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26739B -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26739B
CN113226739B CN201980078963.4A CN201980078963A CN113226739B CN 113226739 B CN113226739 B CN 113226739B CN 201980078963 A CN201980078963 A CN 201980078963A CN 113226739 B CN113226739 B CN 1132267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ed
film
section
layer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9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26739A (zh
Inventor
金惠珍
金圭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kai Mcwo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226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7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267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267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5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mprising colorants, e.g. dyes or pigments
    • B32B17/106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mprising colorants, e.g. dyes or pigments imparting a tint in certain regions only, i.e. shade b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009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 B32B17/1003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number, the constitution or treatment of glass sheets comprising two outer glass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165Functional feature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339Specific part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being colored or tinted
    • B32B17/10357Specific parts of the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being colored or tinted comprising a tinted intermediate fil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65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mprising colorants, e.g. dyes or pig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17/1000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 B32B17/1055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 B32B17/10761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or glazing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n layer, i.e. interlayer containing vinyl ace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e.g. denser near its 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5/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 B32B5/14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 homogeneity or physical structure, i.e. comprising a fibrous, filamentary, particulate or foam layer;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differing constitutionally or physically in different parts, e.g. denser near its faces
    • B32B5/142Variation across the area of the lay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3/00Antiglare equipment associated with windows or windscreens; Sun visors for vehicles
    • B60J3/007Sunglare reduction by coatings, interposed foils in laminar windows, or permanent 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 B32B2605/006Transparent parts other than made from inorganic glass, e.g. polycarbonate glazing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透光层叠体及移动装置等,其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且通过实现包括相对透射率(Rt,%)为30至80%的10mm以上的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的变色区间,从而可以提供具有作为自然的颜色变化形式的渐变图案而没有颜色不均匀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Description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 移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具有自然的渐变图案的着色区间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由一对玻璃面板和插入于这些面板之间的合成树脂薄膜构成的接合玻璃(钢化玻璃、安全玻璃)即使破碎时其玻璃碎片也不会飞散,因此具有优异的安全性,从而广泛用于汽车等道路车辆的车窗玻璃和高层建筑的窗户玻璃。在适用于这种接合玻璃的薄膜中大多适用对无机类材料的亲和力高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
接合玻璃的主要功能是,在不允许穿透接合玻璃(耐穿透性)的同时,吸收撞击造成的能量来使透明屏障内的物体或人员受到的损伤或伤害最小化(耐冲击性)。另外,由于适用于透明玻璃,因应具有优异的光学特性,且在如潮湿等的环境中也应具有强的特性(光学特性、耐湿性)。并且,当适用于车辆等的挡风玻璃等时,可以包括有色部分以防止眩光,且当适用于天窗等时,整体上被着色。
尤其,挡风玻璃的上部部分设置有从直射光线中保护驾驶员的所谓的遮光带(SHADE BAND)。这种遮光带通过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薄膜的一部分使用如染料或颜料等的着色剂进行着色来实现有色区间(TINTED ZONE),以在驾驶过程中防止外部光线。
如今,随着接合玻璃广泛用于汽车、铁路车辆、飞机、船舶和建筑物等中,倾向于强调防止由于外部光线引起的眩目和隐私保护等。因此,需要一种包括遮光带接合玻璃,上述遮光带具有不会产生光学畸变且透明区间(CLEAR ZONE)和有色区间(TINTED ZONE)之间的分界尽可能被自然地切换并具有如渐变图案一般的平滑的分界面。
*现有技术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第2018-0123975号
日本授权专利第6355564号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等,具有自然渐变的变色区间以提高防止由于外部光线引起的眩目的效果,且可以改善接合玻璃的耐穿透性。
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有色区间,存在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及透明区间,不存在上述着色层。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着色区间和变色区间。
上述着色区间为具有预定颜色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为颜色深度发生变化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
