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76606A -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76606A CN113376606A CN202110559117.3A CN202110559117A CN113376606A CN 113376606 A CN113376606 A CN 113376606A CN 202110559117 A CN202110559117 A CN 202110559117A CN 113376606 A CN113376606 A CN 11337660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utter
- matrix
- vector
- space
- coeffici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0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5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476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105 transpo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4—Discriminating targets with respect to background clutte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8—Theoretical aspec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1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supporting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g. for weather forecasting or climate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通过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最大程度上获得杂波脊的位置,确保不遗落杂波信息,结合杂波脊对超完备字典矩阵进行网格点选取重构字典矩阵,利用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算法对空时谱进行稀疏恢复,在容许杂波抑制性能下降的范围内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更适合在实时自适应处理中采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雷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压缩感知技术的兴起,稀疏表示技术在雷达技术领域中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该技术的核心是利用信号的稀疏特性,通过在基矩阵中使用最少的取样点实现对信号的线性表示,能够在小样本的条件下实现对杂波谱的稀疏恢复。采用稀疏恢复技术去抑制杂波通常包含两个步骤:一是建立字典矩阵对训练样本数据进行稀疏表示;二是根据稀疏表示构造杂波加噪声协方差矩阵(CCM),并利用CCM设计STAP滤波器。大多数的稀疏恢复算法需要一个或多个精确的系统参数,不精确的系统参数会严重影响稀疏恢复的准确性,进而降低杂波抑制性能。
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是由Tipping在2001年提出的一种稀疏恢复算法,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假设稀疏系数矢量服从某一稀疏先验分布,联合先验信息和观测得到的数据,利用最大后验估计系数向量或系数矩阵。将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应用到STAP算法中,将空时谱等距划分网格点,网格点之间相互独立,网格点对应的稀疏系数服从复高斯先验分布。相比较传统的稀疏算法,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具有其他算法所不具备的优势:1.在无噪声情况下,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获得的真实解为最稀疏的解,不需要满足一些严格的条件,但大多数稀疏恢复算法做不到这点;2.当字典元素间的相关性很强时,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仍适用于这种条件。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本质上是迭代加权L1最小化算法,需要重复迭代取得最稀疏的解,计算成本较大。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利用稀疏解的结构信息不停地迭代来提高稀疏恢复的精度,直至收敛才停止迭代。正因如此,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受结构信息的影响比较大,先验参数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的精度,先验参数不精确的直接结果会极大地降低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的稀疏恢复精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稀疏贝叶斯收敛算法先验参数不精确导致稀疏恢复精度下降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杂波抑制方法,可利用有限的训练样本进行空时处理实现杂波抑制,可以显著降低训练样本数量需求,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更适合在实时自适应处理中采用。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为:通过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最大程度上获得杂波脊的位置,确保不遗落杂波信息,结合杂波脊对超完备字典矩阵进行网格点选取重构字典矩阵,利用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算法对空时谱进行稀疏恢复,在容许杂波抑制性能下降的范围内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更适合在实时自适应处理中采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位置,根据所述杂波脊位置对超完备字典矩阵进行网格点选取重构字典矩阵D;
