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854A -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854A
CN113226854A CN201980085899.2A CN201980085899A CN113226854A CN 113226854 A CN113226854 A CN 113226854A CN 201980085899 A CN201980085899 A CN 201980085899A CN 113226854 A CN113226854 A CN 113226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nd
antenna
circuit board
roof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5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854B (zh
Inventor
石田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ad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ad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ad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ada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8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32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 H01Q1/32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 H01Q1/3275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road or rail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ation of the antenna on the vehicle mounted on a horizontal surface of the vehicle, e.g. on roof, hood, trun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共模噪声且能够避免接收性能劣化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由天线基部(10)、车顶导通部(20)、电路基板(30)、天线元件(40)、同轴电缆(50)、中间接地部(60)以及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构成。车顶导通部(20)与天线基部(10)导通,并且也与车顶(R)导通。中间接地部(60)以成为与车顶导通部(20)相同的电位的程度在距车顶导通部(20)较近的位置使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导通。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配置成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或者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的位置,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使接地图案(31)与天线基部(10)导通。

Description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能够应对多个频段的复合天线中能够减少共模噪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通常使用能够接收AM广播和FM广播的装置。近年来,也有一种所谓的鲨鱼鳍天线这种小型且低高度型的天线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情况中,存在高度限制、必须收纳于壳体内的较小的空间等各种限制。近年来的车辆要求安全性、舒适性,推进了各种信息设备的搭载。伴随于此,需要应对多个频段,需要将适合各频段的天线元件收纳于较小的空间。
在如上述那样的低高度型天线装置中,通过将螺母紧固于在天线基部设置的凸起,接地垫圈冲破车顶的涂装膜,天线基部与车顶电导通,所述凸起用于将天线基部固定于车顶。由此,金属制的车体构成为所谓的车体地电位。而且,天线装置的信号输出使用同轴电缆向车内侧的接收机输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04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如上述那样的以往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中,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相连接。而且,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通过用于将电路基板固定于天线基部的螺钉等与天线基部电连接。即,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经由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与天线基部相连接,天线基部经由接地垫圈与车体进行车体接地。因此,在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之间存在潜在的寄生静电电容。该寄生静电电容将从车内的接收机侧传送到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共模噪声向电路基板传输。传输至电路基板的共模噪声使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的电位发生变化。即,共模噪声成为电路基板的接地电平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另外,共模噪声的一部分转换为常模噪声,成为针对天线元件的噪声。
