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8187A -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8187A
CN113208187A CN202110580794.3A CN202110580794A CN113208187A CN 113208187 A CN113208187 A CN 113208187A CN 202110580794 A CN202110580794 A CN 202110580794A CN 113208187 A CN113208187 A CN 113208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dy
heat storage
heat
limiting par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07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华斌
杞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07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818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5079 priority patent/WO202224697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8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81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在发烟装置中,发热件的外周依次套设有储热体、第一隔热层、连接件和容纳腔体;储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第一限位部设置在储热体的第一端,第二限位部设置在储热体的第二端,第三限位部设置在储热体的外周侧。本申请采用连接件套设在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的外周,并采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以固定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提高了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连接的稳定性;另外,第一隔热层通过第三限位部与容纳腔体接触,减少了储热体的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降低了储热体热量的浪费。

Description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在采用空气加热技术加热发烟介质的过程中,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储热体直接和烟杯接触,导致储热体的热量一大部分传递给了烟杯,造成热量的浪费。另外,一般隔热层直接套设在储热体的外周,在经过频繁的冷热交替之后,隔热层和储热体的连接容易松动,进而导致热量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可以减低储热体的热量浪费,以及隔热层和储热体容易松动的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包括:
发热件;
储热体,所述储热体套设在所述发热件的外周,所述储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周;以及
容纳腔体,用于容纳发烟介质,所述容纳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两个连接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连接块交替连接形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二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至少两条限位条,相邻的两条所述限位条之间间隔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每一所述限位条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凸块和一个所述第二凸块,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第一隔热层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围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周表面,所述第三限位部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部面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面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多条气道,所述气道沿着所述储热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至少部分的所述气道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的端部相连;
所述支撑环的外轮廓凸出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外轮廓,所述容纳腔体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一放置槽,所述支撑环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靠近所述支撑环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储热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储热体开设一开孔,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通过胶体与所述储热体固定连接,所述胶体填充在所述开孔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储热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储热体开设一开孔,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发热件包括承托体和缠绕在所述承托体上的发热丝;
所述发热件和所述储热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所述固定件面向所述储热体的一侧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连通于所述开孔;
所述发热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所述发热丝包括发热主体和连接于所述发热主体的引脚;
所述发热主体缠绕在所述承托体的外周表面,所述引脚穿过所述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容纳腔体的外周,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壁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20W/(m·K)。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00W/(m·K),所述储热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200平方毫米。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烟装置,包括电路板、电池、发热模组和外壳,所述电池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发热模组,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池的外周;
所述发热模组包括:
发热件;
储热体,所述储热体套设在所述发热件的外周,所述储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周;以及
容纳腔体,用于容纳发烟介质,所述容纳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两个连接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连接块交替连接形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二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至少两条限位条,相邻的两条所述限位条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每一所述限位条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凸块和一个所述第二凸块,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第一隔热层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限位部围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周表面,所述第三限位部上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部面向所述第一隔热层的一面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多条气道,所述气道沿着所述储热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至少部分的所述气道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的端部相连;
