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6959B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6959B CN113356959B CN202110677149.3A CN202110677149A CN113356959B CN 113356959 B CN113356959 B CN 113356959B CN 202110677149 A CN202110677149 A CN 202110677149A CN 113356959 B CN113356959 B CN 1133569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oil cavity
- cavity
- oil pan
- threaded hol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05 moto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alsto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3C=CC=CC3=NC2=C2N1C[C@H]1[C@H](C)OC=C(C(=O)OC)[C@H]1C2 WYTGDNHDOZPMIW-RCBQFDQV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29—Oilsumps with oil filt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M—LUBRICAT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LUBRI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CRANKCASE VENTILATING
- F01M11/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M1/00 - F01M9/00
- F01M11/0004—Oilsumps
- F01M2011/0083—Dry s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ubrication Details And Ventil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属于柴油机技术领域,该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本体,所述油底壳本体开设有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所述上层油腔与所述下层油腔连通,所述下层油腔靠近所述上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安装有隔板,所述安装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隔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数量相同。该装置通过上层油腔、下层油腔与隔板配合设置,使干湿油底壳结构能够实现干湿两用,即可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调节方便,安装快捷,极大降低配套成本,方便了客户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活动对车辆动力性、经济性、适应性等要求的提高,车辆及其零部件的轻量化、安全性、适用性、经济性成为了一个获得广泛关注的提升方向,当前油底壳结构可能较为单一,大多数为湿式或干式的,可能没有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这种单一的油底壳往往可能只配备一种动力系统,无法兼顾到其他系统,对客户的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降低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旨在改善结构单一,不能实现干湿两用,无法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影响经济效益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本体。
所述油底壳本体开设有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所述上层油腔与所述下层油腔连通,所述下层油腔靠近所述上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安装有隔板,所述安装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均匀设置,所述隔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与所述螺纹孔数量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开设有通孔与限位孔,所述固定螺栓贯穿活动于所述通孔,所述固定螺栓远离所述螺纹孔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外壁与所述限位孔内壁密封转动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下层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下层油腔内壁间隙配合。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靠近所述下层油腔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耐腐蚀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上层油腔连通,所述凹槽一侧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凹槽连通,所述出油管与车内抽油泵连通,所述凹槽内顶部设置有过滤网。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过滤网可拆卸设置,所述出油管设置有单向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与冷却管,所述冷却管与车内冷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冷却管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管蛇形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下层油腔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车内抽油泵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当我们配湿式油底壳本体时,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是相通的,发动机回油可以直接回到油底壳本体底部,当我们配干式油底壳本体时,只需要在上层油腔和下层油腔中间安装一个隔板,隔板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安装面的螺纹孔内,即可把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隔开,发动机回油时先回到上层油腔,再通过抽油泵把油抽到下层油腔供发动机润滑使用。通过上层油腔、下层油腔与隔板配合设置,使干湿油底壳结构能够实现干湿两用,即可配套多种动力总成系统,调节方便,安装快捷,极大降低配套成本,方便了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上层油腔与下层油腔侧面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整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隔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密封块安装示意图。
图中:100-油底壳本体;110-上层油腔;120-下层油腔;121-安装面;122-螺纹孔;130-隔板;131-固定螺栓;1311-限位块;132-通孔;133-限位孔;134-密封块;135-密封圈;136-凹槽;1361-出油管;1362-过滤网;1363-温度传感器;1364-冷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包括油底壳本体100。
请参阅图1-6,油底壳本体100开设有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连通,下层油腔120靠近上层油腔1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121,安装面121安装有隔板130,安装面121开设有螺纹孔122,螺纹孔122设置有多个,多个螺纹孔122均匀设置,隔板130安装有固定螺栓131,固定螺栓131螺纹安装于螺纹孔122,固定螺栓131与螺纹孔122数量相同。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隔板130开设有通孔132与限位孔133,固定螺栓131贯穿活动于通孔132,固定螺栓131远离螺纹孔12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311,便于将隔板130进行压紧,增加固定密封效果,限位块1311外壁与限位孔133内壁密封转动设置,防止油底壳本体100内的油污进入到通孔132内,影响固定螺栓131的使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隔板130靠近下层油腔1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134,密封块134与下层油腔120内壁间隙配合,增加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隔板130靠近下层油腔120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圈135,密封圈135耐腐蚀设置,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隔板130开设有凹槽136,凹槽136与上层油腔110连通,凹槽136一侧安装有出油管1361,出油管1361与凹槽136连通,出油管1361与车内抽油泵连通,凹槽136内顶部设置有过滤网1362,便于将上层油腔110内的油进行过滤抽取,过滤网1362可拆卸设置,便于更换与清洗,出油管1361设置有单向阀,防止油底壳本体100内的油回流,影响使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凹槽136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63与冷却管1364,冷却管1364与车内冷却系统电性连接,温度传感器1363与冷却管1364电性连接,便于将油进行冷却,防止油的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冷却管1364蛇形设置,增加导热面积,加快散热速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下层油腔120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车内抽油泵电性连接,防止下层油腔120内油不足,影响使用。
