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6117B -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6117B
CN113306117B CN202110561224.XA CN202110561224A CN113306117B CN 113306117 B CN113306117 B CN 113306117B CN 202110561224 A CN202110561224 A CN 202110561224A CN 113306117 B CN113306117 B CN 1133061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can
blow molding
oil
cool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122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6117A (zh
Inventor
陶善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v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v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v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vic Packag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122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061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3061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1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61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61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2049/023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using inherent heat of the preform, i.e. 1 step blow mou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涉及油壶加工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注塑机体和吹塑机体,吹塑机体设有静模和动模,静模与吹塑机体固定连接,动模沿水平方向与吹塑机体滑动连接,静模上开设有静空腔,动模上开设有动空腔,动空腔与静空腔相互正对且适配,动模靠近静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静模靠近动模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二卡槽,动模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竖直设置,机体设有用于吹塑小油壶的吹塑机构,静模开设有吸料孔,静模的一侧设有连通吸料孔的吸料管。本申请能够提高油壶加工时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壶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油壶在加工生产过程中,利用注塑机注塑出壁厚较厚的小油壶,将小油壶放置在模具中,通过向小油壶内注入气体,小油壶膨胀,通过模具中的模腔将小油壶限位,形成特定形状的大油壶,在小油壶吹塑膨胀过程中,把手卡接在大油壶的外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小油壶在吹塑膨胀时,需要将小油壶放置在动模内,动模和静模配合,膨胀后的大油壶随动模运动,操作员需要将膨胀后的大油壶从动模取下后,才能将小油壶放进动模内,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包括注塑机体和吹塑机体,吹塑机体设有静模和动模,静模与吹塑机体固定连接,动模沿水平方向与吹塑机体滑动连接,静模上开设有静空腔,动模上开设有动空腔,动空腔与静空腔相互正对且适配,动模靠近静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静模靠近动模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槽适配的第二卡槽,动模靠近第一卡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竖直设置,吹塑机体设有用于吹塑小油壶的吹塑机构,静模开设有吸料孔,静模的一侧设有连通吸料孔的吸料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通过注塑机体注塑出小油壶,小油壶注塑完成后,操作员将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内,将把手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静模移动,静空腔与动空腔配合,操作员启动吹塑机构,利用吹塑机构将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在膨胀过程中,将把手卡接在大油壶的外壁,吹塑完成后,利用吸料管将大油壶吸附在动模上,静模滑动,操作员将下一个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同时,能够将大油壶