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6934B -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6934B
CN113366934B CN201980090438.4A CN201980090438A CN113366934B CN 113366934 B CN113366934 B CN 113366934B CN 201980090438 A CN201980090438 A CN 201980090438A CN 113366934 B CN113366934 B CN 1133669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rrespondence
feeder
component supply
suppl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04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6934A (zh
Inventor
三治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669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9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69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9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05K13/021Loading or unloading of contain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82Control systems for mounting machines or assembly lines, e.g. centralized control, remote links, programming of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as such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1Integration of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n assembly lines; Processes using 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devices or machines in assembly lines
    • H05K13/0815Controlling of component placement on the substrate during or after manufa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具备:对应关系登记部,对将安装于元件安装机而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保持于上述元件供给装置的上述元件的种类建立对应而得到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行登记;对应关系废弃部,在上述元件供给装置被从上述元件安装机拆下后预定条件成立时,上述对应关系废弃部废弃上述对应关系数据;拆卸判别部,判别上述元件供给装置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拆下;及对应关系维持部,在判别为上述元件供给装置被上述自动更换装置拆下的情况下,上述对应关系维持部在上述预定条件成立以前使上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无效来维持上述对应关系数据。

Description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对安装于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所保持的元件的种类进行管理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背景技术
对实施了印刷配线的基板实施对基板作业来批量生产基板产品的技术正在普及。作为实施对基板作业的对基板作业机的代表例,存在实施元件的安装作业的元件安装机。一般,安装于元件安装机的供料器等元件供给装置被赋予个体识别信息而被管理。此外,保持于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的种类与元件供给装置的个体识别信息被建立对应地进行管理。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元件供给装置的个体识别信息及所保持的元件的种类的信息进行管理的一个技术例。
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元件安装机的元件剩余数量管理方法将识别供料器的供料器ID(个体识别信息)、识别供给的元件的种类的元件ID及元件剩余数量建立对应地存储。并且,在向元件安装机安装供料器时,若未存储该供料器的供料器ID与元件ID的组合,则存储该组合,若存储有该组合,则利用元件剩余数量的信息。由此,能够容易地管理各供料器的元件剩余数量。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169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元件安装机中,分别装填有带盘的多个供料器并列地安装。并且,在变更要生产的基板产品的种类时的换产调整作业中,会产生暂时拆下供料器而变更排列位置的第一情况。另外,会产生在拆下供料器之后更换带盘而变更所保持的元件变更的种类的第二情况。
在此,专利文献1的将供料器ID与元件ID建立对应的控制部需要在第一情况下维持对应关系,在第二情况下废弃对应关系。作为判别第一情况及第二情况的简易的方法,采用利用了拆卸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判别方法。也就是说,在第一情况下拆卸状态的持续时间较短,在第二情况下拆卸状态的持续时间较长,所以可判别这两种情况。
近年来,响应生产的省力化及自动化的要求,自动地更换供料器的自动更换装置被实用化。但是,难以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有时也并用手动的更换。另外,也存在并用自动更换装置所对应的新型的元件安装机和依赖于手动更换的旧型的元件安装机的生产线结构。在此,自动更换装置对从元件安装机拆下的供料器进行管理,不允许带盘的更换。因此,在应用自动更换装置的范围内,不需要废弃供料器ID与元件ID的对应关系。
换言之,专利文献1等现有技术对于供料器的自动更换无法适当地发挥作用。也就是说,即使通过自动更换装置自动地拆下供料器,若拆卸状态的持续时间较长,则对应关系也会被废弃。其结果是,在自动更换装置将供料器装置再次安装于元件安装机时,操作员需要重新登记对应关系而花费两次工夫。此外,若操作员疏忽了重新登记,则产生错误。
