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200127A -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200127A
CN113200127A CN202110680320.6A CN202110680320A CN113200127A CN 113200127 A CN113200127 A CN 113200127A CN 202110680320 A CN202110680320 A CN 202110680320A CN 113200127 A CN113200127 A CN 1132001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k
cabin
ship
tail
ballast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803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
陈京普
程红蓉
刁峰
杨恩
苗飞
顾立君
刘杨
阚甜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106803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2001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2001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001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1/00Interior subdivision of hulls
    • B63B11/02Arrangement of bulkheads, e.g. defining cargo spa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以下的首部型线为直首,尾部型线为方尾型,主甲板上设置有敞开式的货舱区;首部设置有平台甲板,平台甲板上方设置有首楼甲板,所述平台甲板处安装有锚链设备舱、一号设备舱、二号设备舱、淡水舱、生活污水舱、首尖舱;首楼甲板上安装有流线型首楼,减小航行风阻,具体分布有公共处所间、锚机舱、A甲板船员生活室、B甲板船员生活室、智能控制驾驶室、尾甲板室;尾部为智能机舱区,在尾部设置有两台电力全回转推进器,电力全回转推进器实现360度旋转,为船舶的航行推进、倒车以及转向提供动力,工作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型运输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背景技术
目前,对船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日益严格,传统船用柴油已经难以满足IMO对NOx、SOx、温室气体和颗粒物等排放物的限制和能效要求。
当前,LNG、氢能、氨燃料、甲醇燃料等低碳燃料已成为船舶未来主要替代燃料。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仅有不到1%的船可以满足EEDI第三阶段的要求。因此使用绿色燃料作为传统柴油的替代品是大势所趋。这些绿色燃料在减排效果、经济性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低碳零排”成为未来造船及航运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船舶智能化也已经成为当今船舶与航运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现有技术中的海船,智能集装箱船、散货船暂无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的船舶,船舶的智能化技术应用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级阶段。船舶的智能化可以提高船舶营运效率,大幅减少船员数量,减少营运成本。智能船舶必然也会随着其他行业的人工智能化发展得到普及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从而完全实现“低碳零排”,满足未来环保要求,同时,该船安装智能化系统,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大幅减少船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所述主甲板以下的首部型线为直首,尾部型线为方尾型,主甲板上设置有敞开式的货舱区;
船体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首部、中部和尾部;
首部设置有平台甲板,平台甲板上方设置有首楼甲板,所述平台甲板处安装有锚链设备舱、一号设备舱、二号设备舱、淡水舱、生活污水舱、首尖舱;
首楼甲板上安装有流线型首楼,减小航行风阻,具体分布有公共处所间、锚机舱、A甲板船员生活室、B甲板船员生活室、智能控制驾驶室、尾甲板室;
中部为装载集装箱的货舱区,设置有并列的一号货舱和二号货舱;
尾部为智能机舱区,在尾部设置有两台电力全回转推进器,电力全回转推进器实现360度旋转,为船舶的航行推进、倒车以及转向提供动力;尾部的机舱内还设置有数台LNG发电机和配套的机电设备;
尾部的主甲板上方还安装有LNG液罐和锂电池集装模块,
舷侧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舷侧压载水舱、舷侧空舱和双层底压载水舱。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主甲板的下方设置有二平台,在主甲板与二平台之间从船首到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空舱、二号空舱、三号空舱、四号空舱和五号空舱。
位于船体底部设置有双层底,并从船首至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压载舱、二号压载舱、三号压载舱、四号压载舱、五号压载舱、六号压载舱、七号压载舱、八号压载舱、九号压载舱、十号压载舱和十一号压载舱,其中一号压载舱位于平台甲板的下方。
主甲板尾部的中间位置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位于锂电池集装模块的两旁分别安装LNG液罐,单个LNG液罐的一旁设置有尾甲板室。