具体而言,在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情况中,除AM/FM波段以外的频段用的接收机,例如GNSS用的接收机、DAB用的接收机、V2X用的接收机、TEL用的接收机等有时发出AM/FM波段的噪声。该AM/FM波段的噪声成为从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传输的共模噪声。尤其在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情况中,为了处理多个频段的信号,多个同轴电缆以接近且并行的状态被导入天线装置内,因此,在除AM/FM波段用的同轴电缆以外的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中传输的共模噪声也与AM/FM波段用的同轴电缆的接地线重叠。因而,共模噪声使电路基板的接地电平不稳定,并且一部分转换了的常模噪声成为AM/FM天线元件的噪声,导致天线性能的劣化。因此,尤其期望开发一种能够减少针对AM/FM波段的共模噪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欲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共模噪声且能够避免接收性能劣化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具有:天线基部,该天线基部设于车顶上;车顶导通部,该车顶导通部与天线基部电导通,并且也与车顶电导通;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载置于天线基部上,具有接地图案;多个天线元件,该多个天线元件构成为设于电路基板上,或者与电路基板相连接,能够应对多个频段;多个同轴电缆,该多个同轴电缆由分别与来自多个天线元件的信号输出相连接的信号用的线芯和接地用的接地线构成;中间接地部,该中间接地部以成为与车顶导通部相同的电位的程度在距车顶导通部较近的位置使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电导通;以及电路基板用接地部,该电路基板用接地使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与天线基部电导通,配置成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从车顶导通部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至中间接地部的距离相同或者从车顶导通部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至中间接地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在此,也可以是,同轴电缆的接地线还与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相连接。
另外,车顶导通部设于用于将天线基部固定于车顶的接地垫圈,中间接地部配置于供接地垫圈配置的凸起附近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中间接地部配置于通孔内,该通孔设于天线基部且用于供同轴电缆贯穿。
另外,中间接地部由能够夹持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夹持端子构成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中间接地部由中继连接器构成,该中继连接器构成为使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电导通。
另外,同轴电缆以不会对天线元件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的程度远离天线元件地配置于天线基部上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多个天线元件至少包含AM/FM用复合天线元件。
另外,电路基板竖立设置于天线基部,或者与天线基部平行地载置即可。
另外,也可以是,天线基部由树脂制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于该绝缘基部且比绝缘基部小型的导电基部构成。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具有能够减少共模噪声且能够避免接收性能劣化这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概略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其他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放大侧视图。
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放大侧视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进行了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的评价实验的中间接地部的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与图示例一起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为能够应对多个频段的车辆用的复合天线装置。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结构的概略图,图1的(a)为侧视图,图1的(b)为俯视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主要由天线基部10、车顶导通部20、电路基板30、天线元件40、同轴电缆50、中间接地部60以及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构成。另外,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在设于车辆时,由天线罩1覆盖,该天线罩1具有收纳天线元件、电路基板等的内部空间。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为低高度型天线装置的情况为前提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天线基部10设于车顶R上。天线基部10配置于车厢外侧,用于载置电路基板30等。而且,天线基部10作为电路基板30的接地、所安装的天线元件40的接地来发挥功能即可,由导电体构成即可。另外,天线基部10也可以由所谓的树脂基部构成。即,天线基部10也可以由树脂制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于绝缘基部且比绝缘基部小型的导电基部构成。
车顶导通部20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并且也与车顶R电导通。具体而言,车顶导通部20由接地垫圈构成即可。接地垫圈例如包含带齿垫圈、带腿垫圈等。在图示例中,示出了使用带腿垫圈来作为车顶导通部20的例子。作为带腿垫圈的车顶导通部20,在设于天线基部10的凸起11由螺栓12紧固时被在同轴上夹住。而且,若为了将天线基部10固定于车顶R,将螺栓12紧固于凸起11,则接地垫圈的顶端的爪部冲破车顶R的涂装膜。由此,天线基部10经由接地垫圈与作为金属板的车顶R电导通。因而,金属制的车顶R成为所谓的车体地电位。
电路基板30载置于天线基部10上,具有接地图案31。接地图案31成为载置于电路基板30上的放大电路等的接地。而且,接地图案31例如利用接地涂层设于用于将电路基板30固定于天线基部10的螺纹孔的周边即可。图示例的电路基板30示出了竖立设置于天线基部10的例子。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电路基板30也可以与天线基部10平行地载置。在电路基板30载置有放大电路32等。放大电路32用于对接收信号进行放大。例如,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构成为能够接收FM频段和AM频段这两个频段的信号的复合天线的情况下,放大电路32也设为与多个频段即FM频段和AM频段相应地设置的分别应对多个频段的放大电路即可。此外,也可以在电路基板30载置电源电路等。
