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63588A - 贴胶带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胶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63588A
CN113363588A CN202110486239.4A CN202110486239A CN113363588A CN 113363588 A CN113363588 A CN 113363588A CN 202110486239 A CN202110486239 A CN 202110486239A CN 113363588 A CN113363588 A CN 1133635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cell
pasting
along
adhesive tape
past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62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63588B (zh
Inventor
何海峰
梁威
彭利军
陈俊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Ju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Ju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Ju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Ju Innovativ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62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3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63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63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63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贴胶带方法。该贴胶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电芯置于贴胶带工位;将胶带吸附于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以致胶带同时紧贴于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继续移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表面与电芯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主表面。由此,胶带粘贴在电芯的侧面与主表面的连接处时能够张紧,达到平整、无多余部分以及无起皱的效果。

Description

贴胶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贴胶带方法。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电芯需要封装在封装膜中。该封装膜分为绝缘层、金属层以及熔合层,金属层用于隔绝水分。封装膜封装电芯的过程就是把包裹在电芯外部的两层封装膜的熔合层加热熔合,以实现封装。封装后电芯的侧部形成有封印边。封印边形成后,通常需要弯折从而形成折边,再通过绝缘胶带将折边紧贴至电芯上。通过绝缘胶带将折边紧贴至电芯上,一方面能够使得折边外露的金属层被包裹起来,达到绝缘的目的,另一方面,能够使得电芯的外观一致性好。
通过绝缘胶带将折边紧贴至电芯上时,传统的贴胶带机构采用的做法是:利用滚轮将绝缘胶带滚贴至电芯上。首先将胶带的中间部分粘贴在电芯的侧面之后,再通过滚轮将胶带的上下两部分分别滚贴在电芯的主表面(上、下表面)上。然而,由于滚轮是直接沿着电芯的主表面(上、下表面)进行滚贴的,从而,胶带在主表面(上、下表面)的粘贴部分和电芯的侧面的粘贴部分的连接处(即主表面和侧面的拐角处)容易产生多余的胶带部分,导致胶带在电芯的主表面和侧面的拐角处起皱而不平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贴胶带方法通过胶带将折边紧贴至电芯上时,容易导致胶带在电芯的主表面和侧面的拐角处起皱而不平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使得胶带在电芯的主表面和侧面的拐角处平整而不易起皱的贴胶带方法。
一种贴胶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芯置于贴胶带工位,并对电芯沿第一方向限位,其中,电芯在贴胶带工位时,电芯的侧面沿第二方向的位置与第一贴部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对应,且电芯与第一贴部沿第一方向排布;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通过第二贴部的吸附能力将胶带吸附于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以致胶带同时紧贴于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
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并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其中,第一方向的正方向为安装座靠近电芯的方向;
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继续移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贴部转动至第二表面与电芯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主表面,则停止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
上述的贴胶带方法,通过第二贴部的吸附能力吸附胶带,并使得胶带位于第二贴部和第一贴部的同一侧。然后,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靠近电芯的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一贴部与电芯的折边抵接,从而能够将第一贴部对应的胶带的部分粘贴于电芯的第一侧面。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二贴部与第一侧面抵接后,再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以致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贴部转动至第二表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平行时,则胶带的粘结面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从而能够将折边紧贴至第一侧面并与电芯可靠固定。在第二贴部逐渐越过第一侧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的过程中,胶带在第一侧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倾斜的粘结部分。并且在该过程中,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和第三表面的连接处能够沿前进方向逐渐拉扯着胶带并挤压着第一侧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前进。因此,粘结部分粘贴在第一侧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时能够张紧,并适应于第一侧面与第一主表面/第二主表面的连接处的拐角形状,达到平整、无多余部分以及无起皱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之后,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的步骤之后,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压缩第一弹性件,以致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挤压第一贴部,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的步骤中:第二贴部通过克服扭簧的弹性力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其中,扭簧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和安装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
