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10455A -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10455A
CN113410455A CN202110667802.8A CN202110667802A CN113410455A CN 113410455 A CN113410455 A CN 113410455A CN 202110667802 A CN202110667802 A CN 202110667802A CN 113410455 A CN113410455 A CN 1134104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rry
negative electrode
carbon nanotube
silicon
walled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780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10455B (zh
Inventor
闫永思
孙化雨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Envision Ruitai Power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vision Power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780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104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4104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4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104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104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3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non-aqueous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13Electrodes for 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e.g. for lithium-accumulators;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4/139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62Selection of inactive substances as ingredients for active masses, e.g. binders, fillers
    • H01M4/624Electric conductive fillers
    • H01M4/625Carbon or graphi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6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arity
    • H01M2004/027Negative 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极浆料包括特定份数的硅基活性物质、石墨、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组合;所述负极浆料通过采用不同管径的单壁碳纳米管和多壁碳纳米管进行搭配,使其在匀浆过程中的粘度更容易控制,且制备得到的负极浆料的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有利于降低制得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进而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并且提升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锂离子电池不断地发展和进步,对锂离子电池倍率、循环容量保持率、能量密度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除去正极材料本身的影响之外,导电剂配方也对电池倍率、循环容量保持率、能量密度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从材料端优化导电剂配方对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含硅负极并添加碳纳米管作为导电剂已经变成主流趋势。碳纳米管由于制备工序不同会导致管径有所不同,根据文献记载,不同管径的碳纳米管嵌锂容量并不相同。
CN109546127A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硅碳负极浆料含有以下组分:硅基/石墨混合物、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炭黑和偶联剂;所述粘结剂为含有羧基官能团的聚丙烯酸基聚合物。该发明利用含有羧基官能团的聚丙烯酸基聚合物和偶联剂协同对硅碳负极进行改性,降低了硅碳负极的膨胀收缩率,提高了硅碳负极与负极集流体铜箔的导电性和负极活性物质利用率,延长了电池循环寿命;同时加入单壁碳纳米管起到了“电桥梁”的作用,消除了电池在循环过程中活性物质失效的现象。该发明采用分步加粘结剂以及干湿法配合的方法对上述硅碳负极浆料进行制备,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电学性能,且整个制备工艺简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CN105406039A公开了一种硅碳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硅碳负极浆料组分包括丙烯腈多元共聚LA型水性电极粘结剂、炭黑Super-p导电剂、单臂碳纳米管悬浮乳液、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和去离子水。该负极浆料制备方法是(1)丙烯腈多元共聚LA型水性电极粘结剂与去离子水加入行星搅拌机中搅拌,制备粘结剂溶液静置备用;(2)炭黑Super-p导电剂粉体与单臂碳纳米管悬浮乳液放入行星球磨机中球磨湿混;(3)混合好的两种导电剂与硅碳/碳纳米管复合负极材料放入行星搅拌机中进行稠料搅拌;(4)加入粘结剂溶液混合搅拌,最后加入去离子水搅拌调节负极浆料粘度,浆料过筛。
CN109841792A公开了一种高效锂电池负极浆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按照石墨:改性碳纳米管:羧甲基纤维素钠:丁苯橡胶质量配比为95:3:1:1称取各原料;第二步、将超纯水加入均质料桶内,并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按1%的质量浓度加入超纯水中均质处理9~10h;第三步、往均质料桶内继续加入石墨和改性碳纳米管;第四步、再往均质料桶内加入丁苯橡胶。该发明在负极浆料中加入了羧甲基纤维素钠对石墨颗粒进行助分散,并采用改性碳纳米管作为负极浆料的导电剂,采用特有的均质处理装置分步对原料进行均质处理,得到的浆料均匀性、稳定性好,且加工效率高、加工过程易于控制及管理,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上述专利所添加的碳纳米管多数为单壁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SWCNT)管径在1.6nm左右,长度超过5μm,增加SWCNT的含量虽然可以提升电池电学性能,但是,由于SWCNT本身带来较大的范德华力,会增大加工粘度,造成匀浆困难,进而会对电池性能造成影响。
