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94034A -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94034A
CN113394034A CN202110245423.XA CN202110245423A CN113394034A CN 113394034 A CN113394034 A CN 113394034A CN 202110245423 A CN202110245423 A CN 202110245423A CN 113394034 A CN113394034 A CN 1133940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e
protective sheet
button switch
manufacturing
absorbing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542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尾健一
石桥雄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2186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14492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940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940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23Light-emitting indic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按钮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开关具有:树脂制的壳体;开关触点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以及保护片,其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熔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该保护片为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所述壳体为明色系的颜色,在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的熔接部位相邻的区域包含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者,在所述熔接部位包含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所述光吸收材料分解后的成分。

Description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等的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等搭载有按钮开关。作为现有的按钮开关,已知有专利文献1的结构的按钮开关。
专利文献1的按钮开关具有树脂制的壳体、固定于壳体的第1触点和第2触点、可动构件、保护片、以及推压构件。壳体具有上方开口的凹部。第1触点在凹部的周缘位置暴露。第2触点在凹部的中央位置暴露。第1触点和第2触点电独立。可动构件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薄板制,是圆顶状的外形。可动构件配置于壳体的凹部内。由第1触点、第2触点和可动构件在壳体内构成开关触点部。保护片熔接于壳体而覆盖壳体的凹部。推压构件配置于可动构件与保护片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15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保护片相对于壳体未充分地熔接的情况下,存在对开关的防水性带来影响的担忧。作为壳体和保护片的熔接方法,例如使用激光束进行熔接。在使用激光束进行熔接的情况下,若壳体的颜色为明色系的颜色,则存在熔接不足的担忧。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由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提高了壳体与保护片间的熔接强度的结构的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特征在于,所述按钮开关具有:树脂制的壳体;开关触点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以及保护片,其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熔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该保护片为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所述壳体为明色系的颜色,在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的熔接部位相邻的区域包含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者,在所述熔接部位包含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所述光吸收材料分解后的成分。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是吸收波长为900nm~1100nm的光的材质。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具有位于比所述熔接部位靠外侧的位置的外缘部,所述保护片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所述保护片借助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中,所述壳体包括配置有所述开关触点部的凹部、以及包围所述凹部的壁部,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片的所述熔接部位位于所述壁部的上表面。