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设置有多个天线元件40。图示例的多个天线元件40示出了设于电路基板30上的例子。即,天线元件40通过图案形成而设于电路基板30上。此外,图示例的天线元件40仅是示意性的元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形状、配置等。另外,贴片天线等也可以设于天线基部10上。作为多个天线元件40的具体的例子,举出例如FM用天线元件、AM用天线元件、DAB用天线元件、V2X用天线元件、TEL用天线元件、GNSS用天线元件等。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只要是用于车辆的天线元件,则可以是任意的元件。另外,也可以包含组合电容天线和谐振天线而成的AM/FM用复合天线元件。即,也可以是,构成为使具有预定的天线电容的导电构件作为电容天线发挥功能,将该电容天线用作AM用天线元件,并且构成为通过组合该导电构件和线圈来作为谐振天线发挥功能,将该谐振天线用作FM用天线元件。
同轴电缆50由信号用的线芯51和接地用的接地线52构成。同轴电缆50的线芯51与来自天线元件40的信号输出相连接。具体而言,线芯51与天线元件40的供电部、电路基板30上的放大电路32的输出相连接即可。这样的多个同轴电缆50分别针对多个天线元件40提供。同轴电缆50经由设于天线基部10的通孔13被向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外部导出。通孔13成为电缆导入口。而且,同轴电缆50经由还设于车顶R的电缆导入口被向车内导入。在同轴电缆50的靠车内侧的位置连接有连接器53。而且,经由连接器53与车内侧的接收机等相连接即可。
中间接地部60在以与车顶导通部20成为相同电位的程度靠近车顶导通部20的位置处,将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即,中间接地部60设于车顶导通部20的附近。在图示例中,作为车顶导通部20的接地垫圈的顶端的爪部为与车顶R成为完全相同电位的部分。而且,该车顶导通部20通过凸起11和螺栓12而成为与天线基部10大体相同的电位。因而,中间接地部60例如配置于凸起11附近即可。通过设置中间接地部60,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比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先成为与作为所谓的车体地电位的车顶R大致相同的电位。因此,在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中传输的共模噪声不经由电路基板30而直接传输至车顶R。
在中间接地部60中,也可以使一部分的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但优选为使全部的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其原因在于,共模噪声不仅能够向例如AM/FM波段用的同轴电缆传输,还能够向其他频段用的同轴电缆传输。因而,即使在意图减少针对AM/FM波段的共模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利用中间接地部60使全部的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来得到最高的噪声减少效果。
在图示例中,示出了中间接地部60与天线基部10一体成型的凹形状的结构。在配置中间接地部60的位置处,剥离同轴电缆50的外皮保护覆盖,使接地线52暴露,将该接地线52夹在凹形状的中间接地部60中,例如利用焊料等使其电导通即可。由此,导入到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成为与车顶R大致相同的电位。
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使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中,构成为,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比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先通过中间接地部60成为与车顶R大致相同的电位。因而,为了在比中间接地部60远的位置使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与天线基部10导通,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配置成位于如下的位置即可,即,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的位置。即,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比中间接地部60远的位置处设置用于将电路基板30固定于天线基部10的、由螺纹凸起构成的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即可。作为螺纹凸起的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与天线基部10一体成型即可。在图示例中,在电路基板30的角部两处分别设置的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配置成,位于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比中间接地部60远的位置。当利用螺钉将电路基板30固定于在天线基部10设置的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时,电路基板30上的接地图案31经由螺钉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而且,该电导通的位置构成为相对于车顶导通部20而言比中间接地部60远的位置即可。此外,距车顶导通部20的距离不是物理距离而是电距离即可。
此外,在上述的图示例中,示出了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构成为位于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的位置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也可以配置成,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即,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从该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和从该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或者从该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该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即可。由此,中间接地部60和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为大致相同的电位。
