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075949B -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075949B
CN105075949B CN201510536270.9A CN201510536270A CN105075949B CN 105075949 B CN105075949 B CN 105075949B CN 201510536270 A CN201510536270 A CN 201510536270A CN 105075949 B CN105075949 B CN 105075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um
raun
milter
parent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627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075949A (zh
Inventor
高凤祥
王雪
李莉
菅玉霞
潘雷
胡发文
郭文
梁强
步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arine Bi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51053627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075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075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075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完整的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择进入繁殖期的雌鱼、雄鱼进行亲鱼培育,雌鱼、雄鱼分开养殖,优化了斑点鳟亲鱼选择和亲鱼培育技术,培育出的优质亲鱼产卵量高、质量好,平均产卵量达6000粒/条,卵径5mm以上;2)对已排卵的亲鱼进行麻醉,将麻醉后的亲鱼置于采卵架上进行采卵、采精;3)进行人工授精,先用等渗液洗卵,然后将精液挤于卵上,立即将精卵搅拌均匀,然后向采卵盆内加入淡水,搅拌后静置,换水洗卵2‑3次,在淡水中静置,然后进行孵化管理;统计受精率;4)进行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Description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斑点鳟(Oncorhynchus mykiss)属鲑鳟鱼类的一种,是由美国科学家经60年精心选育的三文鱼新品种,具备诸多特性,适合海水及淡水养殖。2010年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在国内首次引进斑点鳟发眼卵,开展了斑点鳟发眼卵孵化、苗种培育、环境调控、健康养殖管理、病害防控、高效饲料研制投喂技术、多种养殖模式开发等多方面的研究。根据斑点鳟鱼卵的特点,首创一种沉性鱼卵上升流自动孵化器,解决了因受精卵挤压、损伤而无法获得足够的溶解氧导致的孵化率低的问题,孵化率达92.1%;系统研究了斑点鳟苗种培育过程中营养需求、培育条件、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成功突破了斑点鳟苗种培育技术难关,苗种培育成活率达95.2%;首次利用人工孵化的苗种开展斑点鳟健康养殖技术研究,进行了环境调控、健康养殖管理和病害防控技术、高效饲料研制及投喂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工厂化及海上网箱养殖示范,经养殖20个月,平均体重4042g,养殖成活率达85%,建立了“斑点鳟健康养殖技术规程”;首次开展斑点鳟陆海接力、养殖排放水再利用、山泉水养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等养殖模式的开发,使斑点鳟养殖范围突破北方沿海的限制,拓展到内陆及南方地区,将斑点鳟健康养殖技术推广至全国。斑点鳟为国外引进种,本发明通过人工养殖获得成熟亲鱼,获得优质斑点鳟受精卵,提出了斑点鳟的人工繁育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完整的斑点鳟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鱼筛选、亲鱼培育、采卵授精方法、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技术。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进入繁殖期的雌鱼、雄鱼进行亲鱼培育,雌鱼、雄鱼分开养殖;
2)对已排卵的亲鱼进行麻醉,将麻醉后的亲鱼置于采卵架上进行采卵、采精;
3)进行人工授精,先用等渗液洗卵,然后将精液挤于卵上,立即将精卵搅拌均匀,然后向采卵盆内加入淡水,搅拌后静置,换水洗卵2-3次,在淡水中静置,然后进行孵化管理;统计受精率;
