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21411A -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21411A
CN109521411A CN201811552541.XA CN201811552541A CN109521411A CN 109521411 A CN109521411 A CN 109521411A CN 201811552541 A CN201811552541 A CN 201811552541A CN 109521411 A CN109521411 A CN 109521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iscrete
detection
echo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254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左磊
产秀秀
李明
孙浩
张鹏
吴娇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di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di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di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1155254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521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09521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21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5Identification of targets based on measurements of move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4Discriminating targets with respect to background clut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01S7/418Theoretical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包括设置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分别确定高分辨率雷达接收到的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设置参考信号,分别去除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对两个混频输出信号分别进行采样,得到对应的两个离散信号;计算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及其奇异值;根据奇异值构造两个时频分解特征,并分别作为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确定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分别对应的检测门限,从而根据两个检测统计量和对应的检测门限进行目标检测,本发明可以检测高速运动的目标,且具有恒虚警特性,可用于对淹没在高斯白噪声中的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可用于对淹没在高斯白噪声中的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
背景技术
业内周知,目标的回波信号与雷达发射信号的波长和距离分辨率有关。在高分辨雷达HRR下,目标在雷达视线LOS上的投影长度大于发射信号的波长,所以目标可以认为是由多个散射中心组成,其回波为各散射中心回波的叠加。又因为高分辨雷达的距离分辨单元长度小于目标在雷达LOS上的投影长度,此时目标分布于多个距离单元,因而被称为距离扩展目标。由于高分辨雷达可以获得目标更多的信息,包括散射中心的位置,分布和强度等,所以,目标在高分辨雷达下的回波信号被用于目标检测、分类、识别等。
高分辨雷达在目标检测方面优于低分辨雷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相对于低分辨雷达,高分辨雷达的每个距离单元内包含较少杂波和噪声。距离扩展目标通常仅包含有限个强物理散射中心,所以包含强物理散射中心的距离单元在高分辨距离像HRRP内是稀疏的。因此能量较大的距离分辨单元的信噪比SNR较高;第二,高分辨雷达的一个距离单元内包含的散射中心数目较少,因而回波信号的波动性也较小。
在高分辨雷达下,基于背景噪声统计特性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通常是通过广义似然比检测GLRT或两步GLRT过程实现的。这些基于GLRT的检测器依靠足够多的与待测数据内噪声分量拥有相同协方差矩阵或相同结构协方差矩阵的辅助数据。但是对于高斯白噪声来说,由于协方差矩阵结构相同,则从辅助数据中估计协方差矩阵退化为协方差估计。同时,协方差矩阵可以从待检测数据中估计。所以,辅助数据并不是必需的。除此之外,基于广义似然比检测GLRT的检测器需要目标导向矢量的精确知识。近年,导向矢量的失配问题在一定约束下被减少了。
为了在高斯白噪声中检测距离扩展目标,一种高效的检测器被提出,即空间散射密度-广义似然比检测SSD-GLRT,它是通过非线性映射去噪然后对一个高分辨距离像HRRP沿距离单元积分实现的。基于实测数据,提出了两种在高斯白噪声背景下检测空中飞行器方法:第一种检测器通过计算多个连续的HRRP的波形熵的算术均值实现;另一种检测器首先对每一个HRRP应用二维非线性收缩去噪,然后对多个HRRP的互相关矩阵进行加权平均,最终实现距离扩展目标检测。这两种检测器均可以非相参地积累多个HRRP上的目标回波能量,因而可以提高检测性能。然而他们都受到目标移动的严重影响,包括目标的平动和转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以提高对淹没在高斯白噪声中的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射信号分别确定高分辨率雷达接收到的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
