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87547A -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87547A
CN113287547A CN202110707590.1A CN202110707590A CN113287547A CN 113287547 A CN113287547 A CN 113287547A CN 202110707590 A CN202110707590 A CN 202110707590A CN 113287547 A CN113287547 A CN 113287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le
fish
sex
feed
micropterus salmo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07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87547B (zh
Inventor
沈志刚
胡晨昊
别汉晴
李波
樊启学
袁勇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7075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87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87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87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6Addition of microorganisms or extracts thereof, e.g. single-cell proteins, to feeding-stuff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2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animal orig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74Vitami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84Hormo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8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aquatic animals, e.g. fish, crustaceans or mollusc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Birds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 Feed For Specific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步骤是:(1)驯食:在加州鲈幼鱼性别分化前驯食成吃人工配合饲料;(2)性逆转:在性别分化敏感期利用激素处理加州鲈幼鱼,逆转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鱼;(3)亲本维生素强化:经激素处理亲鱼,从其性成熟前3个月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进行营养强化;(4)测交:生理型雌鱼与正常雄鱼配对产卵,通过其子代性别比例,推断激素处理亲本的性别遗传类型;(5)性逆转雌鱼扩群:用前述同样方法进行性激素处理,待测交结果出来时,将性逆转雌鱼子代保留作为繁殖亲本;(6)将性逆转子代经性激素处理的个体作为母本群体,将正常雄鱼作为父本群体,建立可持继生产全雄加州鲈苗种的生产体系。

Description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单性生产技术或鱼类人工性别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加州鲈,学名大口黑鲈(Largemouth bass,Micropterus salmoides),隶属鲈形目,太阳鱼科。2019年全国养殖产量达48万吨,较2012年24.3万吨增长近一倍(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淡水鱼类产量排名第10,仅养殖产业产值就超过26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按照当前产量来计算,每年全国需要加州鲈大规格苗种近20亿尾,需要水花200亿尾以上,随着产量的增长,苗种需求量在不断增加。目前苗种供应量远不能满足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
苗种供应量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主要原因是驯食成活率较低,据统计,全国加州鲈苗种驯食成活率不足1%,严重影响其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苗种驯食成活率低,同时也阻碍了加州鲈性别控制技术的建立,因为性别控制技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通常依赖于通过在鱼苗性分化之前,利用饲料添加外源性激素将其生理型性别逆转。鲈鱼性别分化起始时间在20~30日龄,规格在10~15mm之间,而行业通常在20日龄和15mm之后才开始驯食人工饲料。