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所涉及的按钮开关具有配置有开关触点部的树脂制的壳体、以及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的保护片,该按钮开关是将所述保护片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熔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而成的,其中,该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具有:使吸收预定波长的光的光吸收材料保持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的步骤;在保持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步骤之后将所述保护片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之上的步骤;以及从所述保护片侧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照射与所述预定波长对应的波长的光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熔接的步骤。
另外,优选的是,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还具有在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片的熔接部位的外侧的位置的外缘部将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壳体固定的步骤。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将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壳体固定的所述步骤包括这样的步骤: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和所述保护片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者配置粘接剂。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与所述保护片熔接之前的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具有凹坑部,在所述凹坑部保持所述光吸收材料。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凹坑部在自上方进行观察时为包围所述开关触点部地设置的环状。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凹坑部是以并行关系配置的两个突状部之间的区域。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壳体具有设有所述开关触点部的凹部、以及包围所述凹部的壁部,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在所述壁部的上表面熔接。
另外,优选的是,在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所述保护片具有透光性,所述壳体为明色系的颜色。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这样的效果:能够提供提高了壳体与保护片间的熔接强度的结构的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该按钮开关的俯视图。
图3是该按钮开关的剖视图。
图4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3、凹部;5、壁部;6、角区域;7、突状部;8、外缘部;9、凹坑部;10、第1触点;11、第1端子;20、第2触点;22、第2端子;40、开关触点部;50、可动构件;55、可动部件;60、保护片;62、周缘部;70、推压构件;80、粘接剂;100、101、按钮开关;200、照射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关于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以下使用附图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例的说明,只要处于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就也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此外,后述的“明色系的颜色”是指接近白色的颜色,但本申请中的“明色系的颜色”不限于非彩色系的明色,也包含彩色系的明色。例如,黄绿色系的较浅的颜色、淡蓝色系的较浅的颜色、灰色系的较浅的颜色等所有颜色较浅的颜色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明色系的颜色内。
[按钮开关100的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按钮开关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该按钮开关的俯视图,图3是该按钮开关的剖视图。
如图1~图3所示,按钮开关100具有壳体1、开关触点部40、以及保护片60。开关触点部40包括固定于壳体1的第1触点10、固定于壳体1的第2触点20、以及可动构件50。按钮开关100还具有配置于可动构件50与保护片60之间的推压构件70。
壳体1为树脂制,其外形为长方体状。壳体1具有上方开口的凹部3,该凹部3被壁部5包围周围。此外,在本发明中,即使是不具有凹部3的结构,也能够将壳体1的包围开关触点部40的部分称为壁部。凹部3是开关触点部40的配置区域。壳体1的颜色为明色系的白色或乳白色。此外,如上所述,壳体无需一定为白色系的颜色,只要是明色系即可。
开关触点部40的第1触点10和第2触点20以暴露状态固定于凹部3的底面。第1触点10配置于凹部3的底面的周缘附近,第2触点20配置于凹部3的底面的中央附近。第1触点10和第2触点20彼此电独立。第1触点10与向壳体1的外侧突出的第1端子11连接,第2触点20与向壳体1的外侧突出的第2端子22连接。
可动构件50为大致圆顶状,配置于凹部3内。可动构件50配置为其下端与第1触点10接触,以便始终与第1触点10接触。可动构件50的中央部的下表面与第2触点20在上下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分离开。实施方式的可动构件50通过重叠3片可动部件55而构成。可动部件55是具有导电性的金属薄板制,为圆顶状的外形。在最下方的可动部件55的下表面具有银等导电性镀层(未图示)。
保护片60由透光性的树脂膜形成。保护片60具有周缘部62。保护片60以覆盖壳体1的凹部3的方式将周缘部62重叠于壁部5的上表面地配置。并且,通过对周缘部62的下表面和壁部5的上表面的界面部位进行熔接而将保护片60安装于壳体1。
推压构件70配置于可动构件50与保护片60之间。推压构件70的下端与可动构件50抵接。推压构件70的上端与保护片60抵接。推压构件70配置为与可动构件50的顶点部相对。优选将推压构件70和保护片60粘接。此外,也可以将推压构件70和可动构件50粘接,来代替将推压构件70和保护片60彼此粘接。
在按钮开关100中,若从保护片60上向推压构件70施加按下力,则可动构件50向下方挠曲,成为第1触点10与第2触点20之间借助可动构件50导通的开关接通状态。若解除按下力,则可动构件50自我恢复为原来的向上方凸出的凸型的圆顶形状,从而返回至开关断开状态。
