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8095B -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8095B
CN113308095B CN202110712187.8A CN202110712187A CN113308095B CN 113308095 B CN113308095 B CN 113308095B CN 202110712187 A CN202110712187 A CN 202110712187A CN 113308095 B CN113308095 B CN 1133080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olyester
polyester melt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m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121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8095A (zh
Inventor
王山水
张玉梅
陈康
张晶晶
黄瑶
陈瑞
汤方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engli Chem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121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80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80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80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80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80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2Polyester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hydr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7/00Compositions of polyest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67/04Polyesters derived from hydroxycarboxylic acids, e.g. lacto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后,利用输送管道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不超过500nm,酯基的含量为10~100ppm;输送管道的内表面无涂层;聚酯熔体的输送速度为0.5~1.5m/min,输送时间为15~25min;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本发明的方法在聚酯熔体中添加低表面能的纳米粉体,降低聚酯熔体与器壁之间的摩擦,避免输送过程中的局部过热产生的副反应,可以实现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

Description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因生产工艺成熟、生产过程环保、纤维性能优异而发展成为产量最大的纤维,广泛用于服装、家纺、产业等领域。
随着聚酯工业的发展,单线设计产能不断增大,由万吨线扩大到几十万吨的生产线,随之而来的是熔体输送量增大(大容量纺丝)、熔体输送管路变长且变得更为复杂,这就给熔体输送的稳定性和均匀性带来了挑战。聚酯熔体的不均匀主要表现为:一是熔体中存在易于分解或汽化的小分子物质,二是熔体中存在不熔物。
产生上述物质的原因,除了熔体本身因聚合而含有的少量过长的分子链、低聚物之外,还会因聚酯在高温(通常高于熔点30℃以上)输送过程中易发生逆反应而产生的分解产物或者酯交换产物,由于聚酯的输送过程中没有溶剂,依靠加热维持熔融状态,熔体粘度较大,在输送和挤出过程中熔体与器壁摩擦生热而造成聚酯发生降解或者局部的酯交换反应,降解引起分子链断裂,产生不可控的小分子;局部的酯交换则会使两根长链发生共价键结合而成更长的分子链,造成流动困难容易形成凝胶。这些不均匀性,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为减少聚酯熔体与器壁的摩擦生热问题,公开的资料建议对输送管道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光洁度,但通过涂层的方法不能满足持久使用以及重复清洁处理的要求,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生脱落影响正常生产。
因此,研究一种可以有效解决聚酯熔体大容量、长距离以及复杂管路输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聚酯熔体大容量、长距离以及复杂管路输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是通过在聚酯熔体中添加低表面能的纳米粉体,降低聚酯熔体与器壁之间的摩擦,避免输送过程中的局部过热产生的副反应实现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向聚酯熔体中引入与聚酯有良好的相容性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后,利用输送管道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不改变聚酯本身的分子量和熔体粘度,可减小聚酯熔体与器壁的摩擦生热,减少聚酯熔体输送过程中的副反应;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不超过500nm(纳米粒子的直径过大会对纺丝过程造成影响,使纤维内部产生缺陷,纤维强力不匀率较大),酯基的含量为10~100ppm(酯基含量过低最终会影响聚酯熔体体系的粘度,酯基含量过高对制备过程要求严格,无法大批量生产);
输送管道的内表面无涂层;现有技术常采用对输送管道进行表面处理,提高表面光洁度的方法减少聚酯熔体与器壁的摩擦生热,本发明的输送管道的内表面无涂层,采用的方法明显不同于现有技术;
聚酯熔体的输送速度为0.5~1.5m/min,输送时间为15~25min,聚酯熔体的输送量较大;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之间(本发明中所指的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输送开始前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如不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按相同的输送速度输送相同时间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一般为0.15dL/g,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显著降低了特性粘度变化值;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如不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按相同的输送速度输送相同时间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一般为3~10wt%,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通过向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显著降低了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PBST、PBAT、PLA、阻燃共聚酯、阳离子改性共聚酯、低熔点共聚酯或聚醚酯。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为0.55~1.25dL/g;当聚酯熔体的粘度过低时,低粘聚酯熔体流动性能较好,并不会在输送过程中因摩擦产生过多的热量而导致特性粘度下降和低聚物含量增加,不需要进行额外的处理;而当聚酯熔体的粘度过高时,高粘聚酯熔体流动性能太差,仅仅通过加入聚四氟乙烯并不能有效降低输送过程中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并不能降低特性粘度下降和低聚物含量。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引入的过程为:将聚酯熔体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20~100ppm)混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引入的过程为:先将干燥的聚酯(含水率为20~100ppm)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20~100ppm)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体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20~100ppm)混合。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0~20wt%;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低于10wt%时,为起到良好的润滑效果就需要在熔体中加入大量的聚酯母粒,影响后续的纺丝过程;而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大于20wt%时,达到润滑效果所需要的聚酯母粒含量过少,容易超过熔体添加系统的计量精度,且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聚酯母粒的制备中出现纳米粒子团聚现象,导致添加含量不准。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0~500nm;当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小于300nm时,对于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工艺要求过高,不利于生产上的扩大生产应用;当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大于500nm时,加入的纳米粒子会成为薄弱点,影响纤维的最终强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0~40℃(取值范围大约为160~300℃);当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过低时,熔体粘度过低,因流动性差而不能保证熔体的流动;当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过高时,容易发生热降解而导致分子量下降和低聚物含量的增加。
如上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
如上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1~0.1wt%;当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低于0.01wt%时,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无法达到熔体输送过程的粘度降和低聚物含量降低的目的;当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超过0.1wt%时,过多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存在使得熔体之间的摩擦力太小,大大影响后续的熔体挤出和纺丝成型加工,造成力学性能下降。
本发明的机理如下:
聚酯熔体在高于熔点30℃以上输送过程中,由于易发生逆反应而产生的分解产物或者酯交换产物,熔体粘度较大,在输送和挤出过程中熔体与器壁摩擦生热而造成聚酯发生降解或者局部的酯交换反应,降解引起分子链断裂,产生不可控的小分子;局部的酯交换则会使两根长链发生共价键结合而成更长的分子链,造成流动困难容易形成凝胶。这些不均匀性,会影响生产的稳定性和产品品质。而在聚酯体系中加入平均粒径不超过500n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在不影响聚酯本身特性粘度的前提下起到了润滑的作用,降低了熔体的表面能,有效降低了熔体在流动过程中与输送管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因摩擦生热而发生局部温度的升高,聚酯熔体在特定的输送温度和输送速度条件下,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在聚酯熔体中添加低表面能的纳米粉体,降低聚酯熔体与器壁之间的摩擦,避免输送过程中的局部过热产生的副反应;
(2)本发明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可以实现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
(3)本发明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无需对输送管道的内表面进行涂层,方法简单、使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以下各实施例中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的测试方法为:采用苯酚/1,1,2,2-四氯乙烷(质量比50:50)作为溶剂,将充分干燥称量好的的实验样品在90~100℃下充分溶解,配制成0.5g/dL的溶液,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采用直径0.8mm的乌氏粘度计进行测量,恒温水浴温度为(25±0.05)℃,记录纯溶剂和溶液的流经时间,由一点法,计算出特性粘度,特性粘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41
式中:ηsp为增比粘度(ηsp=t1/t0-1,t1为溶液流出时间,t0为纯溶剂流出时间);[η]为特性粘度,dL/g;c为溶液浓度,g/dL。
以下各实施例中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的测试方法为:准确称取适量聚酯样品用滤纸包裹放入索氏萃取器中,设定恒温水浴锅温度为80℃,以氯仿作为萃取剂进行萃取,萃取结束后,将萃取物过滤并放入烘箱中烘干至质量恒定,然后称量,并将萃取所用溶剂蒸馏回收,聚酯中低聚物的质量分数由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42
式中:C0为聚酯中低聚物的质量分数,%;m0为用于提取的聚酯样品质量,mg;mb为提取前烧瓶质量,mg;ma为提取并烘干后烧瓶质量,mg。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43
