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5848A -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5848A
CN113365848A CN202080012153.1A CN202080012153A CN113365848A CN 113365848 A CN113365848 A CN 113365848A CN 202080012153 A CN202080012153 A CN 202080012153A CN 113365848 A CN113365848 A CN 113365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er
substrate
target substrate
roller
trans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21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5848B (zh
Inventor
J.希纳贝克
E.巴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filed Critical Giesecke and Devrient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3365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5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5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 B42D25/45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using h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24Relie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3Metall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30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 B42D25/36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e.g. for preventing forgery comprising special materials
    • B42D25/378Special in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 B42D25/46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us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40Manufacture
    • B42D25/4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 B42D25/465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using chemicals or adhesives
    • B42D25/47Associating two or more layers using chemicals or adhesives using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a sequence of laminating steps, e.g. by adding new layers at consecutive laminating stations
    • B32B37/025Transfer lamin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4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 B32B37/16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 B32B37/2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with all layers existing as coherent layers before laminating involving the assembly of both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Die Bonding (AREA)
  • Decoration By Transfer Pi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递设备中的方法,具有:在传递基底(5)上提供多个传递元件(9),其中,传递元件(9)以第一距离(d1)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5)上;‑将转移元件(9)与传递基底(5)分离;‑使目标基底(6)以速度(v2)运动;‑将传递元件(9)与运动的目标基底(6)持久地连接;其中,传递元件(9)以第二距离(d2)布置在目标基底(6)上,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d1),其特征在于,‑将与传递基底(5)分离的传递元件(1)临时传递到传递设备(10、20、30)的传输载体(20)上,并且‑在与目标基底(6)接触之前已经以目标基底(6)的速度在传输载体(20)上传输传递元件(9)。

Description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光学防伪元件(或者说安全元件)的传递设备,所述传递设备使提供在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Transferelemente)与传递基底分离,并且与目标基底持久地连接。
数据载体、如有价文件或身份证件,以及其它的有价物品、例如品牌商品通常配设有光学防伪元件用以进行提供安全保障,光学防伪元件允许目视检查数据载体的真实性,并且同时起到保护作用以防未经授权的复制。光学防伪元件可以例如集成到数据载体的基底中(防伪线…)或作为传递元件施加到数据载体的基底上。主要借助例如可热激活的粘合剂实现传递元件和目标基底之间的持久连接。
已知不同的方法用于将光学防伪元件与传递基底分离并且与目标基底连接。
通常,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和目标基底接触,并且粘合剂被激活,从而传递元件和目标基底持久地相互连接。在此,两个基底在传递设备中、例如在两个辊子(压紧辊子和配合压紧辊子)之间导引穿过。随后,将传递基底从传递元件取下。在WO2010/031543 A1中建议了一种用于这种方法的载体基底,其具有两个相互粘贴(或者说粘合)的子层。