接着,参照图3对保护片60与壳体1的熔接部位(以下记载为熔接部位W)进行说明。
熔接部位W位于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的下表面和壁部5的上表面的界面位置。如图3所示,在剖视图中,熔接部位W以比壁部5的宽度窄的宽度进行设置,以处于壁部5的上表面的宽度内。如图2中示意性地以粗线示出那样,在俯视图中,熔接部位W为遍及整周且无间断地包围凹部3的环状。
[按钮开关100的制造方法]
接着,对按钮开关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将第1触点10和第2触点20配置于凹部3的底部的壳体1。接着,如图4所示,在凹部3内配置可动构件50。即,准备配置有开关触点部40的壳体1。如图4所示,壳体1具有包围凹部3的周围的壁部5,在壁部5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突状部7。
如图1所示,两个突状部7在俯视图中为环状,该两个突状部7无间断地设置于壁部5的上表面的位于比开关触点部40的配置部位靠外侧的位置。两个突状部7例如被设为彼此并行的关系。两个突状部7之间形成凹坑部9。突状部7的剖视形状、彼此的配置间隔根据凹坑部9的容积来决定。此外,优选突状部7的剖视形状的上端为弧状。并且,凹坑部9为作为在后述工序中涂布的光吸收材料的保持部位而发挥作用的部位。此外,也可以设为,以沿着凹坑部9的延伸方向使凹坑部9的容积局部改变的方式设置两个突状部7,从而局部地改变光吸收材料的保持量。此外,也可以设为这样的结构:设置3个以上的突状部7而具有多个凹坑部9。在该情况下,在宽度方向上,中央位置的突状部7的高度可以设成比位于外侧的两个突状部7的高度低的高度。若在壳体1的上表面的要熔接保护片60的部位形成凹坑部9,则能够容易地使后述的光吸收材料保持于凹坑部9。
接着,在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涂布光吸收材料(未图示),该光吸收材料吸收被照射的光而发热。即,在包括凹坑部9的范围内涂布光吸收材料,使光吸收材料蓄积于凹坑部9内而保持于壳体1侧。为了获得该光吸收材料的蓄积状态,两个突状部7被设为无间断的环状。光吸收材料大多为较低的粘度,但由于设有凹坑部9,因此能够容易成为在壳体1保持有预定量的光吸收材料的状态。此外,也可以设为,通过使突状部7、其附近位置粗糙化等以能够保持光吸收材料。换言之,保持光吸收材料的结构也可以是凹坑部9以外的结构。
此外,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既可以平坦也可以不平坦。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也可以具有突起或具有凹部、或者表面粗糙或倾斜。再者,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倾斜,倾斜的上表面也可以具有突起或具有凹部、或者表面粗糙或倾斜。
在接下来的工序中,如图5所示,以周缘部62与壳体1的壁部5相接的方式,使保护片60承载于壳体1的壁部5,通过照射头200自保护片60侧朝向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照射波长为1070(nm)的光。此时,优选自保护片60侧向下方施加压力的同时进行上述光的照射。所照射的光透过保护片60并被保持于壳体1的光吸收材料吸收而产生发热,从而保护片60和壳体1的界面部位被熔接。此外,优选的是,两个突状部7在该工序中不保留形状而成为熔融状态。
此外,在照射的光的波长为1070(nm)的情况下,对于光吸收材料,选择成分中包含吸收上述波长的光而发热的材质的光吸收材料。再者,作为吸收的波长,若能够与包含1070(nm)的900(nm)~1100(nm)的波长对应,则更为优选。并且,对于光的照射范围而言,其既可以是比涂布有光吸收材料的宽度尺寸宽的宽度,也可以是比之窄的宽度,但优选预估照射偏差,将光的照射范围设定为处于壁部5的宽度内的范围。此外,根据光的照射范围,在与熔接部位W相邻的区域具有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者,根据采用的光吸收材料,熔接部位W包含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者包含光吸收材料分解后的成分。
如以上说明了的那样,在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中,设为使用光吸收材料且使光吸收材料保持于凹坑部9内的状态,该凹坑部9在凹部3的外侧的位置遍及整周且无间断地呈环状设置。接着,自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的保护片60侧进行对应的光的照射,从而使壳体1和保护片60的界面部位熔接。因此,能够容易地得到提高了保护片60与壳体1之间的熔接强度的结构的按钮开关100。
该制造方法在壳体1的颜色为白色等明色系的情况下特别有用。即,对于明色系的颜色的壳体1而言,壳体1自身对照射来的光的吸收较少。为了弥补该情况,设为将光吸收材料涂布于壳体1而使光吸收材料以预定量保持于壳体1。在该制造方法中,即使壳体1为明色系的颜色,也能够制造以较高的熔接强度熔接有保护片60的按钮开关100。
此外,对于壳体1保持的光吸收材料的量,考虑照射对应的光时的发热量来决定。此外,优选使光吸收材料保持于壳体1侧,但若能够确保所需的光吸收材料的量,则也可以通过涂布等使光吸收材料保持于保护片60侧。同样地,在使光吸收材料保持于壳体1侧的情况下,若能够在壳体1侧确保所需的光吸收材料的量,则也可以不存在凹坑部9。另外,壳体1也可以是黑色等暗色系。
如上所述,在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形成的按钮开关100中,保护片60的与壳体1的熔接强度提高。因此,本公开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防水性、防尘性较高的高品质的按钮开关100。
此外,在上述的制造方法中,使用通过在壁部5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两个突状部7来形成壳体1的凹坑部9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作为设置凹坑部9的其他方法,也可以设成将壁部5的上表面朝向下方刻入的槽形状来形成凹坑部9。
以上,对保护片60与壳体1的熔接部位进行了说明,但在想要将推压构件70熔接于保护片60的情况下,也可以使光吸收材料保持于推压构件70与保护片60的界面位置地使推压构件70与保护片60重合,在此之后,自保护片60侧照射与使用的光吸收材料对应的光而进行熔接。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与壳体1的上表面同样地,在推压构件70的上表面预先形成凹坑部,形成为能够保持并蓄积光吸收材料的形状。即使在推压构件70为明色系的颜色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推压构件70与保护片60之间成为较高的熔接强度的熔接状态,这与壳体1的情况相同。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6的分解立体图对实施方式2的按钮开关101进行说明。此外,对与按钮开关100相同的构成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详细的说明。
