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8625A -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8625A
CN113258625A CN202010088574.4A CN202010088574A CN113258625A CN 113258625 A CN113258625 A CN 113258625A CN 202010088574 A CN202010088574 A CN 202010088574A CN 113258625 A CN113258625 A CN 113258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harging
voltage
modul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85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彦腾
孙长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85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8625A/zh
Priority to US16/923,397 priority patent/US11575274B2/en
Priority to JP2020122931A priority patent/JP7012789B2/ja
Priority to KR1020200091331A priority patent/KR102487354B1/ko
Priority to EP20188495.4A priority patent/EP3866298A1/en
Publication of CN113258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86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from ac mains by converters
    • H02J7/04Regulation of 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2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frequency wav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5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additional energy repeaters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9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detection or optimisation of position, e.g. align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45Authentication, i.e. circuits for checking compatibility between one component, e.g. a battery or a battery charger, and another component, e.g. a powe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20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2207/30Charge provided using DC bus or data bus of a 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收发器、电压转换模组、及电源模组;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电压转换模组,连接在收发器及所述电源模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时,将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向充电时,将所述收发器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供给所述电源模组;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充电装置供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在所述充电装置充电时,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包括很多可穿戴设备和智能终端开始应用无线充电技术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WPC为标准的磁感应无线充电技术和A4WP为标准的磁共振技术。目前,移动终端采用无线充电的场景越来越多,并且很多手机都支持了无线反充技术,比如三星、小米、华为、苹果等主流厂商,但现有手机端支持的反充功率大都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收发器、电压转换模组、及电源模组;其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连接在所述收发器及所述电源模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时,将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向充电时,将所述收发器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供给所述电源模组;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组,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连接;
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升压所使用的所述升压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关模组,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电源模组之间;所述开关模组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
所述开关模组,还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控制模组发送的控制信号,切换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充电装置的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的隔离;其中,所述供电回路为所述电源模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收发器所形成的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为所述收发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及所述电源模组所形成的回路。
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池及第一充电管理芯片;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之间,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将经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之后的电压调节在设定阈值范围内。
上述方案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电源模组还包括:第二充电管理芯片;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与所述第一终端的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与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用于基于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向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发送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是否导通的控制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导通时,将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所述有线充电信号传输给所述电源模组。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放电控制信号;
确定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是否为反向供电控制信号;
若所充放电信号是反向供电控制信号,则从至少两种备选升压模式中选择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电池电压进行升压;
基于升压后的反向供电信号,向外界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所使用的升压比,其中,所述升压比包括至少两种升压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充放电是正向充电控制信号,则调取相应正向充电降压模式对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降压,并基于降压后的电压对所述第一终端充电。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检测信号;
接收基于所述检测信号返回的反馈信号;
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预定范围内存在第二终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确定对应发送所述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
所述发送检测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频率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成功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一升压比工作,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失败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二升压比;其中,所述第一升压比大于所述第二升压比。