取出,实现边放置小油壶边取出大油壶的目的,节省时间,提高油壶加工时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静模设有限位板,限位板与吸料孔适配,限位板沿水平方向与静模滑动连接,静模设有用于驱动限位板滑动的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小油壶吹塑膨胀时,操作员利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限位板滑动,利用限位板将吸料孔密封,降低小油壶在吹塑膨胀过程中形成凸起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气缸,驱动气缸水平设置,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在利用吹塑机构吹塑小油壶时,操作员启动驱动气缸,通过驱动气缸驱动限位板滑动,限位板将吸料孔密封,降低小油壶在吹塑膨胀过程中形成凸块的可能,小油壶膨胀呈大油壶后,操作员利用驱动气缸将限位板移开,利用吸料管将大油壶吸附在静模,降低大油壶随动模移动的可能,便于操作员边放置小油壶边将大油壶取出,实现同步性,提高工作效率。
可选的,所述吹塑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吹塑气缸,吹塑气缸的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吹塑气缸的活塞杆固设有吹塑板,吹塑板的直径大于小油壶壶嘴的直径,吹塑板连通有吹塑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模向靠近静模的一端移动,通过动模与静模的配合,能够将小油壶卡紧,操作员启动吹塑气缸,吹塑气缸启动后,能够带动吹塑板沿竖直方向向下滑动,通过吹塑板向下滑动,能够将小油壶的壶嘴密封, 通过向吹塑管内充气,能够将气体通入小油壶内,实现将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的目的。
可选的,所述注塑机体的旁侧设有加热机体,加热机体设有加热箱,加热箱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加热箱内设有第一传送带,第一传送带自进料口向出料口呈环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塑机体将小油壶注塑完成后,将小油壶取出放置在第一传送带,通过第一传送带能够将小油壶运送至加热箱内,通过加热箱将小油壶加热,再将加热完成的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通过静空腔与动空腔的配合将小油壶卡紧,利用吹塑机构将小油壶吹塑呈大油壶,通过加热箱的设置提高小油壶在吹塑过程中的吹塑速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传送带固设有多个限位杆,每个限位杆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限位杆沿第一传送带的长度方向排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将注塑完成的小油壶的壶嘴穿设于限位杆上,通过限位杆将小油壶限位,提高小油壶在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限位杆的设置,能够使得小油壶较为整齐的排列在第一传送带,降低小油壶在加热过程中小油壶倒的可能,导致小油壶在加热箱内的时间过长,损坏小油壶的可能。
可选的,所述加热机体的旁侧设有冷却机体,冷却机体设有冷却台,冷却台位于加热箱的旁侧,冷却台设有与小油壶适配的冷却块,小油壶的端口套设在冷却块,冷却台设有用于将小油壶限位的限位组件,冷却台设有冷却管,冷却管正对小油壶安装把手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小油壶在加热箱内加热后,将加热的小油壶放在在冷却台,小油壶的壶嘴套设在冷却块上,通过冷却块将小油壶限位,小油壶套设在冷却块后,操作员利用限位组件将小油壶进一步限位,通过向冷却管内通入冷气,利用冷却管将小油壶安装把手的两端冷却,吹塑机构在将小油壶吹塑膨胀时,小油壶冷却处位置的膨胀速度小于其他位置的膨胀速度,从而使得小油壶安装把手处位置的壁厚大于其他位置的壁厚,提高把手的牢固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气缸,限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限位环,限位环与小油壶的底端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油壶套设在冷却块上后,操作员启动限位气缸,限位气缸启动后,能够驱动限位环向下运动,限位环与小油壶远离小油壶壶嘴的一端抵触,通过限位环的设置能够将小油壶进一步限位,提高小油壶在局部冷却过程中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吹塑机体的旁侧设有检测机体,检测机体设有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水平设置,检测机体设有位于第二传送带上方的检测气缸,检测气缸竖直设置,检测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检测板,检测板的直径大于大油壶壶嘴的直径,检测板连通有检测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后,操作员将大油壶放置在第二传送带上,通过第二传送带将大油壶运输至检测气缸的下方,操作员启动检测气缸,检测气缸带动检测板向下运动,通过检测板能够将大油壶的壶嘴密封,再向检测管中通入气体,气体进入到大油壶内,以检测大油壶是否漏气。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油壶加工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S1注塑出小油壶;
