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6431B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6431B
CN113196431B CN201980078082.2A CN201980078082A CN113196431B CN 113196431 B CN113196431 B CN 113196431B CN 201980078082 A CN201980078082 A CN 201980078082A CN 113196431 B CN113196431 B CN 113196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ontact
switch according
interrupter chamber
contact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808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6431A (zh
Inventor
F·巴彻
F·希罗尼穆斯
M·卡纳贝
T·奥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filed Critical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96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6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6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6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0066Auxiliary contac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0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031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switches for allowing different types or orientation of connections to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02Details
    • H01H19/04Cases; Covers
    • H01H19/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9/00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 H01H19/54Switches operated by an operating part which is rotatable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and which is acted upon directly by a solid body external to the switch, e.g. by a hand the operating part having at least five or an unspecified number of operative positions
    • H01H19/60Angularly-movable actuating part carrying no contacts
    • H01H19/635Contacts actuated by rectilinearly-movable member linked to operating part, e.g. by pin and slot
    • H01H19/6355Contacts actuated by rectilinearly-movable member linked to operating part, e.g. by pin and slot using axial cam devices for transforming the angular movement into linear movement along the axis of rot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01H71/0271Mounting several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14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abutting
    • H01H1/20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00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switches
    • H01H11/0031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switches for allowing different types or orientation of connections to contacts
    • H01H2011/0037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for converting electric switches for allowing different types or orientation of connections to contacts with removable or replaceable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71/00Details of the protective switches or relays covered by groups H01H73/00 - H01H83/00
    • H01H71/02Housings; Casings; Bases; Mountings
    • H01H71/0264Mountings or coverplates for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e.g. snap mounting in panel
    • H01H71/0271Mounting several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together
    • H01H2071/0278Mounting several complete assembled circuit breakers together with at least one of juxtaposed casings dedicated to an auxiliary device, e.g. for undervoltage or shunt trip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开关,该开关具有开关壳体、多个模块型单独的断续器室和致动装置,该多个模块型单独的断续器室具体地可并排布置在该开关壳体中并具有至少两个开关接触元件,该致动装置在单独的断续器室上方封闭该开关壳体。该致动装置用于调节凸轮元件,以在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开关接触元件之间选择性地建立电连接。开关接触元件可以防爆方式以至少两种不同的取向布置在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中。此外,具体地讲,该致动装置的该凸轮元件可根据开关接触元件的取向被不同地布置。这带来具有用于壳体安装或前面板安装的简单改型选项的开关,其中对防爆保护的所有要求也同时得到满足。

Description

开关
本发明涉及开关,通常为电气开关,其用作例如主开关,具体地讲用作隔离开关,用于手动切换多个电触点。在特定设计中,开关被形成为旋转开关,其中旋转开关的旋转运动被转换成线性运动。旋转开关的凸轮元件承载一系列凸轮,根据凸轮元件的调节,这些凸轮使配合接触元件在接触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
DE 4440554 B4描述了一种具有底板的开关,在各种情况下,耦接到切换轴的至少一个凸轮盘可旋转地安装在该底板上以用于一个切换元件。在每个凸轮盘和致动轴之间连接有驱动器盘;其可以旋转固定的方式在不同位置耦接到凸轮盘。
例如,从DE 102008004747 B3中已知一种成组凸轮开关,其具有并排布置的若干个单独的断续器室。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包含至少两个开关接触元件,这些开关接触元件可经由相应配合接触元件彼此电连接。成组凸轮开关具有开关壳体,其中容纳有多个此类模块化的单独的断续器室,具体地讲,这些断续器室可并排布置在开关壳体中。在单独的断续器室的上方,开关壳体由用于调节相应凸轮元件的致动装置封闭。通过凸轮元件的相应调节,可以经由相应配合接触元件在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开关触点之间选择性地建立电连接。
对于已知开关,已发现不利之处在于,开关的相应可扩展性以及开关的可变对准和布置是完全不可能或在相当大的努力下才是可能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改进起初提到的类型的开关,使得可以简单的方式实现扩展或修改布置,特别是对壳体安装或前面板安装的适应。同时,还应当可以满足所有防爆要求。
该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来实现。具体地讲,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开关接触元件可在开关壳体内以至少两个不同的取向布置,并且其特征在于致动装置的凸轮元件可根据开关接触元件的取向而不同地布置。这些选择使得其可以简单地方式适应壳体安装或天花板安装。例如,由于凸轮元件能够不同地布置,致动装置可被转换用于左手或右手操作。同时,开关接触元件(也称为端子)的布置可容易地改变,使得在总体上开关对安装结果具有特定可变性和适应性。当然,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开关接触元件也可以不同方式取向。