步骤2,根据所述字典矩阵D得到正侧视阵构型下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
步骤3,求解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通过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来先求解系数向量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均值和方差,再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得到超参数向量的估计值,最终通过估计的超参数向量得到系数向量估计值;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步骤1具体为:
子步骤1.1,当先验知识已知时,可以直接求得杂波脊位置,具体如下:
正侧阵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其中,v表示载机飞行速度,λ表示载波波长,ψ表示天线锥角,fr表示发射脉冲的重复频率,fd是杂波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
斜侧阵构型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通过所述多普勒频率fd与天线锥角ψ的关系可以从超完备字典矩阵中选取出对应的点,即为杂波脊对应的网格点,结合其在矩阵中相邻的点重新构建字典矩阵D;
子步骤1.2,当先验知识未知时,可以通过直接数据域算法求得杂波脊位置,具体如下:
目标信号矩阵由空域导向矢量和时域导向矢量所构成,目标信号沿行方向的相位差为ψS0是目标的空间锥角;目标信号沿列方向的相位差为fd0是目标的多普勒频率;目标信号沿对角线方向的相位差为则空域导向矢量SS(ψS0)、时域导向矢量ST(fd0)及空时导向矢量S为:
其中,(i)T表示转置,j表示复数的虚部,N表示天线平面的阵元数,M表示发射脉冲数;沿空域、时域和空时域做两阵元对消,滤除目标信号并增加样本,分别得到(N-1)×M维空域低维度矩阵XS、N×(M-1)维时域低维度矩阵XT和(N-1)×(M-1)维空时域低维度矩阵XST:
假设空域每次的变化量为Nm,与之对应的时域每次的变化量为Mm,则所述空域低维度矩阵XS经空域滑窗取样,得到(N-Nm)×(M-Mm+1)个样本;所述时域低维度矩阵XT经时域滑窗取样,得到(N-Nm+1)×(M-Mm)个样本;所述空时域低维度矩阵XST经空时域联合滑窗取样,得到(N-Nm)×(M-Mm)个样本;因此,总共可以得到样本数为:
L0=2((N-Nm)×(M-Mm+1)+(N-Nm+1)×(M-Mm)+(N-Nm)×(M-Mm))
其中,(i)H表示共轭转置,Vec(i)表示对矩阵堆叠成向量的操作;
(2)步骤2具体为:
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为:
x=αi⊙Si+Di-Αi-+N0
其中,x=[x1 x2 … xL],L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包含的距离门总个数;αi是第i个网格点对应的信号分量的幅度,αip是第p个快拍第i个网格点对应的信号分量的幅度,1≤p≤L,表示Kronecker积;⊙表示Hadamard积;Si=[si si … si]NM×L,si表示字典矩阵D中第i个网格点对应的导向矢量;表示从字典矩阵D中剔除掉si后的新的字典矩阵,Nd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的细分格数,Ns为归一化空间频率的细分格数;表示从系数矩阵Α中移除的第i个元素αi的新的系数矩阵;N0表示服从零均值复高斯分布的噪声向量。
(3)步骤3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3.1,根据系数矩阵A和对角矩阵Γ,可以推导出系数矩阵A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
子步骤3.2,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为:
直接求解上式比较复杂,因为网格点对应的系数之间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利用以下的表达式去估计超参数γi:
则超参数γi的表达式为:
子步骤3.3,由于上式求解困难,因此引入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在γi固定的条件下,系数ai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εi表示ai的方差,μi表示ai的均值,两者的表达式为:
可以得到系数ai的估计值:
则系数矩阵Α的估计值为:
当迭代次数超过T次或||γ(t+1)-γ(t)||2/||γ(t+1)||2<η时终止迭代;其中,η表示阈值。
空时自适应滤波处理在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下的权向量为:
其中,s(fdt,fst)表示目标的空时导向矢量,fdt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中包含的动目标归一化多普勒频率;fst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中包含的动目标归一化空间频率;
空时自适应滤波处理后的非正侧视阵雷达杂波抑制改善因子为:
其中,tr(i)表示矩阵的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利用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重构字典矩阵,利用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算法估计雷达杂波谱,有效地提高了稀疏恢复的准确性,可以显著降低空时处理中训练样本数量需求,并且容许杂波抑制性能下降的范围内减少了运算量,提高了运算速度。与现有的稀疏贝叶斯算法相比,本发明给出的杂波抑制方法原理简单,便于工程实现,更适合实时自适应处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利用OMP算法恢复的Capon谱;图2(b)是利用CVX算法恢复的Capon谱;图2(c)是利用SMI算法恢复的Capon谱;图2(d)是利用本发明的RM-SBL方法恢复的Capon谱;
