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6270A - 制冷剂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剂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6270A
CN113366270A CN202080011898.6A CN202080011898A CN113366270A CN 113366270 A CN113366270 A CN 113366270A CN 202080011898 A CN202080011898 A CN 202080011898A CN 113366270 A CN113366270 A CN 113366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usage
side unit
heat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18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6270B (zh
Inventor
矢嶋龍三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66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2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62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62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f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6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to leakage of heat-exchang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25B41/24Arrangement of shut-off valves for disconnecting a part of the refrigerant cycle, e.g. an outdoor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40Fluid line arrangements
    • F25B41/42Arrangements for diverging or converging flows, e.g. branch lines or j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25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 F25B2313/0253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ing multiple outdoor units in paralle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4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in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3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B2313/031Sensor arrangements
    • F25B2313/0315Temperature sensors near the outdoor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04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 F25B2400/0401Refrigeration circuit bypassing means for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2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 F25B2400/121Inflammable refrigerants using R1234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13Economi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22Preventing, detecting or repairing leaks of refrigeration fluids
    • F25B2500/222Detecting refrigerant lea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25B2600/2519On-of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25B2700/193Pressures of the compressor
    • F25B2700/1931Discharge 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04Temperatures of an indoor room or compart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1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suction side of the compres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 F25B2700/2115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 F25B2700/21152Temperatures of a compressor or the drive means therefor at the discharge side of the compressor

Abstract

空调装置(1)包括利用侧单元(3a)、热源侧单元(2)、制冷剂连通管(5、6)、设置于制冷剂连通管(5、6)的断流阀(68a、71a)、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及控制部。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部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将断流阀(68a、71a)设为断流状态。

Description

制冷剂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制冷剂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在空调装置等使制冷剂循环而对对象物、对象流体进行冷却或加热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中,有时制冷剂会泄漏。根据制冷剂的种类,上述制冷剂泄漏有时会成为问题,必须采取必要的对策。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5171号公报)中,在将R32用作制冷剂的空调装置中,当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采用如下的对策:通过进行除湿运转来降低对象空间的绝对湿度,减弱对象空间中的制冷剂的燃烧性。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此,提出了各种制冷剂泄漏时的对策,但要求进一步提高制冷剂泄漏时的安全性。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第一观点的冷剂循环装置包括利用侧单元、热源侧单元、制冷剂连通管、断流部、制冷剂泄漏检测部及控制部。制冷剂连通管连接利用侧单元与热源侧单元。断流部设置于制冷剂连通管,能够对制冷剂朝向利用侧单元的流入进行断流。制冷剂泄漏检测部对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的泄漏进行检测。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部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而且,控制部在压力降低控制之后,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此处,当检测到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的泄漏时,首先进行压力降低控制,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由此,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与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差变小,制冷剂泄漏速度降低。如此一来,通过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中的自然换气来使泄漏的制冷剂的大部分排出至外部。
而且,此处,在压力降低控制之后,断流部变为断流状态。由此,不再有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流入,不久后,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的泄漏完全停止。因此,在该制冷剂循环装置中,制冷剂泄漏时的安全性更高。
第二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制冷剂连通管具有高压侧的第一制冷剂连通管和低压侧的第二制冷剂连通管。断流部具有设置于第一制冷剂连通管的第一断流阀和设置于第二制冷剂连通管的第二断流阀。
此处,通过两个断流阀,能将利用侧单元与热源侧单元完全分离。由此,能够不再有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向利用侧单元流入,也不再有制冷剂或空气等从利用侧单元向热源侧单元流入。
