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63698A - 侧抽芯和模具 - Google Patents

侧抽芯和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63698A
CN113263698A CN202110693193.3A CN202110693193A CN113263698A CN 113263698 A CN113263698 A CN 113263698A CN 202110693193 A CN202110693193 A CN 202110693193A CN 113263698 A CN113263698 A CN 1132636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er
glue
side core
cor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931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彪
王晓彬
古湘龙
王鹏
黄标
徐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Gree Changsha HVA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69319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63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636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636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27Sprue channels ; Runner channels or runner nozzles
    • B29C45/2701Details not specific to hot or cold runner channels
    • B29C45/2708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抽芯和模具,侧抽芯具有注胶流道,注胶流道的第一端形成用于与热嘴对接的对接口,注胶流道的第二端形成向型腔注胶的进胶口,在合模注胶时,进胶口对应产品的非外观面。本发明的侧抽芯通过在内部设置注胶流道,由于注胶流道的第二端形成的进胶口与产品的非外观面相对应,使型腔的进胶位置位于产品的非外观面位置,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注胶流道绕开了产品的外观面,这样避免了热嘴直接点在产品外观面,从而避免产品外观面上出现瑕疵,保证产品的外观需求。

Description

侧抽芯和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抽芯和模具。
背景技术
在采用HIPS-FR材质注胶时,该材料添加有防火料的成分,在注胶过程中,热嘴直接点在产品的外观面上,会使外观面上产生瑕疵,影响产品的外观,因此,为了避免外观面上产生瑕疵,热嘴不能直接点在产品的外观面上。
为了解决在注胶过程中,热嘴直接点在产品的外观面上,容易使外观面上产生瑕疵的问题,急需一种模具,从而避免外观面上产生瑕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抽芯和模具,解决了热嘴直接点在产品的外观面上,容易使外观面上产生瑕疵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侧抽芯,所述侧抽芯具有注胶流道,所述注胶流道的第一端形成用于与热嘴对接的对接口,所述注胶流道的第二端形成向型腔注胶的进胶口,在合模注胶时,所述进胶口对应产品的非外观面。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口位于所述侧抽芯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进胶口位于所述侧抽芯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流道包括脱模流道;所述侧抽芯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置第一脱模槽;所述侧抽芯还包括脱模块,所述脱模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脱模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脱模槽相对应的第二脱模槽,所述脱模块位于所述安装槽内时,所述第一脱模槽与第二脱模槽围成所述脱模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流道还包括纵向流道和横向流道,所述脱模流道的第一端为所述对接口,所述脱模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纵向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纵向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横向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横向流道的第二端为所述进胶口。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流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第一脱模槽延伸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并与所述纵向流道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流道包括纵向流道和横向流道,所述纵向流道的第一端为所述对接口,所述纵向流道的第二端与所述横向流道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横向流道的第二端为所述进胶口。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流道为多个,多个所述注胶流道间隔分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侧抽芯。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还包括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侧抽芯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和两个所述侧抽芯围成所述型腔。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仁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对接口相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通过热嘴。
进一步地,所述前模仁用于形成所述型腔的外观成型面。
本发明的侧抽芯通过在内部设置注胶流道,在合模注胶时,热嘴与对接口对接并与注胶流道连通,溶融的胶料通过热嘴进入注胶流道,并通过注胶流道进入产品的型腔,实现产品的注塑填充过程,由于注胶流道的第二端形成的进胶口与产品的非外观面相对应,使型腔的进胶位置位于产品的非外观面位置,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注胶流道绕开了产品的外观面,避免了热嘴直接点在产品外观面上,防止产品外观面上出现瑕疵,保证产品的外观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抽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抽芯的立体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侧抽芯的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模具的前模仁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10、注胶流道;11、对接口;12、进胶口;13、脱模流道;13a、第一脱模槽;14、纵向流道;15、横向流道;20、本体;21、安装槽;30、脱模块;40、前模仁;41、通孔;50、后模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