因此,开发一种匀浆工艺简单,且有利于提升电池电学性能的负极浆料,是本领域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极浆料包括特定份数的硅基活性物质、石墨、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组合;利用所述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共同连接硅基活性物质,可以使得得到的负极浆料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进而得到电学性能更为优异的锂离子电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为达到此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3118009410000031
所述硅基活性物质可以为3.3重量份、3.6重量份、3.9重量份、4.3重量份、4.6重量份、4.9重量份、5.3重量份、5.6重量份或5.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石墨可以为91.5重量份、92重量份、92.5重量份、93重量份、93.5重量份、94重量份或94.5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粘结剂可以为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1.5重量份、1.6重量份、1.7重量份、1.8重量份或1.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可以为0.53重量份、0.56重量份、0.59重量份、0.63重量份、0.66重量份、0.69重量份、0.73重量份、0.76重量份或0.7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所述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可以为0.53重量份、0.56重量份、0.59重量份、0.63重量份、0.66重量份、0.69重量份、0.73重量份、0.76重量份或0.79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包括特定份数的硅基活性物质、石墨、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臂碳纳米管浆料的组合,制备成的负极浆料中的单壁碳纳米管(SWCNT)、多壁碳纳米管(MWCNT)和硅基活性物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1代表硅基活性物质,2代表单壁碳纳米管,3代表多壁碳纳米管;硅基活性物质本身的导电性能较差,同时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体积膨胀,如果只用SWCNT作为导电剂桥接,硅基活性物质仍会有体积膨胀收缩,最终造成导电网络结构的不完善,影响电池的性能;同时加入不同管径的MWCNT与SWCNT搭配,在与硅基活性物质混合的过程中可以使得MWCNT包覆在硅基活性物质的表面,用于短程导电;而SWCNT作为长程导电剂可以进一步连接负极浆料中的各个硅基活性物质,进而使得得到的负极极片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使得锂离子电池具有更低的内阻,更加优异的循环和倍率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优选地,所述硅基活性物质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20~35),例如1:22、1:24、1:26、1:28、1:30、1:31、1:32、1:33或1:34等。
优选地,所述硅基活性物质包括硅、硅锂合金、硅硼合金、硅碳复合物或氧化亚硅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聚四氟乙烯、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质量比为1:(0.5~1.5),例如1:0.6、1:0.7、1:0.8、1:0.9、1:1、1:1.1、1:1.2、1:1.3或1:1.4等。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中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质量比为1:(0.5~1.5)时更有利于提升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一方面,如果其中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过高,则会导致匀浆过程中浆料的粘度过大,加工困难,进而对电池的性能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如果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过低,则会导致电池导电网络不完善,内阻增高,增加电池的能耗,降低其循环性能。
优选地,所述单臂碳纳米管浆料中单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0.6~2nm,例如0.8nm、1nm、1.4nm、1.6nm、1.7nm、1.8nm或1.9n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所述多壁碳纳米管浆料中的多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5~12nm,例如5.5nm、6nm、6.5nm、7nm、7.5nm、8nm、8.5nm、9nm、9.5nm、10nm、10.5nm、11nm或11.5nm,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采用管径为0.6~2nm的单壁碳纳米管搭配管径为5~12nm的多壁碳纳米管,可以使得负极浆料内部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进而有效降低其制备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如果采用的碳纳米管的管径不在设定的范围内,都会影响其体积电阻率。
优选地,所述负极浆料中还包括水。
优选地,所述负极浆料中水的含量为40~60重量份,例如42重量份、44重量份、46重量份、48重量份、50重量份、52重量份、54重量份、56重量份或58重量份,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硅基活性物质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料、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任选地水混合,得到所述负极浆料。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优选为在转速为300~1200rpm(例如400rpm、500rpm、600rpm、700rpm、800rpm、900rpm、1000rpm或1100rpm等)的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24h,例如4h、6h、8h、10h、12h、14h、16h、18h、20h或22h,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优选为在转速为300~1200rpm(例如400rpm、500rpm、600rpm、700rpm、800rpm、900rpm、1000rpm或1100rpm等)的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24h,例如4h、6h、8h、10h、12h、14h、16h、18h、20h或22h,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负极浆料和铜箔。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如第三方面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如第三方面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干燥,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优选地,所述涂覆的面密度为6~12g/cm2,例如6.5g/cm2、7g/cm2、7.5g/cm2、8g/cm2、8.5g/cm2、9g/cm2、9.5g/cm2、10g/cm2、10.5g/cm2、11g/cm2或11.5g/cm2,以及上述点值之间的具体点值,限于篇幅及出于简明的考虑,本发明不再穷尽列举所述范围包括的具体点值。