S2将小油壶加热;
S3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
S4小油壶吹塑并安装把手;
S5取出吹塑完成的大油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注塑机体注塑出小油壶,对小油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小油壶吹塑膨胀时的速度,之后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处理,提高把手安装油壶时牢固度,提高油壶的生产加工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操作员通过注塑机体注塑出小油壶,小油壶注塑完成后,操作员将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内,将把手放置在第一凹槽内,静模移动,静空腔与动空腔配合,操作员启动吹塑机构,利用吹塑机构将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在膨胀过程中,将把手卡接在大油壶的外壁,吹塑完成后,利用吸料管将大油壶吸附在动模上,静模滑动,操作员将下一个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同时,能够将大油壶取出,实现边放置小油壶边取出大油壶的目的,节省时间,提高油壶加工时的工作效率;
2.通过注塑机体注塑出小油壶,对小油壶进行加热处理,提高小油壶吹塑膨胀时的速度,之后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处理,提高把手安装油壶时牢固度,提高油壶的生产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限位气缸和限位环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静模和静空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动模和动空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静模和吸料孔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吸料管、驱动气缸和限位板位置关系的剖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突显检测气缸和检测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注塑装置;11、注塑机体;2、加热装置;21、加热机体;22、加热箱;221、进料口;222、出料口;23、第一传送带;231、限位杆;3、冷却装置;31、冷却机体;32、冷却台;321、冷却块;33、冷却板;341、冷却管;34、限位组件;341、限位支架;342、限位气缸;343、限位环;344、限位槽;4、吹塑装置;41、吹塑机体;42、静模;421、第二卡槽;422、静空腔;43、动模;431、第一卡槽;432、第一凸块;433、第一凹槽;434、动空腔;44、吸料孔;441、吸料管;45、限位板;46、滑槽;47、驱动机构;471、驱动气缸;48、吹塑机构;481、吹塑气缸;482、吹塑板;483、吹塑管;5、检测装置;51、检测机体;52、第二传送带;53、检测气缸;54、检测板;55、检测管;6、调节板;61、调节杆;62、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9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
参照图1,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包括注塑装置1、吹塑装置4、加热装置2和冷却装置3,注塑装置1用于注塑壁厚较厚的小油壶;吹塑装置4用于将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加热装置2用于将小油壶加热,提高小油壶吹塑膨胀时的速度;冷却装置3用于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提高把手安装在油壶处的牢固度。
参照图1,注塑装置1包括注塑机体11,通过注塑机体11将小油壶注塑。
参照图1,加热装置2包括加热机体21,加热机体21固定连接有加热箱22,加热箱22位于注塑机体11的旁侧,加热箱22开设有进料口221和出料口222,进料口221与出料口222位于加热箱22的同一侧,进料口221与出料口222,操作员将注塑完成的小油壶从进料口221放置进加热箱22内,通过加热箱22内较高的温度能够将小油壶加热,小油壶加热完成后,将小油壶从出料口222取出,通过提高小油壶自身的温度,能够提高小油壶在吹塑膨胀时的速度,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1,加热机体21设有第一传送带23,第一传送带23从进料口221进入到加热箱22内,再从出料口222延伸出,第一传送带23呈环形设置。小油壶注塑完成后,操作员将小油壶放置在第一传送带23,通过第一传送带23能够将小油壶运输至加热箱22内,同样通过第一传送带23能够将小油壶从出料口222运出,降低操作员手动的将小油壶放置进加热箱22再取出的可能,减少人工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提高小油壶加热运输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
参照图1,第一传送带23设有多个限位杆231,每个限位杆23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且每个限位杆231均与第一传送带23固定连接,多个限位杆231沿第一传送带23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小油壶在加热时,操作员将小油壶套设在限位杆231上,通过限位杆231将小油壶限位,降低小油壶在运输过程中从第一传送带23掉落的可能,提高小油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限位杆231的设置能够降低小油壶在运输过程中歪倒的可能,导致小油壶在加热箱22内的时间过久,而损坏小油壶的可能。