上述方案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
或者,
基于解调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获得所述认证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信息是基于所述认证请求返回的,或者,所述认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推送的。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充电能力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及所述充电能力信息,确定控制所述升压比的充放电控制信号。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充电,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终端的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给所述电池模组充电。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收发器、电压转换模组及电源模组,所述收发器可以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可以将所述收发器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给所述电压模组,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终端的正向充电;且,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可以将所述电压模组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将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如此,所述充电装置既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充电,也可以将所述第一终端作为无线充电发射器使用,给其它接收设备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及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无线充电需求。
并且,由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使得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能够采用合适的升压比对其它接收设备进行充电,能够满足其它接收设备充电的需求。且,若所述电压转换模组采用比较高的升压比,还能大大提高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功率,有利于加快其它接收设备的充电速度及提高供电效率。
且,由于本公开中是通过提升电压的方式来增加所述第一终端用于供电的功率,这样能够确保收发器中线圈中的电流在可控范围内,减少线圈发热,从而减少线圈耗损。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的框图,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收发器11、电压转换模组12、及电源模组13;其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连接在所述收发器11及所述电源模组13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时,将所述电源模组13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11,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向充电时,将所述收发器11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供给所述电源模组13;
所述收发器11,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
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充电装置,应用在第一终端中。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为任意一种可接收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例如,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或笔记本电脑,等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或正向充电。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所述收发器向外辐射无线电信号;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时,所述接收器接收无线电信号。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包括线圈;所述线圈用于发生电磁感应,以发送或接收无线电信号。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为N:1的模组或者1:N的模组;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例如,所述N为2、3或4等。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例如,所述升压比可以为2:1、3:1或4:1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为N:1的模组,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1:N,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N倍;当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N:1,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1
例如,所述1:1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1倍;所述1:2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2倍;所述1:3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3倍;所述1:4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4倍;所述4:1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2
倍;所述3:1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3
倍;所述2:1用于指示输出电压是输入电压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4
倍。
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工作在升压模式。
例如,当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1:4的模组,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电压转换模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可以在1:4、1:3、1:2及1:1之间切换。
又如,当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1:3比的模组,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电压转换模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可以在1:3、1:2、及1:1之间切换。
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工作在降压模式。
例如,当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4:1的模组,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时,电压转换模组输入电压与输出电压的比值可以在4:1、3:1、2:1及1:1之间切换。
又如,当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3:1的模组,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时,电压转换模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可以在3:1、2:1及1:1之间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比值为1:1时,可认为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一个直通开关。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也可以认为是调节电流的模组,例如,当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1:4的模组时,若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升压比为1:4,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4倍,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输出电流为输入电流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5
倍;若所述第一终端采用的升压比为1:3,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3倍,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输出电流为输入电流为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066
倍。。