在本说明书中,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元件种类管理装置,针对元件供给装置的自动更换及手动更换这两者适当地发挥作用,能够适当地管理保持于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的种类。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具备:对应关系登记部,对将安装于元件安装机而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保持于上述元件供给装置的上述元件的种类建立对应关系而得到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行登记;对应关系废弃部,当在上述元件供给装置被从上述元件安装机拆下后预定条件成立时,上述对应关系废弃部废弃上述对应关系数据;拆卸判别部,判别上述元件供给装置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拆下;及对应关系维持部,在判别为上述元件供给装置被上述自动更换装置拆下的情况下,上述对应关系维持部在上述预定条件成立以前使上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无效来维持上述对应关系数据。
发明效果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中,拆卸判别部判别元件供给装置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拆下,在元件供给装置被自动地拆下的情况下,对应关系维持部发挥作用而维持对应关系数据。因此,不需要操作员重新登记对应关系数据的工夫,并且不存在产生错误的担忧。另外,在手动地拆下元件供给装置的情况下,对应关系废弃部发挥作用,当预定条件成立时,废弃对应关系数据。因此,对于保持于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的种类被变更的可能性,不会产生持续维持对应关系数据而成为错误的担忧。因此,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对于元件供给装置的自动更换及手动更换这两方适当地发挥作用,能够适当地管理保持于元件供给装置的元件的种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组装有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的元件安装系统的一个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的结构及元件安装系统的控制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的动作的动作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元件安装系统9的结构例
首先,对组装有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参照图2)的元件安装系统9的一个结构例进行说明。元件安装系统9向基板安装元件来生产基板产品。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确定元件安装系统9的前后左右。元件安装系统9是将多个对基板作业机沿着左右方向排列设置而构成的。即,焊料印刷机91、印刷检查机92、第一元件安装机93、第二元件安装机94、第三元件安装机95、省略图示的基板外观检查机及省略图示的回流焊机从左侧向右侧排列设置。
各个对基板作业机实施对于基板的预定的作业、即对基板作业。具体而言,焊料印刷机91将膏状的焊料以预定的图案形状印刷于基板。印刷检查机92拍摄基板的焊料印刷状态来进行检查。第一元件安装机93、第二元件安装机94及第三元件安装机95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的焊料上安装。基板外观检查机对安装于基板的元件进行拍摄来检查外观状态。回流焊机通过对焊料进行加热及冷却来使元件的焊接变得可靠。对基板作业不限定于上述的作业内容,还包含附带的各作业等。例如,基板的搬入搬出作业、定位作业、拍摄基板、元件并检测它们的位置或姿势的确认作业也包含在对基板作业中。
第一元件安装机93、第二元件安装机94及第三元件安装机95为彼此相同的构造。元件安装机(93、94、95)具有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在图1中看不到的基板输送装置及元件移载装置。
元件供给部9A配置在机台99的前侧的大致中间高度。元件供给部9A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在元件供给部9A的各槽中分别插入而安装有供料器8。也就是说,多个供料器8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并列排列。供料器8是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个例子。
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配置于机台99的前侧的元件供给部9A的下侧。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也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在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插槽中,排列有完成了准备作业的预备的供料器8、使用完的供料器8并暂时进行保管。基板输送装置进行基板的搬入、定位及搬出。元件移载装置使用吸嘴等元件安装工具从元件供给部9A拾取元件,并向基板安装。
供料器8以可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元件供给部9A及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供料器8在第一元件安装机93、第二元件安装机94及第三元件安装机95中互换使用。供料器8还在未图示的其他元件安装系统中使用。图1中的左右方向成为多个供料器8排列的排列方向,图1中的前后方向成为供料器8的拆装方向。
供料器8被赋予个体识别信息地进行管理。个体识别信息通过印刷有条形码的标签等来显示。此外,供料器8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部保持有个体识别信息,具有使用通信来发送个体识别信息的功能。供料器8以能够更换的方式装填有卷绕载带而成的带盘。载带在沿着长度方向排列设置的腔部分别收纳并保持元件。将印刷有条形码的标签粘贴于带盘而对保持于带盘的元件的种类的信息进行显示。另外,个体识别信息和元件的种类的信息也可以通过除了上述以外的显示部位及显示方法来赋予。