主甲板尾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尾甲板室,所述尾甲板室的两旁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主甲板尾部还对称安装有尾部锚机,在尾部锚机和尾甲板室之间安装LNG液罐。
尾部主甲板下方中间位置安装多个LNG发电机,位于LNG发电机的两旁分别安装有LNG液罐。
所述船体为双壳结构。
所述货舱区为两个窗口货舱和高出主甲板的舱口围栏。
所述一号货舱和二号货舱之间设置有一号绑扎过桥,所述二号货舱中间位置有二号绑扎过桥。
所述智能控制驾驶室的顶面安装有通信导航设备,智能控制驾驶室内安装有智能集控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采用新能源燃料和锂电池集装模块供电系统,可完全实现“低碳零排”。该船配备新能源LNG发电机和LNG燃料罐,以及箱式锂电池集装模块。在海况环境较好的情况下,本发明开启LNG发电机直接给推进器供电航行,在较差海况下可以切换到锂电池集装模块直接供电,以保证稳定的动力输出,保证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该船具有较高的装箱率,集装箱堆叠达到7层;船体首部设有流线型的首驾驶上层建筑,减小了受风面积形成的船舶阻力;船体尾部采用方形船尾,设置两台全回转电力推进器,首部设置一台槽道推进器,配合人工智能自主避碰和DP定位系统可实现船舶原地360度转向,以及船舶航行、进出港的航行路线自主规划和避碰。同时,该船搭载智能化系统,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大幅减少船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
本发明搭载了LNG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智能化船舶系统,可完全实现“低碳零排”,以及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本发明可航行于近海、沿海以及内河航区,在良好的海况下开启LNG发电机直接给推进器供电航行,在较差海况下可以切换到锂电池集装模块直接供电推进器,以保证稳定的航行动力来源,保证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入级中国船级社CCS,可申请国内航行海船关于绿色生态船舶相关附加标志(环境保护附加标志:Gd-EP(X),生态保护附加标志:Gd-ECO(X),绿色生态技术附加标志:Natural Gas Fuel、Hybrid),同时可申请相关的智能船舶符号I-ship(No、Hm、Mm/a/p、Es/t、C、I、R1):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智能货物管理、智能集成平台、远程控制操作。鉴于目前LNG新能源比其他燃料(类似于氢气、甲醇、氨气、燃料电池等)的存储技术和港口配套加注站更为成熟,成本也比其他燃料更为经济,所以本发明在当前和未来市场较为实际可行,该发明的推广和应用可以大幅减少集装箱船舶的船员数量,降低其运营成本,助力节能减排政策以及航运业绿色智能船舶的推广和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图4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舱内的俯视图。
图8为图7中E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7中F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LNG液罐的安装示意图(实施例二)。
图11为本发明智能控制驾驶室的俯视图。
图12为本发明LNG液罐的安装示意图(实施例三)。
图13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2中主甲板层的俯视图。
其中:1、船体;2、主甲板;3、首楼甲板;4、双层底;5、平台甲板;6、二平台;7、流线型首楼;8、通信导航设备;9、槽道推进器;10、LNG液罐;11、锂电池集装模块;12、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3、尾部锚机;14、呆木;15、LNG发电机;16、智能集控台;
301、锚链设备舱;302、一号设备舱;303、二号设备舱;
401、一号压载舱;402、二号压载舱;403、三号压载舱;404、四号压载舱;405、五号压载舱;406、六号压载舱;407、七号压载舱;408、八号压载舱;409、九号压载舱;410、十号压载舱;411、十一号压载舱;
501、淡水舱;502、生活污水舱;503、首尖舱;
601、一号空舱;602、二号空舱;603、三号空舱;604、四号空舱;605、五号空舱;
701、公共处所间;
702、锚机舱;
703、A甲板船员生活室;704、B甲板船员生活室;
705、智能控制驾驶室;
706、尾甲板室;
801、一号绑扎过桥;802、二号绑扎过桥;
901、一号货舱;902、二号货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包括船体1,船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2,主甲板2以下的首部型线为直首,尾部型线为方尾型,主甲板2上设置有敞开式的货舱区;
船体1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首部、中部和尾部;
首部设置有平台甲板5,平台甲板5上方设置有首楼甲板3,平台甲板5处安装有锚链设备舱301、一号设备舱302、二号设备舱303、淡水舱501、生活污水舱502、首尖舱503;
首楼甲板3上安装有流线型首楼7,减小航行风阻,具体分布有公共处所间701、锚机舱702、A甲板船员生活室703、B甲板船员生活室704、智能控制驾驶室705、尾甲板室706;
中部为装载集装箱的货舱区,设置有并列的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
尾部为智能机舱区,在尾部设置有两台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实现360度旋转,为船舶的航行推进、倒车以及转向提供动力;尾部的机舱内还设置有数台LNG发电机15和配套的机电设备;
尾部的主甲板2上方还安装有LNG液罐10和锂电池集装模块11,
舷侧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舷侧压载水舱、舷侧空舱和双层底压载水舱。
主甲板2的下方设置有二平台6,在主甲板2与二平台6之间从船首到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空舱601、二号空舱602、三号空舱603、四号空舱604和五号空舱605。
