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5499B -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5499B
CN113265499B CN202110493327.7A CN202110493327A CN113265499B CN 113265499 B CN113265499 B CN 113265499B CN 202110493327 A CN202110493327 A CN 202110493327A CN 113265499 B CN113265499 B CN 1132654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ylinder
drill rod
clamping
clamp unit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33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65499A (zh
Inventor
索婷
刘敏
冯卓
李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steel Xi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steel X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steel Xi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steel Xi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933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5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5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65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5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7/00Blast furnaces
    • C21B7/12Opening or sealing the tap h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涉及开铁口机技术领域,自动换杆装置包括轨梁和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位于轨梁上方并通过连接支座与轨梁连接;步骤一:安装于轨梁的凿岩机小车带动钻杆沿轨梁向夹紧装置移动;步骤二、第一油缸动作,第二连接点随第一油缸动作而运动;步骤三、第一油缸带动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第三连接点旋转,直至第一夹钳单元与钻杆接触时第一油缸动作停止;步骤四、夹紧装置的第二油缸动作,第五连接点随第二油缸动作而运动,并带动第六连接点转动,直至第二夹钳单元接近钻杆;步骤五、第二夹钳单元与钻杆接触时,第二油缸停止动作;本发明节省人力资源,避免人工重复性作业,提高了炉前操作工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铁口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背景技术
开铁口机是炼铁高炉炉前关键设备之一,其作用是以一定角度打开铁口,使得铁水顺利从通道流出,实现现代化高炉冶炼,开贴口机结构主要由回转部分和钻进部分组成,但是高炉开铁口机在用钻杆开铁口时,钻杆在旋转抖动中容易产生变形,长时间使用,需要对于钻杆进行更换;
目前,炉前工手动扶持钻杆,完成钻杆安装或拆除作业的方式,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动扶持钻杆,完成钻杆安装或拆除作业的方式,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的问题,实现了节省人力资源,避免人工重复性的高强度作业,提高了炉前操作工的安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自动换杆装置包括轨梁和夹紧装置,夹紧装置位于轨梁上方并通过连接支座与轨梁连接;
钻杆夹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于轨梁的凿岩机小车带动钻杆沿轨梁向夹紧装置移动,直至钻杆位于夹紧装置下方时停止移动凿岩机小车;
步骤二、夹紧装置的第一油缸动作,第一油缸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固定不动,第一油缸活塞杆与夹紧装置的第一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二连接点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随所述第一油缸动作而运动;
步骤三、所述第一油缸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连接支座铰接形成的第三连接点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钻杆接触时第一油缸动作停止;
步骤四、所述夹紧装置的第二油缸动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油缸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固定不动,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随所述第二油缸动作而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六连接点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夹钳单元接近所述钻杆;
