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6568A -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6568A
CN113266568A CN202110693501.2A CN202110693501A CN113266568A CN 113266568 A CN113266568 A CN 113266568A CN 202110693501 A CN202110693501 A CN 202110693501A CN 113266568 A CN113266568 A CN 1132665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exhaust
suction pipe
air
compre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350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6568B (zh
Inventor
吴延平
郭永祥
杜文清
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eizhi Compress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9350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65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6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65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65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56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 F04C18/356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out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6Silenc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12Arrangements for admission or discharge of the working fluid, e.g.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inlet or out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其中,吸排气结构包括:第一吸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吸气管的进气口用于连接储液器;以及第二吸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吸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吸气管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吸气管的出气口用于连接压缩排气机构;第一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05,不大于1.3。本发明技术方案可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比,并降低工作时的气流噪声。

Description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空调等具有制冷功能的家用电器逐渐普及,对于此类家用电器的核心零部件压缩机而言,其小型轻量化是必然趋势。为了保持相同的制冷能力,小型轻量化的压缩机相较于同性能但体积较大的压缩机而言,需要更高的电机转速来进行驱动。而电机转速越高,使得压缩机克服吸排气阻力损失的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也急剧增大,从而导致压缩机的能效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排气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压缩机中高电机转速导致压缩机能效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吸排气结构,应用于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大于等于140Hz,所述压缩机具有压缩排气机构和储液器,所述吸排气结构连通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排气机构,所述吸排气结构包括:
第一吸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吸气管的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储液器;以及
第二吸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吸气管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管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吸气管的出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排气机构;
所述第一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05,不大于1.3。
可选地,所述第一吸气管用于将所述储液器输出的气态物质传输至压缩排气机构;
所述第一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大于或者等于M,M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与压缩机处于实际功率下的所述压缩排气机构的排气量的乘积结果与所述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的比值。
可选地,所述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f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等于气态物质的绝热指数、气体常数和吸气温度的乘积结果的1/2次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包括:
储液器;
压缩排气机构;以及,
如上所述的吸排气结构,所述吸排气结构连通所述储液器和所述压缩排气机构。
可选地,所述压缩排气机构包括:
气缸;
轴承组件,包括主轴承以及副轴承;所述主轴承和所述副轴承分设于所述气缸的轴向两端,并与所述气缸围合成压缩室,所述主轴承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一排气通道,所述副轴承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二排气通道;以及,
消音组件,所述消音组件包括上消音器和下消音器,所述上消音器具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一消音腔,所述上消音器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消音腔连通的排气口;所述下消音器具有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消音腔;
