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02524B -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02524B
CN113302524B CN202080008526.8A CN202080008526A CN113302524B CN 113302524 B CN113302524 B CN 113302524B CN 202080008526 A CN202080008526 A CN 202080008526A CN 113302524 B CN113302524 B CN 1133025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glare film
main surface
film
less
antigla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85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02524A (zh
Inventor
葛原满广
江口淳哉
古井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3025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25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025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025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1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 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94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adapted to provide an additional optical effect, e.g. anti-reflection or filt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1Anti-reflection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2Antiglare, refractive index matching lay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防眩膜,其能够抑制映入、并且能够抑制表面的粗糙感而赋予高级感。一种防眩膜,该防眩膜具有第1主表面和上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表面,其中,在将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0.8、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2.5时,满足下述式(1)和(2)。0.20度≤θa0.8≤0.70度(1)|θa2.5-θa0.8|≤0.10度(2)。

Description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 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视机、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的监视器等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有时设置有用于抑制外部光的反射的防反射膜或用于抑制背景的映入的防眩膜。
防反射膜由在透明基材上具有多层薄膜的基本构成形成,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1~3等。
防眩膜由在透明基材上具有表面为凹凸形状的防眩层的基本构成形成,例如提出了专利文献4~6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4281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23261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6-177186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13219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232547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6-35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近年来,室内的电视机正在大型化。这种大型电视机在室内占据很大的体积,因此优选能够与周边的室内装饰协调,进而优选能够赋予高级感。
专利文献1~3的防反射膜虽然能够降低外部光的反射率,但是在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关闭时,人和背景会映入防反射膜的表面,与周边的室内装饰的协调性不充分。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6的防眩膜中,防眩性强的类型在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关闭时能够充分抑制背景等的映入,但表面会感到粗糙,缺乏高级感。另外,在防眩膜中,防眩性弱的类型在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关闭时无法充分抑制背景等的映入,进而,虽然不如防眩性强的类型,但表面有时也会感到粗糙。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该防眩膜能够抑制映入、并且能够抑制表面的粗糙感而赋予高级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下述[1]~[4]的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1]一种防眩膜,上述防眩膜具有第1主表面和上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表面,其中,在将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0.8、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2.5时,满足下述式(1)和(2)。
0.20度≤θa0.8≤0.70度 (1)
|θa2.5-θa0.8|≤0.10度 (2)
[2]一种偏振片,上述偏振片具有:偏振元件;配置于上述偏振元件的一侧的透明保护板A;和配置于上述偏振元件的另一侧的透明保护板B,其中,上述透明保护板A和上述透明保护板B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1]上述的防眩膜,按照上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偏振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上述防眩膜。
[3]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其为在树脂板或玻璃板上贴合有防眩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其中,上述防眩膜为上述[1]上述的防眩膜,按照上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树脂板或上述玻璃板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上述防眩膜。
[4]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显示元件上按照上述[1]上述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显示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将上述防眩膜配置于最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防眩性”是指不担心映入的程度的防眩性,并不是指完全防止映入的高度的防眩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能够抑制映入、并且能够抑制表面的粗糙感而赋予高级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眩膜(实施例1的防眩膜)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2是比较例1的防眩膜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3是说明平均倾斜角θa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连续折叠试验的情况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连续折叠试验后的弯曲部的评价方法的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防眩膜]
本发明的防眩膜是具有第1主表面和上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表面的防眩膜,其中,在将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0.8、上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2.5时,满足下述式(1)和(2)。
0.20度≤θa0.8≤0.70度 (1)
|θa2.5-θa0.8|≤0.10度 (2)
图1是本发明的防眩膜100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1的防眩膜100具有第1主表面A1和上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表面A2。另外,图1的防眩膜100在透明基材10上具有树脂层20,树脂层20的表面成为第1主表面A1。
防眩膜只要具有满足式(1)和(2)的第1主表面即可,不限于图1的层积结构,可以为树脂层的单层结构,也可以具有透明基材和树脂层以外的层(例如,低折射率层等)。防眩膜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在透明基材上具有树脂层,树脂层的表面为第1主表面。
下述(X1)~(X9)是防眩膜的层结构的示例。需要说明的是,在(X1)~(X9)中,“/”表示层的界面。另外,在(X2)~(X9)中,位于最右侧的层的表面是第1主表面。
(X1)单层的树脂层
(X2)透明基材/树脂层
(X3)透明基材/树脂层/低折射率层
(X4)透明基材/树脂层/防污层
(X5)透明基材/树脂层/抗静电层
(X6)透明基材/底涂层/树脂层
(X7)透明基材/底涂层/树脂层/低折射率层
(X8)透明基材/底涂层/树脂层/防污层
(X9)透明基材/底涂层/树脂层/抗静电层
需要说明的是,抗静电层可以兼作高折射率层,也可以进一步在其上层积低折射率层、防污层等。
<第1主表面>
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满足上述式(1)和(2)。
<<式(1)>>
式(1)规定了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θa0.8)为0.20度以上0.70度以下。
在θa0.8小于0.20度的情况下,人和背景会映入防眩膜的表面,贴合有防眩膜的部件(电视机等)与周边的室内装饰的协调性不充分。另外,在θa0.8超过0.70度的情况下,无法抑制防眩膜的表面的粗糙感,无法对贴合有防眩膜的部件赋予高级感。另外,在θa0.8超过0.70度的情况下,防眩膜有时看起来发白。
θa0.8优选为0.25度以上0.60度以下、更优选为0.30度以上0.50度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粗糙感”是由于在防眩膜的表面反射的照明光等反射光而感受到的现象。另一方面,后述的“晃眼”是由于透过防眩膜的屏幕图像光和照明光等透射光而感受到的现象。这样,“粗糙感”和“晃眼”是指完全不同的现象。若进行补充,“粗糙感”与防眩膜的透光性的有无和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的部件的种类无关,是只要作为反射光的基础的照明光等光源位于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就会被观察到的现象。另外,即便在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没有光源,也会观察到“粗糙感”。另一方面,“晃眼”是在防眩膜具有透光性、且在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存在显示元件等光源的情况下被观察到的现象。另外,即便在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没有光源,也会观察到“晃眼”。
<<式(2)>>
式(2)规定了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θa2.5)与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θa0.8)之差的绝对值为0.10度以下。
以下,说明式(2)表示的含义、以及满足式(1)和(2)所产生的技术含义。
取样长度值是表示从粗糙度曲线中除去周期长的凹凸的程度的指标。因此,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θa2.5)是指包含周期长的凹凸(超低频的凹凸)的平均倾斜角,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θa0.8)是指不含周期长的凹凸(超低频的凹凸)而仅包含周期短的凹凸的平均倾斜角。
另外,通常,与超低频的凹凸相比,周期短的凹凸的平均倾斜角高。即,通常,θa0.8大于θa2.5。但是,在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少的形状时,θa0.8大于θa2.5的程度下降。