如果使用可运动的冲头来替代辊子,那么首先传递设备的处理速度会下降。
在已知的连续工作的传递设备中,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的距离必须相应于目标基底上的传递元件的距离。
已经建议了,将传递元件以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距离依次布置在载体基底上,并且随后多次使用载体基底。第一组传递元件、只每两个或每三个传递元件在传递基底第一次通过传递设备时被传递。在第二(或第三)次通过传递设备时,以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距离错开地使用传递基底。
在WO 2016/188624 A1中针对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的传递元件建议了一种传递设备,在传递设备中,两个基底以彼此无关的速度运动。传递元件借助分离单元(其改变传递基底的运动方向)与传递基底分离,并且与目标基底接触。目标基底上的传递元件的距离可以大于载体基底上的传递元件的距离。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距离灵活但廉价的传递设备和相应的方法。
该技术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解决。本发明的扩展设计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在所述方法中,在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中,多个光学防伪元件作为传递元件提供在传递基底上。传递元件以第一距离依次(或者说前后相继)地布置在传递基底上。将传递元件与传递基底分离。目标基底以一个速度在传递设备中运动,并且传递元件与运动的目标基底持久连接。传递元件以大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布置在目标基底上。在此将与传递基底分离的传递元件临时传递到传递设备的传输载体上。传递元件在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前已经以目标基底的速度在传递设备的传输载体上被传输。
因此,尽管距离改变,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光学防伪元件在传递设备中的处理速度。尤其可以在位置精度和连接稳定性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更高的速度差。该解决方案还考虑到光学防伪元件的机械敏感性。
传递基底可以以第一速度运动,所述第一速度与目标基底的(第二)速度不同。目标基底以恒定的速度运动。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两个基底在传递设备中连续运动。两个基底的运动速度是恒定的。在备选的设计方案中,传递基底的速度发生变化。传递基底的速度v1在v1=r*v2的范围内,其中0≤r≤1.1,或0<r<0.95。传递基底的速度改变了其最大速度的至少10%、优选至少20%。
传递基底也可以被称为无端头(或者说连续)的传递基底、尤其是无端头传递幅面或无端头传递条。传递基底例如以几百至几万米的长度被提供。塑料基底通常用作传递基底。在此观察的是一行纵向地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传递条)。多个这样的行可以横向并排地存在于传递基底(传递幅面)上。然而优选地,传递基底作为无端头传递条包括正好一行传递元件。目标基底同样可以被称为无端头基底,因为其以类似大小的长度(大于100或5000米、尤其在500至25000米之间)提供或者甚至作为真正无端头的幅面提供。目标基底优选是多层基底,其例如具有多个纸和/或塑料子层。有价文件幅面(由纸、塑料或具有纸和塑料子层的混合结构制成)通常用作目标基底。
(传递或目标)基底的纵向延伸相应于运动方向。因此以下当例如在没有不同的方向说明的情况下提到速度或尺寸说明时,通常隐含地说明纵向的值。
传递元件已经彼此间隔开地被提供。在传递基底上以在两个依次相续的传递元件之间的第一距离纵向地前后相继地布置传递元件。这样的距离也可以被称为传递元件之间的空隙的长度。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传递元件的尺寸的5%至99%的范围内(一如既往地沿纵向观察)。
优选地,在临时传递的步骤中改变分离的传递元件的速度并且共同地改变距离。备选地,当在临时传递的步骤中改变距离之后,可以在传输步骤中改变传递元件的速度,其中可选地,进行进一步的距离改变。
在此通过改变传递基底的局部的运动方向使传递元件与传递基底分离。分离楔形件、分离棱边或具有小的半径的分离辊子可以用于实现分离。这种分离没有像附着力确定(haftungsbestimmte)的分离步骤那样依赖于给予机构上的附着力小于接收机构上的附着力。相反地,传递元件在传递基底上的附着力可以大于在设备的传输载体上的临时附着力。分离楔形件的几何形状尤其可以匹配于传递元件和/或所述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分离楔形件尤其被选择为,使得传递元件沿着其运动方向保持不变,并且尽可能少地变形。
在持久连接的步骤中,传递元件优选布置在压紧辊子上。针对具有传递元件的目标基底,在压紧辊子上依次地布置有优选三个或更多个配合压紧辊子。优选地,压紧辊子(或连接单元)例如借助附加的粘合剂激活子单元、如加热单元或者辐射单元加热(或(预)激活)粘合剂,所述粘合剂建立持久的连接。粘合剂例如被加热到80至200摄氏度之间的温度。如果(被加热的)粘合剂通过压紧辊子的挤压才真正被激活,那么加热相当于预激活。
在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传递元件在与目标基底接触的时间点相对于目标基底准平行地运动。这尤其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即压紧辊子的半径被选择为足够大,尤其大于传递元件的尺寸的五倍、优选十倍。
光学防伪元件优选是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为观察者示出了光学可变的效果。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或者观察侧面不同地作用。只示例性地,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与观察角度相关或与侧面相关地为观察者示出不同的图案和/或不同的颜色(颜色变化或颜色倾斜效果)和/或不同的视角(3D效果)和/或不同的位置(运动效果)。
同样优选的是,在临时传递到传输载体上之后进行传递元件的第二次临时传递。尤其可以进行例如从第一传输辊子(或传输带)到传输载体的另外的部分、例如第二传输辊子或压紧辊子的第二次临时传递。特别优选地,在第二次临时传递时,将传递元件从传输载体的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传输辊子转交至传输载体的具有更大的半径的第二传输辊子(或压紧辊子)。