在元件安装系统9中设有供料器保管装置96、生产线管理装置97及自动更换装置1。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与焊料印刷机91的左侧相邻,并且配置在与元件安装机(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相同的高度。供料器保管装置96与元件供给部9A相同地,具有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且以预定间距相互平行地形成的多个插槽。在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插槽上安装并保管有完成了准备作业的供料器8或使用完的供料器8。生产线管理装置97配置为在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左侧相邻。
自动更换装置1自动地更换供料器8。详细而言,自动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机(93、94、95)的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之间更换供料器8。另外,自动更换装置1在元件安装机(93、94、95)与供料器保管装置96之间移动,输送并更换供料器8。
如图1所示,自动更换装置1由排列方向移动部2、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及更换部3等构成。排列方向移动部2设置为能够相对于元件安装机(93、94、95)沿着排列方向移动。排列方向移动部2是后侧开放的纵长的箱形状的元件。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使排列方向移动部2沿着排列方向移动。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由设于不移动的一侧的轨道部、设于移动的一侧并以能够移动的方式与轨道部卡合的卡合部及产生移动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等构成。
相当于轨道部的中段轨道21及下段轨道22分别设于多个对基板作业机的机台99的前表面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前表面。中段轨道21及下段轨道22沿着排列方向延伸。中段轨道21的高度位置统一在元件供给部9A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中间。下层轨道22的高度位置统一在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下侧。由此,多个中段轨道21及多个下段轨道22形成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延伸至第三元件安装机95且相互平行的两条轨道部。
相当于卡合部的中段行驶部23及下段行驶部24分别配置于排列方向移动部2的后侧的左右。中段行驶部23以能够行驶的方式与中段轨道21卡合,下段行驶部24以能够行驶的方式与下段轨道22卡合。中段行驶部23还包含产生行驶用的动力的驱动源。由此,排列方向移动部2架设于中段轨道21及下段轨道22,沿着排列方向行驶而移动。
此外,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中段行驶部23与下段行驶部24之间的高度位置的、不阻碍供料器8的更换的高度位置具备非接触受电部25。非接触受电部25以非接触的方式从设于多个对基板作业机的对应的高度的非接触送电部接收电力。由此,进行对于排列方向驱动装置20和更换部3等的电源供给。非接触受电部25与非接触送电部的耦合方式适当采用电磁耦合方式或静电耦合方式等。
排列方向移动部2在箱形状的内部具有升降驱动部26及更换部3。升降驱动部26将更换部3从元件供给部9A的高度升降驱动至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高度。作为升降驱动部26,能够例示滚珠丝杠进给机构,不限定于此。更换部3在后侧具备省略图示的供料器把持部,自动地进行供料器8的安装、拆卸及更换。
2.元件安装系统9的控制的结构
接下来,对元件安装系统9的控制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生产线管理装置97使用具有存储器57、有线通信功能及无线通信功能的计算机装置而构成。生产线管理装置97使用有线通信与多个对基板作业机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部连接。另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使用无线通信与自动更换装置1的省略图示的控制部连接。
另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具有由操作员操作的条形码读取器58。条形码读取器58读取显示于供料器8上的条形码,取得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另外,条形码读取器58读取显示于带盘上的条形码,取得元件的种类的信息。由条形码读取器58取得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57中。另外,在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及元件的种类的信息的显示方法与条形码不同的情况下,与显示方法对应地使用条形码读取器58以外的装置。
生产线管理装置97对记述了按照每个基板产品的种类而不同的对基板作业的作业内容的作业数据进行管理。生产线管理装置97基于生产计划,向多个对基板作业机送出各自的作业数据。由此,对基板作业机分别按照作业数据实施对基板作业。此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监视多个对基板作业机的动作状况。
另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在进行元件安装机(93、94、95)的安装作业而在供料器8中发生了元件用尽时,向自动更换装置1发出更换指令。自动更换装置1按照更换指令,首先将元件用尽的供料器8从元件供给部9A拆下。由此,在元件供给部9A中产生空插槽。自动更换装置1接着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或供料器保管装置96移送保持有元件用尽的相同种类的元件的其他供料器8,并向元件供给部9A的空插槽安装。
此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在变更要生产的基板产品的种类时,向自动更换装置1发出换产调整指令。自动更换装置1按照换产调整指令,实施元件安装机(93、94、95)的供料器8的自动更换作业。在多个换产调整指令中,自动更换多个元件安装机(93、94、95)的多个供料器8。
另外,生产线管理装置97在更换指令或换产调整指令之前,基于生产计划指定所需的元件的种类,在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机外请求将带盘向供料器8装填的准备作业。操作员根据要求预先进行准备作业,将完成了准备作业的供料器8预先安设于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或供料器保管装置96。由此,能够缩短发生元件用尽时的元件安装机(93、94、95)的作业中断时间。
