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20848A -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20848A
CN113320848A CN202110686847.XA CN202110686847A CN113320848A CN 113320848 A CN113320848 A CN 113320848A CN 202110686847 A CN202110686847 A CN 202110686847A CN 113320848 A CN113320848 A CN 1133208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container
heating system
section
aspha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68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20848B (zh
Inventor
张绍光
张曙光
郭奎
刘海鹏
尹晶
杨爽
田磊
侯天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 Ltd
Dalian CRRC Tielong Container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 Ltd, Dalian CRRC Tielong Containeriz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8684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20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20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0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20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20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02Large containers rigid
    • B65D88/12Large containers rigid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por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2Tank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8/00Large containers
    • B65D88/74Large containers having means for heating, cooling, aerating or other conditioning of contents
    • B65D88/744Large containers having means for heating, cooling, aerating or other conditioning of contents heating or cooling through the walls or internal parts of the container, e.g. circulation of fluid inside th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集装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箱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进料口,设置于箱体上;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加热系统,铺设于箱体的底板上,加热系统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系统包括穿设于箱体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沥青运输装置承载量小以及运输方式复杂的问题。

Description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沥青是重要的道路工程材料,目前的沥青运输装置包括沥青运输罐和沥青运输方箱两种。沥青运输罐以液态运输为主,罐体内带有保温层和加热系统,大部分采用燃油加热,在沥青运输的过程中沥青始终保持液态,卸货时液态的沥青可直接从卸料口排出。但沥青运输罐的缺点在于装载能力小,运输的经济性差。沥青运输方箱采用传统的集装箱形式进行运输,运载量大,但是沥青运输方箱缺乏加热系统,在运输沥青时,需要先将液态的沥青装入沥青运输方箱内,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热量会逐渐散失,从液态转变成固态,当需要卸货时,需要将沥青运输方箱运输到固定的加热场地进行加热,将其内部的沥青由固态重新转变成液态,才能从沥青运输方箱的卸料口处排出。这种运输方式较为复杂,且对作业场地要求较高,场地需要有固定的加热设备,加热方式不够灵活,使用受到作业场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沥青运输装置承载量小以及运输方式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箱体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进料口,设置于箱体上;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底部;加热系统,铺设于箱体的底板上,加热系统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加热系统包括穿设于箱体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加热系统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60mm至100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进口段位于加热系统的第一侧,加热系统在由第一侧至第二侧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的第二侧的下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20mm至30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盘管。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盘管还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气管、加热管以及出气管,所述进气管形成所述加热系统的进口段,所述出气管形成所述加热系统的出口段,所述加热管以及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进一步地,加热系统包括加热列管,加热列管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汇流管、加热支管、出口汇流管以及排放管,进口汇流管形成加热系统的进口段,排放管形成加热系统的出口段,加热支管包括多个,多个加热支管间隔设置于进口汇流管和出口汇流管之间。