在优化的设计方案中,在传输载体的传输辊子上的传递元件可以在小于150度、尤其小于120度、进一步优选小于90度的传输角上被传输。相应地调整分离单元、传输辊子和连接单元彼此在传递设备中的相对布置。
传递元件优选在大于90度、优选大于135度、进一步优选大于180度的传输角上保持布置在压紧辊子上。大的传输角能够实现持久连接的稳定形成。如果传递元件在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前在大于30度、优选大于45度的传输角上布置在压紧辊子上,那么粘合剂可以在传递元件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前就已经被激活。在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后,传递元件在大于90度、优选大于135度的传输角上保持布置在压紧辊子上。
多个配合压紧辊子分布在(所提到的)传输角上,所述多个配合压紧辊子尤其以配合压紧辊子之间的不断增加的距离设置在压紧辊子上。
当前的解决方案的传输辊子和压紧辊子相互无接触地布置。在所述辊子之间设置有缝隙,该缝隙尤其与传递元件的高度适配。
传输设备的传输辊子可以在其速度方面被控制,尤其用于达到目标基底的速度,和/或用于选择或修正连接位置。当前,被视为对连接位置的修正的是,连接位置的改变小于传递元件的尺寸(即长度)的1%、优选小于0.2%。而连接位置的选择是超过传递元件的尺寸的10%的改变,尤其是以传递元件的尺寸的50%至500%的改变,这是可想到的,然而当前在目标基底上的传递元件的距离恒定的情况下是不重要的。
当前的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包括分离单元、传输载体和连接单元。在传递设备的分离区域中,分离单元使作为传递元件的光学防伪元件与传递基底分离。光学防伪元件作为传递元件以第一距离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上。在传递设备的连接区域中,连接单元将传递元件与目标基底持久地连接。传递元件以第二距离布置在目标基底上,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与传递基底分离的传递元件临时布置在传递设备的临时的传输载体上。临时的传输载体在传递元件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前已经以目标基底的速度传输传递元件。
分离单元、传输载体和/或连接单元被适配或者说调整用于实施已经描述的方法之一。
临时的传输载体将传递元件从分离区域传输到设备的连接区域。临时的传输载体尤其可以包括一个或两个传输辊子和/或传输带。分离单元实施传递基底的方向改变,以便分离传递元件。分离单元尤其可以设计为分离楔形件或者具有小的半径的分离辊子。
连接单元优选包括压紧辊子和多个配合压紧辊子,并且可选地包括用于粘合剂的激活单元,所述激活单元例如可以作为加热元件集成在压紧辊子中,和/或可以借助加热液体、如油或加热辐射、如IR(红外线)辐射工作。备选地也可以使用逐渐缩窄的压紧缝隙来替代辊子。连接单元优选是热压印单元,粘合剂优选是热封漆。
以下关系优选适用于辊子的半径和传递元件的尺寸。半径从分离区域向连接区域增大。(第一和/或第二)传递辊子的半径r小于传递元件的尺寸g的三倍,即r<3*g。而压紧辊子的半径大于传递元件的尺寸的五倍,即r>5*g。r1<r2<<r3尤其适用于三个辊子。
以下根据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和优点,在附图的图示中舍弃了按尺度和比例的呈现,以便提高直观性。
在附图中:
图1以横截面示出了根据当前的解决方案的传递设备;
图2以俯视图示出了传统的具有三行间隔很宽的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
图3以俯视图示出了具有三行相互更紧密地布置的间隔开的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
图4以横截面示出了传递元件和传递基底的子层;
图5在标记传输角的情况下示出了图1的传递设备的子单元的优选的相对布置;
图6示出了具有中间连接的传输装置的传递设备的备选的设计方案;并且
图7示出了没有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传递设备,所述传递设备在之后进行粘合剂涂覆。
图2或图3分别示出了用于没有或具有传递设备中的传递元件的距离改变的传递设备的传递元件的布置。
具有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1包括传递基底5和多个传递元件9,所述传递元件纵向地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5上。通过箭头示出传递基底的长度或者在传递设备中的相应的运动方向。分别示出了传递元件9的横向并排的行中的3行。
针对没有距离改变的传递设备,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传递元件9之间的距离d2必须与之后在目标基底上的距离d2一致。针对具有距离改变的传递设备,如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传递元件9之间的距离d1可以明显小于之后在目标基底上的距离d2。
传递元件的尺寸g(或长度)在0.5cm和10cm之间、优选在1至4cm之间。传递元件的高度h(与所述尺寸无关)在10μm至250μm、优选20μm至100μm的范围内。距离d1小于传递元件的尺寸,然而大于1mm、优选大于2mm、特别优选在5至20mm之间。而目标基底上的距离d2在几厘米、尤其4至25cm、优选5至10cm之间的范围内。因此,传递基底的可能的材料节约是明显的。
图1示出了传递设备10、20、30,它们包括分离单元10、中间传输单元20和连接单元30。
具有传递元件的纵向传递基底1包括传递基底5和传递元件9,所述具有传递元件的纵向传递基底1在输入区域ZFB中被输入传递设备。如图3所示的那样,传递元件9以距离d1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5上,并且以具有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1的速度v1输入传递设备。
在优选的第一设计方案中,速度v1是恒定的(并且小于目标基底的速度)。
在分离区域ALB中,分离楔形件作为分离单元10使传递元件9与传递基底5分离。通过传递基底5在分离楔形件10上的方向改变作用产生分离。
