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88080B -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88080B
CN113388080B CN202110685230.6A CN202110685230A CN113388080B CN 113388080 B CN113388080 B CN 113388080B CN 202110685230 A CN202110685230 A CN 202110685230A CN 113388080 B CN113388080 B CN 1133880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lica gel
parts
medical silica
ammonium chloride
sodium silic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52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88080A (zh
Inventor
冯雪
孙占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Taiji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Taiji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Taiji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Taijie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5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880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88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8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88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880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2/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1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inorganic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3/00Applications
    • C08L2203/02Applications for biomedical us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医用硅胶防滑带,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纯水:100份‑110份,硅酸钠:30份‑50份,氯化铵:50份‑70份,氯丙基氯硅烷:1份‑4份;其制备方法如下:(1)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2)在氮气保护下,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混合,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干燥,即得;(3)成品制作:将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即得。它可以有效提升医用硅胶防滑带的抗菌性能及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背景技术
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有许多不同的种类。用以固定和保护手术或受伤部位的材料,为外科手术所必备,简单的一种是单棚带,由纱布或棉布制成,适用于四肢、尾部、头部以及胸腹部。目前,采用硅胶带作为绷带的使用率较高,价格实惠便宜,可以反复冲洗并烘干使用。
但常规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存在较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透气差、抗菌效果差等。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CN201910272088.5,公开号:CN109943245A,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增强型硅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如下:该玻璃纤维增强型硅胶带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成:有机硅橡胶90-110份,有机硅树脂3-10份,硅油1-5份,硅烷偶联剂0.5-1.5份,气相白炭黑25-45份,甲基三丁铜肟基硅烷4-8份,乙烯基三顶铜肟基硅烷0.5-1.2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8-1.5份,颜料5-5.5份,阻燃剂2.4-4.5份,增塑剂1.5-2.4份,分散剂1.5-2.5份和稳定剂1.2-1.6份。上述专利中硅胶带使用的试剂组分较多,成本较高,且经我方测试,其透气性能一般,不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它可以有效提升医用硅胶防滑带的抗菌性能及散热性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0份-110份,
硅酸钠 30份-50份,
氯化铵 50份-70份,
氯丙基氯硅烷 1份-4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0份-110份,
硅酸钠 35份-45份,
氯化铵 55份-65份,
氯丙基氯硅烷 1份-4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创造性引入氯化铵、氯丙基氯硅烷,对医用硅胶防滑带的抗菌性能及散热性能有着较好的提升作用;同时,在制备方法中,涉及到改性处理,其中改性处理首次结合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极好地改善了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实施例5制备的医用硅胶防滑带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0份,
硅酸钠 50份,
氯化铵 50份,
氯丙基氯硅烷 4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10份,
硅酸钠 30份,
氯化铵 70份,
氯丙基氯硅烷 1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10份,
硅酸钠 35份,
氯化铵 65份,
氯丙基氯硅烷 1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10份,
硅酸钠 35份,
氯化铵 65份,
氯丙基氯硅烷 1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对比例1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对比例2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对比例3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N,N-二甲基甲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N,N-二甲基甲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对比例4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NaHS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NaHS,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NaHS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对比例5
本实施例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纯水 105份,
硅酸钠 40份,
氯化铵 60份,
氯丙基氯硅烷 3份。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成品制作:将步骤(1)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上述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中,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实施例6
制备的硅胶防滑带的性能测试:
(1)抗菌效果测试
利用厂内的检测中心进行抗菌测试标准(参考ISO 22196:2011)。
将硅胶防滑带进行紫外灭菌,并选定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作为测试菌株,结果如下:
实施例1: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91.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8.5%;
实施例2: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9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9.1%;
实施例3: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91.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9.3%;
实施例4: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92.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90.4%;
实施例5: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92.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91.0%;
对比例1: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84.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0.2%;
对比例2: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88.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1.4%;
对比例3: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78.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74.7%;
对比例4: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82.9%,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84.5%;
对比例5:对大肠杆菌的抑制率为60.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率为61.7%;
(2)散热导热效果测试
利用TM24411A热膨胀系数石英膨胀计法进行测试,结果如下:
实施例1:热导率-72.4%;
实施例2:热导率-72.8%;
实施例3:热导率-72.9%;
实施例4:热导率-73.1%;
实施例5:热导率-73.7%;
对比例1:热导率-70.6%;
对比例2:热导率-62.5%;
对比例3:热导率-65.6%;
对比例4:热导率-58.2%;
对比例5:热导率-41.6%;
此外,本申请中实施例5制备的硅胶防滑带的扫描电镜效果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到其具有较多的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Figure FDA0003419713560000011
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制备方法如下:
(1)初反应:准备反应釜,加入纯水、硅酸钠、氯化铵及氯丙基三氯硅烷,充分搅拌混匀,并将上述反应釜沉浸在水浴锅中,直至出现白色透明的凝胶,随后静置陈化,接着用去离子水清洗至无氯离子存在,最后干燥处理,即得活性硅胶;
(2)改性处理:将步骤(1)中初反应得到的活性硅胶,在氮气保护下,与丙烯酰胺混合,混合后在0.2MPa压力下75℃反应2h,随后过滤去除丙烯酰胺,接着用质量浓度为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复冲洗,最后在氮气保护下,110℃下干燥,即得改性后的活性硅胶;
(3)成品制作:将步骤(2)改性处理后的活性硅胶输送到挤压成型机中,得到硅胶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Figure FDA00034197135600000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以重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Figure FDA00034197135600000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硅酸钠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所述的氯化铵的纯度为99%,其平均粒径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纯水的电导率为0.055μS/cm;
所述的氯丙基三氯硅烷的CAS号为2550-06-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水浴锅内水浴温度为5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硅胶防滑带,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活性硅胶与丙烯酰胺之间的质量比用1:1.5。
CN202110685230.6A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Active CN1133880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230.6A CN113388080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5230.6A CN113388080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8080A CN113388080A (zh) 2021-09-14
CN113388080B true CN113388080B (zh) 2022-10-28