参照图1和图2,冷却装置3位于加热装置2的旁侧,冷却装置3包括冷却机体31,冷却机体31设有冷却台32,冷却台32的中部设有冷却块321,冷却块321呈圆柱状,冷却块321与冷却台32固定连接,冷却块321与小油壶的壶嘴适配,冷却台32设有冷却板33,冷却板33竖直设置,冷却板33与冷却台32固定连接,冷却板33开设有两个冷却孔,两个冷却孔位于同一竖直线,每个冷却孔内均设有冷却管341,冷却管341穿设于冷却孔,且两个冷却管341的端部正对小油壶安装把手的两端位置处,冷却管341连通有气泵。
参照图1和图2,小油壶加热完成后,将小油壶从限位杆231上取下,将小油壶放置在冷却块321上,通过冷却块321将小油壶固定,操作员启动气泵,气泵打开后,冷气从冷却管341喷出,通过冷气的喷出将小油壶安装把手的两端位置冷却降温,小油壶局部冷却后,将小油壶放置于吹塑装置4,通过吹塑装置4使小油壶膨胀呈大油壶的童虎能够将把手安装在大油壶的侧边,通过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处理,能够使得小油壶靠近把手的一侧的膨胀速度小于小油壶远离把手一侧的膨胀速度,从而使得小油壶靠近把手一侧的壁厚大于小油壶远离把手一侧的壁厚,从而能够提高把手安装时的牢固度,降低把手断裂的可能。
参照图2和图3,冷却台32设有用于将小油壶进一步限位的限位组件34,限位组件34包括限位支架341,限位支架341竖直设置,限位支架341与冷却台32固定连接,限位支架341的顶端设有限位气缸342,限位气缸342竖直设置,限位气缸342的底座与限位支架341固定连接,限位气缸342位于冷却块321的上方,限位气缸34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43,限位环343呈圆柱状,且限位环343开设有与小油壶壶底适配的限位槽344。
参照图2和图3,操作员将小油壶套设在冷却块321后,操作员启动限位气缸342,限位气缸342启动后,能够驱动限位环343向下滑动,限位环343向下滑动后,能够将小油壶的底端压紧,通过限位环343能将小油壶进一步限位,提高小油壶在冷却过程中的稳定性。
参照图1,吹塑装置4位于冷却装置3远离加热装置2的一侧,吹塑装置4包括吹塑机体41。
参照图4和图5,吹塑机体41(参照图1)设有静模42和动模43,静模42与吹塑机体41固定连接,动模43沿水平方向与吹塑机体41滑动连接,静模42开设有静空腔422,动模43正对静模42的一侧开设有与静空腔422适配的动空腔434;动模43开设有第一卡槽431,静模42开设有与第一卡槽431位置正对且适配的第二卡槽421,静模42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432,第一凸块432与动模43的侧壁之间形成第一凹槽433,便于放置把手,吹塑机体41设有用于吹塑小油壶的吹塑机构48。
参照图4和图5,操作员将校友弧的壶嘴卡在第一卡槽431内,把手卡在第一凹槽433内,把手的两端正对小油壶的外壁,操作员驱动动模43滑动,静模42与动模43的配合,第一卡槽431与第二卡槽421对合后,操作员启动吹塑机构48,吹塑机构48启动后能够使得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且在膨胀过程中,能够实现将把手安装在大油壶侧壁的目的。
参照图4和图5,吹塑机构48包括吹塑气缸481,吹塑气缸481竖直设置,吹塑气缸481的底座与吹塑机体41固定连接,第一卡槽431与第二卡槽421对合后,吹塑气缸481正对第一卡槽431与第二卡槽421对合的上方,吹塑气缸48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吹塑板482,吹塑板482水平设置,吹塑板482的直径大于小油壶壶嘴的直径,吹塑板482开设有吹塑孔,吹塑空内固定连接有吹塑管483,吹塑管483与吹塑板482连通。
参照图4和图5,第一卡槽431与第二卡槽421对合后,操作员启动吹塑气缸481,吹塑气缸481启动后,驱动吹塑板482向下滑动,吹塑板482将小油壶的壶嘴密封,通过吹塑管483,能够将气体通入进小油壶,使小油壶膨胀呈大油壶,静空腔422和动空腔434的对合,能够将大油壶限位。
参照图6和图7,静模42开设有两个吸料孔44,吸料孔44位于静模42远离动模43(参照图5)的一侧,静模42远离动模43的一侧连通有与吸料孔44适配的吸料管441,吸料管441连通有气泵。
参照图6和图7,动模43(参照图5)与静模42的配合,通过向小油壶内充气将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小油壶膨胀后,操作员启动气泵,气泵抽气,利用吸料管441将大油壶吸附在静模42处,动模43滑动后,操作员能够边将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431(参照图5)内,边将大油壶从静模42内取出,实现同步的目的,节省时间,提高油壶加工时的工作效率。
参照图4和图6,静模42设有两个限位板45,每个限位板45的尺寸均大于该限位板45对应的吸料孔44的直径,每个限位板45均沿水平方向与静模42滑动连接,静模42开设有便于限位板45滑动的滑槽46,限位板45远离吸料孔44的一面与静模42的内壁平齐,通过限位板45将吸料孔44密封,降低小油壶在吹塑膨胀过程中,由于吸料孔44的设置,导致小油壶吹塑膨胀时出现凸起的可能。
参照图4和图7,静模42设有用于驱动限位板45滑动的驱动机构47,驱动机构47包括驱动气缸471,驱动气缸471水平设置,驱动气缸471的底座与静模42固定连接,驱动气缸471位于静模42内,驱动气缸471的活塞杆与限位板45的端部固定连接。