进一步地,进口汇流管包括与进口段连接的第一管段以及与加热支管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二管段在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加热支管的内径在60mm至90mm之间,第一管段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进一步地,卸料口设置于箱体的侧壁上并位于箱体的中部,底板在由底板的第一侧至卸料口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卸料口的底壁与底板的上表面平齐,底板的横截面或者纵截面呈V形结构,卸料口对应于底板的最低点设置。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气压平衡装置,设置在箱体的上方,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筒体,具有过流腔;第一端板,封堵于过流腔的底部,第一端板上设置有连通容纳空间与过流腔连通的第一过流口;第二端板,封堵于过流腔的顶部,第二端板上设置有连通过流腔和外部的第二过流口;浮球,可浮动地设置于过流腔内,浮球具有封堵第二过流口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第二过流口的连通位置。
进一步地,集装箱还包括:侧墙,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板位于两个侧墙之间;支撑杆,设置在两个侧墙之间,支撑杆的端部分别与两个侧墙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辆本体;集装箱,设置于车辆本体上,集装箱为上述的集装箱。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传统的集装箱结构进行改进,在集装箱内部安装加热系统,使得集装箱能够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在沥青运输时,可以将液态沥青从集装箱的进料口处装入,在沥青运输的过程中,液态的沥青会逐渐冷却形成固态沥青。当将沥青运输到预定地点时,可通过加热系统对固态沥青进行加热,使其重新融化成液态,再从卸料口处排出,此时液态的沥青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方便快捷。这种沥青的运输方式与传统的沥青运输罐相比,增大了沥青的运载量,能够提升沥青运输的经济性。与传统的沥青运输集装箱相比,本申请的集装箱自带加热系统,可以将沥青直接运送至使用地点,并在沥青的使用地对沥青进行加热,沥青加热导出后可立即投入使用,使得沥青加热不再受到作业场地的限制,提升了沥青运输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的实施例一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加热系统和底板的俯视图,其中,图3示出了加热系统为加热列管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集装箱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的集装箱的加热系统安装于底板上的俯视图,其中,图5示出了加热系统为加热盘管时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1的集装箱的气压平衡装置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容纳空间;2、流通通道;3、过流腔;10、箱体;11、底板;12、进料口;13、卸料口;14、侧墙;20、加热系统;21、第一侧;22、第二侧;30、加热盘管;31、进气管;32、加热管;33、出气管;40、加热列管;41、进口汇流管;411、第一管段;412、第二管段;42、加热支管;43、出口汇流管;44、排放管;50、气压平衡装置;51、筒体;52、第一端板;53、第二端板;54、浮球;55、第一过流口;56、第二过流口;60、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沥青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好的物质。发明人经过长期研究后发现,沥青自身的导热性能较差,在将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沥青的过程中,随着对沥青的持续加热,与加热系统20接触的固态沥青持续吸热逐渐融化成液态,同时,包裹液态沥青的固态沥青也逐渐软化,致使液态沥青上浮,未被融化的沥青逐渐下沉与加热系统20接触继续开始受热融化,直至加热系统20上方的沥青全部融化成液态。而位于加热系统20下方的与加热系统20直接接触的沥青最先被融化成液态,由于液态沥青浮在上层,因此液态沥青下方的固态沥青只能通过已融化的液态沥青来吸收热量,由于沥青的导热性能差,因此位于加热系统20下方的沥青要想完全融化成液态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集装箱包括:箱体10、进料口12、卸料口13以及加热系统20。其中,箱体10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1,箱体10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11;进料口12设置于箱体10上;卸料口13设置于箱体10的底部;加热系统20铺设于箱体10的底板11上,加热系统20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2,加热系统20包括穿设于箱体10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实施例对传统的集装箱结构进行改进,在集装箱内部安装加热系统20,使得集装箱能够对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处理。具体地,在沥青运输时,可以将液态沥青从集装箱的进料口12处装入,在沥青运输的过程中,液态的沥青会逐渐冷却形成固态沥青。当将沥青运输到预定地点时,可通过加热系统20对固态沥青进行加热,使其重新融化成液态,再从卸料口13处排出,此时液态的沥青可以直接投入使用,方便快捷。