在第一次性成熟前,雄鱼生长速度快于雌鱼,达上市规格(400克)的头批鱼中,雄鱼比例显著高于雌鱼。另外,加州鲈一冬龄即达到性成熟,最小性成熟规格为130克,雌鱼在通往性成熟的过程中,大部分投食能量用于性腺发育或成熟,导致生长速度明显减慢,饲料系数显著升高。同时,性成熟雌鱼在春季自然繁殖过程中及产后,会出现难产、产后受伤或产后虚弱所导致的死亡。因此,全雄加州鲈养殖势在必行。截止到目前,国内加州鲈性别控制技术未见报道。而国外,虽然有利用性激素诱导加州鲈幼鱼性逆转的报道,但存在诱导率低、驯食成活率低、性逆转雌鱼无法产卵等问题,不能建立相应的产业体系,无法进行产业化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可在两代时间持续生产全雄加州鲈苗种。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驯食:在4-10日龄期间,用人工孵化的丰年虫投喂加州鲈幼鱼,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每天投喂4-6次,建立条件反射;从11日龄开始,在灯下设浮性投料框,同时开始增加饲料的比例,同样是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20日龄前完全使用饲料投喂,此方法可将驯食成活率提高至50%以上,在加州鲈幼鱼完成驯食时,幼鱼全长不超过15mm,保证在激素处理开始时,加州鲈卵巢分化未开始;
(2)性逆转:将17β-雌二醇溶于高浓度乙醇中,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制作成浓度为40mg~75mg雌二醇每千克饲料的激素饲料,从21日龄至70日龄,投喂激素饲料,将遗传型ZZ雄鱼性逆转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鱼,作为繁殖亲本;
(3)亲本维生素强化:经激素处理的亲鱼,从其性成熟前3个月开始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进行亲本营养强化,维生素A 500~5000IU/kg,维生素C 0.2~5g/kg,维生素E10~100mg/kg,三种维生素混合进行亲本营养强化,可将子代畸形率降低至1%以下;
(4)测交:将步骤(2)中性逆转及经步骤(3)进行维生素强化的生理型雌鱼与正常、未经处理的生理型雄鱼一对一配对,使其产卵,将子代养殖至60日龄,取足够数量(至少20尾)的子代解剖观察其性别比例;子代性别比例为50%雄鱼时,判断亲本遗传类型为ZW,将其淘汰;子代性别比例为100%雄鱼时,亲本遗传类型为ZZ,将其保留;
(5)性逆转雌鱼扩群:在步骤(4)测交子代中,将用于性别鉴定之外的幼鱼用上述步骤(1)和(2)中的方法进行驯食及性激素处理,待测交结果出来时,将ZZ个体子代保留,淘汰其余ZW个体子代,ZZ子代经性逆转的幼鱼,全部为ZZ雌鱼,保留其作为繁殖亲本;步骤(5)中性逆转雌鱼扩群是与步骤(4)测交同期进行,即在养殖测交子代过程中,可同时将大部分个体用步骤(2)的方法将其性逆转,而小部分个体用来鉴定性别比例,可节省一个世代时间;
(6)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将上述步骤(5)中生产的ZZ雌鱼作为母本群体,将不同来源的正常雄鱼作为父本群体,建立可持继生产全雄加州鲈苗种的生产体系,并进行全雄加州鲈的大规模生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驯食期间温度控制在25-28℃,特别是水温维持在28℃左右时,有助于提高孵化率以及后期驯食成活率。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使用的鱼苗饲料为浮性料、半浮性料或缓沉料,饲料颜色与丰年虫幼虫色系相近,为棕红色或棕灰色。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驯食饲料中添加了2%的酵母水解物作为诱食剂,从而增加鱼苗对饲料的接受程度,提高驯食成活率和提早驯食完成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乙醇浓度在90~99%,以便于乙醇快速挥发,而激素留在饲料表面,从而不影响饲料营养价值、成型及水中浮性。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最佳雌二醇浓度为50mg/kg,可将100%ZZ雄鱼性逆转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维生素最佳添加量为维生素A 3500IU/kg,维生素C 2g/kg,维生素E 60mg/kg。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为了让性逆转的ZZ个体顺利产卵,需要进行产卵孔疏通,比如用圆滑的尖物插入生殖孔5mm左右深度,并用灯光照射,检查产卵孔是否顺利疏通。
通过上述技术措施,本发明结合加州鲈苗种驯化、亲本饲料营养强化技术和性别控制技术,建立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可稳定生产雄性率超过99%的全雄加州鲈群体。并且,激素处理仅使用在亲本上,对全雄苗种生产没有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本发明首次结合苗种驯化、亲本饲料营养强化和性别控制三项技术,建立可持续生产雄性率超过99%的加州鲈群体。
2.本发明完全杜绝目前加州鲈亲本产前强化过程中使用冰鲜鱼或活鱼的情况,用三种维生素进行替代,减少环境污染以及鱼类病毒病的传播,同时将子代畸形率降低至1%以下。
3.本发明中测交与性逆转雌鱼扩群两个步骤在同一时间段开展,可节省一个世代时间,加快全雄加州鲈生产速度。
4.本发明在两个世代时间内建立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进行全雄加州鲈大规模生产,较雌雄混养可显著提高加州鲈群体生长速度,极大减少因雌鱼性成熟而引起的饲料系数高、生长减慢、亲本产中和产后的死亡情况,能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本发明中使用的雌激素用量经过优化,是能诱导加州鲈性逆转的最小剂量,并且采用的驯食方法能极大减少饲料浪费,防止激素随换水操作进入自然水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建立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方法流程图。