[按钮开关101的结构]
如图6所示,与按钮开关100同样地,按钮开关101具有壳体1、以及配置于壳体1之上的保护片60,壳体1和保护片60在熔接部位W(参照图3)被熔接在一起。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在按钮开关101中,壳体1的壁部5的位于比熔接部位W靠外侧的位置的外缘部8和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被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的外缘部8和保护片60由粘接剂80固定在一起。
壳体1的壁部5的外形在俯视图中为大致长方形的形状。在此,外缘部8是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的一部分,是指比熔接部位W靠外侧且到壁部5的外端为止的范围。将外缘部8中特别是大致长方形的4个角附近的区域表示为角区域6。角区域6不包括熔接部位W。在4个角区域6分别配置有粘接剂80。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的四个角借助粘接剂80而被固定于壳体1的壁部5的角区域6。
如上所述构成了按钮开关101。
若为该结构,则能够抑制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自壳体1发生不期望的脱离。能够抑制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对设备侧的操作按钮造成不期望的干扰。
[按钮开关101的制造方法]
按钮开关101的制造方法包括这样的步骤:在将保护片60配置于壳体1的步骤之前,在角区域6配置粘接剂80。此外,也可以设为,粘接剂80配置于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侧。
粘接剂80的配置位置不限于角区域6,只要是外缘部8或与其相对的周缘部62,就可以是任意位置。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自壳体1的外缘部8脱离。
该结构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与上述的按钮开关101的制造方法重复,因此省略说明。优选的是,将对壳体1的外缘部8和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进行固定的步骤并入将保护片60配置于壳体1的步骤地同时进行,但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2中,使用粘接剂80将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固定于壳体1的外缘部8,但也可以使用粘接剂80以外的固定方法,将保护片60的周缘部62固定于壳体1的外缘部8。例如,也可以通过使用为了形成熔接部位W而使用的光吸收材料的方法来进行熔接固定。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与形成熔接部位W同时地将周缘部62固定于壳体1的外缘部8。作为其他固定方法,也可以使用超声波进行熔接固定等。
此外,在上述内容中,以具有所谓短行程型的开关触点部40的事例进行了说明,但开关触点部40的详细结构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壳体1也可以不具有凹部3。即,壳体1只要能够配置开关触点部40即可。例如,下述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也可以应用本发明的思想,该结构即:由配线基板形成壳体1,在该配线基板配置开关触点部40,使以覆盖开关触点部的方式配置的保护片60熔接于壳体1。这样,在壳体1由配线基板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将配线基板的上表面视为本申请的壳体1的壁部5的上表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和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能够提供提高了壳体与保护片间的熔接强度的结构的按钮开关,在构成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时等是有用的。

Claims (13)

1.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钮开关具有:
树脂制的壳体;
开关触点部,其配置于所述壳体;以及
保护片,其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熔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该保护片为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
所述壳体为明色系的颜色,
在与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的熔接部位相邻的区域包含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者,在所述熔接部位包含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或所述光吸收材料分解后的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
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成分是吸收波长为900nm~1100nm的光的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
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具有位于比所述熔接部位靠外侧的位置的外缘部,
所述保护片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
所述保护片借助粘接剂固定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配置有所述开关触点部的凹部、以及包围所述凹部的壁部,
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片的所述熔接部位位于所述壁部的上表面。
6.一种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该按钮开关具有配置有开关触点部的树脂制的壳体、以及树脂制且具有透光性的保护片,该按钮开关是将所述保护片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熔接于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而成的,其中,