在中间传输区域ZTB中,将传递元件从分离区域ALB传输到施用或连接区域AB。中间传输单元20包括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和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3。分离的传递元件9临时传递到中间传输单元20的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上。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以大于传递基底5的速度v1的速度(在其外周上)旋转。在图1的示例中,(中间传输辊子22的表面和进而)在中间传输辊子22上的传递元件9以和目标基底6相同的速度v2运动。目标基底的速度在60至120米/分钟的范围内。在传递到中间传输辊子22上之后,在中间传输辊子22上或在中间传输单元20内的传递元件9已经具有更大的、之后的距离d2,以便与目标基底6持久地连接,并且优选同样已经具有相同的速度v2。
传递元件9从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进一步传递到(可选的)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3上。传递元件9从中间传输单元20、在此是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3传递到连接单元30、即其压紧辊子31上。
在连接区域AB中,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的传递元件9才第一次与目标基底6接触。连接单元30包括压紧辊子31、加热单元32和多个、在此四个配合压紧辊子36至39。目标基底6以速度v2运动到连接单元中、即辊子31、36-39之间。压紧辊子将传递元件9传输至目标基底6。通过加热单元32(其可以是随后被加热的压紧辊子31的一部分),在传输时已经激活粘合剂。传递元件9随后通过压紧辊子31被挤压到目标基底上。配合辊子36-39产生针对压紧辊子31的反压力。
与利用根据WO 2016/188624 A1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的相比,在存在的生产公差的范围内,当前的传递设备允许使用更高的速度、尤其是更高的速度改变。
具有传递元件的目标基底2在导出区域AFB内以其速度v2从传递设备导出/运动出。传递元件9如已经在中间传输单元20中那样以第二距离d2相互间隔开地布置在目标基底6上。
通过粘合剂使传递元件9与目标基底6持久地连接,粘合剂优选是热封漆。通常,粘合剂已经是在传递基底5上提供的传递元件9的一部分。粘合剂通常布置在传递元件的背离传递基底的侧面上。第二中间辊子23的功能是使传递元件翻转。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传递元件9的显示得较深的侧面、即例如粘合剂与目标基底接触。对于其粘合剂子层位于面向传递基底的侧面上的传递元件9,就此不需要第二中间辊子23。在已知的但目前不太重要的备选方案中,首先将粘合剂施加在连接单元30中(尤其要么施加在目标基底6上要么施加在传递元件9上)。
如在图1中通过旋转方向箭头示出的那样,辊子22、23、31中的相邻的辊子分别反向旋转。辊子22、23、31相互不接触,而是相互以优选可调节的转交缝隙布置。转交缝隙的宽度与传递元件、尤其是传递元件的高度有关。辊子可以实施为抽吸滚筒和/或吹风滚筒。借助负压(抽吸)和/或过压(吹风)可以支持传递元件的转交。缸或辊子例如在(多个)特定的位置以负压吸住(多个)传递元件。滚筒或辊子可以通过在(另外的)位置上吹风或不进行抽吸,或者在某个旋转角之后,在之前被吸住的传递元件的位置处释放传递元件。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辊子22、23和31具有增大的半径,即r22>r23>>r31。中间传输辊子的半径r22和r23是足够小的,以便支持传递元件在相应的转交缝隙中的分离。传递元件9在接管的辊子23、31上的附着力因此不必大于在转交的辊子22、23上的附着力。
压紧辊子31的半径r31被选择为明显大于第一和/或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2、23的半径(在图6中更好地示出相对关系)。压紧辊子31的大半径导致,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的传递元件9在与目标基底的第一次接触中不只在速度的绝对值v2方面,而且也在其运动方向方面与目标基底6的运动方向相符。压紧辊子31的半径r31优选在20至70cm的范围内。
多个配合压紧辊子36至39能够以均匀的距离依次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然而优选地,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第一配合压紧辊子36和37之间的距离小于其它距离、例如在配合压紧辊子37和38之间的距离。
图1示出了子单元27、28作为只是可选的单元。子单元27、28确保传递元件9在中间传输辊子22、23上的足够的临时附着力。子单元27、28尤其可以是清洁单元,所述清洁单元例如借助空气流或颗粒流清洁中间传输辊子。通常,传递元件9在中间传输辊子的(尽可能光滑的)表面上的附着力足以用于中间传输步骤。只是可选地,子单元27、28可以给中间传输辊子静电式地充电,或者精细地对中间传输辊子进行喷涂、尤其以水喷涂,以便加强临时附着力。子单元27、28可以集成到中间传输辊子22、23中。
在所描述的设计方案的变型方案中,对传递基底的速度v1进行控制。优选地,对于每个传递元件,将传递基底的速度v1临时提高到目标基底的速度v2。随后又降低传递基底的速度v1。
根据图1同样可良好地理解多个其它的变型方案,它们可以分别相互组合,并且与迄今描述的设计方案组合。分离单元10可以与在WO 2016/188624A1中类似地使用。也就是传递基底的传输方向v1可以反转,从而将布置在传递基底的下侧的传递元件输入分离单元10。可相应调整分离单元10和中间传输辊子22之间的缝隙或距离。与选择的输入无关地,如在图1中能够通过将(可选的)中间传输辊子22、23在构思上省略而识别的那样,传递元件也可以直接传递到压紧辊子31上。
图4示例性示出了剖切传递基底5上的传递元件9得到的横截面。
传递基底5优选通过两个只相互连接的薄膜子层51、53形成,薄膜子层尤其与粘合剂层52连接。在WO2010/031543A1中更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独立的子层作为传递基底的使用。
传递元件9是多层元件。传递元件的外部形状可以相应于第一图案(或者说视觉对象)或简单的几何形状。在图4中示出了传递元件的部分可选的以下子层91至98。
传递元件9优选是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所述防伪元件包括用于在俯视图和/或透视图中观察的光学防伪特征。光学防伪特征通过一个或多个子层94至96形成。特别优选地,光学防伪特征区域性地被不同地结构化,和/或光学可变地构造(在倾斜或旋转时针对观察者的改变的印象),例如以第二和/或第三图案的形式光学可变地构造。传递元件的光学防伪特征包括压印漆层94,光学有效的凸纹结构压印到该压印漆层中。在凸纹结构上设置有提高反射的子层95、例如金属化部或HRI层。所述子层可以在整个表面上、在部分表面上具有留空部,和/或局部作为网格化的子层存在。优选在提高反射的子层95上存在另外的颜色子层(或功能子层)96,其可以是不透明的或半透明的和/或不同颜色的(着色的)和/或光学可变的(OVI颜料)或可激活的(发光的、热致变色的和/或能够可逆或不可逆地改变的)。