相对透射率(Rt,%)由下述式1表示。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02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是上述相对透射率为30至80%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包括10mm以上的上述颜色转换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有色区间,存在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及透明区间,不存在上述着色层。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着色区间和变色区间。
上述着色区间为具有预定颜色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为颜色深度发生变化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
相对透射率(Rt,%)由下述式1表示。
适宜性指数值根据下述式2评价。
[式2]
Qc=FOD*Tmax
在上述式2中,Qc表示适宜性指数,FOD为上述颜色转换区间的距离(mm),Tmax为在着色区间的透射率(%)。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的上述适宜性指数值可以为100以上。
上述着色层可以包括以相互区分的方式位于上下的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
上述有色区间可以包括以相互区分的方式位于上下的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
在上述第二着色层中所含的着色剂的量可以大于在上述第一着色层中所含的着色剂的量。
在上述第二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可以大于在上述第一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
上述着色层可以包含着色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还可包括功能层。
上述功能层可以位于上述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包括如下步骤来制备玻璃接合用薄膜:熔融步骤,通过熔融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和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来制备熔融树脂;及挤出步骤,通过向层叠装置引入上述熔融树脂来制备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楔形着色层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存在着色层的有色区间和不存在上述着色层的透明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着色区间和变色区间。
上述着色区间为具有预定颜色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为颜色深度发生变化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
相对透射率(Rt,%)由下述式1表示。
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的上述相对透射率为30至80%。
上述变色区间包括10mm以上的上述颜色转换区间。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04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方法通过包括如下步骤来制备玻璃接合用薄膜:熔融步骤,通过熔融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和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来制备熔融树脂;及挤出步骤,通过向层叠装置引入上述熔融树脂来制备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楔形着色层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存在着色层的有色区间和不存在上述着色层的透明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着色区间和变色区间。
上述着色区间为具有预定颜色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为颜色深度发生变化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
相对透射率(Rt,%)由下述式1表示。
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的上述相对透射率为30至80%。
上述变色区间包括10mm以上的上述颜色转换区间。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042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根据下述式2的适宜性指数值为100以上。
[式2]
Qc=FOD*Tmax
在上述式2中,Qc表示适宜性指数,FOD为上述颜色转换区间的距离(mm),Tmax为在着色区间的透射率(%)。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叠体包括:第一透光层;玻璃接合用薄膜,位于上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及第二透光层,位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的一面上。在上面已说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因此将省略其具体记载。
上述透光层叠体可以为接合玻璃。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透光层叠体。
上述移动装置可以为汽车。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其的接合玻璃等在位于透明区间和着色区间之间的变色区间中颜色自然渐变,能够提高防止由于外部光线引起的眩目的效果并提高审美感,同时可以提高适用该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接合玻璃的耐穿透性等。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分别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3为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色区间的透射率测量方法的示意图。
图4的(a)和(b)分别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截面的厚度等的示意图。
图5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接合玻璃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6为说明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一例的汽车中适用接合玻璃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制备例1至制备例3的样品薄膜的相对透射率(Rt)和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FOD)的长度(FOD)的测量结果的曲线图(x轴:测量部位的相对位置,距离,mm。y轴:相对透射度,%,1:制备例1的样品薄膜数据,2:制备例2的样品薄膜数据,3:制备例3的样品薄膜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以使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轻松实现本发明。本发明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实现,并不限定于在本说明书中所说明的实施例。纵贯全文,对相似的部分适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全体说明书中,作为马库什型描述中包含的术语的“其组合”是指,从由马库什型描述的多个构成要素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的混合或组合,从而表示包括从由上述多个构成要素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个以上。
在全体说明书中,“A和/或B”的记载是指“A、B或A和B”。
在全体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如“第一”、“第二”或“A”、“B”等术语用于将相同的术语彼此区分。
在本说明书中,“B位于A上”是指B以与A直接接触的方式位于A上,或是指B在A与B之间夹着其他层的状态下位于A上,而不限于B以与A的表面直接接触的方式位于A上的意思。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说明,单数的表示可解释为包括从文脉解读的单数或复数的含义。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下述方法的过程中,即在玻璃接合用薄膜的遮光带中的介于透明区间和着色区间之间的变色区间诱导更自然的颜色变化的方法,发现当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以遮光带形式被包括在玻璃接合薄膜中,且变色区间包括10mm以上的具有30%至80%相对透射率(Rt)的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时,可以形成自然的渐变以能够提高防止由于外部光线引起的眩目的效果而不会降低耐久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下面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和图2为分别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截面的示意图,图3为说明在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变色区间的透射率测量方法的示意图,图4的(a)和(b)分别为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的截面的厚度等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4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玻璃接合用薄膜900。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用薄膜900包括:有色区间400,位于薄膜的一部分;及透明区间500,是除有色区间之外的区域。