在第一贴部沿第二方向的不同侧分别配置第二贴部;
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的步骤中:两个第二贴部绕各自对应的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时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直至第二贴部转动至第二表面与电芯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主表面的步骤中:两个第二贴部中,其中一个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的部分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第一主表面,另一个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的部分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第二主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通过真空设备和第一真空接头对第二贴部上的吸附孔抽真空的方式,使得第二贴部吸附胶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将安装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沿第一方向移动安装座时,令滑块沿滑轨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安装座上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令第一贴部的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槽滑动配合,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
在安装座上开设导向孔,其中,导向孔的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
将导柱的一端与第一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导向孔;
将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导柱并设置在第一贴部与安装座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导向孔的孔壁安装滚珠轴套,并将滚珠轴套套设于导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贴胶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贴胶带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第一贴部、第二贴部、第一连接轴以及扭簧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至图11为图1中的贴胶带机构通过胶带将折边紧贴于电芯的第一侧面的工作过程变化图;
图12为一实施例的贴胶带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贴胶带机构100;
胶带200;胶带盘220;粘结部分210;非粘结面201;粘结面202;
电芯300;折边310;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第一侧面303;
安装座110;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支撑部113;第三安装部114;滚珠轴套116;把手117;
第一贴部120;第一表面121;导柱123;
第一弹性件130;
第二贴部140;第二贴部140a;第二贴部140b;第二表面141;吸附孔101;圆角143;
第一连接轴151;扭簧152;轴承153;
第一真空接头160;
工作台180;限位座181;
滑轨191;滑块19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结合图1至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贴胶带机构100。贴胶带机构100用于通过胶带200将电芯300的封印边形成的折边(未示出)紧贴至电芯300的表面。贴胶带机构100包括:安装座110、第一贴部120、第一弹性件130、第二贴部140、第一连接轴151以及扭簧152。第一贴部120安装于安装座110并能够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相对运动。第一弹性件13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贴部120和安装座110连接,并且能够沿第一方向X发生弹性变形。第二贴部140位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二方向Z上的一侧,并用于吸附胶带200。第二贴部140通过第一连接轴151与安装座110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方向沿第三方向Y。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以及第三方向Y两两相互垂直。扭簧15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151,扭簧15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贴部140和安装座110连接。
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Z以及第三方向Y的具体方向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方向X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与之相反的则为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以第二方向Z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第二方向Z的正方向,与之相反的则为第二方向Z的反方向。以第三方向Y的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第三方向Y的正方向,与之相反的则为第三方向Y的反方向。
具体地,请参考图1和图2,安装座110包括: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以及支撑部11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11、第二安装部112以及支撑部113分别呈板状。第二安装部112与第一安装部111沿第三方向Y间隔且相对设置。第一安装部111的一端和第二安装部112的一端分别与支撑部113固定连接,从而支撑部113能够支撑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
