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9074B -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9074B
CN113359074B CN202011410279.2A CN202011410279A CN113359074B CN 113359074 B CN113359074 B CN 113359074B CN 202011410279 A CN202011410279 A CN 202011410279A CN 113359074 B CN113359074 B CN 113359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head
bracket
subject
coi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027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9074A (zh
Inventor
岩泽浩二郎
西山高德
加藤和之
羽原秀太
大竹阳介
山下聪
白猪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59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9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9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90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implantable coils or coils being geometrically adaptable to the sample, e.g. flexible coils or coils comprising mutually movabl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07Manufacture of RF coils, e.g. u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 technology; additional hardware for providing mechanical support to the RF coil assembly or to part thereof, e.g. a support for moving the coil assembly relative to the remainder of the M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46Volume type coils, e.g. bird-cage coils; Quadrature bird-cage coils; Circularly polarised coils
    • G01R33/34076Birdcage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046Volume type coils, e.g. bird-cage coils; Quadrature bird-cage coils; Circularly polarised co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 G01R33/341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 G01R33/34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onators, specially adapted to MR comprising surface coils comprising arrays of sub-coils, i.e. phased-array coils with flexible receiver chann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0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3/20Arrangements 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involving magnetic resonance
    • G01R33/28Details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R33/44 - G01R33/64
    • G01R33/32Excitation or detection systems, e.g. us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 G01R33/36Electrical details, e.g. matching or coupling of the coil to the receiver
    • G01R33/3642Mutual coupling or decoupling of multiple coils, e.g. decoupling of a receive coil from a transmission coil, or intentional coupling of RF coils, e.g. for RF magnetic field amplification
    • G01R33/3657Decoupling of multiple RF coils wherein the multiple RF coils do not have the same function in MR, e.g. decoupling of a transmission coil from a receive coi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能提高线圈装置的操作性、耐久性,与受检体的头部尺寸无关而紧贴地安装于受检体,能得到高画质的MRI图像。线圈装置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具有线圈元件的线圈单元、以及具有使该线圈单元安装于受检体的头部的机构的线圈支撑部。线圈支撑部具备基座部、与该基座部连接并具有弹性部件的支撑体、以及将支撑体与至少一个线圈单元连接的支架,支架具有相对于基座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至少三处接触点。

Description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用作磁共振成像装置(以下称为MRI装置)的接收线圈、发送线圈的线圈装置,尤其涉及改良了针对受检体的安装性的头部用线圈装置。
背景技术
MRI装置是使横穿检查对象的任意截面内的核自旋引起磁共振、并根据所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得到该截面内的断层图像的医用图像诊断装置。根据静磁场方向,被称为水平磁场型、垂直磁场型的MRI装置等。
在MRI摄像中,一边对放置在静磁场中的受检体施加倾斜磁场一边利用高频线圈来照射高频磁场。通过高频磁场的照射,受检体内的核自旋、例如氢原子的核自旋被激发,在被激发后的核自旋返回到平衡状态时,作为核磁共振信号而产生圆偏振波磁场。用高频线圈来检测该信号,实施信号处理,将生物体内的氢原子核分布进行图像化。
高频线圈根据其形状而大致分为体积线圈和表面线圈这两个。一般而言,照射高频磁场的高频线圈(发送线圈)使用能够均匀地照射较大范围的体积线圈。另一方面,检测信号的高频线圈(接收线圈)使用能够配置在受检体的附近的表面线圈。这是因为,高频线圈与受检体的距离越小,信号获取效率越高,从而能够实现MRI图像的高画质化。一般而言,商品化的面向头部的接收线圈重视耐久性而具有尺寸固定的线圈箱体。另一方面,还研究了具备能够改变尺寸的机构的面向头部的接收线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441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为了提高人口覆盖率,尺寸固定的一般的面向头部的接收线圈设计为与较大的受检体匹配的尺寸。因此,存在对于大多数受检体而言线圈与受检体的距离变大从而信号获取效率降低的课题。并且,还存在为了防止由身体动作引起的MRI图像的画质降低而进行的受检体头部的固定作业花费时间的问题。一般而言,在固定作业中,进行将海绵塞入到线圈箱体与受检体之间的空间的作业。在塞入海绵的作业中,技师根据头部的大小来变更海绵的个数、形状,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对于无法缩短该作业时间的主要原因,认为是因为需要在线圈箱体与受检体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进行固定作业。也就是说,这是相对于受检体按照固定件(此处为海绵)、接收线圈的顺序在空间上配置的构造,认为该构造是无法简化该固定作业的本质性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多个线圈收容单元由各个支撑部支撑的尺寸可变型的面向头部的接收线圈。然而,存在以下课题:相对于多个支撑部,各个线圈的位置移动和固定的作业花费劳力和时间,操作性降低。并且,在拆下线圈时,需要相对于多个支撑部分别解除固定并移动到打开位置的作业,从而存在不能迅速地释放受检体的课题。尤其在受检体呕吐时或其它紧急应对时这成为较大的课题。另外,由于线圈接纳单元是在与支撑部接触的一处接触部处支撑线圈的构造,所以存在耐久性降低的课题。若为了获得充分的耐久性而增大构造,则操作性进一步降低。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不会降低操作性、耐久性,并且能与受检体的头部尺寸无关地提供高画质的MRI图像。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线圈装置利用大致呈T字状并具有挠性的支架来保持线圈,支撑支架的支撑体是以下支撑构造:能够滑动地支撑支架的T字的三个端部中的一处,并且在保持移动的自由度的同时支撑剩余的两处。