上述有色区间400可以形成在薄膜900的一部分或全部,具体而言,可以形成在一部分。在上述有色区间400中,当从截面观察时,着色层600、610实质上呈楔状,且当从上方观察薄膜的全面时,上述有色区间400以遮光带的形式被包含在上述薄膜900中。
上述有色区间400可以包括:着色区间410,具有预定颜色;和变色区间420,位于上述着色区间410与上述透明区间500之间且颜色深度发生变化。
上述有色区间400可以包括以相互区分的方式位于上下的第一着色层600和第二着色层620。
上述着色区间410是在完成颜色转换之后表现出最低透射率的区间,实质上具有预定的颜色。
上述变色区间420是位于上述着色区间410和上述透明区间500之间且颜色深度变化的区间,且可以包括10mm以上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相对透射率(Rt,%)为30至80%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07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以可见光透射率Tv为基准评价上述有色区间400的透射率T0和透明区间500的透射率Tc,具体而言,通过使用380至780nm的波长来测量的透射率进行评价。
上述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0为不是透明区间的区间的透射率,具有最低透射率值或最低透射率和最高透射率之间的中间值,透明区间500的透射率Tc具有最高透射率。上述透明区间500的透射率可以为80%以上,或可以为85%以上,或可以为85%至99%。
在上述有色区间中,着色区间410适用具有相对恒定厚度的着色层,是实质上具有恒定深度的颜色的区间,是在整个玻璃接合用薄膜中透射率最低的区间。上述有色区间的透射率可以为30%以下,或可以为20%以下,或可以为1至12%。
上述变色区间420是颜色深度在着色区间的相对较深的颜色和透明区间的实质上透明的颜色之间逐渐改变的区间,上述颜色深度程度可以通过透射率根据测量位置而变化来进行评价。
具体而言,随着测量部位TP的移动,在与颜色最深的着色区间410之间的分界即测量部位处测量的颜色深度逐渐变浅,随着上述测量部位越靠近透明区间500,颜色深度持续变浅,从而与颜色深度最浅的透明区间相遇,上述变色区间420是从上述分界到该相遇地点的区间。
具体而言,随着测量部位的移动,在与透射率最低的着色区间410之间的分界即测量部位处测量的透射率逐渐变高,随着上述测量部位越靠近透明区间500,透射率逐渐变高,从而与透射率为最大的透明区间相遇,上述变色区间420是从上述分界到该相遇地点的区间。
根据本发明的变色区间420包括颜色转换区间,上述颜色转换区间为相对透射率(Rt,%)为30至80%的区间。以可见光透射率为基准,25至75%的范围是被评价为具有相对良好的可见性的透射率的范围,但是根据薄膜的不同,其评价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通过导入相对透射率的概念,将30至80%的范围适用为颜色转换区间。
其中,相对透射率是指相对于透明区间500的透射率的有色区间400的透射率的相对比率值,其可以由上述式1计算。
根据本发明的变色区间420包括长度为10mm以上,具体而言,长度为12mm至30mm,更具体而言,长度为15mm至25mm的颜色转换区间FOD。当包括具有上述范围内的长度的颜色转换区间时,通过自然的颜色变化形成渐变图案,可以提供防止由于外部光线引起的眩目的效果和进一步改善的审美感等的玻璃接合用薄膜等。
其中,颜色转换区间FOD是指从相对透射率开始变为80%以下的地点到相对透射率开始变为30%以上的地点的距离,并以最短距离为基准评价。
参照图3,在变色区间420中的透射率可以通过在薄膜的宽度方向以恒定的测量间隔D测量透射率来进行评价。
上述测量间隔D可以为1至10mm,具体而言,可以为3至5mm。当上述测量间隔D窄时,相邻的测量部位的一部分可以相互重叠。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根据下述式2的适宜性指数值可以为100以上。
[式2]
Qc=FOD*Tmax
在上述式2中,Qc表示适宜性指数,FOD为上述颜色转换区间的距离(mm),Tmax为在着色区间的透射率(%)。
上述适宜性指数值是考虑到着色区间的透光率和颜色转换区间之间的距离的值,当适用具有低透光率的深着色时,颜色转换区间距离值大的适合于形成自然的变色区间,当适用具有高透光率的较浅着色时,即使颜色转换区间距离值相对短,也可以形成自然的变色区间,上述适宜性指数值是考虑这些点的值。
具体而言,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上述适宜性指数值可以为100以上,或可以为120以上,或可以为130至400。当上述适宜性指数值在上述范围内时,可以形成审美感优异的变色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400可以包括在以薄膜的截面为基准观察时位于上下的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
当上述有色区间400包括两层以上的着色层时,上述着色层可以为第一着色层600和第二着色层610,它们分别包含着色剂。
具体而言,上述着色层600、610分别可以包含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着色剂、增塑剂及三恶烷类化合物。
至于适用于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遮光带(shadeband)等的颜色,对蓝色系列具有很高的偏好。这种遮光带可以具有紫色和蓝色的中间色,为此,可以同时适用至少两种以上的着色剂,或可以同时适用三种以上的着色剂,或可以同时适用四种以上的着色剂。作为上述着色剂,只要是可适用于玻璃接合用薄膜的着色剂,就不受限制地适用。
包含在上述第二着色层610中的着色剂的量可以大于包含在上述第一着色层600中的着色剂的量。当适用两层以上的上述着色层且该两层的着色剂的含量不同时,可以实现更自然的颜色深浅调节。
包含在上述第二着色层610中的增塑剂的量可以大于包含在上述第一着色层600中的增塑剂的量。当适用两层以上的上述着色层且该两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含量不同时,可以实现所需的自然的颜色深浅调节,同时,可以将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耐穿透性保持在一定水平以上。
由于着色剂或增塑剂的量不同,上述第一着色层600和上述第二着色层610的树脂中着色剂的深浅或粘度可以不同,且还可在绝对透射率方面表现出差异。具体而言,上述绝对透射率的差异可以为30%以下,更具体而言,可以为25%以下,或可以为5至25%。
上述第一着色层600和上述第二着色层610各自具有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上述第一宽度和上述第二宽度是在宽度方向TD上从一侧到另一侧的宽度,并且上述第一宽度和上述第二宽度可以实质上相同或不同。
上述着色层600、610可以含有三恶烷类化合物,使得上述着色剂均匀稳定地分散于同时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上述增塑剂的着色层中。
具体而言,作为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适用具有1,3,5-三恶烷骨架的三恶烷类化合物、具有1,2,4-三恶烷骨架的三恶烷类化合物及具有1,2,3-三恶烷骨架的三恶烷类化合物中的一种以上。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具有上述1,3,5-三恶烷骨架,且包含在上述骨架中的3个碳原子中1至3个碳原子各自独立地具有氢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即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具有下述化学式1的结构。
[化学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111
在上述化学式1中,上述R1、上述R2及上述R3各自独立地为氢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
具体而言,上述R1、上述R2及上述R3各自独立地为氢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且上述R1、上述R2及上述R3不同时为氢。
当如上所述地将三恶烷类化合物适用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时,衍生自三恶烷骨架的亲水部分和衍生自R1至R3的烷基的疏水部分一起存在,从而当着色剂与增塑剂混合时,改善稳定性。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是三烷基三恶烷,具体而言,可以是选自由2,4,6-三甲基-1,3,5-三恶烷、2,4,6-三乙基-1,3,5-三恶烷、2,4,6-三(正丙基)-1,3,5-三恶烷、2,4,6-三(异丙基)-1,3,5-三恶烷、2,4,6-三(正丁基)-1,3,5-三恶烷、2,4,6-三(仲丁基)-1,3,5-三恶烷、2,4,6-三(异丁基)-1,3,5-三恶烷、2,4,6-三(叔丁基)-1,3,5-三恶烷、2,4,6-三戊基-1,3,5-三恶烷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作为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适用具有9个以上碳原子数的三恶烷化合物,或可以适用具有9至21个碳原子数的三恶烷化合物,或可以适用具有9至15个碳原子数的三恶烷化合物。具体而言,三烷基三恶烷可以是三丙基三恶烷,具体而言,可以是选自由2,4,6-三(正丙基)-1,3,5-三恶烷、2,4,6-三(异丙基)-1,3,5-三恶烷及它们的组合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三恶烷类化合物最优选为具有9至15个碳原子数的上述三烷基三恶烷,在此情况下,通过在着色剂分散液中具有着色剂和增塑剂的中间性能的三恶烷类化合物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改善分散稳定性。