所述轴承组件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的第三排气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三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与所述上消音器的排气口的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可选地,所述第三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可选地,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和/或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三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的截面积和多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可选地,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壳体,所述储液器、所述压缩排气机构以及所述吸排气结构容置于所述壳体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第一吸气管以及第二吸气管,其中,第一吸气管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吸气管的进气口用于连接储液器;第二吸气管也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二吸气管的进气口与第一吸气管的出气口连通,第二吸气管的出气口用于连接压缩排气机构,并通过将第一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和第二吸气管的最小通气面积的比值限定为不小于1.05,不大于1.3。本发明技术方案可使压缩机在运行于高速工况时,减小压缩排气机构的吸气沿程阻力损失以及吸气脉动值,有利于提升压缩排气机构的运行效率及其能效比,并可显著降低压缩排气机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压缩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压缩机另一实施例中轴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压缩机又一实施例中主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压缩机再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吸气阻力与K1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压缩机一实施例中压缩机的吸气阻力与K2的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127102860000031
Figure BDA000312710286000004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吸排气结构,可适用于最大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140Hz的压缩机中。
近年来随着家用空调等家用制冷设备的普及,压缩机作为其核心零部件,压缩机的小型轻量化是一个必然趋势。但小型轻量化的压缩机需要更高的电机转速来使其保证其制冷能力,目前随着压缩机的小型化趋势,其额定转速从60rps增加至90rps及以上,最高转速从120rps上升到180rps及以上。电机转速越快会使得压缩机单位时间吸排的气体越多,即压缩机吸气和排气的气体流速越高,根据流体运动特点:气体沿程阻力损失与流速成二次方关系,因此吸、排气的气体的流速越高,吸、排气的沿程阻力损失的占压缩机总能耗的比例随之急剧增大,从而造成压缩机能效比降低。而且吸、排气的流速增加还会导致气流噪音增大。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吸排气结构包括:
第一吸气管1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储液器30;以及
第二吸气管2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其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出气口连通,其出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
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05,且小于等于1.3。
本实施例中,第一吸气管10整体可呈空心柱形,其截面形状可为圆环形、棱环形或者不规则环形,在此不做限定。第一吸气管10的两端可分别设有开口,其内可贯穿设有分别连通两端开口的气体传输通道,而与储液器30连接一端的开口为进气口,另一端的开口为出气口。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储液罐与压缩机壳体80平行设置,此时第一吸气管10具有一弯曲管段,弯曲管段的一端为进气口,弯曲管段的另一端经一直管段与出气口连接。第一吸气管10以用于经进气口接入储液器30气液分离后的气态物质,并将气态物质经气体传输通道传输至其出气口输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吸气管10存在管壁厚度,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等于其最小内径面积;以第一吸气管10为圆柱形管为例,其最小通气面积等于其内圆面积,即等于外圆面积与截面积的差值。
第二吸气管20同样可整体呈空心柱形,其截面形状可为圆环形、棱环形或者不规则环形,在此不做限定。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第二吸气管20的进气口面积略大于第一吸气管10出气口处的截面积,以方便与第一吸气管10的出气口实现可拆卸连接,且二者连接时,第一吸气管10的出气口容置于第二吸气管20的进气口中,以使第一吸气管10输出气态物质能最大程度上的进入第二吸气管20进行传输。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为第一吸气管10的出气口面积大于第二吸气管20进气口处的截面积。在图1实施例中,第二吸气管20具有截面积沿第一预设方向逐渐减小的变面积管段,第一预设方向为第二吸气管20的进气口朝向其出气口的方向,以便于第二吸气管20的出气口所在端安装于压缩排气机构40中,并与气缸吸气孔53连接,因此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吸气管20中的出气口面积为其最小通气面积。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还可为进气口面积或者其中任意一管段的内径面积,在此不做限定。
在实际应用中,吸、排气的沿程阻力损失与吸、排气的最小通气面积成反比,即吸、排气的最小通气面积越大,吸、排气的沿程阻力损失越小,但吸、排气最小通气面积的增加会导致余隙容积的增加和容积效率的降低,进而导致影响压缩机的工作性能。其中,余隙容积又称有害容积,其值越大表示压缩机的实际吸气量越小;容积效率为在进气行程时,气缸50真实吸入的气体积除以汽缸容积的值,其值越大表示吸气能力越强。因此如何合理设计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以及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高速压缩机吸排气结构设计时的难题。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S1和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S2进行比值运算,并将比值优化为比值不小于1.05,不大于1.3(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第一预设公式:K1=S1/S2来进行表示,1.05≤K1≤1.3),来对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S1和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S2的关系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合理的高速压缩机吸排气结构设计。采用满足第一预设公式的吸排气结构设计,可使压缩机在运行于高速工况(即压缩机中电机60的转速n≥150rps;或者,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140Hz)时,减小压缩排气机构40的吸气沿程阻力损失以及吸气脉动值,有利于提升压缩排气机构40的运行效率及其能效比,并可显著降低压缩排气机构4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4,图4为多次实验测得的不同K1值与吸气阻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当k1的取值为1.05、1.1、1.15、1.2、1.25以及1.3等处于1.05~1.3之间的值时,能够保证吸气阻力较低;例如,当K1为1.05时,吸气阻力仅为0.13Bar(1Bar=0.1MPa),当K1为1.2时,吸气阻力仅为0.08Bar。当然,也可以取1.35、1.4以及1.45等处于1.35~1.45之间的值来设计,其吸气阻力也很低,只是K1取此类值时会使得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过大,不利于与储液器30进行适配设计。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气管10用于将所述储液器30输出的气态物质传输至压缩排气机构40;