在相应地安装完其中设置有元件的单独的断续器室之后,为了安全地封闭开关壳体(包括出于防爆考虑),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可具有具体连接到开关壳体的底板。在插入单独的断续器室之后,为了封闭单独的断续器室,断续器室配有相应内部部件。同样可以想到用于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共用底板。该连接可以是气密的,并且具体地讲,焊接到相应开关壳体。
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各个开关接触元件彼此连接,致动装置可具有旋转定位驱动器,该驱动执行凸轮元件的线性调节,其中凸轮元件在面向开关接触元件的底侧上具有相应数量的凸轮,用于使配合接触元件在接触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移动。例如,在凸轮元件的相应断开位置,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开关接触元件不彼此电连接,然而,其中这可针对其他单独的断续器室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现。这样,可通过使用旋转定位驱动器相应地调节凸轮元件来导电连接不同的单独的断续器室。
当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具有作为侧壁的接触元件盖时,开关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开关的可变性进一步升高,接触元件盖可根据开关接触元件的取向连接到单独的断续器室。即,接触元件盖也可根据开关接触元件的取向而不同地取向,使得例如可通过接触元件盖的取向来识别开关接触元件的相应取向。
为了简化开关的设计,证明了所有单独的断续器室基本上具有相同的设计并且所有单独的断续器室的接触元件盖也具有相同的设计,是有利的。
例如,为了以简单的方式将这种接触元件盖连接到单独的断续器室,接触元件盖能够闩锁到单独的断续器室。
接触元件盖可同时用于从外部插入电缆连接等以便与开关接触元件形成连接。此外,证明了接触元件盖具有用于接触元件的夹紧螺钉的圆形支撑表面,是有利的。夹紧螺钉用于将电源线或电缆连接固定在开关接触元件中,并且可由适当的工具从开关壳体外部到达。此外,夹紧螺钉也能够根据开关接触元件的取向从不同取向触及,是有利的。
为了能够引入相应电线或插入触件,接触元件盖可具有侧向插入开口。这可另外用于布置插入识别板,以用于识别单独的断续器室。
如果接触元件采用接触销的形式,则其可具有更大的可变性,该接触销例如根据需要而被不同地设计。为了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将接触销布置为接触元件的一部分,接触元件可具有端子,该端子具有用于接触销的插入端的接纳开口,该接触销在与插入端相对的其接触端处在其接触位置与配合接触元件接触。在这种情况下,接触销可例如在其插入端处为矩形等,从而实现相对于相应形状的接纳开口的防旋转功能。为了能够经由接触销提供相应防爆保护,就这一点而言,还可以证明接触销在大致中心位置上具有间隙圆筒,在间隙圆筒和接纳开口的边缘之间形成防火间隙,是有利的。即,通常,间隙圆筒的相应直径与接纳开口的直径相同,使得间隙圆筒在相应边缘处围绕接纳开口搁置并且在其间形成间隙。因此,间隙具有防爆保护所需的长度和间隙宽度。
为了也能够在端子的方向上支撑接触销,可以想到的是,在间隙圆筒和接触销的接触端之间形成用于纵向固定接触销的支承槽。该支承槽容纳支承壳体或单独的断续器室的相应另一部分,使得尽管相应接合允许接触销旋转,但其仍然在纵向方向上固定。
就这一点而言,具体地讲,可证明有利的是,底板具有两个支承夹片,两个支承夹片在接触销的方向上突出并且它们的自由端接合在支承槽中。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改善接合,接触销的自由端可采取大致U形的接触销接收器的形式。然后,该接触销接收器接合在相应支承槽中。
为了能够在接触销的纵向方向上实现尽可能最精确的固定,支承夹或相应接触销接收器的材料厚度可对应于支承槽宽度。
底板也可任选地用于支撑配合接触元件。这可例如通过在大致中心位置具有弹簧接纳开口的底板来实现,该弹簧接纳开口用于作用在配合接触元件上的弹簧元件。例如,将弹簧元件的一端插入到该弹簧接纳开口中,并且另一端支撑相应配合接触元件。应当指出的是,此类配合接触元件可具有例如两个间隔开的触点,这些触点在配合接触元件的接触位置中相应地与单独的断续器室的两个开关接触元件接触。这通过单独的断续器室在两个开关接触元件之间建立电连接。