所述支撑环的外轮廓凸出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外轮廓,所述容纳腔体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一放置槽,所述支撑环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储热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储热体开设一开孔,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发热件包括承托体和缠绕在所述承托体上的发热丝;
所述发热件和所述储热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所述固定件面向所述储热体的一侧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连通于所述开孔;
所述发热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所述发热丝包括发热主体和连接于所述发热主体的引脚;
所述发热主体缠绕在所述承托体的外周表面,所述引脚穿过所述通孔。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容纳腔体的外周,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壁厚。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20W/(m·K)。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00W/(m·K),所述储热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200平方毫米。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连接件套设在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的外周,并采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以固定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提高了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连接的稳定性;另外,第一隔热层通过第三限位部与容纳腔体接触,减少了储热体的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降低了储热体热量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容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和储热体连接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储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和储热体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和发烟装置,下文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烟装置1000,其包括电路板100、电池200、发热模组300和外壳400。电池200电连接于电路板100。电路板100电连接于发热模组300。外壳400设置在电路板100和电池200的外周。
请参照图2至图4,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发热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发热模组300包括发热件31、储热体32、第一隔热层33、连接件34、容纳腔体35、固定件36、第二隔热层37、底座38、顶盖39、壳体310和支撑座320。
储热体32套设在发热件31的外周。储热体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第一隔热层33套设在储热体32的外周。连接件34套设在第一隔热层33的外周。容纳腔体35套设在连接件34的外周。固定件36固定设置在储热体32的第二端3b,且支撑发热件31。第二隔热层37套设在容纳腔体35的外周。底座38支撑连接件34和第二隔热层37。顶盖39设置在第二隔热层37和容纳腔体35上。壳体310套设在第二隔热层37和顶盖39的外周。支撑座320支撑底座38和壳体310。
第一隔热层33用于防止储热体32的热量过多散失,即防止储热体32将大量的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35,进而影响发烟装置1000的效率。第二隔热层37主要是防止发烟装置1000的外周温度过高,保证发烟装置1000使用的舒适性,也防止发烟装置1000热量的流失。
可选的,第一隔热层33的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第二隔热层37的材料是多层气凝胶隔热层或气凝胶层和玻璃纤维层堆叠结构。
第二隔热层37的壁厚小于第一隔热层33的壁厚,以节省连接件34和第一隔热层33的安装空间。
请参照图4和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容纳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容纳腔体35和顶盖39分别是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容纳腔体35的内腔和顶盖39的内腔连通。连接件34设置在容纳腔体35的内腔中。连接件34面向顶盖39的一端与容纳腔体35的内腔壁界定形成一容纳空间N。
容纳空间N用于容纳发烟介质。可选的,发烟介质可以是烟支、烟弹、散装烟草或其他用于吸食的发烟物质。
在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中,容纳腔体35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351。第二开口351设置在容纳腔体35靠近底座38的一侧。这样的设置可降低容纳腔体35将热量传递至底座38,避免底座38过热。
可选的,第二开口351的数量不限于是多个。多个第二开口351沿着容纳腔体35的圆周方向间隔且均匀设置。
可选的,容纳腔体35材料包括但不限于不锈钢、铝、耐高温塑胶和陶瓷。
请参照图4和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连接件34包括第一限位部341、第二限位部342、第三限位部343和支撑环344。
第一限位部341和第二限位部342分别与第三限位部343相连。第一限位部341和第二限位部342间隔设置。支撑环344与第三限位部343远离第一限位部341一端的端部相连。第三限位部343上设置有第一开口345。
请参照图4和图7,第一限位部341设置在储热体32的第一端3a和第一隔热层33的一端上,并与第一端3a连接。第二限位部342设置在储热体32的第二端3b和第一隔热层33的另一端上,并与第二端3b连接。第三限位部343设置在储热体32的外周侧和第一隔热层33的外周侧。第三限位部343的内侧面与第一隔热层33接触。第三限位部343的外侧面与容纳腔体35接触。
支撑环344的外轮廓凸出于第三限位部343的外轮廓。容纳腔体35的端部抵接在支撑环344上。
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采用连接件34套设在第一隔热层33和储热体32的外周,并采用第一限位部341、第二限位部342和第三限位部343以固定第一隔热层33和储热体32,提高了第一隔热层33和储热体32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通过在第三限位部343上开设第一开口345,以减少第三限位部343和容纳腔体35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储热体32将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35,降低了储热体32热量的浪费。
具体的,第一限位部341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块34a和至少两个连接块34b。第一凸块34a和连接块34b交替连接形成一闭环结构。第二限位部342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凸块34c。第三限位部343包括至少两条限位条34d。相邻的两条限位条34d之间间隔至少一个第一开口345。
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采用连接块34b连接第一凸块34a,以提高连接件34的稳定性。可选的,第一限位部341、第二限位部342和第三限位部343的材料相同。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341、第二限位部342和第三限位部343的材料也可以不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中,第一凸块34a抵接于第一端3a。第二凸块34c抵接于第二端3b。这样的设置以限制储热体32和第一隔热层33在竖直方向的移动。
可选的,在储热体32的径向方向上,第一凸块34a和第二凸块34c的长度小于储热体32的半径,以减少第一凸块34a和第二凸块34c分别与储热体32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储热体32热量的损失。
第一凸块34a的厚度大于第二凸块34c的厚度,以防止发烟介质在容纳腔体35内靠近储热体32的一端温度过高,影响吸食体验。