步骤2,设置参考信号,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
步骤3,对所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分别进行采样,得到对应的两个离散信号;
步骤4,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
步骤5,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
步骤6,根据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构造两个时频分解特征,并分别作为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
步骤7,确定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分别对应的检测门限,从而根据所述两个检测统计量和对应的检测门限进行目标检测。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特点和进一步的改进为:
(1)步骤1具体包括:
(1a)设置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
其中,j是虚数单位,fc是载频,μ是调频率,t是连续时间,T是脉冲持续时间;
(1b)确定高分辨率雷达接收到的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s1(t)和s2(t):
其中,s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A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的幅度,τi为第i个回波信号的延迟时间,p(t)为高斯白噪声。
(2)步骤2具体为: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
(2a)设置参考信号
其中,j是虚数单位,fc是载频,μ是调频率,t是连续时间,Tref是接收窗口的长度;
(2b)根据所述参考信号REF(t)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s1(t)、s2(t)中的载频,分别对应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x(t)=s′1(t)+w(t)、y(t)=s′2(t)+w(t);
其中,s′1(t)为回波信号s1(t)去除载频后的信号,s′2(t)为回波信号s2(t)去除载频后的信号,w(t)是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3)步骤4具体为:
(4a)记对所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x(t)、y(t)分别进行采样,得到对应的两个离散信号x(n)、y(n);
(4b)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
其中,q为自变量,q∈[-L,L],L为滞后量,N为离散信号x(n)或y(n)的信号长度,且
n为离散时间,k为离散频率,m为自变量,()*表示共轭操作。
(4)步骤5具体为:
(5a)对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进行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
其中,N为信号长度,j为虚数单位,下标p表示离散信号x(n)或y(n)的第p个分量,表示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在离散时间为n、离散频率为k时的互维格纳分布,是一个N阶方阵,是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构成的N阶方阵;
(5b)构造列向量x=[x1,…,xn,…xN]T、y=[y1,…,yn,…yN]T的互相关矩阵其中,列向量x的N元素依次为离散信号x(n)的N个信号分量,列向量y的N元素依次为离散信号y(n)的N个信号分量;
(5c)对所述互相关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分解表达式:
其中,λp,1,λp,2为特征值,xp,1和yp,1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1对应的列向量,xp,2和yp,2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2对应的列向量,(·)H共轭转置。
(5)子步骤(5b)中,构造列向量x=[x1,…,xn,…xN]T、y=[y1,…,yn,…yN]T的互相关矩阵具体为:
设置互相关矩阵的初始状态为全零矩阵;
中下标和为偶数的元素放入所述互相关矩阵的对应位置,得到赋值后的互相关矩阵如下:
其中,表示元素位于矩阵Rp的第a行第b列,c为整数。
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为:
根据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构造两个时频分解特征C1和C2
其中,K为大奇异值的个数,且K为大于零的偶数,λ(n)表示离散时间为n时对应的奇异值,median{λ(n)|n=K+1,…,N)表示除个大奇异值之外其他所有奇异值的中值,mean{λ(n)|n=K+1,…,N}表示除个大奇异值之外其他所有奇异值的均值。
(6)步骤7具体为:
(7a)将所述两个时频分解特征分别作为检测统计量,采用蒙特卡罗实验分别确定对应的检测检测门限η1和η2
(7b)将时频分解特征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当C1>η1,或者C2>η2,则确定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为距离扩展目标信号。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在两相邻高分辨距离像HRRP相关性较低的情况下检测淹没在高斯白噪声中的距离扩展目标,采取了首先计算两相邻混频器输出的互S-方法CSM,然后对CSM进行合成,得到奇异值,最后应用奇异值判断混频器输出中是否含有目标信号的技术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检测性能优于传统的距离扩展目标检测器,并且可以检测高速运动的目标。另外,本发明具有恒虚警特性CFAR,因而不需要从辅助数据中估计噪声方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现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对飞机Yark-42的两个相邻的混频器输出的分解结果图;