上文已描述了具有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的相应开关。现在甚至可以使用多个这些开关作为主开关,并且任选地还可以经由彼此面对的相应侧壁将它们彼此连接。还可以将此类开关与辅助断续器室一起使用,辅助断续器室例如附接到开关的侧壁或者至少与开关一起安装在导轨或另一位置上。此类辅助断续器室是也可在没有开关的情况下使用的单个部件。辅助断续器室也可用于壳体安装和前面板安装。然而,通常在辅助断续器室中提供两个以上的开关接触元件,即,例如两对或甚至更多对相应开关接触元件。辅助断续器室具有与上述开关的单独的断续器室类似的设计。然而,如果在辅助断续器室中使用多个触点对,则它们将被相应壁隔开,以便例如实现Ex-e防爆保护等级。辅助性断续器室可由相应塑性材料等制成。
具体地讲,相应辅助断续器室具有侧壁,具体地,该侧壁可侧向布置在开关的开关壳体上,该辅助断续器室具有相应开关接触元件的至少两个触点对。
辅助断续器室可以不同的方式致动,因为不必提供与开关的致动装置的相应耦接。为此,辅助断续器室可具有向外突出的滑动型致动元件。该滑动型致动元件可抵抗相应弹簧力在纵向上移位,以便以这种方式使相应配合接触元件在每种情况下与一对开关接触元件接触。即,对于辅助断续器室,通常可以想到三个不同的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不与开关接触元件接触,而在另外两个位置,至少与相应一对相关的开关接触元件接触。此处通过滑动型致动元件进行相应调节。该滑动型致动元件可连接到柱塞,在柱塞上配合接触元件以径向向外突出的两个接触元件的形式体现。
还应当指出的是,辅助断续器室特别具有例如两对基本上L形的滑动臂,滑动臂可被推进到从成组凸轮开关的开关壳体侧向突出的推进部上,并且可借助于闩锁突出部固定在推进位置中。还可以想到滑动臂和推进部的布置以相反的方式实现。此外,相应装置也可被布置在开关壳体之间,例如以便将开关的开关壳体彼此连接。
辅助断续器室可以类似于单独的断续器室中的方式实现相应开关接触元件。即,此类辅助断续器室可在相对的两侧上具有两个具有相应接触销的开关接触元件。已经结合开关的上述单独的断续器室对这些进行了描述。这些元件的相应设计也适用于辅助断续器室,并且相反地,与辅助断续器室相关的其他实施方案可转移到开关的单独的断续器室。
即,辅助断续器室还可具有带有支承夹的底板,然而,就这一点而言,每个支承夹具有两个U形接触销接收器,因为所述的辅助断续器室具有例如带有相应接触销的两对开关接触元件。
已经指出的是,为了提供Ex-e防爆保护,应当将两对触点分开,其中,就这一点而言,这可以通过在支承夹之间形成彼此会聚的分隔壁来实现。这些分隔壁将相应触点对彼此分离,并且还将两个U形接触销接收器分离。
辅助断续器室和单独的断续器室均连接至它们相应的底板。该连接优选地为气密设计,其中这例如通过粘合剂粘结和焊接,特别是摩擦焊接来实现。为了不在开关接触元件中丢失相应夹紧螺钉,可证明有帮助的是,辅助断续器室或单独的断续器室的侧壁及其相应侧壁在开关接触元件的区域中具有用于保持开关接触元件的此类夹紧螺钉的保持突出部。这使得可以将夹紧螺钉拧到开关接触元件,以便紧固相应供电线,同时防止夹紧螺钉的过度松动和夹紧螺钉的可能丢失。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相应保持突出部可以采取凹状弯曲边缘突出部的形式,边缘突出部在夹紧螺钉的螺钉头的方向上向内突出并且与螺钉头部分地重叠。即,夹紧螺钉从相应开关接触元件松开,直到在边缘突出部和螺钉头之间发生这种接触。
已经指出的是,不仅开关壳体可彼此连接,开关壳体和辅助断续器室也可彼此连接。通常,这可通过形成基本上L形的推进突出部而以有利的方式进行,这些突出部从至少一个侧壁突出并且推进臂可被推进到其上,推进臂可基本上以互补的方式成形。因此,开关壳体可在不借助另外的工具的情况下经由彼此面对的侧壁彼此连接,其中这种情况同样适用于开关壳体与辅助断续器室之间的连接。
就这一点而言,为了改善部件之间的连接,例如,两个推进突出部或推进臂可被布置成在高度方向上彼此相距一定距离。这在推进臂和推进突出部的每种情况下经由接合产生双连接。
同样已经指出,闩锁可同时发生在推进位置。这可通过例如在推进突出部之间形成闩锁突出部,并且在推进臂之间形成闩锁臂来实现,或反之亦然。
开关壳体和辅助开关室的相应侧壁也有可能具有相同的设计,使得它们之间的连接不能够直接发生。相反,耦接框架部件可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开关壳体和/或开关壳体和辅助开关室之间,该耦接框架部件在两侧上具有相应推进臂和/或闩锁臂。即,经由该耦接框架部件实现一方面连接到开关壳体,另一方面连接到相邻的开关壳体或连接到辅助断续器室。就这一点而言,开关壳体和辅助断续器室的相应装置因而可具有相同的设计;即,它们可仅由推进突出部和闩锁突出部形成。然后,推进臂或闩锁臂被布置在耦接框架部件的两侧上。
存在此类耦接框架部件具有两个侧面并且在每个侧面上设置有相应连接装置的可能性。同样可以想到,推进臂或闩锁臂基本上延伸穿过耦接框架部件,使得推进臂和闩锁臂成形为一个整体。
例如,为了防止不同部件的螺纹连接,而使用耦接框架部件。如果除了耦接框架部件之外,这些部件之间还可能存在相应防爆保护,则可使用分隔板,该分隔板可被布置在例如开关壳体之间和/或开关壳体与辅助接触室之间。该分隔板具有开放的内部轮廓,开关壳体之间的连接和/或开关壳体与辅助断续器室之间的连接可通过该开放的内部轮廓以上文已描述的方式实现。即,开关壳体与辅助断续器室之间的相应连接部件未被分隔板覆盖,而是由于其内部轮廓而暴露出来。
分隔板可形成为Ex-i分隔板,并且具体地至少侧向和/或向上延伸超过开关壳体和/或辅助接触室的轮廓。