图中ZW/ZZ分别表示遗传型雌鱼与遗传型雄鱼,♀/♂分别表示生理型雌鱼与生理型雄鱼,F0、F1、F2分别表示基础群体、第一世代和第二世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发明并予以实施,但所举实验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步骤是:
(1)自然繁殖与孵化:挑选优质的加州鲈亲本,按雌雄接近1:1的比例进行自然繁殖,繁殖前3个月开始投喂添加维生素的成鱼饲料,维生素最佳添加量为:维生素A3500IU/kg,维生素C 2g/kg,维生素E 60mg/kg。水温升到20℃以上时,放置棕榈片,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将产出的卵转入孵化池孵化,相邻3天左右产出的卵可以合并孵化。孵化温度保持在25-28℃,有助于提高孵化率以及后期驯食成活率。当不添加维生素时,鱼苗畸形率为50%以上,有些实验组高达90%,并且畸形鱼在孵出后不久至全长达到40mm期间会逐渐死亡,畸形鱼存活率不到10%,畸形主要表现在尾部在水平或垂直方向弯曲。
(2)驯食:在4-10日龄期间,用人工孵化的丰年虫投喂加州鲈幼鱼,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每天投喂4-6次,建立条件反射;从11日龄开始,在灯下设浮性投料框,避免饲料散开。所使用的饲料为鱼苗专用浮性料、半浮性料或缓沉料,并且颜色为棕红色或棕灰色,与丰年虫幼虫色系相近,加州鲈鱼苗会将饲料错当成丰年虫摄食,从而逐步接受饲料。同时,驯食饲料中添加了2%的酵母水解物作为诱食剂,进一步加快鱼苗对饲料的接受度。逐步增加饲料的比例,同样是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20日龄前完全使用饲料投喂,并且在加州鲈幼鱼完成驯食时,幼鱼全长不超过15mm。每天换水1/2以上,每天进行两次虹吸,保持水质良好。养殖密度保持在1万尾/m3,用曝气的自来水作为养殖水体,驯食期间全程在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特别是水温维持在28℃左右时,加州鲈幼鱼对饲料的接受程度明显提高。此方法可将驯食成活率提高至50%以上,最高可达80%。
(3)性逆转:将17β-雌二醇溶于95%乙醇中,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制作成浓度为50mg雌二醇每千克饲料的激素饲料,将此饲料平摊在白瓷盘上,放在通风处过夜,待乙醇挥发完全,装入封口袋放入4℃冰箱待用。从21日龄至70日龄,投喂激素饲料,将遗传型ZZ雄鱼性逆转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鱼,作为繁殖亲本。投喂过程中,需要根据鱼口裂大小,调整饲料粒径。此步骤中,雌二醇浓度、处理起始时间、处理持续时间、处理开始时鱼苗规格大小决定了ZZ遗传型雄鱼性逆转为ZZ型雌鱼的成功率,以及逆转为ZZ的雌鱼是否具有生殖功能的关键。比较0mg/kg、25mg/kg、50mg/kg、100mg/kg四种浓度雌二醇的处理效果,发现低浓度(25mg/kg)诱导效果比例较低(34~65%),并且存在部分兼性个体(雌雄同体,性腺由卵母细胞与精细胞共同组成,16%),而50mg/kg浓度组可诱导100%性逆转,不存在兼性个体,因此选择50mg/kg浓度组作为最佳处理浓度。制作饲料过程中,激素会因为容器的吸附有所损耗,可适当提高浓度。对加州鲈性别分化时间进行了研究,发现20日龄、全长在15mm左右时,卵巢与精巢开始出现分化,在卵巢分化完成时(40日龄,25mm)进行处理,处理效果较差,存在兼性个体。
(4)亲本维生素强化:经激素处理的亲鱼,从繁殖前3个月开始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进行亲本营养强化。维生素种类和用量为,维生素A3500IU/kg,维生素C 2g/kg,维生素E60mg/kg,维A与维E通过饲料粘合剂制成浆状,维C溶于水,将3种维生素均匀涂在成鱼饲料表面,自然风干6小时以上即可进行投喂。每天投喂2次,投喂率控制在体重的0.5%左右,临近产卵期要减少投喂,有亲本开始产卵时不投喂。三种维生素混合进行亲本营养强化,可将子代畸形率降低至1%以下,甚至几乎没有畸形鱼。同步骤(1),如果不添加维生素进行营养强化,畸形率在50%~90%之间,并且90%以上畸形鱼无法存活,导致生产体系无法有效建立。
(5)测交:将步骤(2)中性逆转及经步骤(3)进行维生素强化的生理型雌鱼与正常、未经处理的生理型雄鱼一对一配对,水温升到20℃以上时,放置棕榈片,每天早晚各检查一次,将产出的卵转入孵化池孵化,相邻3天左右产出的卵可以合并孵化。特别要指出的是,性逆转的ZZ雌鱼与正常ZW雌鱼生殖道结构有一定差别,不采取生殖道疏通措施,ZZ雌鱼无法与正常ZZ雄鱼交配产卵。需要使用外表光滑的尖状物,轻柔插入ZZ雌鱼的泄殖孔(肛门后的孔)进行疏通,使ZZ雌鱼正常产卵。同时需要使用催产激素进行多次注射,催使ZZ雌鱼尽快产卵。催产剂剂量为,雌鱼催熟剂量为LHRH-A2 3ug/kg,每周一次,连续三次,催产剂量为HCG 1000IU/kg,LHRH-A2 5ug/kg,DOM 5mg/kg,雄鱼只打催产剂量。按照步骤(2)的方法进行驯食,将一小部分子代(50尾左右)养殖至60日龄,解剖观察其性别比例,如果不能判断,可以采用压片法,用醋酸洋红染液将一小块性腺组织置于玻片上染色1分钟左右,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有直径超过30μm的细胞,即为雌鱼。子代性别比例为50%雄鱼时,判断亲本遗传类型为ZW,将其淘汰;子代性别比例为100%雄鱼时,亲本遗传类型为ZZ,将其保留。
(6)性逆转雌鱼扩群:在步骤(5)测交子代中,将同一组亲本繁殖出的大部分幼鱼(500~3000尾)单独饲养,用上述步骤(2)和(3)中的方法进行驯食及性激素处理,待测交结果出来时,将ZZ个体子代全部保留,淘汰其余ZW个体子代。ZZ子代经性逆转的幼鱼,全部为ZZ雌鱼,保留其作为繁殖亲本。将ZZ雌鱼在室内养殖8个月左右可达性成熟,此时可通过调控水温进行反季节繁殖,加快生产进程。或者待ZZ雌鱼达一整龄时,进行自然繁殖。此方法可将ZZ雌鱼数量迅速增加至1万尾以上,在养殖系统或养殖池塘可容纳的情况下,没有上限。ZZ雌鱼达性成熟时,即可将其与正常雄鱼混合,将其转入池塘,开展大规模自然繁殖。
