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0560B -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0560B
CN113410560B CN202110280249.2A CN202110280249A CN113410560B CN 113410560 B CN113410560 B CN 113410560B CN 202110280249 A CN202110280249 A CN 202110280249A CN 113410560 B CN113410560 B CN 1134105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battery case
water
vehicle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024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0560A (zh
Inventor
横山明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410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0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具备:蓄电池模组7,其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构成;第一蓄电池盒2,其收容蓄电池模组7;及,第二蓄电池盒5,其被收容于第一蓄电池盒2内,且收容蓄电池模组7。优选为还具备构架4,所述构架4被设置于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侧,蓄电池模组7被固定于构架4上,第二蓄电池盒5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与构架4之间、及蓄电池模组7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之间。

Description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车辆驱动用的蓄电池装置,需要确保车辆没于水中时的对于浸水的安全性。例如,提出了一种蓄电池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将蓄电池模组具有的端子,配置于该蓄电池装置中的最高位置处,由此,确保浸水时的安全性。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5009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专利文献1的技术,原本就不适用于采用在低位置配置端子的结构的蓄电池装置。另外,在大型的蓄电池装置的情况下,由于浸水量较多,因此,无法确保充分的安全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1)、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例如,后述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具备:蓄电池模组(例如,后述的蓄电池模组7),其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构成;第一蓄电池盒(例如,后述的第一蓄电池盒2),其收容前述蓄电池模组;及,第二蓄电池盒(例如,后述的第二蓄电池盒5),其被收容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内,且收容前述蓄电池模组。
根据(1)的发明,由于蓄电池模组被收容于第二蓄电池盒,即使是第一蓄电池盒的内部浸水时,也能够防止弄湿蓄电池模组。因此,根据(1)的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
(2)、在(1)的发明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构架,所述构架被设置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内侧(例如,后述的构架4),前述蓄电池模组被固定于前述构架上,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可以被配置于前述蓄电池模组与前述构架之间、及前述蓄电池模组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底面之间。
根据(2)的发明,由于在蓄电池模组与构架的空隙、及蓄电池模组与第一蓄电池盒的空隙中配置有第二蓄电池盒,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
(3)、在(1)的发明中,前述蓄电池模组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例如,后述的凸缘7b,7c),该凸缘可以被固定于前述构架上。
根据(3)的发明,由于蓄电池模组经由凸缘被固定于构架上,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蓄电池模组。
(4)、在(1)~(3)中任一项的发明中,前述蓄电池单体的端子(例如,后述的端子7a)可以朝向水平方向。
根据(4)的发明,与蓄电池单体的端子朝向上方时相比,更能享受由第二蓄电池盒实现的防水效果。
(5)、在(4)的发明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冷却部件(例如,后述的冷却部件6),所述冷却部件被配置于前述蓄电池模组下方并被收容于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内,且具有液体冷媒,并且,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可以具有已设置有开口部(例如,后述的开口部50a)的侧壁(例如,后述的侧壁50)。
根据(5)的发明,将冷却部件收容于第二蓄电池盒内,由此,能够确保高冷却效率。另外,即使液体冷媒从冷却部件漏出,经由开口部也能够将液体冷媒排出至第二蓄电池盒的外部。
(6)、在(5)的发明中,前述开口部可以被配置为,使该开口部的最下端位于比前述端子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6)的发明,即使液体冷媒从冷却部件漏出,也能够防止液体冷媒接触端子,并经由开口部将液体冷媒排出至第二蓄电池盒的外部。
(7)、在(5)或(6)的发明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具备多个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前述多个第二蓄电池盒之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配置为,设置于该第二蓄电池盒上的前述开口部没有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侧壁直接相对向。
根据(7)的发明,由于设置于第二蓄电池盒的侧壁的开口部被配置为没有与第一蓄电池盒的侧壁直接相对向,因此,即使车辆淹没而第一蓄电池盒的内部浸水,且该车辆倾斜或加减速时,也能够抑制第二蓄电池盒的内部浸入水。