实施例1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30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00s,使甲基丙烯酸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300nm且酯基的含量为2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51
实施例2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乙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35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150s,使甲基丙烯酸乙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350nm且酯基的含量为3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52
实施例3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丙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40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200s,使甲基丙烯酸丙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400nm且酯基的含量为4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53
实施例4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丁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45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300s,使甲基丙烯酸丁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450nm且酯基的含量为6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61
实施例5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戊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45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500s,使甲基丙烯酸戊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450nm且酯基的含量为8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62
实施例6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配置甲基丙烯酸己酯体积含量为37.5%的氯苯溶液,将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聚合度为5×103,平均粒径为400nm)置于前述溶液中(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与前述溶液的质量比为1:2),在氩气氛围中用等离子体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00s,使甲基丙烯酸己酯在聚四氟乙烯纳米粉体的表面发生化学接枝聚合,在表面形成一层的接枝聚合物,获得平均粒径为400nm且酯基的含量为100ppm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结构式如式(I),其中,
Figure BDA0003133338420000063
实施例7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2)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55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30ppm)混合后,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0℃,输送速度为0.5m/min,输送时间为25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0.5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1wt%。
对比例1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基本同实施例7,不同之处仅在于聚酯熔体中未加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1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3wt%。
将实施例7与对比例1对比可以看出,对比例1中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且低聚物含量远远高于实施例7,这主要是由于聚酯熔体在输送过程中由于与管道和组件的摩擦力较大,导致产生的热量较大,使得聚酯熔体在输送中发生了热降解,长分子链发生了断裂,生成了小分子量的低聚物,致使对比例1中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低聚物含量明显增加。
实施例8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
(2)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6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30ppm)混合后,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1℃,输送速度为0.6m/min,输送时间为24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4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0.6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1wt%。
实施例9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2)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65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30ppm)混合后,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2℃,输送速度为0.7m/min,输送时间为23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3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0.7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2wt%。
实施例10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PBS;
(2)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7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30ppm)混合后,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3℃,输送速度为0.8m/min,输送时间为22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2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0.8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3wt%。
实施例11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PBST;
(2)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75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含水率为30ppm)混合后,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4℃,输送速度为0.9m/min,输送时间为21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1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0.9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4wt%。
实施例12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5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PBAT;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8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0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5℃,输送速度为1.1m/min,输送时间为20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1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5wt%。
实施例13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2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PLA;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85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2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6℃,输送速度为1.2m/min,输送时间为19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1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1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6wt%。
实施例14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3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阻燃共聚酯;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0.9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4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7℃,输送速度为1.3m/min,输送时间为18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2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2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7wt%。
实施例15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4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阳离子改性共聚酯;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1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6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8℃,输送速度为1.4m/min,输送时间为17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3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3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8wt%。
实施例16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5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低熔点共聚酯;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1.1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8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9℃,输送速度为1.5m/min,输送时间为16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4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4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9wt%。
实施例17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原料的准备;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采用实施例6的方法制得;
聚酯为聚醚酯;
(2)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融成聚酯熔体,将聚酯熔体(特性粘度为1.25dL/g)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含水率为30ppm)混合,利用输送管道(内表面无涂层)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20wt%;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40℃,输送速度为1.5m/min,输送时间为15min;
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为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为1.5wt%;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1wt%。