通过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这样构成,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之间的寄生静电电容减少。而且,共模噪声从作为所谓的车体地电位的车顶导通部20向车顶R传输。由此,从车内的接收机侧传送到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共模噪声几乎不会向电路基板传输。因此,即使是能够应对多个频段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也能够谋求针对例如AM/FM波段的共模噪声的减少,能够避免接收性能劣化。
另外,也可以是,如图1的(b)所示,同轴电缆50以不会对天线元件40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的程度远离天线元件40地配置于天线基部10上。具体而言,在图1的(b)的附图上,上侧的同轴电缆50以不会对天线元件40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的程度远离天线元件40地配置于天线基部10上。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中,由于多个天线元件40配置于天线罩1内的较小的空间,因此,配置在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内的同轴电缆50会对天线元件40造成影响。因此,例如,以尽量不会对天线元件40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的程度将同轴电缆50配置成经过天线基部10的周边部即可,所述天线元件40配置成经过天线基部10上的短边方向的中心附近。
接下来,使用图2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其他例子。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其他结构的概略图,图2的(a)为侧视图,图2的(b)为俯视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电路基板30竖立设置于天线基部10,但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电路基板30与天线基部10平行地载置。另外,示出了天线元件40中的AM/FM用复合天线元件由所谓的伞型元件构成的结构。伞型元件包含顶部和从顶部向两侧倾斜的屋顶状的倾斜部。此外,伞型元件既可以是将1张导电板弯折为伞状而形成,也可以是组合两张导电板而形成。关于伞型元件的形状,也不限定于图示例。另外,示出了中间接地部60配置于通孔13内的例子。在该例中,在配置中间接地部60的位置,剥离同轴电缆50的外皮保护覆盖,使接地线52暴露,使该接地线52与中间接地部60电导通即可。
如图所示,在该例中,中间接地部60配置于通孔13内。通过在通孔13内配置中间接地部60,例如在天线基部10上,其他部件的配置、同轴电缆50的布线的布局的自由度提高。在该例中,中间接地部60也可以与天线基部10一体成型。另外,也可以利用螺钉等将能够夹住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的独立的中间接地部60固定于天线基部10。
另外,在图示例中,示出了使用带齿垫圈来作为车顶导通部20的例子。与图1所示的例子同样地,中间接地部60设于车顶导通部20的附近。利用中间接地部60,以成为与车顶导通部20相同的电位的程度,在距车顶导通部20较近的位置使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通过这样构成,在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中传输的共模噪声不经由电路基板30而直接向车顶R传输,因此,能够减少共模噪声。
在图示例中,为了在与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或者比该距离远的位置处使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与天线基部10导通,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配置成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或者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的位置。具体而言,在图2的(b)的附图上,在电路基板30的左侧两处的角部配置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即可。而且,例如,在距车顶导通部20较近的位置的电路基板30的右侧两处的角部仅配置电路基板30的固定用凸起71即可。在电路基板30上的不存在接地图案31的位置,使用固定用凸起71进行螺纹紧固等。由此,电路基板30能够稳定地载置于天线基部10上,并且在从车顶导通部20看时与中间接地部60相同或者比该中间接地部60远的位置,能够利用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使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与天线基部10导通。
并且,在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中,例如图2所示那样,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也可以与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相连接。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利用中间接地部60使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成为与车顶R大致相同的电位,因此,共模噪声不会向比中间接地部60靠前的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传输。而且,对于在线芯51中传输的信号,通过接地线52的屏蔽效果,能屏蔽信号向外部的泄漏、电波从外部的侵入。并且,接地线52也与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相连接,从而电路基板30的接地图案31和接地线52成为相同电位,因此,电路基板30的接地更稳定化。