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大于或者等于M;
所述M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与压缩机处于实际功率下的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的乘积结果,与所述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的比值。
在多次实验中发现,压缩排气机构40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还受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的影响,压缩机运行频率越快,即压缩机中电机的转速越快,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及其产生噪音也就越大。
本发明通过将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f与压缩机处于实际功率下的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V进行乘积运算,以运算得到乘积结果f·V,并通过将乘积结果与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进行比值运算,且通过将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优化为不小于比值运算的结果M(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第二预设公式:S1≥M,以及第三预设公式M=f·V/U来进行表示),从而实现对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S1、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V以及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四者的关系进行合理优化。采用满足上述吸排气结构的优化方案,可使压缩机在运行于高速工况时,进一步降低压缩排气机构40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f时,所述气态物质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等于气态物质的绝热指数γ、气体常数Rg和吸气温度Ts的乘积结果的1/2次方。
本实施例中,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f时在第一吸气管和第二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可由第四预设公式:
Figure BDA0003127102860000071
计算得到;其中,γ为气态物质的绝热指数,Rg为气体常数,Ts为吸气温度。吸气温度Ts可根据压缩机设计的额定工况从相应的行业标准文献中,如GB/T 15765-2014《房间空气调节器用全封闭型电动机-压缩机》查找,例如:当压缩机的额定工况设计为蒸发温度-15℃、冷凝温度48℃、吸气温度-2℃、过冷度8℃以及环境温度25℃时,可从相关行业文献中进一步查找该额定工况下气态物质的绝热指数γ和为气体常数Rg,从而计算出气态物质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如此,使得本发明技术方案对于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S1、压缩机的运行频率f、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V以及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四者关系的优化可与行业标准相匹配,有利于扩大该优化方案所应用的压缩机范围。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最大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140Hz的压缩机。参照图1至图3,该压缩机包括储液器30、压缩排气机构40以及如上所述的吸排气结构,该压缩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压缩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吸排气结构连通储液器30和压缩排气机构40。
本实施例中,储液器30可接入制冷设备中相应部件,例如蒸发器输出的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气态物质,并用于对气态物质进行气液分离。储液器30还可储存分离出来的液态物质,以防止液态物质直接被吸入压缩排气机构40,从而出现“液压缩”的情况。而压缩排气机构40则用于将接入的低温低压的气态物质进行压缩,以转换为高温高压的气态物质后输出至制冷设备中冷凝器等组件中,从而实现冷凝设备相应的制冷/热功能。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包括:
气缸50;
轴承组件60,包括副轴承62以及主轴承61;
所述副轴承62和所述主轴承61分设于所述气缸50的轴向两端,并与所述气缸50围合成压缩室;
所述副轴承62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二排气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主轴承61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一排气通道63;以及,
消音组件70,所述消音组件70包括下消音器72和上消音器71;
所述下消音器72具有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消音腔;所述轴承组件6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的第三排气通道64。
所述上消音器71具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连通的第一消音腔,所述上消音器7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消音腔连通的排气口;
本实施例中,气缸5010中可开设有一近圆形空腔,以用于容置曲轴的偏心轴段92、滑片、弹簧或者活塞等其他压缩组件,并用于在工作时接入压缩机中储液罐输出的气体态物质;以及,可将接入的气态物质进行压缩后排出。
主轴承61可包括第一柄部和第一法兰部;其中,第一法兰部呈环状,且设置于第一柄部靠近气缸50一端的外侧。主轴承61中可设有贯穿第一柄部和第一法兰部的第一通道,以用于为穿设其中的曲轴主轴段91提供支撑,并使曲轴的主轴段91可转动的穿设其中。副轴承62可包括第二柄部和第二法兰部,第二法兰部同样可呈环状,且设置于第二柄部靠近气缸50一端的外侧。主轴承61和副轴承62可设于气缸50轴向的相对两侧,以使第一法兰部和第二法兰部可分别盖设于气缸50中空腔的两侧,以与气缸50的内侧壁合围形成压缩室。可以理解的是,曲轴的偏心轴段92,又称偏心轮,设于压缩室内,偏心轴段92的轴心可偏离主、副轴段93的轴心一预设距离,且其上可装有优质钢支撑的薄壁弹性套筒转子,以形成偏心旋转活塞,偏心旋转活塞的一侧总是与气缸50的内侧壁紧密接触,进而偏心旋转活塞的外表面可与气缸5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一个月牙形的压缩室。副轴承62中可设有贯穿第二法兰部和第二柄部的第二通道,以使穿过主轴承61和压缩室的曲轴副轴段93可转动的穿设其中,以为其提供进一步支撑,可有效避免曲轴在工作转动时轴承组件60刚度不足造成的偏摆。