图3是各算法在多快拍时的杂波抑制改善因子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步骤1,通过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位置,根据所述杂波脊位置对超完备字典矩阵进行网格点选取重构字典矩阵D。
具体地,(a)当先验知识如载机速度、波长、天线锥角、重频等信息足够时,可以直接求得杂波脊。正侧阵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其中,v表示载机飞行速度,λ表示载波波长,ψ表示天线锥角,fr表示发射脉冲的重复频率,fd是该杂波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
斜侧阵构型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通过上述公式中多普勒频率与天线锥角的关系可以从超完备字典矩阵中选取出对应的点,即为杂波脊对应的网格点,结合其在矩阵中相邻的点重新构建字典矩阵D。
(b)当先验知识未知时,可以通过直接数据域算法求得杂波脊位置:
目标信号矩阵S由空域导向矢量和时域导向矢量所构成,其沿行方向(空域)的相位差为其中ψS0是目标的空间锥角,目标沿列方向(时域)的相位差为fd0是目标的多普勒频率,沿对角线方向(空时域)的相位差为则空域导向矢量,时域导向矢量及空时导向矢量可写成:
其中,(·)T表示转置,j表示复数的虚部,N表示天线平面的阵元数,M表示发射脉冲数,沿空域、时域和空时域做两阵元(两脉冲)对消,目的是滤除目标信号并增加样本,得到三个低维度矩阵:
矩阵XS、XT和XST分别为(N-1)×M维、N×(M-1)维和(N-1)×(M-1)维;若假设空域每次的变化量为Nm,与之呼应的时域每次的变化量为Mm;则矩阵XS、XT和XST分别经空域滑窗取样、时域滑窗取样、空时域联合滑窗取样可以得到(N-Nm)×(M-Mm+1)、(N-Nm+1)×(M-Mm)、(N-Nm)×(M-Mm)个样本,因此总共可以得到样本数为:
L0=2((N-Nm)×(M-Mm+1)+(N-Nm+1)×(M-Mm)+(N-Nm)×(M-Mm))
步骤2,根据所述字典矩阵D得到正侧视阵构型下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
具体的,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为:
x=αi⊙Si+Di-Αi-+N0
其中,x=[x1 x2 … xL],L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包含的距离门总个数(即样本数),xq表示第q个距离门的回波数据,1≤q≤L;Si=[si si … si]NM×L,si表示字典矩阵D中第i个网格点对应的导向矢量,αip是第p个快拍第i个网格点对应的信号分量的幅度,1≤p≤L,⊙表示Hadamard积,表示Kronecker积,表示从字典矩阵D中剔除掉si后的新的字典矩阵,Nd为归一化多普勒频率的细分格数,Ns为归一化空间频率的细分格数,设表示从系数矩阵Α中移除的第i个元素αi的新的系数矩阵;N0表示服从零均值复高斯分布的噪声向量。
步骤3,求解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通过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来先求解系数向量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均值和方差,再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得到超参数向量的估计值,最终通过估计的超参数向量得到系数向量估计值。
具体的,求解步骤2中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进而得到系数向量,因为直接通过似然函数计算系数向量的计算量十分复杂,因此引入贝叶斯定理通过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来先求解系数向量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得到均值和方差的表达式,再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得到超参数向量的估计值,最终通过超参数向量来估计系数向量;其中,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的子步骤为:
子步骤3.1,通过步骤2中的系数矩阵A联合对角矩阵Γ可以推导出系数矩阵A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
子步骤3.2,因为白噪分布,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可以表示为:
直接求解上式比较复杂,因为网格点对应的系数之间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利用以下的表达式去估计超参数γi:
超参数γi的表达式则可以表述成:
子步骤3.3,由于上式求解困难,因此引入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在γi固定的条件下,系数ai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εi表示ai的方差,μi表示ai的均值,两者的表达式为:
可以得到ai的估计值:
系数矩阵Α的估计值为:
其中,Γ是对角元素为超参数γi(i=1,…,NsNd)的对角矩阵,显然,要得到系数向量Α的估计值首先要估计超参数向量γ。
子步骤3.4,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求得超参数和其中t表示迭代的次数,该算法分为求期望(E-step)以及最大化期望(M-step)两步,在E-step中,将未知系数ai作为隐变量,在已知超参数和的条件下,计算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其中是γi第t次迭代估计。M-step是在已知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时求出超参数和当迭代次数超过T次或||γ(t+1)-γ(t)||2/||γ(t+1)||2<η时终止迭代,其中η表示阈值,一般取0.0001。