即,本发明的线圈装置是用于MRI装置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一个以上的具有线圈元件的线圈单元、以及具有使该线圈单元安装于受检体的头部的机构的线圈支撑部,上述线圈支撑部具备基座部、与该基座部连接并具有弹性部件的支撑体、以及将上述支撑体与至少一个上述线圈单元连接的支架,上述支架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座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至少三处接触点。
发明的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线圈装置,其成为在基座部的三点处支撑用于支撑安装于受检体的线圈的支架的构造,构造简单,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撑较重的线圈。并且,通过使受检体的头部放置在基座上并使支架沿支撑体的弯曲形状滑动(slide)这样的简单的操作,就能够使固定于支架的线圈单元安装于受检体头部。由此,能够减轻安装线圈时的劳力时间和负担,提高MRI检查的效率,并且能够使头部与线圈紧贴,因而能够提高接收或发送的灵敏度来实现MRI画质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的(A)、(B)分别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MRI装置的外观的图。
图2是MRI装置的框图。
图3是示出MRI装置的RF发送线圈及RF接收线圈的关系的图。
图4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线圈单元的概要的图,(A)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图,(B)是从侧面侧观察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的电路的概要的图,(A)~(C)分别是示出阵列线圈、构成阵列线圈的子线圈以及收发磁耦合防止电路的图。
图6是从侧面观察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图。
图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的支架与支撑体的关系的图,(A)是从侧面观察的图,(B)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图。
图8是示出支架与支撑体前端的锁定机构部的图,(A)示出锁定状态,(B)示出解锁状态。
图9是说明侧部线圈的支撑机构的简图,(A)是从侧面观察的图,(B)是从正面侧观察的图。
图10是从正面侧观察侧部线圈打开的状态(线圈装置的退避状态)的图。
图11是说明支架的动作与侧面板的动作的关系的图,(A)是示出线圈处于退避位置的状态的图,(B)是示出线圈安装状态的图。
图12是示出固定带的一例的图。
图13是示出安装有镜子的支架的实施方式的图,(A)是示出线圈安装状态的图,(B)是示出退避状态的图。
图14是说明镜子的运动与支撑体(弯曲部)前端形状的关系的图,(A)示出安装状态,(B)示出线圈安装状态与退避状态的中间状态,(C)示出退避状态。
图15是说明镜子的镜面形状的图。
图16的(A)、(B)是分别示出支撑体的变形例的图。
图1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RF发送线圈)的线圈单元的电路图,(A)是子线圈的电路图,(B)是示出收发磁耦合防止电路的图。
符号说明
100—MRI装置,210—磁耦合防止电路,220—磁耦合防止电路,300—子线圈,400—线圈单元,410—第一线圈单元(面部线圈),415—透射部,420—第二线圈单元(侧部线圈),430—第三线圈单元(后部线圈),500—线圈支撑部,510—固定带,520—基座部,530—支撑体,531—固定部,532—弯曲部,540—支架,541—第一支架部,542—第二支架部,550—导向部,560—手柄,570—侧面板(侧面面板部),570L—左侧的侧面板,570R—右侧的侧面板,580—头承受部,590—镜子,700—子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MRI装置的实施方式》
首先,使用图1及图2来说明应用本发明的MRI装置的整体结构。图1是MRI装置的外观图。图1的(A)是使用了利用电磁铁线圈来生成静磁场的隧道型磁铁的水平磁场方式的MRI装置100。图1的(B)是为了提高开放感而将磁铁上下分离的汉堡型(开放型)的垂直磁场方式的MRI装置101。上述MRI装置100、101具备放置受检体103的工作台102。图中,将静磁场方向设为z方向,将与其垂直的两个方向分别设为x方向及y方向。
本实施方式能够应用于具备水平磁场方式的磁体110的MRI装置100、以及具备垂直磁场方式的磁体111的MRI装置101中任一种。并且,本实施方式的MRI装置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不论装置的形态、类型如何,都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MRI装置。以下,以水平磁场方式的MRI装置100为例进行说明。
图2是示出MRI装置100的简要结构的框图。如该图所示,MRI装置100具备水平磁场方式的磁体110、倾斜磁场线圈131、RF发送线圈151、RF接收线圈161、倾斜磁场电源132、匀场线圈121、匀场电源122、高频磁场发生器152、接收器162、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计算机(PC)170、序列发生器140、以及显示装置171。将受检体103配置在工作台102,并且配置在磁体110所形成的静磁场空间内。
倾斜磁场线圈131与倾斜磁场电源132连接,产生倾斜磁场。匀场线圈121与匀场电源122连接,调整磁场的均匀度。RF发送线圈151与高频磁场发生器152连接,向受检体103照射(发送)高频磁场。RF接收线圈161与接收器162连接,接收来自受检体103的核磁共振信号。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与磁耦合防止电路连接。磁耦合防止电路是分别与RF发送线圈151及RF接收线圈161连接的防止RF发送线圈151与RF接收线圈161之间的磁耦合的电路。
序列发生器140向倾斜磁场电源132、高频磁场发生器152、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发送命令,并使其分别进行动作。按照来自计算机(PC)170的指示发出命令。并且,根据来自计算机(PC)170的指示,设定在接收器162中作为检波的基准的磁共振频率。例如,按照来自序列发生器140的命令,通过RF发送线圈151向受检体103照射高频磁场。通过照射高频磁场,来由RF接收线圈161检测从受检体103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并由接收器162进行检波。
计算机(PC)170还作为进行MRI装置100整体动作的控制、各种信号处理的信号处理部发挥功能。例如,经由A/D转换电路来接收由接收器162检波后的信号,进行图像重构等信号处理。其结果显示于显示装置171。检波后的信号、测定条件根据需要而保存在存储介质中。并且,为使各装置以预先编程后的时机、强度进行动作而使序列发生器140发出命令。另外,在需要调整静磁场均匀度时,由序列发生器140向匀场电源122发送命令,来使匀场线圈121调整磁场均匀度。
接下来,参照图3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RF发送线圈151及RF接收线圈161的详细内容。图3中,作为一例,示出以下情况:作为RF发送线圈151,使用具有鸟笼形状的RF线圈(鸟笼型RF线圈)151A,并且作为RF接收线圈161,使用排列多个具有环形状的RF线圈(表面线圈)的阵列线圈161A。此外,图3中,示出了两个构成阵列线圈161A的表面线圈(子线圈),但子线圈的个数可以为三个以上,并且也有一个的情况。
作为RF发送线圈151使用的鸟笼型RF线圈151A的谐振频率调整为激发对象元素的共振频率、例如能够进行氢原子核的激发的氢原子核的磁共振频率。作为RF接收线圈161使用的阵列线圈161A调整为能够检测鸟笼型RF线圈151A所能够激发的元素的核磁共振信号。
并且,如图3所示,鸟笼型RF线圈151A配置为其轴与磁体110的中心轴同轴,阵列线圈161A配置在鸟笼型RF线圈151A内。鸟笼型RF线圈151A与高频磁场发生器152连接,阵列线圈161A与接收器162连接。
另外,鸟笼型RF线圈151A具备防止与阵列线圈161A的磁耦合的磁耦合防止电路210。该磁耦合防止电路210是防止RF发送线圈(鸟笼型RF线圈151A)与RF接收线圈(阵列线圈161A)之间的磁耦合的电路,被称作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该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串联地插入鸟笼型RF线圈151A的直线导体中。
阵列线圈161A具备防止与鸟笼型RF线圈151A的磁耦合的磁耦合防止电路220。磁耦合防止电路220也是防止RF发送线圈(鸟笼型RF线圈151A)与RF接收线圈(阵列线圈161A)之间的磁耦合的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该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串联地插入构成阵列线圈161A的各表面线圈中。