步骤五、所述第二夹钳单元与所述钻杆接触时,所述第二油缸停止动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和所述第二夹钳单元共同夹紧所述钻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一中,通过连接套轴向连接在所述凿岩机小车上的钻杆沿着轨梁向着夹紧装置移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二中,垂直于所述轨梁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支座上方的第一油缸动作,所述第一油缸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固定不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二中,所述第一连接点位于所述连接支座远离所述轨梁的一端,所述夹紧装置的第一油缸动作,所述第一油缸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铰接形成的位于所述连接支座远离所述轨梁的一端固定不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油缸带动旋转夹板绕着靠近所述轨梁一端的第三连接点逆时针旋转,直至所述旋转夹板的豁口与所述钻杆接触时第一油缸动作停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四中,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与自由端朝着接近所述轨梁方向弯折的夹紧板铰接形成第五连接点,所述第五连接点随所述第二油缸动作逆时针运动,直至所述夹紧板的弯钩接近所述钻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五中,夹紧板的自由端朝着所述旋转夹板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的弯钩与所述钻杆接触时,所述第二油缸停止动作,所述旋转夹板的豁口与所述夹紧板的弯钩共同夹紧所述钻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油缸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由第一销轴、第一润滑铜套与所述连接支座相交形成的第三连接点旋转;使用时,驱动所述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所述第一销轴及其第一润滑铜套旋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四中,与所述第一油缸夹角为120-150度的第二油缸工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油缸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固定不动,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随所述第二油缸动作而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步骤四中,所述第二油缸活塞杆与夹紧板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随所述第二油缸动作而运动,并带动由第四销轴、第二润滑铜套相连的第六连接点转动,且第六连接点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三连接点的方式向相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发明第一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设在不同的位置,第三连接点还连接第一夹钳单元,那么第一油缸在驱动第一夹钳单元和第二夹钳单元时会留有一定的空间,更容易完成驱动过程,第二夹钳单元在靠近第二连接点处与第二油缸的铰接点为第四连接点,第二夹钳单元与第一夹钳单元靠近自由端还铰接于第六连接点;第一油缸在运动时,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第三连接点转动,第二夹钳单元在第二油缸伸长时,第五连接点还绕着第六连接点转动,这种方式夹取钻杆更加方便,效率高,多个铰接点的设置更容易控制夹取的位置,避免人工重复性的高强度作业,提高了炉前操作工安全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将夹紧装置与凿岩机小车及钻杆一同安装在开铁口机轨梁上,且夹紧装置靠近凿岩机小车,夹紧装置与夹紧部位的钻杆中心线相对位置固定,使钻杆一次夹紧成功率增加;采用第一油缸与形状特定的旋转夹板相结合的方式将第二油缸的线性位移变为旋转夹板的转动,从而避开凿岩机小车的移动轨迹。
本发明实施例夹紧板在靠近自由端的位置与旋转夹板靠近自由端的位置铰接形成第六连接点,旋转夹板的自由端与夹紧板的自由端组成的夹取口相互配合且同步运动,当旋转夹板运动时,旋转夹板的豁口先接触钻杆的一面,当旋转夹板的豁口顶紧钻杆,豁口与钻杆作为受力点,其中豁口和弯钩分别与钻杆直接接触的表面设成螺纹或者条纹状,这样在夹取钻杆时,可以增大摩擦力,便于夹取,而且第二油缸的伸长有个过程,在第二油缸刚开始伸长的时候是旋转夹板的豁口靠近钻杆并接触钻杆的过程,当第二油缸继续伸长至最长时,第二油缸驱动夹紧板,使得夹紧板的弯钩接触到钻杆,旋转夹板的豁口先精确的接触到钻杆的侧上方,然后夹紧板再夹紧钻杆的侧下方,豁口的最底部未接触钻杆,豁口的侧面接触钻杆,受力点增多,加上夹紧板弯钩的作用,共同夹取钻杆,夹取更准确,夹取的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连接点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连接点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在开铁口机中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夹紧装置在开铁口机中的位置结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杆装置的夹紧装置工作状态图一;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动换杆装置的夹紧装置工作状态图二;
