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79879U - 一种货滚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货滚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79879U
CN204279879U CN201420617012.4U CN201420617012U CN204279879U CN 204279879 U CN204279879 U CN 204279879U CN 201420617012 U CN201420617012 U CN 201420617012U CN 204279879 U CN204279879 U CN 204279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p
goods
vehicle
rolls
vehicle 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170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为
刘敏
何威
王飞虎
谷云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ipbuilding (wuhan) Marine & Offshor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170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79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79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79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货滚船,所述货滚船包括:第一车辆舱和第二车辆舱,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甲板,用于装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车辆舱位于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之间;运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Description

一种货滚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滚船。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地港口间经贸往来频繁,腹地货物充足,人口稠密,形成了庞大的物流体系。在很多地域,铁路已全面超负荷运行,大量长途货物转往公路运输,已大大超过最佳经济运距;船运是较为合理的运输方式,但目前的货滚船功能单一化,只能运输一种类型的货物,降低了运输效率,提高经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货滚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货滚船,所述货滚船包括:
第一车辆舱和第二车辆舱,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
甲板,用于装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车辆舱位于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之间;
运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上述方案中,所述运送通道具体为升降机或坡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运输通道具体为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与所述第二车辆舱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
上述方案中,所述运输通道具体为坡道,所述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与所述甲板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艏门,所述车辆通过第一跳板、所述艏门进入所述第一车辆舱中;
尾门,所述车辆通过所述尾门、第二跳板离开所述货滚船。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第一侧推器,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侧端;
第二侧推器,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尾的侧端;所述第一侧推器、所述第二侧推器用于为所述货滚船在进港时提供动力。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球鼻艏,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前端。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为单桨货滚船。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船型包括:单球尾船型、双尾鳍船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货滚船船艏横剖面面积曲线为凹线型,所述货滚船船尾横剖面面积曲线为直线型;其中,所述横剖面为垂直于所述货滚船横向中心线的剖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滚船,所述货滚船包括:第一车辆舱和第二车辆舱,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甲板,用于装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车辆舱位于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之间;运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如此,所述货滚船可同时装载车辆及集装箱,实现混合运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货滚船不能实现混合装载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货滚船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驾驶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第一车辆舱;102-第二车辆舱;103-甲板;104-升降机;105-坡道;106-艏门;107-尾门;108-第一侧推器;109-第二侧推器;110-艏柱;111-球鼻艏;112-居住舱;113-机舱;114-驾驶室;21-驾控台;22-海图桌;31-第一机舱棚;32-第二机舱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提高船运效率,降低经济成本,实现货滚船混合装载的物流模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货滚船,所述货滚船包括:第一车辆舱和第二车辆舱,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甲板,用于装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车辆舱位于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之间;运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下面通过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货滚船,如图1所示,所述货滚船包括:第一车辆舱101第二车辆舱102、甲板103、运送通道104;其中,
所述第一车辆舱101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且所述第一车辆舱101设置在所述第二车辆舱102与所述甲板103之间,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
所述第二车辆舱102与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一侧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下方,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
所述甲板103与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另一侧连接,且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上方,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
所述运送通道104,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101、所述第二车辆舱102和所述甲板103,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102;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103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具体地,所述运送通道104包括:升降机1041或坡道1042;其中,
所述升降机1041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与所述第二车辆舱102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102。
