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57124A -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57124A
CN113257124A CN202110476083.1A CN202110476083A CN113257124A CN 113257124 A CN113257124 A CN 113257124A CN 202110476083 A CN202110476083 A CN 202110476083A CN 113257124 A CN113257124 A CN 113257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ip
display screen
bending
shaped groove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760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昆鹏
赵明远
王鹏
张峰
王枝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760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5712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57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571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其中,该显示屏模块包括支撑板和显示屏面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用于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支撑板包括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弯折区弯折,第一板面和/或者第二板面在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以使得支撑板在条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与未设置条形槽的区域形成连续结构;条形槽内填充有柔性介质,柔性介质与支撑板形成一体结构。这样,条形槽未贯穿支撑板主体并且填充有柔性介质,既提高了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又使得支撑板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时不会产生模印,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可弯曲的柔性屏的产生使得电子设备得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其中,折叠屏设备就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三层堆叠结构,该三层堆叠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板、显示屏面板和盖板。其中,支撑板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弯折区实现弯曲折叠。
目前,技术人员会对支撑板的弯折区进行部分镂空处理,提供给支撑板更多的形变空间,以减小支撑板弯折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然而,镂空结构破坏了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导致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使得显示屏模块在受到用户用力按压、硬物挤压或者跌落时更容易发声损坏。另外,镂空结构还使得支撑板表面不再平整,使得显示屏面板在贴合时容易在镂空结构处产生贴合痕迹(也称模印),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以提高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并且避免模印产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模块,包括:支撑板和显示屏面板;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背对背设置,第一板面用于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支撑板包括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弯折区弯折,第一板面和/或者第二板面在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条形槽;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显示模块弯折时的轴心线平行;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以使得支撑板在条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与未设置条形槽的区域形成连续结构;条形槽内填充有柔性介质,柔性介质与支撑板形成一体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模块中,支撑板在弯折区的至少一个板面设置有不贯穿支撑板主体的条形槽,条形槽中填充有柔性介质。其中,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弯曲时提供支撑板材料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小了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了弯折区的弯折性能;条形槽未贯穿支撑板主体,使得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未被破坏,保证了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条形槽内填充的柔性介质既能够提高支撑板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又不会影响支撑板在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柔性介质还使得支撑板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时不会产生模印,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一弯折区向显示屏面板一侧弯曲;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在第一弯折区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槽。这样,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的第一弯折区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小了第一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了第一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板面的条形槽与第二板面的条形槽上下一一对应设置;第一板面的条形槽与第二板面的条形槽的深度之和小于支撑板的厚度。这样,条形槽未贯穿支撑板主体,使得支撑板的结构连续性未被破坏,保证了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区;显示屏模块用于在第二弯折区向支撑板一侧弯曲;第二板面在第二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条形槽。这样,条形槽能够在支撑板的第二弯折区提供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小了第二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了第二弯折区的弯折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板面的条形槽与第二板面的条形槽的深度相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板面的条形槽与第二板面的条形槽的深度不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圆角过渡,以使得条形槽的侧面整体平滑,在发生弯折时不会出现大的应力集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槽段,以及位于第一槽段两端的第二槽段;第二槽段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的宽度;第一槽段与第二槽段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这样,条形槽整体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宽度更大的第二槽段能够在条形槽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有利于降低弯折时的应力集中。