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1785Y - 可加热的容箱 - Google Patents

可加热的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1785Y
CN201201785Y CNU2008200012507U CN200820001250U CN201201785Y CN 201201785 Y CN201201785 Y CN 201201785Y CN U2008200012507 U CNU2008200012507 U CN U2008200012507U CN 200820001250 U CN200820001250 U CN 200820001250U CN 201201785 Y CN201201785 Y CN 20120178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ong
container
heating
tank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125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格里索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NT PIT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T PIT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T PIT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NT PITCH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125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178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178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178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加热的容箱,其包括:容器,适合于保存可流动的材料,容器包括侧壁区域、端壁区域和底壁区域;以及加热装置,适于向底壁区域、较低的侧壁区域以及沿着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设置的区域传递热量;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适合于传输传热介质的内部加热管道,其中,所述管道设置成基本上与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并且相对于彼此竖直地和水平地隔开,其中每个内部加热管道沿相反的方向将传热介质输送到相关的烟囱,该烟囱将加热介质从可加热的容箱排出。

Description

可加热的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箱(container),该容箱可通过燃烧气体加热,从而将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转化成熔化状态,或将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保持于熔化状态。该容箱设计用于在熔化处理期间防止或限制对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的热冲击。
背景技术
在许多应用场合中,必须使在环境条件下处于固相的物质熔化以便投入使用,或者此类物质必须在融化状态下运输。例如,当使用沥青时会遇到这种情况。沥青是一种粘稠的物质,其通常用于铺设路面、防水(例如在隧道和坝中)或者作为盖顶。沥青必须以液相即以融化状态施涂,然后一旦施涂之后就容许沥青凝固。应当理解,使沥青直到使用之前保持于熔化状态,以及还能够使处于固相的沥青在合理的时间内熔化,将是很有利的。
常规型沥青加热系统所涉及的问题可清楚归结并概述如下:
(i)在利用常规型系统重新加热沥青型产品期间,产品受到热冲击并且可能发生严重地降级。因为热冲击导致由于沥青延展性改变而在道路和公路表面中形成微裂缝,所以这种降级的沥青变得不适合用于道路和公路表面并且会导致很早的损坏。
(ii)如上所述,因为沥青是不良导热体,所以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重新加热沥青。对于常规型系统,此类时间通常每容箱超过20个小时。常规型系统所需的长加热时间很大程度上可归因于此类系统的低效率。
(iii)因为以上(ii)所述的长加热时间,所以需要大量的呈加热燃料形式的能量来使沥青升至所需温度。这些燃料成本可能形成土木建筑成本的相当大的部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系统中加热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时带来的热冲击及其所产生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加热的容箱,其包括:容器,适合于保存可流动的材料,容器包括侧壁区域、端壁区域和底壁区域;以及加热装置,适于向底壁区域、较低的侧壁区域以及沿着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设置的区域传递热量;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适合于传输传热介质的内部加热管道,其中,所述管道设置成基本上与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并且相对于彼此竖直地和水平地隔开,其中每个内部加热管道沿相反的方向将传热介质输送到相关的烟囱,该烟囱将加热介质从可加热的容箱排出。
在容箱的每个端部区域设置有处于相对关系的燃烧器;每个燃烧器都提供加热介质,加热介质沿着底壁区域沿朝外的方向输送,并随后沿着较低的侧壁区域沿返回的方向输送;由此,加热介质沿着内部加热管道输送至容箱的烟囱;从燃烧器发出的加热介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沿着分离的管道流动。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容箱能够实现的目的和效果包括从由两个燃烧器发出的燃烧气体有效地传递热量,而不引起对内部容器中的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的热冲击,其中所述两个燃烧器分别设置在外壳的每个纵向端部处。相应地,本实用新型构造了一种容箱,其首先沿着容箱的底部区域输送燃烧气体,然后沿着容箱的侧壁区域沿返回的方向输送燃烧气体。由于这些区域的导热面积很大,内部容器中的沥青就不会受到过热和热冲击。此后,已经释放了其大部分热能的燃烧气体被沿着内部加热管道直接穿过沥青输送,但是由于燃烧气体中的热能已经减少,内部加热管道并不会过热,并且不会使沥青受到热冲击。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特征是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框架中的可加热的容箱,该框架符合ISO容箱尺寸,并且带有高位进口,其中通过安装梯和位于框架的顶部结构上的狭道可易于到达该高位进口。该容箱还包括低位出口。
附图说明
图1为透视图;
图2为俯视图;
图3为仰视图;
图4为从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5为从相对另一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6为从一端观察的端视图;
图7为从相对另一端观察的端视图;
图8为示出了内部详情的透视图;
图9为示出了内部详情的透视图;
图10为图9中圆圈内所示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可加热的容箱10包括内部容器11,在该内部容器11内包含有未示出的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内部容器11包括高位进口12,优选地,该高位进口呈舱口的形式,该舱口足够大以容许人进入内部容器内部;以及低位出口13,该低位出口13设置有未示出的阀门。
可加热的容箱10还包括外壳14,该外壳14具有相对的两侧壁14a,所述相对的两侧壁14a在外壳14的纵向顶端14b处会合。外壳14的底座14c与内部容器11隔开,并分成若干输出纵向通道14d和返回纵向通道14e,这些通道用于分别沿如附图中所示的输出和返回方向14d和14e沿着内部容器11的底部区域14c分别输送加热气体20和21。空心箭头20表示输出的加热气体,而黑色箭头21表示返回的加热气体。
可加热的容箱10还包括一对相对的端板16,这两个端板16各自与内部容器11的纵向端部间隔开,以便为加热气体21提供空间16a。
在标记15处示意性地示出提供加热气体20、21的燃料燃烧器。设置了两个燃烧器15,在外壳14的每个纵向端部处各有一个,以在底座14c的相对两侧沿相反的方向射出加热气体。图中仅示出了由一个燃烧器15所射出的加热气体。
因此,加热气体从燃烧器15沿纵向朝外的方向沿着通道14d传送,然后沿着通道14e朝向燃烧器15返回,这时加热气体穿过孔19进入空间16a,然后沿内部纵向加热管道17进行输送,下文对此进行更详细地说明。
内部纵向加热管道17沿内部容器11的纵向轴线区域将加热气体21从底部加热管道14e输送至出口烟囱18。因此在使用时,一旦已从燃烧气体20、21取走一定量的能量,内部加热管道17从容箱10的底部区域14c接收燃烧气体21,以便使得内部加热管道17的温度不会达到过热状态。这样,热冲击不会传至内部容器11内部,不会传至容器11中包含的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
为每个燃烧器15设置了一个内部加热管道17,这些加热管道17沿两个相反的方向输送加热气体,并且彼此都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移开。此外,为了增加加热面积,在加热管道上还设置有未示出的翼片结构和未示出的穿过其的孔,它们适于从管道17向沥青或其它可熔材料传导热量。已经发现,通过这种方式,加热管道17能加热内部容器11的最大面积。
包括内部容器11和外壳结构14的可加热的容箱10安装在框架22中,框架设置有相对的端壁结构25。框架和端壁的尺寸将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容箱规格,从而允许将这种可加热的容箱作为ISO容箱单元来进行搬运和运输。
可加热的容箱的其它特征还包括安装梯23和位于框架22的顶部结构上的狭道24。