(7)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将上述步骤(6)中生产的ZZ雌鱼作为母本群体,将不同来源的正常雄鱼作为父本群体,将其转入室外池塘或室内产卵池,池塘亲本密度为400-500尾/亩,室内养殖缸密度为4尾/m3。在繁殖季节(华中地区为4-6月),在池塘边离水2m左右的浅水区放置棕榈片,每隔2m放置一个,每天早晚检查产卵情况,将产卵网片收集至室内孵化池孵化,同时在同一位置放置新的网片。加州鲈产卵时间可持续1个月以上,早期孵化需要提高水温至25℃,减少水霉病的发生,保证鱼苗成活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了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6)

1.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驯食:在4-10日龄期间,用人工孵化的丰年虫投喂加州鲈幼鱼,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建立条件反射;从11日龄开始,在灯下设浮性投料框,逐步增加饲料的投喂比例,同样是开灯时投喂,关灯时不投喂,20日龄前完全使用饲料投喂,并且在加州鲈幼鱼完成驯食时,幼鱼全长不超过15mm;
(2) 性逆转:将17β-雌二醇溶于90~99%乙醇中,均匀喷洒在饲料表面,制作成浓度为40mg~75mg雌二醇每千克饲料的激素饲料,从21日龄至70日龄,投喂激素饲料,将遗传型ZZ雄鱼性逆转为具有生殖功能的生理型雌鱼,作为繁殖亲本;
(3) 亲本维生素强化:经激素处理的亲鱼,从其性成熟前3个月开始在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进行亲本营养强化,维生素A 500~5000 IU/kg,维生素C 0.2~5 g/kg,维生素E 10 ~100 mg/kg,将子代畸形率降低至1%以下;
(4) 测交:生理型雌鱼与正常、未经处理的生理型雄鱼一对一配对,使其产卵,将子代养殖至60日龄以上,取至少20尾子代解剖观察其性别比例,子代性别比例为100%雄鱼时,亲本遗传类型为ZZ,将其保留;
(5) 性逆转雌鱼扩群:在测交子代中,将用于性别鉴定之外的幼鱼用上述步骤(1)和(2)中的方法进行驯食及性激素处理,待测交结果出来时,将ZZ个体子代保留,淘汰其余ZW个体子代,ZZ子代经性逆转的幼鱼,全部为ZZ雌鱼,保留其作为繁殖亲本;
(6) 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将上述步骤(5)中生产的ZZ雌鱼作为母本群体,将不同来源的正常雄鱼作为父本群体,建立可持继生产全雄加州鲈苗种的生产体系,并进行全雄加州鲈的大规模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驯食期间最适温度控制在25-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驯食饲料中添加了2%的酵母水解物作为诱食剂,饲料为浮性料、半浮性料或缓沉料,饲料颜色与丰年虫幼虫色系相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最适雌二醇添加量为50 mg/kg饲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最适维生素添加量为维生素A 3500 IU/kg,维生素C 2 g/kg,维生素E 60 mg/k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为了让性逆转的ZZ个体顺利产卵,需要进行产卵孔疏通。
CN202110707590.1A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Active CN113287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7590.1A CN1132875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7590.1A CN1132875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7547A true CN113287547A (zh) 2021-08-24
CN113287547B CN113287547B (zh) 2023-04-04

Family

ID=77329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7590.1A Active CN113287547B (zh) 2021-06-24 2021-06-24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8754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4251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淮阴师范学院 全雄乌苏里拟鲿快速获取方法
CN115735810A (zh) * 2022-11-07 2023-03-07 华中农业大学 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全雄马口鱼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437A (zh) * 2007-12-01 2008-07-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方法
CN101302561A (zh) * 2008-06-19 2008-1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遗传性别及ww超雌鱼鉴定方法
CN103070120A (zh) * 2013-01-29 2013-05-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4285863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伪雄鱼的方法
CN110063276A (zh) * 2019-04-09 2019-07-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花鲈人工繁殖的方法及其使用饲料