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分别与上述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及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连接。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例如是包含根据来自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的控制信号来进行接通/断开的PIN二极管的电路,通过根据控制信号使PIN二极管成为导通状态或者断开状态,来进行基于鸟笼型RF线圈151A的共振频率的RF磁场的照射,或者防止与阵列线圈161A的磁耦合,能够由阵列线圈161A进行磁共振信号的接收。在下文中说明阵列线圈161A的详细内容。
图3是阵列线圈161A为RF接收线圈的情况,但也有以下情况:将鸟笼型RF线圈300用作全身用RF发送线圈,与其不同,将阵列线圈161A用作局部用RF发送线圈。在该情况下,图3中,阵列线圈161A与高频磁场发生器152连接,并配置与阵列线圈161A不同的RF接收线圈。或者,也有以下情况:在高频磁场发生器152与接收器162之间连接收发切换器,将阵列线圈161A用作收发两用的RF线圈。
在任一情况下,在将阵列线圈161A安装于受检体103的检查部位之后,将其配置于静磁场空间,按照预先设定的检查规程开始摄像。
本发明的线圈装置是在检查部位包含受检体的头部的情况下使用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具有提高将上述的阵列线圈161A安装于受检体时的操作性以及与受检体的紧贴性的构造。以下,说明头部用线圈装置的实施方式。
《头部用线圈装置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头部用线圈装置是接收NMR信号的RF接收线圈的情况。
头部用线圈装置(也简单地称作线圈装置)主要由以紧贴于受检体的头部的方式安装的线圈单元和支撑线圈单元的线圈支撑部构成。线圈支撑部由基座部、保持线圈单元的支架、以及将支架支撑于基座部的支撑体构成,并具备用于紧贴于受检体的头部的机构。以下,详细地说明线圈单元和线圈支撑部的机构。
[线圈单元]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具有包含覆盖头部(前头部)的线圈单元的至少一个以上的线圈单元400。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具有仅覆盖头部(前头部)的线圈单元(第一线圈单元)410,另外,也可以还追加覆盖从受检体的耳朵到颈部的部分的线圈单元(第二线圈单元)420、以及从后头部覆盖直至肩胛骨附近的线圈单元(第三线圈单元)430中任一个或双方。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设为将第一线圈单元410称作面部线圈,将第二线圈单元420称作侧部线圈,将第三线圈单元430称作后部线圈,但上述名称不限定各线圈单元的功能。并且,在不特别区分各线圈单元的情况下,有时也统称为线圈单元。
线圈单元400基本上由电路部分以及保护电路部分的罩部件构成,其中,电路部分包含由导体构成的线圈环以及用于调整其谐振频率的电容器(capacitor)等调整要素。电路部分的一部分形成于柔性印刷基板,连接有用于与接收器162(图3)连接的柔性电缆。
首先,参照图5来说明线圈单元400的电路部分。如图5的(A)所示,构成线圈单元400的阵列线圈400A具有沿检查对象的形状呈平面状地配置有一个或多个子线圈300的结构。此处示出了将子线圈300排列成一列的配置,但也有根据检查对象的形状而采取二维的配置的情况。图5的(B)是示出这样的阵列线圈400A的一个子线圈300的电路部分的一例的图。如图5的(B)所示,由接收核磁共振信号的环形线圈部320和供电基板部350构成。供电基板部350具备低(输入)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以及连接环形线圈部320与低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的磁耦合调整部352。磁耦合调整部352由电容器或电感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
环形线圈部320的环部321由导体形成。而且,第一环形线圈部320具备相对于环部321的电感成分串联地插入的电容器324。该电感成分和电容器324构成并联谐振电路。为了与其它电容器区别,将该电容器324称作并联电容器。
并且,在环部321中,串联地插入调整谐振频率的电容器322和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参照图3)。为了与其它电容器区别,将该电容器322称作串联电容器。此外,此处,示出具备两个串联电容器322的情况的例子,但串联电容器322的个数为一个以上即可。
这样子线圈300具备磁耦合调整部352、相对于环部321的电感成分串联地插入的串联电容器322、以及相对于上述电感成分串联地插入并使环形线圈部320成为并联谐振电路的并联电容器324,来作为调整用的电路元件。
低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的环形线圈部320侧的一方端子经由磁耦合调整部352而与环形线圈部320的并联电容器324的一方端连接。低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的靠环形线圈部320侧的另一方端子直接与环形线圈部320的并联电容器324的另一方端连接。低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的不是环形线圈部320侧的另一方端子经由传输电缆而与接收器162(图3)连接。
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除去与作为RF发送线圈151的鸟笼型RF线圈151A之间的磁耦合。如图5的(C)所示,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具备PIN二极管221、电感器222以及控制用信号线223。
PIN二极管221与电感器222串联连接,并与电容器323并联连接。此外,电容器323是插入环部321中的电容器。并且,在PIN二极管221的两端连接控制用信号线223。而且,控制用信号线223与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连接。在控制用信号线223中插入有用于避免高频混入的扼流圈(未图示)。电感器222和电容器323调整为以接收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进行并联谐振。
并联谐振电路一般具有在谐振频率下成为高阻抗(高电阻)的特性。因而,若在PIN二极管221流动电流,则PIN二极管221接通,环部321的电容器323以接收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与电感器222一起进行并联谐振而成为高阻抗状态。因此,在接收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下,环形线圈部320的一部分变成高阻抗,成为断开状态,并且具有该环形线圈部320的子线圈300也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通过使电流流向PIN二极管221并接通,来除去各子线圈与鸟笼型RF线圈151A的磁耦合。因此,也除去将各子线圈作为线圈元件的阵列线圈161A(400A)与鸟笼型RF线圈151A的磁耦合。
此外,插入子线圈300中的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的个数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各环321中插入两个以上。通过插入多个,能够使磁耦合充分地降低。
并且,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2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也可以使用交叉二极管(未图示)来代替PIN二极管221。由此,在较大的信号流经构成环部321的导体的情况下,交叉二极管接通,环部321的电容器323以接收的核磁共振信号的频率与电感器222一起进行并联谐振而成为高阻抗状态。在该情况下,也可以不具备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
接下来,说明包含上述电路部分的线圈单元400的机械特征。以下,主要说明具有紧贴于各种尺寸的头部的构造的面部线圈410。
在面部线圈410的电路部分中,例如由导体环、柔性印刷基板、柔性电缆构成的部分具有挠性。并且,覆盖电路部分的罩部件由FRP(纤维强化塑料)、弹性体等耐热性、机械强度优异的树脂材料构成,具有挠性。例如利用通过真空成型制作出的两片较薄的树脂材料来夹持环部及基板部,并使周围成为基于粘接剂的水密结构,从而制作面部线圈410。从电路部分伸出的电缆(未图示)以折曲的曲率不会急剧增大的方式例如从相当于受检体的头顶部的上部伸出。
这种构造的面部线圈410整体具有挠性,如果不受到外力则保持外形,如果受到外力时则变形,从而能够紧贴于各种头部尺寸的受检体的头部。并且,能够利用树脂的弹性变形范围内的弯曲性来维持形状。另外,由于是水密结构,所以能够防止呕吐物、清洗用药品等的侵入。
另外,就面部线圈410而言,虽然不是必需的但作为优选的构造,具备使光透射的部分(图4:透射部415)。面部线圈410在安装于受检体后,由于覆盖受检体的脸的一半以上,因而受检体的视野被关闭,但通过预先在当安装时配置于受检体的眼睛的面部线圈410的位置设有使光透射的透射部415,能够确保视野,缓和受检体的不安。