(8)、在(5)~(7)中任一项的发明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盖,其将前述第一蓄电池盒密封闭合(例如,后述的盖3);及,止水软管(例如,后述的止水软管9),其将该盖的内外连通;并且,前述止水软管可以被配置为,使该止水软管的最下端位于比前述开口部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根据(8)的发明,由于止水软管的最下端被配置于比开口部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使第一蓄电池盒的内部浸水,因该水位是止水软管的最下端的高度,也能够防止水从开口部浸入至第二蓄电池盒的内部。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被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第二蓄电池盒上的开口部的概略平面图。
图5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的止水软管的止水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图1中,Fr表示车辆前方,Rr表示车辆后方,U表示上方,D表示下方,R表示驾驶员看到的右方,L表示驾驶员看到的左方。
首先,使用图1~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4是用于说明被设置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第二蓄电池盒5上的开口部50a的平面图。图5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的止水软管9的止水结构的剖视图。再者,在一部分图式中,省略部分结构的图示,简化了图式。
图1~图6所示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是搭载于电动汽车等车辆上的车辆驱动用的蓄电池装置,用于确保车辆淹没时的对于浸水的安全性。具体来说,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具备第一蓄电池盒2、盖3、构架4、多个第二蓄电池盒5、多个冷却部件6、多个蓄电池模组7、通风孔塞8及止水软管9。
第一蓄电池盒2是上方开口的平型且大致呈矩形形状的容器,以多个蓄电池模组7在水平方向上排列的方式,收容该多个蓄电池模组7。此第一蓄电池盒2以盖3密封闭合,并具有止水软管9的止水结构。
盖3将第一蓄电池盒2从上方密封闭合。此盖3具有用于安装通风孔塞8的孔3a,将通风孔塞8嵌入孔3a,以堵住该孔3a。
构架4设置于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侧,是形成为大致格子状的横梁,以保证第一蓄电池盒2的刚性。该构架4在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侧固定多个蓄电池模组7。
多个第二蓄电池盒5分别是上方开口的平型且大致呈矩形形状的容器。这些第二蓄电池盒5以嵌入构架4的方式收容于第一蓄电池盒2,并且,同时收容冷却部件6和蓄电池模组7。这些第二蓄电池盒5分别是其四周的侧壁50,51,52,53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与构架4之间,其底面54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20之间。
另外,多个第二蓄电池盒5的侧壁50具有开口部50a。在多个第二蓄电池盒5之中,至少一个第二蓄电池盒5被配置为其开口部50a没有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侧壁直接相对向。开口部50a被配置为,使该开口部50a的最下端的高度h2位于比蓄电池模组7的端子7a的最下端的高度h3更靠下方的位置(h3>h2的位置)。
多个冷却部件6分别具有液体冷媒。这些冷却部件6分别配置于蓄电池模组7的下方,与该蓄电池模组7同时收容于第二蓄电池盒5,由此,直接冷却该蓄电池模组7。
多个蓄电池模组7分别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未图示)构成。这些蓄电池模组7具有:端子7a,其朝向水平方向;凸缘7b,其在车辆前方侧的前壁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从该前壁在车辆前方一律水平延伸;及,凸缘7c,其在车辆后方侧的后壁往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从该后壁在车辆后方一律水平延伸。这些蓄电池模组7,其凸缘7b,7c被固定于构架4上,由此,被固定于构架4上。
通风孔塞8嵌入孔3a以堵住盖3的孔3a,将止水软管9的上端部分固定,并将止水软管9的内部与盖3的外部连通。
止水软管9的上端被固定于通风孔塞8,并且,止水软管9的下端被配置于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的下方。具体来说,止水软管9被配置为,使止水软管9的最下端的高度h1位于比开口部50a的最下端的高度h2更靠下方的位置(h2>h1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6,对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浸水时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在以盖3密封闭合的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即使是顺着止水软管9等浸水时,在从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20算起的水位达到高度h1的时刻,止水软管9起作用,避免更多的水浸入。由此,即使在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浸入水时,其水位高度也不会超过高度h1。
接着,参照图6,对从冷却部件漏出液体冷媒时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即使在第二蓄电池盒5的内部从冷却部件6漏出液体冷媒时,在此液位达到以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20为基准的高度h2的时刻,该液体冷媒会经由开口部50a被排出至第二蓄电池盒5的外部。由此,液体冷媒的液位的高度不会超过以第一蓄电池盒2的底面20为基准的高度h2。也就是说,液体冷媒的液位不会达到蓄电池模组7的端子7a的最下端的高度h3,液体冷媒不会接触端子7a。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起到以下的效果。