在光学有效的子层94至96的上方布置有热封漆子层97,其可以建立与目标基底的持久连接。为了支持传递元件9与传递基底5的分离,如常见的那样,在传递基底的表面上布置有传递元件9的分离子层91。同样作为传递元件9的可选的子层已知的是薄膜子层93,其可以用作传递元件9中的承载子层。
这种多层的传递元件9的高度通常在20至100μm之间。
在此,传递元件9可选地可以包括另外的中间附着层(或者说粘附层)92、98。传递元件9的中间附着层92、98在中间传输传递元件9时与中间传输单元20或压紧辊子31接触。中间附着层92、98被调整用于支持临时传递到中间传输单元20或压紧辊子31,和/或用于在临时传递之后支持与中间传输单元20或压紧辊子31的分离。中间附着层92、98就此优选与相应的辊子22、23、31的材料适配。例如,中间附着层92设置用于确保在第一传输辊子22和/或压紧辊子31上实现提高的临时附着力。与在传递元件的结构中跟随中间附着层92(之后)的子层93或94相比,中间层92具有在这些辊子22、31上的更好的临时附着力。与粘合剂子层97相比,中间层98具有在中间传输单元20的(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3或必要时另外的)表面上的更差的临时附着力。中间层98此外被调整用于通过粘合剂子层97实现与目标基底的持久连接。中间附着层98比粘合剂子层97更薄,针对它们的高度尤其适用h98*2≤h97。可以例如通过设置用于粘合剂子层的或单独的激活装置来激活中间附着层98。中间附着层98尤其可以与粘合剂起化学反应或者自行转化。
图5示意性示出图1的传递设备的在优化的相对布置中的辊子22、23、31和分离单元10。
在辊子22、23和31中,以阴影线突出了用于辊子22、23和31上的传递元件的相应的传输角w22、w23和w31。
通过优化的布置,在第一和/或第二中间传输辊子22、23上的传输角可以降低到135度以下。在所示的情况下,在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上的第一传输角w22甚至在90度以下,并且同时第二传输角在120度以下。因此,两个中间传输辊子上的传输角的和可以降低到240度以下。该减小对处理速度没有明显影响,但降低了在中间运输中对临时的附着的要求。
在压紧辊子上的传输角w31大于90度,优选大于135或180度。在压紧辊子31上的大的传输角w31在两个方面是有帮助的。一方面,传输角w31越大,与目标基底的持久连接越好(主要由于有更多时间来形成粘合连接,并且有更多的用于配合压紧辊子的空间)。另一方面,一旦传递元件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则粘合剂可以有利地在与目标基底接触之前就已经被激活。直到传递元件与目标基底接触的传输角w31的份额优选在30度至90度之间或在45度至60度之间。
图6示出了图1的优选解决方案的部分方面的一些可想到的备选方案。该图只示出了传递设备的改变的部分。
如已经描述并且现在在图6中示出的那样,压紧辊子31的半径明显大于中间传输单元220的辊子的半径。此外,分离辊子110现在用作分离单元,分离辊子的半径可以类似于(或者可以小于)中间传输单元220的辊子的(必要时第一)半径。
与图1的可识别地最大的不同在于中间传输单元220的设计。
中间传输单元220包括四个相同类型的(第一)中间传输辊子221至224,它们沿相同的方向旋转。中间传输辊子221至224的(旋转)速度是可单独控制的。此外,中间传输辊子221至224能够以辊子转台的方式改变其位置(参见加粗示出的旋转方向箭头)。该图示出了在以下位置中的辊子。中间传输辊子221定位在分离单元处,并且以传递基底5的速度v1运动。中间传输辊子221接管传递元件,而在该步骤中未加速传递元件9。在中间传输辊子222上布置有至少一个传递元件9,所述至少一个传递元件现在在中间传输辊子222上从速度v1加速到速度v2(+Δv=v2-v1)。中间传输辊子223(始终在其外周上)以目标基底或压紧辊子31的速度v2运动,并且将传递元件9转交到压紧辊子31上。在第四位置中,不再承载传递元件的中间传输辊子224的旋转又减小为传递基底5的速度(-Δv=v1-v2)。这四个中间传输辊子221-224在一个工作循环(接管、加速、转交、减速)之后逆时针地交换其位置,如通过方向箭头示出的那样。在四个工作循环之后,中间传输辊子221-224又到达所示的位置,在所述四个工作循环中,4*n个传递元件被传输到压紧辊子31上(n=1至4)。传递元件的速度改变和距离改变也可以在中间传输单元20、220中、在(第一次)临时传递的步骤之后进行。
图7示出了没有根据本发明设计的传递设备700。
传递设备700可以被视为根据WO 2016/188624 A1的传递设备的改进。在传递基底上提供光学防伪元件。在现有技术中,防伪元件在背离传递基底的表面上包括热封层,所述热封层由分离单元加热并且用于将防伪元件与目标基底持久地连接。热封层的激活温度就此是已知的解决方案的重要的参数。
改进的传递设备的基本构思是在传递设备中、尤其在分离单元的区域中才将与目标基底接触的附着层施加到防伪元件上,所述防伪元件布置在传递带上。
传递设备700设置用于,将光学防伪元件709(作为传递元件)从传递基底701传递到目标基底706。传递设备包括分离单元710、接管单元730和施加单元707。分离单元710和接管单元730布置为,使得它们形成转交缝隙。传递设备700使具有光学防伪元件709的传递基底701和目标基底706运动到转交缝隙中。在转交缝隙中的光学防伪元件709通过分离单元710与传递基底分离,并且转交到目标基底706上。施加单元707在传递设备700中才将附着层708施加到光学防伪元件709上,所述光学防伪元件布置在传递基底705上。
在描述了传递设备700的基本原理之后,以下描述传递设备的特别有利的方面和其在图7中的具体的设计方案。这些方面可以分别相互组合。
根据第一方面,附着层708设置用于至少在转交缝隙中建立光学防伪元件709与目标基底706的附着连接。附着层708在转交缝隙中直接在分离之前或分离时与目标基底706接触。附着层708本身(或与防伪元件或目标基底的另外的子附着层共同地)设置用于持久地连接防伪元件与目标基底。
根据第二方面,附着层708从施加单元707选择性地只施加到光学防伪元件709上。因此,不只节约了附着层材料,而且还使得对传递基底的利用、如重新使用更容易。施加单元707可以以非接触方式、例如借助喷涂或喷墨方法,或者以接触方式、例如以柔性印刷方法、凹版印刷方法或者吻印(KissPrint)方法选择性地施加附着层。
根据第三方面,附着层708通过交联的粘合剂、可硬化的粘合剂或多组分粘合剂形成。尤其可以在转交缝隙处(或沿传输方向在其后方)设置在图7中未示出的硬化单元、如UV和/或IR源。附着层708优选具有高的耐热水性。根据第四方面,(之后才施加的)附着层708形成粘合剂系统的第一成分,其中,光学防伪元件709的(外部的)子层包括第二成分。
根据第五方面,施加单元707布置在分离单元710的区域中,即尤其布置在转交缝隙之前不远处。对附着层708的可能的要求、如相对于氧气和/或光的敏感性因此可以保持较少。
根据第六方面,传输设备还可以包括压紧辊子733,所述压紧辊子尤其可以布置在接管辊子730或配合压紧辊子734处。根据第七方面,目标基底706借助转向辊子739从施加单元707旁导引至转接缝隙中。
根据第八方面,目标基底706以第一速度v2传输到传递设备700中,第一速度大于基本速度v0,具有防伪元件的传递基底701以所述基本速度传输到传递设备700中。
