,以释放制约状态,使得扭压弹簧15从扭曲状态变到扭压弹簧15能够自由地恢复到其原位置的状态,由此打开外盖2。尤其是,当致动器8由于压下按钮5而继续与离合器10分离时,扭压弹簧15即开始恢复扭转力。
由于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形成在离合器10的连接凹部11,外盖2通过该力较容易打开,并可使操作更平稳。
压下按钮5打开外盖2的上述力应该正好大于扭转恢复力与压缩恢复力之差,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该两个力继续保留。
此外,压下按钮5打开外盖2的力的强度通过扭压弹簧15所同时具有的扭转恢复力和压缩恢复力来进行调整。
因此,诸如扭压弹簧15的材料、弹簧线材直径、外径、圈数、自由高度和压缩程度、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的倾斜角度以及外盖2的打开角度、重量和重心的要素决定了力的强度,这样,不仅补充选择的范围很大,而且还能选择最合适的力。
当使用者要合上外盖2时,例如,在结束了外盖2处在打开状态下的通讯之后,使用者可用手使外盖2朝移动电话本体1转动。同时,处在最小扭矩状态下的扭压弹簧15又被扭曲,从而具有最大扭矩。
如上所述,当外盖2保持闭合时,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彼此接触,被已经具有扭矩和压缩力的扭压弹簧15锁在一起,使外盖2保持闭合。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插入空转用凹部200的扭压弹簧15的弹簧臂16、17空转一预定角度,然后为扭压弹簧15提供扭矩,从而在外盖2的闭合位置使压缩恢复力大于扭转恢复力,扭压弹簧15在该位置具有最大扭矩。
这是因为,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扭压弹簧15由于弹簧臂16、17插入其中的空转用凹部200而没有立即产生扭矩,但在空转了空转用凹部200的打开度数之后产生扭矩。
在扭压弹簧15空转时,对于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29通过固定装置153已保持一预定大小的压缩力,或者,对于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53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压缩力增加。
由于这个原因,比扭转恢复力要大得多的压缩恢复力施加到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以加强移动电话1与外盖2之间的闭合状态。
由于当外盖2转到闭合位置时,如上所述,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比扭转恢复力大得多,在外盖2闭合状态下,移动电话1与外盖2之间的闭合力增大,以防外盖2在外界冲击下轻易地打开。尤其是,空转用凹部200施行防止压力积聚在扭压弹簧15的又一功能,以确保扭压弹簧15能够平稳工作和具有持久的使用寿命。
此外,外盖2的增大的闭合力(压缩恢复力)会要求较大的启动按钮5的力。该缺点可以通过将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的倾斜角减小到一能够使外盖2达到闭合状态的范围内来克服。
对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压下按钮5打开外盖2时,摩擦减少装置可防止具有操作组件150的外壳13插入其中的枢转部分4与和枢转部分4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的接触摩擦所引起的扭矩的减小。
通过适当调节轴连接部分3与枢转部分4的表面之间的间隙使摩擦最小,由此进一步改进了外盖2的打开性能。
也就是说,由于销31借助一螺杆连接于和外壳13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与插入和外壳13相对的枢转部分4的板33接触,从而可通过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销31来调节轴连接部分3与枢转部分4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
尤其是,由于连接于和外壳13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的销31几乎处在于插入枢转部分4的板33接触的部位,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摩擦。
在摩擦减少装置的另一实施例中,设置在与按钮3相对的轴连接部分3和枢转部分4的两侧表面上的垫圈250、250-1的作用是在压下按钮5打开外盖2时降低摩擦,以确保外盖2的平稳打开。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外盖2折叠在移动电话本体1上的初始阶段,扭杆270的一端部、即设置在插入外盖2枢转部分4中的外壳13中的操作组件150的一部分固定于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而扭杆27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插入形成在固定于外壳13的盖子18内壁14的圆筒272的活塞271,而扭杆270沿枢转部分4的转动方向处在扭曲状态,使扭杆270具有最大扭矩。
扭杆270的扭转恢复力产生一迫使外壳13和外盖2打开的力,但设置在致动器8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外壳13的盖子18的内壁14之间的压缩弹簧15-1已经被压缩。
因此,在这种状态下,具有用以使压缩恢复力比扭转恢复力大的倾斜角度的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已与致动器8的连接突出部分9啮合,与致动器8连接的连接轴7已经与插入轴连接部分3的按钮孔6的按钮5连接,而使按钮5不能在其中转动,从而可保持现有状态。