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一,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侧抽芯,侧抽芯具有注胶流道10,注胶流道10的第一端形成用于与热嘴对接的对接口11,注胶流道10的第二端形成向型腔注胶的进胶口12,在合模注胶时,进胶口12对应产品的非外观面。本发明的侧抽芯通过在内部设置注胶流道10,在合模注胶时,热嘴与对接口11对接,使热嘴与注胶流道10连通,溶融的胶料通过热嘴进入注胶流道10,并通过注胶流道10进入产品的型腔,实现产品的注塑填充过程,由于注胶流道10的第二端形成的进胶口12与产品的非外观面相对应,使型腔的进胶位置位于产品的非外观面位置,也就是说,通过设置注胶流道10绕开了产品的外观面,避免了热嘴直接点在产品外观面上,从而防止产品外观面上出现瑕疵,保证产品的外观需求。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与热嘴对接,对接口11位于侧抽芯的顶部,由于热嘴一般都是从模具的上方进入注胶,因此,将对接口11设置在侧抽芯的顶部,可以方便热嘴与对接口11对接,降低设备改造成本。
优选地,进胶口12位于侧抽芯的底部,从而实现从型腔的非外观面位置进胶。
进一步地,注胶流道10包括脱模流道13、纵向流道14和横向流道15,脱模流道13的第一端为对接口11,脱模流道13的第二端与纵向流道14的第一端连通,纵向流道14的第二端与横向流道15的第一端连通,横向流道15的第二端为进胶口12。注胶时,溶融的胶料通过对接口11进入脱模流道13,通过脱模流道13后进入纵向流道14,然后再进入横向流道15,最后从进胶口12进入产品的型腔,实现产品的注塑填充过程,避免了热嘴直接点在产品外观面上,从而防止产品外观面上出现瑕疵,保证产品的外观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流道14设置方式是沿侧抽芯的高度方向延伸的,也就是说,是自侧抽芯的顶部向底部延伸;横向流道15是沿侧抽芯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换句话说,侧抽芯具有一个用于围成型腔的产品成型面,横向流道15向该产品成型面方向延伸。
如图3至图5所示,侧抽芯上设置有安装槽21,安装槽21的槽壁上设置第一脱模槽13a;侧抽芯还包括脱模块30,脱模块30可拆卸地设置在安装槽21内,脱模块30上设置有与第一脱模槽13a相对应的第二脱模槽13b,脱模块30位于安装槽21内时,第一脱模槽13a与第二脱模槽13b围成脱模流道13。由于注胶流道10属于冷流道,在注胶完成后,溶融的胶料会在注胶流道10内冷却凝固,这样就需要将凝固的胶料取出,通过设置脱模块30,在胶料冷却后,可以先将脱模块30取出,使脱模流道13打开,在取出脱模块30的同时,也可以将冷却凝固后的胶料一同带出来,这样方便胶料的脱出。
进一步地,纵向流道14的第一端位于安装槽21的槽底,第一脱模槽13a延伸至安装槽21的槽底并与纵向流道14对接。也就是说,第一脱模槽13a与纵向流道14是连接在一起,并且是相互连通的,这样,在当脱模块30装配好了,可以形成完成的注胶流道10,保证注胶流道10的连续性。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注胶流道10为多个,多个注胶流道10间隔分布。通过设置多个注胶流道,可以与多个热嘴一一对应,从而提高注胶效率,也可以提高胶料进入型腔的均匀性,提高产品质量。
在附图未示出的实施例二中,实施例二的侧抽芯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注胶流道的组成,实施例二中的注胶流道10包括纵向流道14和横向流道15,纵向流道14的第一端为对接口11,纵向流道14的第二端与横向流道15的第一端连通,横向流道15的第二端为进胶口12。这样的注胶流道在工艺上更加方便制造,成本更加低廉。
如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三,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具,包括上述的侧抽芯。
模具还包括前模仁40和后模仁50,侧抽芯为相对设置的两个,前模仁40扣合在后模仁50的上方,扣合在一起的前模仁40和后模仁50的两侧形成的用于安装侧抽芯的凹槽,两个侧抽芯相分别设置在两侧的凹槽内,前模仁40、后模仁50和两个侧抽芯围成型腔。
如图6所示,前模仁40上还设置有与对接口11相对应的通孔41,通孔41自上而下贯穿前模仁40,通孔41的下方为侧抽芯的对接口11,热嘴通过通孔41后与对接口11对接。
需要说明的是,纵向流道14设置方式是沿侧抽芯的高度方向延伸的,是自侧抽芯的顶部向底部延伸,具体到合模时,是自前模仁40的方向向后模仁50的方向延伸;横向流道15是沿侧抽芯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换句话说,侧抽芯具有一个用于围成型腔的产品成型面,横向流道15向该产品成型面方向延伸,具体到合模时,就是朝向前模仁40或后模仁50的方向延伸的。
在合模时,前模仁40用于形成型腔的外观成型面,后模仁50用于形成型腔的非外观成型面。通过注胶流道10将进胶口12的位置设置在靠近后模仁50位置处,使进胶位置位于非外观成型面上,从而避免产品的外观面上出现瑕疵。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抽芯具有注胶流道(10),所述注胶流道(10)的第一端形成用于与热嘴对接的对接口(11),所述注胶流道(10)的第二端形成向型腔注胶的进胶口(12),在合模注胶时,所述进胶口(12)对应产品的非外观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口(11)位于所述侧抽芯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胶口(12)位于所述侧抽芯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胶流道(10)包括脱模流道(13);
所述侧抽芯上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的槽壁上设置第一脱模槽(13a);
所述侧抽芯还包括脱模块(30),所述脱模块(30)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内,所述脱模块(30)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脱模槽(13a)相对应的第二脱模槽(13b),所述脱模块(30)位于所述安装槽(21)内时,所述第一脱模槽(13a)与第二脱模槽(13b)围成所述脱模流道(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胶流道(10)还包括纵向流道(14)和横向流道(15),所述脱模流道(13)的第一端为所述对接口(11),所述脱模流道(13)的第二端与所述纵向流道(14)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纵向流道(14)的第二端与所述横向流道(15)的第一端连通,所述横向流道(15)的第二端为所述进胶口(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纵向流道(14)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底,所述第一脱模槽(13a)延伸至所述安装槽(21)的槽底并与所述纵向流道(14)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抽芯,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胶流道(10)为多个,多个所述注胶流道(10)间隔分布。
8.一种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抽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还包括前模仁(40)和后模仁(50),所述侧抽芯为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前模仁(40)、所述后模仁(50)和两个所述侧抽芯围成所述型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模仁(40)用于形成所述型腔的外观成型面,所述前模仁(40)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对接口(11)相对应的通孔(41),所述通孔(41)用于通过热嘴。
CN202110693193.3A 2021-06-22 2021-06-22 侧抽芯和模具 Pending CN11326369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3193.3A CN113263698A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抽芯和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93193.3A CN113263698A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抽芯和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63698A true CN113263698A (zh) 2021-08-17