以下,对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具体例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具体例,中间接地部能够以成为与车顶导通部相同的电位的程度在距车顶导通部较近的位置使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电导通即可。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如图所示,中间接地部60由能够夹持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的夹持端子构成即可。图示例的夹持端子被称作所谓的压接端子。作为压接端子的中间接地部60具有夹持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的夹持部61和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且用于固定的螺钉孔62。夹持部61对同轴电缆50的被剥离外皮保护覆盖而露出接地线52的部分进行压紧使之电导通。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其他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3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在图3的例子中,作为中间接地部60的夹持端子,示出了压接端子,在该例中,中间接地部60的夹持端子被称作所谓的螺钉固定端子。作为螺钉固定端子的中间接地部60具有夹持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的夹持部61、和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且用于固定的螺钉孔62。以在夹持部61中将同轴电缆50的被剥离外皮保护覆盖而露出接地线52的部分夹住的状态,利用螺钉将螺钉孔62固定于天线基部10,从而电导通。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立体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4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图示例的作为螺钉固定端子的中间接地部60在夹持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的夹持部61设有焊料用开口65。以在夹持部61中将同轴电缆50的被剥离外皮保护覆盖而露出接地线52的部分夹住的状态使焊料从焊料用开口65流入从而电导通。即,既可以通过压紧进行导通,也可以利用焊料进行导通。
既可以使用螺钉将这样构成的中间接地部60拧入设于天线基部10的螺纹孔中进行固定,也可以使用螺栓12将中间接地部60与接地垫圈一起同轴地相对于设于天线基部10的凸起11紧固。即,使螺栓12在中间接地部60的螺钉孔62中贯穿并且与接地垫圈一同紧固即可。由此,能够在距成为与车顶R相同的电位的车顶导通部即接地垫圈最近的位置进行电导通。并且,也可以构成为,使接地垫圈自身也作为中间接地部发挥功能。即,也可以在接地垫圈设置夹持部61,压紧接地线52使之直接电导通。
图6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放大侧视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另外,仅将中间接地部60周边放大地示出,省略其他部分。如图所示,中间接地部60也可以由中继连接器构成。作为中间接地部60的中继连接器构成为使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例如图示那样,通过利用螺钉等使中继连接器的接地端子63直接固定于天线基部10,同轴电缆50的接地线52与天线基部10电导通。由此,接地线52成为与车顶导通部20大致相同的电位。此外,中继连接器如图示例那样,同轴电缆50的信号用的线芯51构成为在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内侧配置信号线64即可。中继连接器也可以设为例如所谓的多极同轴连接器,以应对多个同轴电缆,用于多个频段的信号。此外,在图示例中,示出了来自车内侧的接收机的同轴电缆逐一与中继连接器相连接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构成为,能够使用线束将多个电缆一次性连接起来。
另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也可以设于用于将天线基部10固定于车顶的凸起。图7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放大侧视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另外,仅放大地示出中间接地部60周边,省略其他部分。如图所示,在该例中,中间接地部60设于凸起11,该凸起11设于天线基部10。即,中间接地部60与凸起11一体成型。若这样构成,则能够使天线基部10的导电部分小型化。因而,在将本发明应用于由例如树脂制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于绝缘基部且比绝缘基部小型的导电基部构成的所谓的复合基部时,能够使导电基部小型化,因此适合。
图8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中间接地部的又一其他具体例的概略俯视图。在附图中,标注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另外,仅示出天线基部10和中间接地部60,省略其他部分的图示。如图所示,在该例中,示出了天线基部10由复合基部构成的例子。作为复合基部的天线基部10是由绝缘基部15和导电基部16组合而成的。导电基部16比绝缘基部15小型,且固定于绝缘基部15。绝缘基部15为了形成天线装置的底部并且供天线罩固定,由硬质的构件构成。这样的复合基部也能够使用与上述的图示例相同的中间接地部60。在图示例中,示出了使用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的例子。导电基部16通常为不易附着焊料的材质。因此,使用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构成为容易进行焊接。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由铜板等容易附着焊料的材质构成即可。此外,导电基部16、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的大小、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例,能够根据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各构成要素的配置等进行各种变更。在该例中,中间接地部60也可以与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一体地设置。这样的中间接地用导电板66构成为利用螺钉等固定于导电基部16并且与导电基部16电导通即可。
接下来,使用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进行了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的评价实验的中间接地部的位置的图。在附图中,标注了与图1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表示同一部分。在上述的图示例中,说明了如下的情形,即,若构成为位于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远的位置,则具有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而且,也说明了可以配置成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同的情况,通过示出评价实验的结果来对此进行说明。即,在评价实验中,测量了使从车顶导通部20至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相对于从车顶导通部20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的共模噪声减少效果。在附图中,双重的圆的内侧的圆为车顶导通部20的位置,外侧的圆为距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如图所示,具体而言,测量了将中间接地部配置于与车顶导通部20相同的距离(60a)的位置的情况、将中间接地部配置于与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相同的距离(60b)的位置的情况、将中间接地部配置于比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远的距离(60c)的位置的情况下的共模噪声减少效果。此外,图示例仅是为了易于理解说明而记载的示意图,实际的距离并不限定于该例。