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如第四方面所述的负极极片。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中包含特定份数的硅基活性物质、石墨、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组合;通过采用管径不同的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搭配,使得负极浆料的粘度在匀浆过程更容易控制浆料,且制备得到的浆料的中的导电网络更加完善;且多壁碳纳米管可以包覆在硅基活性物质的表面进一步保证了导电网络的完整,最终降低了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提升了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具体而言,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制备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为4.14×10-2~6.98×10-1Ω·cm,进一步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DCR为113.98~139.69mΩ,容量保持率为62.9~89.1%,首次效率为76.1~82.5%;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中硅基活性物质、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1-硅基活性物质,2-单壁碳纳米管,3-多壁碳纳米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3118009410000081
本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天奈LIB-107-44)在转速为8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12h,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料、粘结剂(质量比为7:1:1的LA136D(茵地乐)、BM451B(研一)和MAC500LC(日本制纸))、单壁碳纳米管(Ocsial、02HO17)和水在转速为8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12h,得到所述负极浆料。
实施例2
一种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3118009410000091
本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天奈LIB-107-44)在转速为3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24h,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料、粘结剂(质量比为7:1:1的LA136D(茵地乐)、BM451B(研一)和MAC500LC(日本制纸))和水在转速为3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24h,得到所述负极浆料。
实施例3
一种负极浆料,所述负极浆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BDA0003118009410000092
本实施例提供的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氧化亚硅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天奈LIB-107-44)在转速为12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2h,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料、粘结剂(质量比为7:1:1的LA136D(茵地乐)、BM451B(研一)和MAC500LC(日本制纸))和水在转速为1200rpm的搅拌条件下混合2h,得到所述负极浆料。
实施例4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为0.8重量份,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0.4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为0.8重量份,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0.4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为1重量份,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0.2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为0.2重量份,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1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1.2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不添加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单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1.2重量份,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炭黑Super-p导电剂替换单壁碳纳米管,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一种负极浆料,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采用炭黑Super-p导电剂替换多壁碳纳米管,其他组分、用量和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
应用例1~7
一种负极极片,制备方法包括将实施例1~7得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表面,涂覆的面密度为10mg/cm2,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应用例8~14
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分别为应用例1~7得到的负极极片,正极材料包括质量比为97:1:2的NCM 811、PVDF和炭黑制备得到的极片,电解液为天赐TC-E123;
制备工艺包括:将正极片分别与应用例1~7得到的负极极片按照正极7片负极8片进行叠片,注液,注液系数为3.5g/Ah,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
对比应用例1~4
一种负极极片,其与应用例1的区别仅在于,分别用对比例1~4得到的负极浆料替换实施例1得到的负极浆料,其他组分和制备方法均与应用例1相同。
对比应用例5~8
一种锂离子电池,其与应用例8的区别仅在于,分别采用对比应用例1~4得到的负极极片替换应用例1得到的负极极片,其他组分和制备方法均与应用例5相同。
性能测试:
(1)体积电阻率:采用日立电阻计RM9003对应用例1~7和对比应用例1~4得到的负极极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体积电阻率(Ω·cm)
应用例1 4.14×10<sup>-2</sup>
应用例2 1.35×10<sup>-1</sup>
应用例3 2.28×10<sup>-1</sup>
应用例4 3.09×10<sup>-1</sup>
应用例5 4.42×10<sup>-1</sup>
应用例6 4.49×10<sup>-1</sup>
应用例7 6.98×10<sup>-1</sup>
对比应用例1 7.09×10<sup>-1</sup>
对比应用例2 7.12×10<sup>-1</sup>
对比应用例3 9.29×10<sup>-1</sup>
对比应用例4 9.94×10<sup>-1</sup>