在该状态,当致动器8的连接突出部分9和离合器10的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彼此接触时,由于通过压缩弹簧15-1施加在外盖2的闭合位置的压缩恢复力比施加于打开位置的扭杆270的扭转恢复力要大,所以外盖2保持关闭状态。
也就是说,即使在压缩力大于扭转力时,外盖2由于折叠在移动电话本体1上,外盖2保持闭合。此时,外盖2也因为使外盖2闭合的力等效于两个仍然存在的力之差而保持闭合。
通过压下按钮5将移动电话100的外盖2打开到该状态,在压缩压缩弹簧15-1时,与离合器10相结合的致动器8与离合器10分离,而扭杆270同时转动外壳13和与外壳13组合的外盖2,同时产生一迫使扭杆270恢复到其原来状态的转动力,由此打开外盖2。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操作原理。按钮5插入形成在轴连接部分3的按钮孔6,使按钮5不能在其中转动,但能沿连接轴7的轴向线性往复移动。
因此,按钮5、与连接轴7组合的致动器8和固定于扭杆270的活塞271不能在圆筒272内转动,而只能作直线往复移动。
由于压下按钮5,力通过连接轴7传递到致动器8,然后致动器8将压缩弹簧15-1推向外壳13的内部。
在该过程中,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彼此分离,从而释放约束状态,使扭杆270从扭曲状态变到扭杆270可以自由恢复到其原来位置的状态,由此打开外盖2。
尤其是,随后压下按钮5使致动器8与离合器10分离时,扭杆270的扭转力开始从运动中恢复。由于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形成在离合器10的连接凹部11,外盖2更容易地被该力打开,并可使操作更平稳。
当使用者想要闭合外盖2时,例如,在结束了外盖2处在打开状态下的通讯之后,使用者可用手使外盖2朝移动电话本体1转动。同时,处在最小扭矩状态中的扭杆270又被扭曲,从而具有最大扭矩。
如上所述,在关闭外盖2时,扭杆270已经具有扭矩,保持压缩的压缩弹簧15-1使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彼此接触而被锁定在一起。
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扭杆270固定于致动器8的突出部分27和外壳13的内壁14或插入形成在固定于外壳13的盖子18的内壁14的圆筒272的活塞271。
在圆筒272设置有另一空转用凹部273的情况下,扭杆270空转一预定角度,然后就有一扭矩。
因此,在具有最大扭矩的闭合位置中,压缩弹簧15-1的压缩恢复力变得大于扭杆270的扭转恢复力。
这是因为,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扭杆270由于形成在圆筒272中的空转用凹部273而不会立即产生扭矩,但在圆筒272空转到空转用凹部273的敞开角度之后就产生扭矩。
在圆筒272空转时,对于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29的情况,固定装置153已为压缩弹簧15-1保持了一预定大小的压缩力,对于离合器10的扭转表面53的情况,当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压缩力增加。
由于这个原因,比扭转恢复力大得多的压缩恢复力施加到连接突出部分9和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以强化移动电话本体1与外盖2之间的闭合状态。
当外盖2打开和闭合时,扭杆270自然沿轴向直线往复移动,这是因为扭杆270的一个端部固定于致动器8,扭杆27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外壳13的内壁14或固定于插入形成在盖子18内壁14的圆筒272的活塞271。
本实施例设置有扭杆270和压缩弹簧15-1,它们分别产生打开和关闭如上所述的外盖2所必需的扭转力和压缩力,使得外盖2具有改进的打开和关闭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在本发明所采用的移动电话100中,即使不压下按钮5而用手直接打开外盖2,借助于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也可很容易地使致动器8离开离合器10,从而打开外盖2。
本发明可适用于折叠和翻转式移动电话100。较佳的是,本发明适用于折叠式移动电话。
工业上的应用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在用于打开移动电话的外盖的装置和方法中,在移动电话本体的一预定部位设置一打开外盖的按钮,使用者很容易操作在此处的按钮,从而在使用移动电话时可容易地打开外盖。
尤其是,本发明可用于任何款式的移动电话,包括折叠式和翻转式,由此提供了更广泛的使用范围,且使用更方便。

Claims (23)

1.一种打开移动电话(100)外盖的装置,该移动电话包括一具有线路板和操作按钮的电话本体(1)以及一通过一轴连接部分(3)和所述外盖(2)的枢转部分(4)与所述电话本体(1)铰接组合的外盖(2),这样,所述外盖(2)能够枢转打开和闭合,一含有操作组件(150)的外壳(13)设置在所述移动电话(100)的所述外盖(2)的所述枢转部分(4)内,一按钮(5)设置在所述电话本体(1)的所述轴连接部分(3),以控制所述操作组件(150),其中,所述操作组件(150)包括一插入所述外壳(13)的容纳腔(151)中并在两端形成有弹簧臂(16、17)、从而产生一轴向力和一转动方向的扭转力的扭压弹簧(15)、一在所述扭压弹簧(15)前面有一连接轴(7)的致动器(8)以及一在所述致动器(8)的前面与所述致动器(8)联结的离合器(10),所述离合器(10)通过固定装置(153)固定于所述外壳(13)的前侧,从而能够保持在转动方向的扭转力和一轴向压缩力,所述离合器(10)包括一