Family

ID=7723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93193.3A Pending CN113263698A (zh) 2021-06-22 2021-06-22 侧抽芯和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6369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81201B2 (ja) タンデム型射出成形装置およびそれを使用する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217021287U (zh) 侧抽芯和模具
CN212171165U (zh) 一种用于生成45度弯头pvc管件的多腔热流道模具
CN113263698A (zh) 侧抽芯和模具
CN106626258B (zh) 冷流道注塑模具
CN101244621B (zh) 一种橡胶注射成型的冷流道
CN215472732U (zh) 一种新型用料均衡的双浇口注塑模具
CN216032145U (zh) 一种二次注射模具
CN113334696B (zh) 一种长条状塑料产品注塑模具及加工方法
CN212764418U (zh) 一模多腔汽车线束专用扎带精密注塑成型模
CN219133052U (zh) 多腔壳体注塑模具
CN211968271U (zh) 一种新型塑料扎带模具
CN217514438U (zh) 一种管件热流道模具
CN216329799U (zh) 一种后模二次抽芯模具
WO2023035418A1 (zh) 一种注塑模具多点直顶进胶机构
CN219820534U (zh) 整板键帽注塑模具
CN215703697U (zh) 一种投影仪外壳注塑成型模具
CN211868494U (zh) 双浇口注塑模具
CN216544498U (zh) 一种三板模装置
CN109421222A (zh) 一种注塑模具及注塑机
CN216609864U (zh) 一种pvc管件点浇口全热流道模具
CN210308818U (zh) 具有进胶机构的齿盘模具
CN215550616U (zh) 型芯反置的注塑模具
CN211993949U (zh) 乘用车窗口密封板料件注塑模具
CN219095777U (zh) 一种网络通信连接器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