上消音器71可设于主轴承61的上表面,且可与主轴承61同轴设置;下消音器72可设于副轴承62的下表面,且可与副轴承62同轴设置;上消音器71和下消音器72的内部可为中空设置,以分别形成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如此,即可在压缩机中电机带动曲轴在压缩室中进行压缩活动时,使得压缩后的气态物质分别经第一排气通道63和第二排气通道进入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可使得进入的气态物质经减速后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噪声的效果。第三排气通道64可上下贯穿气缸50的侧壁设置,以分别连通两端的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以使第二消音腔中的减速后的气态物质可经第三排气通道64进入第一消音腔,最终由第一消音腔上设置的排气孔排出。本发明通过使压缩后的气态物质分别经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消音后排出,极大的降低了压缩排气机构40排气时的噪音,提升了压缩排气机构40的性能。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所述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的比值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4。
由于第三通道的截面积与第二消音腔将气态物质传输至第一消音腔的性能有关,而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与压缩排气机构40的整体排气性能有关。因此如何合理设计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所述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面对高速压缩机中压缩排气机构40设计时的又一难题。本发明通过将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S3和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S4进行比值运算,并将比值优化为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第五预设公式:K2=S3/S4来进行表示,1.1≤K2≤1.4),来对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S3和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S4的关系进行优化。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保证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性能,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此时第五预设公式中S4为上消音器71的多个排气口711的面积之和。采用上述优化设计,可使压缩机在运行于高速工况时,在保证压缩排气机构40的高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发出的噪声。
参照图5,图5为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阻力与K2之间的对应关系曲线。当k2取值范围为1.05≤k2≤1.3时,排气阻力均小于或等于0.2;例如:当K2为1.15时,排气阻力仅为0.18Bar,当K2为1.2时,吸气阻力仅为0.185Bar,因此采用1.05≤k2≤1.3的优化方案时,可减小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沿程阻力损失以及排气脉动值,有利于提升压缩排气机构40的运行效率及其能效比,并可显著降低压缩排气机构40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当然,压缩排气机构40也可选用小于1.05或者大于1.3的K2值,由图5可知,当K2小于1.05或者大于1.3,例如:K2等于1或者1.35时,只是压缩排气机构40工作时的排气阻力和噪音较大。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不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4。
同理,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与压缩室将气态物质传输至第一消音腔的性能有关,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与压缩室将气态物质传输至第二消音腔的性能有关,因此还需要优化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以及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三者之间的关系。
本发明通过将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和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进行加法运算,以得到加法运算值S5,再将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S3与加法运算值S5进行比值运算,并将比值优化为比值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4(以上计算过程可以第六预设公式:K3=S3/S5来进行表示,1.1≤K2≤1.4),来对第一排气通道63、第二排气通道和第三排气通道64三者的截面积关系进行优化。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和/或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和多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大于等于1.1,小于等于1.4。
在该实施例中,为保证压缩室能及时将压缩有的气体排出,第一排气通道63和/或第二排气通道可设为多个,此时第六预设公式中S5为所有第一排气通道63和所有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采用上述优化设计,可使压缩机在运行于高速工况时,在保证压缩排气机构40的压缩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发出的噪声。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排气通道63、第二排气通道及第三排气通道64分别采用恒通气面积管路进行解释说明,而在其他上述三者采用变面积管路的实施例中,本说明中所记载的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及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则为各自对应管路的最小通气面积。
参照图1至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壳体80,所述储液器30、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以及所述吸排气结构容置于所述壳体80内。
壳体80可包括上壳体80、主壳体80以及下壳体80,三者可依次连接以形成容置空间,以使储液器30、压缩排气机构40以及吸排气结构等功能组件可容置其中。壳体80上可开设有开口,该开口可穿设有一排气管;排气管位于壳体80内的一端可与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连接,排气管位于壳体80外的另一端可与制冷设备中的其他功能组件连接,以将上消音器71消音后的气态物质输送至制冷设备中的其他功能组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制冷设备,该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详细结构可参照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制冷设备中使用了上述压缩机,因此,该制冷设备的实施例包括上述压缩机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种制冷设备还可以包括上述压缩排气机构40,压缩排气机构40已在上文中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其中,该制冷设备可为空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吸排气结构,应用于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大于等于140Hz,所述压缩机具有压缩排气机构40和储液器30,所述吸排气结构连通所述储液器30和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排气结构包括:
第一吸气管1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进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储液器30;以及
第二吸气管20,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二吸气管20的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吸气管20的出气口用于连接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
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和所述第二吸气管20的最小通气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05,不大于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气管10用于将所述储液器30输出的气态物质传输至压缩排气机构40;
所述第一吸气管10的最小通气面积大于或者等于M,M为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与压缩机处于实际功率下的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的排气量的乘积结果与所述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的比值。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排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态物质在压缩机处于最大运行频率f时在吸气管中传输的声速U等于气态物质的绝热指数、气体常数和吸气温度的乘积结果的1/2次方。
4.一种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最大运行频率大于等于140Hz,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包括:
储液器30;
压缩排气机构40;以及,
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吸排气结构,所述吸排气结构连通所述储液器30和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包括:
气缸50;
轴承组件60,包括主轴承61以及副轴承62;所述主轴承61和所述副轴承62分设于所述气缸50的轴向两端,并与所述气缸50围合成压缩室,所述主轴承61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一排气通道63,所述副轴承62设置有连通所述压缩室的第二排气通道;以及,
消音组件70,所述消音组件70包括上消音器71和下消音器72,所述上消音器71具有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连通的第一消音腔,所述上消音器71上还开设有与第一消音腔连通的排气口711;所述下消音器72具有与所述第二排气通道连通的第二消音腔;
所述轴承组件60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消音腔和第二消音腔的第三排气通道6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所述上消音器71的排气口711的面积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和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和/或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时,所述第三排气通道64的截面积与多个所述第一排气通道63的截面积和多个所述第二排气通道的截面积之和的比值不小于1.1,不大于1.4。
9.如权利要求4-8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还包括:
壳体80,所述储液器30、所述压缩排气机构40以及所述吸排气结构容置于所述壳体80内。
10.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4-9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
CN202110693501.2A 2021-06-22 2021-06-22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ctive CN1132665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3501.2A CN113266568B (zh) 2021-06-22 2021-06-22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3501.2A CN113266568B (zh) 2021-06-22 2021-06-22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568A true CN113266568A (zh) 2021-08-17
CN113266568B CN113266568B (zh) 2023-01-31

Family

ID=77235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3501.2A Active CN113266568B (zh) 2021-06-22 2021-06-22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6568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57103A (fr) * 1956-08-01 1958-05-27 Perfectionnements à l'échappement des machines, en particulier à l'échappement des machines thermiques
US5829960A (en) * 1996-04-30 1998-11-03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Suction inlet for rotary compressor
JP2002317767A (ja) * 2001-04-20 2002-10-31 Fujitsu General Ltd 密閉型圧縮機
CN102748298A (zh) * 2012-06-13 2012-10-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压缩机吸气结构
WO2013069275A1 (ja) * 2011-11-08 2013-05-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圧縮機
CN10477602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863819A (zh) * 2015-04-07 2015-08-2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消音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04976125A (zh) * 2015-07-09 2015-10-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205243858U (zh) * 2015-12-11 2016-05-1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吸气孔结构