图标:1-夹紧装置;11-连接支座;12-第一油缸;13-旋转夹板;14-第一销轴;15-第二油缸;16-夹紧板;17-第二销轴;18-第一润滑铜套;19-第三销轴;110-第四销轴;111-第二润滑铜套;2-轨梁;3-凿岩机小车;4-钻杆;51-第一连接点;52-第二连接点;53-第三连接点;54-第四连接点;55-第五连接点;56-第六连接点;6-螺栓组件;7-连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自动换杆装置包括轨梁2和夹紧装置1,夹紧装置1位于轨梁2上方并通过连接支座11与轨梁2连接;
钻杆夹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于轨梁2的凿岩机小车3带动钻杆4沿轨梁2向夹紧装置1移动,直至钻杆4位于夹紧装置1下方时停止移动凿岩机小车3;
步骤二、夹紧装置1的第一油缸12动作,第一油缸12缸体与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51固定不动,第一油缸12活塞杆与夹紧装置1的第一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二连接点52远离第一连接点51,第二连接点52随第一油缸12动作而运动;
步骤三、第一油缸12带动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第一夹钳单元与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三连接点53旋转,直至第一夹钳单元与钻杆4接触时第一油缸12动作停止;
步骤四、夹紧装置1的第二油缸15动作,第一夹钳单元与第二油缸15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54固定不动,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并带动第一夹钳单元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六连接点56转动,直至第二夹钳单元接近钻杆4;
步骤五、第二夹钳单元与钻杆4接触时,第二油缸15停止动作,第一夹钳单元和第二夹钳单元共同夹紧钻杆4。
通过上述方案,第一连接点51和第三连接点53设在不同的位置,第三连接点53还连接第一夹钳单元,那么第一油缸12在驱动第一夹钳单元和第二夹钳单元时会留有一定的空间,更容易完成驱动过程,第二夹钳单元在靠近第二连接点52处与第二油缸15的铰接点为第四连接点54,第二夹钳单元与第一夹钳单元靠近自由端还铰接于第六连接点56;第一油缸12在运动时,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第三连接点53转动,第二夹钳单元在第二油缸15伸长时,第五连接点55还绕着第六连接点56转动,并带动第一夹钳单元转动到夹取位置,这种方式夹取钻杆4更加方便,效率高,避免人工重复性的高强度作业,提高了炉前操作工的安全的效果。
参照图4、图5所示,步骤一中,通过连接套7轴向连接在凿岩机小车3上的钻杆4沿着轨梁2向着夹紧装置1移动。具体是钻杆4与连接支座11分别位于轨梁2的两侧,将夹紧装置1与凿岩机小车3及钻杆4一同安装在开铁口机轨梁2上,且夹紧装置1靠近凿岩机小车3,夹紧装置1与夹紧部位的钻杆4中心线相对位置固定,使钻杆4一次夹紧成功率提高。
步骤二中,垂直于轨梁2并设置在连接支座11上方的第一油缸12动作,第一油缸12缸体与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51固定不动。第一油缸12垂直于轨梁2并设置在连接支座11的上方,便于与上述第二油缸15、夹紧板16的位置配合,也便于控制旋转夹板13的旋转方向。
另外,步骤二中,第一连接点51位于连接支座11远离轨梁2的一端,夹紧装置1的第一油缸12动作,第一油缸12缸体与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位于连接支座11远离轨梁2的一端固定不动。第一油缸12连接远离轨梁2一端的连接支座11,第一油缸12便于工作。
另外,第一油缸12的缸头端铰接在连接支座11的第一连接点51处,具体可以采用第二销轴17将第一油缸12的缸头端连接在连接支座11上,缸头端连接第二销轴17处设有缸头连接孔,连接支座11的第一连接点51处设有连接耳,其中连接耳为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两个侧面夹住第一油缸12缸头端的连接处,且凹槽结构的两个侧面设有连接孔,第二销轴17可以采用一般常规使用的销轴,还可以将第二销轴17设置成沿着轴向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与第一段连续,第三段与第二段连续,其中第二段为螺纹段,且第二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段的直径,第一段到第二段是锥形结构,而第三段的直径大于第二段的直径,且第二段到第三段之间也是扩宽的锥形结构,同时可以将连接耳处凹槽结构的两个侧面上的连接孔分别设置成与第一段、第三段配合的结构,而将第一油缸12缸头端的油缸连接孔设置成与第二段配合的螺纹结构,之所以将第二销轴17设置成这样的结构,是因为第二销轴17不仅可以占用较短的轴向空间,而且在第一油缸12运动时,连接的可靠性很高。
步骤三中,第一油缸12带动旋转夹板13绕着靠近轨梁2一端的第三连接点53逆时针旋转,直至旋转夹板13的豁口与钻杆4接触时第一油缸12动作停止。本实施例靠近轨梁2的一端指的是连接支座11与轨梁2连接处的一侧,以轨梁2作为参照,连接支座11设在轨梁2的上方,第一连接点51位于连接支座11上方的一端。豁口与钻杆4接触,第一油缸12即停止工作,这样便于控制旋转夹板13的旋转位置,豁口也作为夹取钻杆4的一部分结构,夹取的准确度高。
步骤四中,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自由端朝着接近轨梁2方向弯折的夹紧板16铰接形成第五连接点55,第五连接点55随第二油缸15动作逆时针运动,直至夹紧板16的弯钩接近钻杆4,其中第一油缸12和第二油缸15工作后停止的位置更容易控制,弯钩用于与豁口共同配合,以便精确且更容易的夹取钻杆4。
步骤五中,第一油缸12工作停止时,驱动第二油缸15,夹紧板16的自由端朝着旋转夹板13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的弯钩与钻杆4接触时,第二油缸15停止动作,旋转夹板13的豁口与夹紧板16的弯钩共同夹紧钻杆4。