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条形槽在弯折区呈阵列分布;阵列分布以相邻两个条形槽为基本阵列单元,将基本阵列单元沿条形槽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矩形阵列得到,其中,相邻两个条形槽沿长度方向错开一定距离,以使得其中一个条形槽的一端位于另一个条形槽的中心区域。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的中心包括过渡区,条形槽的侧壁在过渡区向两侧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凸出,以使得条形槽在过渡区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的宽度。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板面和/或者第二板面的各个区域均设置有多个条形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介质为液体硅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各实现方式提供的显示屏模块。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连接的第三显示区;第三显示区对应支撑板的弯折区,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弯折,形成折叠屏设备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展开后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在机身折叠状态下的支撑板的形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在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条形槽的分布方式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的内弯区的剖视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的内弯区的剖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剖面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技术发展迅速,特别是可弯曲的柔性屏的产生使得电子设备得以开发出更多的产品形态,其中,折叠屏设备就是目前新兴的一种产品形态。
目前,折叠屏设备根据显示屏11折叠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内折叠屏设备和外折叠屏设备。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中的结构a是内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的结构b是外折叠屏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的结构a所示,内折叠屏设备是指电子设备的机身10能够向显示屏11一侧折叠,显示屏11在电子设备的机身10折叠后隐藏于电子设备的机身10内侧,由此形成显示屏11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隐藏,在机身10展开状态下呈现的效果;如图1中的结构b所示,外折叠屏设备是指电子设备的机身10能够向机身10背面一侧折叠,显示屏11在电子设备的机身10折叠后环绕于电子设备的机身10外侧,由此形成显示屏11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环绕机身10,形成环绕屏,在机身10展开状态下呈现正常直屏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需要经常弯折,因此相比于传统形态的电子设备,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需要针对其经常弯折的使用场景进行一些适应性设计,以使得显示屏模块在机身不同的开合状态下都保持良好的支撑形态。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三层堆叠结构,该三层堆叠结构自下而上依次包括支撑板21、显示屏面板22(panel)和盖板23(cover)。其中:支撑板21是显示屏模块的最下层,材质一般为金属,例如不锈钢,也可以是其他具有一定塑性和刚性的材质,支撑板21用于在机身的各种开合状态下支撑和保持显示屏形态。显示屏面板22是显示屏模块中间层,可以通过封胶贴合在支撑板21上方,显示屏面板22可以是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屏面板22,也可以是其他柔性(即可弯曲)的显示屏面板22,例如柔性的Micro LED显示屏面板22、Mini LED显示屏面板22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盖板23是显示屏模块的最上层,可以通过封胶贴合在显示屏面板22的上方,通常在非折叠屏的电子设备中,盖板23一般采用玻璃材质,而在折叠屏设备中,考虑到弯曲性能,盖板23可以采用透明的薄膜材料制成,例如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或者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展开后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支撑板2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弯折区31,弯折区31以外的区域则为平面区32。其中,弯折区31是指在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时会发生弯折的区域,平面区32是指在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时不会发生弯折的区域。显然,弯折区31的数量由折叠屏设备机身的折叠数量决定,如果折叠屏设备的机身只折叠一次(即单折叠屏设备),那么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一个弯折区31,如果折叠屏设备的机身折叠两次(即双折叠屏设备),那么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两个弯折区31。作为示例地,图3示出的显示屏模块包括一个弯折区31,呈上下分布,平面区32位于弯折区31的左右两侧,用于实现折叠屏设备机身的左右弯折。显示屏模块的弯折区31数量不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讨论范围内,因此以下不再过多展开说明。
图4以内折叠屏设备为例,示出了折叠屏设备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的支撑板的形态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机身10折叠状态下,弯折区在不同的位置可以形成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弯区41是指显示屏模块向盖板23和显示屏面板22一侧弯曲的区域,外弯区42是指显示屏模块向支撑板21一侧弯曲的区域。弯折区具体能够形成内弯区41还是外弯区42,取决于机身10的弯折方向以及技术人员的结构设计,因此在不同的折叠屏设备中,内弯区41和外弯区42的分布可能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在弯折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目前,技术人员会对支撑板的弯折区进行部分镂空处理,提供给支撑板21更多的形变空间,以减小支撑板21形变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弯折区的弯折性能。然而,镂空结构33破坏了支撑板21的结构连续性,导致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急剧下降,使得显示屏模块在受到用户用力按压、硬物挤压或者跌落时更容易发声损坏。进一步如图5所示,由于弯折区存在镂空结构33,支撑板21表面不再平整,使得显示屏面板22在贴合时容易在镂空结构处产生贴合痕迹34(也称模印),影响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针对目前折叠屏设备的显示屏模块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撑板结构,该支撑板结构可以作为显示屏模块的支撑板,能够在保证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性能的同时,提高显示屏模块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并且避免模印产生。