每一限位条34d分别连接一个第一凸块34a和一个第二凸块34c。限位条34d与第一隔热层33连接。这样的设置以限制储热体32和第一隔热层33在水平方向移动。
当限位条34d的数量为两条时,两条限位条34d设置在第一隔热层33的对角方向或同一条直径的方向。当限位条34d的数量为多条时,限位条34d围设在第一隔热层33的外周,只要避免第一隔热层33和储热体32在水平方向发生移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条限位条34d之间间隔一个第一开口345。这样的设置以使得第一开口345的开口面积尽可能的大,进而减少连接件34和容纳腔体35的接触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4的材料是耐高温和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具体的,连接件34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20W/(m·K)。可选的,连接件34的材料可以是氧化铝、二氧化硅或氧化锆类的陶瓷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当容纳腔体35的内壁温度过高时,发烟介质容易烘烤过度,产生焦糊味;当容纳腔体35的内壁温度过低时,发烟介质雾化时尼古丁的释放受到影响。
因此连接件34采用低导热系数的材料,起到将储热体32的小部分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35,以保证容纳腔体35具有一定的温度,提高用户的吸食体验。另外,在第三限位部343中设置第一开口345在减少热量因传导而损失的同时,也起到将储热体32的小部分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35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储热体32的外周设置有第一隔热层33,但是第一隔热层33并不是绝对隔热,因此储热体32可将部分的热量经过第一隔热层33传递至连接件34。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中,请参照图8,连接件34由第一部分M1和第二部分M2拼接固定形成,以便固定第一隔热层33和储热体32。
具体的,第一部分M1和第二部分M2分别包括一半的第一限位部341、一半第二限位部342、一半的第三限位部分343和一半的支撑环344。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部分M1也可以包括第一限位部341和一部分的第三限位部343。第二部分M2包括第二限位部342、另一部分的第三限位部343和支撑环34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连接件34包括第一限位部341、第二限位部342、第三限位部343和支撑环344。
第三限位部343围设在第一隔热层33的外周表面。第三限位部343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开口345。第一凸块34a和第二凸块34c分别设置在第三限位部343面向第一隔热层33的一面上。
第一开口345沿着第三限位部343的圆周方向设置。
请参照图10和图11,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储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烟装置的连接件和储热体连接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的发烟装置1000中,储热体3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3a和第二端3b。储热体32的外周侧设置有多条气道321。在储热体32的轴线方向,储热体32开设一开孔322。开孔322和气道321的延伸方向平行。气道321沿着储热体32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气道321连通于容纳空间N。
至少部分的气道321对应设置在第一凸块34a和第二凸块34c之间。这样的设置以减少储热体32分别和第一凸块34a和第二凸块34c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储热体32热量的流失。
另外,自储热体32的圆周向储热体32的中心方向上,第一凸块34a的宽度递减,以储热体32和第一凸块34a的接触面积。
可选的,储热体32采用高导热系数的材料,比如掺杂类的陶瓷或金属材料。比如: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等材料的烧结体或铝、铜、铁、金、银。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用户抽吸烟的舒适体验是,一次抽吸需要在3秒时间内将大约50毫升的空气由室温25摄氏度加热至350摄氏度。
在这个过程中,则需要将外部冷空气在短时间内与储热体32进行热量交换,即被储热体32加热,因此为了保证抽吸体验,则需要储热体32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00W/(m·K),储热体32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200平方毫米。
请参照图4和图12,底座38面向连接件34的一侧设置一放置槽381。支撑环344设置在放置槽381内。底座38上还设置有一通气口382,通气口382连通放置槽381和气道321。
可选的,底座38采用耐高温的塑料胶材质,比如聚醚醚酮,塑胶材料自身拥有低导热系数的特点,耐高温的塑胶材料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同时具有保温隔热的效果。
请参照图4和图13,固定件36固定在储热体32上。可选的,固定件36通过黏胶固定在储热体32上。
固定件36面向储热体32的一侧设置一凹槽361。凹槽361连通于开孔322。固定件36还设置有通孔362。通孔362连通凹槽261。
发热件31的部分设置在开孔322内,发热件31的部分设置在凹槽361内。
可选的,固定件36采用耐高温和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固定件36一方面避免发热件31裸露在空气中,进而避免空气中具有金属气味;另一方面降低发热件31的热量传递至底座38的方向,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同时固定件36还具有支撑发热件31的效果。
请参照图4和图14,发热件31包括承托体311和缠绕在承托体311上的发热丝312。发热件31和储热体32之间填充有导热胶313,以提高发热件31的热传导效率。
另外,导热胶313也可延伸至固定件36和发热件31之间,以提高发热件31的发热效果,以及提高固定件36、储热体32和发热件31组装的稳定性。
可选的,导热胶313可以是陶瓷类或玻璃釉类的无机粘结剂。导热胶313包裹发热丝312,防止其他异物与发热丝312直接接触,进而防止发热丝312在高温时产生异味。
其中,承托体311和储热体32的表面进行绝缘处理,以避免发热丝312分别与承托体311和储热体32发生短路,以及避免储热体32在高温时与空气或空气中的异物产生反应产生异味影响口感。
可选的,表面绝缘处理可以是表面硬质氧化处理、阳极氧化处理、阴极氧化处理、陶瓷喷涂处理或金属表面钝化处理中的一种。
发热丝312包括发热主体31a和连接于发热主体31a的引脚31b。发热主体31a缠绕在承托体311的外周表面,引脚31b穿过通孔362。
具体的,承托体311的外周设置有螺纹状的沟道31c,发热主体31a设置在沟道31c内,以避免发热丝312发生位移,进而提高发热丝312发热的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热件31也可以省掉承托体311;也即发热件31包括发热丝312。发热丝312通过胶体与所述储热体32固定连接;也即在开孔322中填充耐高温的胶体,且使得发热丝312和储热体32固定连接,所述胶体填充在开孔322内。
本申请实施例还涉及一种发热模组,该发热模组的结构与上文实施例的发热模组300的结构一致,具体的结构可参照上文阐述发热模组300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采用连接件套设在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的外周,并采用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以固定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提高了第一隔热层和储热体连接的稳定性;另外,第一隔热层通过第三限位部与容纳腔体接触,减少了储热体的热量传递至容纳腔体,降低了储热体热量的浪费。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5)

1.一种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热件;
储热体,所述储热体套设在所述发热件的外周,所述储热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第一隔热层,所述第一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套设在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外周;以及
容纳腔体,用于容纳发烟介质,所述容纳腔体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周;
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连,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三限位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