所述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具有:
使吸收预定波长的光的光吸收材料保持于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的步骤;
在保持所述光吸收材料的步骤之后将所述保护片以覆盖所述开关触点部的方式配置于所述壳体之上的步骤;以及
从所述保护片侧朝向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照射与所述预定波长对应的波长的光而使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熔接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还具有在所述壳体的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保护片的熔接部位的外侧的位置的外缘部将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壳体固定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所述保护片和所述壳体固定的所述步骤包括这样的步骤: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缘部和所述保护片的下表面中的至少一者配置粘接剂。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与所述保护片熔接之前的所述壳体在所述壳体的所述上表面具有凹坑部,
在所述凹坑部保持所述光吸收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凹坑部在自上方进行观察时为包围所述开关触点部地设置的环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凹坑部是以并行关系配置的两个突状部之间的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6~11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壳体具有设有所述开关触点部的凹部、以及包围所述凹部的壁部,
所述壳体和所述保护片在所述壁部的上表面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6~12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保护片具有透光性,所述壳体为明色系的颜色。
CN202110245423.XA 2020-03-12 2021-03-05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339403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43511 2020-03-12
JP2020043511 2020-03-12
JP2020-218607 2020-12-28
JP2020218607A JP2021144927A (ja) 2020-03-12 2020-12-28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およ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94034A true CN113394034A (zh) 2021-09-14

Family

ID=77617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5423.XA Pending CN113394034A (zh) 2020-03-12 2021-03-05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940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06377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20050054839A (ko) 키시트 모듈
US10354815B2 (en) Push switch
JP2012059432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US10734172B2 (en) Push switch
US8022326B2 (en) Push switch
US11574778B2 (en) Illuminated keyswitch structure and illuminating module thereof
CN205810630U (zh) 薄膜开关及移动终端
CN113394034A (zh) 按钮开关以及按钮开关的制造方法
JP6381375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CN104282469B (zh) 按压开关
KR101816776B1 (ko) 푸시 스위치
JP2021144927A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およ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JP7085965B2 (ja)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JP6680463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20050085248A (ko) 이동 전화용 입력 디바이스, 입력 디바이스를 포함하는모듈, 이동 전화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6399706B2 (ja) 可動接点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可動接点部材を用いたスイッチ装置
KR20000006192A (ko) 멤브레인스위치
JP6698379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KR200453797Y1 (ko) 키패드용 메탈돔스위치 조립체
CN111952095A (zh) 定位件及包含其的键盘
JP6949501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847670B2 (ja)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用のカバーシート、プッシュスイッチ及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CN113646858A (zh) 按键开关
JP2007048619A (ja) 照光型スイッチ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