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控制部与安装于元件供给部9A和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的供料器8的控制部进行通信,取得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另外,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控制部基于是否能够与供料器8进行通信,而识别安装有供料器8的情况及供料器8被拆下而脱离管理的情况(拆装信息)。取得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及识别出的拆装信息被发送至生产线管理装置97而共享。
另外,自动更换装置1的控制部与更换部3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所保持的供料器8的控制部进行通信,取得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另外,自动更换装置1的控制部基于是否能够与供料器8进行通信,来识别保持有供料器8的情况及供料器8被拆下而脱离管理的情况(拆装信息)。取得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及识别出的拆装信息被发送至生产线管理装置97而共享。
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控制部对所安装的供料器8进行管理。在供料器8安装于元件安装机(93、94、95)的状态下,无法进行带盘的更换作业。另外,自动更换装置1的控制部对保持于更换部3或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供料器8进行管理。在供料器8保持于更换部3或供料器保管装置96的状态下,无法进行带盘的更换作业。因此,操作员在进行带盘的更换作业的情况下,需要从元件安装机(93、94、95)或者供料器保管装置96手动地拆下供料器8。
3.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的结构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通过生产线管理装置97的软件来实现。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由对应关系登记部51、对应关系废弃部52、拆卸判别部53及对应关系维持部54构成。
对应关系登记部51将对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保持于供料器8的元件的种类的信息建立了对应而得到的对应关系数据55登记于存储器57。供料器8的个体与元件的种类的对应建立通过条形码读取器58的操作来进行。也就是说,操作员操作条形码读取器58,读取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及显示于带盘的元件的种类的信息,由此生成对应关系数据55。然后,操作员将该带盘装填于该供料器8。
对应关系废弃部52当供料器8从元件安装机(93、94、95)拆下后预定条件成立时,废弃对应关系数据55。相同地,当在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拆下了供料器8之后预定条件成立时,对应关系废弃部52废弃对应关系数据55。预定条件是判定有无保持于供料器8的元件的种类(带盘)被变更的可能性的条件。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条件被规定为经过预定时间T0(参照图3)。
也就是说,在将供料器8从元件安装机(93、94、95)或供料器保管装置96拆下后的经过时间TX(参照图3)小于预定时间T0的期间,难以完成带盘更换作业,不存在元件的种类被变更的可能性。另外,若经过时间TX为预定时间T0以上,则产生带盘更换作业的可能性,存在元件的种类被变更的可能性。预定时间T0在实用上被规定为数十秒左右。另外,预定条件也可以是除了经过预定时间T0以外的条件。例如,也可以在供料器8从元件安装系统9离开超过预定距离时,判定为预定条件成立。
拆卸判别部53判别供料器8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1拆下。详细而言,拆卸判别部53从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控制部取得拆下了供料器8的拆装信息,进而取得被拆下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拆卸判别部53接着从自动更换装置1的控制部取得更换部3是否保持有供料器8的拆装信息及所保持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
在更换部3未保持供料器8的情况下,拆卸判别部53判别为供料器8未被自动更换装置1拆下,换言之,判别为供料器8被手动地拆下。此外,在更换部3所保持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从元件安装机(93、94、95)拆下的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不同的情况下,拆卸判别部53判别为通过手动拆下了供料器。此外,拆卸判别部53从自动更换装置1的控制部取得通过手动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拆下了供料器8的拆装信息。
对应关系维持部54在判别为供料器8被自动更换装置1拆下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成立以前使对应关系废弃部52的功能无效而维持对应关系数据55。例如,对应关系维持部54以既可以使对应关系废弃部52停止、也可以忽略对应关系废弃部52的功能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对应关系维持部54在供料器8被自动更换装置1管理的期间,持续使对应关系废弃部52的功能无效。此外,对应关系维持部54在供料器8脱离了自动更换装置1的管理时,换言之,在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手动地拆下了供料器8时,使对应关系废弃部52的功能恢复。
4.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的动作及作用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的动作及作用进行说明。图3所示的动作流程在元件安装系统9着手生产基板产品的时期或变更基板产品的种类的时期开始,在生产中反复执行。该动作流程通过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及元件安装机(93、94、95)的控制部的共同控制而推进,一部分通过操作员的准备作业而推进。