US20190364858A1 (en) * 2017-02-09 2019-12-05 Daniel J. Schill Development of yy male fish broodstocks in a single generation
CN110800654A (zh) * 2019-12-09 2020-02-18 苏州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州鲈鱼规格苗种驯化方法
CN112243894A (zh) * 2020-09-01 2021-01-22 长江大学 一种杂交鳜人工饲料驯食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25437A (zh) * 2007-12-01 2008-07-23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分子标记辅助性别控制方法
CN101302561A (zh) * 2008-06-19 2008-11-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半滑舌鳎遗传性别及ww超雌鱼鉴定方法
CN103070120A (zh) * 2013-01-29 2013-05-01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建立全雌黄颡鱼繁育种群的方法
CN104285863A (zh) * 2014-10-21 2015-01-21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诱导雌核发育黄姑鱼伪雄鱼的方法
US20190364858A1 (en) * 2017-02-09 2019-12-05 Daniel J. Schill Development of yy male fish broodstocks in a single generation
CN110063276A (zh) * 2019-04-09 2019-07-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花鲈人工繁殖的方法及其使用饲料
CN110800654A (zh) * 2019-12-09 2020-02-18 苏州金澄福渔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加州鲈鱼规格苗种驯化方法
CN112243894A (zh) * 2020-09-01 2021-01-22 长江大学 一种杂交鳜人工饲料驯食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4251A (zh) * 2022-07-04 2022-09-09 淮阴师范学院 全雄乌苏里拟鲿快速获取方法
CN115735810A (zh) * 2022-11-07 2023-03-07 华中农业大学 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全雄马口鱼的方法
CN115735810B (zh) * 2022-11-07 2024-05-03 华中农业大学 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全雄马口鱼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87547B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75937B2 (en) Breeding method for obtaining heterosis in lined seahorses
CN113287547B (zh) 一种全雄加州鲈生产体系的建立方法
CN111956783B (zh) 一种大口黑鲈鱼人工催产混合剂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8377936B (zh) 一种全雌鳜鱼的规模化生产方法
CN110384057A (zh) 一种大鳞四须鲃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0024722A (zh) 一种星斑裸颊鲷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3548740A (zh) 一种生产全雌泥鳅的方法
CN107094671A (zh) 一种全雄杂交黄颡鱼的培育方法
CN114651751B (zh) 黄唇鱼人工育苗方法
CN102783445B (zh) 一种全雌化虹鳟的培育方法
CN109329122B (zh) 一种改良日本白鲫的选育方法及其品系的建立方法
CN1327763C (zh) 养殖对虾家系的建立和良种选育方法
CN105075949B (zh)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CN110150187A (zh) 中华沙鳅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CN112262794A (zh) 一种可持续规模化生产全雌鳜鱼的方法
CN107155971A (zh) 一种鱤鱼与青鱼杂交新品系育种方法
CN105746398A (zh) 一种多鳞铲颌鱼的鱼苗孵化方法
CN106857331B (zh) 七彩鲑与虹鳟亲鱼的同步成熟控制方法
CN110024724A (zh) 一种赤鳍笛鲷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15735810A (zh) 培育生长速度快的全雄马口鱼的方法
CN113661948A (zh) 一种自体受精获得全雌纯合黄颡鱼克隆系的方法
Tamaru et al. Status of the culture of milkfish (Chanos chanos), striped mullet (Mugil cephalus), and grouper (Epinephelus sp.)
CN111109164A (zh) 一种衣鲤人工繁殖和选育方法
CN111480617A (zh) 制备两性可育四倍体杂合鲫鱼的方法和制备不育三倍体杂合鲫鱼的方法
CN111034658A (zh) 一种史氏鲟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