作为透射部41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面部线圈410的配置于受检体的眼睛的导体形状设为太阳镜形状,并形成开口部。可以将开口部原样作为透射部415,也可以用透光性的部件覆盖开口部来形成透射部415。作为透射部415的材料,例如能够使用透明的塑料,尤其优选透氧性的塑料。通过将这样的部件缝合或粘贴又或者能够装卸地嵌入到开口部等,能够成为透射部415。
由透射部415带来的视野的左右方向的视角例如优选为90度以上,也能够通过扩大开口部来设为180度。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面部线圈410相对于各种头部尺寸也能够紧贴配置,所以尤其对于较小的受检体,提高视野的宽度。
[线圈支撑部]
接下来,说明用于支撑包含上述的面部线圈410的线圈单元400的机构以及用于使线圈单元400紧贴于受检体的机构。首先,参照图6及图7的(A)、(B)来说明支撑上述的面部线圈410的线圈支撑部500的基本构造。
作为基本的结构要素,如图6所示,线圈支撑部500具备基座部520、一端固定于基座部520的支撑体530、滑动自如地设于支撑体530的另一端侧的支架540、以及固定于基座部520并通过与支架540的端部面接触来支撑支架540的导向部550。支架540具有将沿面部线圈410的形状弯曲的两个部分、即第一支架部541及第二支架部542呈T字状地连结的形状。如图7的(A)所示,第二支架部542以将大致与受检体的左右方向平行的轴作为中心来描绘圆弧的方式弯曲,如图7的(B)所示,第一支架部541以与第二支架部542的弯曲的轴正交的轴为中心向受检体的左右方向弯曲。第二支架部542由支撑体530支撑,第一支架部541的左右的端部541a与导向部550面接触。
这样,线圈支撑部500成为如下结构:固定有面部线圈410的支架540呈T字状的形状,由支撑体530滑动自如地支撑,并且由导向部550支撑两端,从而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来支撑较重的线圈单元,并且能够稳定地进行如在下文中说明那样用于安装于受检体的动作。
以下,说明线圈支撑部500的各部分的构造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安装有面部线圈410的受检体的左右方向(横向)设为X方向,将前后方向(垂直方向)设为Y方向,将上下方向(纵向)设为Z方向。虽未限定,但在MRI装置为图1的(A)所示的水平磁场装置的情况下,线圈装置配置为Z方向与MRI装置的静磁场方向一致。
基座部520是将Y方向作为厚度方向的平板状的部件,在其上表面配置有受检体的头部。在基座部520并在相当于头部后方的位置固定有支撑体530,并且夹着头部在两侧固定有薄板状的导向部550。并且,虽然不是必需的,但也可以在受检体的头所接触的板面固定有头承受部580。
支撑体530能够由聚甲醛树脂(POM)等具有弹性的树脂构成,并且由固定于基座部520的部分(固定部)531和呈弯曲状地向其上方延伸的部分(弯曲部)532构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部531与弯曲部532一体成型,并固定在支撑体固定用的部件上,该支撑体固定用的部件固定于基座部520。支架540的第二支架部542滑动自如地与弯曲状的部分(弯曲部)532连结。弯曲部532的弯曲沿第二支架部542的弯曲,第二支架部542能够呈弯曲状地滑动。支撑体530的固定于基座部520的部分531具备板簧那样的具有机械式弹性的构造。此外,板簧部分也可以是另设的零件。由此,能够仅更换板簧部分,从而能够简化维护。
支撑体530利用由其材料形成的弹性和固定部531的机械式弹性结构,能够确保由支撑体530支撑的支架540的Y方向的移动量。即、支撑体530由具有弹性的部件构成,从而能够在机构不复杂的情况下实现针对各种头部尺寸的上下可动范围(例如60mm)。并且,在线圈退避状态下,成为难以对支撑体530的板簧部分施加负荷的重心,从而能够防止蠕变。再者,支撑体530具有曲率,从而能够在头顶侧以最小限度的空间实现待机状态。
在安装时,例如,能够在使支架540沿弯曲部532的圆弧移动的同时或者在移动后,与受检体的头部的大小匹配地使支架540沿上下方向(Y方向)移动,能够使面部线圈410紧贴于受检体。构成为:在不存在受检体的状态下,进行相同的操作,即使在任意位置向下方按压面部线圈410,也不会与头承受部580干涉。并且,在为了提高紧贴性而使用下述的固定带的情况下,若释放固定带的紧固,则因支撑体530的弹性力而瞬间释放面部线圈410的紧贴。
接下来,对支撑体530与支架540的连结机构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滑动自如地连结支架540的机构,采用使第二支架部542为中空的筒状并在其内部嵌合有弯曲部532的构造,而且设置有锁定支架540的移动或者解锁的机构(560等)。参照图8来说明锁定机构的一例。
如图8的(A)所示,筒状的第二支架部542的内壁和与其接触的支撑体530的弯曲部532的部分设有齿轮齿条那样的机构。具体而言,在第二支架部542的内壁形成有弹簧片542a,并在弹簧片542a设有与弯曲部532的齿条部分532a卡合的突部542b。在该突部542b与齿条部分532a卡合时,第二支架部542的动作成为被锁定的状态。
并且,在支架540(第二支架部542),能够以轴562为中心转动地固定有手柄560,该手柄560固定有按压销561。按压销561贯通至第二支架部542的内侧,其端面抵接于第二支架部542的内壁的弹簧片542a。如图8的(B)所示,通过由操作人员握住手柄560,若手柄560以轴562为中心转动,则按压销561下压弹簧片542a,解除突部542b与齿条部分532a的卡合。即,解除图8的(A)的锁定状态,从而能够进行顺畅的第二支架部542的滑动。
若操作人员松开手柄560,则手柄560恢复到图8的(A)的状态,第二支架部542的突部542b与弯曲部532的齿条部分532a卡合,从而锁定第二支架部542的动作。利用这样的锁定以及解锁的机构,能够使支架540与受检体匹配地移动到任意位置,并固定于该位置。
此外,图8所示的机构是滑动自如地连结的机构以及锁定/解锁机构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并不限定于该构造。例如,也能够采用以下机构等:在一方设置导向槽,在另一方设置与该导向槽卡合的突起部使之能够滑动,并且在导向槽设置与滑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切口凹部,使突起部与该切口凹部嵌合来锁定滑动。
接下来,再次参照图7来说明固定有线圈单元400的支架540的详细内容。与支撑体530相同,支架540优选由POM等弹性树脂(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如图7的(A)、(B)所示,具有呈半圆状地弯曲的第一支架部541和在其中央连结并向后方弯曲的第二支架部542。这两个部分可以分别连结不同的部件,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来形成。
第一支架部541在中央固定有用于固定线圈单元400(此处为面部线圈410)的块状部件545。面部线圈410通过螺纹固定、粘接剂等固定于块状部件545。或者,也可以将面部线圈41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块状部件545。如图7的(A)所示,第一支架部541的两端分成两股,一个端部541a利用支架540自身的弹性而与导向部550压接,并由导向部550支撑。如图7的(B)所示,另一个端部541b成为向外侧打开的形状,具有使固定有下述的侧部线圈(第二线圈单元)的侧面面板从退避状态移动到紧贴状态的功能(连动开闭功能)。
如上所述,第二支架部542是形成有与支撑体530的弯曲部532卡合的筒的部件,与第一支架部541的固定有块状部件545的部分的后方连结。
支架540仅通过使第二支架部542相对于支撑体530沿弯曲部532滑动的动作,就能够将固定于支架540的面部线圈410安装于受检体。此时,支架540(第一支架部541的前端)与导向部550接触,从而防止因左右扭曲而导致的破损,提高耐久性。并且,在受检体错误地倚靠在支架540的情况等,即使对支架540施加向下方向(Y轴正方向)按压的力,第一支架部541的左右的下端也与基座部520直接接触,成为防止面部线圈410破损的限位件。支架540成为防止面部线圈410自左右破损的保护件,提高耐久性。尤其,在面部线圈410具有挠性的情况下,该效果是有效的。
接下来,说明侧部线圈(第二线圈单元)420所涉及的线圈支撑部的结构。
与面部线圈410相同,侧部线圈420由包含线圈环导体及其调整要素在内的电路部分(图5)和保护电路部分的罩部件构成,如图6所示,分别固定于左右一对侧面板(侧面面板部)570L、570R。
左右的侧面板570L、570R的构造除左右不同以外都相同,因而在不区分它们时,以侧面板570来说明。如图6中涂黑所示,固定于侧面板570的侧部线圈420也可以预先固定有海绵制等的缓冲材料571。由此,提高与受检体的紧贴性,并得到消音或隔音效果,并且在受检体安装有隔音用耳机等的状态下能够安装线圈。并且,侧面板570的至少一部分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能够使侧部线圈420紧贴于受检体。
在固定于基座部520的轴或者在基座部520固定有头承受部580时,侧面板570安装在固定于头承受部580的轴上,并且能够以该轴为中心转动。作为一例,图9的(A)、(B)示出侧面板570固定于头承受部580的实施方式。
侧面板570的安装轴571不是垂直于基座部520的上表面,而相对于Z方向及X方向倾斜。即,如图9的(A)所示地向Z方向的后方侧倾斜,并且如图9的(B)所示,左右的侧面板570L、570R以在X方向上打开的方式相对于X方向倾斜。由此,若使位于图9的(A)的位置的侧面板570以轴571为中心旋转,则侧面板570向两侧打开并向后方后退。即,在将线圈装置500安装于受检体前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侧部线圈420向左右退避,敞开较大的空间。若在该状态下将受检体放置在头承受部580上,并使侧面板570旋转,则如图9的(B)所示,侧面板570从后方且侧方的位置起位于并安装于受检体的两侧。