因此,在式(2)中,θa2.5与θa0.8之差的绝对值为0.10度以下意味着θa0.8与θa2.5相比不过大。换言之,这意味着在第1主表面上超低频的凹凸少。
在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如式(1)所示,由于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基于周期短的凹凸的平均倾斜角)为规定值,因此至少具有周期短的凹凸。因此,满足式(1)和(2)的本发明的防眩膜中其第1主表面具有周期短的凹凸,但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少。并且,具有该第1主表面的本发明的防眩膜具有非常精细的外观,能够抑制粗糙感,并且赋予高级感。另外,满足式(1)和(2)的本发明的防眩膜通过适用于边框(框架)的表面平滑的图像显示装置,从而关闭电源时的边框与边框内的外观类似,还能提高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感。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透镜的作用,超低频的凹凸容易引起晃眼(透过防眩膜的屏幕图像光等透射光看起来存在微小的亮度偏差的现象)。因此,通过满足式(1)和(2),减少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还可抑制晃眼,从这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图1是本发明的防眩膜(实施例1的防眩膜)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图1的防眩膜100的第1主表面A1仅由周期短的凹凸形成。
另一方面,不满足式(2)的防眩膜成为超低频的凹凸与周期短的凹凸重叠的外观,因此无法抑制粗糙感,进而无法赋予高级感。图2是比较例1的防眩膜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图2的防眩膜100的第1主表面A1由在超低频的凹凸上重叠有周期短的凹凸的凹凸形成。
本说明书中,在表面粗糙度的测定中,使取样长度值(λc)为0.8mm和2.5mm。其原因是为了在充分超过人眼的分辨极限0.12mm且不过长的取样长度值下规定表面形状。
式(2)中,θa2.5与θa0.8之差的绝对值优选为0.09度以下、更优选为0.08度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7度以下。
平均倾斜角θa例如为小坂研究所公司制造的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商品名:SE-3400)的操作说明书(1995.07.20修订)中定义的值,如图3所示,能够利用基准长度L内存在的凸部高度之和(h1+h2+h3+···+hn)除以L所得的值的反正切θa=tan-1{(h1+h2+h3+···+hn)/L}来求出。本说明书中,将基准长度分成1500点,得到1500点的高度数据,基于该1500点的高度数据计算出平均倾斜角θa。基准长度(L)等于取样长度值(λc)。
需要说明的是,θa也可以利用符合JIS B0601:1994的测定标准的机型、例如小坂研究所公司制造的商品名SE600、SE600K31、SE700、SE4000等进行测定。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其他表面形状的参数(S、Ra、Rz)也可以利用符合JIS B0601:1994的测定标准的机型同样地进行测定。
本说明书中,平均倾斜角和其他与表面形状有关的数值、以及光学物性(镜面光泽度、总光线透射率、雾度)是指除去16处测定值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后的14处测定值的平均值。
本说明书中,关于16个测定部位,优选将距离测定样品的外缘1cm的区域作为空白,对于相较于该空白靠近内侧的区域,画出将纵向和横向5等分的线,将此时的16个交点处作为测定的中心。例如,在测定样品为四边形的情况下,优选将距离四边形的外缘1cm的区域作为空白,将相较于该空白靠近内侧的区域沿纵向和横向5等分,以该5等分的虚线的16个交点处为中心进行测定,利用其平均值计算出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在测定样品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五边形等四边形以外的形状时,优选画出与这些形状内接的四边形,对于该四边形,利用上述方法进行16处的测定。
<<式(3)>>
对于本发明的防眩膜,在将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0.8mm下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定义为S0.8、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2.5mm下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定义为S2.5时,优选满足下述式(3)。
S2.5/S0.8≤1.40 (3)
在JIS B0601:1994中,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定义为:“从粗糙度曲线中沿着其平均线的方向提取基准长度,求出与相邻的局部峰顶间对应的平均线的长度,表示该多个局部峰顶间的平均值。”。
一般的粗糙度曲线合成有各种周期的凹凸。即,一般而言,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由各种周期的凹凸的合成构成的粗糙度曲线算出。
另外,取样长度值是表示从粗糙度曲线中除去周期长的凹凸的程度的指标,取样长度值越小,则除去周期长的凹凸的程度越大。因此,可以说取样长度值0.8mm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0.8是除去了超低频的凹凸的数值,而取样长度值2.5mm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2.5是包含超低频的凹凸的数值。即,S0.8和S2.5是基于凹凸周期的混杂程度不同的粗糙度曲线计算出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
在粗糙度曲线中的凹凸的周期的混杂程度大的情况下,有时周期短的凹凸会被周期长的凹凸抵消。例如,在周期长的凹凸的高度持续增加的部位与周期短的凹凸重叠的情况下,周期短的凹凸的高度减少的成分有时会被周期长的凹凸的高度增加的成分抵消。这种情况下,周期短的凹凸的一部分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不会被计数。因此,粗糙度曲线中的凹凸的周期的混杂程度越大,则取样长度值的差异导致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的变化比例越大。在S2.5和S0.8的情况下,影响S2.5的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越多,则S2.5相对于S0.8越大。
因此,S2.5/S0.8为1.40以下(满足上述式(3))意味着影响S2.5的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少。由此,通过满足式(3),能够容易使防眩膜的外观精细而没有粗糙感,能够赋予高级感。另外,通过满足式(3),能够容易抑制晃眼。
式(3)中,S2.5/S0.8优选为1.35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5以下。
S2.5/S0.8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10以上。
本发明的防眩膜中,第1主表面的S0.8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5μm以下。人眼的分辨极限为0.12mm(120μm)。由此,通过使S0.8为100μm以下,能够容易使防眩膜的外观精细而没有粗糙感。
S0.8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μm以上、更优选为30μm以上。
<<式(4)>>
本发明的防眩膜中,将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0.8mm下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定义为Ra0.8、将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2.5mm下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定义为Ra2.5时,优选满足下述式(4)。
Ra2.5/Ra0.8≤1.20 (4)
Ra2.5/Ra0.8为1.20以下(满足上述式(4))意味着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少。由此,通过满足式(4),能够容易使防眩膜的外观精细而没有粗糙感,能够赋予高级感。另外,通过满足式(4),能够容易抑制晃眼。
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的Ra0.8优选为0.03μm~0.20μm、更优选为0.04μm~0.15μm、进一步优选为0.05μm~0.10μm。
通过使Ra0.8为0.03μm以上,能够抑制人和背景映入防眩膜的表面,能够容易改善贴合有防眩膜的部件(电视机等)与周边的室内装饰的协调性。另外,通过使Ra0.8为0.20μm以下,能够容易抑制防眩膜看起来发白。
<<Rz0.8、Rz0.8/Ra0.8>>
本发明的防眩膜中,在将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0.8mm下的十点平均粗糙度定义为Rz0.8时,上述Ra0.8与上述Rz0.8之比(Rz0.8/Ra0.8)优选为2.00~5.50、更优选为3.00~5.25、进一步优选为3.50~5.00。
通过使Rz0.8/Ra0.8为2.00以上,可抑制凹凸过度均匀,能够使第1主表面的划痕和缺陷等不易显眼。另外,通过使Rz0.8/Ra0.8为5.50以下,由于具有特异性深度的凹部或具有特异性高度的凸部,能够容易抑制透射光发生微小的亮度偏差(发生晃眼)。另外,通过使Rz0.8/Ra0.8为5.50以下,可确保凹凸的均匀性,能够容易抑制防眩膜的表面的粗糙感。
另外,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的Rz0.8优选为0.80μm以下、更优选为0.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40μm以下。
通过使Rz0.8为0.80μm以下,能够容易抑制由特异点引起的晃眼。另外,通过使Rz0.8为0.80μm以下,能够容易抑制防眩膜的表面的粗糙感。Rz0.8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0.10μm以上、更优选为0.20μm以上。
<<式(5)>>
对于本发明的防眩膜,在将依据JIS Z8741:1997从第1主表面侧测定的20度镜面光泽度和60度镜面光泽度分别定义为G20和G60时,优选满足下述式(5)。
G60/G20≤2.50 (5)
通过使G60/G20为2.50以下(满足式(5)),第1主表面整体的光泽的均匀性增加,贴合有防眩膜的部件的美观性变得良好,能够进一步增加高级感。上述效果在适用防眩膜的部件的面积大的情况下、以及适用防眩膜的部件为具有曲面的部件的情况下、适用防眩膜的部件为可变形成曲面的部件的情况下特别显著。作为具有曲面的部件,可以举出在圆筒状的柱上缠绕有显示元件或图像显示装置的部件。另外,作为可变形成曲面的部件,可以举出放映用的屏幕、可卷曲型的显示元件或图像显示装置。
G60/G20优选为2.25以下、更优选为2.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75以下。G60/G20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10以上。
通过使第1主表面为满足式(1)~(4)的表面形状,能够容易使G60/G20为上述范围。
镜面光泽度优选在抑制了第2主表面侧的反射的状态下进行测定。例如,优选制作藉由光学透明粘合片将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贴合到黑色板上的样品,从该样品的第1主表面侧测定镜面光泽度。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使构成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的最表面的材料与构成透明粘合层的材料的折射率差为0.05以内。
<第2主表面>
本发明的防眩膜在上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具有第2主表面。
第2主表面侧的表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大致平滑。大致平滑是指Ra0.8小于0.03μm,优选为0.02μm以下。
<透明基材>
从防眩膜的制造的容易性、以及防眩膜的处理性的方面出发,防眩膜优选具有透明基材。在防眩膜在透明基材上具有树脂层的结构的情况下,透明基材的与树脂层相反一侧的面成为第2主表面。
作为透明基材,优选具备透光性、平滑性、耐热性且机械强度优异。作为这种透明基材,可以举出聚酯、三乙酰纤维素(TAC)、二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芳族聚酰胺、聚醚砜、聚砜、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聚氨酯和非晶态烯烃(Cyclo-Olefin-Polymer:COP)等塑料膜。透明基材也可以贴合有2张以上的塑料膜。
其中,从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的方面出发,优选经拉伸加工、特别是经双向拉伸加工的聚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另外,从溶剂或单体的渗透性弱、容易形成满足上述式(1)的表面形状的方面出发,聚酯是合适的。