图3为本发明及现有的几种检测器对三种飞机An-26、CC-S/II、Yark-42在虚警率为0.001时的目标检测概率随信噪比SNR变化的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及现有的几种检测器对三种飞机An-26、CC-S/II、Yark-42检测的虚警率对色噪声相关性变化的敏感程度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1,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为Tr(t),接收机接收的两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分别为s1(t)、s2(t),与发射信号相同的参考信号为REF(t)。
1a)高分辨雷达的发射信号为:
参考信号与发射信号相同,即
式中j是虚数单位,fc是载频,μ是调频率,t是连续时间,T是脉冲持续时间,Tref表示接收窗口的长度,且Rmax、Rmin为接收窗口的端点,vc是光速;
1b)雷达回波信号为:
式中s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A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的幅度,τi为第i个回波信号的延迟时间,p(t)为高斯白噪声,Ri是第i个回波信号的距离,R0,i是第i个回波信号的初始距离,v是沿雷达视线LOS方向的目标速度,vc是光速;
步骤2,分别将s1(t)、s2(t)和REF(t)混频去除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相邻混频器输出分别为x(t)、y(t)。
高分辨雷达通常发射带宽非常宽的线性调频信号LFM,,在这种情况下的回波信号需要去斜处理。该技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首先将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混频去除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并将其结果命名为混频器输出。
将1b)中的雷达回波信号应用1a)中的参考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混频器输出:
x(t)=s′1(t)+w(t)
y(t)=s′2(t)+w(t)
其中s′i(t)表示已经去除了载频的第i个回波信号,且s′i(t)≈Ai(t)exp(j(θ01t+θ2t2)),i=1或2, w(t)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步骤3,对混频器输出x(t)、y(t)分别通过采样频率采样后得到离散信号x(n)、y(n)。
步骤4,计算x(n)、y(n)的互S-方法CSM。
互S-方法CSM是在基于S-方法SM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基于S-方法SM是一种它是一种分析非平稳信号的时频分析方法。在应用实测雷达数据的情况下,基于SM的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优于传统检测器。但是基于S-方法的时频分解算法的运算量很大,耗时较长。而互S-方法CSM在对两相邻混频器输出进行信号合成时采用了快速信号合成FSSM的方法,因此更加省时。所以本发明采用互S-方法CSM,其实现如下:
4a)应用与信号长度相同的矩形窗实现的短时傅利叶变换STFT可以表示为:
此时STFT与x(n)、y(n)的互维格纳分布CWD的关系为:式中n为离散时间,k为离散频率,N为信号长度,m、l均为自变量,且()*表示共轭操作;
4b)根据4a)的结果,可推导出离散信号x(n)、y(n)的互S-方法CSM为:式中q为自变量,且q∈[-L,L],是滞后量。
步骤5,计算4b)中离散信号x(n)、y(n)的互S-方法CSMx,y(n,k)的奇异值。
5a)对4b)中离散信号x(n)、y(n)的互S-方法CSM应用一维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
其中
式中N为信号长度,j为虚数单位,下标p表示离散信号的第p个分量,表示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在离散时间为n、离散频率为k时的互维格纳分布,是一个N阶方阵,是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构成的N阶方阵,且列数据随n变化,行数据随m变化;
5b)构造列向量x=[x1,…,xn,…xN]T、y=[y1,…,yn,…yN]T的互相关矩阵
的第n维的所有非零元素放置在一个零矩阵的第2n-1维辅对角线上,即元素下标和为奇数时该元素置0,下标和为偶数时保留该元素,得到
互相关矩阵
式中矩阵a、b表示元素xp、yp的下标,c∈R;
5c)对5b)中的互相关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的奇异值分解表达式为:
其中特征值为λp,1,λp,2,xp,1和yp,1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1对应的列向量,xp,2和yp,2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2对应的列向量,(·)H共轭转置;
步骤6,从奇异值中提取时频分解特征Ce,e=1或2。
对于一个距离扩展目标的带噪混频器输出,短的滞后量L可能将宽带信号分解成几个部分,这将导致混频器输出的奇异值的聚集性增强。噪声的奇异值比较平滑,这是由于噪声的能量在整个时频域是均匀分布的,从而导致噪声奇异值的聚集性较差。利用两者间奇异值聚集性的差异,可以实现距离扩展目标检测,具体实现如下:
用几个最大奇异值之和与其余奇异值的中值或均值之比来构造时频分解特征,即:
式中K为大于0的偶数,λ(n)为在离散时间为n时的奇异值,median{λ(n)|n=K+1,…,N}表示其余奇异值的中值,mean{λ(n)|n=K+1,…,N}表示其余奇异值的均值,N表示离散信号的x(n)、y(n)的长度。
步骤7,应用蒙特卡罗方法得到检测门限ηi,i=1或2。
将两个相邻混频器输出的时频分解特征作为检测统计量,由于该检测统计量不随噪声的能量变化,则本发明具有恒虚警率CFAR特性,所以我们应用100000个纯噪声信号(均值为0方差为1的复高斯白噪声)在虚警率为0.001时确定检测门限。
步骤8,将步骤6中得到的任意一个时频分解特征与步骤7中的检测门限比较,实现距离扩展目标检测:
i=1或2
其中H1代表目标信号,H0代表噪声。
本发明的效果可通过以下仿真实验进一步说明:
1.实验环境:MATLAB 7.5.0,Intel(R)Pentium(R)2CPU 3.0GHz,Window XPProfessional。
2.实验条件:
根据一部逆合成孔径ISAR雷达记录的三种飞机An-26、CC-S/II和Yark-42的实测数据,进行实验分析,雷达和三种飞机的基本参数如下表所示:
对于每一个信噪比SNR,应用4001个带噪混频器输出评价本发明和现有的几种检测方法对于每一种飞机的检测性能,其中应用前面4000个带噪混频器输出来验证基于SM的检测器的性能,所有的4001个带噪混频器输出用来验证本发明的检测性能。
对三种飞机进行检测时,用到的时频分解特征是C1,滞后量L=4,并且检测An-26时K=2,检测其它两种飞机时K=4。
3.实验内容:
实验1:应用本发明对飞机Yark-42的第3000和3001个高分辨距离像HRRP进行信号分解,得到两个相邻器混频输出的分解结果,如图2所示,其中图2(a)是两个相邻的HRRP的对比图,图2(b)是由两个混频器输出得到的奇异值。
实验2:应用本发明和现有的几种检测器在虚警率为0.001时对三种飞机An-26、CC-S/II和Yark-42进行检测,得到目标检测概率随信噪比SNR变化的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图3(a)为飞机An-26的目标检测概率随SNR变化的结果,图3(b)为飞机CC-S/II的目标检测概率随SNR变化的结果,图3(c)为飞机Yark-42I的目标检测概率随SNR变化的结果。另外图3中各曲线的意义如下:图中没有标记的曲线由积分检测器得到;用圆圈标志的曲线由SSD-GLRT得到;用加号标志的曲线由应用一个混频器输出的基于SM的检测器得到;用五角星标志的曲线由应用两个混频器输出的本发明得到。
实验3:应用本发明和现有的几种检测器在N0=32时对三种飞机An-26、CC-S/II和Yark-42进行检测,得到虚警率对色噪声相关性的敏感程度结果,如图4所示,且图4中各曲线的意义与图3相同。
4.实验结果分析:
从图2中可以看出,能量集中在少数几个奇异值上,特别是前四个奇异值明显大于其余的奇异值,它们与高分辨距离像HRRP中的两个能量最大的距离单元对应。
从图3可以看出,在应用雷达实测数据的情况下,基于SM的检测器的检测性能优于积分检测器和空间散射密度-广义似然比检测器SSD-GLRT;而在实测雷达数据没有进行距离走动校正的情况下,本发明的检测性能优于基于SM的检测器。
从图4可以看出,:当ωn≥0.7时,本发明对于色噪声相关性的敏感程度保持在一个数量级之内。当噪声相关时,积分检测器和空间散射密度-广义似然比检测器SSD-GLRT对于色噪声相关性的敏感程度都超出了一个数量级。所以,当色噪声相关性较弱时,本发明对于色噪声相关性的敏感程度小于SSD-GLRT和积分检测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置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并根据所述发射信号分别确定高分辨率雷达接收到的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
步骤2,设置参考信号,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
步骤3,对所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分别进行采样,得到对应的两个离散信号;
步骤4,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
步骤5,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
步骤6,根据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构造两个时频分解特征,并分别作为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
步骤7,确定目标的两个检测统计量分别对应的检测门限,从而根据所述两个检测统计量和对应的检测门限进行目标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
(1a)设置高分辨率雷达的发射信号
其中,j是虚数单位,fc是载频,μ是调频率,t是连续时间,T是脉冲持续时间;
(1b)确定高分辨率雷达接收到的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s1(t)和s2(t):
其中,s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Ai(t)表示第i个回波信号的幅度,τi为第i个回波信号的延迟时间,p(t)为高斯白噪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根据所述参考信号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中的载频,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
(2a)设置参考信号
其中,j是虚数单位,fc是载频,μ是调频率,t是连续时间,Tref是接收窗口的长度;
(2b)根据所述参考信号REF(t)分别去除所述两个相邻距离单元的回波信号s1(t)、s2(t)中的载频,分别对应得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x(t)=s′1(t)+w(t)、y(t)=s′2(t)+w(t);
其中,s′1(t)为回波信号s1(t)去除载频后的信号,s′2(t)为回波信号s2(t)去除载频后的信号,w(t)是均值为零方差为σ2的高斯白噪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为:
(4a)记对所述两个混频输出信号x(t)、y(t)分别进行采样,得到对应的两个离散信号x(n)、y(n);