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500通过支架540的移动来实现以侧面板570的安装轴571为中心的转动(连动开闭功能)。参照图11的(A)、(B)来说明该结构。
如图11的(A)所示,在支架540处于退避状态时,侧面板570也位于后退位置,第一支架部541的前端541b位于侧面板570的外侧。从该状态开始,在使支架540相对于支撑体530滑动而向安装位置移动时,前端541b也一边按压侧面板570的背面一边向其中心侧移动。通过该前端541b的动作,侧面板570以安装轴571(图9)为中心转动,首先,侧面板570的与前端541b抵接的部分进入到面部线圈410的内侧,最终如图11的(B)所示,在面部线圈410与侧部线圈420一体化的状态下安装于受检体头部。这样,仅通过将面部线圈410安装于受检体的支架540的操作(经由手柄560的支架操作),就能够将面部线圈410和侧部线圈420安装于受检体。
并且,图11中未示出后部线圈430,但后部线圈430从头承受部580直至基座部520连续地配置在线圈装置的箱体内部。在像这样增加了后部线圈430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相同的操作将三个线圈部410~430安装于受检体。
再者,若操作支架540使之移动到退避位置(图11的(A)),则侧面板570因固定的侧部线圈420的重量和自身的重量,以安装轴571为中心转动而打开(图10),向外侧的退避位置移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仅通过在将受检体的头放置在基座部520上的状态下操作支架540所具备的手柄560,就能够相对于受检体进行也包含侧部线圈420的头部线圈的安装和拆卸。
此外,图中示出了将侧部线圈420配置于两侧的情况,但也有侧部线圈仅为一方的情况。例如,图11中,假定将受检体以脸部朝上的方式(仰卧位)配置于头部线圈装置,但也能够以脸部朝向侧面的方式配置,在该情况下,基座部520的板面垂直配置,侧部线圈仅使用成为上侧的一个线圈部。
[固定带]
接下来,说明在安装后用于提高线圈单元(表面线圈)与受检体的紧贴性的固定带。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带的一端经由转动轴能够拆卸地固定于头承受部580或基座部520。由此,在维护时,能够从转动轴向上拔出固定带来进行更换。并且,在另一端(自由端)粘贴有面粘扣,利用面粘扣固定于支架540。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第一支架部541的两端部(成为两股的部分的附近)粘贴有一对面粘扣515的一方,并且在两根固定带510R、510L(在不区别两者时为510)各自的端部粘贴有面粘扣的另一方,通过面粘扣515彼此的粘接来固定支架540和固定带510。
在第一支架部541,夹着其中央部在两侧形成有固定带510通过的孔(狭缝状的孔)541c。左侧的固定带510L从线圈装置的箱体内侧通过右侧的孔541c向第一支架部541的外侧伸出,并通过侧面板570的外侧,之后将固定带端部固定在粘贴于右侧的前端部的面粘扣515上。同样,右侧的固定带510R通过左侧的孔541c,并通过左侧的侧面板570的外侧,之后固定于左侧的前端部。通过调整面粘扣的固定位置,能够使线圈单元400紧贴于各种受检体的尺寸的受检体。这样,通过在固定带510的固定中使用面粘扣,能够进行用于更换固定带的拆装,并且相对于利用螺纹件、刻度盘的固定在受检体的呕吐等紧急时释放需要时间,操作性得到提高。
此外,孔541c的大小(宽度)比固定带510的固定有面粘扣的前端部分的厚度小。由此,固定带510不会从孔541c脱落。并且,也可以在第一支架部541设置用于使从孔541c向支架外侧伸出的固定带510不会脱离的防脱落壁(虚线:541d)。防脱落壁541d例如能够在垂直于支架的面方向的方向上作为与支架主体一体或者分体的零件而设置于第一支架部541的中央部的前面侧(与第二支架部542所连接的部分相反一侧)。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操作性良好地紧固固定带510,提高线圈单元针对受检体的紧贴性,其结果,能够提高信号的接收灵敏度来提高MR图像的画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为了将固定带510固定于支架540而在第一支架部541的左右两侧粘贴面粘扣515的例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两根固定带固定在同一侧、即左右任一侧。由此,能够减少技师向所正站立的相反侧访问。
并且,例如,也可以将固定带510设为一根,以使固定带510在左右的两侧通过的方式固定在贴附于左右任一侧的面粘扣上。由此,能够减少技师向所正站立的相反侧访问,并且能够用单手来操作固定带510。
[线圈安装操作]
接下来,参照图11的(A)及(B)来说明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将线圈单元400安装于受检体的操作。图11的(A)是示出线圈装置的退避状态的说明图,图11的(B)是示出安装状态的说明图。此处,未示出受检体,以便容易观察构造。
首先,在图11的(A)所示的待机状态下,使受检体以仰卧位躺在头承受部580之上。在该状态下,如图10所示,侧面板570大幅度地左右打开,即使在一边支撑受检体的后头部一边使之躺下的情况下,由于没有与支撑的手产生干涉的刚性的构造物,所以容易使受检体躺下。从图11的(A)的状态到图11的(B)的状态,线圈操作人员仅用单手握住解锁手柄560并使之滑动,就能够转换状态。此时,由于支架540的前端541b按压侧面板部570,所以侧面板部570和固定于该侧面板部570的侧部线圈420也能够连动地移动到受检体的附近。之后,拉动左右的两根固定带510(图12),利用面粘扣等将固定带510固定于支架540。综上,本实施方式的线圈单元400相对于受检体的设置和固定作业全部完成。
由此,能够缩短此前一般进行的塞入海绵的固定作业的时间。并且,相对于一般在线圈箱体与受检体之间的狭窄空间内进行固定作业,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利用线圈单元400外侧的宽大空间来操作固定带510,因而能够减轻由技师的姿势产生的身体负担。并且,对于站在床的左右任一侧进行作业的技师而言,由于固定带510通过位于支架540的上部的孔541c,所以位于床的相反侧的固定带510也位于容易够到的位置,因而操作容易。再者,通过在面部线圈410与支架540之间具备固定带510的防脱落壁541d,也不会有固定带510掉落到受检体的眼睛的担忧。
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中,再次参照图5的(B)的电路图,来说明在将面部线圈410及侧部线圈420(乃至后部线圈430)紧贴配置于受检体103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子线圈间的磁耦合并防止画质降低的情况。
若将相对于核磁共振频率的角频率设为ω、将并联电容器324的电容设为Cm、将低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的输入阻抗设为Zin时,块阻抗(block impedance)由下式(1)表示。
Zblock=1/(ω2Cm 2Zin) (1)
环形线圈部320与受检体103的距离越小,Cm越小,因而利用能够实现紧贴配置的结构,可提高块阻抗。由此,能够提高子线圈间的磁耦合防止功能,防止画质降低。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第一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500除了上述的结构以外,还能够追加几个要素,或者由具有同一功能的其它部件来构成形成线圈装置500的部件的一部分。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变形例1:镜子]
作为追加要素的一例,有受检体能够观察装置的外侧的镜子。安装有线圈装置的受检体向MRI装置(图1)的狭窄的静磁场空间插入,视野受到限制。在该变形例中,通过以成为预定的角度的方式在线圈装置安装镜子,受检体能够观察外侧。
参照图13来说明镜子的安装例和用于成为适当的角度的构造。如图13的(A)所示,镜子590以镜面朝向外侧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支架部541的前方。例如,镜子590经由X方向的安装轴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第一支架部541的用于固定面部线圈410的块状部件545(图7的(B))。由此,如图13的(B)所示,镜子590能够改变相对于第一支架部541的角度。在未对镜子590施加外力的状态下,被施力为图13的(A)所示的与第一支架部前面的角度较小的状态。
具体而言,如图14的(A)所示,在面部线圈安装于受检体的支架540的位置,镜子590是接近垂直的角度。另一方面,若使支架540滑动而移动到退避状态,则第二支架部542沿支撑体530的弯曲部532移动(图14的(B)),弯曲部532的前端从第二支架部542的筒状部分突出,并到达镜子590的背面(图14的(C))。如图8的(A)所示,弯曲部532的前端形成有倾斜面532s,通过由该倾斜面532s按压镜590,镜子590以安装轴为中心转动,成为与倾斜面532s平行的角度。倾斜面532s的角度例如相对于与弯曲部532的轴正交的面为45度左右。由此,在图14的(C)所示的退避状态下,镜子590的镜面相对于第一支架部541的角度张开,从而能够从受检体观察脚侧的景色、即MRI装置的外侧。
此处,如图15所示地预先使镜子590的镜面为从下向上打开的梯形,在镜子中映出的景色成为被切成长方形的景色,从而能够无违和感地观察外侧。
[变形例1:把手]
作为追加要素的另一例,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500也可以追加把手。例如,能够相对于基座部520在面部线圈410与支撑体530之间的空间设置把手。由此,能够在头顶侧使所需的空间为最小限度。并且,也能够在颈侧通过在基座部520的上表面设置孔来追加把手。由此,即使在颈侧端部连续地设置有脊椎用线圈的情况下,也能够握住把手。该两个把手以隔着线圈单元400的重心的方式配置,因而在搬运的情况下容易维持平衡。并且,由于也可以不伸手到左右的相反侧,所以即使是身高矮的技师,也容易操作把手。综上,提高搬运时的操作性。