第三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或第二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部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当经过规定时间时,控制部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此处,进行压力降低控制直至经过规定时间,然后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假设如果在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不足够低的状态下提前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则存在大量制冷剂泄漏至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的可能性。然而,此处进行压力降低控制直至经过规定时间,因此,只要基于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流路的容积适当设定规定时间,就能在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之前使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充分降低。
第四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至第三观点的任一个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部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当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或制冷剂的温度满足了规定条件时,控制部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此处,进行压力降低控制直至满足规定条件,然后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假设如果在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不足够低的状态下提前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则存在大量制冷剂泄漏至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的可能性。然而,此处进行压力降低控制直至制冷剂的压力或制冷剂的温度满足规定条件,因此,只要适当设定规定条件,就能在将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之前使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充分降低。
第五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至第四观点的任一个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在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控制部以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此处,以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在大气压以上的方式进行控制。由此,如下的不良状况得以抑制:空气从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泄漏部位、例如制冷剂配管的裂缝部位等进入,造成该空气流进制冷剂连通管、热源侧单元。
第六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至第五观点的任一个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热源侧单元具有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及热源侧膨胀机构。热源侧热交换器使从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放热。热源侧膨胀机构能够降低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的压力。在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控制部增大热源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的减压程度,从而降低从热源侧单元流动至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
此处,在压力降低控制中,与开始压力降低控制之前相比,增大热源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的减压程度。例如,对于为了使从作为放热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输出的制冷剂尽量不降低压力地被送往利用侧单元而在开始压力降低控制之前处于全开状态的热源侧膨胀机构,在压力降低控制中减小该热源侧膨胀机构的开度以降低制冷剂的压力。通过像这样将压力被降低的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送往利用侧单元,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快速降低。
第七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六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热源侧单元还具有旁通路径。旁通路径能够使从压缩机排出且在热源侧热交换器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不经由利用侧单元的情况下返回压缩机。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控制部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并且,利用旁通路径使制冷剂返回压缩机。
此处,在压力降低控制中,通过使制冷剂流过热源侧单元的旁通路径,减少从热源侧单元流向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量。由此,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快速降低。
第八观点的制冷剂循环装置是第一观点至第七观点的任一个的制冷剂循环装置,且作为制冷剂,采用R32、R1234yf、R1234ze或R744的单一制冷剂或者包括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作为制冷剂循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图。
图2是空调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3是示出用于应对制冷剂泄漏的控制流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空调装置的结构
图1中,示出作为制冷剂循环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概略结构。空调装置1是通过蒸汽压缩式的冷冻循环来进行大楼等的室内的制冷、制热的装置。空调装置1主要具有热源侧单元2、多个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与各利用侧单元3a、3b、3c、3d连接的中继单元4a、4b、4c、4d、制冷剂连通管5、6及控制部19(参照图2)。多个利用侧单元3a、3b、3c、3d相对于热源侧单元2相互并联连接。制冷剂连通管5、6经由中继单元4a、4b、4c、4d连接热源侧单元2和利用侧单元3a、3b、3c、3d。控制部19对热源侧单元2、利用侧单元3a、3b、3c、3d及中继单元4a、4b、4c、4d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而且,空调装置1的蒸汽压缩式的制冷剂回路10通过将热源侧单元2、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中继单元4a、4b、4c、4d及制冷剂连通管5、6连接而构成。
填充有R32以作为制冷剂。当R32从制冷剂回路10泄漏至室内(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从而使室内的制冷剂浓度变高时,存在因制冷剂所具有的可燃性而发生燃烧事故的可能性。要求防止这种燃烧事故。
而且,空调装置1通过热源侧单元2所具有的切换机构22使利用侧单元3a、3b、3c、3d切换为制冷运转或制热运转。
(1-1)制冷剂连通管
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主要具有:从热源侧单元2延伸的合流管部;在中继单元4a、4b、4c、4d的跟前分岔成多个(此处为四个)的第一分岔管部5a、5b、5c、5d;以及第二分岔管部5aa、5bb、5cc、5dd,上述第二分岔管部5aa、5bb、5cc、5dd连接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
而且,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主要具有:从热源侧单元2延伸的合流管部;在中继单元4a、4b、4c、4d的跟前分岔成多个(此处为四个)的第一分岔管部6a、6b、6c、6d;以及第二分岔管部6aa、6bb、6cc、6dd,上述第二分岔管部6aa、6bb、6cc、6dd连接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
(1-2)利用侧单元
利用侧单元3a、3b、3c、3d设置于大楼等的室内。如上所述,利用侧单元3a、3b、3c、3d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及中继单元4a、4b、4c、4d与热源侧单元2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接着,对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利用侧单元3a和利用侧单元3b、3c、3d具有相同结构,因此,此处仅说明利用侧单元3a的结构,针对利侧用单元3b、3c、3d的结构,分别标注“b”、“c”、“d”以替代表示利用侧单元3a的各部分的“a”,并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利用侧单元3a主要具有利用侧膨胀阀51a和利用侧热交换器52a。而且,利用侧单元3a具有:利用侧液体制冷剂管53a,该利用侧液体制冷剂管53a将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液体侧端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此处为分岔管部5aa)连接;以及利用侧气体制冷剂管54a,该利用侧气体制冷剂管54a将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气体侧端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此处为第二分岔管部6aa)连接。