Family

ID=7762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5230.6A Active CN113388080B (zh) 2021-06-21 2021-06-21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880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63342B1 (en) * 1997-02-24 2003-04-09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Neutral-aged hydrophobic silica gels with reduced surface area
US6969769B2 (en) * 2002-06-14 2005-11-29 Vanson Halosource, Inc. N-halamine siloxanes for use in biocidal coatings and materials
CN101456569B (zh) * 2008-07-22 2012-09-12 绍兴纳诺气凝胶新材料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水热合成低成本快速制备气凝胶的方法
CN105802237B (zh) * 2014-12-30 2019-12-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导热硅胶组合物和导热硅胶及其制备方法
CN205286700U (zh) * 2015-12-25 2016-06-08 北京光辉世纪工贸有限公司 医用透气绷带
CN111491991A (zh) * 2017-11-16 2020-08-04 3M创新有限公司 制备聚合物基质复合材料的方法
CN110193351A (zh) * 2018-02-27 2019-09-03 上海奥普迪诗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巯基硅胶、制备方法及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88080A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2166B (zh) 一种改性pet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235672A (zh) 一种艾草或薄荷提取物改性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93940B (zh) 一种石墨烯保暖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7092B (zh) 一种抗菌透气功能纤维的制备方法
CN114000349B (zh) 海藻酸盐封装细菌纤维素复合光热抗菌医用敷料及制备方法
CN106832260A (zh) 一种可降解抗菌聚氨基酸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77341B (zh) 一种抗菌型医用泡沫敷料的制备方法
CN111621871A (zh) 一种板蓝根提取物改性锦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373618A (zh) 一种载银海藻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4762B (zh) 一种带有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88080B (zh) 一种医用硅胶防滑带
CN111101232A (zh) 一种抗菌氨纶的制备方法
CN108301208B (zh) 棉纺织品整理液及其制备方法、导湿快干棉纺织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15596A (zh) 一种低ctab比表面积低生热白炭黑的生产工艺
CN108978191B (zh) 一种抗菌远红外保健腈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175396A (zh) 一种抗菌柔性防滑辅助台面及其制备方法
CN1480584A (zh) 利用纳米银与活性碳纤维的结合制作抗菌材料的方法
CN109303879A (zh) 一种治疗湿疹的中药贴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18785B (zh) 一种多孔抗菌水凝胶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35661B (zh) 一种儿科肺炎防护用抗菌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2900078A (zh) 一种抗菌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64785B (zh) 一种装载纳米铜抗菌蚕丝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778719A (zh) 一种口罩布料制造工艺
CN103146006B (zh) 一种医用高强度高抗菌性琼脂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58814A (zh) 一种透气包扎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014

Address after: 318001 3rd floor, 446-10 Donghai Avenue, Jiaojiang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TAIZHOU TAIJIE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60, group 8, Yanying village, Sanxing Town, Haimen City,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6112

Applicant before: NANTONG MEVID LIFE SCIENC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