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30414U -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230414U
CN211230414U CN201922068016.7U CN201922068016U CN211230414U CN 211230414 U CN211230414 U CN 211230414U CN 201922068016 U CN201922068016 U CN 201922068016U CN 211230414 U CN211230414 U CN 211230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eat transfer
heating
heat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6801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丛日旭
郑青
彭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li Oil Field H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li Oil Field H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li Oil Field H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li Oil Field Haishe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6801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230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230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230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空杆加热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油井地面。该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通过第二加热器和加热铜板的设置,对换热箱内的换热液起到预热效果,再通过循环水泵将换热液从进液管导入内管本体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热,液体已经经过预热,在内管本体内加热速度得到了提升,通过第一加热器为加热铜管通电供热,再通过螺旋铜管的设置,使液体的受热面积更大,增加了导热效率,最后换热液将温度传导至内管本体,使内管本体的温度升高,使插入在原油内部的内管本体再将热量传递给原油,使其受热上升,同时换热液也从出液管回到换热箱经过预热继续排出,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空杆加热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凝高蜡原油井的开采过程中,可以利用加热装置对双空杆进行加热,使稠油油井的原油受热后举升至地面,从而将油抽出。
目前市场上的双空杆加热装置各种各样,但是普遍都存在着加热效果差的缺陷,一般的双空杆加热装置是通过对内管加热,使原油在外管内部沿着内管受热上升,实现原油的抽取,然而直接对内管进行加热的方式需要持续消耗能源,且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时间较长,外管也得不到加热,使得加热效果较差,影响抽油效果,故而提出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具备加热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双空杆加热装置是通过对内管加热,使原油在外管内部沿着内管受热上升,实现原油的抽取,然而直接对内管进行加热的方式需要持续消耗能源,且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时间较长,外管也得不到加热,使得加热效果较差,影响抽油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加热效果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油井地面,所述油井地面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外管本体,所述外管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本体,所述外管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一加热器的底部电连接有位于内管本体内部的加热铜管,所述加热铜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铜管,所述螺旋铜管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内管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热管,所述内管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外管本体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热管,所述内管本体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流板,所述内管本体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顶部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底部所述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管本体右侧的密封法兰,所述出液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油井地面顶部的换热箱,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铜板,所述加热铜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器,所述换热箱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所述换热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进液管固定连接的循环水泵。
优选的,所述外管本体为内部空心且底面缺失的圆柱体,所述内管本体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螺旋铜管为S形管道,且螺旋铜管呈螺旋状缠绕在加热铜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管的数量为二十个,二十个所述第一导热管均匀分布在螺旋铜管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均为铜管,所述换热液为水。
优选的,所述内管本体的长度小于外管本体的长度,所述外管本体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溢油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通过第二加热器和加热铜板的设置,对换热箱内的换热液进行加热,起到预热的效果,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通过循环水泵将换热液从进液管导入内管本体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热,由于液体已经经过预热,在内管本体内加热速度得到了提升,通过第一加热器为加热铜管通电供热,再通过螺旋铜管的设置,使液体的受热面积更大,增加了导热效率,最后换热液将温度传导至内管本体,使内管本体的温度升高,使插入在原油内部的内管本体再将热量传递给原油,使其受热上升,同时换热液也从出液管回到换热箱经过预热继续排出,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
2、该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通过第一导热管的设置,可以直接将螺旋铜管的热量传导至内管本体,配合换热液的热量传递,加快了内管本体的加热效率,而通过第二导热管的设置,使内管本体将热量传递给外管本体,使外管本体的温度也得到了升高,从而使原油完全处在加热的环境中,加快了原油的温度上升,提升了加热效果,通过密封法兰的设置,防止原油通过进液管和出液管与外管本体之间的缝隙流出,而通过挡流板的设置,减缓了换热液在内管本体中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充分换热的时间,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外管本体、2内管本体、3第一加热器、4加热铜管、5螺旋铜管、6第一导热管、7第二导热管、8挡流板、9通孔、10进液管、11出液管、12密封法兰、13换热箱、14加热铜板、15第二加热器、16换热液、17循环水泵、18油井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油井地面18,油井地面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外管本体1,外管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本体2,内管本体2的长度小于外管本体1的长度,外管本体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溢油孔,外管本体1为内部空心且底面缺失的圆柱体,内管本体2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外管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器3,第一加热器3的底部电连接有位于内管本体2内部的加热铜管4,加热铜管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铜管5,螺旋铜管5为S形管道,且螺旋铜管5呈螺旋状缠绕在加热铜管4的外侧,螺旋铜管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内管本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热管6,第一导热管6的数量为二十个,二十个第一导热管6均匀分布在螺旋铜管5的左右两侧,内管本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外管本体1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热管7,内管本体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流板8,内管本体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9,顶部通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底