利用侧膨胀阀51a是能在对于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同时对流经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的电动膨胀阀,且设置于利用侧液体制冷剂管53a。
利用侧热交换器52a是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冷却、或者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以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的热交换器。此处,利用侧单元3a具有利用侧风扇55a。利用侧风扇55a将作为流经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制冷剂的冷却源或加热源的室内空气供给至利用侧热交换器52a。利用侧风扇55a通过利用侧风扇用马达56a驱动。
利用侧单元3a中设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利用侧单元3a设置有:利用侧热交液体侧传感器57a,该利用侧热交液体侧传感器57a对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液体侧端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利用侧热交气体侧传感器58a,该利用侧热交气体侧传感器58a对利用侧热交换器52a的气体侧端的制冷剂的温度进行检测;以及室内空气传感器59a,该室内空气传感器59a对吸入至利用侧单元3a内的室内空气的温度进行检测。而且,利用侧单元3a设置有对制冷剂的泄漏进行检测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例如可采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对利用侧单元3a内的制冷剂压力的急剧降低进行检测的检测部。在采用半导体式气体传感器的情况下,与利用侧控制部93a(参照图2)连接。在采用对制冷剂压力的急剧降低进行检测的检测部的情况下,将压力传感器设置于制冷剂配管,在利用侧控制部93a内包括根据该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值的变化对制冷剂泄漏进行判断的检测算法。
另外,此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设置于利用侧单元3a,但并非限定于此,也可以设置在用于对利用侧单元3a进行操作的遥控器、由利用侧单元3a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间等。
(1-3)热源侧单元
热源侧单元2设置于大楼等建筑物的室外,例如设置于屋顶、地上。如上所述,热源侧单元2经由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及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连接,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
热源侧单元2主要具有压缩机21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而且,热源侧单元2具有切换机构22,该切换机构22是对如下的状态进行切换的冷暖切换机构: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并使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制冷运转状态;以及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使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制热运转状态。切换机构22和压缩机21的吸入侧通过吸入制冷剂管31连接。在吸入制冷剂管31设置有暂时积存向压缩机21吸入的制冷剂的储罐29。压缩机21的排出侧与切换机构22通过排出制冷剂管32连接。切换机构22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端通过第一热源侧气体制冷剂管33连接。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端和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通过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连接。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的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连接的连接部设置有液体侧截止阀27。切换机构22和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通过第二热源侧气体制冷剂管35连接。在第二热源侧气体制冷剂管35的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连接的连接部设置有气体侧截止阀28。液体侧截止阀27及气体侧截止阀28例如是手动开闭的阀。在运转时,液体侧截止阀27以及气体侧截止阀28处于打开状态。
压缩机21是用于压缩制冷剂的设备,例如,使用旋转式、涡旋式等容积式的压缩元件(未图示)通过压缩机用马达21a驱动而旋转的密闭式结构的压缩机。
切换机构22是能对制冷剂回路10内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的设备,例如由四通切换阀构成。在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并使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情况(以下,称为“制冷运转状态”)下,切换机构22连接压缩机21的排出侧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参照图1的切换机构22的实线)。而且,在使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使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情况(以下,称为“制热运转状态”)下,切换机构22连接压缩机21的吸入侧和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气体侧(参照图1的第一切换机构22的虚线)。
热源侧热交换器23是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或者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热交换器。此处,热源侧单元2具有热源侧风扇24。热源侧风扇24使室外空气吸入至热源侧单元2内并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后,向外部排出。热源侧风扇24通过热源侧风扇用马达驱动。
而且,空调装置1中,在制冷运转中使制冷剂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3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中继单元4a、4b、4c、4d流向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并且,空调装置1中,在制热运转中使制冷剂从压缩机21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及中继单元4a、4b、4c、4d流向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在制冷运转时,成为如下的状态:切换机构22被切换为制冷运转状态,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中继单元4a、4b、4c、4d从热源侧单元2侧流向利用侧单元3a、3b、3c、3d侧。在制热运转时,成为如下的状态:切换机构22被切换为制热运转状态,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及中继单元4a、4b、4c、4d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侧流向热源侧单元2侧,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
而且,此处,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设置有热源侧膨胀阀25。热源侧膨胀阀25是在制热运转时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的电动膨胀阀,且设置于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的、靠近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端的部分。
并且,此处,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上连接有制冷剂返回管41,且设置有制冷剂冷却器45。制冷剂返回管41使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分岔并送往压缩机21。制冷剂冷却器45利用在制冷剂返回管41中流动的制冷剂对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此处,热源侧膨胀阀25设置于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的、比制冷剂冷却器45靠热源侧热交换器23侧的部分。