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一使联结突出部分(9)进来和出去的联结凹部(11)和扭转表面(29、53),所述致动器(8)有一当所述外盖(2)闭合时与所述离合器(10)的所述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啮合的联结突出部分(9),所述打开/闭合倾斜表面(12)在外盖(2)保持闭合时与所述联结突出部分(9)啮合,并具有一倾斜角度,从而使所述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比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扭转恢复力要大,使得所述外盖(2)保持闭合;突出部分(27、28)形成在所述离合器(8)的突起和所述外壳(13)的内壁(14)上,以将所述扭压弹簧(15)保持在稳定状态,并当所述外盖(2)转动时,使扭转效率最大,并具有啮合装置(152),以固定形成在所述扭压弹簧(15)的两端的所述弹簧臂(16、17);且所述按钮(5)插入形成在所述轴连接部分(3)的一按钮孔(6)中,使所述按钮(5)不能在所述按钮孔(6)中转动,并与穿过所述离合器(10)中心的所述连接轴(7)联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弹簧臂(16、17)的所述扭压弹簧(15)具有一轴向力和一转矩,当所述外盖(2)通过所述啮合装置(152)沿转动方向折叠时,该转矩增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的所述扭转表面(29)是这样形成的,当所述外盖(2)朝闭合位置转动时,所述扭转表面(29)与所述联结突出部分(9)作用,只增加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扭转力,从而,当所述外盖(2)从闭合位置转到打开位置时,保持在闭合位置的转动方向的扭转恢复力使所述外盖(2)打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的所述扭转表面(53)是这样形成的,当所述外盖(2)朝闭合位置转动时,所述扭转表面(53)与所述联结突出部分(9)作用,以同时增加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扭转力和轴向压缩力,从而,当所述外盖(2)从闭合位置转到打开位置时,通过所述联结突出部分(9)和一起作用的所述扭转表面(53)而保持在闭合位置的从轴向压缩恢复力转换而来的转动力和保持在闭合位置的转动方向的扭转恢复力使所述外盖(2)打开。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的形状与所述外壳(13)相同,而外壳(13)的形状做成使所述离合器(10)不能在所述外壳(13)内转动,这样的离合器(10)插入所述外壳(13),在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形成一所述连接轴(7)穿过的孔,在与所述离合器(10)相对的一位置形成一内壁(14)和一突出部分(28),它们包括对应于一弹簧臂(17)的啮合装置(15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和所述外壳(13)整体形成,使所述离合器(10)不能在所述外壳(13)内转动,在所述离合器(10)中和在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形成一所述连接轴(7)穿过的孔,在与所述离合器(10)相对的一位置形成一内壁(14)和一突出部分(28),它们包括对应于一弹簧臂(17)的啮合装置(15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和所述外壳(13)整体形成,使所述离合器(10)不能在所述外壳(13)内转动,在所述离合器(10)中和在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形成一所述连接轴(7)穿过的孔,具有一突出部分(28)的单独盖子(18)借助固定装置(153)固定于所述外壳(13)的一敞开表面(155),一内壁(14)和所述盖子(18)的突出部分(28)包括对应于一弹簧臂(17)的啮合装置(15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10)的形状与所述外壳(13)相同,而外壳(13)的形状做成使所述离合器(10)不能在所述外壳(13)内转动,这样的离合器(10)插入所述外壳(13),在所述外壳(13)的前壁上形成一所述连接轴(7)穿过的孔,具有一突出部分(28)的单独盖子(18)借助固定装置(153)固定于所述外壳(13)的一敞开表面(155),一内壁(14)和所述盖子(18)的突出部分(28)包括对应于一弹簧臂(17)的啮合装置(152)。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摩擦减少装置,当所述外盖(2)通过压下所述按钮(5)被打开时,以减少与所述按钮(5)相对的枢转部分(4)与轴联结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组件(150)直接安装在所述外盖(2)的所述枢转部分(4)内,而不是包含在所述外壳(13)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产生轴向压缩力的压缩弹簧(15-1)和由弹性的形状记忆合金制成的并能产生沿所述外盖(2)的转动方向的扭转力的扭杆(270)。