参照图6和图7,吹塑管483在将小油壶吹塑膨胀时,操作员启动驱动气缸471,驱动气缸471启动后,带动限位板45沿水平方向滑动,通过限位板45将吸料孔44密封,降低小油壶在吹塑膨胀过程中,形成凸起的可能;当吹塑完成后,操作员利用驱动气缸471将限位板45在滑槽46内滑出,将吸料孔44暴露,通过吸料管441将大油壶吸附在静空腔422内,降低大油壶随动模43(参照图5)移动的可能,便于操作员边放置小油壶边将大油壶取出,实现同步性,提高工作效率。
参照图1和图8,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机体51,检测机体51位于吹塑机体41的旁侧,检测机体51包括第二传送带52,第二传送带52水平设置,第二传送带52的上方设有检测气缸53,检测气缸53的底座与检测机体51固定连接,检测气缸53竖直设置,检测旗杆改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检测板54,检测板54水平设置,检测板54的直径大于大油壶壶嘴的直径,检测板54连通有检测管55。
参照图1和图8,当小油壶吹塑膨胀呈大油壶后,操作员将大油壶放置在第二传送带52上,通过第二传送带52将大油壶运输至检测气缸53的下方,操作员启动检测气缸53,检测气缸53带动检测板54向下运动,通过检测板54能够将大油壶的壶嘴密封,再向检测管55中通入气体,气体进入到大油壶内,以检测大油壶是否漏气。
参照图1和图9,检测机体51设有多个调节板6,多个调节板6均匀分布在第二传送带52的两侧,且每个调节板6均与检测机体51滑动连接,每个调节板6的外侧均固设有调节杆61,调节杆61与调节板6固定连接,检测机体51设有检测螺杆,检测螺杆水平设置,且检测螺杆的长度方向与调节杆61的长度垂直,调节杆61与检测机体51螺纹连接,调节螺杆62的端部与调节杆61抵触。
参照图1和图9,当大油壶的尺寸不同时,操作员将调节螺杆62从检测机体51上拧下,操作员滑动调节杆61,以调节第二传送带52的宽度,从而适配于不同尺寸的大油壶。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的实施原理为:通过注塑机体11注塑出小油壶,之后将小油壶套设在限位杆231上,通过第二传送带52将小油壶运输至加热箱22的目的,通过加热箱22提高小油壶自身的温度,小油壶加热后,通过两根冷却管341对小油壶安装把手的两端进行局部冷却,再通过吹塑管483将小油壶吹塑呈大油壶的目的,在吹塑过程中,能够将把手安装在大油壶的两端,吹塑完成后,通过吸料管441将大油壶吸附在静空腔422内,使得操作员能够边放置小油壶边将大油壶取出,实现同步性,提高工作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油壶加工生产工艺。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工艺,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S1通过注塑机体11注塑出小油壶;
S2利用加热箱22对将小油壶加热处理;
S3利用两根冷却管341吹出冷气对小油壶安装把手的两端进行局部冷却处理;
S4将小油壶放置在第一卡槽431内,通过静模42与动模43的配合,将小油壶卡紧,吹塑管483向小油壶内通入气体,使得小油壶膨胀的同时把手能够安装在大油壶;
S5取出吹塑膨胀完成的大油壶。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塑机体(11)和吹塑机体(41),吹塑机体(41)设有静模(42)和动模(43),静模(42)与吹塑机体(41)固定连接,动模(43)沿水平方向与吹塑机体(41)滑动连接,静模(42)上开设有静空腔(422),动模(43)上开设有动空腔(434),动空腔(434)与静空腔(422)相互正对且适配,动模(43)靠近静模(4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卡槽(431),静模(42)靠近动模(4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卡槽(431)适配的第二卡槽(421),动模(43)靠近第一卡槽(43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433),第一凹槽(433)竖直设置,吹塑机体(41)设有用于吹塑小油壶的吹塑机构(48),静模(42)开设有吸料孔(44),静模(42)的一侧设有连通吸料孔(44)的吸料管(441);
所述注塑机体(11)的旁侧设有加热机体(21),加热机体(21)设有加热箱(22),加热箱(22)开设有进料口(221)和出料口(222),加热箱(22)内设有第一传送带(23),第一传送带(23)自进料口(221)向出料口(222)呈环形设置;
所述加热机体(21)的旁侧设有冷却机体(31),冷却机体(31)设有冷却台(32),冷却台(32)位于加热箱(22)的旁侧,冷却台(32)设有与小油壶适配的冷却块(321),小油壶的端口套设在冷却块(321),冷却台(32)设有用于将小油壶限位的限位组件(34),冷却台(32)设有冷却管(341),冷却管(341)正对小油壶安装把手的端部;
所述静模(42)设有限位板(45),限位板(45)与吸料孔(44)适配,限位板(45)沿水平方向与静模(42)滑动连接,静模(42)设有用于驱动限位板(45)滑动的驱动机构(47);所述驱动机构(47)包括驱动气缸(471),驱动气缸(471)水平设置,驱动气缸(471)的活塞杆与限位板(45)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机构(48)包括竖直设置的吹塑气缸(481),吹塑气缸(481)的底座与机体固定连接,吹塑气缸(481)的活塞杆固设有吹塑板(482),吹塑板(482)的直径大于小油壶壶嘴的直径,吹塑板(482)连通有吹塑管(4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23)固设有多个限位杆(231),每个限位杆(231)均沿竖直方向设置,多个限位杆(231)沿第一传送带(23)的长度方向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34)包括限位气缸(342),限位气缸(34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43),限位环(343)与小油壶的底端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机体(41)的旁侧设有检测机体(51),检测机体(51)设有第二传送带(52),第二传送带(52)水平设置,检测机体(51)设有位于第二传送带(52)上方的检测气缸(53),检测气缸(53)竖直设置,检测气缸(5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检测板(54),检测板(54)的直径大于大油壶壶嘴的直径,检测板(54)连通有检测管(55)。