具体地,杂波噪声协方差矩阵的表达式为:
其中I表示单位矩阵,um,n表示的第m行第n列的元素,1≤m≤K,1≤n≤L,L表示样本数,K表示挑选字典元素的序列号集合。δ≥1为实常数,为对角加载量,为估计的噪声功率。在上式中,采用对角加载技术来避免变形的波束形状和高旁瓣,而控制了λ加载量(在我们的实验中考虑λ=5~10dB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下的STAP滤波器权向量为:
其中,s(fdt,fst)表示目标的空时导向矢量,fdt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中包含的动目标归一化多普勒频率
空时自适应滤波处理后的非正侧视阵雷达杂波抑制改善因子表达式为:
其中tr(·)表示矩阵的迹,fst表示正侧视阵雷达接收到的杂波中包含的动目标归一化空间频率。
仿真实验
(1)杂波数据仿真及实验条件
在本实验中,发射平台坐标为(-150km,0,8km),接收平台坐标为(0,0,9km)。天线阵面结构采用等距线阵,其中,λ表示载波波长,仿真杂波数据脉冲个数为10;
本实验采用Ward杂波模型进行杂波仿真,并添加高斯白噪声,仿真参数如表1所示:
表1仿真参数
脉冲重复频率 | 2500Hz |
载机速度 | 150m/s |
线阵轴向与载机速度夹角 | 0° |
脉冲数 | 10 |
载波波长 | 0.1m |
主波束与阵面夹角 | 90° |
阵元个数 | 10 |
接收机带宽 | 2.5MHz |
杂噪比 | 60dB |
载机高度 | 9000m |
阵元间距 | 0.1m |
(2)仿真内容
仿真1,基于上述(1)中的杂波数据仿真及实验条件,分别采用正交匹配追踪(OMP)算法、CVX算法、采样协方差求逆(SMI)算法和本发明的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RM-SBL)算法对正侧视阵构型的机载雷达杂波仿真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各方法的Capon谱估计对比比较处理前后杂波恢复情况,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图2(a)是用OMP算法得出的Capon谱,图2(b)是用CVX算法得出的Capon谱,图2(c)是用SMI算法得出的Capon谱,图2(d)是用RM-SBL算法得出的Capon谱。
对比图2可以看出,杂波稀疏谱在空时二维平面上表现为几个不连续的杂波散射,由于稀疏恢复方法不尝试恢复杂波块的位置和幅度,而是使用尽可能少的时空导向矢量来恢复杂波子空间,因此传统的稀疏恢复算法恢复的杂波存在一些由噪声引起的虚假峰和弱峰,而本发明恢复的杂波轮廓非常清晰(峰值沿着杂波脊分布),利用多个训练样本具有相同稀疏结构的特点,对噪声具有很强的稳健性且具有非常快的收敛速度。
图3为各方法杂波抑制改善因子对比图,可以看出本发明副瓣曲线更平稳且更高,主瓣凹口更窄,性能损失更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先验知识和直接数据域算法联合估计杂波脊位置,根据所述杂波脊位置对超完备字典矩阵进行网格点选取重构字典矩阵D;
步骤2,根据所述字典矩阵D得到正侧视阵构型下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
步骤3,求解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通过稀疏贝叶斯迭代方法来先求解系数向量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从而得到均值和方差,再采用期望最大化算法得到超参数向量的估计值,最终通过估计的超参数向量得到系数向量估计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
子步骤1.1,当先验知识已知时,可以直接求得杂波脊位置,具体如下:
正侧阵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其中,v表示载机飞行速度,λ表示载波波长,ψ表示天线锥角,fr表示发射脉冲的重复频率,fd是杂波散射单元对应的多普勒频率;
斜侧阵构型时,天线锥角余弦值cosψ和多普勒频率fd间的关系为:
通过所述多普勒频率fd与天线锥角ψ的关系可以从超完备字典矩阵中选取出对应的点,即为杂波脊对应的网格点,结合其在矩阵中相邻的点重新构建字典矩阵D;
子步骤1.2,当先验知识未知时,可以通过直接数据域算法求得杂波脊位置,具体如下:
目标信号矩阵由空域导向矢量和时域导向矢量所构成,目标信号沿行方向的相位差为ψS0是目标的空间锥角;目标信号沿列方向的相位差为fd0是目标的多普勒频率;目标信号沿对角线方向的相位差为则空域导向矢量SS(ψS0)、时域导向矢量ST(fd0)及空时导向矢量S为:
其中,(i)T表示转置,j表示复数的虚部,N表示天线平面的阵元数,M表示发射脉冲数;沿空域、时域和空时域做两阵元对消,滤除目标信号并增加样本,分别得到(N-1)×M维空域低维度矩阵XS、N×(M-1)维时域低维度矩阵XT和(N-1)×(M-1)维空时域低维度矩阵XST:
假设空域每次的变化量为Nm,与之对应的时域每次的变化量为Mm,则所述空域低维度矩阵XS经空域滑窗取样,得到(N-Nm)×(M-Mm+1)个样本;所述时域低维度矩阵XT经时域滑窗取样,得到(N-Nm+1)×(M-Mm)个样本;所述空时域低维度矩阵XST经空时域联合滑窗取样,得到(N-Nm)×(M-Mm)个样本;因此,总共可以得到样本数为:
L0=2((N-Nm)×(M-Mm+1)+(N-Nm+1)×(M-Mm)+(N-Nm)×(M-Mm))
其中,(i)H表示共轭转置,Vec(i)表示对矩阵堆叠成向量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
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为:
x=αi⊙Si+Di-Αi-+N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包含以下子步骤:
子步骤3.1,根据系数矩阵A和对角矩阵Γ,可以推导出系数矩阵A的先验概率密度函数:
子步骤3.2,所述雷达接收到的杂波数据x的似然函数为:
直接求解上式比较复杂,因为网格点对应的系数之间相互独立,所以可以利用以下的表达式去估计超参数γi:
则超参数γi的表达式为:
子步骤3.3,由于上式求解困难,因此引入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在γi固定的条件下,系数ai的后验概率密度函数为:
其中,εi表示ai的方差,μi表示ai的均值,两者的表达式为:
可以得到系数ai的估计值:
则系数矩阵Α的估计值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9117.3A CN113376606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9117.3A CN113376606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6606A true CN113376606A (zh) | 2021-09-10 |
CN113376606B CN113376606B (zh) | 2023-05-26 |
Family
ID=77571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59117.3A Active CN113376606B (zh) | 2021-05-21 | 2021-05-21 |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76606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7563A (zh) * | 2021-09-13 | 2021-12-10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基于稀疏表示的杂波抑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609607A (zh) * | 2022-02-25 | 2022-06-1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低复杂度mimo雷达sr stap海杂波抑制方法 |
CN116577734A (zh) * | 2023-07-13 | 2023-08-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基于先验知识的机载雷达精细化杂波仿真方法与装置 |
CN118465166A (zh) * | 2024-07-12 | 2024-08-09 | 北京大学 | 一种增强源识别的定量源解析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87584A1 (en) * | 2010-01-29 | 2011-08-04 | Man-On Pun |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lutter in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ystems |
CN104237883A (zh) * | 2014-09-15 | 2014-12-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采用稀疏表示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US20180031690A1 (en) * | 2014-06-09 | 2018-02-01 | Src, Inc. | Multiplatform GMTI Radar With Adaptive Clutter Suppression |
CN108387884A (zh) * | 2018-05-25 | 2018-08-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知识辅助稀疏渐进最小方差的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
CN112415475A (zh) * | 2020-11-13 | 2021-02-2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原子范数的无网格稀疏恢复非正侧视阵stap方法 |
CN112415476A (zh) * | 2020-11-13 | 2021-02-2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字典失配杂波空时谱估计方法 |
-
2021
- 2021-05-21 CN CN202110559117.3A patent/CN11337660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10187584A1 (en) * | 2010-01-29 | 2011-08-04 | Man-On Pun | Method for Suppressing Clutter in 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ystems |
US20180031690A1 (en) * | 2014-06-09 | 2018-02-01 | Src, Inc. | Multiplatform GMTI Radar With Adaptive Clutter Suppression |
CN104237883A (zh) * | 2014-09-15 | 2014-12-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采用稀疏表示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CN108387884A (zh) * | 2018-05-25 | 2018-08-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知识辅助稀疏渐进最小方差的机载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
CN112415475A (zh) * | 2020-11-13 | 2021-02-2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原子范数的无网格稀疏恢复非正侧视阵stap方法 |
CN112415476A (zh) * | 2020-11-13 | 2021-02-26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基于稀疏贝叶斯学习的字典失配杂波空时谱估计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FUYU TAO ET AL.: "A knowledge aided SPICE 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method for airborne radar with conformal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 |