更具体而言,用于评价实验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为具有FM用天线元件、GNSS用天线元件以及TEL用天线元件的复合天线装置。而且,分别测量了在针对连接于TEL用天线元件的同轴电缆50的信号发生器上叠加伪噪声信号的情况下和没有叠加伪噪声信号的情况下的FM输出的差和GNSS输出的差。在进行测量时,对分别在TEL用同轴电缆、FM用同轴电缆、GNSS用同轴电缆设置中间接地部的情况和没有设置中间接地部的情况进行了测量。另外,在设置了中间接地部的情况下,使从车顶导通部至中间接地部的距离相对于从车顶导通部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的距离发生变化来进行测量。在以下的表中示出其结果。
[表1]
Figure BDA0003130795780000131
如表1所示,可知在设置中间接地部并且其位置配置在与车顶导通部20相同的距离(60a)或者与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相同的距离(60b)的情况下,FM输出和GNSS输出均比没有设置中间接地部的情况的值低。即,可知传输至TEL用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伪随机信号(共模噪声)通过中间接地部传输至车顶,而没有向电路基板传输。因而可知,在相对于车顶导通20而言,“距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的距离”≥“距中间接地部60的距离”的情况下,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较高。此外,也可知,即使设置中间接地部,在配置于比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0远的距离(60c)的位置的情况下,共模噪声的减少效果也较低。
此外,本发明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并不仅限于上述的图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天线罩;10、天线基部;11、凸起;12、螺栓;13、通孔;15、绝缘基部;16、导电基部;20、车顶导通部;30、电路基板;31、接地图案;32、放大电路;40、天线元件;50、同轴电缆;51、线芯;52、接地线;53、连接器;60、中间接地部;61、夹持部;62、螺钉孔;63、接地端子;64、信号线;65、焊料用开口;66、中间接地用导电板;70、电路基板用接地部;71、固定用凸起;R、车顶。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能够应对多个频段,
该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天线基部,该天线基部设于车顶上;
车顶导通部,该车顶导通部与所述天线基部电导通,并且也与车顶电导通;
电路基板,该电路基板载置于所述天线基部上,具有接地图案;
多个天线元件,该多个天线元件构成为设于所述电路基板上,或者与电路基板相连接,能够应对多个频段;
多个同轴电缆,该多个同轴电缆由分别与来自所述多个天线元件的信号输出相连接的信号用的线芯和接地用的接地线构成;
中间接地部,该中间接地部以成为与所述车顶导通部相同的电位的程度在距车顶导通部较近的位置使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电导通;以及
电路基板用接地部,该电路基板用接地使所述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与天线基部电导通,配置成位于如下的位置,即,从车顶导通部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的距离与从车顶导通部至中间接地部的距离相同或者从车顶导通部至电路基板用接地部的距离比从车顶导通部至中间接地部的距离远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电缆的接地线还与电路基板的接地图案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顶导通部设于用于将天线基部固定于车顶的接地垫圈,中间接地部配置于供接地垫圈配置的凸起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地部配置于通孔内,该通孔设于天线基部且用于供同轴电缆贯穿。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地部由能够夹持同轴电缆的接地线的夹持端子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接地部由中继连接器构成,该中继连接器构成为使同轴电缆的接地线与天线基部电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轴电缆以不会对天线元件的接收性能造成影响的程度远离天线元件地配置于天线基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天线元件至少包含AM/FM用复合天线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路基板竖立设置于天线基部,或者与天线基部平行地载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基部由树脂制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于该绝缘基部且比绝缘基部小型的导电基部构成。
CN201980085899.2A 2018-12-26 2019-12-25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Active CN113226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2229 2018-12-26
JP2018242229 2018-12-26
PCT/JP2019/050851 WO2020138181A1 (ja) 2018-12-26 2019-12-25 車両用複合アンテ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854A true CN113226854A (zh) 2021-08-06
CN113226854B CN113226854B (zh) 2022-03-15

Family

ID=711270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5899.2A Active CN113226854B (zh) 2018-12-26 2019-12-25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829757B2 (zh)