这种沥青的运输方式与传统的沥青运输罐相比,增大了沥青的运载量,能够提升沥青运输的经济性。与传统的沥青运输集装箱相比,本申请的集装箱自带加热系统20,可以将沥青直接运送至使用地点,并在沥青的使用地对沥青进行加热,沥青加热导出后可立即投入使用,使得沥青加热不再受到作业场地的限制,提升了沥青运输的便捷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加热系统20铺设在集装箱的底板11上,这种设置方式尽量降低加热系统20的设置位置,使得沥青尽可能地位于加热系统20的上方。加热系统20工作时,沥青固体能够从底部的加热系统20处吸热,然后从上至下逐渐融化成液态。液态的沥青能够从开设在集装箱底部的卸料口13处直接排出,降低卸料口13被未融化的沥青堵塞的概率。应用本申请的集装箱,沥青的受热方式为通过加热系统20直接传热,而并非传统的通过加热系统传热以及沥青自身导热的传热方式进行受热。通过加热系统20直接传热的效率要远远大于通过沥青自身导热的传热效率,因此本申请的集装箱能够提升沥青的融化效率,也相应地节约了加热沥青所消耗的能源。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加热系统20铺设于箱体10的底板11上”并非是加热系统20与底板11贴合设置,而是加热系统20靠近于底板11设置,但与底板11之间具有间隙。另外,“加热系统20铺设于箱体10的底板11上”指的是加热系统20的主体结构铺设于箱体10的底板11上。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卸料口13设置于箱体10的底部”指的是卸料口13设置在箱体10的下方的位置处,具体地,卸料口13可以设置在底板11上,也可以设置在箱体的侧壁的最下方。
如果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贴合,那么沥青沿底板11向卸料口13流动时会受到加热系统20的阻拦,从而影响沥青的流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60mm至100mm之间。上述结构使得加热系统20尽量靠近于底板11设置,加速固态沥青的融化效率,同时又能够降低加热系统20对沥青流向卸料口13的阻挡作用。进一步优选地,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60mm至75mm之间,优选地,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为60mm。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热系统2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进口段位于加热系统20的第一侧21,加热系统20在由第一侧21至第二侧22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上述结构中,加热系统20的进口段需要与外部加热器连接,为了便于与外部的加热器配合,因此加热系统20的进口段需要稍微抬高。但如果因此将整个加热系统20均抬高设置,则会影响对箱体内沥青的加热效果,因此本申请将加热系统20需要抬高的进口段设置的高一些,但将整个加热系统20倾斜设置,使加热系统20上不需要抬高的其他位置尽量靠近底板11设置,从而既能够使加热系统20与外部加热器配合,又能够保证加热系统20对沥青的加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系统20包括在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和在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相对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系统20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为在集装箱的长度方向相对的两侧。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加热系统20的第一侧和第二侧也可以为在集装箱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热系统20的第二侧22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20mm至30mm之间。上述结构中,如果加热系统20的第二侧22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过小容易影响液态沥青的流动性,导致液态沥青被加热系统20阻隔,不易流向卸料口。如果加热系统20的第二侧22的下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过大容易影响沥青的融化效果。加热系统20的第二侧22相比于加热系统20的第一侧21更靠近底板11,这种设置方式能够提升对沥青的融化效果,降低卸料口13被未融化的沥青堵塞的概率。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热系统20包括加热列管40,加热列管40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汇流管41、加热支管42、出口汇流管43以及排放管44,进口汇流管41形成加热系统20的进口段,排放管44形成加热系统20的出口段,加热支管42包括多个,多个加热支管42间隔设置于进口汇流管41和出口汇流管43之间。上述结构中,加热列管40包括设置在进口汇流管41和出口汇流管43之间的多个加热支管42,加热介质先进入到进口汇流管41,再分布到各个加热支管42中,最后汇集到出口汇流管43内由排放管44排出。在加热介质的流动期间将自身的热量传递给加热列管40,加热列管40对沥青进行加热,使其从固体状态融化成液体状态,最终从卸料口13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列管40包括多个支管,加热介质并列进入到多个加热支管42内,对加热支管42的管壁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使得加热介质流经的路径较短,加热介质流到出口汇流管43时的热量损失较小,因此能够保证箱体内的固体沥青的加热效果。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进口汇流管41包括与进口段连接的第一管段411以及与加热支管42连接的第二管段412,第二管段412在加热介质的流通方向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上述结构中,第二管段412在加热介质的流通方向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使得加热介质更易向前流动,使得进入第二管段412内的加热介质均匀地进入到各个加热支管42内,从而使得箱体内的沥青能够受热均匀。