HONGDA YE ET AL.: "Clutter-Ridge Matched SR-STAP Technique for Non-stationary Clutter Suppression", 《2020 IEEE RADAR CONFERENCE (RADARCONF20)》 * |
同亚龙等: "基于杂波脊先验信息的非均匀杂波抑制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
段克清等: "稀疏恢复空时自适应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电子学报》 * |
董瑞军等: "机载雷达的预滤波直接数据域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77563A (zh) * | 2021-09-13 | 2021-12-10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基于稀疏表示的杂波抑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4609607A (zh) * | 2022-02-25 | 2022-06-10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低复杂度mimo雷达sr stap海杂波抑制方法 |
CN116577734A (zh) * | 2023-07-13 | 2023-08-11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基于先验知识的机载雷达精细化杂波仿真方法与装置 |
CN116577734B (zh) * | 2023-07-13 | 2023-09-22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 | 基于先验知识的机载雷达精细化杂波仿真方法与装置 |
CN118465166A (zh) * | 2024-07-12 | 2024-08-09 | 北京大学 | 一种增强源识别的定量源解析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76606B (zh) | 2023-05-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376606A (zh) | 沿杂波脊快速收敛稀疏贝叶斯的杂波抑制方法 | |
CN109100718B (zh) | 基于贝叶斯学习的稀疏孔径isar自聚焦与横向定标方法 | |
CN110275166B (zh) | 基于admm的快速稀疏孔径isar自聚焦与成像方法 | |
CN104237883B (zh) | 一种采用稀疏表示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
CN106569193B (zh) | 基于前-后向收益参考粒子滤波的海面小目标检测方法 | |
CN106483516A (zh) | 基于先验知识的雷达杂波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
CN109212500A (zh) | 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ka-stap杂噪协方差矩阵高精度估计方法 | |
CN105699950B (zh) | 基于自适应迭代前后向平滑共轭梯度的雷达杂波抑制方法 | |
CN112612006B (zh) |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载雷达非均匀杂波抑制方法 | |
CN109001687A (zh) | 基于广义旁瓣相消结构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滤波方法 | |
CN113933808A (zh) | 机载雷达动目标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911527B (zh) | 基于efa与mwf的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
CN109521411A (zh) |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 |
CN113376607A (zh) | 机载分布式雷达小样本空时自适应处理方法 | |
CN105929397A (zh) | 基于lq 正则化的偏置相位中心天线成像方法 | |
CN111474527A (zh) | 机载stap雷达快速去互耦的杂波协方差矩阵估计方法 | |
CN116699526A (zh) | 一种基于稀疏与低秩模型的车载毫米波雷达干扰抑制方法 | |
Halimi et al. | Cramér-Rao bounds and estimation algorithms for delay/Doppler and conventional altimetry | |
CN106802408A (zh) | 基于稀疏恢复的机载非正侧阵近程杂波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 |
CN106970358A (zh) | 非正侧视阵雷达杂波谱的角度多普勒配准的优化方法 | |
Chen et al. | A sea clutter suppression algorithm for over-the-horizon radar based on dictionary learning and subspace estimation | |
CN111044996A (zh) | 一种基于降维近似消息传递的lfmcw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 |
Wang et al. | Sparse aperture autofocusing and imaging based on fast sparse Bayesian learning from gapped data | |
CN110850421A (zh) | 基于混响对称谱的空时自适应处理的水下目标检测方法 | |
CN115877380A (zh) | 一种sar多运动目标成像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