4)进行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3.5-4.5:1;雄鱼为2龄-3龄,体重2.5kg-5kg;雌鱼为3龄-4龄,体重3-6kg。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亲鱼培育密度不大于10尾/m3,换水量每天12个循环,溶解氧9毫克/升以上,pH值7-7.5。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亲鱼培育过程中雌鱼产卵前5个月,培育水温从16℃开始逐渐降低,采卵前60天水温降至13℃,采卵前30天水温降至10℃,采卵前10天降至8℃;雄鱼的培育方法与雌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亲鱼培育过程中投喂亲鱼饲料,饲料中鱼粉的质量含量不低于55%、脂肪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0%、复合维生素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产卵前30天,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产卵前10天,每天投喂体重的0.3-0.5%;产卵前3天,停止喂食;雄鱼投喂饲料的方法与雌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麻醉是采用浓度20-30 mg/L的丁香酚药液浸泡1-2min。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采卵架用于固定亲鱼,包括长方体托架及支撑架,所述长方体托架设有底板及三面侧板,所述托架成45-60度角倾斜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统计受精率的方法是在水温8-10℃条件下,受精2h后将20-30颗卵放入检验液中,静置5min之后,肉眼观察卵子是否有白点,白点即为胚胎,有白点的则为受精成功;所述检验液是体积比为3:1的酒精与冰醋酸混合液。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受精卵孵化水温为7-13℃,溶解氧大于9毫克/升。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每3天用浓度为5ppm的福尔马林对受精卵浸泡消毒1-1.5h。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完整的斑点鳟人工繁育技术,包括亲鱼选择、亲鱼培育、人工授精、受精卵孵化、苗种培育。提供了斑点鳟亲鱼选择和亲鱼培育技术,培育出的优质亲鱼产卵量高、质量好,平均产卵量达6000粒/条,卵径5mm以上。采用麻醉支架采卵法,有效减少采卵过程中,因亲鱼挣扎导致的损伤,采卵后亲鱼成活率达80%以上,比传统方法提高30%。在受精卵孵化过程中,使用5ppm的福尔马林浸泡,有效抑制水霉滋生,提高孵化率20%。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的采卵架示意图;
图2. 本发明采卵架的长方体托架示意图;
图3. 本发明的斑点鳟受精卵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的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亲鱼的选择
亲鱼的年龄越大,个体越大,怀卵量越多,卵径也越大,为了保证受精卵的品质,尽量选择个体较大的成鱼作为亲鱼。其中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3.5-4.5:1,优选为4:1,因为雄鱼精液较多。
雄鱼,2龄-3龄,体重2.5kg-5kg,雄鱼口裂较大,吻部长而尖且向下勾,体型较瘦,肌肉坚实,体色发暗,性成熟时体色呈深红色。
雌鱼,3龄-4龄,体重3-6kg,雌鱼口裂较小,吻圆,腹部膨大,性成熟时体色比雄鱼浅。
2. 亲鱼培育
进入繁殖期的雌鱼、雄鱼会互相追逐造成伤害,雌鱼、雄鱼在成熟期间的营养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雌、雄亲鱼在促熟过程中应分开养殖。
2.1雌鱼培育
亲鱼培育密度不大于10尾/m3,换水量每天12个循环,溶解氧9毫克/升以上,pH值7-7.5。
产卵前5个月开始亲鱼培育,投喂亲鱼专用饲料,饲料中鱼粉的质量含量不低于55%、脂肪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0%、复合维生素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培育水温从16℃开始逐渐降低,采卵前60天水温降至13℃,采卵前30天水温降至10℃,采卵前10天降至8℃。上述操作过程是为了适应斑点鳟的生活习性,逐渐降低水温有利于亲鱼的性腺成熟,利于采卵。
由于自然界中斑点鳟产卵前不进食,本发明为了适应斑点鳟的生活习性,产卵前30天,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产卵前10天,每天投喂体重的0.3-0.5%;产卵前3天,停止喂食,可防止采卵采精时,混入排泄物,影响受精率。
4.2.2雄鱼培育
雄鱼可单独培育,也可以从2龄群体中选用,培育方法与雌鱼相同。
4.3人工授精方法
4.3.1成熟度鉴别
雄鱼:将雄鱼尾部轻轻上翘,挤压腹部生殖孔有精液流出即为成熟亲鱼。
雌鱼:斑点鳟卵巢发育完全成熟时,包围卵的滤泡层破坏,卵粒呈分离状充满体腔,完熟雌鱼腹部膨大,性腺轮廓明显,生殖孔红润外凸,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有排卵现象的雌鱼要移池停食待产。由于斑点鳟雌鱼排出的卵在6天内的受精率较高,超过6天受精率显著降低,所以临近排卵期时,每隔5-7天检查一次排卵情况。
4.3.2采卵及授精
麻醉:采用浓度20-30 mg/L的丁香酚药液浸泡1-2min对已排卵的亲鱼进行麻醉,能减少亲鱼在采卵过程中因挣扎导致的损伤死亡。采卵结束后,放入洁净水中9 min 后能全部复苏。
采卵:采卵在室内进行,在采卵架内铺上毛巾,根据亲鱼体型大小,可铺一条或多条毛巾,起到固定亲鱼的作用,将麻醉后的亲鱼置于采卵架上。由于亲鱼较重,采卵人员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捏住亲鱼,极易造成亲鱼损伤死亡。本发明使用采卵架,只需要将鱼的头部伸入采卵架,鱼体重由采卵架支撑,采卵人员只需将尾柄提起,即可方便的采卵。采卵架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长方体托架及支撑架,所述长方体托架设有底板及三面侧板,所述托架成45-60度角倾斜状态,优选45度角倾斜,将亲鱼头部沿箭头方向置于托架上,顶住斜上方挡板上,可以稳定的将亲鱼固定,既能防止斑点鳟挣扎,也能利用支架的托力,较为省力,便于采卵,1-2人即可操作。