(4b)计算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
其中,q为自变量,q∈[-L,L],L为滞后量,N为离散信号x(n)或y(n)的信号长度,且 n为离散时间,k为离散频率,m为自变量,()*表示共轭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具体为:
(5a)对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进行一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离散傅里叶变换结果
其中,N为信号长度,j为虚数单位,下标p表示离散信号x(n)或y(n)的第p个分量,表示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在离散时间为n、离散频率为k时的互维格纳分布,是一个N阶方阵,是x(n)的第p个分量xp与y(n)的第p个分量yp构成的N阶方阵;
(5b)构造列向量x=[x1,…,xn,…xN]T、y=[y1,…,yn,…yN]T的互相关矩阵其中,列向量x的N元素依次为离散信号x(n)的N个信号分量,列向量y的N元素依次为离散信号y(n)的N个信号分量;
(5c)对所述互相关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得到奇异值分解表达式:
其中,λp,1,λp,2为特征值,xp,1和yp,1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1对应的列向量,xp,2和yp,2分别表示与酉矩阵X、Y中特征值λp,2对应的列向量,(·)H共轭转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子步骤(5b)中,构造列向量x=[x1,…,xn,…xN]T、y=[y1,…,yn,…yN]T的互相关矩阵具体为:
设置互相关矩阵的初始状态为全零矩阵;
中下标和为偶数的元素放入所述互相关矩阵的对应位置,得到赋值后的互相关矩阵如下:
其中, 表示元素位于矩阵Rp的第a行第b列,c为整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具体为:
根据所述两个离散信号的互S表达式的奇异值构造两个时频分解特征C1和C2
其中,K为大奇异值的个数,且K为大于零的偶数,λ(n)表示离散时间为n时对应的奇异值,median{λ(n)ln=K+1,…,N}表示除个大奇异值之外其他所有奇异值的中值,mean{λ(n)ln=K+1,…,N)表示除个大奇异值之外其他所有奇异值的均值。
8.根据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具体为:
(7a)将所述两个时频分解特征分别作为检测统计量,采用蒙特卡罗实验分别确定对应的检测检测门限η1和η2
(7b)将时频分解特征与检测门限进行比较,当C1>η1,或者C2>η2,则确定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为距离扩展目标信号。
CN201811552541.XA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Pending CN109521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2541.XA CN109521411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2541.XA CN109521411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21411A true CN109521411A (zh) 2019-03-26

Family

ID=65796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2541.XA Pending CN109521411A (zh) 2018-12-19 2018-12-19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52141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2342A (zh) * 2020-11-06 2021-03-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 一种高机动弱目标的阶段离散化维格纳霍夫变换时频形态自重构检测方法
CN114492505A (zh) * 2021-12-24 2022-05-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半实测数据的空中群目标和扩展目标识别方法
CN114519372A (zh) * 2022-01-28 2022-05-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CN117907943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超分辨测距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7907943B (zh) * 2024-03-19 2024-06-0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超分辨测距方法、系统及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8193A1 (zh) * 2012-09-28 2014-04-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舰艇编队情况下同型雷达同频干扰抑制方法
CN104459665A (zh) * 2014-11-28 2015-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多项式相位函数的机动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48193A1 (zh) * 2012-09-28 2014-04-03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用于舰艇编队情况下同型雷达同频干扰抑制方法