这里,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实现的电压或流转换功能,可以用电荷泵技术等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还可以用于实现直流到交流,或者交流到直流电的转换。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将升压后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若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将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后再降压。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逆变整流模组。其中,所述逆变整流模组位于所述收发器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时,将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输出的直流电压转换为交流电压;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向充电时,将收发器输出交流电压转换为直流电压。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压模组1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芯片,也可以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外围电路,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收发器、电压转换模组及电源模组,所述收发器可以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可以将所述收发器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给所述电压模组,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终端的正向充电;且,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可以将所述电压模组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所述收发器将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如此,所述充电装置既可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充电,也可以将所述第一终端作为无线充电发射器使用,给其它接收设备进行充电,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智能化及进一步满足了用户的无线充电需求。
并且,由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使得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能够采用合适的升压比对其它接收设备进行充电,能够满足其它接收设备充电的需求。且,若所述电压转换模组采用比较高的升压比,还能大大提高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功率,有利于加快其它接收设备的充电速度及提高供电效率。
且,由于本公开中是通过提升电压的方式来增加所述第一终端用于供电的功率,这样能够确保收发器中线圈中的电流在可控范围内,减少线圈发热,从而减少线圈耗损。
如图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组14,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3连接;
所述控制模组14,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3的升压所使用的所述升压比。
这里,所述控制模组14通常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述使用的升压比,控制所述充电装置中开关的导通与关断等操作。所述控制模组可以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来执行指令,以完成相应的操作。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组可以控制信号等,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升压所使用的升压比。例如,若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为1:4的模组,若所述控制模组可以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升压比为1:4、1:3、1:2或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控制模组控制所述电压模组升压所使用的升压比,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在反向供电时,采用不同的升压比,以适应于不同接收设备的充电需求等。
请再次参见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关模组15,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及所述电源模组13之间;所述开关模组15包括:第一开关器件151和第二开关器件152;
所述开关模组15,还与所述控制模组14连接,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控制模组14发送的控制信号,切换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充电装置的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的隔离;其中,所述供电回路为所述电源模组13、所述第一开关器件151、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及所述收发器11所形成的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为所述收发器11、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所述第二开关器件152及所述电源模组13所形成的回路。
在图2中,标识①用于表示所述供电回路,标识②用于表示所述充电回路。
这里,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均可以为各种开关器件。例如,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继电器、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等,在此不作限制。
在本公开实施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且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断开时,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断开、且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导通时,所述第一终端用于正向充电。如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器件与第二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否来实现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的隔离。
在现有技术中,并未实现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的隔离。例如,如图3所示的充电装置,其通过一个第一开关器件连接电压转换模组及第一充电管理芯片,通常通过限定:当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且第一充电芯片不工作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用于反向供电;当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且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工作时,控制所述充电装置用于正向充电。如此,并未实现用于反向供电的供电回路以及用于正向充电的充电回路之间的隔离。且,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并非基于1:N升压比的转换器,因为所述充电装置的充电功率并不高,且,充电效率也不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组13包括:电池131及第一充电管理芯片132;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151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及所述电池131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152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与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132之间,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132与所述电池131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132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将经所述电压转换模组12升压之后的电压调节在设定阈值范围内。
这里,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为用于无线充电管理的芯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器件可以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电池直接连接,当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便于从电池中获取能量经供电回路向外界辐射无线信号。
而所述第二开关器件与所述电池之间还连接有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可以当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充电时,基于所述第一管理芯片控制输入到电池的电压大小。如此,当经充电回路输入到电池的电压过大时,还能控制输入电池的电压降低,以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充电的过压保护。,
请参照参见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器件16;所述电源模组还包括:第二充电管理芯片133;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16与所述第一终端的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与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132用于基于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向所述第三开关器件16发送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16是否导通的控制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三开关器件16导通时,将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所述有线充电信号传输给所述电源模组。