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结构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支撑板100包括上下两个板面,为便于统一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将支撑板100的与显示屏面板贴合的板面称作第一板面110,将支撑板100的背对于第一板面110的板面称作第二板面120。支撑板100的至少一个板面设置有多个条形槽130。此多个条形槽130具体可以设置在支撑板100会发生弯折的区域,例如内弯区41(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一弯折区)和/或者外弯区42(对应权利要求书中的第二弯折区)。条形槽130优选为直槽,即整体上呈直线型延伸。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可以根据支撑板100的弯折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方向)设置,优选与支撑板100弯折时的轴心线L方向(即显示屏模块的弯折时的轴心方向)平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条形槽130的深度小于支撑板100的厚度,即条形槽130没有贯穿支撑板100,这样,支撑板100在条形槽130的底部依然具有一定的厚度,保持连续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条形槽130可能分布在支撑板100的一个板面或者两个板面,具体可以根据支撑板100弯折方向确定。例如:在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条形槽130可以同时分布在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在支撑板100的外弯区42,条形槽130可以仅部分在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也可以同时分布在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
下面结合图7-图9,对条形槽130的实现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130的分布方式示意图。
如图7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130整体上为等宽结构;条形槽130沿着支撑板100弯折的轴心线L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G;条形槽130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可以采用圆角131过渡,以使得条形槽130的侧面整体平滑,在发生弯折时不会出现大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如图7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多个条形槽130在弯折区可以呈阵列分布。多个条形槽130在弯折区的分布方式可以看作是以两个相邻的条形槽130为基本阵列单元140,将这个基本阵列单元140沿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和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矩形阵列得到。为便于描述,这里将基本阵列单元140中的两个条形槽130称作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中,条形槽130b沿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位于条形槽130a的一侧,并且与条形槽130a沿长度方向错开第一距离W1,使得条形槽130a的中心位于相邻两个条形槽130b的中心。这样,将基本阵列单元140进行矩形阵列之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沿长度方向相互错位分布。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多个条形槽130的分布方式的局部放大图。下面结合图8对条形槽130的具体形状和相邻条形槽130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更为具体的解释说明。
如图8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条形槽130沿其长度方向具体可以包括第一槽段132,以及位于第一槽段132两端的第二槽段133。其中,第一槽段132可以是整体宽度为C的等宽结构,第二槽段133可以是宽度为A的等宽结构,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大于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使得条形槽130整体上形成两端宽中间细的哑铃型结构。这样,宽度更大的第二槽段133能够在条形槽130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有利于降低弯折时的应力集中。
进一步如图8所示,第二槽段133沿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具有长度B,长度B的数值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槽段133的作用是为了使条形槽130两端形成更大半径的圆角过渡,因此第二槽段133不需要设置的过长。例如,第二槽段133的长度B优选大于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并且不大于条形槽130长度G的十分之一、不小于条形槽130长度G的二十分之一等。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槽段132与第二槽段133的宽度不同,条形槽130的侧面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会形成宽度变化。为避免条形槽130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产生应力集中,本申请实施例优选在第一槽段132和第二槽段133的连接处134形成圆弧过渡或者样条曲线过渡。
进一步如图8所示,在条形槽130的长度方向,相邻两个条形槽130(如图7所示,即相邻两个条形槽130a或者相邻两个条形槽130b)间隔一定的距离F。在条形槽130的宽度方向,相邻两个条型槽(如图7所示,即相邻的条形槽130a和条形槽130b)间隔一定的距离D,其中,距离D可以指的是相邻两个条形槽130的第一槽段13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如图8所示,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沿长度方向相互错位分布,具体满足以下位置关系:对于在宽度方向相邻的任意两个条形槽130,其中一个条形槽130的一端靠近另一个条形槽130的中心。作为一种优选的实现方式,相邻两个条形槽130的沿长度方向相交叠的长度为(G-F)/2。
进一步如图8所示,每一个条形槽d的中心附近可以包括最多四个其他条形槽(例如条形槽e、f、g、h)的末端,由于相邻的两个条形槽e、f和g、h之间均具有一定的距离F,因此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会存在一个较大的未开槽的区域,这个未开槽的区域在弯折时会产生较大的应力,不利于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弯折性能。为了减小这一区域,每个条形槽130的中心还包括过渡区135,条形槽130的侧壁在过渡区135向两侧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凸出,使得条形槽130在过渡区135的宽度大于第一槽段132的宽度。过渡区135的长度优选可以与距离F相同。这样,如图10所示,由于增加了过渡区135,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未开槽的区域变小,条形槽d与条形槽e、f、g、h之间的距离变小,因此可以降低这一区域在弯折时的应力,提高支撑板整体的弯折性能。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8所示,条形槽130可以满足以下尺寸约束: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0.6mm,优选宽度A≤0.3mm;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0.4mm,优选宽度C≤0.2mm;相邻两个条型槽之间的距离D≥0.05mm,优选距离D≥0.1mm;条形槽130的长度G≥1.5mm,优选长度G≥3mm;相邻两个条形槽130之间的距离F≤1.2mm,优选距离F≤0.6mm。以上尺寸约束,既能够提高支撑板100的弯折性能,又容易在工艺过程上实现,提高工艺生产的良率和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形槽130优选分布在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以及分布在支撑板100的外弯区42的第一板面110。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均分布有多个条形槽130,位于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的多个条形槽130与位于内弯区41的第二板面120的多个条形槽130数量相同并且上下一一对应设置。其中,位于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的条形槽130的具有深度H1,位于内弯区41的第二板面120的条形槽130的具有深度H2,H1和H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如图9所示,深度H1与H2之和小于内弯区41的厚度,这样内弯区41在设置有条形槽130的位置依然具有一定的厚度I,从而保证了内弯区41的结构连续性,使得内弯区41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得到提升。