Claims (2)

1.一种可加热的容箱,包括:
容器,适合于保存可流动的材料,
所述容器包括侧壁区域、端壁区域和底壁区域;以及
加热装置,适于向底壁区域、较低的侧壁区域以及沿着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设置的区域传递热量;
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适合于传输传热介质的内部加热管道,其中,所述管道设置成基本上与容器的中心纵向轴线平行并且相对于彼此竖直地和水平地隔开,其中每个内部加热管道沿相反的方向将传热介质输送到相关的烟囱,该烟囱将加热介质从可加热的容箱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加热的容箱,其特征在于,
在容箱的每个端部区域设置有处于相对关系的燃烧器;
每个燃烧器都提供加热介质,加热介质沿着底壁区域沿朝外的方向输送,并随后沿着较低的侧壁区域沿返回的方向输送;
由此,加热介质沿着内部加热管道输送至容箱的烟囱;
从燃烧器发出的加热介质沿彼此相反的方向沿着分离的管道流动。
CNU2008200012507U 2008-01-15 2008-01-15 可加热的容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178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12507U CN201201785Y (zh) 2008-01-15 2008-01-15 可加热的容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12507U CN201201785Y (zh) 2008-01-15 2008-01-15 可加热的容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1785Y true CN201201785Y (zh) 2009-03-04

Family

ID=40424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1250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1785Y (zh) 2008-01-15 2008-01-15 可加热的容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178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541A (zh) * 2012-01-11 2012-07-11 南通四方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烟道加热型罐式集装箱
CN109677790A (zh) * 2019-01-17 2019-04-26 大庆智美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罐车自限温加热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56541A (zh) * 2012-01-11 2012-07-11 南通四方罐式储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烟道加热型罐式集装箱
CN109677790A (zh) * 2019-01-17 2019-04-26 大庆智美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罐车自限温加热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34929B (zh) 光热发电熔盐加热和排放系统
CN104236360B (zh) 一种模块化框架承载储能装置
CN202675613U (zh) 一种光热发电熔盐加热和排放系统
CN206392851U (zh) 一种轻质保温钢包盖
CN201201785Y (zh) 可加热的容箱
CN209668766U (zh) 一种氢钠工艺中具有热循环利用结构的焚硫炉
CN105716463A (zh) 一种熔盐/混凝土储热换热器、储热系统及储热方法
CN205300303U (zh) 锅炉除氧尾汽余热回收器
CN206956499U (zh) 一种沥青冷态运输专用加热系统
CN102288052B (zh) 液态金属钠再生加热器及其加热方法
RU51950U1 (ru)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ая цистерна для вязких нефтепродуктов
CN105716462A (zh) 一种固体储热换热器、固体储热系统及固体储热方法
CN204368773U (zh) 一种储罐蒸汽节能加热系统
CN207740113U (zh) 一种装载机极寒预热系统
CN106284028A (zh) 一种沥青混合料导热油加热保温节能循环系统
CN207062695U (zh) 一种用于沥青撒布车的沥青加热罐
CN202254992U (zh) 整体式热管烟温调节器
CN102267688A (zh) 由硫泡沫生产熔融硫的方法和设备
CN206090233U (zh) 一种沥青料加热保温循环装置
CN205557253U (zh) 一种沥青加热装置
CN204007260U (zh) 立式相变储热罐
CN207688420U (zh) 卧式常压热水锅炉
CN206683039U (zh) 一种相变储热式供热系统
CN101628654A (zh) 可加热的容箱
CN204944248U (zh) 一种油品余热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