位于船体1底部设置有双层底4,并从船首至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压载舱401、二号压载舱402、三号压载舱403、四号压载舱404、五号压载舱405、六号压载舱406、七号压载舱407、八号压载舱408、九号压载舱409、十号压载舱410和十一号压载舱411,其中一号压载舱401位于平台甲板5的下方。
主甲板2尾部的中间位置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11,位于锂电池集装模块11的两旁分别安装LNG液罐10,单个LNG液罐10的一旁设置有尾甲板室706。
主甲板2尾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尾甲板室706,尾甲板室706的两旁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11,主甲板2尾部还对称安装有尾部锚机13,在尾部锚机13和尾甲板室706之间安装LNG液罐10。
尾部主甲板2下方中间位置安装多个LNG发电机15,位于LNG发电机15的两旁分别安装有LNG液罐10。
船体1为双壳结构。
货舱区为两个窗口货舱和高出主甲板2的舱口围栏。
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之间设置有一号绑扎过桥801,二号货舱902中间位置有二号绑扎过桥802。
智能控制驾驶室705的顶面安装有通信导航设备8,智能控制驾驶室705内安装有智能集控台16。
机舱后面设置了推进器设备舱,两个舱室中间用水密舱壁分割。推进器设备舱布置了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的电机和系统控制模块,以及其他配套设备。
尾部甲板后方设置了尾部锚机13,用于停泊靠港的系泊。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如下:
船型为直首,流线型首楼7,设置呆木14,船体1为钢质、单甲板、尾机型、配双全回转电力推进系统,电力来源采用LNG新能源燃料,配多台LNG发电机15全船供电。
货舱区为双底、双舷侧,首尾为单底,设首楼甲板3,
首部设四层上层建筑,尾部设一层甲板室,中部为敞口式货舱区。
船体1首部型线为垂直艏,尾部型线为方尾型,带尾部呆木14。
垂直首可减小船体1行驶时的阻力,可节省燃料、降低排放和运行成本;
船体1的总长约96m,型宽18.6m,型深8.2m,载重量约6200t,货舱区域分成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货舱中间设置有一号绑扎过桥801和二号绑扎过桥802,货舱区域最大可装箱七层,可装载大于400箱标准集装箱。
本发明LNG新能源动力系统可完全实现“低碳零排”,可满足CCS绿色生态船舶规范的相关要求。
本船智能控制驾驶室705配备智能驾驶系统,可实现该船舶的智能航行、智能机舱控制、智能能效管理、智能货物管理、远程控制操作。
主甲板2位于船体1上表面,主甲板2下方从船首部至尾部依次为:锚链设备舱301、一号设备舱302、二号设备舱303、淡水舱501、生活污水舱502、首尖舱503、一号空舱601、二号空舱602、三号空舱603、四号空舱604、五号空舱605、压载舱、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
船体1首部设置一台槽道推进器9,船体1尾部安装有两台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该推进器可实现360度旋转,按照中国船级社(CCS)DP-2级要求配置,可为船舶的航行推进、倒车、定位以及转向提供动力。
槽道推进器9和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由智能控制驾驶室705中的智能系统集控台集中控制,可实现本船舶原地360度转向,以及船舶航行、进出港的航行路线自主规划和避碰。
本发明智能控制驾驶室705中智能集控台16和通信导航系统中搭载了传感器、通信设备、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可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
智能控制驾驶室705中智能集控台16的功能可选择地按照中国船级社CCS的以下智能船舶符号配置:
(a)智能航行I-ship(No):在航路航速设计优化功能的基础上,船舶在船上人员监视下具有开阔水域自主航行能力;
(b)智能能效I-ship(Es/t):具有航速优化功能,具有基于纵倾优化的最佳配载功能;
(c)智能货物管理I-ship(C):船舶具有货物、货舱及货物相关系统的监测、优化装/卸货方案及辅助决功能;
(d)智能集成平台I-ship(I):智能集成平台功能标志,代表船舶能够至少集成两个系统的数据,具有智能集成平台基本功能,平台具备开放性,能够接入新增系统;
(e)远程控制操作I-ship(R1):船舶主要功能有远程控制站控制操作,船上船员对船舶状态进行监视,在应急情况或必要时接管船舶的操作,根据设计确定的船舶运行场景,对非远程控制的系统和设备进行操作。本发明不限于申请以上智能符号。
船体1尾部的机舱内部设置有数台LNG发电机15和配套其他的机电设备。船体1尾部甲板上布置有LNG液罐10和锂电池集装模块11。
LNG液罐10布置方式有三种,
方案一:两个LNG液罐10配置方案,设置在尾部主甲板2上方,位于两个尾部甲板室后方,锂电池模块11布置在尾部甲板中间区域;
方案二:一个LNG液罐10配置方案,可以设置在尾部主甲板2的上方,位于尾部甲板室后方。
方案三:两个LNG液罐10配置方案,可以设置在机舱内部左右两舷,位于LNG发电机15两侧。
本发明搭载了LNG和锂电池新能源动力系统,可完全实现“低碳零排”。
本发明可航行于近海、沿海以及内河航区,在良好的海况下开启LNG发电机15直接给推进器供电航行,在较差海况下可以切换到锂电池集装模块直接供电推进器,以保证稳定的航行动力来源,保证航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鉴于目前LNG新能源比其他燃料(类似于氢气、甲醇、氨气、燃料电池等)的存储技术和港口配套加注站更为成熟,成本也比其他燃料更为经济,所以本发明在当前和未来市场较为实际可行。
同时,本发明搭载了智能化船舶系统,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
