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968B -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56968B
CN113356968B CN202110663783.1A CN202110663783A CN113356968B CN 113356968 B CN113356968 B CN 113356968B CN 202110663783 A CN202110663783 A CN 202110663783A CN 113356968 B CN113356968 B CN 1133569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egeneration
slope
driving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37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56968A (zh
Inventor
朱兴军
赵崇男
陈玉杰
张成国
薛志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37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569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569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9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569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569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1/00Monitoring or diagnostic devices for exhaust-gas treatment apparatus, e.g. for catalytic activ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 F02D41/021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 F02D41/0235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7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2D41/029Introducing corrections for particular conditions exterior to the engine in relation with the state of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o purge or regenerate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the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being a particulate fil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载终端技术领域,能够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不直接进入行车再生,而是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这样,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若检测到有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充分利用被动再生,从而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Description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捉器)再生包含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两种再生方式。主动再生需要额外的燃油消耗达到氧化碳烟颗粒的目的,被动再生也可以起到氧化碳烟颗粒的目的,不额外消耗燃油,但是需要较高的排温,才能使被动再生达到较高的再生效率。行车再生是降低DPF中碳载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当DPF中的碳载量达到一定值后,需要进行再生,将DPF捕集器中的碳烟颗粒进行氧化。在相关技术中,行车再生通常在判断碳载量达到预设的行车再生条件即进入,从而使得车辆油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其中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为所述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上述方法,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不直接进入行车再生,而是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这样,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若检测到有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充分利用被动再生,从而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包括:
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其中所述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所述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上述方法,通过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能够更为准确的确定目标坡路路段,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包括:
按照所述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
若确定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上述方法,通过按照所述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在将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能够更为快速高效地确定目标坡路路段,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包括:
若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预测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若所述预估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上述方法,通过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时,预测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若预估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从而防止出现碳载量超出行车再生条件的标定范围的问题,进一步地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降低车辆油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通过下列方式判断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上述方法,利用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减少确定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的过程的计算量,提高判别速率,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降低车辆油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
所述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
所述车辆已驶过所述目标坡路路段、所述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所述车辆的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
上述方法,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之后,若确定在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从而防止非必要地对车辆的行驶路线进行坡路检测,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降低车辆油耗。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再生控制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调整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其中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为所述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免调模块,用于若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
所述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
所述车辆已驶过所述目标坡路路段、所述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所述车辆的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其中所述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所述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按照所述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
若确定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整模块,具体用于:
若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预测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若所述预估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所述检测模块,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意一项的行车再生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的行车再生控制方法。
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见第一方面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进行坡路检测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行车再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行车再生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ECU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等。从用途上讲则是汽车专用微机控制器。它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用一句简单的话来形容就是“ECU就是汽车的大脑”。
(2)车载终端:车辆监控管理系统的前端设备,集成定位、通信、汽车行车记录仪等多项功能。
(3)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为壁流式过滤器,依靠交替封堵载体孔进出口强迫气流通过多孔壁面实现颗粒的捕集,PM过滤效率大于90%,可达99%。
(4)再生:是对捕捉在DPF上的碳烟(soot)进行氧化的过程(在催化剂的催化作用前提下),分为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
(5)被动再生:在正常的运行状况下,DPF中温度>250℃时,废气中的NO2氧化碳烟(soot),即NO2+C=CO2+N2,自动清除DPF中碳烟的反应。
(6)主动再生:分行车再生、驻车再生。通过向排气中喷入柴油加热DPF,或者单独将DPF取出来加热,将碳烟烧掉的过程。
(7)行车再生:在发动机正常运行过程中,ECU自动判断条件,通过喷油器后喷等技术对废气中喷入柴油,进而将碳烟烧掉的过程。
(8)驻车再生:当碳烟质量达到驻车再生限值时,需要用户将车停到合适的安全位置,手动按下开关,执行废气中喷入柴油的操作,进而将碳烟烧掉的过程。
为了能够降低车辆油耗,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这里对该方案的基本原理做一下简单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DPF是安装在柴油发动机排放系统中的一个过滤装置,主要吸附尾气中的颗粒物,例如微粒、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以及硫等,防止他们排入大气层造成环境污染。使用DPF,可以减少柴油机排放中90%以上的烟灰。