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管段411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上述结构中,限制进口汇流管41的内径是为了控制加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如果第一管段411的内径过大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快,加热介质的热量还未充分传递给沥青就从排放管44排出。如果第一管段411的内径过小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慢,加热介质的热量已经不能达到对沥青的加热需求还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对沥青的加热效率。进一步优选地,第一管段411的内径在155mm至160mm之间。优选地,第一管段411的内径为155mm。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加热支管42的内径在60mm至90mm之间。上述结构中,加热支管42的内径过大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快,加热介质的热量还未充分传递给沥青就从排放管44排出。如果加热支管42的内径过小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慢,加热介质的热量已经不能达到对沥青的加热需求还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对沥青的加热效率。进一步优选地,加热支管42的内径在70mm至80mm之间。优选地,加热支管42的内径为70mm。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卸料口13设置于箱体10的侧壁上并位于箱体10的中部,底板11在由底板11的第一侧至卸料口13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卸料口13的底壁与底板11的上表面平齐,底板11的横截面呈V形结构,卸料口13对应于底板11的最低点设置。上述结构中,将底板11的横截面设置成V形结构能够提升沥青在底板11上的流动性,使沥青更易朝向卸料口13流动,降低沥青在箱体10中的滞留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箱体10的中部”指的是卸料口13与箱体10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小于整个箱体的长度的四分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卸料口13设置于箱体10的侧壁上”其中的“侧壁”包括腔体的侧墙14和设置在侧墙14之间的端墙。在本实施例中,卸料口13开设在箱体10的端墙上。当然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底板的纵截面设置成V形结构,将卸料口设置在箱体的侧墙上,且使卸料口对应于底板的最低点设置。
液体沥青从进料口12进入到箱体10内后温度较高,由于物质的热胀冷缩特性,沥青在运输过程中随着热量逐渐流失会凝固成固体,导致体积减小。此时如果集装箱的密封性较好会导致箱体受到大气压力的挤压而产生形变。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集装箱还包括气压平衡装置50,设置在箱体10的上方,气压平衡装置50包括:筒体51、第一端板52、第二端板53以及浮球54。其中,筒体51具有过流腔3;第一端板52封堵于过流腔3的底部,第一端板52上设置有连通容纳空间1与过流腔3连通的第一过流口55;第二端板53封堵于过流腔3的顶部,第二端板53上设置有连通过流腔3和外部的第二过流口56;浮球54可浮动地设置于过流腔3内,浮球54具有封堵第二过流口56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第二过流口56的连通位置。上述结构中,在箱体10上设置气压平衡装置50,气压平衡装置50能够连通箱体10内的容纳空间1。正常状态时,浮球54受到重力的作用位于第一端板52上,第一端板52上设置有连通容纳空间1和过流腔3的通孔,当沥青因温度降低而体积缩小时,外界大气能够通过过流腔3进入到容纳空间1内,从而防止箱体10受到大气压力的挤压而发生形变。当箱体10内的沥青呈液态时,在运输过程中液体沥青可能会受到颠簸而涌入到气压平衡装置50内,此时浮球54会被液体沥青托起从而堵住第二端板53上的第二过流口56,从而保证液体沥青不会涌出箱体10外。上述结构既能够保证箱体10的通风性,又能够避免液体沥青从箱体10内涌出,降低了沥青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量。
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中,集装箱还包括侧墙14和支撑杆60,其中,侧墙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底板11位于两个侧墙14之间;支撑杆60设置在侧墙14之间,支撑杆60的端部分别与侧墙14连接。上述结构中,支撑杆60能够提升箱体10的强度,降低箱体10发生形变的概率。具体地,当箱体10的侧墙14受到向外扩张的作用力时,支撑杆60能够对两个侧墙14施加拉力,降低侧墙14向外扩张发生形变的概率。当侧墙14受到向内收缩的作用力时,支撑杆60能够对两个侧墙14施加支撑力,降低侧墙14向内收缩发生形变的概率。上述结构使得集装箱更符合沥青的运输特性,降低沥青的温度变化对箱体10的侧墙14的形变量的影响。
如图4和图5所示,实施例二的集装箱与实施例一的集装箱的区别在于:加热系统20的结构不同。具体地,加热系统20包括加热盘管30。加热盘管30内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2,加热介质能够沿着加热盘管30内的流通通道2流动,将热量传递给加热盘管30使加热盘管30对沥青进行加热。加热盘管30只有一条流通通道2,没有其他支管道,因此加热盘管30内的流通通道2不易堵塞,也便于操作人员对管道内进行清洁。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盘管30还包括沿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气管31、加热管32以及出气管33,进气管31形成加热系统20的进口段,出气管33形成加热系统20出口段,加热管32以及出气管33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上述结构中,限制加热段以及出口段的内径是为了控制加热介质的流动速度,如果加热段以及出口段的内径过大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快,加热介质的热量还未充分传递给沥青就从出口段排出。如果加热段以及出口段的内径过小则会导致加热介质流动过慢,加热介质的热量已经不能达到对沥青的加热需求还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影响对沥青的加热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根据本申请的车辆的实施例包括车辆本体和集装箱。集装箱设置于车辆本体上,集装箱为上述的集装箱。上述结构中,由于集装箱具有运载量大、对沥青的加热效果好的优点,因此具有其的车辆也具备上述优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具有容纳货物的容纳空间(1),所述箱体(10)包括位于底部的底板(11);