[变形例3:支撑体]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支撑体530具有铰接轴部分的情况下,即弯曲部532利用铰接轴而与具备板簧的固定部531连结的结构,但支撑体53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没有铰接轴部分。图16示出该情况下的支撑体的例子。图16的(A)是在弯曲部532的下侧形成为起伏形状的支撑体530B,图16的(B)是将弯曲部532的下侧(固定于基座部520的一侧)左右分割成两部分并分别形成为与基座部520的基座面平行的方向的螺旋形状的支撑体530C。在任一例子中,整体都能够利用一体成型来制作。
根据该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相同,能够确保固定于支撑体530的支架540以及线圈单元400的上下方向及垂直方向的移动范围。即,在使支架540呈弯曲状地滑动后,能够进行与受检体的头部抵接并紧贴这样的线圈装置安装操作。
另外,上述变形例的支撑体530B、530C是比具有铰接轴的构造更简单的构造,因而能够削减零件个数并容易制作部件。
〈第二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是将线圈装置用于MRI装置的RF接收线圈的实施方式,但在该实施方式中,作为发送RF线圈151而使用由多个子线圈构成的阵列线圈(线圈单元)来代替图3所示的鸟笼型RF线圈300。在本实施方式的线圈装置中,线圈支撑部的除线圈单元以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5的(A)所示,作为发送RF线圈151使用的阵列线圈也由一个或多个子线圈构成,但各子线圈的电路部分不同。图17的(A)示出构成阵列线圈的一个子线圈700的电路部分。
各子线圈700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子线圈300(图5的(B))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环形线圈部720经由磁耦合调整部741连接的部件是低输出阻抗信号处理电路730,而不是低输入阻抗信号处理电路351。作为低(输出)阻抗信号处理电路730,能够使用低输出阻抗的RF放大器(低输出阻抗信号放大器)。
并且,作为防止发送RF线圈与接收RF线圈之间的磁耦合的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发送阵列线圈700具备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
图17的(B)是用于说明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的结构及连接的图。收发间磁耦合防止电路210具备PIN二极管211和控制用信号线212。PIN二极管211串联地插入直线导体721中,控制用信号线212与PIN二极管211的两端连接。控制用信号线212与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连接。为了避免高频的混入,在控制用信号线212中插入扼流圈。
PIN二极管211通常示出高电阻(断开),具有若沿PIN二极管211的正向流动的直流电流的值成为一定值以上则大致成为导通状态(接通)的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该特性,并根据从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输出的直流电流来控制PIN二极管211的接通/断开。即,在发送高频信号时,流动使PIN二极管211成为导通状态的控制电流,使阵列线圈(子线圈700)作为RF发送线圈151发挥功能。并且,在接收核磁共振信号时,停止控制电流,使阵列线圈(子线圈700)变成高阻抗,成为断开状态。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控制来自磁耦合防止电路驱动装置180的直流电流(控制电流),在发送高频信号时使阵列线圈作为RF发送线圈151发挥功能,并在接收核磁共振信号时,成为断开状态并将与作为RF接收线圈161的阵列线圈300之间的磁耦合除去。
各电路元件的调整也基本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阵列线圈300相同,由相对于环形线圈部720的环部721串联地插入的串联电容器722、并联地插入的并联电容器724、以及磁耦合调整部741进行。
在发送信号时,从构成发送阵列线圈的各子线圈700分别观察的低输出阻抗信号放大器731为低阻抗。因此,发送阵列线圈的各子线圈700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接收阵列线圈400A的各子线圈300相同的电流分布,例如以静磁场强度1.5T(特斯拉)中的氢的核磁共振频率64MHz进行谐振。
如上所述,构成本实施方式的发送阵列线圈的各子线圈700以期望的频率(例如64MHz)进行谐振,因而能够高效地发送RF。同时,由于能够紧贴配置于各种头部形状,所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提高灵敏度。因此,能够提高发送效率,并且能够降低摄像所需的功率。
并且,多个子线圈700不相互结合而具有与其它子线圈不同的灵敏度区域。因此,作为多通道发挥功能。
此外,也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本实施方式能够应用于具备水平磁场方式的磁体110的MRI装置100、以及具备垂直磁场方式的磁体111的MRI装置101中任一种。
综上所述,根据各实施方式,不会降低操作性、耐久性,并且能与受检体的头部尺寸无关地使线圈装置紧贴地安装于受检体,从而能够提供高画质的MRI图像。

Claims (19)

1.一种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一个以上的具有线圈元件的线圈单元、以及具备使该线圈单元安装于受检体的头部的机构的线圈支撑部,
上述线圈支撑部具备基座部、与该基座部连接并具有弹性部件的支撑体、以及将上述支撑体与至少一个上述线圈单元连接的支架,
上述支架具有相对于上述基座部直接或间接地接触的至少三处接触点,
上述支架在中央的一处相对于上述支撑体滑动自如地被支撑,并在两端部与固定于上述基座部的一对导向件弹性地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具有沿上述线圈单元的形状弯曲的第一支架部以及在与该第一支架部交叉的方向上弯曲的第二支架部,
上述支撑体具有将上述第二支架部支撑为能够呈弯曲状地滑动的弯曲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支架部与上述弯曲部之间具备锁定机构部,该锁定机构部对上述第二支架部相对于上述弯曲部的滑动进行锁定及解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单元包含覆盖头部的前头部的第一线圈单元和覆盖头部的至少一方侧面的第二线圈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基座部具有放置受检体的头部的头承受部、以及固定有上述第二线圈单元的侧面面板部,
上述侧面面板部经由支撑轴固定于上述头承受部,并且能够以上述支撑轴为中心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侧面面板部与上述支架的滑动连动地开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头部的左右方向作为X方向、将头部的上下方向作为Z方向时,上述支撑轴相对于上述基座部的上表面向X方向或Z方向的至少一方倾斜,向从头部离开的方向对上述侧面面板部进行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架的前端位于与上述侧面面板部接触的位置,上述前端随着上述支架的滑动而移动,使上述侧面面板部向紧贴于头部的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线圈单元和包含上述第二线圈单元的侧面面板部局部具有挠性。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单元还包含覆盖受检体的后部的第三线圈单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使上述线圈单元紧贴于受检体的头部的固定带,
上述固定带的一端固定于上述基座部,并在上述支架形成有用于使上述固定带通过的缺口部或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将上述支架由上述支撑体支撑的一侧作为后方并将其相反侧作为前方时,在前方形成有镜面的镜子能够转动地安装于上述支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体的与固定于上述基座部的端部相反的端部的端面相对于上述支撑体的轴向具有预定的角度,在上述支架的滑动范围的下限位置,上述端部的端面与上述镜子抵接,规定上述镜子相对于上述支架的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单元具有由导体构成的线圈环部和覆盖该线圈环部的罩部件,上述罩部件在不存在上述线圈环部的导体的区域内设有透光部,该透光部用于在将上述线圈单元安装于受检体时确保受检体的视野。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体具有固定于上述基座部的固定部以及与该固定部连续地形成并具有弯曲状的形状的弯曲部,上述固定部具备具有机械式弹性的构造。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固定部具有板簧或者截面呈波形或螺旋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用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线圈单元包含排列有多个子线圈的阵列线圈和防止子线圈间的磁耦合的调整要素,上述子线圈间的距离可变。