第一贴部120可以呈板状、块状等形状。同样的,第二贴部140也可以呈板状、块状等形状。第一贴部120位于第二安装部112与第一安装部111之间,并与第二安装部112和第一安装部111分别滑动连接。具体地,第二安装部112与第一安装部111上分别设有一个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导槽(未示出)。第一贴部120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111上的导槽滑动配合,第一贴部120的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12上的导槽滑动配合,从而,通过第一贴部120与导槽的滑动配合,能够使得第一贴部120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相对运动。其中,导槽对第一贴部120和安装座110的相对运动则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具体地,请参考图2,安装座110还包括:第三安装部114。第三安装部114也可以为安装板。第三安装部114位于第二安装部112与第一安装部111之间,并且第三安装部1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安装部112和第一安装部111固定连接。第三安装部114位于第一贴部120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第三安装部114上设有导向孔(未示出),该导向孔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X。
请参考图5,贴胶带机构100还包括导柱123。导柱123的一端与第一贴部120可通过螺纹连接等方式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该导向孔并与该导向孔适配。导柱123沿导向孔与第三安装部114做相对运动时,则第一贴部120同步与第三安装部114沿第一方向X做相对运动,从而实现第一贴部120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做相对运动。由于该导向孔的轴线方向为第一方向X,从而限定导柱123和第一贴部120均沿第一方向X与第三安装部114相对运动,起到了导向作用。
第一弹性件130可以是弹簧,例如压簧。请参考图2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30套设于导柱123,并位于第三安装部114与第一贴部120之间,从而第一弹性件130分别与第三安装部114与第一贴部120抵接。第一贴部120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做相对运动时,则第一弹性件130沿导柱123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可见,通过导柱123能够引导第一弹性件130的变形方向沿第一方向X,起到导向作用,从而能够确保第一贴部120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做相对运动。
请参考图1、图4以及图5,第二贴部140位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二方向Z上的一侧。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贴部1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二贴部140a和第二贴部140b。两个第二贴部140(140a、140b)分别位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二方向Z的不同侧,其中一个第二贴部140a位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二方向Z的正方向的一侧,另一个第二贴部140b位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二方向Z的反方向的一侧。第二贴部140具有吸附功能,用于吸附胶带200。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贴部140与第一连接轴15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轴151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111通过轴承153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安装部112通过轴承153转动连接,从而,第一连接轴151能够与安装座110相对转动,进而第二贴部140能够与安装座110相对转动。
扭簧152套设于第一连接轴151。第一连接轴151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一个扭簧152。其中一个扭簧152位于第二贴部140与第一安装部111之间,该扭簧152的一端与第二贴部14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安装部111固定连接。另一个扭簧152位于第二贴部140与第二安装部112之间,该扭簧152的一端与第二贴部14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对应的第二安装部112固定连接。因此,第二贴部140相对于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112转动时,则扭簧152会发生弹性扭转。
进一步地,如前所述,第一贴部120与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做相对运动时,能够改变二者的相对位置。其中,安装座110相对于第一贴部120具有沿第一方向X排布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并且安装座110能够通过第一弹性件130的压缩变形从第一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
具体地,如前所述,第一弹性件130位于第一贴部120与第三安装部114之间,并与第一贴部120和第三安装部114分别抵接,因此,第一贴部120与第三安装部114相互靠近时,则二者相互压缩第一弹性件130。也就是说,从第一相对位置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弹性件130的压缩变形量增大,第一贴部120与第三安装部114的距离变小。
第一贴部120具有第一表面121,第一表面121朝向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第二贴部140具有第二表面141。在图6至图8中,安装座110相对于第一贴部120在第一相对位置。安装座110与第一贴部120在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二表面141与第一表面121均朝向第一方向X,并且,二者沿第一方向X的朝向相同,均朝向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
请结合图6至图11,电芯300具有第一主表面301、与第一主表面301相背设置的第二主表面302以及第一侧面303。第一主表面301的朝向和第二主表面302的朝向与电芯300的厚度方向一致。第一侧面30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表面301和第二主表面302。第一侧面303处具有折边310。贴胶带机构100用于通过胶带200将折边310与第一侧面303紧贴。
请参考图12,结合图6至图11,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贴胶带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将电芯300置于贴胶带工位,并对电芯300沿第一方向X限位,其中,电芯300在贴胶带工位时,电芯300的侧面沿第二方向Z的位置与第一贴部120沿第二方向Z的位置对应,且电芯300与第一贴部120沿第一方向X排布。