CN104459665A (zh) * 2014-11-28 2015-03-2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混合多项式相位函数的机动距离扩展目标检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磊: "基于联合分布的雷达目标检测与分类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2342A (zh) * 2020-11-06 2021-03-09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 一种高机动弱目标的阶段离散化维格纳霍夫变换时频形态自重构检测方法
CN112462342B (zh) * 2020-11-06 2021-11-02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预警学院雷达士官学校 一种高机动弱目标的阶段离散化维格纳霍夫变换时频形态自重构检测方法
CN114492505A (zh) * 2021-12-24 2022-05-1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半实测数据的空中群目标和扩展目标识别方法
CN114519372A (zh) * 2022-01-28 2022-05-2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一维距离像目标识别方法
CN117907943A (zh) * 2024-03-19 2024-04-19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超分辨测距方法、系统及终端
CN117907943B (zh) * 2024-03-19 2024-06-07 深圳大学 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超分辨测距方法、系统及终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88344B (zh) 脉冲噪声环境下基于互循环相关music算法信源个数与来波方向角估计方法
Sun et al. Advance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s for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Applications to civil engineering
CN109557539B (zh) 机载无源雷达地面动目标检测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5866749B (zh) 一种距离和速度同步拖引的雷达干扰识别方法
CN104950296B (zh) 基于重加权自适应功率剩余的稳健非均匀检测方法
US20090033542A1 (en) Ground clutter mitigation using a parametric time domain method
Fischer et al. Robust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of mutual interference in automotive radar
CN109521411A (zh) 一种距离扩展目标的检测方法
Zhang et al. A measurement-domain adaptive beamforming approach for ultrasound instrument based on distributed compressed sensing: Initial development
Yu et al. Resolution enhancement technique using range oversampling
CN106093927B (zh) 基于雷达大脉宽信号的目标测速测距方法
Kim et al. Extraction of micro‐Doppler characteristics of drones using high‐resolution time‐frequency transforms
Xiong et al. A coherent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multiband fusion imaging
Yanovsky et al. Ultrawideband signal processing algorithms for radars and sodars
Georgiev et al. Bio‐inspired processing of radar target echoes
CN114966674A (zh) 一种基于发射波形信息的凝视雷达低空目标测高方法
Zhang et al. Improved STAP algorithm based on APES
Wang et al. High range resolution profile construction exploiting modified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ation
Abraham et al. Detecting signals with known form: Matched filters
RU2713514C1 (ru)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излучения источника в заданном направлении
TWI677696B (zh) 一種雷達估測目標方位之方法
RU2708072C1 (ru) Способ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перечных размеров цели по данным двух разнесенных позиций в многопозиционных РЛС с учетом их поляризационно-рассеивающих свойств
Qin et al. A new method for velocity estimation in multi-carrier-frequency MIMO radar
JP2779435B2 (ja) ソーナー信号検出処理装置
Hassbring et al. Machine Learning for FMCW Radar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