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4822A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4822A
CN113224822A CN202110580163.1A CN202110580163A CN113224822A CN 113224822 A CN113224822 A CN 113224822A CN 202110580163 A CN202110580163 A CN 202110580163A CN 113224822 A CN113224822 A CN 113224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terminal equipment
mode
stat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01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佳烁
阮班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01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24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24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4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在基于充电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在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控制终端设备进入与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通过充电模式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本公开能够在不改变充电电路架构,且不增加特定的电子器件的基础上,便可通过使用场景的识别、状态信息的监测,以及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的通信,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充电模式,能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匹配,进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的普及,终端设备的充电功率越来越大,充电速度也越来越快,且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也越来越多,充电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随着充电功率的增加,发热总量也在增加,为了散热,需要改变充电电路架构,不仅增加了硬件的散热成本,还使得在充电效率和速率在与充电温升的博弈平衡中存在较大牺牲,导致充电速率提升不明显,充电效果不佳,进而降低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可选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可选的,所述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可选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之后,可以先确定出与该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进而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充电模式,能够在不改变充电电路架构,且不增加特定的电子器件的基础上,便可通过使用场景的识别、状态信息的监测,以及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的通信,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充电模式,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匹配,进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效果更佳。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关技术的充电电路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三。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12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1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101中,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步骤102中,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在步骤103中,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充电模式满足预设映射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该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任意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和固定终端,其中,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者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固定终端可以包括: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等。其中,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可以包括:常规充电场景(如,待机充电场景)、游戏充电场景、摄像充电场景(如,拍照充电场景、录像充电场景)、影音充电场景、通话充电场景等。
其中,待机充电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没有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场景。游戏充电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有游戏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场景。摄像充电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有拍照应用或者录像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场景。影音充电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有音频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场景。通话充电场景包括: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有通话应用处于运行状态的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上当前运行的应用来确定。当前运行的应用至少包括:前台运行的应用。例如,在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游戏应用或视频应用,则使用场景可以是游戏充电场景或视频充电场景。再例如,在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的前台或后台均未运行应用时,使用场景则是待机充电场景;其中,待机充电场景是终端设备处于开机状态,但未运行有应用的场景。如夜晚睡觉不关机,且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有充电连接时,大多处于待机充电场景。再例如,在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拍照应用或者录像应用,则使用场景可以是拍照充电场景或者录像充电场景。再例如,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通话应用,则使用场景可以是通话充电场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整体耗电速率来确定。而终端设备的整体耗电速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前台和后台运行的第三方应用的耗电速率,以及系统应用的耗电速率之和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可以从各个方面,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确定,本公开仅对部分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按照其它方式来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在此不一一列举。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可以包括:充电状态信息(如,充电类型、充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等)、电池状态信息(如,电池电量、健康状态、饱和程度等)、温升状态信息(如,终端设备的壳温)等。
其中,终端设备的充电类型可以根据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充电协议确定,充电设备和终端设备所支持的充电协议不同,所对应的充电类型不同。例如,充电类型可以包括:支持电力输送(Power Delivery,PD)协议的类型。充电设备的供电能力由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确定,也就是说,具有不同充电功率的充电设备的供电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越大,所对应的供电能力越强。电池的健康状态可以用于表征电池的老化程度,例如,可以根据电池的使用时长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再例如,电池的使用时长越长,表明电池的健康状态越差,再例如,也可以根据电池的温度来确定电池的健康状态,如,电池的温度越高,表明电池的健康状态越差等。电池的饱和程度可以根据电池的电量余量来确定电池的饱和程度,其中,电池的电量余量可以与电池的饱和程度正相关,如,电池的电量余量越高,则电池的饱和程度越高,电池的电量余量越低,电池的饱和程度越低。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之后,可以在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与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例如,可以预先设置终端设备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状态信息和充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实现的过程中,如果确定了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则可以在当前使用场景下,获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该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出与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进而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充电模式,以按照该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以当前使用场景是游戏充电场景,状态信息是终端设备的电池温度为例,在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是游戏充电场景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电池温度是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在终端设备的电池温度高于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表示终端设备的健康状态不佳,由于游戏充电场景下终端设备的温度升高较快,这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常规充电模式或者慢速充电模式,以减少终端设备的温度继续升高,导致电池损坏的可能性。