首先,第一夹钳单元和第二夹钳单元选用夹紧板16和旋转夹板13,板状结构,夹紧力大,钻杆4不易松脱;具体工作的过程中,旋转夹板13的豁口与夹紧板16的弯钩便于精确的夹取钻杆4,结合图1、图6和图7所示,旋转夹板13位于第二油缸15与连接支座11之间,且旋转夹板13的自由端朝着靠近轨梁2的方向弯折,使用时,旋转夹板13的自由端与夹紧板16的自由端的弯钩与豁口组成的夹取口相互配合且同步运动,当旋转夹板13运动时,旋转夹板13的豁口先接触钻杆4的一面,当旋转夹板13的豁口顶紧钻杆4,豁口与钻杆4作为受力点,因为第一油缸12的伸长有个过程,在第一油缸12刚开始伸长的时候是旋转夹板13的豁口靠近钻杆4并接触钻杆4的过程,当第一油缸12继续伸长至最长时,豁口接触钻杆4,然后第二油缸15伸长并驱动夹紧板16,使得夹紧板16的弯钩接触到钻杆4,所以旋转夹板13的自由端朝着靠近轨梁2的方向弯折,也是为了旋转夹板13的豁口先精确的接触到钻杆4的侧上方,然后夹紧板16再夹紧钻杆4的侧下方,共同夹取钻杆4。
其中,豁口和弯钩分别与钻杆4直接接触的表面设成螺纹或者条纹状,这样在夹取钻杆4时,可以增大摩擦力,便于夹取,而且豁口的最底部未接触钻杆4,豁口的侧面接触钻杆4,豁口在接触钻杆4时受力点分布在豁口的边缘部位,加上夹紧板16弯钩的作用,共同夹取钻杆4,夹取更准确,夹取的可靠性高。
夹紧板16的自由端朝着靠近轨梁2的方向弯折,夹紧板16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油缸15,第二油缸15由第四连接点54向着靠近轨梁2方向且向外侧倾斜。旋转夹板13选用类似“2”字形弯曲结构。
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得整个夹紧装置1在未开始工作时,避开了轨梁2前端的钻杆4,不影响钻杆4,只有在夹紧装置1工作时,才逐渐靠近钻杆4,并且夹紧装置1、轨梁2和钻杆4等为一个整体,整体工作更方便;而且旋转夹板13绕着第三连接点53逆时针转动时,是由第一油缸12直接驱动旋转夹板13自身旋转,第二油缸15直接驱动夹紧板16逆时针转动,转动更精确,而且旋转夹板13的结构设置成斜向放置的类似“2”字形弯曲结构,该类似“2”字形的弯曲结构的上端连接在第二油缸15和第一油缸12之间,并分别与第一油缸12的连接点为第二连接点52,与第二油缸15的连接点为第四连接点54,“2”字形的弯曲结构的第一个弯折处与连接支座11的第三连接点53连接,“2”字形弯曲结构靠近尾部与夹紧板16靠近端部的位置铰接,旋转夹板13设置成这种结构既能满足靠近端部处作为夹钳单元夹紧的需要,还能满足旋转夹板13既连接在连接支座11的C铰接点处,又能连接在第二油缸15和第一油缸12之间,同时这种弯曲的结构可以使得旋转夹板13绕着第三连接点53转动时,旋转夹板13的其他位置受到的阻力均匀,旋转路径不会受到影响,而如果是弯折状结构,在旋转时,受到的阻力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整体旋转时,灵活性差,可能会影响旋转路径。
可选的,步骤三中,第一油缸12带动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由第一销轴14、第一润滑铜套18与连接支座11相交形成的第三连接点53旋转;使用时,驱动第一油缸12,第一油缸12带动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第一销轴14及其第一润滑铜套18旋转。
具体的,连接支座11在第三连接点53处设有凹槽,旋转夹板13的厚度方向位于凹槽内部,第一销轴14将旋转夹板13在厚度方向上连接在凹槽内,第一润滑铜套18套设在第一销轴14的周围,使用时,旋转夹板13绕着第一销轴14及其第一润滑铜套18旋转。
其中,第一润滑铜套18指的是自润滑铜套,自润滑铜套是在铜合金的工件的基础上加入了固体的润滑剂,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在加入其它的润滑剂,因此,使用起来很方便,并且还能节省很多时间,自润滑铜套不仅耐磨性以及润滑性很好,而且还能减少运动过程中的震动,旋转夹板13绕着第一销轴14及其第一润滑铜套18旋转时,摩擦力小,运动过程更顺畅。
步骤四中,与第一油缸12夹角为120-150度的第二油缸15工作,第一夹钳单元与第二油缸15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54固定不动,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
第一油缸12与第二油缸15的夹角优选120-150度,本实施例可以选择140度,这样的角度设置一方面可以使得第二油缸15的一端远离轨梁2,避免在夹紧装置运动时与轨梁2上的其他结构互相影响,整个驱动过程灵活,另外也在第一油缸12与第二油缸15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间设置旋转夹板13,旋转夹板13的一部分轨迹与第二油缸15、夹紧板16之间运动轨迹相同,另一部分用于连接在第一油缸12和第二油缸15之间,既能达到节省空间,又能在驱动第一油缸12和第二油缸15时,更高效的将夹紧板16及旋转夹板13驱动至轨梁2防止钻杆4处,如果角度过大,第二油缸15距离旋转夹板13及轨梁2的距离较远,驱动第二油缸15及旋转夹板13的时间较长,整个驱动过程也不灵活,而如果第一油缸12与第二油缸15的夹角较小,第二油缸15及其旋转夹板13都会更靠近轨梁2,整个夹紧装置1在旋转和运动时,空间较小,不利于调节夹紧板16自由端端部的弯钩与旋转夹板13端部的豁口,且会影响轨梁2上其他部件,因此第一油缸12与第二油缸15之间的夹角优选120-150度。
步骤四中,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夹紧板16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并带动由第四销轴110、第二润滑铜套111相连的第六连接点56转动,且第六连接点56的连接方式与第三连接点53的方式向相同。
另外,继续参照图1所示,连接支座11在第三连接点53处延伸形成连接端,第一油缸12在未伸出状态时,第一油缸12的长度大于等于连接支座11的宽度,这样才能保证第一油缸12在工作状态时,第一油缸12一旦向着远离第一连接点51的方向伸出,就能带动旋转夹板13带动,这样工作的效率高,速度快。