部通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1,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管本体1右侧的密封法兰12,出液管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油井地面18顶部的换热箱13,换热箱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铜板14,加热铜板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器15,第一加热器3和第二加热器15的型号均可以为HA-1,换热箱13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16,通过第一导热管6的设置,可以直接将螺旋铜管5的热量传导至内管本体2,配合换热液16的热量传递,加快了内管本体2的加热效率,而通过第二导热管7的设置,使内管本体2将热量传递给外管本体1,使外管本体1的温度也得到了升高,从而使原油完全处在加热的环境中,加快了原油的温度上升,提升了加热效果,通过密封法兰12的设置,防止原油通过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与外管本体1之间的缝隙流出,而通过挡流板8的设置,减缓了换热液16在内管本体2中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充分换热的时间,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第一导热管6和第二导热管7均为铜管,铜管导热性好且硬度高,在导热的同时也能起到支撑螺旋铜管5的作用,换热液16为水,水的比热容大,导热性好,且价格便宜,是良好的导热液体,换热箱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进液管10固定连接的循环水泵17,通过第二加热器15和加热铜板14的设置,对换热箱13内的换热液16进行加热,起到预热的效果,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通过循环水泵17将换热液16从进液管10导入内管本体2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热,由于液体已经经过预热,在内管本体2内加热速度得到了提升,通过第一加热器3为加热铜管4通电供热,再通过螺旋铜管5的设置,使液体的受热面积更大,增加了导热效率,最后换热液16将温度传导至内管本体2,使内管本体2的温度升高,使插入在原油内部的内管本体2再将热量传递给原油,使其受热上升,同时换热液16也从出液管11回到换热箱13经过预热继续排出,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
在使用时,第二加热器15对换热液16进行预热,再通过循环水泵17将换热液16从进液管10导入内管本体2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热,使内管本体2温度升高,再通过出液管11循环回流至换热箱13,使原油受热上升。
综上所述,该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通过第二加热器15和加热铜板14的设置,对换热箱13内的换热液16进行加热,起到预热的效果,达到一定温度后,再通过循环水泵17将换热液16从进液管10导入内管本体2的内部进行进一步加热,由于液体已经经过预热,在内管本体2内加热速度得到了提升,通过第一加热器3为加热铜管4通电供热,再通过螺旋铜管5的设置,使液体的受热面积更大,增加了导热效率,最后换热液16将温度传导至内管本体2,使内管本体2的温度升高,使插入在原油内部的内管本体2再将热量传递给原油,使其受热上升,同时换热液16也从出液管11回到换热箱13经过预热继续排出,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
并且,通过第一导热管6的设置,可以直接将螺旋铜管5的热量传导至内管本体2,配合换热液16的热量传递,加快了内管本体2的加热效率,而通过第二导热管7的设置,使内管本体2将热量传递给外管本体1,使外管本体1的温度也得到了升高,从而使原油完全处在加热的环境中,加快了原油的温度上升,提升了加热效果,通过密封法兰12的设置,防止原油通过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与外管本体1之间的缝隙流出,而通过挡流板8的设置,减缓了换热液16在内管本体2中的流动速度,增加了充分换热的时间,达到了加热效果好的目的,解决了一般的双空杆加热装置是通过对内管加热,使原油在外管内部沿着内管受热上升,实现原油的抽取,然而直接对内管进行加热的方式需要持续消耗能源,且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时间较长,外管也得不到加热,使得加热效果较差,影响抽油效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包括油井地面(18),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地面(1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外管本体(1),所述外管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内管本体(2),所述外管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加热器(3),所述第一加热器(3)的底部电连接有位于内管本体(2)内部的加热铜管(4),所述加热铜管(4)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螺旋铜管(5),所述螺旋铜管(5)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内管本体(2)固定连接的第一导热管(6),所述内管本体(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端与外管本体(1)固定连接的第二导热管(7),所述内管本体(2)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挡流板(8),所述内管本体(2)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通孔(9),顶部所述通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进液管(10),底部所述通孔(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出液管(11),所述进液管(10)和出液管(11)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位于外管本体(1)右侧的密封法兰(12),所述出液管(1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位于油井地面(18)顶部的换热箱(13),所述换热箱(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铜板(14),所述加热铜板(1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加热器(15),所述换热箱(13)的内部填充有换热液(16),所述换热箱(1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输出端与进液管(10)固定连接的循环水泵(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本体(1)为内部空心且底面缺失的圆柱体,所述内管本体(2)为内部空心的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铜管(5)为S形管道,且螺旋铜管(5)呈螺旋状缠绕在加热铜管(4)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6)的数量为二十个,二十个所述第一导热管(6)均匀分布在螺旋铜管(5)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管(6)和第二导热管(7)均为铜管,所述换热液(16)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本体(2)的长度小于外管本体(1)的长度,所述外管本体(1)左侧的顶部开设有溢油孔。
CN201922068016.7U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Active CN211230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016.7U CN211230414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68016.7U CN211230414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230414U true CN211230414U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1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68016.7U Active CN211230414U (zh) 2019-11-26 2019-11-26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2304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GB2510794A (en) Heat recovery systems
CN211230414U (zh) 一种环保型双空杆地面循环加热装置
CN101166380B (zh) 一种用于电热水器的管式加热器
CN213912383U (zh) 一种具有高效多级化工反应蒸馏塔
KR20110068407A (ko) 강제순환식 태양열 축산분뇨 발효조
CN201110639Y (zh) 常压导热油供热锅炉
CN201421172Y (zh) 速热式电热水器
CN210397018U (zh) 空压机余热回收装置
CN210602909U (zh) 除氧器脱氧门排汽余热回收装置
CN207773986U (zh) 一种节能型沥青存储槽罐
CN216271068U (zh) 一种蒸汽利用率高的加热储罐
CN215893325U (zh) 一种提高热交换效率的印染废水余热回收装置
CN214841696U (zh) 一种具有并行通道换热器的空气能热水器
CN205138271U (zh) 一种液体螺旋式套管热交换装置
CN207162721U (zh) 一种染色车间废热水、蒸汽循环利用系统
CN105180445A (zh) 一种热水器用保温水箱
CN205227772U (zh) 一种高效商用电热饮水机
CN211836389U (zh) 一种对甲苯甲酸的提纯装置
CN218096641U (zh) 集中供热太阳能的强制输送上水系统
CN216308229U (zh) 一种污水管道加热器
CN106015939A (zh) 一种加热输送石油的管道装置
CN107328261A (zh) 一种脱盐水站原水加热装置
CN210533106U (zh) 一种节能热煤水加热器
CN218763644U (zh) 一种节水储能散热器
CN218379352U (zh) 一种蓄热式电加热蒸汽锅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