DPF的工作过程没有化学反应发生,它吸附的颗粒物全部都会存在网格密布的滤芯上。随着车辆的运行,滤芯表面就会变成黑色。
当吸附的微粒达到一定量之后,DPF尾端的燃烧器就会自动点火燃烧,把吸附在金属纤维毡上的颗粒全部都烧掉,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里。而这个燃烧自净的过程便是DPF再生。
其中,DPF再生分为两大分类:被动再生和主动再生。
被动再生简单来说就是不受控制,当DPF内的温度高于250℃时,被动再生随时都在进行。DPF有了颗粒物就会执行DPF再生功能,不需要人为干预。但是只依靠被动再生并不能够完全清理吸附的颗粒物,这个时候就需要主动再生了。
根据再生条件、控制和处理的方式不同,主动再生分成了两种,分别为行车再生、驻车再生。
行车再生指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执行DPF再生功能。行车再生发生在DPF吸附的颗粒(碳载量)较少的情况,如果碳载量再多一些,开车时再任由DPF自我处理就不行了,这里就需要进行驻车再生。
DPF(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颗粒捕捉器)再生包含主动再生和被动再生两种再生方式。主动再生需要额外的燃油消耗达到氧化碳烟颗粒的目的,被动再生也可以起到氧化碳烟颗粒的目的,不额外消耗燃油,但是需要较高的排温,才能使被动再生达到较高的再生效率。行车再生是降低DPF中碳载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当DPF中的碳载量达到一定值后,需要进行再生,将DPF捕集器中的碳烟颗粒进行氧化。在相关技术中,行车再生通常在判断碳载量达到预设的行车再生条件即进入,使得油耗较高。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不直接进入行车再生,而是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这样,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若检测到有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充分利用被动再生,从而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01,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来判断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是否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在通常情况下,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导致车辆行车再生频次较高,使得油耗较高。
而为了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需要在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的前提下,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该坡路检测时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
示例性地,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进行坡路检测的示意图。车辆在在行进过程中,如图2达到A点后,若此时的碳载量满足进入行车再生的条件时,ECU根据车载终端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进行确认,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在一些实施例中,ECU预判前方坡路的角度α及坡路长度Lj,并根据坡路长度和角度等信息判定被动再生效率,确定是否进入行车再生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A01,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A02,将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
其中,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通过按照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在将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B01,按照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
步骤B02,若确定的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判断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可以具体为: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S102,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其中,目标坡路路段为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步骤C01,若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预测车辆行驶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步骤C02,若预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时,若预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上述图1所示的行车再生控制方法,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不直接进入行车再生,而是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这样,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时,若检测到有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充分利用被动再生,从而有效降低行车再生频次,从而降低车辆油耗。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
步骤S301,判断在车辆行驶状态下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302;若否,执行步骤S307。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通过下列方式判断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步骤S302,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步骤S303,将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
其中,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其中,目标坡路路段为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整车达到A点后,ECU同时判定整车距离坡路起始位置Li的大小,若整车运行Li的距离后,碳载量积累增加量超过行车再生的标定范围,则A点ECU控制进入行车再生过程。若整车运行Li的距离碳载量积累增加量在行车再生的标定范围内,则暂时停止进入行车再生阶段,等待爬坡过程中排温提升,利用被动再生高效率阶段达到碳烟颗粒氧化的目的。
步骤S304,判断是否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若结果为是,执行步骤S305;若结果为否,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05,预测车辆行驶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步骤S306,确定预估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若是,则执行步骤S307;若否,则执行步骤S310。
步骤S307,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步骤S308,若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是否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若是,则执行步骤S309;若否,则返回步骤S301。
步骤S309,监测是否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若是,执行步骤S310。
其中,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
车辆已驶过目标坡路路段、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车辆的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步骤S310,使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行车再生控制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401,用于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调整模块402,用于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其中目标坡路路段为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装置还包括:
免调模块501,用于若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
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
车辆已驶过目标坡路路段、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车辆的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模块401,具体用于:
基于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将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其中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检测模块401,具体用于:
按照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
若确定的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调整模块402,具体用于:
若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预测车辆行驶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若预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
检测模块401,具体用于: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参照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用于实施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记载的方法,例如实施图1所示的实施例,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601、处理器602、输入单元603和显示面板604。
存储器601,用于存储处理器602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存储器601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电子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处理器602,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者为数字处理单元等。输入单元603,可以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用户指令。显示面板604,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604主要用于显示终端设备中各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以及各显示界面中显示的控件实体。可选的,显示面板604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或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604。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存储器601、处理器602、输入单元603和显示面板604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6中以存储器601、处理器602、输入单元603、显示面板604之间通过总线605连接,总线605在图6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总线605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601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601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或者存储器601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601可以是上述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602,用于调用存储器601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实施图1所示的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为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处理器所需执行的程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中的步骤。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执行如实施图1所示的实施例。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用于一种行车再生控制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实体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文件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文件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文件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文件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