本发明实施例整体上是第一油缸12、第二油缸15、第一夹钳单元及第二夹钳单元同步运动,而且第二油缸15和夹紧板16位于旋转夹板13的外侧,同时第二油缸15、夹紧板16和旋转夹板13在竖直方向上属于同一平面,使第一夹钳单元和第二夹钳单元绕着轨梁2的周围转动。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第一油缸12与形状特定的旋转夹板13相结合的方式将第二油缸15的线性位移变为旋转夹板13的转动,从而避开凿岩机小车3的移动轨迹。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方式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方式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方式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申请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换杆装置包括轨梁(2)和夹紧装置(1),夹紧装置(1)位于轨梁(2)上方并通过连接支座(11)与轨梁(2)连接;
钻杆夹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于轨梁(2)的凿岩机小车(3)带动钻杆(4)沿轨梁(2)向夹紧装置(1)移动,直至钻杆(4)位于夹紧装置(1)下方时停止移动凿岩机小车(3);
步骤二、夹紧装置(1)的第一油缸(12)动作,第一油缸(12)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51)固定不动,第一油缸(12)活塞杆与夹紧装置(1)的第一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二连接点(5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点(51),第二连接点(52)随所述第一油缸(12)动作而运动;
步骤三、所述第一油缸(12)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三连接点(53)旋转,直至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钻杆(4)接触时第一油缸(12)动作停止;
步骤四、所述夹紧装置(1)的第二油缸(15)动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油缸(15)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54)固定不动,所述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所述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六连接点(56)转动,直至所述第二夹钳单元接近所述钻杆(4);
步骤五、所述第二夹钳单元与所述钻杆(4)接触时,所述第二油缸(15)停止动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和所述第二夹钳单元共同夹紧所述钻杆(4);
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油缸(12)带动旋转夹板(13)绕着靠近所述轨梁(2)一端的第三连接点(53)逆时针旋转,直至所述旋转夹板(13)的豁口与所述钻杆(4)接触时第一油缸(12)动作停止;
步骤四中,所述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自由端朝着接近所述轨梁(2)方向弯折的夹紧板(16)铰接形成第五连接点(55),所述第五连接点(55)随所述第二油缸(15)动作逆时针运动,直至所述夹紧板(16)的弯钩接近所述钻杆(4);
所述旋转夹板(13)的结构设置成斜向放置的类似“2”字形弯曲结构,该类似“2”字形的弯曲结构的上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油缸(15)和所述第一油缸(12)之间,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12)的连接点为所述第二连接点(52),与所述第二油缸(15)的连接点为所述第四连接点(54),“2”字形的弯曲结构的第一个弯折处与连接支座(11)的第三连接点(53)连接,“2”字形弯曲结构靠近尾部与夹紧板(16)靠近端部的位置铰接;
所述旋转夹板(13)的一部分轨迹与所述第二油缸(15)、夹紧板(16)之间运动轨迹相同,另一部分用于连接在第一油缸(12)和第二油缸(15)之间;所述第二油缸(15)及所述夹紧板(16)位于所述旋转夹板(13)整体的长度方向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通过连接套(7)轴向连接在所述凿岩机小车(3)上的钻杆(4)沿着轨梁(2)向着夹紧装置(1)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垂直于所述轨梁(2)并设置在所述连接支座(11)上方的第一油缸(12)动作,所述第一油缸(12)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第一连接点(51)固定不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第一连接点(51)位于所述连接支座(11)远离所述轨梁(2)的一端,所述夹紧装置(1)的第一油缸(12)动作,所述第一油缸(12)缸体与所述连接支座(11)铰接形成的位于所述连接支座(11)远离所述轨梁(2)的一端固定不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夹紧板(16)的自由端朝着所述旋转夹板(13)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的弯钩与所述钻杆(4)接触时,所述第二油缸(15)停止动作,所述旋转夹板(13)的豁口与所述夹紧板(16)的弯钩共同夹紧所述钻杆(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第一油缸(12)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由第一销轴(14)、第一润滑铜套(18)与所述连接支座(11)相交形成的第三连接点(53)旋转;使用时,驱动所述第一油缸(12),所述第一油缸(12)带动所述第一夹钳单元绕着所述第一销轴(14)及其第一润滑铜套(18)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与所述第一油缸(12)夹角为120-150度的第二油缸(15)工作,所述第一夹钳单元与所述第二油缸(15)缸体铰接形成的第四连接点(54)固定不动,所述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第二夹钳单元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所述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第二油缸(15)活塞杆与夹紧板(16)铰接形成的第五连接点(55)随所述第二油缸(15)动作而运动,并带动由第四销轴(110)、第二润滑铜套(111)相连的第六连接点(56)转动,且第六连接点(56)的连接方式与所述第三连接点(53)的方式向相同。