18.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对受检体施加高频磁场的发送线圈、检测从上述受检体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以及使用上述核磁共振信号来重构上述受检体的图像的信号处理部,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17任一项中所述的线圈装置作为上述接收线圈。
19.一种磁共振成像装置,具备对受检体施加高频磁场的发送线圈、检测从上述受检体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线圈、以及使用上述核磁共振信号来重构上述受检体的图像的信号处理部,
上述磁共振成像装置的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17任一项中所述的线圈装置作为上述发送线圈。
CN202011410279.2A 2020-03-05 2020-12-03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Active CN113359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37856A JP7352493B2 (ja) 2020-03-05 2020-03-05 頭部用コイル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JP2020-037856 2020-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9074A CN113359074A (zh) 2021-09-07
CN113359074B true CN113359074B (zh) 2024-04-16

Family

ID=775244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0279.2A Active CN113359074B (zh) 2020-03-05 2020-12-03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5856B2 (zh)
JP (1) JP7352493B2 (zh)
CN (1) CN1133590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93372B2 (ja) * 2021-02-19 2023-12-06 富士フイルム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受信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8190A1 (ja) * 2006-03-17 2007-09-27 Hitachi, Ltd.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撮像装置用rfコイル
JP2013244410A (ja) * 2012-05-25 2013-12-09 General Electric Co <Ge> 磁気共鳴画像診断のための調節可能なヘッドコイル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4073294A (ja) * 2012-10-05 2014-04-24 Toshiba Corp Rfコイル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015000098A (ja) * 2013-06-13 2015-01-05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ヘッドコイル装置
JP2019216879A (ja) * 2018-06-18 2019-1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レイ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1765A (en) * 1993-05-07 1994-11-08 Medical Advances, Inc. Two-part quadrature NMR coil
US5370118A (en) * 1993-12-23 1994-12-06 Medical Advances, Inc. Opposed loop-pair quadrature NMR coil
US6684096B2 (en) * 2000-12-15 2004-01-27 Berndt P. Schmit Restrai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e in imaging procedures
US6784665B1 (en) * 2001-11-19 2004-08-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ultiple degree of freedom adjustable MRI radio frequency array coil system
EP1514140A4 (en) * 2002-05-17 2006-01-25 Mr Instr Inc CAVITY RESONATOR FOR MR SYSTEMS
US6762606B2 (en) * 2002-11-22 2004-07-13 Igc-Medical Advances, Inc. Retracting MRI head coil
US7911209B2 (en) * 2004-02-22 2011-03-22 Medrad, Inc. Head coil and neurovascular array for parallel imaging capable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
US7659719B2 (en) * 2005-11-25 2010-02-09 Mr Instruments, Inc. Cavity resonator for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
US7450985B2 (en) * 2006-05-16 2008-11-11 Mary Jane Meloy Head restraint system for medical research, diagnosis and operation
DE102006027190A1 (de) * 2006-06-12 2007-12-13 Siemens Ag Kopfspulenanordnung
JP4891692B2 (ja) 2006-08-03 2012-03-07 独立行政法人放射線医学総合研究所 マルチコイルとこれを用いたmr装置およびrf送受信方法
DE102007030568A1 (de) * 2007-07-02 2009-01-08 Siemens Ag Liegeeinrichtung mit einer Lokalantenneneinrichtung für ein Magnetresonanzgerät
US9884200B2 (en) * 2008-03-10 2018-02-06 Neuronetics, Inc. Apparatus for coil positioning for TMS studies
US8190235B2 (en) * 2008-06-04 2012-05-29 Imris Inc. System for magnetic resonance and X-Ray imaging
JP5894072B2 (ja) * 2010-06-16 2016-03-2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Rf受信コイ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DE102011075454B4 (de) * 2011-05-06 2016-07-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Größenverstellbare Kopf-Hals-MR-Oberflächenspule mit klappbarem Oberteil
DE102011079575B4 (de) * 2011-07-21 2013-11-0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Bechterew-Adapter für Direkt-Verbindungs- Kopfspule mit einstellbarem Kippwinkel
DE102011079565B4 (de) * 2011-07-21 2022-09-15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Direkt- Verbindungs- Kopfspule mit Höhenverstellung für z.B. Bechterew- Patienten
US20130131498A1 (en) * 2011-09-28 2013-05-23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justable mri head coil apparatus and mri system