这里,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均可以为各种开关器件。例如,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可以为单刀单掷开关、继电器、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等,在此不作限制。
这里,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为用于有线充电管理的芯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第二充电管理芯片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否,实现是否通过有线充电信号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充电。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开关器件还可以与控制模组连接。如此,可以通过控制模组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的导通或关断,从而实现是否通过有线充电信号对所述第一终端的充电。如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器件、第二开关器件或第三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否,从而实现第一终端是否用于无线反向供电、无线正向充电或有线充电的场景。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下一种充电方法的描述,与上述一种充电装置的描述对应的。对于本公开中的充电方法实施例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所述的充电装置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获取充放电控制信号;
步骤S32,确定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是否为反向供电控制信号;
步骤S33,若所述充放电信号是反向供电控制信号,则从至少两种备选升压模式中选择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电池电压进行升压;
步骤S34,基于升压后的反向供电信号,向外界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充电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为任意一种可接收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例如,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为移动通信设备或笔记本电脑,等等。这里,所述第一终端也可以用于发送射频信号。
这里,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包括:反向供电控制信号或正向充电控制信号。这里,所述反向供电控制信号对应反向供电升压模式;所述正向充电控制信号对应正向充电降压模式。
这里,所述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包括至少两种备选反向供电升压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5,若所述充放电信号是正向充电控制信号,则调取相应的所述正向充电降压模式对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降压,并基于降压后的电压对所述第一终端充电。
这里,所述反向供电升压模式为将输入电压提升预定比例后输出;所述正向充电降压模式将输入电压降低预定比例后输出。
例如,若所述反向供电升压模式为1:4,则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4倍;若所述正向充电模式为4:1,则输出电压为输入电压的
Figure BDA0002382922530000101
倍。
这里,所述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可以为1:N的模式;所述正向充电降压模式为1:N的模式;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所使用的升压比,其中,所述升压比包括至少两种升压比。
这里,所述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为1:N的模式;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若所述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为1:4,则所述升压比可以为1:2、1:3或1:4。若所述目标反向供电模式为1:3,则所述升压比可以为1:2或1:3。
这里,所述升压比可以为1:N;例如,所述升压比可以为1:2、1:3或1:4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判断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为反向供电控制信号,则调取相应的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电池电压进行升压,并向外界发送无线充电信号;如此,实现所述第一终端对其它接收设备的供电。且,本公开实施例中,是通过提升电压的方式来增加第一终端供电的功率,一方面,能够确保第一终端向外界发送无线充电信号的线圈中的电流在可控范围内,从而减少线圈发热,进而减少线圈损耗;另一方面,还能加快其它接收设备的充电速度及提高供电效率。
且,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充放电控制信号,确定反向供电升压模式中所使用的升压比,使得所述第一终端可以在不同的升压比之前切换。如此,可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能够采用合适的升压比对其它接收设备进行充电,满足其它接收设备充电的需求。
且,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若判断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为正向充电控制信号,则调取相应正向充电降压模式对对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降压,并基于降压后的电压对所述第一终端供电,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充电。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1,发送检测信号;
步骤S42,接收基于所述检测信号返回的反馈信号;
步骤S43,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预定范围内存在第二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信号为模拟回音检测信号。例如,所述检测信号为ping信号。
这里,所述检测信号为小于预定频率的信号。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检测信号的频率越大,所述检测信号中携带的能量越大;因而过高频率的检测信号可能会造成第二终端接收端芯片的过压损坏;如此,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将所述检测信号频率限定在预定频率以下,以减少对所述第二终端接收端芯片的损坏。
这里,所述反馈信号与所述检测信号的频率不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定范围为小于5毫米的范围。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为任意一种可接收射频信号的电子设备。例如,所述第二终端可以移动通信设备,如手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一定频率的检测信号,若接收到基于检测信号返回的反馈信号,例如,若接收到频率发生变化的反馈信号,则也可以确定出所述第一终端预定范围内存在第二终端。如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无线充电。
在实际应用中,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充电装置,若所述第一终端开启无线反向供电软件开关,控制模组控制第一开关器件导通、且控制第二开关器件断开,则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确定对应发送所述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
所述发送检测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频率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在实际应用中,如图2所示,基于Vout处的电压,所述Vout处电压为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确定对应发送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
例如,建立一个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Vout处电压)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列表;将所述对应关系列表存储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检测当前Vout处电压;基于所述对应关系列表,选取与当前Vout处电压对应的频率作为目标频率。