再例如,在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是待机充电场景时,这时没有额外的应用运行,且状态信息显示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正常时,由于终端设备在待机充电场景下所产生的热量较少,这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快速充电模式,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充电效率。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相关技术的充电电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相关技术中在手机和充电器之间设置有开关,通过开关直接将充电器的输出端与手机的电池输入端相连,相当于充电器输出的电流直接经过一个开关就流进了电池,虽然无充电芯片的支持,但需要改变原有的充电电路架构。且该方案需要定制线材和控制器的控制芯片,存在成本高的问题;充电器的输出端与手机的电池输入端通过一个开关直接相连,在安全方面有更多的隐患,需要引入更多、更复杂的保护机制,也会增加电路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而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之后,可以先确定出与该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进而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充电模式,能够在不改变充电电路架构,且不增加特定的电子器件的基础上,便可通过使用场景的识别、状态信息的监测,以及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的通信,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充电模式,能够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匹配,进而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效果更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包括:确定所述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映射关系,在所述状态信息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之间的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时,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第一充电模式可以包括:快速充电模式。这里,快速充电模式的充电效率高于普通充电模式和慢速充电模式的充电效率。
在实现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状态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充电条件可以预先确定,例如,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状态信息确定充电条件。再例如,可以通过历史使用场景和历史状态信息对预设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模型,在充电的过程中,可以将获取的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输入该目标模型,以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预设模型可以包括:神经网络模型等。再例如,也可以通过人工的方式定义充电条件,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再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摄像充电场景,且终端设备的电池电量的余量小于设定余量阈值,则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这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第一充电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充电模式之前,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状态信息与第一充电模式之间的关系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第一预设映射关系,如果该状态信息与第一充电模式之间的关系满足第一预设映射关系,则确定终端设备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这样,能够减少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充电模式失败或者误进第一充电模式的可能性。
这里,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根据相关的硬件参数确定。例如,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硬件参数和/或充电线缆的硬件参数确定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终端设备的电池的健康状态、电池电流以及终端设备的壳温等因素作为确定充电模式切换条件的因素,可以根据需要确定,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再例如,可以根据充电设备的最大充电功率和/或充电线缆的最大支持电流确定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再例如,以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当前的充电电流为例,在充电线缆的最大支持电流为3安培(A)时,则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包括: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3A,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3A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
这里,第一子模式包括:低压直充模式。终端设备在低压直充模式下,能够将电网的输出电压降为配电电压,以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在低压直充模式下,不需要中间级的电压变换,由充电设备直接给终端设备的电池供电。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以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匹配。
以第一子模式是低压直充模式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上述模式切换的过程执行成功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入低压直充模式进行1:1充电。由此可知,低压直充模式中,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之后,可以对充电电路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调整充电电路中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等,如,可以在保护电路中设置滑变电阻,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之后,可以对保护电路中的滑变电阻的电阻值进行对应的调整,进而使得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与调整后的充电电路更加匹配。如,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之后,终端设备进入低压直充模式,这时,充电电路中的电流较小,可以适当降低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这里,第二子模式包括:电荷泵充电模式。这里,电荷泵是一种无电感式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DC转换器,利用电容作为储能元件进行电压电流的变化。本公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电荷泵充电模式下,可以实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和/或输出电流的加倍。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n倍,以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匹配,其中,n为正数,且n大于1。
以第二子模式是电荷泵充电模式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上述模式切换的过程执行成功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n:1充电。
还是以状态信息为终端设备当前的充电电流为例,在充电线缆的最大支持电流为3A时,则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包括: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3A,也就是说,在当前的充电电流大于3A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n倍之后,可以对充电电路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例如,可以调整充电电路中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等,如,可以在保护电路中设置滑变电阻,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之后,可以对保护电路中的滑变电阻的电阻值进行对应的调整,进而使得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与调整后的充电电路更加匹配。如,在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n倍之后,终端设备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这时,充电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可以适当增加保护电路所能支持的最大电流值。本公开实施例中,不仅能够糅合高压电荷泵充电模式的高效性和低压直充模式中温升的优势,还能够提高终端设备充电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这里,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终端设备的历史状态信息确定。例如,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历史充电电流确定预设电流阈值,则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当前的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如果终端设备当前的充电电流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电流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这时,当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并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以提高充电效率。