制冷剂返回管41是将从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分岔的制冷剂向压缩机21的吸入侧输送的制冷剂管。而且,制冷剂返回管41主要具有制冷剂返回入口管42和制冷剂返回出口管43。制冷剂返回入口管42使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流动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从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端与液体侧截止阀27之间的部分(此处为热源侧膨胀阀25与制冷剂冷却器45之间的部分)分岔,并送往制冷剂冷却器45的制冷剂返回管41侧的入口。在制冷剂返回入口管42设置有制冷剂返回膨胀阀44。制冷剂返回膨胀阀44在对流经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进行减压的同时对流经制冷剂冷却器45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节。制冷剂返回膨胀阀44由电动膨胀阀构成。制冷剂返回出口管43使制冷剂从制冷剂冷却器45的制冷剂返回管41侧的出口送往吸入制冷剂管31。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返回出口管43连接于吸入制冷剂管31中的储罐29的入口侧的部分。而且,制冷剂冷却器45利用在制冷剂返回管41中流动的制冷剂对在热源侧液体制冷剂管34中流动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在热源侧单元2设置有各种传感器。具体而言,在热源侧单元2设置有:排出压力传感器36,上述排出压力传感器36对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的压力(排出压力)进行检测;排出温度传感器37,上述排出温度传感器37对从压缩机21排出的制冷剂的温度(排出温度)进行检测;以及吸入压力传感器39,上述吸入压力传感器39对吸入至压缩机21的制冷剂的压力(吸入压力)进行检测。而且,在热源侧单元2设置有热源侧热交液体侧传感器38,上述热源侧热交液体侧传感器38对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液体侧端的制冷剂的温度(热源侧热交出口温度)进行检测。
(1-4)中继单元
中继单元4a、4b、4c、4d设置于大楼等建筑物的室内、例如房间的天花板背面的空间。中继单元4a、4b、4c、4d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一起介于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与热源侧单元2之间,构成制冷剂回路10的一部分。中继单元4a、4b、4c、4d有时配置为靠近利用侧单元3a、3b、3c、3d,有时也配置为远离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且有时中继单元4a、4b、4c、4d集中配置于一个部位。
接着,对中继单元4a、4b、4c、4d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由于中继单元4a与中继单元4b、4c、4d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此处仅对中继单元4a的结构进行说明,针对中继单元4b、4c、4d的结构,分别标注“b”、“c”或“d”以替代表示中继单元4a的各部分的符号的“a”,并且省略各部分的说明。
中继单元4a主要具有液体连接管61a和气体连接管62a。
液体连接管61a的一端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的第一分岔管部5a连接,另一端与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的第二分岔管部5aa连接。在液体连接管61a设置有液体中继断流阀71a。液体中继断流阀71a是电动膨胀阀。
气体连接管62a的一端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的第一分岔管部6a连接,另一端与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的第二分岔管部6aa连接。在气体连接管62a设置有气体中继断流阀68a。气体中继断流阀68a是电动膨胀阀。
而且,在进行制冷运转、制热运转时,液体中继断流阀71a及气体中继断流阀68a被设为全开状态。
(1-5)控制部
如图2所示,控制部19由热源侧控制部92、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及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经由传送线95、96连接而构成。热源侧控制部92对热源侧单元2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对中继单元4a、4b、4c、4d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对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设置于热源侧单元2的热源侧控制部92、设置于中继单元4a、4b、4c、4d的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和设置于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相互间能经由传送线95、96进行控制信号等信息的交换。
热源侧控制部92包括安装有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电气安装件的控制基板,且连接有热源侧单元2的各种构成设备21、22、24、25、44、各种传感器36、37、38、39。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包括安装有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电气安装件的控制基板,且连接有中继单元4a、4b、4c、4d的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d、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d。而且,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和热源侧控制部92经由第一传送线95连接。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包括安装有微型计算机、存储器等电气安装件的控制基板,且连接有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各种构成设备51a~51d、55a~55d、各种传感器57a~57d、58a~58d、59a~59d、79a~79d。此处,将用于使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79b、79c、79d连接于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的配线设为配线97a、97b、97c、97d。而且,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和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经由第二传送线96连接。
如此,控制部19进行整个空调装置1的运转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19基于上述的各种传感器36、37、38、39、57a~57d、58a~58d、59a~59d、79a~79d的检测信号等进行空调装置1(此处为热源侧单元2、利用侧单元3a、3b、3c、3d及中继单元4a、4b、4c、4d)的各种构成设备21、22、24、25、44、51a~51d、55a~55d、68a~68d、71a~71d的控制。
(2)空调装置的基本动作
接着,对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有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另外,以下说明的空调装置1的基本动作通过对空调装置1(热源侧单元2、利用侧单元3a、3b、3c、3d及中继单元4a、4b、4c、4d)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9进行。
(2-1)制冷运转
在制冷运转时,例如当利用侧单元3a、3b、3c、3d全部进行制冷运转(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全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并且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运转)时,切换机构22切换至制冷运转状态(图1的切换机构22的实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21、热源侧风扇24以及利用侧风扇55a、55b、55c、55d被驱动。而且,中继单元4a、4b、4c、4d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及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被设为全开状态。
此处,通过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进行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各种设备的动作。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经由传送线95、96向热源侧控制部92、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传送利用侧单元3a、3b、3c、3d进行制冷运转之意的信息。通过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接收到信息的热源侧控制部92、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进行热源侧单元2、中继单元4a、4b、4c、4d的各种设备的动作。
制冷运转时,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切换机构22被送往热源侧热交换器23。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与通过热源侧风扇24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冷却,从而冷凝。上述制冷剂通过热源侧膨胀阀25、制冷剂冷却器45及液体侧截止阀27从热源侧单元2流出。此时,在制冷剂冷却器45中,通过在制冷剂返回管41中流动的制冷剂对从热源侧单元2流出的制冷剂进行冷却。
从热源侧单元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合流管部以及第一分岔管部5a、5b、5c、5d)以分岔的形式被送往中继单元4a、4b、4c、4d。送至中继单元4a、4b、4c、4d的制冷剂通过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