12.如权利要求1、5、6、7或8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装置(152)包括形成在对应于所述弹簧臂(16、17)位置的一狭缝、一凹部和一孔。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减少装置是这样构造的,在与所述按钮(5)相对的所述轴连接部分(3)的一部分形成一螺纹孔,一具有一槽(34)的板(33)插入与所述按钮(5)相对的所述枢转部分(4)内,具有一调节螺杆(32)的销(31)穿过所述轴连接部分(3)的所述螺纹孔,使所述销(31)与所述板(33)的所述槽(34)接触,从而通过所述销(31)的所述调节螺杆(32)来调节所述枢转部分(4)与所述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的间隙。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垫圈(250、250-1)作为所述摩擦减少装置设置在与所述按钮(5)相对的所述枢转部分(4)和所述轴连接部分(3)的侧表面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弹簧(15-1)设置在安装于所述外壳(13)内的所述致动器(8)与所述外壳(13)的所述内壁(14)之间,所述扭杆(270)的一端部穿过所述压缩弹簧(15-1)的中心固定于形成在所述致动器(8)的所述突出部分(27),所述扭杆(270)的另一端部固定于插入一圆筒(272)的活塞(271),所述圆筒(272)形成在所述内壁(14)上,所述活塞(271)的形状做成所述活塞(271)不能在所述圆筒(272)内转动,但在操作按钮(5)使所述外盖(2)转动时,能够沿轴向线性往复移动,当所述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所述扭杆(270)的扭转力增加,并在闭合位置变得最大。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啮合装置(152)形成空转用凹部(200),所以,当所述外盖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所述弹簧臂(16、17)空转一预定角度并使所述扭压弹簧(15)具有一扭矩,使得所述扭压弹簧(15)的压缩恢复力变得大于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扭转恢复力,由此加强所述外盖(2)在所述闭合位置中的闭合状态,从而不会在外部冲击下轻易打开,并防止应力积聚在所述扭压弹簧(15)上。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内壁(14)的盖子(18)通过固定装置(153)固定于所述壳体(13),插入所述活塞(271)的所述圆筒(272)形成在所述盖子(18)的所述内壁(14)上。
18.如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在所述圆筒(272)中形成用于空转的凹部(273),所述活塞(271)插入所述圆筒(272)中,所以,当所述外盖(2)从打开位置转到闭合位置时,在所述圆筒(272)空转一预定角度之后,所述扭杆(270)开始有一扭矩,由此当所述外盖(2)到达闭合位置时具有最大扭矩。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转的所述凹部(200)的形成使得所述凹部(200)具有一深度,该深度能使所述弹簧臂(16)与所述致动器(8)的圆周表面啮合,所述凹部(200)具有一宽度,该宽度使所述弹簧臂(16)必须沿周向空转。
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空转的所述凹部(200)具有一角度,该角度使所述弹簧臂(16)必须周向空转,所述凹部(200)还形成在所述突出部分(27)的所述啮合装置(152)中。
21.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用于空转的所述凹部(200),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所述弹簧臂(17)插入的、并形成在所述内壁(14)的所述啮合装置(152)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臂(17)的直径。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用于空转的所述凹部(200),所述扭压弹簧(15)的所述弹簧臂(17)插入的、并形成在所述内壁(14)的所述啮合装置(152)具有一形状为弧形的狭长孔。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于空转的所述凹部(200)的相对侧还形成用于空转的辅助凹部(200-1),以确保所述弹簧臂(16)的端部在足够的空间中运作。
CNB008137641A 1999-08-12 2000-07-26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1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999/33030 1999-08-12
KR1019990033030A KR19990078838A (ko) 1999-08-12 1999-08-12 휴대폰용 커버 개방방법 및 장치
KR1999/51204 1999-11-18
KR1019990051204A KR100352618B1 (ko) 1999-08-12 1999-11-18 휴대폰용 커버 개방방법 및 장치
KR2000/14195 2000-03-21
KR1020000014195A KR100327920B1 (ko) 2000-03-21 2000-03-21 휴대폰용 커버 개방장치
KR2000/21143 2000-04-21
KR1020000021143A KR100352617B1 (ko) 2000-04-21 2000-04-21 휴대폰커버 개방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77527A CN1377527A (zh) 2002-10-30
CN1134116C true CN1134116C (zh) 2004-01-07

Family