相对于上述着色层的总重量,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是0.001至5重量%,或可以是0.001至3重量%。在上述着色层中包含上述范围内的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时,可以更有效地抑制着色剂的再凝聚,不仅提高着色用分散液的存储稳定性,还可减少在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时可发生的再凝聚现象。
上述着色剂可以通过混合两种以上着色剂来适用,并且可以适用包含至少四种以上着色剂的颜料混合物。具体而言,上述着色剂可以通过混合红色、绿色、蓝色及黄色等来适用,对其种类没有特别限制。
红色着色剂可适用喹吖酮红、单偶氮红、聚偶氮红、皮蒽酮红、溴化蒽嵌蒽醌红、芘红、萘酚红、喹吖啶酮红、蒽醌红、甲苯胺红等,具体而言,可适用喹吖酮红。
绿色着色剂可适用包括铜酞菁绿、溴化铜酞菁绿等的酞菁类颜料,或氧化铬绿、铬绿、金属络合物盐偶氮绿等,具体而言,可适用酞菁类颜料。
蓝色着色剂可适用铜酞菁蓝、普鲁士蓝、钴蓝、阴丹酮蓝、群青蓝及无金属酞菁蓝等,具体而言,可适用酞菁蓝。
黄色着色剂可适用如单偶氮黄、聚偶氮黄、单偶氮苯并咪唑酮黄等的偶氮黄、金属络合物盐偶氮黄、苯并咪唑黄、喹吖啶酮醌黄、异吲哚黄、蒽素嘧啶黄、黄蒽酮黄、喹酞酮黄、蒽醌黄、铬黄等,具体而言,可适用偶氮黄。
作为上述着色剂,可以适用通过基于1重量份的上述红色着色剂混合0.1至2重量份的绿色着色剂、0.1至2重量份的蓝色着色剂及0.1至2重量份的黄色着色剂而成的混合颜料。
上述着色剂可以是具有150nm以下或10至100nm的颗粒大小的颜料。
相对于上述着色层的总重量,上述着色剂的含量可以是0.001至5重量%,或可以是0.005至3重量%,或可以是0.01至2重量%。可以通过考虑薄膜整体上的有色区间要获得的颜色的强度、透光度等调节适用于着色层中的着色剂量来调节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的含量。
上述着色层可以以1:0.001至3的重量比包含上述着色剂和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在以上述着色剂1重量份为基准包含小于0.001重量份的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时,分散稳定性会不充分,当包含大于3重量份的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时,可通过添加三恶烷类化合物来获得的分散稳定性改善程度会甚微。
上述着色层可以以1:0.05至2的重量比包含上述着色剂和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或可以以1:0.05至1.5的重量比包含。以这种范围适用时,可以和谐地获得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其他物理性能和着色剂的分散稳定性改善效果。
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先以包含着色剂、增塑剂及三恶烷类化合物的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形式适用三恶烷类化合物,然后将其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来适用于形成上述着色层。
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以包含着色剂和增塑剂的着色用第二分散液形式制备,然后将该分散液和包含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混合来适用于形成上述着色层。并且,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同时适用包含三恶烷类化合物的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和包含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来形成着色层。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以包括着色剂、增塑剂及三恶烷类化合物的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形式适用。此时,关于着色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说明与在上面所述的内容相同。
上述增塑剂可以选自由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3G8)、四乙二醇二庚酸酯(4G7)、三乙二醇双2-乙基丁酸酯(3GH)、三乙二醇双2-庚酸酯(3G7)、己二酸二丁氧基乙氧基乙酯(DBEA)、己二酸二-(2-丁氧基乙氧基乙酯)(DBEEA)、癸二酸二丁酯(DBS)、己二酸二己酯(DHA)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中。更具体而言,作为上述增塑剂,可以适用三乙二醇双2-乙基己酸酯(3G8)。
基于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的总重量,上述增塑剂的含量可以是68至98重量%。在如上所述地通过制备包含增塑剂的着色用第一分散液来形成聚乙烯醇缩醛薄膜的着色层600、610时,可以提高制造工序中的便利性和工作性。另外,由于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将增塑剂、着色剂与用作分散稳定剂的三恶烷类化合物同时使用,因此能够防止着色剂的凝聚,且有助于制备色调均匀的薄膜。
通常,当将粉状着色剂添加到液状增塑剂中时,需要润湿(wetting)过程,该润湿过程是被空气和空气中的水分覆盖的着色剂颗粒的表面被增塑剂覆盖的过程。润湿过程以将着色剂颗粒以如研磨或铣削等的强物理力分散在增塑剂中的过程进行。此时,颗粒尺寸非常小的着色剂颗粒处于表面积变大且表面自由能增加的不稳定状态。尤其,当增塑剂和着色剂的相容性差时,在这种不稳定状态下发生试图返回到表面积较小的稳定状态的力量,由于该力量等的原因整体或部分会发生着色剂的再凝聚现象。并且,这种再凝聚现象被认为是不均匀的颜色实现和着色剂分散液的储存稳定性恶化等的原因之一。
在本发明中,通过适用三恶烷类化合物来解决了这种问题。具体而言,通过在极性三恶烷类骨架上添加非极性烷基来可以在具有不同特性的着色剂和增塑剂之间实现稳定分散。基于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的总重量,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含量可以是0.1至30重量%。
基于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的总重量,上述着色剂的含量可以是1至10重量%。在着色剂分散液中包含上述范围的上述着色剂时,能够在提高着色剂的分散稳定性的同时,还能够在混合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时提高工作性。
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包含上述着色剂、上述三恶烷化合物等,并在与增塑剂混合后经过如研磨和球磨等物理混合过程。具体而言,着色用第一分散液经过如下过程,即,在混合每种成分之后,通过球磨法粉碎凝聚的着色剂颗粒,使得其可以均匀地分散在分散液中。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使用直径为1mm以下的氧化锆球进行球磨3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分散工序来制备。
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可以在制备后30天以上不发生凝聚。如上所述,在较长期间内不会发生凝聚意味着具有改善的储存稳定性,并且在制备玻璃接合用薄膜时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便利性。
基于100重量份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上述着色剂分散液的含量可以是2至75重量份,或可以是5至55重量份。在此情况下,在获得聚乙烯醇缩醛薄膜作为玻璃接合用薄膜的物理性能的同时,可以稳定地获得均匀的颜色。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可以是通过用醛对聚合度为1,600至3,0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或可以是通过用醛对聚合度为1,700至2,500的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醛。在适用这种聚乙烯醇缩醛时,可以充分提高如耐穿透性等的机械物理性能。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可以是将聚乙烯醇和醛合成而得到的,对上述醛的种类没有限制。具体而言,上述醛可以是选自由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及它们的共混树脂组成的组中的任一种。在适用正丁醛作为上述醛时,所制备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与玻璃的折射率差小,且与玻璃的接合力优异。
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以包含着色剂和增塑剂的着色用第二分散液形式制备,然后将该分散液与包含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混合来适用于形成上述着色层。
并且,作为包含在上述着色层中的着色剂,可以同时适用包含三恶烷类化合物的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和包含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来形成着色层。
上述着色层可以包含含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