对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可认为是供电电压。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供电电压大于第一电压阈值,所述目标频率大于第一频率阈值;若所述供电电压小于第二电压阈值,所述目标频率小于所述第一频率阈值;其中,所述第一电压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压阈值,所述第一频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频率阈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基于不同第一终端供电升压后的电压,选则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并基于所述目标频率发送所述检测信号。如此,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信号告知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发出供电电压的大小,以利于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选择该第一终端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成功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一升压比工作,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失败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二升压比;其中,所述第一升压比大于所述第二升压比。
其中,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
或者,
基于解调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获得所述认证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获取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可以通过带外通信或带内通信的方式获取。其中,通过带外通信的一种方式为: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例如,可以通过NFC、Zigbee、或蓝牙等通信方式,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认证信息。其中,通过带内通信的一种方式为:基于解调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获取所述认证信息。例如,所述第二终端将所述认证信息捆绑到所述无线充电信号中,随所述无线充电信号一起发出;如此,所述第一终端基于解调接收的所述无线充电信号,获得所述认证信息。
如此,若采用带内通信方式进行所述认证信息的发送,可以直接从无线充电信号中获取到所述认证信息,无需再独自发送认证信息,从而能够节省通信资源。
若采用带外通信方式进行所述认证信息的发送,可以降低认证信息受到负载波动和线圈耦合等的影响,减少认证信息的信号解调失败的概率,从而减少断充电的概率,进而使得通信质量得到大大提升。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认证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为合法的认证设备,若是,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认证成功;若否,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失败。
在一实施例中,若认证成功,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采用私有协议进行无线充电;若认证失败,所述第一终端和所述第二终端采用标准QI规范的BPP协议或者EPP协议进行充电。
这里,所述BPP协议为支持5W的无线充电协议,所述EPP为支持10W的无线充电协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升压比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采用私有协议进行无线充电时确定的升压比。例如,所述第一升压比为1:2或者1:4。所述第二升压比可以上述实施例中采用QI规范的BPP协议或EPP协议确定的升压比。例如,所述第二升压比可以为1:1。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通过认证,若认证通过,则采用相对比较高的升压比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无线充电;若认证失败,则采用相对比较低的升压比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无线充电。如此,可以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类型,来确定合适的升压比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信息是基于所述认证请求返回的,或者,所述认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推送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主动对所述第二终端发起认证请求,有利于所述第二终端基于认证请求发送认证信息,从而基于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通过认证。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向第二终端发送认证请求,也可以基于带内通信方式或者带外通信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充电能力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及所述充电能力信息,确定控制所述升压比的充放电控制信号。
这里,所述充电能力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接收充电功率、接收充电电压及接收充电电流。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根据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及充电能力信息,确定合适所述第二终端充电的电压比,从而能够满足所述第二终端的充电需求。例如,若所述第二终端为认证通过的接收设备,但所述第二终端能够接收的充电供功率小于预定功率,则所述第一终端可以确定出与所述预定功率对应的电压比。如此,能够满足第二充电需求的条件下,还降低因充电功率过高而对所述第二终端的损坏。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仅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确定控制所述升压比的充放电控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充电,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终端的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Serial Bus,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给所述电池模组充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能够利用第一终端的USB接口接收有线充电信号,从而实现对所述第一终端的有线充电。
为了进一步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其中,所述充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1:启动第一终端的无线反向供电开关;
可选地,响应于开启所述第一终端显示界面的反向供电开关的操作,启动所述第一终端的无线反向供电升压模式。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为无线反充设备。例如,所述第一终端可以为手机。
这里,所述第一终端充电装置的处理器根据充放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器件导通,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器件断开;其中,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基于作用于所述第一终端显示界面的反向供电开关产生。
这里,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的控制模组。
步骤S52:控制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升压模式的升压比为1:N;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控制反向供电升压模式的升压比为1:N;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以使得所述第一终端的收发器的供电电压提升到输入所述收发器的N倍。
这里,若所述1:N为1:2,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供电电压为2×VBAT;其中,所述一VBAT为一个电池电压。例如,一个VBAT为(3.9,4.4)V左右,则所述供电电压为(7.8,8.8)V左右。
在一实施例中,若所述电池为两串电池系统,则可以控制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升压模式的升压比为1:1。如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供电电压也为2×VBAT。
步骤S53:控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收发器处于反向供电升压模式;
可选地,若所述处理器检测到所述收发器的输出端有供电电压后,通过I2C接口初始化所述收发器,控制所述收发器工作在发送模式,以使得所述收发器向外界辐射无线信号。
步骤S54:发送目标频率的检测信号;
可选地,所述收发器自动检测供电电压,根据所述供电电压确定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并基于所述目标频率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这里,所述检测信号为Ping信号。
步骤S55:进行标准QI规范的BPP协议识别;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对预定范围内的第二终端进行标准QI规范的BPP协议识别。
这里,在实际应用中,第二终端放置在所述第一终端的上面;此时,所述接收设备的线圈与所述第一终端的线圈在预定距离范围内;若第一终端检测到发送的检测信号的频率发生了变化,确定预定范围内存在所述第二终端。
这里,所述第二终端为接收设备;接收设备为任意能够接收无线信号的设备。例如,所述接收设备为手机。
步骤S56:所述第一终端基于标准QI规范的BPP协议对所述第二终端充电;
步骤S57:确定所述第二终端是否认证成功;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认证请求,并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基于所述认证请求返回的认证信息;若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合法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认证通过;若基于所述认证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不是合法设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失败。