进料口(12),设置于所述箱体(10)上;
卸料口(13),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底部;
加热系统(20),铺设于所述箱体(10)的所述底板(11)上,所述加热系统(20)具有供加热介质流通的流通通道(2),所述加热系统(20)包括穿设于所述箱体(10)上的进口段和出口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加热系统(20)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60mm至100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21)和第二侧(22),所述进口段位于所述加热系统(20)的第一侧(21),所述加热系统(20)在由所述第一侧(21)至所述第二侧(22)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的所述第二侧(22)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在20mm至3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包括加热盘管(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盘管(30)还包括沿所述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气管(31)、加热管(32)以及出气管(33),所述进气管(31)形成所述加热系统(20)的所述进口段,所述出气管(33)形成所述加热系统(20)的所述出口段,所述加热管(32)以及所述出气管(33)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20)包括加热列管(40),所述加热列管(40)包括沿所述加热介质流动方向依次连通的进口汇流管(41)、加热支管(42)、出口汇流管(43)以及排放管(44),所述进口汇流管(41)形成所述加热系统(20)的所述进口段,所述排放管(44)形成所述加热系统(20)的所述出口段,所述加热支管(42)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加热支管(42)间隔设置于所述进口汇流管(41)和所述出口汇流管(4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汇流管(41)包括与所述进口段连接的第一管段(411)以及与所述加热支管(42)连接的第二管段(412),所述第二管段(412)在所述加热介质的流动方向上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支管(42)的内径在60mm至90mm之间,所述第一管段(411)的内径在150mm至17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13)设置于所述箱体(10)的侧壁上并位于所述箱体(10)的中部,所述底板(11)在由所述底板(11)的第一侧至所述卸料口(13)的方向上逐渐向下倾斜,所述卸料口(13)的底壁与所述底板(11)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底板(11)的横截面或者纵截面呈V形结构,所述卸料口(13)对应于所述底板(11)的最低点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气压平衡装置(50),设置在所述箱体(10)的上方,所述气压平衡装置(50)包括:
筒体(51),具有过流腔(3);
第一端板(52),封堵于所述过流腔(3)的底部,所述第一端板(52)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纳空间(1)与所述过流腔(3)连通的第一过流口(55);
第二端板(53),封堵于所述过流腔(3)的顶部,所述第二端板(53)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过流腔(3)和外部的第二过流口(56);
浮球(54),可浮动地设置于所述过流腔(3)内,所述浮球(54)具有封堵所述第二过流口(56)的封堵位置以及避让所述第二过流口(56)的连通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还包括:
侧墙(1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底板(11)位于两个所述侧墙(14)之间;
支撑杆(60),设置在两个所述侧墙(14)之间,所述支撑杆(60)的端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墙(14)连接。
13.一种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
集装箱,设置于所述车辆本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
CN202110686847.XA 2021-06-21 2021-06-21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3320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6847.XA CN113320848B (zh) 2021-06-21 2021-06-21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6847.XA CN113320848B (zh) 2021-06-21 2021-06-21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0848A true CN113320848A (zh) 2021-08-31
CN113320848B CN113320848B (zh) 2022-11-22

Family

ID=77424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6847.XA Active CN113320848B (zh) 2021-06-21 2021-06-21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2084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317Y (zh) * 2005-01-19 2006-02-15 王永攀 沥青快速放出装置