根据第九方面,传输设备700包括用于传递基底705的一个(或两个)中间存储器711(711、712)。这个(或这些)中间存储器尤其用于,可以与传递基底的基本速度v0无关地控制传递基底在分离单元处的速度v1。中间存储器711、712在附图中显示为能够容纳传递基底的灵活的长度的环并且本身以该形式(具有无质量的跳动件,
Figure BDA0003191858390000131
)或者其它形式已知。
根据第十方面,传递基底的速度v1在施加单元707(或分离单元710)的区域中与时间相关地被控制v1(t)。因此,在施加附着层708时,速度尤其可以具有最小值,甚至小于基本速度v0,和/或在光学防伪元件709与传递基底705分离时具有最大值,该最大值例如大于基本速度v0。
传递设备700确定用于光学防伪元件、优选光学可变的防伪元件,如它们之前已经被讨论并且尤其参考图4被详细描述的那样。
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转交单元710可以构造为转交楔形件,并且接管单元730可以构造为接管辊子。
附图标记清单
1 具有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
2 具有传递元件的目标基底
5 传递基底
6 目标基底
9 传递元件
v1 传递基底的速度
d1 传递基底上的传递元件距离
v2 目标基底的速度
d2 目标基底上的传递元件距离
10 分离单元
20 中间传输单元
22 第一中间传输辊子
23 第二中间传输辊子
27、28 清洁单元
30 连接单元
31 压紧辊子
32 加热单元
36-39 配合压紧辊子
51、53 传递基底子层
52 粘贴层
91 分离层
92 中间附着层
93 薄膜子层
94 压印漆
95 金属化部
96 漆层
97 热封漆
98 中间附着层
w22 第一中间辊子上的传输角
w23 第二中间辊子上的传输角
w31 压紧辊子上的传输角
110 分离辊子
220 中间辊子转台
221-224 第一中间辊子
701 具有传递元件的传递基底
702 具有传递元件的目标基底
705 传递基底
706 目标基底
707 粘合剂施加单元
708 粘合剂层
709 传递元件
710 分离单元
711、712 中间存储器
730 接管辊子
733 压紧辊子
734 配合压紧辊子
739 转向辊子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中的方法,具有:
-在传递基底(5)上提供多个光学防伪元件作为传递元件(9),
其中,所述传递元件(9)以第一距离(d1)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5)上;
-将传递元件(9)与所述传递基底(5)分离;
-使目标基底(6)以速度(v2)运动;
-将所述传递元件(9)与运动的目标基底(6)持久地连接;
其中,传递元件(9)以第二距离(d2)布置在所述目标基底(6)上,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d1),
其特征在于,
-将与所述传递基底(5)分离的传递元件(1)临时传递到所述传递设备(10、20、30)的传输载体(20)上,并且
-在与所述目标基底(6)接触之前已经以目标基底(6)的速度在传输载体(20)上传输所述传递元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临时传递的步骤中或在传输步骤中改变分离的传递元件(9)的距离和/或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改变所述传递基底(5)的局部运动方向使所述传递元件(9)与所述传递基底(5)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9)在持久连接时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和/或
所述传递元件(9)在临时传递时被传递到作为传递设备(10、20、30)的传输载体(20)的压紧辊子(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9)在与所述目标基底(6)接触的时间点相对于目标基底准平行地运动,方式尤其为所述压紧辊子(31)的半径(r31)大于传递元件的尺寸的五倍、优选十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临时传递到所述传输载体(20;22)上之后进行所述传递元件(9)的第二次临时传递,尤其传输到所述传输载体(23)的另外的部分或压紧辊子(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临时传递时,将所述传递元件从传输载体的具有第一半径的第一传输辊子(22)转交至传输载体的具有更大的半径的第二传输辊子(23)或者具有更大的半径的压紧辊子(3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传输载体的传输辊子(22、23)上的传递元件在小于150度、尤其小于120度、进一步优选小于90度的传输角(w22、w23)上被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在大于90度、优选大于135度、进一步优选大于180度的传输角(w31)上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元件(9)在与目标基底(6)接触之前,在大于30度、优选大于45度的传输角上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并且尤其在与目标基底(6)接触之后,在大于90度、优选大于135度的传输角上保持布置在压紧辊子(31)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设备的传输辊子(22、23)在其速度方面被控制,尤其用于达到目标基底的速度,和/或用于修正连接位置。
12.一种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10、20、30),包括:
-分离单元(10),在传递设备(10、20、30)的分离区域(ALB)中,所述分离单元使作为传递元件(9)的光学防伪元件与传递基底(5)分离,
其中,传递元件(9)以第一距离(d1)依次布置在传递基底(5)上;和
-连接单元(30),在传递设备(10、20、30)的连接区域(VB)中,所述连接单元将传递元件(9)与目标基底(6)持久地连接,
其中,传递元件(9)以第二距离(d2)布置在目标基底(6)上,所述第二距离大于第一距离(d1),
其特征在于传递设备(10、20、30)的临时的传输载体(20),与传递基底(5)分离的传递元件(1)临时布置在所述临时的传输载体上,并且