相应开关可以包括不同数量的单独的断续器室。单独的断续器室的数量取决于开关壳体的尺寸。例如,两个、三个、四个或甚至更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可被布置在相应尺寸的开关壳体中。相应地,也形成凸轮元件以致动多个开关接触元件。已经指出的是,对于左手和右手操作,致动装置的取向可以不同,而开关壳体的其他部件具有与单独的断续器室相同的设计。此外,在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中,相应开关接触元件可被布置成具有旋转取向,具体地讲,旋转180°。这使得可以简单的方式适应与壳体安装或前面板安装。此外,具体地讲,四极开关的简单耦接可通过致动装置的相应旋转来实现。致动装置具有固定长度,并且在三极开关的情况下覆盖整个开关壳体。在四极开关的情况下,致动装置以边缘锁定方式安装,使得单独的断续器室基本上不在一侧上被致动元件覆盖。如果随后耦接两个四极开关,则致动装置旋转180°,使得两者将以边缘锁定方式布置在相邻开关的相关侧上。
基本上,始终使用相同的开关,仅其部件的取向不同。在相应组装开关壳体之后,开关壳体将被配置用于具体实现所需防火保护等级;参见例如将底板焊接到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或开关壳体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中或在相应辅助断续器室中也实现了相应防火间隙;参见间隙圆筒和接纳开口的相互作用。通常,根据本发明,不进行灌封或胶粘。断续器室的相应密封通过附接相应底板来实现,其中进行焊接并且具体地讲进行摩擦焊接以便紧固底板。这既适用于具有单独的断续器室的开关壳体,也适用于辅助断续器室。通常,辅助断续器室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提供至少两个触点对,并且配合接触元件相应地与这些对中的一对形成导电连接或将两个触点对彼此分离。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将辅助断续器室布置在开关壳体上的相应装置。当然,相应部件(例如开关、辅助断续器室和分隔板或耦接框架部件)不仅可彼此组合使用,也可彼此独立地使用。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的有利示例性实施方案。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具有四个单独的断续器室的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的斜视图;
图2示出了类似于图1的视图,其中致动装置180°旋转布置;
图3示出了没有开关壳体的如图1所示的开关;
图4和图5示出了具有不同取向的开关接触元件的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单独的断续器室的侧壁的透视侧视图;
图7示出了具有底板的根据本发明的开关的从下方倾斜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配合接触元件处于接触位置的开关的截面图;
图9示出了类似于图8的截面图,其中配合接触元件处在断开位置;
图10示出了接触销的侧透视图;
图11示出了底板的透视侧视图;
图12示出了如图11所示的底板的侧面截面图;
图13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的透视侧视图;
图14示出了没有外部壳体的如图13所示的辅助断续器室的分解图;
图15示出了如图13所示的辅助断续器室的截面侧视图;
图16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的底板的透视侧视图;
图17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的接触销的透视侧视图;
图18示出了具有两个并列开关接触元件的辅助断续器室的透视侧视图;
图19示出了耦接框架部件的透视侧视图;
图20示出了具有两个开关壳体和它们之间的耦接框架部件的开关;
图21示出了具有侧向布置的耦接框架部件的开关;
图22示出了具有侧向布置的辅助断续器室的开关;
图23示出了具有处于释放位置的耦接框架部件的开关的侧视图;
图24示出了类似于图23的视图,其中耦接框架部件处于连接位置;
图25示出了具有侧向布置的分隔板和辅助断续器室的开关;
图26示出了开关上的分隔板的侧透视图;
图27从另一个视角示出了类似于图25的示图;
图28示出了用于将开关附接到DIN导轨的闩锁装置的顶部透视图;
图29示出了处于已组装状态的闩锁装置的局部截面图;并且