其中,预设电流阈值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可以是5A、10A等。当然,也可以根据历史经验数据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时,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以减少过充造成终端设备电池损坏的可能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具有多个充电芯片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从多个充电芯片中确定出与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芯片。例如,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电池的电量余量,来选择对应的充电芯片,比如,在电池的电量余量小于设定余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能参数高于设定性能参数的充电芯片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在电池的电量余量大于或者等于设定余量阈值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性能参数低于设定性能参数的充电芯片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这里,第四充电模式可以包括:常规充电模式和慢速充电模式。其中,常规充电模式可以包括:充电功率小于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的模式。慢速充电模式可以包括:充电功率小于常规充电模式的充电功率的模式。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及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由于终端设备在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低于终端设备在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能够使得最终确定的充电模式与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契合,进而提高充电效率。例如,在终端设备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常规充电模式或者慢速充电模式,具体采用常规充电模式还是慢速充电模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而设置,也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当前温度来确定,如若当前温度大于某个设定温度值,则采用慢速充电模式;若当前温度小于或者等于该设定温度值,则采用常规充电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失败,也可以直接进入第四充电模式,以减少充电失败的可能性。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充电模式还可以包括:高压充电模式;对应的,第四充电模式还可以包括:低压快充模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以第一充电模式为高压充电模式,第四充电模式为低压快充模式为例,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在不改变原有的支持高压快充模式和低压快充模式的充电电路架构的基础上,无需增加特殊定制的电子器件,便可通过软件进行使用场景的智能识别和状态信息的动态监测,以及充电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实现充电功率的快速调节、芯片工作模式的切换以及充电多路径管理。通过动态进行模式切换与路径管控,可实现温升热点的迁移、充电电流的择优,从而提升充电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之前,可以确定充电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设充电电流阈值,在该充电电流小于预设充电电流阈值的情况下,再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即终端设备当前处于灭屏充电状态,则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并按照第二子模式进行充电。以第二子模式是电荷泵充电模式为例,在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n倍,以使终端设备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n:1充电。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与充电设备建立充电连接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为游戏应用,则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是游戏充电场景。如果确定出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游戏充电场景,即终端设备当前处于游戏状态,则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或者第二子模式。
如,在确定出终端设备进入游戏充电场景的情况下,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并基于亮度信息确定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还是进入第二子模式。例如,如果确定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以减少游戏应用的运行和显示屏的高亮度所导致的温度升高,对终端设备的电池的影响。如果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这样,能够在保证终端设备的温度不过高的基础上,保证终端设备的充电速度和效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亮度阈值的情况下,在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的同时,还可以关闭至少一颗充电芯片。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中,确定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设充电电流阈值。
在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之前,可以确定充电设备对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流是否小于预设充电电流阈值(如,6安培(A))。其中,预设充电电流阈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32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则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
在该充电电流小于预设充电电流阈值的情况下,如果确定出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待机充电场景,则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2倍,以使终端设备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2:1充电。
在步骤33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游戏充电场景,且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亮度阈值,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并关闭至少一颗充电芯片。
在确定出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游戏充电场景的情况下,如果确定出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大于或者等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2倍,以使终端设备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2:1充电,并关闭至少一颗充电芯片。例如,可以关闭一颗充电芯片,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关闭其它数量的充电芯片。
在步骤34中,如果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为游戏充电场景,且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
如果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当前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则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以使终端设备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1:1充电。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处于游戏充电场景时,也将终端设备的亮度信息与终端设备所包括的硬件参数相结合,来确定终端设备进入对应的充电模式,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此不一一列举。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这里,该第一检测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任意数值;例如,根据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来设置。具体地,历史使用中,用户进行场景切换的时长为10分钟,则可以将第一检测周期设置为2分钟、5分钟等。这里,该第二检测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任意数值;例如,根据用户的历史使用习惯来设置。具体地,历史使用中,如果每次进入游戏充电场景后,都运行了30分钟以上,则可以将第二检测周期设为5分钟、10分钟或者20分钟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检测周期的方式来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第二检测周期来的方式来检测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可以灵活地变动充电模式,并基于变动后的充电模式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使得每次的充电都能更能符合各个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的特点,充电效果更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检测周期和第二检测周期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轮询检测或者中断反馈机制周期性,检测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3所示,该充电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确定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以及在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之后,可以在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控制终端设备进入与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例如,可以预先设置终端设备在各个使用场景下,状态信息和充电模式之间的映射关系,在实现的过程中,如果确定了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则可以在当前使用场景下,获取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并根据该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出与该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进而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充电模式,以按照该充电模式进行充电。
在步骤302中,确定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