也就是说,在上述着色层中可以同时或彼此独立地适用着色用第一分散液和包含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以与上述着色层中所含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并包含在上述有色区间中。
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与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以形成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通过将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与上述着色用第一分散液或上述着色用第二分散液同时挤出来形成上述着色层。此时,混合在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中的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提高包含在上述着色用分散液中的增塑剂和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相容性。因此,在上述着色层中的上述着色剂的分散性得到提高。
并且,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可以不包含在上述着色剂分散液中,而可以通过同时挤出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以及上述三恶烷类化合物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混合物和上述着色用第二分散液来形成上述着色层。
此时,上述增塑剂、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三恶烷类化合物、着色剂及着色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的适用比率等与上面说明的内容重复,因此将省略其具体记载。
上述第一层100可以包含第一聚乙烯醇缩醛和第一增塑剂。
上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可以是30摩尔%以上且乙酰基量可以是5摩尔%以下。具体而言,上述羟基量可以是30至50摩尔%,乙酰基量可以是2摩尔%以下。上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值可以是200,000至300,000。将具有上述特征的聚乙烯醇缩醛用作上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时,可以制备与玻璃的接合力优异且机械强度优异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关于上述第一增塑剂的说明与关于上述增塑剂的说明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上述第一层100包含增塑剂和第一聚乙烯醇缩醛,且可以是通过将在必要范围内还包含下述的其他添加剂的第一表面层用组合物熔融挤出而形成为薄膜的。
在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包括第一层100和作为遮阳带的着色层600、610时,可具有如图1所示的截面结构。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可以包括第一层100和作为遮阳带的着色层600、610,且还可包括第二层200,在上述第一层100与上述第二层200之间还可包括第三层300。在上述第一着色层600与第二着色层610之间还可包括第三层300。在此情况下,可具有图2所示的截面结构。
上述第二层200可以包含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第二增塑剂,根据需要,还可包含下述的添加剂。上述第二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上述第二增塑剂分别可以与如上所述的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上述第一增塑剂相同。
上述第三层300可以是位于上述第一层100和第二层200之间且向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赋予功能的功能层。具体而言,上述功能层可以是包括如隔音功能、隔热功能及平视显示器(head up display,HUD)功能等的功能的功能层。
当上述第三层300为具有隔音功能的功能层时,包含在上述第三层300中的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可以是40摩尔%以下且乙酰基量可以是8摩尔%以上,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的羟基量可以是1至30摩尔%且乙酰基量可以是1至15摩尔%。在适用具有上述特征的聚乙烯醇缩醛时,可以制备具有隔音特性的聚乙烯醇缩醛薄膜。上述第三层300还可同时包含第三增塑剂,上述第三增塑剂可以以30至45重量%的含量包含在具有上述隔音功能的功能层中。上述第三增塑剂的种类与在上面说明的增塑剂的种类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当上述第三层300为具有HUD功能的功能层时,上述第三层300可以整体上呈楔形。当显示在接合有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接合玻璃950上时,上述楔形可以实质上防止显示重影。
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和上述第一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重均分子量值的差可以是250,000至500,000,或可以是300,000至500,000,或可以是450,000至500,000。当上述重均分子量值差在上述范围内时,在工序中调节挤出温度方面具有更优异的特性,所制备的薄膜的机械特性也可以更优异。
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值可以是3.5以下,或可以是1.2至2.5,或可以是1.9至2.3。
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根据ASTM D1238(150℃,21.6kg,37%捏合机(Kneader))的熔融指数(Melt Index)可以是5至45g/10min。具体而言,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熔融指数可以是6至35g/10min,或可以是7至25g/10min,或可以是8至15g/10min,或可以是8.5至12.5g/10min。通过适用具有这种熔融指数的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进一步提高工艺稳定性。
上述第三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根据JIS K6728的粘度(Viscosity,5%BuOH Sol.)值可以是250至900cP,或可以是500至750cP。当满足这种粘度条件时,可以进一步提高薄膜的机械物理性能,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熔融挤出时的工艺效率。
上述第三层300的增塑剂可以与适用于第一表面层100的增塑剂相同。关于上述增塑剂的种类的具体说明与上述说明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上述着色层600、610可以通过形成多个遮光带来在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一部分面积形成有色区间400。
根据需要,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可以进一步包含选自由抗氧化剂、热稳定剂、UV吸收剂、UV稳定剂、IR吸收剂、玻璃接合力调节剂及其组合组成的组中的添加剂。上述添加剂可以包含在如上所述的各层中至少一层中。通过包含上述添加剂可以改善如薄膜的热稳定性、光稳定性等的长期耐久性和防散射性能。
上述抗氧化剂可以是受阻胺(hindered amine)类或受阻酚(hindered phenol)类抗氧化剂。具体而言,在要求150℃以上的工艺温度的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制造工序中,受阻酚类抗氧化剂是更优选的。作为受阻酚类抗氧化剂,例如,可以使用巴斯夫(BASF)公司的IRGANOX 1076、1010等。
考虑到与抗氧化剂的相容性,上述热稳定剂可以使用亚磷酸酯(phosphite)类的热稳定剂。例如,可以使用巴斯夫(BASF)公司的IRGAFOS168。
作为上述UV吸收剂,可以使用Chemipro Kasei公司的Chemisorb 12、Chemisorb79、Chemisorb 74、Chemisorb 102及巴斯夫(BASF)公司的Tinuvin328、Tinuvin 329、Tinuvin 326等。作为上述UV稳定剂,可以使用巴斯夫(BASF)公司的Tinuvin等。作为上述IR吸收剂,可以使用ITO、ATO、AZO等,作为上述玻璃接合力调节剂,可以使用Mg、K、Na等的金属盐、环氧类改性硅(Si)油或它们的混合物等,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参照图4,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总厚度Tz可以为0.4mm以上,具体而言,可以为0.4至1.6mm,或可以为0.5至1.2mm,或可以为0.6至0.9mm。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适用于制备接合玻璃,因此厚度越厚,机械强度或隔音性能会越高,但考虑到最小限度的法规性能、成本及轻量化,上述厚度范围在制备满足各种条件的薄膜方面是优选的。