具体地,如图6所示,将电芯300置于贴胶带工位之后,第一贴部120沿第二方向Z的位置与第一侧面303沿第二方向Z的位置对应,从而第一表面121能够沿第一方向X对准第一侧面303,并对准折边310。两个第二贴部140分别位于第一贴部120的在第二方向Z上的不同侧。
步骤S200:通过第二贴部140的吸附能力将胶带200吸附于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以致胶带200同时紧贴于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
具体地,如图7所示,胶带200具有非粘结面201和与非粘结面201相背设置的粘结面202。可通过将非粘结面201置于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由于第二贴部140具有吸附能力,从而能够将胶带200的非粘结面201吸附于第二表面141。
由于安装座110与第一贴部120在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二表面141与第一表面121均朝向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因此,如图7所示,胶带200吸附于第二表面141的一侧时,则胶带200位于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41的同一侧(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一侧),从而,胶带200的非粘结面201同时能够紧贴第一表面121。
如图7所示,沿第二方向Z,胶带200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紧贴于第二贴部140a的第二表面141,第二部分紧贴于第一表面121,第三部分紧贴于第二贴部140b的第二表面141。与该三部分一一对应地,粘结面202也分为了三部分,非粘结面201也分为了三部分。
步骤S30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直至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与电芯300的折边及电芯300的侧面抵接,并直至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与第二贴部140的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与电芯300的侧面抵接。
具体地,结合图7和图8,通过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则第一贴部120和第二贴部14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同步运动。由于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对准第一侧面303和折边310,从而能够使得胶带200的粘结面202对应的第二部分粘结于折边310和第一侧面303。并且,第一贴部120能够通过胶带200的第二部分间接地抵接于折边310和第一侧面303。
结合图6至图8所示,第二贴部140具有第三表面142。安装座110与第一贴部120在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三表面142与第一贴部121相对,并朝向第二方向Z。第一主表面301沿第二方向的正方向超出第二贴部140a的第三表面142。第二主表面302沿第二方向的反方向超出第二贴部140b的第三表面142。由此可见,两个第二贴部140b的第三表面142沿第二方向Z均未超出第一侧面303,从而两个第三表面142之间的间距小于电芯300的厚度。
在本步骤中,由于第一贴部120抵接于折边310和第一侧面303,则第一贴部120不能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此时,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则第一贴部120保持不动,第三安装部114压缩第一弹性件130并靠近第一贴部120运动,从而,安装座110相对于第一贴部120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从第一相对位置切换为第二相对位置。在图9至图11中,安装座110与第一贴部120的相对位置为第二相对位置。
可以理解,从图8至图11的过程中,第三安装部114压缩第一弹性件130并靠近第一贴部120运动的过程中,安装座110带动第一连接轴151同步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从而,第一连接轴151带动第二贴部14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
结合图8和图9,由于两个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三表面142沿第二方向Z均未超出第一侧面303,因此,第二贴部140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至第一侧面303处时,则会被第一侧面303阻挡。如图9所示,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与第一侧面303抵接。
步骤S40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继续移动安装座110,使得安装座110带动第一连接轴151,第一连接轴151带动第二贴部140同时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贴部140转动至第二表面141与电芯300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140所吸附的胶带200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300的主表面,则停止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
在步骤S300之后,由于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与第一侧面303抵接,此时,由于第一连接轴151继续随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从而,第一连接轴151带动第二贴部140克服扭簧152的弹性力并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发生转动,进而,第二贴部140的角度发生倾斜,并导致胶带200的粘结面202与第一主表面301和第二主表面302的夹角逐渐变小。
结合图9至图10,在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该转动过程中,第二贴部140a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则会沿第二方向Z的正方向移动,第二贴部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则会沿第二方向Z的反方向移动。又由于第一连接轴151继续随安装座110带动第二贴部14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从而,第二贴部140a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同时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的正方向移动,第二贴部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同时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的反方向移动,进而,第二贴部140a能够逐渐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的连接处,第二贴部140b能够逐渐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并且,在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该转动过程中,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会对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施加一定的压力。