另外,其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类、聚酯和COP的吸湿性低,难以发生翘曲,因此从容易应对大型化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另外,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膜的情况下,面内相位差为10nm以下、进而为5nm以下时,膜质的均匀性高,因此从能够改善尺寸稳定性和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另外,其中,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芳族聚酰胺、TAC、丙烯酸类、双向拉伸聚酯(其中,面内相位差小、Nz系数大的双向拉伸聚酯)具有能够改善耐弯折性的倾向,从容易适用于曲面形状的图像显示装置和可弯折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面内相位差小的聚酯是指膜厚为10μm~90μm、面内相位差为1500nm以下,优选为1200nm以下、更优选为100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0nm以下。面内相位差小的双向拉伸聚酯容易通过同步双向拉伸进行制造。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改善双向拉伸聚酯的作为塑料膜的弹性模量、撕裂强度等物理特性,面内相位差优选为200n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00nm以上。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物理特性,最好也考虑与面内方向的双折射以及膜厚方向的双折射的平衡。作为其指标,有Nz系数。Nz系数受到膜内部的结晶性及取向性的影响,因此与膜整体的特性有关。关于Nz系数,例如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情况下以往为2~4,但特别是在弯折成曲面形状或适用于如后所述的可折叠、可卷曲的情况下,优选为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以上、最优选为10以上。Nz系数的上限为70左右。在重视物理强度的情况下,Nz系数的上限为30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面内相位差(Re),通过在塑料膜的面内折射率最大的方向即慢轴方向的折射率nx、在上述面内与上述慢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即快轴方向的折射率ny、以及塑料膜的厚度T[nm]由下述式(A)表示。由下述式(A)可知,面内相位差小的情况下,取向性的程度低,因此具有能够改善耐弯折性的倾向。面内相位差(Re)例如可以利用大塚电子公司制造的商品名“RETS-100”、王子计测机器公司制造的商品名“KOBRA-WR”、“PAM-UHR100”进行测定。
面内相位差(Re)=(nx-ny)×T[nm] (A)
另外,Nz系数通过塑料膜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nz、上述nx和上述ny由下述式(B)表示。
Nz系数=(nz-nx)/(ny-nx) (B)
塑料膜优选在连续进行了10万次下述折叠试验后(更优选进行了30万次后)不产生裂纹或断裂。另外,塑料膜更优选的是,在连续进行了10万次下述折叠试验后(更优选进行了30万次后),将测定样品置于水平台上时,样品的端部从台浮起的角度为15度以下。从样品的端部浮起的角度为15度以下意味着难以因连续折叠产生折痕。在塑料膜具有慢轴和快轴的情况下,优选在任一方向均显示出上述结果(不产生裂纹、断裂和折叠导致的折痕)的塑料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防眩膜也优选具备与上述同样的耐弯折性。此时,优选在将树脂层向内侧折叠和将树脂层向外侧折叠这两种情况下均具有连续10万次、进而30万次以上的耐弯折性。
《折叠试验》
从塑料膜切割出短边30mm×长边100mm的长条状的样品。将该样品的短边(30mm)侧的两端固定于耐久试验机(产品名“DLDMLH-FS”、YUASA SYSTEM公司制造)(固定距离前端10mm的区域),进行10万次(或30万次)折叠180度的连续折叠试验。上述耐久试验机的试验条件例如优选设为往返速度为80rpm(次/每分钟)、试验冲程为60mm、弯曲角度为180度。折叠试验的更详细的方法如下所示。
在折叠试验后将长条状的样品置于水平台上,测定样品的端部从台浮起的角度。样品在途中产生了裂纹或断裂的情况下,作为“裂纹”或“断裂”处理。
在塑料膜具有慢轴和快轴的情况下,准备使短边为慢轴的样品和使短边为快轴的样品这两种,对两种样品进行试验。
《折叠试验的详细情况》
如图5(A)所示,在连续折叠试验中,首先,利用平行配置的固定部15分别固定样品S2的边部S2a和与边部S2a相向的边部S2b。固定部15能够沿水平方向滑动。
接着,如图5(B)所示,使固定部15相互接近地移动,由此使样品S2以折叠的方式变形,进而,如图5(C)所示,使固定部15移动至样品S2的被固定部15所固定的相向的2条边部的间隔例如达到7mm的位置,之后使固定部15沿反向移动,消除样品S2的变形。
如图5(A)~(C)所示,通过使固定部15移动,由此能够将样品S2折叠180度。另外,按照样品S2的弯曲部S2d不从固定部15的下端露出的方式进行连续折叠试验、并且将固定部15最接近时的间隔控制为7mm,由此能够使样品S2相向的2条边部的间隔为7mm。
优选的是,以这种间隔进行了10万次或30万次试验,结果不产生上述的裂纹或断裂、折叠导致的折痕。最优选的是,即便在上述间隔/>进一步小至5mm、3mm、2mm、1mm的情况下也全部良好。通过具有这种耐弯折性,能够良好地用于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折叠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卷曲型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从曲面形状变形为平面形状的可卷取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曲面形状的图像显示装置等赋予了设计性的各种图像显示装置。
从透明性的方面出发,聚酰亚胺优选氟化聚酰亚胺、包含环状脂肪族基团的聚酰亚胺。另外,从透明性的方面出发,聚芳族聚酰胺优选具有卤素基团的聚芳族聚酰胺。
透明基材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上,上限优选为300μm以下、更优选为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90μm以下。通过增加透明基材的厚度,能够容易抑制防眩膜的翘曲,通过减少透明基材的厚度,能够容易使适用防眩膜的部件(图像显示装置等)薄膜化。
在将防眩膜适用于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卷曲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曲面形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从强度的方面出发,透明基材的厚度的下限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上,从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上限优选为90μm以下、更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μm以下。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防眩膜适用于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卷曲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曲面形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透明基材优选为聚酰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芳族聚酰胺、TAC、丙烯酸类、双向拉伸聚酯(其中,面内相位差小、Nz系数大的双向拉伸聚酯)、非晶态烯烃(Cyclo-Olefin-Polymer:COP)。
另外,在适用于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且折叠时相向的2个面的间隔为5mm以下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透明基材优选为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芳族聚酰胺、双向拉伸聚酯(其中,面内相位差小、Nz系数大的双向拉伸聚酯)、COP。若为这些树脂系的膜,不仅连续的折叠性能良好,而且从难以看到折痕的方面出发也是优选的。需要说明的是,在丙烯酸膜的情况下,从能够改善TOM成型或模内成型等三维成型加工适应性的方面出发也是优选的。
-各树脂系的优选厚度的示例-
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PET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在Re高、Nz系数低的PET膜的情况下,从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厚度优选为45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另外,在Re低、Nz系数高的PET膜的情况下,从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厚度优选为8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
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COP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从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COP膜的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8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
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TAC膜的厚度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另外,从耐弯折性的方面出发,TAC膜的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
若对防眩膜进行上述折叠试验,即便连续折叠试验前后的防眩膜乍一看没有外观不良或裂纹等,弯曲部也会产生折痕,并且会产生微裂纹,有可能产生外观不良,具体而言产生白浊现象或以微裂纹为起点的层间剥离(密合不良)。从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的方面出发,抑制弯曲部的折痕或微裂纹极其重要。由此,防眩膜优选具有柔性。
上述折痕的观察通过目视进行,在观察折痕时,在白色照明的亮室(800lux~2000lux)通过透射光和反射光对弯曲部整体进行观察,并且对折叠时成为弯曲部中的内侧的部分和成为外侧的部分这两者进行观察。上述折痕的观察在温度23±5℃和相对湿度30%以上70%以下的环境下进行。
上述微裂纹的观察利用数字显微镜(数码显微镜)进行。作为数字显微镜,可以举出例如KEYENCE公司制造的VHX-5000。对于微裂纹,选择环形照明作为数字显微镜的照明,同时以暗场和反射光进行观察。具体而言,首先,将连续折叠试验后的样品缓慢展开,用胶带将样品固定至显微镜的载台上。此时,在折痕明显的情况下,将观察区域尽可能弄平。但是,为不用手接触样品的中央附近的观察预定区域(弯曲部)、且不施加力的程度。然后,对折叠时成为内侧的部分和成为外侧的部分这两者进行观察。上述微裂纹的观察在温度23±5℃和相对湿度30%以上70%以下的环境下进行。
在上述折痕和上述微裂纹的观察中,为了能容易掌握所要观察的位置,将连续折叠试验前的样品设置于耐久试验机的固定部,在折叠1次时,如图6所示,在弯曲部S2d中位于与折叠方向FD正交的方向上的两端E用油性笔等预先标注表示为弯曲部的记号A1。另外,在连续折叠试验后完全观察不到折痕等的样品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样品的观察位置不清楚,可以在连续折叠试验后从耐久试验机取下的状态下,预先用油性笔等画出将弯曲部S2d的上述两端E的记号A1彼此连结的线A2(图6中的虚线)。并且,在折痕的观察中,对由记号A1和线A2包围的区域即弯曲部S4整体进行目视观察。另外,在微裂纹的观察中,调整显微镜的位置,以使显微镜视野范围(图6中的双点划线所包围的范围)的中心为弯曲部S2d的中央。
另外,若对防眩膜进行上述连续折叠试验,则透明基材与树脂层之间的密合性有可能降低。因此,在上述连续折叠试验后的防眩膜的弯曲部,利用数字显微镜观察树脂层与透明基材之间的界面附近时,优选在树脂层与透明基材的界面附近未观察到剥离等。作为数字显微镜,可以举出例如KEYENCE公司制造的VHX-5000。
透明基材的厚度可以利用数显标准外径千分尺(Mitutoyo公司制造、件号“MDC-25SX”)等进行测定。关于透明基材的厚度,只要测定任意10点的平均值为上述数值即可。另外,透明基材的厚度的偏差优选为平均值±8%的范围、更优选为平均值±4%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平均值±3%的范围。例如,若厚度的平均值为50μm,则各厚度优选在46μm~54μm的范围,各厚度优选在48μm~52μm的范围,各厚度进一步优选在48.5μm~51.5μm的范围。
为了提高粘接性,可以对透明基材的表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等物理处理或化学处理,或者形成易粘接层。
<树脂层>
在树脂层的表面形成上述第1主表面。
树脂层的第1主表面可以通过例如(A)使用压纹辊的方法、(B)蚀刻处理、(C)利用模具的成型、(D)利用涂布的涂膜形成等来形成。这些方法中,从容易获得稳定的表面形状的方面出发,(C)利用模具的成型是合适的,从生产率和应对多品种的方面出发,(D)利用涂布的涂膜形成是合适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D)的方法中,如后所述,使表面形状变动的因素很多,并且各变动因素相互复杂地影响,进而,制造装置的机型差异也成为变动因素。因此,上述方法(C)是优选的。
<<厚度>>
从与抑制卷曲、机械强度、硬度和韧性的平衡的方面出发,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2μm~10μm、更优选为4μm~8μm。