在图3的步骤S1中,操作员对要生产的基板产品所需的元件的种类进行准备作业。即,操作员将所需的带盘向供料器8装填。此时,通过上述的条形码读取器58的操作,将供料器8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保持于供料器8的元件的种类的信息建立对应,而生成对应关系数据55。对应关系登记部51将对应关系数据55登记在存储器57中。当将需要的元件的全部种类的带盘装填于供料器8,并登记了全部的对应关系数据55时,动作流程进入步骤S2。
在步骤S2中,操作员将准备好的供料器8安装于元件安装机(93、94、95)。由此,换产调整作业结束。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元件安装机(93、94、95)开始进行安装作业。之后的步骤S4以后的动作流程与安装作业并行地进行。伴随着安装作业的进行,在步骤S4中,判定是否需要更换供料器8。换言之,判定有无发生了元件用尽的供料器8或者不需要元件的供给的供料器8。
在需要更换供料器8的情况下的步骤S5中,实施由自动更换装置1进行的供料器8的自动更换。然后,自动更换装置1对拆下的供料器8进行管理。此时,拆卸判别部53能够判别为供料器8被自动更换装置1拆下。因此,对应关系维持部54立即使对应关系废弃部52的功能无效。由此,被拆下的供料器8的对应关系数据55被维持。
在步骤S4中不需要更换供料器8的情况下及在步骤S5结束后,动作流程在步骤S6中合流。在步骤S6中,拆卸判别部53判别有无通过手动拆下供料器8。有可能在元件供给部9A、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这三个部位发生基于手动的拆卸。在进行了基于手动的拆卸的情况下的步骤S7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使计时器启动,开始计时拆卸后的经过时间TX。
在步骤S6中没有进行基于手动的拆卸的情况下及在步骤S7结束后,动作流程在步骤S8中合流。在步骤S8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判定经过时间TX是否达到了预定时间T0。在初次的步骤S8中,经过时间TX未达到预定时间T0,动作流程的执行进入步骤S9。
在步骤S9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判别有无通过手动进行的供料器8的安装。在未进行基于手动的安装的情况下,在计时器动作的状态下,动作流程的执行返回到步骤S4。然后,反复执行从步骤S4到步骤S9的循环。
在循环的反复中,当进行了基于手动的供料器8的安装时,动作流程的执行从步骤S9进入步骤S10。在步骤S10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使计时器复位停止,使动作流程的执行返回到步骤S4。这意味着,即使发生了基于手动的供料器8的拆卸,由于在预定时间T0以内的短时间内进行了再次安装,因此也维持了对应关系数据55。
另外,在循环的反复中,当经过时间TX达到预定时间T0时,动作流程的执行从步骤S8分支到步骤S21。在步骤S21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废弃被拆洗的供料器8的对应关系数据55。在接下来的步骤S22中,对应关系废弃部52使计时器复位停止,使动作流程的执行返回到步骤S1。这意味着,在基于手动的供料器8的拆卸之后经过了预定时间T0,有可能更换了元件的种类(带盘),因此对应关系数据55被废弃。
另外,对于废弃了对应关系数据55的供料器8,与元件的种类(带盘)是否实际被更换无关地,在步骤S1中对应关系登记部51重新登记了对应关系数据55之后,在步骤S2中进行重新安装。另外,也可能存在通过手动将多个供料器8拆下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针对每个被拆下的供料器8单独地设置计时器,进行使用了单独的经过时间TX的对应关系数据55的管理。
在实施方式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中,拆卸判别部53判别供料器8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1拆下,在供料器8被自动地拆下的情况下,对应关系维持部54发挥作用而维持对应关系数据55。因此,不需要操作员重新登记对应关系数据55的工夫,并且不存在产生错误的担忧。另外,在手动地拆下了供料器8的情况下,对应关系废弃部52发挥作用,当经过预定时间T0时废弃对应关系数据55。因此,对于保持于供料器8的元件的种类(带盘)被变更的可能性,不会产生继续维持对应关系数据55而成为错误的担忧。因此,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针对供料器8的自动更换及手动更换这两方适当地发挥作用,能够适当地管理保持于供料器8的元件的种类。
5.实施方式的应用及变形
另外,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也可以使用除了生产线管理装置97以外的计算机装置来实现。另外,也可以省略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预备供料器保管部9B及供料器保管装置96在中的一方。另外,元件安装系统9也可以并用仅能够通过手动进行供料器8的更换作业的旧型的元件安装机。
此外,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及自动更换装置1也可以相对于多个元件安装系统9共用地设置。例如,自动更换装置1能够采用具备从供料器保管装置96朝向多个元件安装系统9的轨道和载置供料器8并在轨道上行驶的无人搬运车的结构。并且,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能够将在多个元件安装系统9中使用的全部供料器8作为管理对象。本实施方式除此以外还能够进行各种应用和变形。
附图标记说明
1、自动更换装置;2、排列方向移动部;3、更换部;5、元件种类管理装置;51、对应关系登记部;52、对应关系废弃部;53、拆卸判别部;54、对应关系维持部;55、对应关系数据;58、条形码读取器;8、供料器;9、元件安装系统;93、第一元件安装机;94、第二元件安装机;95、第三元件安装机;96、供料器保管装置;97、生产线管理装置;9A、元件供给部;9B、预备供料器保管部;T0、预定时间;TX、经过时间。

Claims (5)

1.一种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具备:
对应关系登记部,对将安装于元件安装机而供给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个体识别信息与保持于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所述元件的种类建立对应关系而得到的对应关系数据进行登记;
对应关系废弃部,在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被从所述元件安装机手动地拆下的情况下,在预定条件成立时,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发挥作用而将所述对应关系数据废弃;