其中,在传递元件(9)与目标基底(6)接触之前,所述传输载体(20)已经以目标基底(6)的速度传输传递元件(9)。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递设备(10、20、3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10)、所述传输载体(20)和/或所述连接单元(30)被调整用于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传递设备(10、20、30),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单元(10)实施所述传递基底的方向改变,以便分离所述传递元件,并且尤其设计为分离楔形件或者具有小的半径的分离辊子。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传递设备(10、20、3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载体(22)包括一个或两个传输辊子(22、23),和/或连接单元(30)包括压紧辊子(31),其中,针对所述辊子的半径(r22、r23、r31)和传递元件的尺寸尤其适用的是:
-所述半径从分离区域向连接区域增大,和/或
-所述传递辊子的半径(r22、r23)小于所述传递元件的尺寸的三倍,和/或
-所述压紧辊子的半径(r31)大于传递元件的尺寸的五倍。
CN202080012153.1A 2019-02-28 2020-02-24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Active CN1133658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001422.7 2019-02-28
DE102019001422.7A DE102019001422A1 (de) 2019-02-28 2019-02-28 Transf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in einer Transfervorrichtung
PCT/EP2020/025086 WO2020173603A1 (de) 2019-02-28 2020-02-24 Transf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in einer transfervorrichtung für optische sicherheitselemen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5848A true CN113365848A (zh) 2021-09-07
CN113365848B CN113365848B (zh) 2022-08-16

Family

ID=69726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2153.1A Active CN113365848B (zh) 2019-02-28 2020-02-24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31006A1 (zh)
CN (1) CN113365848B (zh)
DE (1) DE102019001422A1 (zh)
WO (1) WO20201736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7291A (zh) * 2023-03-17 2023-07-25 徐州市沂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封装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0214263A1 (de) * 2020-11-12 2022-05-12 OPTIMA life science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Übertragen einer Membran
DE102023119166B3 (de) 2023-07-20 2024-10-17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Transferaufbau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8625A1 (en) * 2003-03-14 2004-09-16 Trub Ag Card-format data medium,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a data medium and lamination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ard-format data medium
US20080026192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alliday Brian L Composite thermal transfer,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abel webs
CN102246102A (zh) * 2008-12-30 2011-11-16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制造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69098A (zh) * 2012-01-23 2014-11-26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防伪文件以及用于制造防伪文件的方法
CN105263719A (zh) * 2013-04-05 2016-01-20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阴文字的防伪元件的方法
US20180141370A1 (en) * 2015-05-27 2018-05-24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Appl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27592A1 (de) * 1998-06-20 1999-12-23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Etiketten für die elektronische Artikelsicherung
DE102006037417A1 (de) * 2006-08-10 2008-02-14 Bielomatik Leuze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selbstklebenden Etiketten, insbesondere von RFID-Etiketten auf ein bewegtes bahn- oder bogenförmiges Material
DE102008047641A1 (de) * 2008-09-17 2010-04-15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Sicherheitselement-Transfermaterial mit mehrschichtigem Träger