在一实施例中,若认证通过,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升压比为1:N;若认证失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的升压比为1:1。
在实际应用中,若认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采用上述步骤S52中确定的1:N反向供电;若认证失败,则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维持上述步骤S55中的标准QI规范BPP反向供电。
在其它实施例中,当确定所述第二终端认证通过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S58:接收所述第二终端的充电能力信息,并基于所述充电能力信息确定所述升压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所述充电能力信息;并基于所述充电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升压的升压比。
例如,所述第二终端的终端能力信息为20W功率信息,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升压比为1:4。此时,所述第一终端的供电电压为4×VBAT;若一个VBAT为(3.9,4.4)V,则所述第一终端的供电电压为(3.9,4.4)V,则所述第一终端收发器的线圈基本保证在1.25A以内。如此,能够大大线圈发热。
步骤S59: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反向供电。
可选地,若确定所述第二终端移开到目标距离处,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反向供电;其中,所述目标距离在所述预定距离范围外;或者,响应于关闭所述第一终端显示界面的反向供电开关的操作,控制所述第一终端停止反向供电。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终端的所述处理器断开所述第一开关器件,以停止所述第一终端的反向供电。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的收发器还具备实现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异物检测功能的其中至少之一的模块,用以提高所述第一终端工作的安全性。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反向供电时,若采用的升压比为1:4或者更高的升压比,其提供的供电电压可达到20W或者以上,大大提高了无线充电的功率。并且,本公开实施例,在提高无线充电的功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提升供电电压,来提高无线充电的效率。且,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提升供电电压来增加功率,相对的可以使得线圈中的电流限定在可控范围内,从而减少线圈发热,减少对线圈的损耗。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授权认证,确定对认证成功的接收设备采用1:N的升压比,或者基于接收设备的充电能力信息,确定1:N的升压比进行充电,其中,所述N为大于1的正整数;或者,对认证失败的接收设备维持普通的BPP充电;从而能够根据接收设备的充电能力以及功率需求等,选择合适的充电模式进行充电。如此,还能提高无线充电领域规范管理及安全性,仅针认证成功的接收设备采用相对高的功率进行充电。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方法。
所述存储器可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非临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在通信设备掉电之后能够继续记忆存储其上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可以通过总线等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例如,实现如图5-图7所示的方法的至少其中之一。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装置800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8,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所述的充电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充电装置包括:收发器、电压转换模组、及电源模组;其中,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至少包括两种升压比;其中,
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连接在所述收发器及所述电源模组之间,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反向供电时,将所述电源模组的输出电压升压之后提供给所述收发器,在所述第一终端正向充电时,将所述收发器提供的输入电压降压之后供给所述电源模组;
所述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基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后的电压向外辐射无线充电信号,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接收无线充电信号并将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转换为输入电压传输给所述电压转换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控制模组,与所述电压转换模组连接;
所述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的升压所使用的所述升压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开关模组,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电源模组之间;所述开关模组包括:第一开关器件和第二开关器件;
所述开关模组,还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基于接收的所述控制模组发送的控制信号,切换开关状态,以实现所述充电装置的供电回路与充电回路的隔离;其中,所述供电回路为所述电源模组、所述第一开关器件、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收发器所形成的回路;所述充电回路为所述收发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所述第二开关器件及所述电源模组所形成的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组包括:电池及第一充电管理芯片;
所述第一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及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第二开关器件连接在所述电压转换模组与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之间,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管理芯片在所述第一终端充电时,将经所述电压转换模组升压之后的电压调节在设定阈值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第三开关器件;所述电源模组还包括:第二充电管理芯片;
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与所述第一终端的USB接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器件与所述电池之间;
所述第二充电管理芯片用于基于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向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发送控制所述第三开关器件是否导通的控制信号;其中,当所述第三开关器件导通时,将所述USB接口接收的所述有线充电信号传输给所述电源模组。
6.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充放电控制信号;
确定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是否为反向供电控制信号;
若所述充放电信号是反向供电控制信号,则从至少两种备选升压模式中选择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对所述第一终端的电池电压进行升压;
基于升压后的反向供电信号,向外界发送无线充电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充放电控制信号,确定所述目标反向供电升压模式所使用的升压比,其中,所述升压比包括至少两种升压比。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充放电信号是正向充电控制信号,则调取相应的正向充电降压模式对接收到的无线充电信号进行降压,并基于降压后的电压对所述第一终端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检测信号;
接收基于所述检测信号返回的反馈信号;
基于所述反馈信号,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预定范围内存在第二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终端供电时升压后的电压,确定对应发送所述检测信号的目标频率;
所述发送检测信号,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频率发送所述检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成功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一升压比工作,在所述第二终端认证失败时,控制所述升压比以第二升压比;其中,所述第一升压比大于所述第二升压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认证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
或者,
基于解调接收的无线充电信号,获得所述认证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终端提供的所述认证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发送认证请求;其中,所述认证信息是基于所述认证请求返回的,或者,所述认证信息为所述第二终端推送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的充电能力信息;