上述第一层100和上述第二层200的厚度分别可以为250至400um,或可以为300至350um。上述第三层300的厚度可以为100至150um,或可以为120至130um。上述着色层600、610的厚度TZ1、TZ2可以为100至200um,或可以为140至160um。当适用这种范围的厚度时,可以制备包括满足耐穿透性等的机械物理性能且呈现优异的颜色变化特性的遮光带的玻璃接合用薄膜90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玻璃接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熔融步骤,通过熔融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和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来制备熔融树脂;及挤出步骤,通过向层叠装置引入上述熔融树脂来制备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楔形着色层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在上述玻璃接合薄膜的制备方法中,熔融步骤是将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加入到第一挤出机中且将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分别加入到第二挤出机中以熔融的步骤。
此时,上述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是用于形成第一层100、第二层200及第三层300的组合物,上述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是用于形成着色层600、610的组合物。具体而言,关于分别适用于第一层100、第二层200、第三层300及着色层600、610的制备中的组成等的具体说明与上述说明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其次,上述挤出步骤是将在熔融步骤中熔融的树脂引入到连接至上述第一挤出机和上述第二挤出机的层叠装置中并进行挤出以形成薄膜的步骤。
此时,上述层叠装置可以是进料块,第二挤出机可以连接至楔形进料块以形成包括楔形的着色层。
在额外实现着色层的情况下,可以额外连接单独的第三挤出机以形成不同组成的着色层,或者可以使在上述第二挤出机中连接的进料块实现为与上述分开的楔形来制备。
上述进料块可以适用各种层数和形状的多层薄膜,并且在上述进料块中可以调节这种多层结构。
虽然在本发明中以进料块为基准进行说明,还可适用于多歧管,并且只要是可在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用作层叠装置的装置,就不受限制。对于进料块等的具体构成等,可以适用已知结构的进给块等,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地制备的玻璃接合用薄膜900可以包括设有上述着色层600、610的有色区间400和透明区间500。
上述有色区间400可以包括:着色区间410,具有恒定颜色;和变色区间420,位于上述着色区间410和上述透明区间500之间且颜色深度变化。
上述有色区间400包括在从截面观察时整体上呈楔形(WEDGE)的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
此时,着色层的“楔形”是指,整体上在着色区间的一个末端宽且越靠近透明区间的一个末端越窄的形状。具体指,在着色区间呈现恒定颜色的部分的厚度实质上恒定,但在开始变色区间的地点该部分的截面逐渐变窄的形状。包括上述楔形的着色层使得颜色在变色区间420连续变化,而没有颜色的不均匀。
上述变色区间420可以包括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为10mm以上的区间,上述颜色转换区间具有30至80%的由下述式1表示的相对透射率(Rt,%)。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1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关于上述有色区间和透明区间的透射率和树脂组合物等的具体说明与上述说明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图5为说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叠体的一例的接合玻璃的截面的示意图,图6为说明在作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一例的汽车中适用接合玻璃的状态的示意图。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说明透光层叠体和移动装置。
将说明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透光层叠体950。上述透光层叠体950包括如上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900位于两张透光层10、20之间的层叠体。
具体而言,上述两张透光层10、20可以为玻璃,但只要是透光面板即可,例如,可以适用如塑料等的原料。
关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900的具体结构、组成、特征及制备方法等的内容与上述内容重复,因此将省略其记载。
作为透光层叠体的一例的接合玻璃950以挡风玻璃适用于作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一例的汽车800。
上述挡风玻璃被设置成阻隔来自外部的风且允许驾驶员用肉眼观察外部,为此,可以适用如上所述的接合玻璃950。
上述移动装置800包括形成上述移动装置的主体的主体部、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的驱动部(发动机等)、可旋转地安装在上述主体部上的驱动轮(车轮等)、连接上述驱动轮和上述驱动部的连接装置及安装在上述主体部的一部分以阻隔来自外部的风的透光层叠体即挡风玻璃。
作为上述移动装置800,只要是可适用挡风玻璃的移动装置即可,通常,上述移动装置800可以是汽车,并且作为上述主体部、上述驱动部、上述驱动轮及上述连接装置等,只要是通常可适用于汽车的部件,就可以不受限制地适用。
作为上述移动装置800的汽车可以将上述接合玻璃950适用于作为挡风玻璃的前面玻璃,从而可以对上述汽车赋予优异的光学特性,且可以对接合玻璃950的整个面积赋予优异的透光性能、耐冲击性、耐穿透性及高温隔音性能等。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说明。
(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
1)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制备
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制备:通过将平均聚合度为1700、皂化度为99%的聚乙烯醇树脂和正丁醛合成来制备具有56.1摩尔%的缩丁醛基和43.0摩尔%的羟基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
2)添加剂混合物的制备
通过混合各0.1重量份的irganox1010和irgafos168、0.3重量份的TINUVIN P、0.022重量份的乙酸钾(K Ac)和0.028重量份的乙酸镁(Mg Ac)来制备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
3)着色用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通过在着色剂混合物中混合三恶烷类化合物和液状增塑剂来进行制备,关于着色剂混合物、三恶烷化合物及增塑剂等的具体组成示于下[表1]中。
使用Amstack公司的ROTATE RING MILL制备着色剂分散液。使用0.5mm尺寸的氧化锆作为填充在容器(Veaael)中的珠粒(beads),内部搅拌器(AGITATOR)的速度设为1500RPM,外部搅拌器的速度设为100RPM,从而同时进行30分钟的着色剂的粉碎和分散。
着色剂分别适用了下述颜料:绿色,颜料绿(Pigment green)7(CITY CATOVERSEAS Chemicals ltd);蓝色,颜料蓝(Pigment blue)15:3(杭州仙彩化工有限公司,Hangzhou Xcolor Chemical Company);红色,颜料红(Pigment red)122(Lily group co.,ltd,百合花集团有限公司);黄色,颜料黄(Pigment yellow)74(赫美特国际有限公司,Hermeta corporation co.,ltd)。
[表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31
2)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
(制备例1薄膜的制备)
将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71.9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27.50重量份的3G8增塑剂放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A)中来熔融并挤出,并将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71.0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28.25重量份的着色用分散液(A)放入第二双螺杆挤出机(B)中来熔融并挤出,并将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71.0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28.25重量份的着色用分散液(B)放入第三双螺杆挤出机(C)中来熔融并挤出。
将从上述挤出机挤出的树脂经过进料块和T-DIE(T模具)以如图1所示的结构薄膜化,以制备宽度为1.2米、厚度为760μm的片材。从制得的薄膜的两端部切下0.1米(修整),最终将1米宽的薄膜卷绕在辊上,以获得制备例1的样品。
(制备例2薄膜的制备)
除了将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71.9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27.50重量份的3G8增塑剂放入第一双螺杆挤出机(A)中来熔融并挤出,并将0.55重量份的添加剂混合物、71.05重量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及28.25重量份的着色用分散液(A)放入第二双螺杆挤出机(B)中来熔融并挤出之外,其余以与制备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制备例3薄膜的制备)