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其中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为所述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若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所述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所述车辆已驶过所述目标坡路路段、所述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所述车辆的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
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包括:
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
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其中所述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所述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
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包括:
按照所述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
若确定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包括:
若监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预测所述车辆行驶到所述目标坡路路段的起点时的预估碳载量;
若所述预估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再生条件包括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其中,所述第一预设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通过下列方式判断碳载量是否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若检测到碳载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且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
4.一种行车再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若在车辆行驶状态下检测到碳载量满足行车再生条件,则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在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内进行坡路检测,包括: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行驶路线上的待检测坡路;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其中所述被动再生效率是基于所述待检测坡路的坡路角度和坡路长度确定的;将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的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包括:按照所述车辆经过待检测坡路的先后顺序,逐一选取待检测坡路,并确定选取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若确定的所述待检测坡路的被动再生效率符合预设的被动再生条件,则将所述待检测坡路作为目标坡路路段,并停止选取之后的待检测坡路;
调整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有目标坡路路段,则禁止车辆进入行车再生,其中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为所述行车路线内的符合被动再生条件的坡路路段;
免调模块,用于若基于所述车辆的定位信息和车载地图信息,确定在所述目标坡路路段之后的行驶路线内不存在其他目标坡路路段,则当监测到满足行车再生免检条件时,进入行车再生;所述行车再生免检条件为同时满足下列中的全部:所述车辆已驶过所述目标坡路路段、所述车辆按照行驶路线行驶、所述车辆的碳载量满足所述行车再生条件。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63783.1A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3569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3783.1A CN11335696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3783.1A CN11335696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968A CN113356968A (zh) 2021-09-07
CN113356968B true CN113356968B (zh) 2023-03-21

Family

ID=775344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3783.1A Active CN113356968B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5696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10158B (zh) * 2021-11-30 2023-06-2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4483258B (zh) * 2022-02-11 2023-07-07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行驶数据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处理器
CN115095414B (zh) * 2022-07-19 2024-02-27 北京主线科技有限公司 Dpf再生方法和系统
CN116291820B (zh) * 2023-02-02 2024-04-19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增程器gpf行车再生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2577B2 (en) * 2012-05-14 2015-06-23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Diesel engine operation for fast transient response and low emissions
DE102014203408A1 (de) * 2014-02-25 2015-08-27 Mtu Friedrichshafen Gmbh Verfahren zur Regeneration eines Partikelfilters im Betrieb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Steuergerät, Brennkraftmaschine, und Kraftfahrzeug
US10059338B2 (en) * 2015-12-03 2018-08-2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generating a gasoline particulate filter
CN109611184A (zh) * 2018-11-26 2019-04-12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驻车再生控制方法、系统、柴油车及存储介质
CN112610312A (zh) * 2020-12-08 2021-04-06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驻车再生时的车速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56968A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6968B (zh) 一种行车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9135B (zh) Dpf再生方法、装置、ecu及存储介质
JP6178501B2 (ja) 再生プロセスのタイミングをとる方法
CN110985222B (zh) 一种触发dpf被动再生的方法及系统
KR20030043773A (ko) 차량의 엔진을 작동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43417B (zh)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
CN112610312A (zh) 一种驻车再生时的车速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306890B (zh) 用于对机动车中的废气后处理机构进行控制和/或调节的方法和控制装置
US20120102930A1 (en) System for desulfurizing oxidation catalyst and method thereof
CN110985172B (zh) 一种触发dpf主动再生的方法及系统
WO202102587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aftertreatment systems
US11326499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generation of an exhaust gas aftertreatment system of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arranged on a vehicle
CN116324660A (zh) 使用预测分析管理排气后处理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CN115095414B (zh) Dpf再生方法和系统
KR101338453B1 (ko) 백연 저감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CN117386487A (zh) 一种车辆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4898A (zh) 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操控方法及尾气后处理系统和程序载体
JP2016160810A (ja) 排ガス浄化装置の管理システム
KR102452693B1 (ko) 디젤엔진의 후처리 장치 제어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후처리 장치 컨트롤러
CN115434794A (zh) 柴油颗粒过滤器再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189322A (zh) 车辆氧化催化器doc中催化剂的脱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738094A (zh) 一种短途用车的颗粒过滤器dpf再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7552857A (zh) 发动机dpf再生控制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230001921A (ko) 재생버너를 활용한 PM-NOx 동시저감장치 효율향상방법
CN116857041A (zh) 一种dpf再生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