关于树脂层的厚度,例如,在利用扫描型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得到的防眩膜的截面照片中选择20个任意的部位,可以由其平均值算出。STEM的加速电压优选设为10kv~30kV、STEM的倍率优选设为1000~7000倍。
树脂层的膜厚的偏差相对于平均膜厚优选为±15%以内、更优选为±10%以内、进一步优选为±7%以内、更进一步优选为5%以内。
<<成分>>
树脂层主要包含树脂成分,根据需要包含颗粒。另外,树脂层也可以含有高折射率颗粒和低折射颗粒等折射率调节剂、抗静电剂、防污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粘度调节剂和热聚合引发剂等添加剂。
<<利用模具的成型>>
关于利用模具的成型,制作由与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状互补的形状构成的模具,向该模具中浇注树脂成分等构成树脂层的材料并使其固化后,从模具中取出,由此可以制造。在使用透明基材的情况下,向模具中浇注构成树脂层的材料,并在其上重合透明基材,之后使树脂成分等固化,连同透明基材一起从模具中取出,由此可以制造。需要说明的是,在树脂层含有颗粒或添加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浇注到模具中的材料中包含颗粒或添加剂等。
作为在模具中形成与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状互补的形状的方法,可以举出例如激光微细加工。具体而言,通过模拟设计满足上述式(1)和式(2)等的表面形状,制作通过激光微细加工重现了所设计的表面形状的阳模,将该阳模反转,由此能够得到成型用的模具(阴模)。
树脂成分优选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从进一步改善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包含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和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具体例可以使用与后述“利用涂布的涂膜形成”中示例出的物质同样的物质。
<<利用涂布的涂膜形成>>
关于利用涂布的涂膜形成,通过凹版涂布、棒涂等公知的涂布方法将含有树脂成分或其前体和颗粒的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涂布到透明基材上,根据需要进行干燥、固化,由此可以形成。在该方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颗粒的平均粒径、颗粒的含量、膜厚与平均粒径之比、颗粒凝集的有无、粘结剂树脂的交联密度、涂布液的粘度、涂布液的流平性、以及涂布液的干燥条件等来调整表面形状。具体而言,优选使颗粒的平均粒径等为后述范围。
作为颗粒,优选包含平均粒径为0.3μm~5.0μm的颗粒(下文中称为“大颗粒”)。若小于0.3μm,则无法在树脂层表面形成充分的凹凸形状,本发明的防眩膜的防眩性能有时变得不充分,若超过5.0μm,则树脂层表面的凹凸形状变大,有时会产生晃眼的问题。通过使大颗粒的平均粒径为上述范围,能够容易地使第1主表面的形状为上述形状。大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1.5μm~4.5μm、更优选为2.0μm~4.0μm。
另外,关于大颗粒的平均粒径的偏差,优选90%以上的颗粒为平均粒径±0.5μm内、更优选为平均粒径±0.4μm内、进一步优选为平均粒径±0.3μm内。
通过使平均粒径的偏差为上述范围,粒径极大的颗粒的存在概率减少,能够容易地使第1主表面的形状为上述形状。
大颗粒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下述(i)~(iii)的操作算出。
(i)利用光学显微镜对防眩膜拍摄透射观察图像。倍率优选为500~2000倍。
(ii)从观察图像抽取任意10个大颗粒,计算出各个大颗粒的粒径。关于粒径,在用任意两条平行直线夹持大颗粒的截面时,作为该两条直线间距离达到最大的两条直线的组合中的直线间距离进行测定。
(iii)在相同样品的另一画面的观察图像中进行5次同样的操作,将由合计50个粒径的数均得到的值作为大颗粒的平均粒径。
大颗粒可以使用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中的任一种。
作为有机颗粒,可以举出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三聚氰胺树脂、聚碳酸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苯胍胺-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硅酮、氟系树脂和聚酯系树脂等构成的颗粒。
作为无机颗粒,可以举出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和二氧化钛等构成的颗粒。
在上述大颗粒中,从分散控制的容易性的方面出发,优选有机颗粒。另外,有机颗粒的比重轻,通过与后述的无机微粒合用,有机颗粒容易上浮到树脂层的表面附近,能够减少周期长的凹凸的比例,因此能够容易使第1主表面的形状为上述形状。
大颗粒的含量优选为形成树脂层的总固体成分中的2质量%~25质量%、更优选为3质量%~20质量%。
除了大颗粒以外,树脂层优选包含平均粒径为1nm~50nm的无机颗粒(本说明书中有时称为“无机微粒”)。
作为无机微粒,可以举出由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锆和二氧化钛等构成的微粒。这些之中,优选容易抑制内部雾度的产生的二氧化硅。
通过使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包含无机微粒,能够适度地保持相邻的大颗粒的间隔,并且比重轻的大颗粒(其中,当大颗粒为有机颗粒时)容易浮到树脂层的表面附近,由此能够容易地使第1主表面的形状为上述形状。
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nm~45nm、更优选为5nm~40nm。
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可以通过下述(i)~(iii)的操作算出。
(i)利用TEM或STEM拍摄防眩膜的截面。TEM或STEM的加速电压优选设为10kv~30kV,倍率优选设为1万~30万倍。
(ii)从观察图像抽取任意10个无机微粒,计算出各个无机微粒的粒径。关于粒径,在用任意两条平行直线夹持无机微粒的截面时,作为该两条直线间距离达到最大的两条直线的组合中的直线间距离进行测定。
(iii)在相同样品的另一画面的观察图像中进行5次同样的操作,将由合计50个粒径的数均得到的值作为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
无机微粒的含量优选为形成树脂层的总固体成分中的1质量%~50.0质量%、更优选为10质量%~47质量%、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45质量%。若小于1质量%,则难以适当地保持大颗粒的间隔,有时无法形成具有光滑的凹凸形状的树脂层。若超过50.0质量%,则有时会产生白浊的问题。
大颗粒的含量与无机微粒的含量之比以质量比计优选为1:15~6:1、更优选为1:13~1:1、进一步优选为1:12~1:5。
树脂层的树脂成分优选包含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或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从进一步改善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更优选包含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
热固性树脂组合物是至少包含热固性树脂的组合物,是通过加热而固化的树脂组合物。
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举出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酚醛树脂、脲三聚氰胺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等。在热固性树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在这些固化性树脂中添加固化剂。
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是包含具有电离辐射固化性官能团的化合物(下文中也称为“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的组合物。作为电离辐射固化性官能团,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烯丙基等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以及环氧基、氧杂环丁基等。作为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优选具有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化合物,更优选具有2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化合物,其中,进一步优选具有2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作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单体和低聚物均可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电离射线是指在电磁波或带电粒子束中具有能够将分子聚合或交联的能量量子的射线,通常,使用紫外线(UV)或电子束(EB),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X射线、γ射线等电磁波、α射线、离子束等带电粒子束。
在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中,作为2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四乙氧基二丙烯酸酯、双酚A四丙氧基二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等。
作为3官能以上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改性三(甲基)丙烯酸酯等。
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可以对分子骨架的一部分进行改性,也可以使用经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内酯、异氰脲酸、烷基、环状烷基、芳香族、双酚等改性的物质。
另外,作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低聚物,可以举出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甲基)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系聚合物等。
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通过多元醇和有机二异氰酸酯与羟基(甲基)丙烯酸酯的反应得到。
另外,优选的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是使3官能以上的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与(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使2官能以上的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与多元酸和(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以及使2官能以上的芳香族环氧树脂、脂环族环氧树脂、脂肪族环氧树脂等与酚类和(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的(甲基)丙烯酸酯。
另外,出于调节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粘度等目的,作为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也可以合用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单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硬脂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
上述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者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在电离辐射固化性化合物为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的情况下,电离辐射固化性组合物优选包含光聚合引发剂或光聚合促进剂等添加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可以举出选自苯乙酮、二苯甲酮、α-羟基烷基苯酮、米希勒酮、苯偶姻、安息香双甲醚、苯甲酰苯甲酸酯、α-酰基肟酯、噻吨酮类等中的1种以上。
光聚合促进剂能够减轻固化时的空气导致的聚合阻碍、提高固化速度,例如,可以举出选自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戊酯、对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等中的1种以上。
通常,为了调节粘度、或者能够溶解或分散各成分,在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使用溶剂。根据溶剂的种类,涂布、干燥后的树脂层的表面形状不同,因此优选考虑溶剂的饱和蒸气压、溶剂在透明基材中的渗透性等来选择溶剂。