CN (1) CN113226854B (zh)
DE (1) DE112019006456B4 (zh)
WO (1) WO20201381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78614B1 (ko) * 2021-01-07 2021-07-16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278617B1 (ko) * 2021-01-11 2021-07-16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KR102278616B1 (ko) * 2021-01-11 2021-07-16 주식회사 이엠따블유 안테나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
JP7399493B2 (ja) * 2021-08-25 2023-12-18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ボディ埋め込み型アンテ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8620A (en) * 1971-12-22 1974-03-20 Lannionnaise Delectronique Sle Aerials
CN1677750A (zh) * 2004-04-02 2005-10-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天线噪声的防止方法
JP2007068106A (ja) * 2005-09-02 2007-03-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用無線受信装置
JP2008182663A (ja) * 2006-12-29 2008-08-07 Harada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5949B2 (ja) * 1996-09-13 2000-07-17 日本アンテナ株式会社 多周波用アンテナ
JP3530502B2 (ja) * 2001-05-01 2004-05-24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ケーブル取り付け構造
JP4057560B2 (ja) * 2004-06-25 2008-03-0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US9966707B2 (en) * 2006-12-01 2018-05-08 Kathrein-Werke Kg Device for fastening an attached part, in particular in the form of a motor vehicle antenna
JP2011061526A (ja) * 2009-09-10 2011-03-24 Harada Ind Co Ltd 車両用ルーフマウントアンテナ
JP5654917B2 (ja) 2011-03-24 2015-01-14 原田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JP2017046142A (ja) * 2015-08-26 2017-03-0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WO2018096918A1 (ja) * 2016-11-24 2018-05-31 株式会社ヨコオ アンテナ取付部品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48620A (en) * 1971-12-22 1974-03-20 Lannionnaise Delectronique Sle Aerials
US3808600A (en) * 1971-12-22 1974-04-30 Lannionnais Electronique Radioelectric aerial
CN1677750A (zh) * 2004-04-02 2005-10-05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天线装置和天线噪声的防止方法
JP2007068106A (ja) * 2005-09-02 2007-03-1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車載用無線受信装置
JP2008182663A (ja) * 2006-12-29 2008-08-07 Harada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38181A1 (ja) 2020-07-02
DE112019006456B4 (de) 2022-06-30
JP2020108146A (ja) 2020-07-09
JP6829757B2 (ja) 2021-02-10
CN113226854B (zh) 2022-03-15
DE112019006456T5 (de)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6854B (zh) 车辆用复合天线装置
US7091912B2 (en) Vehicular antenna with improved screening
JP2020078059A (ja) 車載アンテナ装置
US8648753B2 (en) Antenna device
US10854964B2 (en) Antenna apparatus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US7482989B2 (en) Easily maintainable on-vehicle electronic device
JP7356000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7238038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3745811A (zh) 天线装置
US6879288B2 (en) Interior patch antenna with ground plane assembly
JP2006270717A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
JP3752963B2 (ja) Gpsセンサ
CN110537290B (zh) 转换器设备和具有转换器设备的机动车
JP3185618B2 (ja) 電波受信装置
JP2022025507A (ja) 車載用アンテナ装置
US7151503B2 (en) Antenna unit
CN101262569A (zh) 接收系统
KR100370859B1 (ko) 수신장치
JP2022014006A (ja) アンテナ装置
US20200388908A1 (en) Antenna apparatus
JP2022003724A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JP2023161269A (ja) 車両用アンテナ装置
CN117836177A (zh) 车体嵌入式天线装置
KR20060109643A (ko) 보조 안테나장치를 갖는 이동통신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