在一个示例中,厚度I优选为0.02mm,这样既保证了条形槽130具有足够的深度,又使得内弯区41的结构容易在工艺过程上实现,提高工艺生产的良率和可靠性。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以上示出的各尺寸仅作为示例,不构成对支撑板100结构的具体限定。在具体实施中,这些尺寸可以根据内弯区41或者外弯区42的弯曲半径来确定,整体趋势是:弯曲半径越小,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和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相应越大、相邻两个条型槽之间的距离D和距离F相应越小;反之,弯曲半径越大,第一槽段132的宽度C和第二槽段133的宽度A相应越小、相邻两个条型槽之间的距离D和距离F相应越大。
本申请实施例中,条形槽130可以在支撑板100上蚀刻形成,也可以采用其他工艺生成,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显示屏面板与支撑板100贴合时产生模印的问题,各个条形槽130内填充有柔性介质160(图8和图9仅在部分条形槽130内示出了柔性介质160,其余未示出柔性介质160的条形槽130也填充有柔性介质160),柔性介质160填充后与支撑板100未开槽的区域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显示屏面板贴合后就不会产生模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介质160例如可以是液体硅胶(liquid siliconerubber,LSR)。液体硅胶可以通过液体硅胶注塑成型工艺(liquid injection moldingsystem,LIMS)注塑到条形槽130内,使得液体硅胶与支撑板100的主体形成一体结构。
下面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液体硅胶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示例性说明。一般来说,液体硅胶为双组份胶,包括A胶和B胶,A胶和B胶常温下为液体,混合后加热到一定温度能迅速固化。在注塑之前,首先执行混料流程,也就是将A胶和B胶混合;然后,将混合后的液体硅胶注入到条形槽130内,优选填满整个条形槽130;最后,对已注入的液体硅胶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固化,固化后的液体硅胶将与支撑板100的主体结构成为一体,液体硅胶与支撑板100的板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的剖视图。
如图10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也可以是外弯区42),条形槽130从第一板面110延伸至第二板面120,将支撑板100贯穿,即条形槽130的深度等于支撑板100的厚度。贯穿的条形槽130内填充有柔性介质160(图10仅在部分条形槽130内示出了柔性介质160,其余未示出柔性介质160的条形槽130也填充有柔性介质160)。这样,条形槽130在支撑板100能够实现最大深度,最大程度提升成支撑板100的弯折性能,柔性介质160保证了支撑板100在条形槽130区域的结构连续性,使得显示屏面板贴合后不会产生模印。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100在弯折区的至少一个板面设置有不贯穿支撑板100主体的条形槽130,条形槽130中填充有柔性介质160,例如液体硅胶。其中,条形槽130在支撑板100弯曲时提供支撑板100材料更多的形变空间,减小了弯折区的内应力,提高了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另外,条形槽130未贯穿支撑板100主体,使得支撑板100的结构连续性未被破坏,保证了显示屏模块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另外,条形槽130内填充了液体硅胶,液体硅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和弯折性能,既能够提高支撑板100在弯折区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又不会影响支撑板100在弯折区的弯折性能,并且液体硅胶还使得支撑板100后续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时不会产生模印,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100的剖面视图。
如图11所示,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支撑板100的内弯区41(也可以是外弯区42),可以采用另一种结构实现与条形槽130结构同等的技术效果。具体来说,可以在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整体蚀刻出一定的深度,例如在第一板面110整体蚀刻深度H1,在第二板面120整体蚀刻深度H2(H1和H2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使内弯区41整体变薄,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支撑板100在内弯区41的弯折性能。另外,在内弯区41的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蚀刻一定深度后,可以进一步在蚀刻的区域填充柔性介质160,例如液体硅胶,柔性介质160填充后与支撑板100的未蚀刻一定深度的区域位于同一平面内,这样,显示屏面板贴合后就不会产生模印。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条形槽130可以分布在支撑板100的其中一个板面的各个区域,例如的第一板面110的各个区域或者第二板面120的各个区域,而不是仅局限于分布在第一板面110或者第二板面120的部分区域。条形槽130在第一板面110或者第二板面120的分布方式可以参考图7的阵列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支撑板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条形槽130可以分布在支撑板100的第一板面110的各个区域和第二板面120的各个区域,而不是仅局限于分布在第一板面110和第二板面120的部分区域。条形槽130在第一板面110或者第二板面120的分布方式可以参考图7的阵列方式实现,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图12和图13示出的结构中,支撑板100的各个区域都蚀刻了条形槽130,因此支撑板100的各个区域都可以作为弯折区,各个区域在弯折时都可以具有较小的内应力,具备良好的弯折性能。另外,虽然支撑板100的各个区域都蚀刻了条形槽130,但是由于条形槽130未贯穿支撑板100的主体结构,因此支撑板100的结构连续性未被破坏,依然具有良好的抗挤压和弯折性能。
在图12和图13示出的结构中,每个条形槽130均使用液体硅胶进行填充,这样既能够提高支撑板100各个区域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又不会影响支撑板100各个区域的弯折性能,并且液体硅胶还使得支撑板100后续与显示屏面板贴合时不会产生模印,提高了显示屏的显示性能。