具体而言,溶剂可示例出例如酮类(丙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醚类(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烃类(己烷等)、脂环式烃类(环己烷等)、芳香族烃类(甲苯、二甲苯等)、卤化碳类(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酯类(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醇类(异丙醇、丁醇、环己醇等)、溶纤剂类(甲基溶纤剂、乙基溶纤剂等)、二醇醚类(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等)、乙酸溶纤剂类、亚砜类(二甲基亚砜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等,也可以为它们的混合物。
另外,在由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树脂层时,优选控制干燥条件。
干燥条件可以通过干燥温度和干燥机内的风速来控制。作为具体的干燥温度,优选30℃~120℃,干燥风速优选设为0.2m/s~50m/s。另外,为了通过干燥控制树脂层的表面形状,电离射线的照射优选在涂布液的干燥后进行。
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中可以含有流平剂。流平剂可以举出硅酮系流平剂和氟系流平剂等。
但是,若使树脂层的表面形状过度平整,则有可能难以使第1主表面为上述表面形状。因此,作为流平剂的添加量,相对于树脂层形成用涂布液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01重量%~0.5重量%、更优选为0.05重量%~0.2重量%。
如上所述,树脂层也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特别是,在将防眩膜配置于有机EL显示元件上的情况下,通过使树脂层包含紫外线吸收剂,能够抑制有机EL显示元件的劣化,从这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紫外线吸收剂优选极大吸收波长为200nm~360nm的有机系紫外线吸收剂。另外,对于紫外线吸收剂来说,为了容易改善可见性,优选在吸收紫外线区域的光时难以发出380nm~490nm的荧光。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优选选自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和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以上,这些之中,更优选选自分子内的芳香环的数目为2个以下的物质中的1种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苯并噁嗪系紫外线吸收剂和蒽系紫外线吸收剂在吸收紫外线区域的光时具有容易发出380nm~490nm的荧光的倾向。
另外,紫外线吸收剂优选使用2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2种以上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组合优选下述(i)或(ii)。需要说明的是,在下述(i)的情况下,可以仅从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中选择2种以上,也可以仅从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选择2种以上。
(i)选自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2种以上的组合。
(ii)选自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和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以上与选自二苯甲酮系紫外线吸收剂、丙二酸酯系紫外线吸收剂、草酰苯胺系紫外线吸收剂和吲哚系紫外线吸收剂中的1种以上的组合。
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质量份优选为0.1质量份~20质量份、更优选为1质量份~10质量份。需要说明的是,在包含多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情况下,优选多种紫外线吸收剂的总量为上述范围。
<其他层>
防眩膜也可以具有低折射率层、防污层、抗静电层和底涂层等其他层。下面,对作为其他层的代表例的低折射率层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低折射率层》
防眩膜也可以具有低折射率层。低折射率层优选配置成低折射率层的表面为防眩膜的第一主表面。例如,在防眩膜具有透明基材、树脂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情况下,优选按照透明基材、树脂层和低折射率层的顺序进行层积,并配置成低折射率层的表面为防眩膜的第一主表面。
从防反射性的方面出发,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的上限优选为1.48以下、更优选为1.45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下、更优选为1.38以下、更优选为1.35以下。
需要说明的是,若使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过低,则低折射率层的物理强度有时降低。因此,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的下限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26以上、更优选为1.28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
另外,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为80nm~120nm、更优选为85nm~110nm、更优选为90nm~105nm。
作为形成低折射率层的方法,可以大致分成湿式法和干式法。作为湿式法,可以举出:利用金属醇盐等通过溶胶凝胶法形成的方法;涂布氟树脂之类的低折射率的树脂而形成的方法;涂布含有粘结剂树脂组合物和低折射率颗粒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而形成的方法。作为干式法,可以举出:从后述低折射率颗粒中选择具有所期望的折射率的颗粒并通过物理气相生长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形成的方法。
从生产效率的方面出发,湿式法是优异的,在湿式法中,优选通过在粘结剂树脂组合物中含有低折射率颗粒的低折射率层形成用涂布液形成。
低折射率颗粒只要是由二氧化硅和氟化镁等无机化合物构成的颗粒、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颗粒中的任一种,就可以没有限制地使用,从通过低折射率化提高防反射特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使用具有空隙的结构的颗粒。
拥有具有空隙的结构的颗粒在内部具有微细的空隙,例如,填充有折射率为1.0的空气等气体,因此其自身的折射率低。作为具有这种空隙的颗粒,可以举出无机系或有机系的多孔质颗粒、中空颗粒等,例如,可以举出多孔质二氧化硅、中空二氧化硅颗粒、或者使用丙烯酸类树脂等的多孔质聚合物颗粒或中空聚合物颗粒。
低折射率颗粒的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5nm~200nm、更优选为5nm~100nm、进一步优选为10nm~80nm。
相对于粘结剂成分100质量份,低折射率颗粒的含量优选为50质量份~400质量份、更优选为100质量份~300质量份。
粘结剂树脂组合物优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在低折射率层中成为固化物,成为粘结剂成分。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举出热固性树脂组合物、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优选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作为低折射率层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和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可以举出作为树脂层的热固性树脂组合物和电离辐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示例出的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将具有4个以上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定义为“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将具有2~3个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定义为“低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时,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的低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比例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低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在低折射率层内容易将低折射率颗粒(特别是二氧化硅颗粒)均匀分散,容易提高涂膜强度,从这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另外,低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优选为具有2个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另外,从在低折射率层内容易将低折射率颗粒(特别是二氧化硅颗粒)均匀分散的方面出发,形成低折射率层的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可以对分子骨架的一部分进行改性。例如,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也可以使用利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己内酯、异氰脲酸、烷基、环状烷基、芳香族、双酚等进行了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特别是,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优选利用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环氧烷进行了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中的环氧烷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的比例优选为6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8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质量%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95质量%以上、最优选为100质量%。另外,环氧烷改性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优选为低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更优选为具有2个烯键式不饱和键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
<防眩膜的物性>
防眩膜的JIS K7361-1:1997的总光线透射率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总光线透射率和后述雾度时的光入射面为第2主表面侧。
防眩膜的JIS K7136:2000的雾度优选为0.3%~10%、更优选为0.4%~7%、进一步优选为0.5%~5%。
防眩膜的总厚度的下限优选为7μm以上、更优选为22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2μm以上、更进一步优选为52μm以上。另外,防眩膜的总厚度的上限优选为310μm以下、更优选为2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μm、更进一步优选为100μm。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防眩膜适用于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卷曲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具有曲面形状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防眩膜的总厚度的上限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7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μm以下。
<尺寸、形状等>
防眩膜可以为切割成规定尺寸的单片状的形态,也可以为将长片缠绕成卷状的卷状形态。另外,对单片的尺寸没有特别限定,最大直径为2英寸~500英寸左右。“最大直径”是指连结防眩膜的任意2点时的最大长度。例如,在防眩膜为长方形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对角线为最大直径。另外,在防眩膜为圆形的情况下,直径为最大直径。本发明的防眩膜的最大直径为1000mm以上的情况下,从与周边的室内装饰的协调性等美观性的方面出发,能够发挥出更显著的效果,从这方面出发是优选的。防眩膜的最大直径更优选为1300mm以上。
对卷状的宽度和长度没有特别限定,通常,宽度为500mm~3000mm、长度为500m~5000m左右。卷状形态的防眩膜可以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等的尺寸切割成单片状使用。在切割时,优选将物性不稳定的卷端部除去。