CN104018413A (zh) * 2014-06-18 2014-09-03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沥青运输装置及其加热系统
CN204453417U (zh) * 2015-02-17 2015-07-08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方型沥青箱
CN205132162U (zh) * 2015-11-21 2016-04-06 上海森锐道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加热沥青存储罐
CN205998442U (zh) * 2016-08-26 2017-03-08 青岛裕安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装置
CN206735039U (zh) * 2017-04-27 2017-12-12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集装箱及其加热系统
JP2020045620A (ja) * 2018-09-14 2020-03-26 株式会社Lixil 洗面台
CN215884860U (zh) * 2021-08-31 2022-02-22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加热的牛油储存罐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58317Y (zh) * 2005-01-19 2006-02-15 王永攀 沥青快速放出装置
CN104018413A (zh) * 2014-06-18 2014-09-03 齐齐哈尔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沥青运输装置及其加热系统
CN204453417U (zh) * 2015-02-17 2015-07-08 胜狮货柜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方型沥青箱
CN205132162U (zh) * 2015-11-21 2016-04-06 上海森锐道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强效加热沥青存储罐
CN205998442U (zh) * 2016-08-26 2017-03-08 青岛裕安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蒸汽加热装置
CN206735039U (zh) * 2017-04-27 2017-12-12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集装箱及其加热系统
JP2020045620A (ja) * 2018-09-14 2020-03-26 株式会社Lixil 洗面台
CN215884860U (zh) * 2021-08-31 2022-02-22 四川天味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加热的牛油储存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20848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9865A1 (zh) 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换电站、储能站
CN113320848B (zh) 集装箱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8091963A (zh) 一种新型均温液冷板
CN110736374A (zh) 一种根据蓄热材料温度自主加热的蓄热器
CN206724501U (zh) 自动维持熔盐吸热器出口液位的缓冲罐
CN207085742U (zh) 一种乳化沥青搅拌冷却设备
CN215832521U (zh) 一种蒸汽锅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14580372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油加注机油箱的恒温加热装置
CN210463753U (zh) 一种冷却桶用冷却系统
CN112093299A (zh) 苯乙烯储存装置
RU2391460C2 (ru) Высокопроизводительная снеготая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варианты)
CN219414401U (zh) 氢气储存罐结构
CN216347120U (zh) 组装式太阳能光热发电固体颗粒吸热器
CN201201785Y (zh) 可加热的容箱
CN211230414U (zh)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CN216647191U (zh) 一种用于铜框的降温控制系统
CN213678226U (zh) 一种苯酚储存罐
CN216187903U (zh) 一种润滑油添加剂储存罐局部快速预热装置
CN202687186U (zh) 储运容器
CN204757754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7414626U (zh) 一种物料的恒温装置
CN217154406U (zh) 一种防溢水系统
CN213706575U (zh) 苯乙烯储存装置
KR20100032288A (ko) 온수 보일러
CN213272027U (zh) 一种具有除霜功能的气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7

Address after: 161002 Qigihar Ci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Tiefeng District Plant Road No. 36

Patentee after: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116052 No. 19, Guangyuan street, Lushu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Dalian, Liaoning

Patentee before: DALIAN CRRC TIELONG CONTAINERIZ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Railway Tielong Container Logistics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