可以理解,由于在第二贴部140a逐渐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的连接处,第二贴部140b逐渐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的连接处的过程中,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角度发生倾斜,并导致胶带200的粘结面202与第一主表面301和第二主表面302的夹角逐渐变小,因此,随着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角度持续发生倾斜,当第二贴部140a的第二表面141与第一主表面301相对且平行,第二贴部140b的第二表面141与第二主表面302相对且平行时,则第二贴部140a上吸附的胶带200的第一部分覆盖并粘结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贴部140b上吸附的胶带200的第三部分的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第二主表面302,即到达图11所示的状态。此时,第二贴部140a完全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的连接处,第二贴部140b完全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步骤中,由于两个第三表面142之间的间距小于电芯300的厚度,因此,在第二贴部140(140a、140b)逐渐越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的过程中,胶带200在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分别形成倾斜的粘结部分210(见图10和图11)。并且,在该过程中,由于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是同时沿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Z逐渐移动的,从而,在该过程中,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能够沿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的拐角形状逐渐移动。并且,还由于在该过程中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会对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施加一定的压力,进而,在该移动过程中,第二贴部140(140a、140b)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能够沿前进方向逐渐拉扯着胶带200并挤压着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前进。因此,粘结部分210粘贴在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时能够张紧,并适应于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的拐角形状,达到平整、无多余部分以及无起皱的效果。
上述的贴胶带方法,通过第二贴部140的吸附能力吸附胶带200,并使得胶带200位于第二贴部140和第一贴部120的同一侧。然后,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直至第一贴部120与电芯300的折边310抵接,从而能够将第一贴部120对应的胶带200的部分粘贴于电芯300的第一侧面303。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直至第二贴部140与第一侧面303抵接后,再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以致第一连接轴151带动第二贴部140同时沿第一方向X的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贴部140转动至第二表面141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平行时,则胶带200的粘结面202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从而能够将折边310紧贴至第一侧面303并与电芯300可靠固定。
此外,第一贴部120与折边310抵接之后,第一贴部120则保持不动,因此,安装座110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时,则需要克服第一弹性件130的弹性力,压缩第一弹性件130,从而切换至第二相对位置。并且,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与第一侧面303抵接之后,此时,由于第一连接轴151继续随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从而,第一连接轴151带动第二贴部140克服扭簧152的弹性力并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发生转动。由此可见,由于在步骤S400中,需要通过克服第一弹性件130的弹性力而移动安装座110,并需要克服扭簧152的弹性力,才能够使得第二贴部140同时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转动,因此,能够使得胶带200在逐渐绕过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进行粘贴的过程中,第二贴部140逐渐缓慢的移动并逐渐缓慢的拉扯胶带200前进,从而有利于胶带200在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的粘结部分210能够张紧,平整且不易起皱。
更进一步地,由于在整个贴胶带200过程中,第二贴部140吸附胶带200,从而,胶带200不会过快地被粘在电芯300上,进而平整不易起皱。可实现边移动安装座110边贴胶带200的过程,保证胶带200能够均匀平整地粘贴在电芯300上。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二贴部140a,而不设置第二贴部140b。通过第二贴部140a和第一贴部120分别将胶带200粘贴在第一侧面303和第一主表面301上,同样能够将折边310粘结于电芯30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朝向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并且,在第一连接轴151沿第一方向X移动的过程中,第一连接轴151沿第二方向Z的位置不变,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沿第二方向Z靠近第一连接轴151运动,因此,第二贴部140必须具有朝向互不相同的第二表面141和第三表面142。第二贴部140的形状例如是图6至图11中所示的块状,而不能是圆柱状。
在一实施例中,该贴胶带方法还包括:在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与电芯300的折边及电芯300的侧面抵接之后,继续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110,直至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与第二贴部140的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与电芯300的侧面抵接。