另外,对单片的形状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或圆形,也可以为随机的无定形。更具体而言,在防眩膜为四边形状的情况下,对于纵横比,只要作为显示屏幕没有问题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横:纵=1:1、4:3、16:10、16:9、2:1等,但在富于设计性的车载用途或数码标牌中不限定于这样的纵横比。
[光学层积体]
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是将本发明的防眩膜和其他光学部件层积而成的。
作为其他光学部件,可以举出相位差膜和偏振元件等。在光学层积体包含偏振元件的情况下,优选在偏振元件的两侧层积偏振元件保护膜。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光出射侧的偏振元件保护膜,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防眩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光学层积体的光出射侧的面必须是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
光学层积体可以为在使各部件为单片状态后进行贴合的单片状的形态,也可以为将卷状的部件彼此贴合而成的卷状的形态。需要说明的是,单片状的层积体和卷状的层积体可以根据图像显示装置的尺寸切割后使用。在切割时,优选将物性不稳定的端部除去。
[偏振片]
本发明的偏振片具有:偏振元件;配置于上述偏振元件的一侧的透明保护板A;和配置于上述偏振元件的另一侧的透明保护板B,其中,上述透明保护板A和上述透明保护板B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按照上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偏振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上述防眩膜。
本发明的偏振片也可以在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的相反侧使用,但优选在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使用。
<偏振元件>
作为偏振元件,可以举出例如用碘等染色并拉伸后的聚乙烯醇膜、聚乙烯醇缩甲醛膜、聚乙烯醇缩乙醛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系皂化膜等片型偏振元件;由平行排列的大量金属线构成的线栅型偏振元件;涂布有溶致液晶或二色性主-客体材料的涂布型偏振元件;多层薄膜型偏振元件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偏振元件可以是具备反射不透射的偏振成分的功能的反射型偏振元件。
<透明保护板>
在偏振元件的一侧配置透明保护板A,在另一侧配置透明保护板B。
作为透明保护板A和透明保护板B,可以举出塑料膜和玻璃等。作为塑料膜,可以举出聚酯膜、聚碳酸酯膜、环烯烃聚合物膜和丙烯酸膜,从机械强度的方面出发,优选它们的拉伸膜。玻璃可以举出碱性玻璃、氮化玻璃、钠钙玻璃、硼硅酸盐玻璃和铅玻璃等。另外,作为保护偏振元件的透明保护板的玻璃优选与图像显示装置的其他部件共用。例如,优选共用液晶显示元件的玻璃基板和保护偏振元件的透明保护板。
需要说明的是,偏振元件和透明保护板优选藉由粘接剂而贴合。粘接剂可以使用通用的粘接剂,优选PVA系粘接剂。
本发明的偏振片中,可以是透明保护板A和透明保护板B两者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但优选透明保护板A和透明保护板B中的一者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另外,在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作为配置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偏振片使用时,偏振元件的光出射面侧的透明保护板优选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另一方面,在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作为配置于与显示元件的光出射面相反一侧的偏振片使用时,偏振元件的光出射面的相反侧的透明保护板优选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
[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在树脂板或玻璃板上贴合有防眩膜,其中,上述防眩膜为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按照上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树脂板或上述玻璃板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上述防眩膜。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优选配置成贴合有防眩膜的一侧的面朝向表面侧(与显示元件相反一侧)。
作为树脂板或玻璃板,可以使用通常用作图像显示装置的表面板的树脂板或玻璃板。
从强度的方面出发,树脂板或玻璃板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树脂板或玻璃板的厚度的上限通常为5000μm以下,但近年来期望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因此优选为10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μm以下。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显示元件上按照上述本发明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上述显示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将上述防眩膜配置于最表面(参照图4)。
作为显示元件,可以举出液晶显示元件、EL显示元件(有机EL显示元件、无机EL显示元件)、等离子体显示元件等,进而可以举出Micro LED显示元件等LED显示元件。这些显示元件可以在显示元件的内部具有触控面板功能。
作为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的显示方式,可以举出IPS方式、VA方式、多域方式、OCB方式、STN方式、TSTN方式等。在显示元件为液晶显示元件的情况下,需要背光。背光配置于液晶显示元件的与具有防眩膜的一侧相反的一侧。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在显示元件与防眩膜之间具有触控面板的带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这种情况下,在带触控面板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最表面配置防眩膜,并且配置成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显示元件相反一侧即可。
图像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域的最大直径优选为1000mm以上、更优选为1300mm以上。在最大直径为1000mm以上的情况下,从与周边的室内装饰的协调性等美观性的方面出发,能够发挥出更显著的效果。
图像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域是指能够显示图像的区域。例如,在图像显示装置具有包围显示元件的壳体的情况下,壳体的内侧的区域成为有效图像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有效图像区域的最大直径是指将有效图像区域内的任意2点连结时的最大长度。例如,在有效图像区域为长方形的情况下,该区域的对角线为最大直径。另外,在有效图像区域为圆形的情况下,该区域的直径为最大直径。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可以具有边框(框架),但优选边框(框架)的表面是平滑的。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防眩膜具有非常精细的外观,抑制了粗糙感,因此,关于边框(框架)的表面平滑的图像显示装置,能够使关闭电源时的边框与边框内的外观类似,能够提高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感。需要说明的是,边框(框架)的表面平滑是指边框(框架)的表面进行了通用的镜面抛光。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也优选为可折叠型的图像显示装置、可卷曲型的图像显示装置。这种情况下,防眩膜优选具有上述的耐弯折性。
实施例
接着,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示例的任何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特别声明,则“份”和“%”为质量基准。
1.测定和评价
如下进行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膜的测定和评价。需要说明的是,各测定和评价时的气氛设为温度23±5℃、湿度40%~65%。另外,在各测定和评价开始前,将对象样品在上述气氛中暴露30分钟以上后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示于表1~2中。
1-1.表面形状的测定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膜切成10cm见方。关于切断部位,目视确认没有灰尘或划痕等异常点后,从随机的部位选择。藉由Panac公司制造的光学透明粘合片(商品名:Panaclean PD-S1)将切断后的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贴合至尺寸为长10cm×宽10cm的黑色板(KURARAY公司制造、商品名:COMOGLAS件号:DFA502K、厚度2.0mm)上,制作出样品。
使用表面粗糙度测定器(型号:SE-3400/小坂研究所公司制造),设置成样品固定并密合于测量载台上的状态后,根据下述测定条件,针对下述测定项目,测定各样品的树脂层侧(第1主表面侧)的表面形状。基于说明书正文的记载,每个样品在16处进行测定,将除去最小值和最大值后的14处的平均值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θa2.5、θa0.8、S2.5、S0.8、Ra2.5、Ra0.8、Rz0.8
<测定条件>
[表面粗糙度检测部的触针]
小坂研究所公司制造的商品名SE2555N(前端曲率半径:2μm、顶角:90度、材质:金刚石)
[表面粗糙度测定器的测定条件]
·JIS模式:JIS1994
·触针的进给速度:0.5mm/s
·纵向放大倍数:50000倍
·横向放大倍数:5倍
·防滑装置:使用(与测定面接触)
·截止滤波器种类:高斯
·动态范围:宽
·超量程:错误模式
·死区水平:10%
·tp/PC曲线:正常
·采样模式:c=1500
·操作模式:常规
·调平:所有数据
·评价长度:取样长度的5倍
·预备长度:取样长度的0.5倍
·检测器:PUDJ2US(杆水平时高度7.85mm、长度30mm)
<测定项目>
·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θa2.5
·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θa0.8
·取样长度值2.5mm的JIS B0601:1994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2.5
·取样长度值0.8mm的JIS B0601:1994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S0.8
·取样长度值2.5mm的JIS B0601:1994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2.5
·取样长度值0.8mm的JIS B0601:1994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0.8
·取样长度值0.8mm的JIS B0601:1994的十点平均粗糙度Rz0.8
1-2.镜面光泽度
利用光泽度计(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商品名GM-26PRO)测定1-1中制作的样品的树脂层侧(第1主表面侧)的JIS Z8741:1997的镜面光泽度(20度和60度)。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光源稳定,事先打开装置的电源开关后等待15分钟以上,利用装置附带的标准板进行标准对准后,测定样品。关于标准对准,按照标准板的黑色玻璃面成为测定面的方式设置于试样台上,利用跨度调整用旋钮调整成标准板中规定的值。另外,基于说明书正文的记载,每个样品在16处进行测定,将除去最小值和最大值后的14处的平均值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20度镜面光泽度(G20)和60度镜面光泽度(G60)。
1-3.总光线透射率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膜切成10cm见方。关于切断部位,目视确认没有灰尘或划痕等异常点后,从随机的部位选择。利用雾度计(HM-150、村上色彩技术研究所制造)测定各样品的JIS K7361-1:1997的总光线透射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光源稳定,事先打开装置的电源开关后等待15分钟以上,在入口开口(设置测定样品的部位)不进行任何设置来进行校正,之后在入口开口设置测定样品来进行测定。另外,基于说明书正文的记载,每个样品在16处进行测定,将除去最小值和最大值后的14处的平均值作为各实施例和比较例的总光线透射率。光入射面为透明基材侧,按照没有指纹且没有褶皱的方式进行设置。