US9645207B2 (en) 2011-09-28 2017-05-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djustable MRI head coil apparatus and MRI system
DE102013216861B4 (de) * 2013-08-23 2016-06-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opf-/Hals-Lokalspule mit automatisch größeneinstellbarem Hals-Bereich beim Kippen der Kopf-/Hals-Lokalspule
DE102013217561B4 (de) 2013-09-03 2017-12-21 Siemens Healthcare Gmbh Lokalspule mit Nivellierspiegel
DE102014214704A1 (de) * 2014-07-25 2016-01-28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ippbare Kopfspule
DE102014218514A1 (de) * 2014-09-16 2016-03-17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zinische Bildgeb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bewegbar gelagerten Liegentisch
WO2016074636A1 (en) * 2014-11-12 2016-05-19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Transport apparatus in medical system
US10827948B1 (en) * 2015-11-25 2020-11-10 Life Services,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art close fitting head coil
CN209695187U (zh) * 2016-01-27 2019-11-29 圣纳普医疗(巴巴多斯)公司 用于增强与及优化磁共振成像的头部线圈系统
WO2018097862A1 (en) * 2016-11-25 2018-05-3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A radio frequency head coil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s thereof
EP3721245A4 (en) * 2018-04-23 2021-08-04 Mr Instruments, Inc. BODY WEARABLE OPEN AND ADJUSTABLE MRI HEAD COIL
WO2020081123A1 (en) * 2018-10-19 2020-04-23 Qfix Systems, Llc Coil positioning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methods thereof
JP7166187B2 (ja) * 2019-02-13 2022-11-07 富士フイルム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高周波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08190A1 (ja) * 2006-03-17 2007-09-27 Hitachi, Ltd. 磁気共鳴撮像装置および磁気共鳴撮像装置用rfコイル
JP2013244410A (ja) * 2012-05-25 2013-12-09 General Electric Co <Ge> 磁気共鳴画像診断のための調節可能なヘッドコイル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14073294A (ja) * 2012-10-05 2014-04-24 Toshiba Corp Rfコイル装置、及び、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2015000098A (ja) * 2013-06-13 2015-01-05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ヘッドコイル装置
JP2019216879A (ja) * 2018-06-18 2019-12-2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レイコイル及び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85856B2 (en) 2024-01-30
CN113359074A (zh) 2021-09-07
JP2021137338A (ja) 2021-09-16
JP7352493B2 (ja) 2023-09-28
US20210278489A1 (en) 2021-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64234B2 (en) Head/neck local coil with a neck region with automatic size adjustment when tilting the head/neck local coil
US7570056B2 (e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9138164B2 (en) Direct connection head coil having height adjustment
EP0142760B1 (en) Inductively coupled multi-section radio frequency field coil for nmr
US9250302B2 (en) Adapter for a direct-connection head coil with adjustable tilt angle
US7463031B2 (en) MRI apparatus and RF coil assembly utilized therein
US20080275332A1 (en) Head Coil and Neurovascular Array for Parallel Imaging Capable Magnetic Resonance Systems
US882337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ductively communicating data
US20090079430A1 (en)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gantr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apparatus
US9035654B2 (en) Mechanically flexible magnetic resonance coil with opening conductor structures
US7602186B2 (en) RF coil system for an MRI system with a fixed coil and with a moving coil part below the patient support
US6784665B1 (en) Multiple degree of freedom adjustable MRI radio frequency array coil system
US10274560B2 (en) Use of a plurality of TX coils
US20130131498A1 (en) Adjustable mri head coil apparatus and mri system
US6211677B1 (en) Lung coil for imaging hyper-polarized gas in an MRI scanner
CN113359074B (zh) 头部用线圈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磁共振成像装置
US9063199B2 (en) Local coil
JP7166187B2 (ja) 高周波コイル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磁気共鳴撮像装置
JP5020631B2 (ja) オープン末梢血管コイル及び末梢血管イメージングを行う方法
JP5072284B2 (ja)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コイル支持ユニット、高周波コイルユニット、ならびに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を制御する制御方法
CN211911610U (zh) 具有检查台电缆单元的磁共振装置
US9700231B2 (en) Holder for double loop coil for MCP images
US20240142551A1 (en) High-frequency coil device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CN217332812U (zh) 局部线圈装置及磁共振成像设备
GB2623186A (en) Head coil system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4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Applicant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