本发明配置的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智能化系统,可在船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化运行和管理,大幅减少船员数量,降低运营成本。助力节能减排政策以及航运业绿色智能船舶的推广和发展。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1),所述船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主甲板(2),所述主甲板(2)以下的首部型线为直首,尾部型线为方尾型,主甲板(2)上设置有敞开式的货舱区;
船体(1)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首部、中部和尾部;
首部设置有平台甲板(5),平台甲板(5)上方设置有首楼甲板(3),所述平台甲板(5)处安装有锚链设备舱(301)、一号设备舱(302)、二号设备舱(303)、淡水舱(501)、生活污水舱(502)、首尖舱(503);
首楼甲板(3)上安装有流线型首楼(7),减小航行风阻,具体分布有公共处所间(701)、锚机舱(702)、A甲板船员生活室(703)、B甲板船员生活室(704)、智能控制驾驶室(705)、尾甲板室(706);
中部为装载集装箱的货舱区,设置有并列的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
尾部为智能机舱区,在尾部设置有两台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电力全回转推进器(12)实现360度旋转,为船舶的航行推进、倒车以及转向提供动力;尾部的机舱内还设置有数台LNG发电机(15)和配套的机电设备;
尾部的主甲板(2)上方还安装有LNG液罐(10)和锂电池集装模块(11),舷侧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舷侧压载水舱、舷侧空舱和双层底压载水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主甲板(2)的下方设置有二平台(6),在主甲板(2)与二平台(6)之间从船首到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空舱(601)、二号空舱(602)、三号空舱(603)、四号空舱(604)和五号空舱(60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位于船体(1)底部设置有双层底(4),并从船首至船尾依次设置有一号压载舱(401)、二号压载舱(402)、三号压载舱(403)、四号压载舱(404)、五号压载舱(405)、六号压载舱(406)、七号压载舱(407)、八号压载舱(408)、九号压载舱(409)、十号压载舱(410)和十一号压载舱(411),其中一号压载舱(401)位于平台甲板(5)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主甲板(2)尾部的中间位置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11),位于锂电池集装模块(11)的两旁分别安装LNG液罐(10),单个LNG液罐(10)的一旁设置有尾甲板室(70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主甲板(2)尾部中间位置安装有尾甲板室(706),所述尾甲板室(706)的两旁安装锂电池集装模块(11),主甲板(2)尾部还对称安装有尾部锚机(13),在尾部锚机(13)和尾甲板室(706)之间安装LNG液罐(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尾部主甲板(2)下方中间位置安装多个LNG发电机(15),位于LNG发电机(15)的两旁分别安装有LNG液罐(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为双壳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舱区为两个窗口货舱和高出主甲板(2)的舱口围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货舱(901)和二号货舱(902)之间设置有一号绑扎过桥(801),所述二号货舱(902)中间位置有二号绑扎过桥(80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驾驶室(705)的顶面安装有通信导航设备(8),智能控制驾驶室(705)内安装有智能集控台(16)。
CN202110680320.6A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Pending CN1132001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320.6A CN11320012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80320.6A CN11320012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200127A true CN113200127A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2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80320.6A Pending CN113200127A (zh) 2021-06-18 2021-06-18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20012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059A (zh) * 2021-11-14 2022-02-01 湖北东船重工有限公司 长江干线lng罐箱运输船
CN114802682A (zh) * 2022-05-10 2022-07-29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纯电动力集装箱船箱式移动电源布置方案
WO2023140692A1 (ko) * 2022-01-21 2023-07-27 한국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92626A2 (de) * 2012-07-30 2014-02-05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 Co. KG Antriebsstran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Schiff