1-4.粗糙感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膜切断成宽884mm×长498mm(对角1015mm)。关于切断部位,目视确认没有灰尘或划痕等异常点后,从随机的部位选择。藉由Panac公司制造的光学透明粘合片(商品名:Panaclean PD-S1)将切断后的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和切断成与防眩膜相同尺寸的黑板(KURARAY公司制造、商品名:COMOGLAS件号:DFA502K、厚度2.0mm)贴合,制作出样品。对于该样品,使用600mm宽的辊,注意不产生气泡而进行制作。该样品可以视为与图像显示装置的电源关闭的情况等价的状态。
按照第1主表面为上的方式将该样品设置于水平台上,在亮室环境下(该样品的第一主表面上的照度为500lux~1000lux。照明:Hf32型的直管三波长型中性白荧光灯。照明位置为铅直方向上距离水平台2m上方的高度),从观察到照明(荧光灯)的反射光的所有角度目视评价粗糙感。从距该样品的第1主表面的中心直线距离为50cm的位置进行评价。
关于评价的要点,作为下述(1)和(2),同时满足下述(1)和(2)时记为3分,仅满足下述(1)和(2)中的一者时记为2分,下述(1)和(2)均不满足时记为1分,由20名被测者(20多岁~50多岁,各年代分别5名)进行评价。计算出20人的评价的平均分,根据下述基准排列等级。
<评价要点>
(1)在注视照明(荧光灯)的反射区域的中心区域时,该区域的粗糙感(细小的异物感)弱,外观极其细致。
(2)在注视偏离照明(荧光灯)的反射区域的中心的周边区域时,该区域的粗糙感(凹凸感)弱,外观极其细致。
<评价基准>
AA:平均分为2.7以上
A:平均分为2.5以上且小于2.7
B:平均分为2.2以上且小于2.5
B-:平均分为2.0以上且小于2.2
C:平均分为1.5以上且小于2.0
D:平均分小于1.5
1-5.防眩性
按照第1主表面为上的方式将1-1中制作的样品设置于水平台上,在亮室环境下(与1-4的粗糙感的评价同等的亮室环境下),从距该样品的第1主表面的中心直线距离为50cm上方,由20名被测者(20多岁~50多岁,各年代分别5名)通过目视根据下述基准评价是否得到了观测者自身的映入为不令人担心的程度的防眩性。
A:回答良好的人为14人以上
B:回答良好的人为7~13人
C:回答良好的人为6人以下
1-6.晃眼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的防眩膜切断成10cm见方。关于切断部位,目视确认没有灰尘或划痕等异常点后,从随机的部位选择。接着,将对角800mm(宽697mm×长392mm)的4K分辨率的液晶显示装置设置于水平台上,进而藉由Panac公司制造的光学透明粘合片(商品名:Panaclean PD-S1)将该防眩膜的第2主表面侧贴合至液晶显示面。在该状态下,使液晶显示装置的屏幕为绿色显示,从距该防眩膜直线距离为50cm的上方的所有角度,目视评价贴合有防眩膜的部位的晃眼(屏幕图像光的微小的亮度偏差)是否明显。评价的环境为亮室环境下(与1-4的粗糙感的评价同等的亮室环境下)。
未感到晃眼时记为3分,强烈感到晃眼时记为1分,两者均不符合时记为2分,由20名被测者(20多岁~50多岁,各年代分别5名)进行评价。计算出20人的评价的平均分,根据下述基准排列等级。
<评价基准>
A:平均分为2.5以上
B:平均分为2.0以上且小于2.5
C:平均分为1.5以上且小于2.0
D:平均分小于1.5
2.防眩膜的制作
[实施例1]
通过模拟设计满足上述式(1)~(4)的表面形状,制作通过激光微细加工将所设计的表面形状重现于不锈钢板的阳模。该阳模的表面形状与表1的实施例1的树脂层(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状大致相同。接着,通过电铸加工将该阳模的凹凸形状反转而制作出成型用的模具(阴模)。接着,向该阴模中浇注电离辐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由丙烯酸单体(和光纯药公司制造的甲基丙烯酸甲酯)50份、多官能性丙烯酸单体(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的商品名“NK ESTERA-TMPT-3EO”)45份、以及光聚合引发剂(IGM Resins B.V.公司制造的商品名“Omnirad 184”)5份构成的组合物),在其上密合厚度100μm的聚酯膜(东洋纺公司制造的商品名Cosmoshine A4300)。在该状态下从聚酯膜侧照射紫外线,使电离辐射放射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固化后,将聚酯膜和树脂从模具中剥离,得到在透明基材上具备树脂层的实施例1的防眩膜。树脂层的厚度为4.0μm。该防眩膜中,树脂层侧的面为第1主表面。
[实施例2~4]、[比较例1~3]
改变进行模拟的表面形状,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4和比较例1~3的防眩膜。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4和比较例1~3的阳模的表面形状与表1的实施例2~4和比较例1~3的树脂层(第1主表面)的表面形状大致相同。
[实施例5]
在透明基材(厚度100μm的PET膜、产品名“Cosmoshine(注册商标)A4300”、面内相位差(Re):3200nm、东洋纺公司制造)上涂布下述配方的树脂层涂布液1,以70℃、风速5m/s干燥30秒后,在氮气气氛(氧浓度200ppm以下)下按照累积光量为100mJ/cm2的方式照射紫外线,形成树脂层,得到实施例5的防眩膜。树脂层的膜厚为3.0μm。实施例5的防眩膜中,树脂层侧的面为第1主表面。
<树脂层涂布液1>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低聚物 20份
(Daicel-Cytec制造KRM7804、9官能、重均分子量3000)
·异氰脲酸EO改性三丙烯酸酯 25份
(东亚合成公司制造、M-313)
·2-羟基-3-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单体 10份
(商品名:NK ESTER 701A、新中村化学工业公司制造、2官能)
·光聚合引发剂 6份
·硅酮系流平剂 0.08份
(Momentive Performance Materials公司制造、TSF4460)
·氟系流平剂:0.05质量份
(DIC公司制造、商品名“MEGAFACE F-568”)
·透光性颗粒 5份
(积水化成品公司制造、球状聚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
(平均粒径2.0μm、折射率1.515)
(粒径1.8μm~2.2μm的颗粒的比例为90%以上)
·无机微粒分散液 155份
(日产化学公司制造、表面导入有反应性官能团的二氧化硅、溶剂MIBK、固体成分35%)
(平均粒径12nm)
·紫外线吸收剂A 5质量份
(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
(产品名:JF-79、城北化学工业公司制造)
(极大吸收波长:355nm)
·紫外线吸收剂 5质量份
(三嗪系紫外线吸收剂)
(产品名:Tinuvin479、BASF公司制造)
(极大吸收波长:322nm)
·溶剂1 75份
(甲苯)
·溶剂2 50份
(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
[表1]
[表2]
表2
由表1~2的结果可以确认:实施例的防眩膜能够抑制映入、并且能够抑制表面的粗糙感而赋予高级感。具体而言,实施例的防眩膜的θa0.8为0.20度以上,因此防眩性良好。另外,实施例的防眩膜的θa0.8为0.70度以下、且|θa2.5-θa0.8|为0.10度以下,因此,可以说第1主表面具有周期短的凹凸,同时具有超低频的凹凸的比例少的形状。并且可以确认:具有该第1主表面的实施例的防眩膜能够抑制粗糙感,能够赋予高级感。另一方面,比较例1~3的防眩膜由于θa0.8为0.20度以上,因此防眩性良好,但θa0.8超过0.70度和/或|θa2.5-θa0.8|超过0.10度,因此无法抑制粗糙感。
3.连续折叠试验
准备上述实施例5的防眩膜作为样品1。另外,将上述实施例5的基材变更为下述基材,除此以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进行制作,准备所制作的防眩膜作为样品2~9。
·样品2:厚度38μm的PET膜(产品名“Cosmoshine(注册商标)A4300”、面内相位差(Re):1140nm、Nz系数3.4、东洋纺公司制造)
·样品3:厚度38μm的PET膜(面内相位差(Re):600nm、Nz系数23)(样品3的制法如后所述)
·样品4:厚度60μm的COP膜
(日本Zeon公司制造、Zeonor Film(注册商标)ZD14)
·样品5:厚度20μm的COP膜
(日本Zeon公司制造、Zeonor Film(注册商标)ZT12)
·样品6:厚度60μm的TAC膜
(富士胶片公司制造、FUJITAC TD60UL)
·样品7:厚度25μm的TAC膜
(富士胶片公司制造FUJITAC TJ25UL)
·样品8:厚度40μm的丙烯酸膜
(大仓工业公司制造、OXIS(注册商标)-ZU、面内相位差1.5nm)
·样品9:厚度30μm的丙烯酸膜
(大仓工业公司制造、OXIS(注册商标)-ZU、面内相位差1.3nm)
<样品3的PET膜的制作>
首先,利用混炼机将1kg的PET(熔点258℃、吸收中心波长:320nm)和0.1kg的紫外线吸收剂(2,2’-(1,4-亚苯基)双(4H-3,1-苯并噁嗪酮-4-酮)在280℃进行熔融混合,制作出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粒料。将该粒料和熔点258℃的PET投入单螺杆挤出机中,在280℃熔融混炼,从T模中挤出,浇注到将表面温度控制为25℃的流延鼓上,得到流延膜。流延膜中的紫外线吸收剂的量相对于PET 100质量份为1质量份。
利用设定为95℃的辊组将所得到的流延膜加热后,按照拉伸区间400mm(起点为拉伸辊A,终点为拉伸辊B,拉伸辊A和B分别具有2根轧辊)的150mm位置处的膜温度为103℃的方式,利用辐射加热器以从膜两面产生紊流的方式进行加热,同时将膜沿流动方向拉伸3.6倍,之后暂时冷却。
接着,在空气中对该单向拉伸膜的两面实施电晕放电处理,使基材膜的润湿张力设为55mN/m,对于膜两面的电晕放电处理面,在线涂布包含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8℃的聚酯树脂、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2℃的聚酯树脂和平均粒径为100nm的二氧化硅颗粒的易滑层涂布液,形成易滑层。
接着,将单向拉伸膜导入拉幅机中,用95℃的热风预热后,以第1阶段105℃、第2阶段140℃的温度在膜宽度方向进行3.8倍拉伸。此处,将横向拉伸区间分成两部分的情况下,按照横向拉伸区间中点处的膜的拉伸量(计测地点处的膜宽-拉伸前膜宽)为横向拉伸区间终止时的拉伸量的80%的方式以2阶段进行拉伸。对于经横向拉伸的膜,直接在拉幅机内阶段性地利用热处理温度240℃的热风从180℃进行热处理,接着,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在宽度方向上实施1%的松弛处理,进而骤冷至100℃后,在宽度方向上实施1%的松弛处理,之后进行卷取,得到经双向拉伸的PET膜(厚度38μm)。
关于上述样品1~9,实施说明书正文的连续折叠试验,按照下述基准评价柔性、折痕和微裂纹。折痕和微裂纹的评价方法按照说明书正文的记载。
折叠条件(间隔折叠次数)为表3的三种模式。另外,其他试验条件为:往返速度为80rpm(次/每分钟),试验冲程为60mm,弯曲角度为180度。另外,按照树脂层为内侧的方式进行折叠。
(1)柔性
目视观察连续折叠试验后的防眩膜的弯曲部,按照下述基准评价柔性。需要说明的是,对折叠试验前成为各防眩膜的弯曲部的区域进行观察,结果未观察到裂纹或断裂。评价基准如下所述。
A:在折叠试验后,弯曲部也未产生裂纹或断裂。
B:在折叠试验后,弯曲部产生了一些裂纹,但为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在折叠试验后,弯曲部产生了裂纹或断裂。
(2)折叠试验后的折痕
目视观察连续折叠试验后的防眩膜的弯曲部,按照下述基准评价折痕。
A:未观察到折痕。
B:观察到一些折痕,但为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在防眩膜上明确地观察到折痕。
(3)折叠试验后的微裂纹
用数字显微镜观察连续折叠试验后的防眩膜的弯曲部,按照下述基准评价微裂纹。
A:未观察到微裂纹。
B:观察到一些微裂纹,但为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明确地观察到微裂纹。
[表3]
表3
由表3的连续折叠试验的结果可知,无论哪种树脂系,均是膜厚为40μm以下时具有良好的倾向。在COP中,若膜厚为60μm以下,可以说与其他树脂系相比更好。另外,在PET中,控制Re和Nz系数方面良好。
符号说明
A1:第1主表面
A2:第2主表面
10:透明基材
20:树脂层
100:防眩膜
110:显示元件
120:图像显示装置

Claims (10)

1.一种防眩膜,所述防眩膜具有第1主表面和所述第1主表面的相反侧的第2主表面,其中,在将所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0.8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0.8、所述第1主表面的取样长度值2.5mm的平均倾斜角定义为θa2.5时,满足下述式(1)和(2),
0.20度≤θa0.8≤0.70度 (1)
|θa2.5-θa0.8|≤0.10度 (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眩膜,其中,在将所述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0.8mm下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定义为S0.8、所述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2.5mm下的局部峰顶平均间隔定义为S2.5时,满足下述式(3),
S2.5/S0.8≤1.40 (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在将所述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0.8mm下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定义为Ra0.8、所述第1主表面的JIS B0601:1994的取样长度值2.5mm下的算术平均粗糙度定义为Ra2.5时,满足下述式(4),
Ra2.5/Ra0.8≤1.20 (4)。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在将依据JIS Z8741:1997从所述第1主表面侧测定的20度镜面光泽度和60度镜面光泽度分别定义为G20和G60时,满足下述式(5),