采卵时鱼腹部向下,生殖孔对准采卵盆,将尾柄向背部弯曲,五指捏住腹部,从上腹部向生殖孔挤压,即可顺利采卵。最后,将亲鱼头部向上,从上向下轻挤腹部,可将卵挤净。采卵后,药浴处理并加大投饵量,有助于亲鱼体力恢复。
采精:采精方式与采卵相似,采用挤腹法,将尿液等污物挤出后,将精液直接挤于卵上。
人工授精:先用等渗液洗卵,洗去坏卵的卵黄蛋白、尿液等杂质,提高受精率,然后将精液挤于卵上,同一盆卵最好用3尾以上的雄鱼,每万粒卵加入10毫升精液,加入精液后立即用手或羽毛将精卵搅拌均匀。每次人工授精的时间控制在3min以内,超过3min会降低受精率。搅拌均匀后立即向采卵盆内加入淡水,淡水水温与亲鱼培育水温相同为8-10℃,轻轻搅拌后,静置1min后,反复换水洗卵2-3次,洗去多余的精液和杂质,提高受精卵孵化率,然后在清水中静置1min,放入孵化盘中进行孵化管理。
4.4受精率统计方法及受精卵计数
受精率统计方法,是在水温8-10℃条件下,受精后2h后将20-30颗卵放入检验液中,所述检验液是体积比为3:1的酒精与冰醋酸混合液,静置5min之后,肉眼观察卵子是否有白点,白点即为胚胎,有白点的则为受精成功,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的受精率统计方法,可比传统方法提早7天统计出受精率,有利于提早制定孵化计划,节省人力物力。
4.5受精卵孵化方法
受精卵孵化装置,使用传统的孵化桶或者平流式孵化槽皆可,孵化适宜水温7-13℃,最适水温8-10℃,溶解氧大于9毫克/升。
未受精卵会滋生水霉并感染活卵,因此孵化期间每3天用浓度为5ppm的福尔马林浸泡消毒一小时,可有效防止水霉滋生,提高孵化率20%,操作时注意轻拿轻放。
孵化积温达230℃度日前后,用铁环轻轻检出死卵后,将发眼卵移入斑点鳟孵化桶中,实施仔鱼出膜孵化。所述铁环一头圈成圆圈,直径比卵粒略小,可以方便的将卵拣出。所述斑点鳟孵化桶详见专利号ZL201220711934.2,一种沉性鱼卵上升流自动孵化器。
孵化积温达330℃度日左右,仔鱼全部出膜。
4.6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使用淡水,水温13℃左右,pH为7.9-8.1。所用井水均经过沉淀曝气后使用。
初孵仔鱼全长14.25 mm,卵黄囊呈椭球形,橘红色,长轴6.0 mm左右。此时仔鱼带有较大的卵黄囊,贴卧水底,鱼体质很弱,活动能力差。发育全靠卵黄囊内源营养,需氧量高,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避免光线直射。需要经常细致检查,及时清除死苗,保持饲育环境清洁卫生,以防卵黄囊水肿病发生。
10-12日龄鱼苗全长20.41 mm,鱼苗开始游动上浮,可投喂少量卤虫无节幼体及配合饲料进行驯化。5-10d后,鱼苗游泳能力增强,分布均匀,主动摄食。
鱼苗在40日龄后,全长28.69 mm,活动自如,摄食剧烈,每天投喂配合饲料8-10次,投喂量为体重的5%-7%。
培育池的流水量由最初的日换水量60%逐渐增大到40日龄的200%,随着鱼苗的长大及投喂量的增加,再增大到400%。培育池内充氧气头不低于0.5个/m2,池内溶氧量保持在6mg/L以上。为了池水的洁净和鱼苗的健康,每天需对池底的淤积物彻底清除一次。
2014年9月开始,在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中试基地开展了斑点鳟人工繁育工作,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法进行亲鱼培育,共计培育斑点鳟亲鱼393尾(雌鱼328尾、雄鱼65尾),获得成熟亲鱼260尾(雌鱼202尾、雄鱼58尾),雌鱼平均体长58.6cm,平均体重4.2kg,雄鱼平均体长57.3cm,平均体重3.4kg。
项目获受精卵66.3万粒,受精率82.3%,发眼率90.7%,孵化率91.4%,获初孵仔鱼54.9万尾。
经过4个月培育,培育苗种51.3万尾,苗种成活率93.2%,苗种平均全长8.1cm,平均体重6.2g。
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若干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一种,应当指出,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进入繁殖期的雌鱼、雄鱼进行亲鱼培育,雌鱼、雄鱼分开养殖,雌鱼与雄鱼的数量比为3.5-4.5:1,雄鱼为2龄-3龄,体重2.5kg-5kg;雌鱼为3龄-4龄,体重3-6kg;亲鱼培育密度不大于10尾/m3,换水量每天12个循环,溶解氧9毫克/升以上,pH值7-7.5;亲鱼培育过程中雌鱼产卵前5个月,培育水温从16℃开始逐渐降低,采卵前60天水温降至13℃,采卵前30天水温降至10℃,采卵前10天降至8℃;雄鱼的培育方法与雌鱼相同;
2)对雄鱼、已排卵的雌鱼进行麻醉,将麻醉后的亲鱼置于采卵架上分别进行采精、采卵,采卵架用于固定亲鱼,包括长方体托架及支撑架,所述长方体托架设有底板及三面侧板,所述托架成45-60度角倾斜状态;
3)进行人工授精,先用等渗液洗卵,然后将精液挤于卵上,立即将精卵搅拌均匀,然后向采卵盆内加入淡水,搅拌后静置,换水洗卵2-3次,在淡水中静置,然后进行孵化管理;统计受精率;统计受精率的方法是在水温8-10℃条件下,受精2h后将20-30颗卵放入检验液中,静置5min之后,肉眼观察卵子是否有白点,白点即为胚胎,有白点的则为受精成功,所述检验液是体积比为3:1的酒精与冰醋酸混合液;