所述坡道1042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与所述甲板103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103上。其中,所述坡道1042为活动坡道,当需要运送所述车辆或集装箱时,将所述坡道1042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与所述甲板103之间;当不需要运送所述车辆或集装箱时,可将所述坡道1042放置在其他空余位置,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空间,增加空间利用率。
这里,所述货滚船还包括:艏门105;当所述车辆需要装载进入所述货滚船中时,通过所述第一跳板将码头与所述货滚船连接,所述车辆或集装箱通过所述第一跳板进入所述第一车辆舱101中。
当车辆或集装箱通过所述第一跳板进入所述第一车辆舱101中后,可通过升降机1041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102;通过所述坡道1042将所述第一车辆舱101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103上。其中,在所述第一车辆舱101、所述第二车辆舱102中,所述集装箱可以通过固定的导槽固定;在所述甲板103上,所述集装箱或车辆可以通过扭锁、拉锁固定。
这里,所述货滚船还包括尾门106;当需要卸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时,通所述第二跳板将码头与所述货滚船连接,将所述集装箱与所述车辆卸载到码头上。其中,所述尾门106的宽度为6.8米。
为了提高所述货滚船的操纵性,本实施例提供的货滚船还包括:第一侧推器107和第二侧推器108;其中,
所述第一侧推器107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侧端;
所述第二侧推器108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尾的侧端;通过所述第一侧推器107、所述第二侧推器108为所述货滚船提供在进港时的动力,控制所述货滚船在进港时的操纵性。所述第一侧推器107的功率为540KW、所述第二侧推器108的功率为330KW。
具体地,所述货滚船在进港时,为了保证进港安全,会减小航行速度;需要通过所述第一侧推器107、第二侧推器108为所述货滚船提供动力,控制所述货滚船执行转向、调头等。
为了减小水压阻力及波浪冲击力,所述货滚船还包括:艏柱109和球鼻艏110;其中,所述艏柱109为倾斜艏柱;
所述球鼻艏110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前端,且所述球鼻艏110为SV型球鼻艏。这里,所述SV型球鼻艏代指所述球鼻艏110的剖面形状形似字母S或字母V的球鼻艏110,用于改善所述货滚船艏部流场,降低形状阻力与破波阻力;另外所述SV型球鼻艏可以更好地匹配所述货滚船的线型。
这里,所述货滚船还包括:居住舱111,设置在甲板103的一端的上层建筑中,所述甲板103的一端靠近船艏。其中,所述上层建筑至少可以包括三层,所述上层建筑的第一层、第二层可以设置为所述居住舱111。
所述货滚船还包括:机舱112,所述机舱1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车辆舱的一端连接,所述机舱112中设置有主机及辅机。
所述货滚船还包括:驾驶室113,所述驾驶室113设置在上层建筑的最高层;如图2所示,所述驾驶室113包括:驾控台21、海图桌22;其中,所述驾控台21用于操纵所述货滚船;所述海图桌22用于船员观看地图。可通过所述驾驶室113的前、后、左、右方位观察所述驾驶室113外的信息,方便操作员相互合作,以有效安全的利用驾驶室113的资源。
如图3所示,所述机舱112包括:
第一机舱棚31,所述第一机舱棚31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船尾,用于安装所述主发动机的排烟管;所述主发动机用于带动螺旋桨旋转,提供推进的动力,并在航行的时候带动轴带发电机为所述货滚船供电。
第二机舱棚32,所述第一机舱棚31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尾,用于安装所述辅助发动机的排烟管,且所述第一机舱棚31、所述第二机舱棚32沿所述货滚船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以方便所述车辆的上下船及所述集装箱的载运。所述辅助发动机主要在所述货滚船进出港口时使用,为所述货滚船提供生活用电;所述辅助发动机还可以为所述第一侧推器107、第二侧推器108提供动力。
相较于一般的客滚船,所述货滚船航速较低,主机功率小,螺旋桨的负荷不大。因船上没有乘客,所以对所述货滚船的安全性和操纵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货滚船的船型为单球尾船型,单桨货滚船。所述单桨货滚船阻力低,尾部具有良好的伴流场以及较高的船身效率。其中,所述螺旋桨为推进式螺旋桨。
这里,本实施例提供的货滚船的船型还可以为双尾鳍船型。
另外,本实施例提供所述货滚船的傅汝德数为0.2,属于中低速船舶。为了降低船艏的兴波同时减少船尾的水流分离,所述货滚船船艏横剖面面积曲线为凹线型,所述货滚船船尾横剖面面积曲线为直线型。所述横剖面为垂直于所述货滚船横向中心线的剖面。
为了尽量减少所述货滚船满载时候的压载水,所述货滚船的空船重心靠船尾,且所述货滚船船尾的宽度大于所述货滚船船尾船艏的宽度,以保证浮心位置靠近所述货滚船的船尾,在6m吃水时,所述浮心与空船重心基本重合,确保所述货滚船在满载时做到无压载水航行。
实际应用中,根据码头泊位、货物尺度、货物堆放高度,航道水深、主机高度等因素,以2万吨的载重为目标,确定所述货滚船的长:175m;宽:24.8m;高:8.1m。
在确定所述货滚船的经济航速时,可以根据海运距离、航行时间、装机功率确定所述货滚船的经济航速16航速节(kn)。
具体地,比如当所述货滚船的海运距离为240海里左右时,如表1所示,可以有6种不同的运输方案:
表1
其中,第一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两个主机推动两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均为8000KW,且所述两个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为100%;在第一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20.7kn,运输时间为14.6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1.6h,上下船时间为3h。
第二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两个主机推动两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均为8000KW,且所述两个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均为85%;在第二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19.9kn,运输时间为15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2h,上下船时间为3h。
第三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两个主机推动两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均为5850KW,且所述两个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均为100%;在第三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18.9kn,运输时间为15.7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2.7h,上下船时间为3h。
第四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两个主机推动两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均为5850KW,且所述两个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均为85%;在第四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18kn,运输时间为16.3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3.3h,上下船时间为3h。
第五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单个主机推动单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为8000KW,且所述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为100%;在第五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16.9kn,运输时间为17.2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4.2h,上下船时间为3h。
第六种运输方案为:所述货滚船采用单个主机推动单个螺旋桨运行,用于推动螺旋桨的主机功率为8000KW,且所述主机的最大运行负荷为85%;在第六种方案中,所述货滚船的航速为16kn,运输时间为18h;其中,所述运输时间包括:海运时间15h,上下船时间为3h。
综上所述,在主机的最大运营负荷保持85%的工况下运作时,航速从16.0kn提高到19.9kn,主机功率增加了8000kw,而时间只缩短了3小时。但无论航速为16.0kn还是19.9kn,在24小时内都只能运营一趟。因此,从燃油消耗角度来说,航速确定在16kn左右比较适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货滚船,采用了单机单桨,设置单球尾及球艏,车辆舱内可以混装集装箱和滚装车辆,增加了集装箱的装载数量,所述车辆舱内还可以装载滚装集装箱,运输方式更加灵活,装载效率更高;且将上层建筑前置,增大了甲板面积,提高了装载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包括:
第一车辆舱和第二车辆舱,设置在所述货滚船的尾部,用于装载车辆或集装箱;
甲板,用于装载所述车辆或集装箱,其中,所述第一车辆舱位于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之间;
运送通道,连通所述第一车辆舱、所述第二车辆舱和所述甲板,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或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实现所述货滚船的混合装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运送通道具体为升降机或坡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具体为升降机,所述升降机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与所述第二车辆舱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第二车辆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通道具体为坡道,所述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车辆舱与所述甲板之间,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辆舱的所述车辆或集装箱运送至所述甲板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艏门,所述车辆通过第一跳板、所述艏门进入所述第一车辆舱中;
尾门,所述车辆通过所述尾门、第二跳板离开所述货滚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第一侧推器,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侧端;
第二侧推器,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尾的侧端;所述第一侧推器、所述第二侧推器用于为所述货滚船在进港时提供动力。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还包括:
球鼻艏,设置在所述货滚船船艏的前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为单桨货滚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的船型包括:单球尾船型、双尾鳍船型。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货滚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货滚船船艏横剖面面积曲线为凹线型,所述货滚船船尾横剖面面积曲线为直线型;其中,所述横剖面为垂直于所述货滚船横向中心线的剖面。
CN201420617012.4U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货滚船 Active CN204279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7012.4U CN20427987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货滚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17012.4U CN20427987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货滚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79879U true CN204279879U (zh) 2015-04-22

Family

ID=5286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17012.4U Active CN204279879U (zh) 2014-10-23 2014-10-23 一种货滚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7987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843A (zh) * 2015-10-15 2016-01-13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巡逻船
CN108791691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ng罐箱运输的双燃料甲板运输船
CN110758646A (zh) * 2019-11-07 2020-02-07 陈嘉琴 一种货柜船
CN114940242A (zh) * 2022-06-02 2022-08-2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岛式集装箱船
CN115107934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设活动坡道及船舶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35843A (zh) * 2015-10-15 2016-01-13 广新海事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巡逻船
CN108791691A (zh) * 2018-06-13 2018-11-13 南通诺德瑞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lng罐箱运输的双燃料甲板运输船
CN110758646A (zh) * 2019-11-07 2020-02-07 陈嘉琴 一种货柜船
CN114940242A (zh) * 2022-06-02 2022-08-26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岛式集装箱船
CN115107934A (zh) * 2022-06-29 2022-09-27 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开设活动坡道及船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79879U (zh) 一种货滚船
CN203975160U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燃料加注船
CN106494569A (zh) 一种内河大型节能绿色集装箱船
US20230150662A9 (en) Multi-platform unmanned cargo delivery vehicle
US20230132365A9 (en) Payload transport and delivery method, system and multi-platform unmanned cargo delivery vehicle
CN113200127A (zh) 一种新能源智能集装箱船
CN207191305U (zh) 一种快速江海直达双体集装箱船
US5832856A (en) Monohull fast ship with improved loading mechanism
Zanne et 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low steaming
Woods et al. Operation of a sail freighter on the Hudson River: Schooner Apollonia in 2021
CN200967539Y (zh) 低波低阻快速双体货船
Abramowicz-Gerigk et al. Design and operational innovations in adapting the existing merchant river fleet to cost-effective shipping
CN216468301U (zh) 江海直达集装箱船
CN207120845U (zh) 一种长江干线节能船体型线和集装箱船
CN201685978U (zh) 旋转浮体船
CN109383708A (zh) 一种长江干线节能船体型线和集装箱船
CN202765221U (zh) 内河客运及车辆滚装船
CN109204683A (zh) 一种设有升力桨的半地效高速船
TW201628922A (zh) 前置雙舵螺旋槳船
JP2000168960A (ja) 貨物輸送方法
CN104709437A (zh) 内河和库区重型汽车滚装船
Radojčić et al. Concepts of Contemporary and Innovative Vessels
CN204452794U (zh) 一种大型散装水泥船
CN202156516U (zh) 内河客滚船
CN219821691U (zh) 一种宽体浅吃水内河汽车滚装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31

Address after: 430060 No.2 ZhangZhidong Road, Wuchang, Wuhan,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CHANG SHIPBUILDING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074 block 25, zone 3, 3S earth information industrial base, Wuhan University Science Park,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SIC (WUHAN) SHIP AND MARINE ENGINEERING EQUIPMENT DESIGN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