本申请如12和图13示出的支撑板100结构可以应用于折叠屏设备中,还可以应用于其他显示屏形态的折叠屏设备中,例如应用于卷轴屏设备中,卷轴屏设备是指机身可以像卷轴一样卷曲和铺展开的电子设备。卷轴屏设备要求显示屏模块的各个区域都可以弯折,而图12和图13示出的支撑板100结构由于各个区域都可以作为弯折区,能够使显示屏模块满足这一要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折叠屏设备、卷轴屏设备、或者任意一种显示屏可弯折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显示屏模块,其中,至少一个显示屏模块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内折叠屏设备,该内折叠屏设备可以包括一个内屏和一个外屏,其中,内屏指的是在机身折叠状态下隐藏的显示屏模块,外屏指的是在机身任何状态下都外露的显示屏模块,该内屏包含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从而良好的弯折性能、以及良好的抗挤压和抗冲击性能。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包含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板的显示屏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与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连接的第三显示区;其中,第三显示区对应支撑板的弯折区,这样,电子设备可以在第三显示区弯折,形成折叠屏设备形态。
容易理解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合、拆分、重组等得到其他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均没有超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板和显示屏面板;
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背对背设置,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与所述显示屏面板贴合;
所述支撑板包括弯折区,所述显示屏模块用于在所述弯折区弯折,所述第一板面和/或者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条形槽;
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显示模块弯折时的轴心线平行;
所述条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支撑板在所述条形槽的底部具有一定厚度,与未设置所述条形槽的区域形成连续结构;
所述条形槽内填充有柔性介质,所述柔性介质与所述支撑板形成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区包括第一弯折区;
所述显示屏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向所述显示屏面板一侧弯曲;
所述第一板面和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一弯折区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条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板面的所述条形槽上下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板面的所述条形槽的深度之和小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区包括第二弯折区;
所述显示屏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弯折区向所述支撑板一侧弯曲;
所述第二板面在所述第二弯折区设置有多个所述条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板面的所述条形槽的深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面的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第二板面的所述条形槽的深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为圆角过渡。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槽在其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槽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槽段两端的第二槽段;
所述第二槽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宽度;
所述第一槽段与所述第二槽段的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条形槽在所述弯折区呈阵列分布;
所述阵列分布以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为基本阵列单元,将所述基本阵列单元沿所述条形槽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矩形阵列得到,其中,所述相邻两个所述条形槽沿长度方向错开一定距离,以使得其中一个所述条形槽的一端位于另一个所述条形槽的中心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形槽的中心包括过渡区,所述条形槽的侧壁在所述过渡区向两侧呈圆弧形或者样条形凸出,以使得所述条形槽在所述过渡区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面和/或者所述第二板面的各个区域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条形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介质为液体硅胶。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屏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模块包括第一显示区,第二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连接的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对应所述支撑板的弯折区,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三显示区弯折。
CN202110476083.1A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25712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083.1A CN113257124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76083.1A CN113257124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57124A true CN113257124A (zh) 2021-08-13

Family

ID=7722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76083.1A Pending CN113257124A (zh) 2021-04-29 2021-04-29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57124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7027A (zh) * 2021-09-08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170912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019640A (zh) * 2021-12-01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5171528A (zh) * 2022-06-22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236931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卷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WO2022227727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WO2023138017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316056A (zh) * 2023-11-29 2023-12-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6287A1 (de) * 1974-07-27 1976-02-05 Organisation Reiger & Boos Vorrichtung zum grafischen darstellen und ueberwachen von planungen und wirtschaftsablaeufen mit hilfe von schienentafeln