基于所述认证信息及所述充电能力信息,确定控制所述升压比的充放电控制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第一终端充电,还可以利用所述第一终端的USB接口接收的有线充电信号,给所述电池模组充电。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实现权利要求6-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其中,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6-15任一项所述的充电方法。
CN202010088574.4A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2586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8574.4A CN113258625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6/923,397 US11575274B2 (en) 2020-02-12 2020-07-08 Bidirectional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0122931A JP7012789B2 (ja) 2020-02-12 2020-07-17 充電方法、装置、端末及び記憶媒体
KR1020200091331A KR102487354B1 (ko) 2020-02-12 2020-07-23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단말기 및 저장매체
EP20188495.4A EP3866298A1 (en) 2020-02-12 2020-07-30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8574.4A CN113258625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8625A true CN113258625A (zh) 2021-08-13

Family

ID=71894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8574.4A Pending CN113258625A (zh) 2020-02-12 2020-02-12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75274B2 (zh)
EP (1) EP3866298A1 (zh)
JP (1) JP7012789B2 (zh)
KR (1) KR102487354B1 (zh)
CN (1) CN1132586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2002A (zh) * 2019-07-31 2019-11-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94023B2 (ja) 2005-03-31 2010-01-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間の電力移動システム
KR20110103297A (ko) 2010-03-12 2011-09-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충전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60632B1 (ko) 2010-05-19 2017-07-21 퀄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적응형 무선 에너지 전송 시스템
KR101880030B1 (ko) * 2011-08-25 2018-07-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전력 전송 시스템에서 2개의 소스 공진기를 이용해서 자기장을 제어하는 소스 장치 및 방법
US10038339B2 (en) 2012-08-13 2018-07-31 WIPQTUS Inc. Dual mode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JP6285441B2 (ja) 2012-09-07 2018-02-28 アクセス ビジネス グループ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双方向無線電力伝送用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9543074B2 (en) * 2012-09-12 2017-0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recep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US9793740B2 (en) * 2012-11-26 2017-10-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arge control in wireless charging system
KR102195109B1 (ko) 2013-11-20 2020-12-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장치 및 방법
KR102295182B1 (ko) * 2014-07-29 2021-09-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직류-직류 변환 회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력 관리 칩 패키지
WO2016151889A1 (ja) 2015-03-23 2016-09-2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双方向非接触給電装置および双方向非接触給電システム
JP6125057B1 (ja) 2016-01-26 2017-05-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充電電力の融通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KR20180006665A (ko) 2016-07-11 2018-01-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무선 충전 기기를 이용한 전력 수집 장치 및 제어 방법
US10418857B2 (en) 2016-11-29 2019-09-17 Wits Co., Ltd.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JP6886295B2 (ja) * 2017-01-13 2021-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20200127176A (ko) 2018-03-05 2020-11-10 소니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장치, 전력 분배 제어 방법 및 프로그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575274B2 (en) 2023-02-07
JP2021129492A (ja) 2021-09-02
JP7012789B2 (ja) 2022-01-28
KR20210103369A (ko) 2021-08-23
KR102487354B1 (ko) 2023-01-11
EP3866298A1 (en) 2021-08-18
US20210249890A1 (en) 2021-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2710B (zh) 无线充电方法及终端
KR102252248B1 (ko) 무선충전 통신방법, 장치, 디바이스, 프로그램 및 저장매체
CN107546873B (zh) 无线充电距离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637415B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存储介质
CN113258625A (zh)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448694B (zh) 无线充电设备、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2448488A (zh) 电子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2186823B (zh) 无线充电方法、电路及系统
CN112311035B (zh) 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0032B (zh) 无线充电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EP4170855A1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6095B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743172A (zh) 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667685A (zh) 无线充电系统、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72728A (zh) 一种无线充电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365722A (zh) 无线充电装置以及方法
CN114825495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31375A (zh) 充电模组、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06429A (zh) 充电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937828A (zh) 无线充电器的温控方法、无线充电器及电子设备
CN117767454A (zh) 无线充电方法、接收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9772A (zh) 供电电路、供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7277522A (zh) 无线充电电路、无线充电方法、装置、介质、芯片及终端
CN114552683A (zh) 检波电路、无线充电装置、终端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224822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