除了使用着色用分散液(B)作为着色用分散液之外,其余以与制备例2相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玻璃接合用薄膜的物理性能评价)
1)透射率测量
为了准确地测量透射率,需要通过对要测量的薄膜施加热量来使表面凹凸最小化。
具体而言,在150℃的层压机中通过按压8分钟去除表面凹凸之后,根据KS A 0066规格测量全光线透射率,并且使用波长为380至780nm的可见光(visible light)测量透射率,以求得可见光透射率Tv。
将作为薄膜的透射率最高的地点的透明区间500设定为“0”,从此开始着色,透射率变低,直到透射率开始变得最小的地点为止,以3mm的测量间隔D测量薄膜的透射率,测量部位是通过中心点的最长长度为1cm的圆,当测量间隔之间的距离较窄时,测量部位可能会重叠(参照图3)。
2)着色转换部长度(Ty)
当从透明区间侧向着色区间侧方向测量透射率时,测量从透射率开始降低的地点到着色完成而透射率没有改变的地点的距离Ty。
3)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FOD)测量
将从根据以下式导出的相对透射率(Rt,%)变为80%的地点到相对透射率变为30%的地点的距离(FOD)定义为颜色转换区间(Fade off distance,淡出距离),通过该距离判断有色区间400和透明区间500是否平滑地转换而没有颜色不均匀。
其中,相对透射率(Rt,%)是相对于透明区间500的透射率的有色区间400的透射率的相对比率值,其通过以下式1算出。
[式1]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4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4)有色区间的适性评价
考虑到着色区间的透光率和颜色转换区间的长度,通过下述式2的适宜性指数评估更自然的颜色深度调节程度,若上述适宜性指数为100以上,则判定为合格,若上述适宜性指数小于100,则判断为不合格。
式2:Qc=FOD*Tmax
在上述式2中,Qc表示适宜性指数,FOD为上述颜色转换区间的距离(mm),Tmax为在着色区间的透射率(%)。
5)耐穿透性评价
将上述制备例1至3的薄膜在20℃20RH%下老化(aging)72小时。调节位置使得颜色转换区间位于接合玻璃的正中心,并插入两张透明玻璃(长10cm、宽10cm、厚2.1mm)之间,在110℃和1大气压的层压机中进行真空层压30秒,从而对接合玻璃进行预压。之后,在高压釜中在140℃温度和1.2MPa的压力条件下对预压接合玻璃进行压缩20分钟,从而得到接合玻璃。
用于制备薄膜的树脂组合物和在上面评价的结果分别示于下述表2和表3中。
[表2]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51
[表3]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52
Figure GDA0003090614050000261
*着色区间透射率为可见光透射率(TV),是绝对透射率值。
参照上述表3,可以确认,在包括着色剂量不同的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的制备例1的样品薄膜的情况下,颜色转换区间长度(FOD)较长,从而诱导自然的颜色深度变化,有色区间的适当性评价结果也为144,即等于或大于作为评价基准的100。并且,被评价为具有满足耐穿透性的水平的机械物理性能。
在制备例2的情况下,有色区间的适当性值为96,判断为相对于颜色深度,颜色转换区间的长度略短,但是发现满足如耐穿透性等特性。在制备例3的情况下,与其他制备例相比,使用相对大量的着色用分散液来实现着色层,由于大量的着色剂,颜色转换区间长度(FOD)相对较长,因此实现具有自然颜色变化的变色区间,还满足变色区间的适当性,但由于大量使用着色用分散液,树脂的粘度较低,因此通过在上述制备例3中构成的结构就不能充分满足耐穿透性。
如上所述,虽然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且使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本发明的基本概念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各种变更或变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层 200:第二层
300:第三层 400:有色区间
410:着色区间 420:变色区间
500:透明区间 600:着色层、第一着色层
610:第二着色层 800:移动装置(汽车)
900:玻璃接合用薄膜 950:透光层叠体(接合玻璃)
10:第一透光层、玻璃 20:第二透光层、玻璃
Tz: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厚度 Tz1:第一着色层的厚度
Tz2:第二着色层的厚度 Ty:变色区间长度
FOD:颜色转换区间长度 测量部位:TP
宽度方向:TD(tenter direction)
机械方向:MD(mechanical direction)

Claims (7)

1.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包括:
有色区间,设有一层或两层以上的着色层,及
透明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
着色区间,具有预定颜色,及
变色区间,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且颜色深度发生变化;
颜色转换区间为由下述式1表示的相对透射率(Rt,%)为30至80%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包括15至25mm的上述颜色转换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以相互区分的方式位于上下的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
在上述第二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大于在上述第一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
上述着色层含有着色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
式1:
Figure FDA000352585636000001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着色层中所含的着色剂的量大于在上述第一着色层中所含的着色剂的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位于上述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之间的功能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其特征在于,
根据下述式2的适宜性指数值为100以上,
式2:
Qc=FOD*Tmax
在上述式2中,Qc表示适宜性指数,FOD为上述颜色转换区间的距离,Tmax为在着色区间的透射率。
5.一种玻璃接合用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来制备玻璃接合用薄膜:
熔融步骤,通过熔融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和非着色层用树脂组合物来制备熔融树脂,及
挤出步骤,通过向层叠装置引入上述熔融树脂来制备包括一层或两层以上的楔形着色层的玻璃接合用薄膜;
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包括设有上述着色层的有色区间和透明区间,上述有色区间包括具有预定颜色的着色区间和位于上述着色区间和上述透明区间之间且颜色深度发生变化变色区间,
颜色转换区间为由下述式1表示的相对透射率(Rt,%)为30至80%的区间,
上述变色区间包括15至25mm以上的上述颜色转换区间,
上述有色区间包括以相互区分的方式位于上下的第一着色层和第二着色层,
在上述第二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大于在上述第一着色层中所含的增塑剂的量,
上述着色层含有着色剂和三恶烷类化合物,
式1:
Figure FDA0003525856360000021
在上述式1中,T0为有色区间的透射率,Tc为透明区间的透射率。
6.一种透光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包括:
第一透光层;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接合用薄膜,位于上述第一透光层的一面上;及
第二透光层,位于上述玻璃接合用薄膜的一面上。
7.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光层叠体。
CN201980078963.4A 2018-12-31 2019-07-24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Active CN11322673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73705A KR102156988B1 (ko) 2018-12-31 2018-12-31 유리접합용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수단
KR10-2018-0173705 2018-12-31
PCT/KR2019/009134 WO2020141674A1 (ko) 2018-12-31 2019-07-24 유리접합용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수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26739A CN113226739A (zh) 2021-08-06
CN113226739B true CN113226739B (zh) 2022-04-19

Family

ID=714068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963.4A Active CN113226739B (zh) 2018-12-31 2019-07-24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04950B2 (zh)
KR (1) KR102156988B1 (zh)