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分岔管部5aa、5bb、5cc、5dd(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中的、连接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部分)被送往利用侧单元3a、3b、3c、3d。送至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通过利用侧膨胀阀51a、51b、51c、51d减压后被送往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的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中与由利用侧风扇55a、55b、55c、55d从室内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蒸发的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流出。另一方面,在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中冷却后的室内空气被送至室内,由此进行室内的制冷。
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的第二分岔管部6aa、6bb、6cc、6dd被送往中继单元4a、4b、4c、4d。送至中继单元4a、4b、4c、4d的制冷剂通过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
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合流管部以及第一分岔管部6a、6b、6c、6d)以合流的状态被送往热源侧单元2。送至热源侧单元2的制冷剂通过气体侧截止阀28、切换机构22及储罐29被吸入压缩机21。
(2-2)制热运转
在制热运转时,例如当利用侧单元3a、3b、3c、3d全部进行制热运转(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全部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并且热源侧热交换器23作为制冷剂的蒸发器起作用的运转)时,切换机构22切换至制热运转状态(图1的切换机构22的虚线所示的状态),压缩机21、热源侧风扇24以及利用侧风扇55a、55b、55c、55d被驱动。而且,中继单元4a、4b、4c、4d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及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被设为全开状态。
此处,通过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进行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各种设备的动作。利用侧控制部93a、93b、93c、93d经由传送线95、96向热源侧控制部92、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传送利用侧单元3a、3b、3c、3d进行制热运转之意的信息。通过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接收到信息的热源侧控制部92、中继侧控制部94a、94b、94c、94d进行热源侧单元2、中继单元4a、4b、4c、4d的各种设备的动作。
从压缩机21排出的高压制冷剂通过切换机构22及气体侧截止阀28从热源侧单元2流出。
从热源侧单元2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合流管部以及第一分岔管部6a、6b、6c、6d)被送往中继单元4a、4b、4c、4d。送至中继单元4a、4b、4c、4d的制冷剂通过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
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二分岔管部6aa、6bb、6cc、6dd(气体制冷剂连通管6中的、连接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部分)被送往利用侧单元3a、3b、3c、3d。送至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被送往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送至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的高压制冷剂在作为制冷剂的放热器起作用的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中与由利用侧风扇55b、55c、55d从室内供给的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从而冷凝。冷凝的制冷剂在通过利用侧膨胀阀51a、51b、51c、51d减压后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流出。另一方面,在利用侧热交换器52a、52b、52c、52d中加热后的室内空气被送至室内,由此进行室内的制热。
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流出的制冷剂经由第二分岔管部5aa、5bb、5cc、5dd(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中的、连接中继单元4a、4b、4c、4d与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部分)被送往中继单元4a、4b、4c、4d。送至中继单元4a、4b、4c、4d的制冷剂通过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
从中继单元4a、4b、4c、4d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液体制冷剂连通管5(合流管部以及第一分岔管部5a、5b、5c、5d)以合流的状态被送往热源侧单元2。被送至热源侧单元2的制冷剂通过液体侧截止阀27及制冷剂冷却器45被送至热源侧膨胀阀25。被送至热源侧膨胀阀25的制冷剂通过热源侧膨胀阀25减压后,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23。被送至热源侧热交换器23的制冷剂通过与由热源侧风扇24供给的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加热,从而蒸发。蒸发的制冷剂通过切换机构22及储罐29被吸入压缩机21。
(3)制冷剂泄漏时的空调装置的动作
接着,使用图3所示的控制流程说明制冷剂泄漏时的空调装置1的动作。另外,以下说明的制冷剂泄漏时的空调装置1的动作与上述基本动作同样地通过对空调装置1(热源侧单元2、利用侧单元3a、3b、3c、3d及中继单元4a、4b、4c、4d)的构成设备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9进行。
任意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中发生制冷剂泄漏均采用相同的控制,因而,此处,以检测到制冷剂向设置有利用侧单元3a的室内泄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在图3的步骤S1中,对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79b、79c、79d的任一者是否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进行判断。此处,在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检测到制冷剂向利用侧单元3a的设置空间(室内)泄漏的情况下,转移至下一个步骤S2。
在步骤S2中,在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中,使用发出蜂鸣器等的警告声音和将灯点亮的警报器(未图示),向处于利用侧单元3a的设置空间的人发出警报。
接着,在步骤S3中,对利用侧单元3a是否正在进行制冷运转进行判断。此处,在利用侧单元3a正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或者,当利用侧单元3a处于既未进行制冷也没进行制热的停止或是暂时停止的状态时,从步骤S3转移至步骤S4。
在步骤S4中,使利用侧单元3a进行制冷运转,以使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不过,该步骤S4中的制冷运转与通常的制冷运转不同,是优先降低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的运转。在空调装置1进行制热运转时,将切换机构22的状态切换至制冷运转状态,使空调装置1进行制冷运转。在利用侧单元3a处于停止或是暂时停止的状态时,将利用侧单元3a设为制冷运转状态,使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
紧接着步骤S4之后,在步骤S5中,减小热源侧单元2的热源侧膨胀阀25的开度。在通常的制冷运转中,热源侧膨胀阀25为全开,而此处减小热源侧膨胀阀25的开度,使流向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另外,利用侧单元3a的利用侧膨胀阀51a被设为全开状态。
而且,在步骤S5中,与通常的制冷运转相比使制冷剂返回膨胀阀44的开度变大,从而增加流经作为旁通路径起作用的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的量。由此,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进行放热、冷凝并朝向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中,有更多制冷剂经过制冷剂返回管41返回压缩机21的吸入侧。换言之,在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进行放热、冷凝并朝向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的量减少。通过上述控制,使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更快地降低。而且,流过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流入储罐29。流入的一部分的制冷剂积存于储罐29。
此外,在步骤S5中,利用侧风扇55a的转速也下降。