(2)电池DCR:采用盛弘电器股份电气有限公司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柜),设备型号:BTS05/10C8D-HP,将小软包放在测试柜进行测试,测试电池在50%SOC时的放电DCR。
(3)循环性能:采用盛弘电器股份电气有限公司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柜),设备型号:BTS05/10C8D-HP,将小软包放在测试柜进行测试,使用1C/1C充放电工步,测试循环第500圈放电容量保持率。
(4)首次效率:采用盛弘电器股份电气有限公司电池性能测试系统(测试柜),设备型号:BTS05/10C8D-HP,将小软包放在测试柜进行测试,使用0.33C/0.33C充放电工步,测试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容量,首次效率%=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充电容量×100%。
按照上述测试方法(2)、(3)和(4)对应用例8~14和对比应用例5~8得到的锂离子电池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DCR(mΩ) 容量保持率(%) 首次效率%
应用例8 113.98 76.8 81.7
应用例9 124.24 89.1 79.6
应用例10 126.36 80.6 82.5
应用例11 127.76 73.3 81.3
应用例12 131.25 67.1 81.9
应用例13 137.52 65.3 81.4
应用例14 139.69 62.9 76.1
对比应用例5 140.41 61.7 73.5
对比应用例6 149.60 59.4 81.2
对比应用例7 152.46 54.4 70.2
对比应用例8 160.43 52.1 76.3
根据表1和表2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浆料制备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较低,进一步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点电池的DCR较低,容量保持率较高;具体而言,应用例1~7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为4.14×10-2~6.98×10-1Ω·cm;应用例8~14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DCR为113.98~139.69mΩ,容量保持率为62.9~89.1%,首次效率为76.1~82.5%。
比较应用例1和对比应用例1~2可以看出,不添加单壁碳纳米管浆料或不添加多壁碳纳米管浆料制备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具有较大的增长,进而比较应用例8和对比应用例5~6得到的锂离子电池可以看出,对比应用例5~6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DCR较高,且容量保持率较低,且对比应用例5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首次效率也很低。
比较应用例1和对比应用例3~4可以发现,采用炭黑Super-p导电剂搭配多壁碳纳米管得到的负极极片以及采用炭黑Super-p导电剂搭配单壁碳纳米管制备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较大,进而采用其制备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DCR较大、容量保持率较低且首次效率也较低。进一步比较应用例1和应用例4~7可以发现,当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添加量不在本发明设定特定比例得到的负极极片的体积电阻率会有所提高,进而使得到的锂离子电池的DCR有所上升且容量保持率有所降低,这是因为导电剂含量对极片的体积电阻率有很大的影响,当SWCNT和MWCNT含量高时,体积电阻率会降低,由于SWCNT的导电能力优于MWCNT优于SP,因此当SWCNT含量高时,极片的体积电阻率会有相应的下降,对DCR也有同样的影响。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一种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工艺步骤,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工艺步骤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浆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Figure FDA0003118009400000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基活性物质和石墨的质量比为1:(20~35);
优选地,所述硅基活性物质包括硅、硅锂合金、硅硼合金、硅碳复合物或氧化亚硅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丁苯橡胶、聚四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或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的质量比为1:(0.5~1.5);
优选地,所述单臂碳纳米管浆料中单臂碳纳米管的管径为0.6~2nm;
优选地,所述多壁碳纳米管浆料中多壁碳纳米管的管径为5~12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浆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浆料中还包括水;
优选地,所述负极浆料中水的含量为40~60重量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硅基活性物质和多壁碳纳米管浆料混合,得到混合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浆料、粘结剂、单壁碳纳米管浆料和任选地水混合,得到所述负极浆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优选为在转速为300~1200rpm的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1)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24h。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混合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优选为在转速为300~1200rpm的搅拌条件下进行;
优选地,步骤(2)所述混合的时间为2~24h。
8.一种负极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浆料和铜箔。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负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负极浆料涂覆在铜箔上,干燥,得到所述负极极片;
优选地,所述涂覆的面密度为6~12g/cm2
10.一种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离子电池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
CN202110667802.8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4104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7802.8A CN11341045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7802.8A CN11341045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455A true CN113410455A (zh) 2021-09-17
CN113410455B CN113410455B (zh) 2022-10-14

Family