这里,在终端设备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充电模式。在终端设备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是否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其中,终端设备在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终端设备在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在确定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的情况下,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否则,就控制终端设备退出充电。
在步骤303中,在终端设备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为摄像充电场景,且终端设备的电池电量的余量小于设定余量阈值,则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这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该第一充电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终端设备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以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匹配。
在步骤304中,如果状态信息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与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以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匹配。
以第一子模式是低压直充模式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上述模式切换的过程执行成功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入低压直充模式进行1:1充电。
在步骤305中,如果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子模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在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时,可以将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调整至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的n倍,以使得终端设备的充电模式与终端设备当前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更加匹配,其中,n为正数,且n大于1。
以第二子模式是电荷泵充电模式为例,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上述模式切换的过程执行成功的情况下,能够直接进入电荷泵充电模式进行n:1充电。
在步骤306中,如果终端设备成功进入第一子模式或者第二子模式,确定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果终端设备进入第一子模式和第二子模式失败,也可以确定是否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如果是,则直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以减少充电失败的可能性。
在步骤307中,如果状态信息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这里,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终端设备的历史状态信息确定。例如,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也就是说,如果终端设备当前的充电电流大于预设电流阈值,则确定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这时,就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并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以提高充电效率。
在步骤308中,如果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状态信息不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时,可以控制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并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终端设备进行充电,以减少过充造成终端设备电池损坏的可能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充电电路架构中原有的充电芯片功能,对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和状态信息进行识别与监测,实现一套充电模式的控制和优化逻辑,包含高压快充模式和低压快充模式的转换、充电拓扑路径管理等,能够有效提升终端设备的充电速率和效率,减少终端设备的发热。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充电控制装置400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401,配置为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第二确定模块402,配置为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403,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3,配置为: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403,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3,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3,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403,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配置为: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401,配置为: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第二确定模块402,配置为: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控制装置1200的框图。例如,装置12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1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202,存储器1204,电力组件1206,多媒体组件1208,音频组件1210,输入/输出(I/O)接口1212,传感器组件1214,以及通信组件1216。
处理组件1202通常控制装置1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208和处理组件1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1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1206为装置1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1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在所述装置1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2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204或经由通信组件1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212为处理组件12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检测到设备1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2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检测装置1200或装置1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2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2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2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2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2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2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2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200的处理器12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充电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充电控制装置能够执行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状态信息和所述充电模式满足预设映射关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8)

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之后,包括: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包括: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包括: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9.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使用场景;
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
控制模块,配置为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状态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以通过所述充电模式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根据所述状态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是否满足进入第一充电模式的充电条件;其中,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子模式;在所述第一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相同;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模式切换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一子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模式包括:第二子模式;在所述第二子模式下,所述充电设备的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终端设备的充电电压;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模式切换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所述第二子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状态信息是否满足充电路径开关条件;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二充电模式,以基于多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协调充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如果所述状态信息不满足所述充电路径开关条件,则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三充电模式,以基于单个充电芯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终端设备不满足所述充电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第四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高于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四充电模式下的充电效率。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使用场景包括:游戏充电场景;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游戏充电场景下,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显示屏的亮度信息;