在步骤S6中,基于利用侧单元3a的利用侧热交液体侧传感器57a、利用侧热交气体侧传感器58a的传感器值,对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是否足够低进行判定。当判断为传感器值满足规定条件,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足够低时,从步骤S6转移至步骤S7。而且,在步骤S6中,还对时间经过进行监视,如果在执行步骤S5后,经过规定时间,则判断为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以某种程度降低,转移至步骤S7。
另外,在步骤S6中,对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进行监视,以实质上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的形式进行控制。在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变得小于大气压之前,进行从步骤S6至步骤S7的转移。
在步骤S7中,将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所对应的中继单元4a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a及气体中继断流阀68a关闭。由此,利用侧单元3a从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分离,不再有从热源侧单元2到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流入,也不再有从利用侧单元3a到热源侧单元2侧的制冷剂等的流出。
(4)空调装置的特征
(4-1)
在空调装置1中,配备中继单元4a、4b、4c、4d,在其液体连接管61a、61b、61c、61d上设置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在其气体连接管62a、62b、62c、62d上设置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由此,在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泄漏时,能将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与热源侧单元2分离。而且,当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79b、79c、79d的任一者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控制部19进行降低对应的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参见图3的步骤S4、S5)。而且,控制部19在压力降低控制之后,使与被检测到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3b、3c、3d对应的中继单元4a、4b、4c、4d的断流阀关闭。
因此,在空调装置1中,例如当检测到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3a泄漏时,首先进行图3的步骤S4、S5所示的压力降低控制,使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由此,利用侧单元3a的设置空间与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差变小,制冷剂泄漏速度降低。如此一来,通过利用侧单元3a的设置空间的自然换气来使泄漏的制冷剂的大部分排出至外部。
而且,在空调装置1中,在上述压力降低控制之后,中继单元4a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a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a变成断流状态(关闭状态)。由此,不再有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2流入,不久后,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3a的泄漏完全停止。
如此,在空调装置1中,制冷剂泄漏时的安全性非常高。
(4-2)
在空调装置1中,中继单元4a、4b、4c、4d不仅包括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还包括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因此,在空调装置1中,能将各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与热源侧单元2完全分离。由此,能够不再有制冷剂从热源侧单元2向利用侧单元3a、3b、3c、3d流入,也不再有制冷剂或空气等从利用侧单元3a、3b、3c、3d向热源侧单元2流入。因此,即使室内空气从制冷剂泄漏部位混入至利用侧单元3a、3b、3c、3d的制冷剂配管内,在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封闭后,也不再有空气流入制冷剂回路10。
(4-3)
在空调装置1中,在图3的步骤S6中,在开始压力降低控制之后,对是否满足第一条件或第二条件的任一者进行判断,其中,第一条件是指经过了规定时间,第二条件是指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至大气压附近。而且,如果满足了,则识别为以某种程度降低了制冷剂压力、或是制冷剂压力足够低,并关闭断流阀以使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从制冷剂回路10断开。
由此,能抑制如下的不良状况:在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不足够低的状态下提前关闭了断流阀,使得大量制冷剂泄漏至利用侧单元的设置空间。
(4-4)
在空调装置1中,在图3的步骤S6中,在降低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控制部19以使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的形式进行控制。换言之,控制部19以使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保持在大气压以上的形式进行控制。由此,如下的不良状况得以抑制:空气从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泄漏部位、例如制冷剂配管的裂缝部位等进入,造成该空气流进制冷剂连通管5、6、热源侧单元2。
(4-5)
在空调装置1中,如图3的步骤S5所示,在降低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控制部19增大热源侧膨胀阀25对制冷剂的减压程度,并使从热源侧单元2流向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由此,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快速降低。
另外,通过减小热源侧膨胀阀25的开度而非利用侧单元3a的利用侧膨胀阀51a的开度,使流向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因而整个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因此,即使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3a的某个部位泄漏,也能可靠地降低制冷剂的泄漏速度。
(4-6)
在空调装置1中,热源侧单元2具有作为旁通路径的制冷剂返回管41。制冷剂返回管41能使从压缩机21排出且由热源侧热交换器23放热过的制冷剂的一部分不经由利用侧单元3a、3b、3c、3d地返回至压缩机21的吸入侧。当检测到制冷剂从利用侧单元3a泄漏时,如图3的步骤S5所示,控制部19进行降低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并打开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返回膨胀阀44,使用制冷剂返回管41使制冷剂返回至压缩机21。由此,从热源侧单元2流向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快速降低。而且,流过制冷剂返回管41的制冷剂流入储罐29。因此,流入的一部分制冷剂能积存于储罐29,从热源侧单元2流向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量减少,利用侧单元3a中的制冷剂的压力快速降低。
(4-7)
在空调装置1中,在上述步骤S5中,控制部19使利用侧风扇55a的转速下降。由此,能降低压缩机21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压缩机21的排出制冷剂的温度降低。伴随于此,能对利用侧单元3a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所引起压缩机21的吸入制冷剂的过热度上升进行抑制。
(5)变形例
(5-1)变形例A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将液体中继断流阀71a、71b、71c、71d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a、68b、68c、68d设为电动膨胀阀,但也可以采用切换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电磁阀。
(5-2)变形例B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在基本动作(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中,通过利用侧膨胀阀51a、51b、51c、51d中的减压来控制在各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利用各中转单元4a、4b、4c、4d的液体中转断流阀71a、71b、71c、71d是电动膨胀阀这一点,从而作为利用侧膨胀阀51a、51b、51c、51d中的减压的替代,通过液体中转断流阀71a、71b、71c、71d中的减压来控制在各利用侧单元3a、3b、3c、3d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
同样,在制冷剂泄漏时,图3的步骤S5中,通过减小热源侧单元2的热源侧膨胀阀25的开度来使在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但作为代替,也可以通过减小中继单元4a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a的开度来使在利用侧单元3a中流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下降。