首先,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蓄电池模组7被收容于第二蓄电池盒5,因此,即使是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浸水时,也能够防止弄湿蓄电池模组7。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1,其确保对于浸水的安全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蓄电池模组7与构架4的空隙、及蓄电池模组7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空隙中配置有第二蓄电池盒5,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蓄电池模组7经由凸缘7b,7c被固定于构架4上,因此,能够更加可靠地固定蓄电池模组7。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蓄电池单体的端子7a朝向水平方向,因此,与端子朝向上方时相比,更能享受由第二蓄电池盒5实现的防水效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冷却部件6收容于第二蓄电池盒5内,由此,能够确保高冷却效率。另外,即使液体冷媒从冷却部件6漏出,经由开口部50a也能够将液体冷媒排出至第二蓄电池盒5的外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液体冷媒从冷却部件6漏出,也能够防止液体冷媒接触端子7a,并经由开口部50a将液体冷媒排出至第二蓄电池盒5的外部。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于第二蓄电池盒5的侧壁50上的开口部50a被配置为没有与第一蓄电池盒2的侧壁直接相对向,因此,即使车辆淹没而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浸水,且该车辆倾斜或加减速时,也能够抑制第二蓄电池盒5的内部浸入水。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止水软管9的最下端被配置于比开口部50a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因此,即使第一蓄电池盒2的内部浸水,由于该水位是止水软管9的最下端的高度,因此,也能够防止水从开口部50a浸入至第二蓄电池盒5的内部。
再者,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范围内的变化、改良等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附图标记
1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2 第一蓄电池盒
20 底面
3 盖
3a 孔
4 构架
5 第二蓄电池盒
50、51、52、53 侧壁
50a 开口部
54 底面
6 冷却部件
7 蓄电池模组
7a 端子
7b、7c 凸缘
8 通风孔塞
9 止水软管
h1、h2、h3 高度

Claims (5)

1.一种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具备:
蓄电池模组,其由多个蓄电池单体构成;
第一蓄电池盒,其收容前述蓄电池模组;及,
第二蓄电池盒,其被收容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内,且收容前述蓄电池模组,其中,
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具有已设置有开口部的侧壁,其中
前述开口部被配置为,使该开口部的最下端位于比前述蓄电池单体的端子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
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具备多个前述第二蓄电池盒,
前述多个第二蓄电池盒之中的至少一个被配置为,设置于该第二蓄电池盒上的前述开口部没有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侧壁直接相对向,
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将前述第一蓄电池盒密封闭合的盖及将该盖的内外连通的止水软管,并且
前述止水软管被配置于该止水软管的最下端比前述开口部的最下端更靠下方的位置,在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内部浸入水时,在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底面算起的水位达到前述止水软管的最下端的高度的时刻,前述止水软管起作用,该水位是前述止水软管的最下端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构架,所述构架被设置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内侧,
前述蓄电池模组被固定于前述构架上,
前述第二蓄电池盒被配置于前述蓄电池模组与前述构架之间、及前述蓄电池模组与前述第一蓄电池盒的底面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蓄电池模组具有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凸缘,该凸缘被固定于前述构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蓄电池单体的端子朝向水平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其中,前述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还具备冷却部件,所述冷却部件被配置于前述蓄电池模组下方并被收容于前述第二蓄电池盒内,且具有液体冷媒。
CN202110280249.2A 2020-03-16 2021-03-16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Active CN1134105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4973 2020-03-16
JP2020044973A JP7493357B2 (ja) 2020-03-16 2020-03-16 車両駆動用バッテリ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560A CN113410560A (zh) 2021-09-17
CN113410560B true CN113410560B (zh) 2024-03-26

Family

ID=77677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0249.2A Active CN113410560B (zh) 2020-03-16 2021-03-16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493357B2 (zh)
CN (1) CN113410560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0465A (ja) * 1992-03-30 1993-12-1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200213408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ボックス構造
JP2002316599A (ja) * 2001-04-24 2002-10-29 Toshiba Kyaria Kk 車両用蓄電池ユニット及び自動車及び冷凍車
WO2011149077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株式会社キャプテックス 電池収容容器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12256468A (ja) * 2011-06-08 201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源装置