具体地,安装座110与第一贴部120在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表面121和第二表面141朝向相同,均朝向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此时,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第一表面121超出第二表面141。在图6至图8中,即第一表面121位于第二表面141靠近电芯300的一侧,从而能够保证:在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靠近电芯300运动的过程中,第一表面121对应的胶带200的第二部分先粘结在电芯300的折边310和第一侧面303上,第二贴部140的第二表面141与第二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后与电芯300的侧面抵接。
也就是说,通过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保证了第一贴部120和第二贴部140粘贴胶带200时的顺序,从而能够保证胶带200粘贴在第一侧面303和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时,形成倾斜的、平整的粘结部分210。
请参考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41与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形成圆角143,从而,第二贴部140绕第一连接轴151的轴线转动时,第二表面141与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沿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移动时,第二表面141与第三表面142的连接处不易划伤电芯300的沿第一侧面303与第一主表面301/第二主表面302的连接处。
在一实施例中,该贴胶带方法还包括:通过真空设备和第一真空接头160对第二贴部140上的吸附孔抽真空的方式,使得第二贴部140吸附胶带200。
请参考图1和图5,具体地,第一真空接头160可安装于第二贴部140。由于吸附孔101与第一真空接头160连通,从而能够与真空设备连接。真空设备能够通过真空接头对吸附孔101抽真空,使得吸附孔101内形成负压。由于吸附孔101设于第二表面141,从而,第二表面141能够吸附胶带200。
在粘贴胶带200的过程中,由于胶带200承受真空吸附力,从而不会过快的粘贴至电芯300上,有利于实现边移动安装座110边粘贴。其中,放胶带的力度可通过调节真空设备的真空值来调节。
完成一次贴胶带200动作之后,可将安装座110沿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退回至初始工作位置,从而可以进行下一次贴胶带200动作。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贴胶带机构100还包括工作台180,安装座110设置于工作台180,并能够沿第一方向X相对于工作台180移动。具体地,工作台180能够支撑安装座110,并为安装座110提供移动空间。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贴胶带机构100还包括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滑轨191和滑块192,滑轨191设置于工作台180,滑块192与安装座110连接,滑块192与滑轨191沿第一方向X滑动配合,从而,通过滑轨191与滑块192的配合,能够确保安装座110第一方向X移动,进而实现了导向的作用。此外,滑轨191与滑块192之间摩擦力小,还能对安装座110起到减小摩擦阻力的作用。
请参考图4,在一实施例中,贴胶带机构100滚珠轴套116。滚珠轴套116安装于导向孔的孔壁,并套设于导柱123,从而导柱123能够沿滚珠轴套116与第三安装部114相对移动,进而能够减小导柱123沿导向孔与第三安装部114相对移动时的摩擦阻力。
请参考图1,在一实施例中,贴胶带机构100还包括限位座181,用于限定电芯300沿第一方向X的位置。
具体地,限位座181可通过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工作台180上。请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座181上可开设有一凹槽(未示出)。该凹槽具有开口。该开口朝向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即朝向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
可以理解,该凹槽则具有一内壁,该内壁朝向第一方向X的反方向,即朝向第一贴部120的第一表面121。通过将电芯300插入该凹槽内,从而,该内壁能够阻挡电芯300朝向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移动。
在进行贴胶带200工作时,进行至上述的步骤S300和S400时,第一贴部120与电芯300抵接,并朝第一方向X的正方向抵接电芯300,从而,第一贴部120与该内壁能够沿第一方向X夹住电芯300,进而使得电芯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中限位座181仅从一侧限定电芯300的位置,通过限位座181与第一贴部120的配合,实现电芯300在第一方向X上的位置被固定。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座181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通过其他结构形式的限位座也可以将电芯300从第一方向X的两侧固定,而不限于本实施例中限位座181仅从一侧限定电芯300的位置。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80上还设置有胶带盘220。胶带200缠绕在胶带盘220上。需要粘贴胶带200时,可通过人工备胶或自动拉胶的方式将胶带200从胶带盘220取下一部分,使得胶带200展开并吸附至第二贴部140。
请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贴胶带机构100还包括把手117。把手117设置在支撑部113或第三安装部114上。可通过把手117推动或拉动安装座110,从而实现沿第一方向X移动安装座110。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芯置于贴胶带工位,并对电芯沿第一方向限位,其中,电芯在贴胶带工位时,电芯的侧面沿第二方向的位置与第一贴部沿第二方向的位置对应,且电芯与第一贴部沿第一方向排布;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
通过第二贴部的吸附能力将胶带吸附于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以致胶带同时紧贴于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
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并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其中,第一方向的正方向为安装座靠近电芯的方向;
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继续移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带动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直至第二贴部转动至第二表面与电芯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主表面,则停止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之后,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一贴部的第一表面与电芯的折边及电芯的侧面抵接的步骤之后,继续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安装座,使得安装座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压缩第一弹性件,以致第一弹性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挤压第一贴部,直至第二贴部的第二表面与第二贴部的第三表面的连接处与电芯的侧面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的步骤中:第二贴部通过克服扭簧的弹性力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其中,扭簧套设于第一连接轴,且扭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轴和安装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一贴部沿第二方向的不同侧分别配置第二贴部;