DE102016008664B4 (de) * 2016-07-20 2019-10-31 Bw Papersystems Stuttgart Gmbh Vorrichtung zum Aufbringen von Datenträgern auf eine Trägerbah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178625A1 (en) * 2003-03-14 2004-09-16 Trub Ag Card-format data medium, metho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uch a data medium and lamination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 card-format data medium
US20080026192A1 (en) * 2006-07-25 2008-01-31 Halliday Brian L Composite thermal transfer, method of making same and label webs
CN102246102A (zh) * 2008-12-30 2011-11-16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制造膜的方法和设备
CN104169098A (zh) * 2012-01-23 2014-11-26 雷恩哈德库兹基金两合公司 防伪文件以及用于制造防伪文件的方法
CN105263719A (zh) * 2013-04-05 2016-01-20 德国捷德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阴文字的防伪元件的方法
US20180141370A1 (en) * 2015-05-27 2018-05-24 Giesecke+Devrient Currency Technology Gmbh Application devic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87291A (zh) * 2023-03-17 2023-07-25 徐州市沂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封装方法及装置
CN116487291B (zh) * 2023-03-17 2024-03-26 徐州市沂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封装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73603A1 (de) 2020-09-03
DE102019001422A1 (de) 2020-09-03
CN113365848B (zh) 2022-08-16
EP3931006A1 (de) 2022-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5848B (zh) 用于光学防伪元件的传递设备和传递设备中的方法
CN101688794B (zh) 用于制造位移刻度尺的系统和方法
CN108472980B (zh) 用于将薄膜的转印层施加到基质上的方法和施加设备
KR101515324B1 (ko) 엠보싱 무늬가 형성된 재귀반사시트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제조장치
KR20140029492A (ko) 핫 스탬핑 방법 및 장치
US9701059B2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registered embossing of extensible printed film or of a laminate comprising an extensible printed film
US8453700B2 (en) Continuous motion label transferring apparatus
NZ201691A (en) Security token made from bi-axially oriented polymeric film
WO1998056596A1 (en) Security document including a magnetic watermark and method of production thereof
KR102384720B1 (ko) 필름을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공급 장치, 사출 금형 및 시스템
CN101680780A (zh) 全内反射位移刻度尺
EP2307198B1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holographic and other microstructure or refractive images onto a web-carried resin coating in registration with printing on the web
JPH08300798A (ja) 図案や標示の製作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20025062A (ko) 표면 코팅물을 국부적으로 도포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와,이러한 국부 표면 코팅물을 구비하는 호흡 기능식 호일
CN102529303A (zh) 薄膜双面自动对位间歇式涂敷方法
US20080256771A1 (en) Conveyor Belt and Conveyor Belt Manufacturing Process
CN113752148A (zh) 薄膜处理系统和方法
JP2004358788A (ja) 包装材料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KR101303352B1 (ko) 수지포장지용 합지원단 코팅기의 원단 평활도 유지장치
JP6044925B2 (ja) 情報通信体の製造方法
CZ20032388A3 (cs) Plošný bezpečnostní prvek
KR101603382B1 (ko) 코팅장치
US20150375487A1 (en) Roll-to-rol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roduct comprising a target substrate provided with at least one foil shaped component
CN113766759A (zh) 薄膜处理系统和方法
JPH0930198A (ja) 転写シートおよび転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