CN110853520A (zh) * 2019-11-28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CN111508357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1455154U (zh) * 2020-01-22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481295U (zh) * 2020-02-29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654164U (zh) * 2020-05-07 2020-10-09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支撑结构及柔性屏
CN211928943U (zh) * 2020-05-29 2020-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背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6571A (zh) * 2020-08-06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
CN112164318A (zh) * 2020-10-14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可折叠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36287A1 (de) * 1974-07-27 1976-02-05 Organisation Reiger & Boos Vorrichtung zum grafischen darstellen und ueberwachen von planungen und wirtschaftsablaeufen mit hilfe von schienentafeln
CN110853520A (zh) * 2019-11-28 2020-0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可折叠支撑件、显示装置
CN211455154U (zh) * 2020-01-22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481295U (zh) * 2020-02-29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508357A (zh) * 2020-04-26 2020-08-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211654164U (zh) * 2020-05-07 2020-10-09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屏的支撑结构及柔性屏
CN211928943U (zh) * 2020-05-29 2020-11-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背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86571A (zh) * 2020-08-06 2020-11-24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
CN112164318A (zh) * 2020-10-14 2021-01-0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及可折叠显示模组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27727A1 (zh) * 2021-04-29 2022-11-0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3707027A (zh) * 2021-09-08 2021-11-2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3707027B (zh) * 2021-09-08 2023-02-2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5019640B (zh) * 2021-12-01 2023-08-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CN115019640A (zh) * 2021-12-01 2022-09-06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其制作方法以及终端设备
WO2023108750A1 (zh) * 2021-12-15 2023-06-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70912A (zh) * 2021-12-15 2022-03-11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70912B (zh) * 2021-12-15 2024-01-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138017A1 (zh) * 2022-01-18 2023-07-27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显示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171528A (zh) * 2022-06-22 2022-10-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WO2023246763A1 (zh) * 2022-06-22 2023-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撑件、支撑件的制备方法、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236931A (zh) * 2022-09-21 2022-10-25 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收卷投影屏幕及投影系统
CN117316056A (zh) * 2023-11-29 2023-12-2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7316056B (zh) * 2023-11-29 2024-04-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支撑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57124A (zh)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WO2022227727A1 (zh) 一种显示屏模块和电子设备
CN113793552B (zh) 一种支撑组件、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1327735B (zh) 柔性屏支撑组件及折叠显示终端
CN103578356A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13012579B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53199A (zh) 显示装置
CN112967606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3005342A1 (zh) 一种支撑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2053633B (zh) 显示装置
JP6537312B2 (ja) 液体吐出ヘッド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US10860057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CN111047980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终端设备
CN115458557A (zh) 显示模块和包括显示模块的显示装置
CN217181742U (zh) 一种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2599007B (zh) 柔性保护层及柔性显示面板
JP5471104B2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CN109036159B (zh) 可弯折的背板结构及oled显示组件
CN114446172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52044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KR930010585A (ko) 플라즈마 어드레스 방식의 액정표시소자와 그 제조 방법
CN217955364U (zh) 一种支撑板、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33322B (zh) 显示装置
CN110703507B (zh) 显示组件
CN114464085A (zh) 一种支撑板、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