ID=776843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7802.8A Active CN11341045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1045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656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8511754A (zh) * 2017-05-02 2018-09-07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负极浆料
CN110176623A (zh) * 2019-06-10 2019-08-27 合肥众禾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19168376A1 (ko) * 2018-03-02 2019-09-06 주식회사 씨엔피솔루션즈 셀루로오스계 또는 약산 화합물계 전도성 고분자를 구비한 전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한 리튬이온배터리
CN110571412A (zh) * 2019-05-08 2019-12-13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054201A (zh) * 2020-09-10 2020-12-08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浆料、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20262890A1 (ko) * 2019-06-28 2020-12-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음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12186140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硅碳负极的硅基活性复合导电浆料及负极合浆方法
CN112952072A (zh) * 2021-04-22 2021-06-11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11754A (zh) * 2017-05-02 2018-09-07 万向二三股份公司 一种负极浆料
CN107946561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WO2019168376A1 (ko) * 2018-03-02 2019-09-06 주식회사 씨엔피솔루션즈 셀루로오스계 또는 약산 화합물계 전도성 고분자를 구비한 전극 활물질 및 이를 포함한 리튬이온배터리
CN110571412A (zh) * 2019-05-08 2019-12-13 东莞市创明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用硅基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76623A (zh) * 2019-06-10 2019-08-27 合肥众禾动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WO2020262890A1 (ko) * 2019-06-28 2020-12-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음극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차전지
CN112186140A (zh) * 2019-07-04 2021-01-05 江苏天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硅碳负极的硅基活性复合导电浆料及负极合浆方法
CN112054201A (zh) * 2020-09-10 2020-12-08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负极浆料、负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952072A (zh) * 2021-04-22 2021-06-11 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10455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7129B (zh) 一种高倍率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031885A1 (zh) 一种锂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07492661B (zh) 一种石墨烯锂电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7032144A1 (zh) 一种磷酸铁锂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031943A1 (zh) 一种高容量硅粉掺杂锂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032154A1 (zh)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0492105B (zh) 一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的正极极片和得到的锂离子电池
CN105226254B (zh) 一种纳米硅颗粒‑石墨纳米片‑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0190282B (zh) 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O2017032167A1 (zh) 一种钴酸锂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032155A1 (zh) 一种锂电池钛酸锂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WO2017032166A1 (zh) 一种锡粉掺杂锂电池负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2687843A (zh) 适用于硅基负极的复合导电剂、硅基负极、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WO2017032165A1 (zh) 一种锰酸锂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2952072A (zh) 一种硅基负极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470914A (zh) 一种石墨烯复合锂电导电浆料的制备方法
CN114156431B (zh) 正极匀浆方法、正极浆料及其应用
CN108376761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8134087A (zh)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所用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4465A (zh) 正极浆料的制备方法、正极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CN109192522B (zh) 一种Fe2O3/纳米碳管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超级电容器
CN106602069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正极和锂离子电池
CN113066984B (zh) 一种导电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32241B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浆料及其合浆方法
CN108461753B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碳纳米管导电剂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