ID=27483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376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4116C (zh) 1999-08-12 2000-07-26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37876B1 (zh)
EP (1) EP1205035A1 (zh)
JP (1) JP2003507923A (zh)
CN (1) CN1134116C (zh)
AU (1) AU6184600A (zh)
WO (1) WO20010135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5226C (zh) * 2001-04-04 2007-03-14 M2Sys株式会社 移动电话的铰接机构
JP3686845B2 (ja) 2001-05-21 2005-08-24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型携帯電話機
KR100469361B1 (ko) * 2002-07-24 2005-01-3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휴대전화기의 폴더 구동장치
KR100504138B1 (ko) * 2002-11-12 2005-07-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US7140074B2 (en) * 2004-01-20 2006-11-28 Phoenix Korea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hinge device
KR100912611B1 (ko) * 2007-11-02 2009-08-17 (주)엘티엠에이피 휴대폰 자동 힌지모듈
DE102019202429A1 (de) * 2019-02-22 2020-08-27 Joma-Polytec Gmbh Ventileinsatz für ein Fluidsteuerventil und Fluidsteuervent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82531B2 (ja) * 1994-06-20 1997-02-19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KR960025932A (ko) * 1994-12-30 1996-07-20 엄길용 음극선관의 정전기 방지물 형성방법
JP2906346B1 (ja) * 1998-02-09 1999-06-21 スガツネ工業株式会社 ヒンジ装置
KR20000002479A (ko) * 1998-06-20 2000-01-15 김충섭 요오드-치환된 아미노벤젠디카복실산 유도체의 제조방법
US6195431B1 (en) * 1998-08-13 2001-02-27 Ericsson Inc. Rotational hinge damping mechanism
KR20000014986A (ko) * 1998-08-26 2000-03-15 윤종용 플립형 무선 단말기의 커버 개폐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6184600A (en) 2001-03-13
JP2003507923A (ja) 2003-02-25
US6937876B1 (en) 2005-08-30
EP1205035A1 (en) 2002-05-15
WO2001013529A1 (en) 2001-02-22
CN1377527A (zh) 2002-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580C (zh) 手机的折叠件驱动装置
CN1264363C (zh) 蜂窝电话及自动旋转方法
CN1620238A (zh) 用于滑动/旋转型移动终端的滑动/铰链设备
CN1269695C (zh) 盖装置
CN1149812C (zh) 翻开型便携式电话机和它的铰接机构
CN1134116C (zh) 打开移动电话外盖的装置和方法
CN1189076A (zh) 电话机保持器
CN1270502C (zh) 携带式机器
CN1114336C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布线柔性电路导体的方法
CN100335813C (zh) 阻尼器及具有这种阻尼器的门把手
CN1151763C (zh) 按摩器
CN1280073C (zh) 切割器盒和切割装置
CN1829242A (zh) 折叠式携带电话
CN1809085A (zh) 倾斜式移动通信终端
CN1388694A (zh) 折叠式携带电话机
CN1242600C (zh) 移动式终端装置
CN1305226C (zh) 移动电话的铰接机构
CN1846564A (zh) 棒状体推出容器
CN1637575A (zh) 快门装置
CN1532498A (zh) 用于贮存设备中的门的打开和关闭的铰链组件结构
CN1685165A (zh) 电子设备及其开闭机构
CN100334986C (zh) 读书机
CN1912413A (zh) 机械式制动器动作装置
CN1667974A (zh) 具有三联轴铰链折盖的便携式通信设备及其旋转锁扣装置
CN100345510C (zh) 便器座或便器盖的开闭装置及开闭装置的传达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PHOENIX AMPHENO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KOREA FENGHUANG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mphenol Phoenix Co., 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Korea Phoenix Co.,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