在第二贴部同时沿第一方向的正方向移动和绕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的步骤中:两个第二贴部绕各自对应的第一连接轴的轴线转动时的转动方向相反;
在直至第二贴部转动至第二表面与电芯的主表面平行时,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能够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主表面的步骤中:两个第二贴部中,其中一个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的部分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第一主表面,另一个第二贴部所吸附的胶带的部分覆盖并粘结于电芯的第二主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真空设备和第一真空接头对第二贴部上的吸附孔抽真空的方式,使得第二贴部吸附胶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安装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沿第一方向移动安装座时,令滑块沿滑轨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安装座上开设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导槽,令第一贴部的沿第三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导槽滑动配合,其中,第三方向分别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安装座上开设导向孔,其中,导向孔的轴线方向沿第一方向;
将导柱的一端与第一贴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穿设于导向孔;
将第一弹性件套设于导柱并设置在第一贴部与安装座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胶带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导向孔的孔壁安装滚珠轴套,并将滚珠轴套套设于导柱。
CN202110486239.4A 2021-04-30 2021-04-30 贴胶带方法 Active CN113363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239.4A CN1133635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贴胶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6239.4A CN1133635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贴胶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588A true CN113363588A (zh) 2021-09-07
CN113363588B CN113363588B (zh) 2023-02-03

Family

ID=77525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6239.4A Active CN113363588B (zh) 2021-04-30 2021-04-30 贴胶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6358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1692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设备及贴胶方法
CN117133967A (zh) * 2023-10-23 2023-11-28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贴胶装置及电池加工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734A (zh) * 2018-09-26 2019-01-2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73734A (zh) * 2018-09-26 2019-01-25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1692A (zh) * 2021-09-23 2021-12-28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设备及贴胶方法
CN113851692B (zh) * 2021-09-23 2023-04-07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设备及贴胶方法
CN117133967A (zh) * 2023-10-23 2023-11-28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贴胶装置及电池加工系统
CN117133967B (zh) * 2023-10-23 2024-02-13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贴胶装置及电池加工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63588B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63588B (zh) 贴胶带方法
CN110492047B (zh) 一种折弯贴胶机及电池生产线
KR101287417B1 (ko) 이차전지용 전극조립체 테이핑장치
CN109273734B (zh) 贴胶机构及贴胶方法
CN108284975B (zh) 一种玻璃贴膜机
CN113910622A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216548894U (zh) 一种贴胶装置及贴胶设备
CN113697166B (zh) 贴膜机
WO2023193541A1 (zh) 一种包膜装置
CN111232739A (zh) 侧尾边贴胶机
CN113363587B (zh) 贴胶带机构
CN210200855U (zh) 一种折弯贴胶机及电池生产线
CN111883812B (zh) 折弯包胶机
CN109367867B (zh) 自动化包膜装置
CN209851764U (zh) 贴膜装置
CN110931398A (zh) 一种封装设备
CN217754276U (zh) 贴膜机构及贴膜设备
CN210200883U (zh) 一种麦拉上料机构及电池生产线
CN219393457U (zh) 一种电芯侧胶贴胶机构
CN115207382A (zh) 包膜机构及电池生产线
CN211002059U (zh) 自动贴胶机
CN113911436A (zh) 一种基于片材胶条的包边机
CN111716698A (zh) 一种无废料贴膜装置及无废料自动化贴膜切膜系统
CN216443091U (zh) 多轴联动包边装置
CN116022591A (zh) 一种电芯贴胶设备及电芯贴胶设备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