(5-3)变形例C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采用汇集了液体侧的结构和气体侧的结构的中继单元4a、4b、4c、4d,但也可以使液体侧的结构和气体侧的结构分开而构成中继单元。
(5-4)变形例D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步骤S7中,在关闭液体中继断流阀71a及气体中继断流阀68a,使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从制冷剂回路10分离之后,也可以使其它利用侧单元3b、3c、3d的运转继续,也可以使整个空调装置1停止。
在使其它利用侧单元3b、3c、3d的运转继续的情况下,使其它利用侧单元3b、3c、3d和热源侧单元2的运转恢复为检测到制冷剂泄漏之前的运转。
而且,在使整个空调装置1停止的情况下,在步骤S7中,例如还将中继单元4b、4c、4d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b、71c、71d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b、68c、68d全部关闭。而且,热源侧单元2的压缩机21也停止。
(5-5)变形例E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步骤S4中,将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的利用侧膨胀阀51a设为全开状态,但优选还将未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b、3c、3d的利用侧膨胀阀51b、51c、51d同样设为全开状态。
(5-6)变形例F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步骤S3中判断为处于制冷运转中而转移至步骤S5的情况下,在步骤S5中,优选进一步将与未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b、3c、3d对应的中继单元4b、4c、4d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b、71c、71d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b、68c、68d全部关闭。因为,在正在进行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在其它利用侧单元3b、3c、3d中供给有液相的制冷剂,故而将制冷剂封入利用侧单元3b、3c、3d。如果将液体制冷剂封入利用侧单元3b、3c、3d,则向发生了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a流入的制冷剂的量减少。
另一方面,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的步骤S3中判断为处于制热运转中的情况下,如果将与未发生制冷剂泄漏的利用侧单元3b、3c、3d对应的中继单元4b、4c、4d的液体中继断流阀71b、71c、71d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b、68c、68d关闭,则关闭的时刻优选为最终阶段。例如,优选在步骤S7中,在使利用侧单元3a从制冷剂进行循环的制冷剂回路10分离后,将液体中继断流阀71b、71c、71d和气体中继断流阀68b、68c、68d关闭。
(5-7)变形例G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空调装置1中,将R32用作制冷剂,但在使用R32、R1234yf、R1234ze或R744的单一制冷剂、或者包括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的情况下,上述(3)的检测到制冷剂泄漏时的空调装置的控制尤其有效地起作用。
另外,上述R32是二氟甲烷(HFC-32),R1234yf是2,3,3,3-四氟-1-丙烯(HFO-1234yf),R1234ze是1,3,3,3-四氟-1-丙烯(HFO-1234ze),R744是二氧化碳。
以上,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公开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形态和细节的各种变更。
符号说明
1空调装置(制冷剂循环装置);
2热源侧单元;
3a利用侧单元;
3b利用侧单元;
3c利用侧单元;
3d利用侧单元;
5液体制冷剂连通管;
6气体制冷剂连通管;
19控制部;
21压缩机;
23热源侧热交换器;
25热源侧膨胀阀(热源侧膨胀机构);
41制冷剂返回管(旁通路径);
68a气体中继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68b气体中继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68c气体中继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68d气体中继断流阀(第二断流阀);
71a液体中继断流阀(第一断流阀);
71b液体中继断流阀(第一断流阀);
71c液体中继断流阀(第一断流阀);
71d液体中继断流阀(第一断流阀);
79a制冷剂泄漏检测部;
79b制冷剂泄漏检测部;
79c制冷剂泄漏检测部;
79d制冷剂泄漏检测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35171号公报。

Claims (8)

1.一种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侧单元(3a、3b、3c、3d);
热源侧单元(2);
制冷剂连通管(5、6),所述制冷剂连通管连接所述利用侧单元与所述热源侧单元;
断流部(68a、68b、68c、68d、71a、71b、71c、71d),所述断流部设置于所述制冷剂连通管,能够对制冷剂朝向所述利用侧单元的流入进行断流;
制冷剂泄漏检测部(79a、79b、79c、79d),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对制冷剂从所述利用侧单元的泄漏进行检测;以及
控制部(19),当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部进行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将所述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冷剂连通管具有高压侧的第一制冷剂连通管(5)和低压侧的第二制冷剂连通管(6),
所述断流部具有设置于所述第一制冷剂连通管的第一断流阀(71a、71b、71c、71d)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制冷剂连通管的第二断流阀(68a、68b、68c、68d)。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部(19)进行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当经过规定时间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部(19)进行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然后,当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或制冷剂的温度满足了规定条件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断流部设为断流状态。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在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所述控制部(19)以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不小于大气压的方式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单元(2)具有:
压缩机(21);
热源侧热交换器(23),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能够使从所述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放热;以及
热源侧膨胀机构(25),所述热源侧膨胀机构能够降低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的压力,
在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中,所述控制部(19)增大所述热源侧膨胀机构对制冷剂的减压程度,从而降低从所述热源侧单元流动至所述利用侧单元的制冷剂的压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源侧单元(2)还具有旁通路径(41),所述旁通路径能够使从所述压缩机(21)排出且在所述热源侧热交换器(23)中放热后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在不经由所述利用侧单元的情况下返回所述压缩机(21),
当所述制冷剂泄漏检测部检测到制冷剂的泄漏时,所述控制部(19)进行降低所述利用侧单元中的制冷剂的压力的压力降低控制,并且,利用所述旁通路径使制冷剂返回所述压缩机。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剂循环装置(1),其特征在于,
作为制冷剂,采用R32、R1234yf、R1234ze或R744的单一制冷剂或者包括该制冷剂的混合制冷剂。
CN202080011898.6A 2019-01-31 2020-01-27 制冷剂循环装置 Active CN1133662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6407 2019-01-31
JP2019016407A JP6750696B2 (ja) 2019-01-31 2019-01-31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PCT/JP2020/002730 WO2020158653A1 (ja) 2019-01-31 2020-01-27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6270A true CN113366270A (zh) 2021-09-07
CN113366270B CN113366270B (zh) 2022-06-21

Family

ID=7184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1898.6A Active CN113366270B (zh) 2019-01-31 2020-01-27 制冷剂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6502B2 (zh)