6.一种油壶加工生产工艺针对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S1注塑出小油壶;
S2将小油壶加热;
S3对小油壶进行局部冷却;
S4小油壶吹塑并安装把手;
S5取出吹塑完成的油壶。
CN202110561224.XA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33061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1224.XA CN113306117B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1224.XA CN113306117B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117A CN113306117A (zh) 2021-08-27
CN113306117B true CN113306117B (zh) 2022-11-08

Family

ID=773742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1224.XA Active CN113306117B (zh) 2021-05-22 2021-05-22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306117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68445B2 (ja) * 1989-08-10 1998-06-25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合成樹脂製壜体のブロー成形方法
CN101947852B (zh) * 2010-09-06 2012-11-28 台山市心华药用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注吹大容量塑料中空容器的模具设备及其工艺方法
CN205343638U (zh) * 2015-12-21 2016-06-29 广东隆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油壶注塑模具
US20200047393A1 (en) * 2018-08-12 2020-02-13 Chumpower Machinery Corp. Blow molding machine suitable for manufacturing a bottle having a handle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12123736B (zh) * 2020-11-23 2021-02-26 佛山市科昌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成品生产系统及吹塑成品生产加工工艺
CN112810113B (zh) * 2020-12-31 2022-09-20 深圳市鸿源祥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吹塑模具及吹塑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6117A (zh) 2021-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S6145524B2 (zh)
KR102080039B1 (ko) Pvc 파이프 엘보우 밴딩성형장치
CN206286528U (zh) 一种压铸设备
CN113306117B (zh) 一种油壶加工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CN110884072A (zh) 一种产品水口分离机
KR101865094B1 (ko) 입체 형상을 갖는 용기의 제조 장치
JP2006315189A (ja) 成形型移動式ブロー成形方法
CN205917168U (zh) 一种改进结构的安瓿瓶灌装封口装置
CN106517754B (zh) 一种led灯玻璃外壳自动塑形机
JP2004122636A (ja) プラスチックボトル用プリフォームのゲートカット装置
CN114889098B (zh) 二工位一步法注吹机设备
CN107263047B (zh) 汽车后门玻璃自动装配生产线
CN206277581U (zh) 一种螺母自动进给装置
CN212826547U (zh) 一种塑料加工用定型装置
JPH1170569A (ja) 把手付き容器の成形装置及び成形方法
CN214188138U (zh) 一种注塑机ccd视觉供料设备
CN212266645U (zh) 一种精确定位全自动正负压吸塑成型装置
CN212288685U (zh) 一次性餐具吸塑成型装置
CN210257234U (zh) 一种自动吸塑机结构
CN206374189U (zh) 一种中空吹塑机夹坯装置
CN218256605U (zh) 一种注塑工件氮冷却装置
CN110539498A (zh) 一种汽车排气管热嵌装置
CN218271211U (zh) 一种注塑工件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9522850U (zh) 传感器塑胶零部件拆卸设备
CN219133206U (zh) 一种新型直线式吹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