Claims (7)

1.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特性粘度为0.55~1.25dL/g的聚酯熔体中引入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后,利用输送管道将其输送到指定位置;
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不超过500nm,酯基的含量为10~100ppm;
输送管道的内表面无涂层;
聚酯熔体的输送速度为0.5~1.5m/min,输送时间为15~25min;输送开始前至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特性粘度变化值小于等于0.05dL/g;输送结束后,聚酯熔体的低聚物含量小于等于1.5wt%;
输送到指定位置后,聚酯熔体经计量后挤出;挤出物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0.01~0.1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酯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S、PBST、PBAT、PLA、阻燃共聚酯、阳离子改性共聚酯、低熔点共聚酯或聚醚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的过程为:将聚酯熔体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混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引入的过程为:先将干燥的聚酯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熔融共混得到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再将聚酯熔体与干燥的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聚酯母粒中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含量为10~20wt%。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表面含有酯基的聚四氟乙烯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300~50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酯熔体的输送温度比聚酯的熔点高30~40℃。
CN202110712187.8A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Active CN1133080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187.8A CN113308095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12187.8A CN113308095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8095A CN113308095A (zh) 2021-08-27
CN113308095B true CN113308095B (zh) 2022-05-10

Family

ID=77380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12187.8A Active CN113308095B (zh) 2021-06-25 2021-06-25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8095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35A (zh) * 2013-09-26 2013-12-25 江苏立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聚酯高强耐磨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398A (zh) * 2014-09-12 2015-01-21 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防熔滴聚酯纤维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69335A (zh) * 2013-09-26 2013-12-25 江苏立新化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氟聚酯高强耐磨工业丝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94398A (zh) * 2014-09-12 2015-01-21 浙江金彩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防熔滴聚酯纤维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8095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Qi et al. Electrospinning of cellulose‐based fibers from NaOH/urea aqueous system
CN112592472B (zh) 一种低聚物含量低的半芳香族聚酰胺连续化制备方法及其产品
CN104031252B (zh) 一种快结晶、阻燃pet共聚物的连续聚合制备方法
CN105273368B (zh) 一种可发泡pet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3308095B (zh) 一种聚酯熔体的输送方法
CN107641196A (zh) 一种消光聚酯及低光泽度弹性复合纤维
CN105968375A (zh) 一种聚酰胺纳米母粒的反应挤出制备方法
Achilias et al. Effect of silica nanoparticles on solid state polymer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CN113502040B (zh) 一种高频传输lc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JP2013079405A (ja) ポリエステル樹脂
Sadeghi et al. Impacts of cellulose nanofibers on the morphological behavior and dynamic mechanical thermal properties of extruded polylactic acid/cellulose nanofibril nanocomposite foam
CN110982062A (zh) 一种低分子量聚醚醚酮的制备方法
Bikiaris et al. Effect of activated 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 on solid state polymerization of 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
CN110483747B (zh) 一种聚乳酸接枝壳聚糖纳米晶须的制备方法
CN115536851B (zh) 无凝胶自粘结petg及其制备方法及在3d打印中的应用
CN113430657B (zh) 一种降低聚酯工业丝纺丝温度的方法
CN112876860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抗静电石墨烯原位聚合共聚酯流延薄膜及其制备工艺
CN102990901A (zh) 聚对苯甲酰聚对苯二胺树脂聚合用组合式双螺杆挤出机
CN113430656B (zh) 一种制备超高强聚酯工业丝的方法
CN113430672B (zh) 一种提高聚酯工业丝耐磨性的方法
Qu et al. Physical modifications of cellulose nanocrystals by poly (d-lactic acid) and poly (ethylene glycol)(PDLA-PEG-PDLA) block copolymer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lactide
CN113445150B (zh) 一种聚酯工业丝短流程纺丝方法
CN114656756B (zh) 一种液晶聚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430658B (zh) 一种聚酯工业丝的低压力纺丝方法
CN116063729B (zh) 一种多孔聚四氟乙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