CN204979125U (zh) * 2015-09-02 2016-01-20 宜昌东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内河大型集装箱船
CN106494569A (zh) * 2016-11-15 2017-03-15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
CN206615348U (zh) * 2017-03-21 2017-11-07 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散船
CN108100202A (zh) * 2017-12-25 2018-06-01 武汉理工大学 Lng-蓄电池混合动力船舶推进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KR20190139428A (ko) * 2018-06-08 2019-12-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 선박
CN110937095A (zh) * 2019-12-13 2020-03-31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一种使用lng-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货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92626A2 (de) * 2012-07-30 2014-02-05 Becker Marine Systems GmbH & Co. KG Antriebsstrang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Schiff
CN204979125U (zh) * 2015-09-02 2016-01-20 宜昌东江造船有限公司 一种内河大型集装箱船
CN106494569A (zh) * 2016-11-15 2017-03-15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
CN206615348U (zh) * 2017-03-21 2017-11-07 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集散船
CN108100202A (zh) * 2017-12-25 2018-06-01 武汉理工大学 Lng-蓄电池混合动力船舶推进系统功率分配方法
KR20190139428A (ko) * 2018-06-08 2019-12-18 대우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컨테이너 선박
CN110937095A (zh) * 2019-12-13 2020-03-31 江苏科技大学海洋装备研究院 一种使用lng-电池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货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鑫: "船舶气电混合动力推进系统能量效率分析",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 工程科技Ⅱ辑》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8059A (zh) * 2021-11-14 2022-02-01 湖北东船重工有限公司 长江干线lng罐箱运输船
WO2023140692A1 (ko) * 2022-01-21 2023-07-27 한국조선해양 주식회사 선박
CN114802682A (zh) * 2022-05-10 2022-07-29 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纯电动力集装箱船箱式移动电源布置方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Nguyen et al. The electric propulsion system as a green solution for management strategy of CO2 emission in ocean shipping: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13200127A (zh)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CN203975160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
CN204979125U (zh) 一种内河大型集装箱船
CN201597733U (zh) 海洋平台工作船
CN113200126A (zh) 一种438teu高能效江海直达集装箱船
Rutkowski Study of Green Shipping Technologies-Harnessing Wind, Waves and Solar Power in New Generation Marine Propulsion Systems
CN202686704U (zh) 一种应用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的港作拖轮
CN103171737B (zh) 一种节能高速列船
CN204279879U (zh) 一种货滚船
CN203172868U (zh) 一种节能高速列船
CN216468301U (zh)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
CN107600317B (zh) 一种千吨级全电力推进散货船
CN216861736U (zh) 长江干线lng罐箱运输船
CN112977737A (zh) 多功能自主半潜船
CN107640293B (zh) 一种海上油气开发钻采物资存储供应装置
CN219325902U (zh) 一种新型江海联运三体子母船
CN220924449U (zh) 增程式双弦外永磁电动挂机房船式多功能游艇
CN221024083U (zh) 双弦外永磁驱动电动挂机纯电动游艇
CN220562901U (zh) 三峡及江海直达散货船
CN115056958B (zh) 一种以全钒液流电池为动力的运输船舶及其运行方法
CN109703727A (zh) 一种大容量浮式电池储能船
CN214524329U (zh) 多功能自主半潜船
CN220924482U (zh) 太阳能电力推进绿色滚装船
CN218839701U (zh) 内河集装箱船布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