CN202110493327.7A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Active CN113265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3327.7A CN113265499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3327.7A CN113265499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499A CN113265499A (zh) 2021-08-17
CN113265499B true CN113265499B (zh) 2022-09-13

Family

ID=77230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3327.7A Active CN113265499B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549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91206A (en) * 1996-12-10 1998-08-11 Ingersoll-Rand Company Drill pipe handling mechanism
AUPO829097A0 (en) * 1997-07-29 1997-08-21 Universal Drilling Systems (Aust) Pty Limited Apparatus for disconnecting drill rods
EP2415881B1 (de) * 2010-08-04 2013-12-25 TMT Tapping-Measuring-Technology GmbH Haltevorrichtung für eine Bohrstange einer Stichlochbohr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einer Bohrstange
CN102517412B (zh) * 2011-12-22 2014-04-09 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立柱式重型开铁口机
CN103711446B (zh) * 2014-01-15 2016-01-20 恒天九五重工有限公司 一种钻杆拧卸机构
CN105903992B (zh) * 2016-06-23 2021-12-1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螺杆调节式钻杆夹持机构
CN211162751U (zh) * 2019-12-16 2020-08-04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一种双旋转式夹持机构
CN212894791U (zh) * 2020-07-22 2021-04-06 宜昌市燕狮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联动型自动换钎机用夹钳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5499A (zh) 2021-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65499B (zh) 一种基于自动换杆装置的钻杆夹紧方法
CN110788540A (zh) 一种基于机电控制的环形多节点式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181186A (zh) 适于挖掘机斗杆的搭焊工装
CN207255286U (zh) 一种机架移动式钢板在线自动钻孔机
CN214980606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109940303A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横梁定位焊接装置
CN107838692A (zh) 一种用于重型横梁升降龙门机床的横梁夹紧机构
CN208450934U (zh) 一种飞机地板类零件搅拌摩擦焊柔性装夹装备
CN208341782U (zh) 一种钢结构钻孔装置
CN102285526B (zh) 夹板可摆动的胶带夹持制动装置
CN109248985A (zh) 多工位配料复合传送装置
CN103071695A (zh) 主剪压余的打料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挤压机
CN113585990B (zh) 一种水平定向钻机用钻杆自动顶起装置
CN214602746U (zh) 一种用于焊接h形钢的导轨系统
CN205928621U (zh) 一种可控温机械手
CN204738766U (zh) 石油钻采设备、铁钻工及其臂架装置
CN219358533U (zh) 一种中间节主弦杆拼点装置
CN112474948A (zh) U型工件折弯机
CN210997033U (zh) 一种宽幅搅拌摩擦焊装置
CN214498936U (zh) 反井钻机动力头用钻杆限位装置
CN211028867U (zh) 起重机卡圈压入器
CN114669684A (zh) 一种隧道二衬钢筋弯曲安装的机械装置
CN212404152U (zh) 一种芯线加入装置
CN220432868U (zh) 一种钻杆夹紧装置
CN210037484U (zh) 用于电缆折弯测试机的摆动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