EP (1) EP3919837A4 (zh)
JP (1) JP6750696B2 (zh)
CN (1) CN113366270B (zh)
AU (1) AU2020215007B2 (zh)
WO (1) WO20201586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119738B2 (en) 2014-09-26 2018-11-06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vapor injection compressor
US11592215B2 (en) 2018-08-29 2023-02-28 Waterfurnace International, Inc. Integrated demand water heating using a capacity modulated heat pump with desuperheater
KR102438931B1 (ko) * 2020-12-11 2022-08-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WO2022264399A1 (ja) 2021-06-18 2022-12-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2510223B1 (ko) * 2021-06-24 2023-03-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692A (ja) * 1996-06-25 1998-01-16 Hitachi Ltd 空調機
JP2000179971A (ja) * 1998-12-16 2000-06-30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CN102365502A (zh) * 2009-03-26 2012-0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603557A (zh) * 2012-08-27 2015-05-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JP2018112350A (ja) * 2017-01-11 2018-07-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室内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81569A (ja) * 1997-04-04 1998-10-2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5034504B2 (ja) * 2007-01-11 2012-09-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3797317B (zh) * 2011-09-13 2016-08-1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装置和热泵装置的控制方法
JP6079055B2 (ja) * 2012-02-06 2017-02-1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2014035171A (ja) 2012-08-10 2014-02-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空気調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140056965A (ko) * 2012-11-02 2014-05-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JP6075264B2 (ja) * 2013-10-09 2017-02-08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JP6361263B2 (ja) 2014-04-23 2018-07-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6604051B2 (ja) 2015-06-26 2019-1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6269756B1 (ja) * 2016-09-02 2018-01-31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JP6798322B2 (ja) * 2017-01-16 2020-12-0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遮断弁を有する冷凍装置
EP3521717B1 (en) * 2017-01-20 2022-02-2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CN110226071B (zh) * 2017-02-01 2023-09-2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装置
US11609031B2 (en) * 2017-03-13 2023-03-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WO2018167811A1 (ja) * 2017-03-13 2018-09-2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8230281A1 (ja) * 2017-06-12 2018-12-20 日立ジョンソンコントロールズ空調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空調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CN110741210A (zh) * 2017-06-19 2020-01-3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热泵利用设备
US20190186769A1 (en) * 2017-12-18 2019-06-20 Heatcraft Refrigeration Products Llc Cool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692A (ja) * 1996-06-25 1998-01-16 Hitachi Ltd 空調機
JP2000179971A (ja) * 1998-12-16 2000-06-30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
US6615597B1 (en) * 1998-12-16 2003-09-09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or
CN102365502A (zh) * 2009-03-26 2012-02-2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CN104603557A (zh) * 2012-08-27 2015-05-0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制冷装置
US20150233622A1 (en) * 2012-08-27 2015-08-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2018112350A (ja) * 2017-01-11 2018-07-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室内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750696B2 (ja) 2020-09-02
WO2020158653A1 (ja) 2020-08-06
AU2020215007A1 (en) 2021-09-30
US20220065506A1 (en) 2022-03-03
JP2020122646A (ja) 2020-08-13
US11536502B2 (en) 2022-12-27
EP3919837A4 (en) 2022-03-30
CN113366270B (zh) 2022-06-21
EP3919837A1 (en) 2021-12-08
AU2020215007B2 (en)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6270B (zh) 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11201411B (zh) 制冷装置
KR101678324B1 (ko) 냉동장치
US9494363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O201412883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079061B2 (ja) 冷凍装置
US9857088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US9494361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defrost operation mode
WO2020158652A1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CN103733005B (zh) 空调装置
WO2008032558A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13994151A (zh) 制冷剂循环装置
JP2010007998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WO2016079834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19038797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膨張弁ユニット
WO2019053771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6257812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3574330B (zh) 制冷剂循环系统以及方法
JP7252442B2 (ja) 冷媒サイクル装置
BR112021013985A2 (pt) Dispositivo de ciclo de refrigerante
CN117063032A (zh) 空调机
JP2002174473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