G60/G20≤2.50 (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中,在透明基材上具有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的表面为所述第1主表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眩膜,其中,所述透明基材的厚度为5μm~300μm。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眩膜,其总厚度为7μm~310μm。
8.一种偏振片,所述偏振片具有:偏振元件;配置于所述偏振元件的一侧的透明保护板A;和配置于所述偏振元件的另一侧的透明保护板B,其中,所述透明保护板A和所述透明保护板B中的至少一者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按照所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所述偏振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所述防眩膜。
9.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其为在树脂板或玻璃板上贴合有防眩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用的表面板,其中,所述防眩膜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按照所述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所述树脂板或所述玻璃板相反一侧的方式配置所述防眩膜。
10.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中,在显示元件上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眩膜的第1主表面侧的面朝向与所述显示元件相反一侧的方式进行配置,并且将所述防眩膜配置于最表面。
CN202080008526.8A 2019-01-10 2020-01-10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3025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02903 2019-01-10
JP2019002903 2019-01-10
PCT/JP2020/000555 WO2020145370A1 (ja) 2019-01-10 2020-01-10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表面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02524A CN113302524A (zh) 2021-08-24
CN113302524B true CN113302524B (zh) 2023-12-01

Family

ID=71521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8526.8A Active CN113302524B (zh) 2019-01-10 2020-01-10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3720A1 (zh)
JP (1) JP7392664B2 (zh)
KR (1) KR20210113283A (zh)
CN (1) CN113302524B (zh)
TW (1) TW202033983A (zh)
WO (1) WO20201453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48407A1 (ja) * 2022-08-31 2024-03-07 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性積層体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195606A (ja) * 2012-03-19 2013-09-30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防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3998953A (zh) * 2011-12-26 2014-08-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5612437A (zh) * 2013-10-04 2016-05-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膜
JP2016161834A (ja) * 2015-03-03 2016-09-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47594A (ja) * 2015-09-01 2017-03-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加飾成形品、およ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22779A (ja) * 2006-06-01 2007-12-13 Nitto Denko Corp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5035236B2 (ja) 2006-08-18 2012-09-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前面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JP5468765B2 (ja) 2008-11-07 2014-04-09 帝人デュポンフィルム株式会社 防眩性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JP2011197545A (ja) 2010-03-23 2011-10-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防眩フィルム製造用金型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防眩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5771362B2 (ja) 2010-04-27 2015-08-26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JP2013142817A (ja) 2012-01-11 2013-07-22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427968B2 (ja) 2014-06-09 2018-11-28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及びディスプレイ
JP2016035574A (ja) 2014-08-01 2016-03-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558007B2 (ja) 2015-03-20 2019-08-1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該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選択方法
JP6717317B2 (ja) * 2015-10-09 2020-07-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偏光板、光学シートの選別方法及び光学シート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表示装置
JP7368934B2 (ja) * 2017-07-14 2023-10-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98953A (zh) * 2011-12-26 2014-08-20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防眩性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JP2013195606A (ja) * 2012-03-19 2013-09-30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防眩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
CN105612437A (zh) * 2013-10-04 2016-05-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防眩膜
JP2016161834A (ja) * 2015-03-03 2016-09-0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47594A (ja) * 2015-09-01 2017-03-09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加飾シート、加飾成形品、および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73720A1 (en) 2022-11-24
CN113302524A (zh) 2021-08-24
JP7392664B2 (ja) 2023-12-06
JPWO2020145370A1 (ja) 2021-11-25
WO2020145370A1 (ja) 2020-07-16
KR20210113283A (ko) 2021-09-15
TW202033983A (zh) 2020-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831B (zh) 光學片、偏光板、光學片之篩選方法及光學片之製造方法以及顯示裝置
KR101202050B1 (ko) 광학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및 제조 장치
US9297934B2 (en) Optical film, polarizing plate,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TWI771554B (zh) 光學積層體、偏光板、顯示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JP2014059334A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213804B2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基材、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04076A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192777B2 (ja) 防眩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6044118B2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3302524B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了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JP6724790B2 (ja) 液晶表示素子、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設計方法
TW202413993A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偏光板、表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JP7409574B1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3210622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US20230258845A1 (en) Antireflective member, and polarizing plate,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antireflective article in which said antireflective member is used, as well as method for selecting antireflective member
WO2022085751A1 (ja)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選定方法
WO2023074779A1 (ja) 防眩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表面板、画像表示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8119864A (zh) 光学膜及使用所述光学膜的偏光板、表面板、图像显示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及选定方法、指纹擦拭性的评价方法
CN118033794A (zh) 光学膜及使用所述光学膜的偏光板、表面板、图像显示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所述光学膜的制造方法及选定方法、指纹擦拭性的评价方法
TW202328708A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其之偏光板、表面板、影像顯示面板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15605789A (zh) 光学用的塑料膜、以及使用了该塑料膜的光学层积体、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8159879A (zh) 防眩膜、以及使用该防眩膜的偏振片、表面板、图像显示面板和图像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