4)进行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受精卵孵化水温为7-13℃,溶解氧大于9毫克/升,受精卵孵化期间每3天用浓度为5ppm的福尔马林对受精卵浸泡消毒1-1.5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亲鱼培育过程中投喂亲鱼饲料,饲料中鱼粉的质量含量不低于55%、脂肪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0%、复合维生素的质量含量不低于1%;产卵前30天,逐步减少饲料的投喂量;产卵前10天,每天投喂体重的0.3-0.5%;产卵前3天,停止喂食;雄鱼投喂饲料的方法与雌鱼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麻醉是采用浓度20-30 mg/L的丁香酚药液浸泡1-2min。
CN201510536270.9A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Active CN105075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6270.9A CN1050759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6270.9A CN1050759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949A CN105075949A (zh) 2015-11-25
CN105075949B true CN105075949B (zh) 2017-11-14

Family

ID=54558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6270.9A Active CN105075949B (zh) 2015-08-28 2015-08-28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075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0904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天津农学院 樱花泰狮金鱼的繁殖和选育方法
CN109479772B (zh) * 2018-12-07 2021-05-11 浙江海洋大学 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
CN109892259B (zh) * 2019-03-28 2022-02-18 贵州大学 一种鲟鱼繁殖亲鱼固定及鱼卵收集装置
CN113508765A (zh) * 2021-04-29 2021-10-19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一种四指马鲅三倍体的培育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38022B2 (en) * 2005-03-15 2008-10-21 Jonathan Mirsky Pet carrier access portal
CN101606500B (zh) * 2009-07-22 2011-08-31 北京顺通虹鳟鱼养殖中心 虹鳟鱼人工繁殖技术方法
CN102696515B (zh) * 2012-06-01 2013-08-21 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一种鲑鳟鱼三倍体苗种的制备方法
CN103348937B (zh) * 2013-06-17 2015-12-02 句容市句容水库管理所 一种赤眼鳟鱼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4642218A (zh) * 2014-11-11 2015-05-27 重庆牧文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虹鳟鱼人工养殖技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75949A (zh) 2015-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0184B (zh) 一种改良鲫的育种与养殖方法
CN103168711A (zh) 俄罗斯鲤鱼的繁殖方法
KR101037876B1 (ko) 짱뚱어 인공종묘 생산 및 양성방법
CN109673547B (zh) 一种锦鲤的繁殖方法
CN110122380A (zh) 一种北方水域花鲈鱼人工繁育方法
CN104145865A (zh) 一种杂交鳜鱼的育种方法
CN111264423B (zh) 一种棘头梅童鱼的育苗方法
CN102599091A (zh) 一种泥鳅杂交繁育方法及受精卵孵化装置
CN111956783B (zh) 一种大口黑鲈鱼人工催产混合剂及人工繁育方法
CN104642212A (zh)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CN107114283B (zh) 一种棘头梅童鱼的人工繁育方法
CN105075949B (zh) 一种斑点鳟人工繁育方法
CN102047855A (zh) 大鳞副泥鳅人工繁育技术
CN106614125A (zh) 一种杂交鲷鱼的繁育方法
CN101223865B (zh) 生长周期短的鲤鱼的制种和养殖方法
CN110226535A (zh) 细鳞鲑的人工繁育技术
CN110074023B (zh) 一种绿鳍马面鲀苗种培育方法
CN101878741A (zh) 唇*与花*的杂交繁殖方法
CN108293923A (zh) 胭脂鱼分批人工繁育方法
CN107711621A (zh) 一种金钱鱼的繁育方法
CN102939927A (zh) 一种改良暗纹东方鲀生长性状的方法
CN107079843A (zh) 乌苏里白鲑苗种培育方法
CN113841641A (zh) 一种多线盘鮈的人工繁殖方法
CN108283152A (zh) 一种长丝裂腹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7439424A (zh) 一种津新乌鲫的制种和养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