工作原理:当我们配湿式油底壳本体100时,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是相通的,发动机回油可以直接回到油底壳本体100底部,当我们配干式油底壳本体100时,只需要在上层油腔110和下层油腔120中间安装一个隔板130,隔板130通过固定螺栓131安装在安装面121上的螺纹孔122内,密封块134四周与下层油腔120内壁密封滑动,密封圈135进一步增加上层油腔110和下层油腔120的密封效果,即可把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隔开,发动机回油时先回到上层油腔110,再通过抽油泵把油抽到下层油腔120供发动机润滑使用,与此同时油从上层油腔110经过滤后进入凹槽136内,经冷却管1364冷却后,从出油管1361进入抽油泵进行抽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底壳本体(100),所述油底壳本体(100)开设有上层油腔(110)与下层油腔(120),所述上层油腔(110)与所述下层油腔(120)连通,所述下层油腔(120)靠近所述上层油腔(110)的一侧设置有安装面(121),所述安装面(121)安装有隔板(130),所述安装面(121)开设有螺纹孔(122),所述螺纹孔(122)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螺纹孔(122)均匀设置,所述隔板(130)安装有固定螺栓(131),所述固定螺栓(131)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孔(122),所述固定螺栓(131)与所述螺纹孔(122)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隔板(130)开设有通孔(132)与限位孔(133),所述固定螺栓(131)贯穿活动于所述通孔(132),所述固定螺栓(131)远离所述螺纹孔(122)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块(1311);
其中,所述限位块(1311)外壁与所述限位孔(133)内壁密封转动设置;
其中,所述隔板(130)靠近所述下层油腔(120)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块(134),所述密封块(134)与所述下层油腔(120)内壁间隙配合;
其中,所述隔板(130)靠近所述下层油腔(120)的一侧安装有密封圈(135),所述密封圈(135)耐腐蚀设置;
其中,所述隔板(130)开设有凹槽(136),所述凹槽(136)与所述上层油腔(110)连通,所述凹槽(136)一侧安装有出油管(1361),所述出油管(1361)与所述凹槽(136)连通,所述出油管(1361)与车内抽油泵连通,所述凹槽(136)内顶部设置有过滤网(1362);
其中,所述过滤网(1362)可拆卸设置,所述出油管(1361)设置有单向阀;
其中,所述凹槽(136)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363)与冷却管(1364),所述冷却管(1364)与车内冷却系统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1363)与所述冷却管(136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1364)蛇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油腔(120)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车内抽油泵电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7149.3A CN113356959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677149.3A CN113356959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6959A CN113356959A (zh) | 2021-09-07 |
CN113356959B true CN113356959B (zh) | 2024-03-19 |
Family
ID=77535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77149.3A Active CN113356959B (zh) | 2021-06-18 | 2021-06-18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6959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8361A (zh) * | 2007-07-27 | 2007-11-28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
CN205779097U (zh) * | 2016-06-12 | 2016-12-07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油底壳 |
CN106988828A (zh) * | 2017-06-02 | 2017-07-28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双层油箱的干式油底壳 |
CN110552755A (zh) * | 2019-09-18 | 2019-12-10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湿结合式内燃机油底壳 |
CN216950516U (zh) * | 2021-06-18 | 2022-07-12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
2021
- 2021-06-18 CN CN202110677149.3A patent/CN11335695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8361A (zh) * | 2007-07-27 | 2007-11-28 |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 摩托艇发动机的干式油底壳 |
CN205779097U (zh) * | 2016-06-12 | 2016-12-07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油底壳 |
CN106988828A (zh) * | 2017-06-02 | 2017-07-28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双层油箱的干式油底壳 |
CN110552755A (zh) * | 2019-09-18 | 2019-12-10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湿结合式内燃机油底壳 |
CN216950516U (zh) * | 2021-06-18 | 2022-07-12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6959A (zh) | 2021-09-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A2314764C (en) | Oil sump arrangement with integral filter and heat exchanger | |
US9027537B2 (en) | PCV valv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 |
US10619529B2 (en) | Oil cooler | |
CN216950516U (zh)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
CN113356959B (zh) | 一种干湿两用的油底壳结构 | |
CN211116854U (zh) | 一种列管式水冷液压油箱 | |
US20010032610A1 (en) | Oil cool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
CN110552755A (zh) | 一种干湿结合式内燃机油底壳 | |
CN215487195U (zh) | 紧凑型立式推力滑动轴承 | |
CN206944761U (zh) | 一种改进型水冷油冷却器 | |
CN213017326U (zh) | 船用双重冷却中间轴承结构 | |
CN212632936U (zh) | 一种立轴冲击式破碎机的双循环独立润滑系统 | |
CN208518724U (zh) | 一种发动机组件以及车辆 | |
CN214273756U (zh) | 用于发动机的油底壳以及发动机 | |
CN213235156U (zh) | 油底壳、发动机和汽车 | |
CN206397586U (zh) | 一种单缸水冷发动机及其冷却系统 | |
CN221032868U (zh) | 一种集成有润滑油道的齿轮室 | |
CN206016895U (zh) | 机油过滤冷却器 | |
CN215980404U (zh) | 一种耐高温汽车发动机曲轴轴承座 | |
CN219993797U (zh) | 发动机气缸和车辆 | |
JPS6040806Y2 (ja) | 内燃機関用潤滑装置 | |
CN220522646U (zh) | 一种集成式循环液体管理模块 | |
CN109339900B (zh) | 一种集成机油散热器式机油滤座 | |
CN214698081U (zh) | 发动机气缸体裙架、发动机及车辆 | |
CN215170251U (zh) | 一种发动机集成油道油底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