WO2014068922A1 (ja) * 2012-10-29 2014-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の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JP2015182470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CN107068927A (zh) * 2017-03-10 2017-08-18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的箱体
CN108859712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结构
CN109314201A (zh) * 2016-06-23 2019-0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JP2019106283A (ja) * 2017-12-12 2019-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KR20190082614A (ko) * 2018-01-02 2019-07-10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압 차이를 이용한 침수 차량 탈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07895B2 (ja) * 2016-02-23 2020-06-1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743098B2 (ja) 2018-08-31 2020-08-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のバッテリパック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0465A (ja) * 1992-03-30 1993-12-14 Honda Motor Co Ltd 電動車両および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JP2002134084A (ja) * 2000-10-27 2002-05-10 Fuji Heavy Ind Ltd 車両用バッテリボックス構造
JP2002316599A (ja) * 2001-04-24 2002-10-29 Toshiba Kyaria Kk 車両用蓄電池ユニット及び自動車及び冷凍車
WO2011149077A1 (ja) * 2010-05-28 2011-12-01 株式会社キャプテックス 電池収容容器およ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2012256468A (ja) * 2011-06-08 2012-12-27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用電源装置
WO2014068922A1 (ja) * 2012-10-29 2014-05-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車載用の電源装置及び電源装置を備える車両
JP2015182470A (ja) * 2014-03-20 2015-10-22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の冷却構造
CN109314201A (zh) * 2016-06-23 2019-02-0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蓄电装置
CN107068927A (zh) * 2017-03-10 2017-08-18 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电池的箱体
CN108859712A (zh) * 2017-05-11 2018-11-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下部结构
JP2019106283A (ja) * 2017-12-12 2019-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KR20190082614A (ko) * 2018-01-02 2019-07-10 공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수압 차이를 이용한 침수 차량 탈출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560A (zh) 2021-09-17
JP2021150011A (ja) 2021-09-27
JP7493357B2 (ja) 2024-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01943A (en) Module for an aqueous battery system
CN102555755B (zh) 电动车辆
CN1929226B (zh) 电连接箱
CN102456857B (zh) 电池模块
JP5082830B2 (ja) 電気接続箱
US6277517B1 (en) Electrolyte baffling plug
US2008005367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ox
KR20130086184A (ko) 전동식 차량 충전용 충전 스테이션 및 관련 방법
US6686720B2 (en) Vented-type leak resistant motor cycle battery
JPS6252854A (ja) 通気口装置を有する蓄電池
KR20110107847A (ko) 누출 방지 배터리 덮개 및 배출구 덮개
US6461758B1 (en) Battery with vent cap assembly
WO2013077604A1 (ko) 배터리 팩
CN113410560B (zh) 车辆驱动用蓄电池装置
US5702841A (en) Electrolyte venting system with tubular splash guards
JP5509023B2 (ja) 電池パック
CN115668592A (zh) 电池模块
US5549986A (en) Battery cover and manifold system providing spew resistance and explosion attenuation capabilities
CN213472804U (zh) 蓄电池组
CN113140990A (zh) 接线盒以及蓄电装置
RU2184408C2 (ru)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подводного аппарата
CN116706189A (zh) 电池组外壳
EP3975673A1 (en) Enclosure for electronics
CN111319643B (zh) 一种通风结构
CN213007870U (zh) 一种外后视镜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