所述控制模块,配置为:
控制所述终端设备进入与所述亮度信息对应的充电模式。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基于充电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进行充电的过程中,基于预设的第一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使用场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当前使用场景;
和/或,所述第二确定模块,配置为:
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基于预设的第二检测周期检测所述终端设备的状态信息,以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当前使用场景下的状态信息。
17.一种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
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时,所述可执行指令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1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提供的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580163.1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224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163.1A CN113224822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163.1A CN113224822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4822A true CN113224822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8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0163.1A Pending CN113224822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2482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6822A (zh) * 2021-10-25 2022-0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热模型构建方法
CN116054297A (zh) * 2022-05-30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1692A1 (en) * 2015-01-15 2016-07-21 Xiaom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terminal device
CN106685003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压直充的充电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774290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智能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WO2018099257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7646A (zh) * 2020-06-08 2020-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式充电电路及终端、切换式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WO2020187157A1 (zh) * 2019-03-18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869038A (zh) * 2019-02-28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36399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8626A (zh) * 2019-11-25 2021-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1692A1 (en) * 2015-01-15 2016-07-21 Xiaomi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of terminal device
WO2018099257A1 (zh) * 2016-11-30 2018-06-07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85003A (zh) * 2017-01-19 2017-05-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低压直充的充电设备、充电系统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7742909A (zh) * 2017-10-30 2018-02-27 深圳依偎控股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智能终端及其充电方法
CN111869038A (zh) * 2019-02-28 2020-10-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充电电路及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WO2020187157A1 (zh) * 2019-03-18 2020-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636399A (zh) * 2019-09-24 2021-04-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充电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838626A (zh) * 2019-11-25 2021-05-2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97646A (zh) * 2020-06-08 2020-09-22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式充电电路及终端、切换式充电电路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 ROBERT GREGOIRE: "A Compact Switched-Capacitor Regulated Charge Pump Power Supply",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31 August 2006 (2006-08-31) *
郭修根: "智能手机快速充电器浅论", 《电子世界》, 15 January 2021 (2021-01-15)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6822A (zh) * 2021-10-25 2022-02-1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快速热模型构建方法
CN116054297A (zh) * 2022-05-30 2023-05-0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054297B (zh) * 2022-05-30 2024-03-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5657B (zh) 充电电流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542863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US11411422B2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battery charg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11451070B2 (en) Charging circuit, electronic device, charging method and charging device
CN106469932B (zh) 充电器输出电流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734613B (zh) 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224822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2909364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存储介质
CN112701741B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41321A (zh) 电子设备的供电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CN115579971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09789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5173495A (zh) 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5940310A (zh) 充电方法、充电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11140A (zh) 散热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528098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11444477B2 (en) Constant power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bile terminal
CN112821508B (zh)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EP4170856A1 (en) Charging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4170855A1 (en) Charging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6853057B (zh) 充电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
CN112821508A (zh) 充电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4069772A (zh) 供电电路、供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732992B (zh) 终端设备电源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25495A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充电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