拆卸判别部,判别所述元件供给装置是否被自动更换装置拆下;及
对应关系维持部,在判别为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被所述自动更换装置拆下的情况下,所述对应关系维持部在所述预定条件成立以前使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无效来维持所述对应关系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预定条件是经过预定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对拆下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管理,并且不允许保持于进行管理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所述元件的所述种类的变更,
所述对应关系维持部在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被所述自动更换装置管理的期间持续使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无效,并且在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脱离了所述自动更换装置的管理时使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恢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自动更换装置对拆下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进行管理,并且不允许保持于进行管理的所述元件供给装置的所述元件的所述种类的变更,
所述对应关系维持部在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被所述自动更换装置管理的期间持续使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无效,并且在所述元件供给装置脱离了所述自动更换装置的管理时使所述对应关系废弃部的功能恢复。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元件种类管理装置,其中,
所述元件供给装置是使用收纳有多个所述元件的载带的供料器。
CN201980090438.4A 2019-02-12 2019-02-12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Active CN1133669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04885 WO2020165955A1 (ja) 2019-02-12 2019-02-12 部品種類管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6934A CN113366934A (zh) 2021-09-07
CN113366934B true CN113366934B (zh) 2023-01-31

Family

ID=72044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0438.4A Active CN113366934B (zh) 2019-02-12 2019-02-12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32716A1 (zh)
EP (1) EP3927131A4 (zh)
JP (1) JP7096377B2 (zh)
CN (1) CN113366934B (zh)
WO (1) WO20201659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21144865A1 (zh) * 2020-01-14 2021-07-22
JP7435536B2 (ja) 2021-04-28 2024-02-21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の生産装置
JPWO2023026341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157A (zh) * 2003-04-23 2006-05-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管理装置
CN101060771A (zh) * 2006-04-17 2007-10-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及装置
JP2008294091A (ja) * 2007-05-22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部品実装方法、部品実装機、プログラム
JP2018037590A (ja) * 2016-09-02 2018-03-0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およびリール交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8690A (ja) * 1998-08-20 2000-03-0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電子部品誤実装防止方法
JP4152020B2 (ja) * 1998-10-13 2008-09-1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の実装方法及び表面実装機
JP2001127487A (ja) * 1999-10-29 2001-05-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プリント基板実装システムを対象とした部品管理装置および部品管理方法
JP2005216946A (ja) * 2004-01-27 2005-08-11 Yamaha Motor Co Ltd 実装機の部品残数管理方法および同装置
JP4814046B2 (ja) * 2006-10-17 2011-11-09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実装機およびフィーダー
JP4321610B2 (ja) * 2007-03-09 2009-08-2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5641889B2 (ja) 2010-11-10 2014-12-1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誤作業防止方法
WO2014038051A1 (ja) * 2012-09-06 2014-03-1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リー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リール管理方法