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限位部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凸块和至少两个连接块,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连接块交替连接形成一闭环结构;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凸块;
所述第一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凸块抵接于所述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部包括至少两条限位条,相邻的两条所述限位条之间间隔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开口;
每一所述限位条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凸块和一个所述第二凸块,所述限位条与所述第一隔热层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体的外周侧设置有多条气道,所述气道沿着所述储热体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至少部分的所述气道对应设置在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二凸块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支撑环,所述支撑环与所述第三限位部远离所述第一限位部一端的端部相连;
所述支撑环的外轮廓凸出于所述第三限位部的外轮廓,所述容纳腔体的端部抵接在所述支撑环上,所述容纳腔体与所述第三限位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面向所述连接件的一侧设置一放置槽,所述支撑环设置在所述放置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体上还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靠近所述底座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热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储热体开设一开孔,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发热件包括发热丝;所述发热丝通过胶体与所述储热体固定连接,所述胶体填充在所述开孔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热体的轴线方向,所述储热体开设一开孔,所述发热件设置在所述开孔内;所述发热件包括承托体和缠绕在所述承托体上的发热丝;
所述发热件和所述储热体之间填充有导热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一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所述储热体的第二端,所述固定件面向所述储热体的一侧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连通于所述开孔;
所述发热件的部分设置在所述凹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凹槽,所述发热丝包括发热主体和连接于所述发热主体的引脚;
所述发热主体缠绕在所述承托体的外周表面,所述引脚穿过所述通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第二隔热层,所述第二隔热层套设在所述容纳腔体的外周,所述第二隔热层的壁厚小于所述第一隔热层的壁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导热系数小于或等于20W/(m·K)。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或等于100W/(m·K),所述储热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于或等于200平方毫米。
15.一种发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电池、外壳和如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发热模组,所述电池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发热模组,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电池的外周。
CN202110580794.3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Pending CN113208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794.3A CN11320818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PCT/CN2021/105079 WO2022246972A1 (zh) 2021-05-26 2021-07-07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0794.3A CN11320818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8187A true CN113208187A (zh) 2021-08-06

Family

ID=77098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0794.3A Pending CN113208187A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8187A (zh)
WO (1) WO2022246972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180061A1 (zh) * 2014-05-28 2015-12-03 吉瑞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其进气量调节方法
CN111772244A (zh) * 2019-04-02 2020-10-16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加热组件、加热模组、可控加热模组以及电子烟具
CN210471024U (zh) * 2019-07-09 2020-05-08 深圳市电曼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发热装置及电子烟雾化器
CN111264910A (zh) * 2020-03-23 2020-06-12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CN112089113A (zh) * 2020-10-13 2020-12-18 惠州市沛格斯科技有限公司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46972A1 (zh) 202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23039406A (ja) 加熱モジュール及びエアロゾル発生装置
WO2023035852A1 (zh) 导向部件、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089113A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WO2023246370A1 (zh) 气溶胶产生装置及其加热组件
WO2023035853A1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983619U (zh)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JP2023021008A (ja) エアロゾル生成製品
CN113208187A (zh) 一种发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JP7330545B2 (ja) 加熱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非燃焼加熱式喫煙具
JP3595875B2 (ja) 半導体処理装置用電気ヒータ
JP7425125B2 (ja) 霧化本体及びエアロゾル生成装置
CN212488471U (zh) 加热组件、雾化控制组件、烟具以及电子烟
CN212488472U (zh) 加热组件、雾化控制组件、烟具以及电子烟
CN212279900U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N111838773A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JPH0514470Y2 (zh)
CN113142675A (zh) 加热组件、雾化控制组件、烟具以及电子烟
WO2022252575A1 (zh) 烟支的加热装置
CN213663685U (zh) 加热模组及发烟装置
CN212488470U (zh) 加热组件、雾化控制组件、烟具以及电子烟
CN219845053U (zh) 空气加热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531639U (zh) 烟支的加热装置
CN216019116U (zh) 发热元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S6369184A (ja) 電熱ユニツト
CN109392202A (zh) 一种放热面为电绝缘材料面阻垢电加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