CN205858680U (zh) * 2016-07-28 2017-01-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CN205908474U (zh) * 2016-07-15 2017-01-25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CN107387414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组件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210033828U (zh) * 2019-05-24 2020-02-0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111059056A (zh) * 2019-12-02 2020-04-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空调器
CN111336105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0949147U (zh) * 2019-11-08 2020-07-07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及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11236167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吸气装置、压缩吸气结构及空调设备
CN212615388U (zh) * 2020-05-20 2021-02-2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进气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1157103A (fr) * 1956-08-01 1958-05-27 Perfectionnements à l'échappement des machines, en particulier à l'échappement des machines thermiques
US5829960A (en) * 1996-04-30 1998-11-03 Tecumseh Products Company Suction inlet for rotary compressor
JP2002317767A (ja) * 2001-04-20 2002-10-31 Fujitsu General Ltd 密閉型圧縮機
WO2013069275A1 (ja) * 2011-11-08 2013-05-1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圧縮機
CN102748298A (zh) * 2012-06-13 2012-10-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压缩机吸气结构
CN104863819A (zh) * 2015-04-07 2015-08-2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消音结构的设计方法
CN104776029A (zh) * 2015-04-16 2015-07-15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
CN104976125A (zh) * 2015-07-09 2015-10-1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和具有该压缩机的空调系统
CN205243858U (zh) * 2015-12-11 2016-05-18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压缩机吸气孔结构
CN205908474U (zh) * 2016-07-15 2017-01-25 南昌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吸气孔结构
CN205858680U (zh) * 2016-07-28 2017-01-0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冷暖型制冷装置、单冷型制冷装置
CN107387414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压缩组件和多缸旋转式压缩机
CN210033828U (zh) * 2019-05-24 2020-02-07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CN210949147U (zh) * 2019-11-08 2020-07-07 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气缸及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CN111059056A (zh) * 2019-12-02 2020-04-24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空调器
CN111336105A (zh) * 2020-02-26 2020-06-26 安徽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涡旋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2615388U (zh) * 2020-05-20 2021-02-26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压缩机进气组件、压缩机以及空调
CN112361672A (zh) * 2020-11-09 2021-02-12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吸气装置、压缩吸气结构及空调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6568B (zh) 2023-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03552A1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04728079B (zh) 压缩机及其排放消音器
CN113638883A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113266568B (zh) 吸排气结构、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0686308U (zh) 压缩机及其泵送装置和空调器
CN110762000A (zh) 增焓脉动衰减装置、涡旋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JP3972548B2 (ja) ロータリ圧縮機
CN111059056A (zh)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空调器
CN210033831U (zh)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CN209943099U (zh) 一种带顶部中间腔的多级旋转压缩机
CN211500976U (zh)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空调器
CN208073712U (zh) 一种油气分离式降噪旋转斜盘式压缩机
CN221033119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207935085U (zh) 压缩机
CN218376878U (zh) 旋转式压缩机和制冷循环装置
CN112360739B (zh) 压缩机
CN218722426U (zh) 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件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21033116U (zh) 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253461B (zh) 压缩机、空调器及热水器
CN216044433U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CN217761236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215409201U (zh) 泵体及压缩机
CN218717519U (zh) 压缩机和制冷设备
CN117345629A (zh)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CN112360738B (zh) 变容压缩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