WO2014128861A1 (ja) * 2013-02-20 2014-08-2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データ管理装置
JPWO2014192168A1 (ja) * 2013-05-27 2017-02-2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5982649B2 (ja) * 2013-08-05 2016-08-3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JP6377746B2 (ja) * 2014-07-25 2018-08-22 株式会社Fuji フィーダ自動交換システム
EP3267781B1 (en) * 2015-03-06 2020-02-12 FUJI Corporation Method for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component types, and device for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component types
CN108353527B (zh) 2015-11-17 2020-06-02 株式会社富士 安装处理方法及安装系统
JP6528130B2 (ja) * 2015-12-25 2019-06-1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CN110268814B (zh) * 2017-02-02 2020-11-24 株式会社富士 生产管理装置
JP6899001B2 (ja) * 2017-10-31 2021-07-07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ー管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157A (zh) * 2003-04-23 2006-05-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管理装置
CN101060771A (zh) * 2006-04-17 2007-10-24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元件安装方法及装置
JP2008294091A (ja) * 2007-05-22 2008-12-04 Panasonic Corp 部品実装方法、部品実装機、プログラム
JP2018037590A (ja) * 2016-09-02 2018-03-0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およびリール交換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自动拆卸电路板电子元件装置的设计;何毅等;《制造业自动化》;20110910(第1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65955A1 (ja) 2020-08-20
CN113366934A (zh) 2021-09-07
JP7096377B2 (ja) 2022-07-05
JPWO2020165955A1 (ja) 2021-10-28
US20220132716A1 (en) 2022-04-28
EP3927131A1 (en) 2021-12-22
EP3927131A4 (en) 2022-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8419B2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および管理装置
CN113366934B (zh) 元件种类管理装置
US11445651B2 (en) Substrate work system
JP5476288B2 (ja) 部品搭載機の外段取りシステム
EP3116294B1 (en) Maintenance management device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ethod for component mounting apparatus
EP3833173B1 (e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WO2004047512A1 (ja) 対基板作業機、対基板作業機用作業ヘッド、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対基板作業機用作業ヘッド使用準備処理プログラム
US11019760B2 (en) Feeder management method and feeder management device
EP3983234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ed single changeover within a stencil printer
JP2004172509A (ja) 作業プログラム適否判定装置を含む対基板作業システムおよび作業プログラム適否判定プログラム
CN112956287B (zh) 对基板作业机的设备管理系统
JP5473465B2 (ja) 電子部品の実装装置
JP7289963B2 (ja) 部品種類管理装置
WO2019058416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JP2023101693A (ja) 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部品種類管理装置
US1194520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reliability of replacing items in a stencil printer
WO2022079858A1 (ja) 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WO202402565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placing items in a stencil printer
TW202418938A (zh) 用於改善在模板印刷機中更換物品的可靠性的系統及方法
TW202415551A (zh) 用於替換模板印刷機中的物品的系統及方法
US20220015277A1 (en) Mounting system
CN118140608A (zh) 供料器移动支援系统及供料器支架
JP2024503041A (ja) ステンシルプリンタ内のステンシルを交換及び洗浄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6802056A (zh) 用于将可移动推车与组装设备对准的系统和方法
CN116829360A (zh) 用于更换和清洁模版印刷机中的模版的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