CN (1) CN113226739B (zh)
DE (1) DE112019006524B4 (zh)
WO (1) WO20201416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6814B (zh) * 2021-12-29 2023-09-19 苏州赛伍应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颜色渐变效果的封装胶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391A (zh) * 2005-12-26 2014-05-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
CN105722802A (zh) * 2013-11-14 2016-06-2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148909A (ja) 1984-01-14 1985-08-06 Toyo Kensetsu Kk 消波・根固めブロツク
JP3153904B2 (ja) * 1990-11-06 2001-04-09 ソルーシア・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着色帯を有する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の製造方法
US6264731B1 (en) * 1999-11-29 2001-07-24 Xerox Corporation Ink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1,3,5-trioxane or tetraethylene glycol dimethyl ether
AU2001241807A1 (en) * 2000-04-07 2001-10-23 Eric Baer Polymer 1d photonic crystals
EP1606325B1 (de) * 2003-01-09 2008-03-05 Kuraray Europe GmbH Vernetzte polyvinylacetale
US7927706B2 (en) * 2003-12-17 2011-04-19 Solutia Inc. Multiple layer glass panels having adjustable tint
US7179535B2 (en) * 2003-12-17 2007-02-20 Solutia Incorporated Polymer sheets and multiple layer glass panels having adjustable tint
JP4683289B2 (ja) * 2006-01-13 2011-05-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DE102009033762A1 (de) * 2009-07-17 2011-01-27 Leonhard Kurz Stiftung & Co. K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ehrschichtkörpers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US8709582B2 (en) * 2010-07-30 2014-04-29 Essilor International Optical article including an antireflecting coating having antifog properties and process for making same
BR112014012695B1 (pt) * 2012-01-10 2021-01-19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painel transparente, e, método para produzir o painel transparente
KR20140025283A (ko) * 2012-08-22 2014-03-04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토너 및 토너의 제조 방법
CN107406313A (zh) * 2015-04-08 2017-11-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EP3348530A4 (en) * 2015-09-11 2019-05-08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MEDIATE 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US11298919B2 (en) * 2016-03-30 2022-04-1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US20180326696A1 (en) 2017-05-10 2018-11-15 Kuraray Europe Gmbh Interlayer film with shade band
CN110315821B (zh) 2018-03-28 2021-11-02 Skc株式会社 光致变色中间膜、透光性层叠体及汽车用摄像系统
WO2020040114A1 (ja) 2018-08-20 2020-02-27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ロール体及び合わせガラスセット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391A (zh) * 2005-12-26 2014-05-14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用于车辆的层压玻璃
CN105722802A (zh) * 2013-11-14 2016-06-29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41674A1 (ko) 2020-07-09
US11504950B2 (en) 2022-11-22
CN113226739A (zh) 2021-08-06
US20210323277A1 (en) 2021-10-21
KR20200082784A (ko) 2020-07-08
DE112019006524B4 (de) 2024-01-04
KR102156988B1 (ko) 2020-09-16
DE112019006524T5 (de) 2021-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06023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WO2017057630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10569509B2 (en)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having coloring matter with specified maximum absorption wavelengths, and laminated glass
US11702359B2 (en) Interlayer for laminated glass, laminated glass, and glass structure
TW201941948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層合玻璃及抬頭顯示器系統之製造方法
CN113226739B (zh)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包括其的接合玻璃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JP2012206877A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12368326B (zh) 玻璃接合用薄膜、颜料分散液、透光层叠体及移动装置
CN112272615B (zh) 玻璃接合用薄膜、其制备方法及包括其的移动装置
KR102127579B1 (ko) 유리접합용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수단
KR102211735B1 (ko) 유리접합용 필름, 이를 포함하는 접합유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이동수단
US20230065099A1 (en)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WO2023100928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JP7381338B2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自動車ルーフ用合わせガラス
WO2023200013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3200014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合わせ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1124948A1 (ja) 合わせガラス用中間膜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TW202332737A (zh) 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層合玻璃
CN117715879A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JPWO2018182031A1 (ja) 熱可塑性樹脂膜及びガラス板含有積層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5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after: Aisikai McWoo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South Korea

Patentee before: SK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