图30示出了闩锁装置在平面图中的透视图。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开关1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该开关具有开关壳体2,该开关壳体中布置有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用于开关1的致动装置5被布置在开关壳体的顶部上。该致动装置包括旋转定位驱动器57,其中可使用例如用于调节旋转定位驱动的柄部等。旋转定位驱动器57的旋转运动经由相应机构被转换成桥接件的线性调节。在其面向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下侧8上,该桥接件具有接触表面;还可参见图3至图5。根据桥接件81的位置,相应柱塞61与相应配合接触元件9一起被竖直地调整,以便与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内的开关接触元件4接触。单独的断续器室3彼此连接,并且可由分成室的单个开关壳体组成,其中室经由共用底板封闭,或者在每种情况下经由单独封闭每个室的底板分别封闭。在开关壳体2的至少一个相应侧面上,呈例如L形推进突出部49形式的连接元件被布置为滑动臂35(还可参见图13)。在这些L形推进突出部49中,两个被布置成一个在另一个之上,在它们之间具有闩锁突出部52。这些部件用于将不同的开关壳体2彼此连接或者还用于附接另外的部件;参见以下实施方案。
在图1中,致动装置5被布置在特定取向上,而在图2中,该取向精确地旋转180°。开关壳体的剩余部件以及单独的断续器室3以相同的方式布置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两个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由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致动装置5具有不同的取向,这两个四极开关也可在它们的组件中组合(就这一点而言,参见图20)。
图3在局部分解图中示出示出如图1和图2所示的相应开关1,但没有相应开关壳体2。这些在垂直方向上调节相应柱塞61以及相应配合接触元件;具体参见如图3所示的断开位置11,其中配合接触元件9与作为开关接触元件4的一部分的接触销17分离。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具有底板7以及两个互相相对的开关接触元件4。根据本发明,此类单独的断续器室3还被接触元件盖12封闭。相应底板7从下方插入单独的断续器室3中,并且例如通过摩擦焊接紧固在那里。相应接触元件盖12可闩锁到开关壳体2上(就这一点而言,还可参见图6)。相应接触元件盖12具有用于插入电缆连接等的侧向插入开口15,然后可使用夹紧螺钉14将电缆连接等紧固在每个开关接触元件4中。相应电缆连接由夹紧螺钉14通过相应接触销17固定在接纳开口16中(就这一点而言,还可参见图10)。接触销17由底板7的相应支承夹24从下方支撑,使得尽管它们是可旋转的,但它们在纵向位移方面是固定的。接触销17的间隙圆筒20布置在底板7和接纳开口16之间。该间隙圆筒与接纳开口16的相应边缘21形成防刺穿间隙22。
经由每个接触元件盖12的侧向插入开口15,在开关接触元件4的方向上将相应电缆等插入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中。
当配合接触元件9与两个互相相对的开关接触元件4接触时,它们将被电连接以便例如向相应装置提供电压。
柱塞61在致动装置5的方向上受到弹簧加载。经由相应凸轮元件6的凸轮(参见图4和图5),相应柱塞61可经由桥接件81在底板7的方向上抵抗弹簧力被向下压。当凸轮元件6相应地旋转时,弹簧压力将能够向上移动柱塞61,直到其与相应接触销17接触。
图4和图5示出了类似于图3的视图,示出柱塞61的不同位置。在图4中,相应柱塞61抵抗弹簧元件30的弹簧作用向下偏转,使得相应配合接触元件9(还可参见图3)相对于相应开关接触元件4被布置在其断开位置11。另一方面,在图5中,配合接触元件9处于其与相应开关接触元件4的接触位置10,使得在相应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两个互相相对的开关接触元件之间建立电连接。
在图4和图5中,具体地讲,可以看出,开关接触元件4(具体地讲,端子66)可以两种不同的取向布置在相应单独的断续器室中。而在图4中,相应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上方触及并且接触元件盖12也被相应地布置,在图5中,夹具66的布置被旋转180°。因此,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下方(即,从底板7的侧面)触及,其中接触元件盖12也以旋转180°的方式布置。根据本发明,这是可能的,而无需对成组凸轮开关1进行进一步改变。由此可实现壳体安装和前面板安装两者。相应开口60设置在单独的断续器室3中或也设置在开关壳体2中,以允许触及夹紧螺钉14。
在图6中,相应侧向接触元件盖12被放大地且单独地示出。该侧向接触元件盖在顶端和底端具有突片58,用于闩锁到单独的断续器室3或开关壳体2。在接触元件盖12的下半部中,形成侧向插入开口15,经由该侧向插入开口可在开关接触元件4的方向上引入相应电缆连接。用于识别单独的断续器室的插入识别板80可布置在接触元件盖的上部区域中。
如结合图4和图5所述,接触元件盖12同样可根据开关接触元件4的布置而被布置在两个取向上。在其沿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方向向内突出的一侧上,接触元件盖12具有支撑表面13,该支撑表面侧向支撑夹紧螺钉14(还可参见图3),其中支撑表面13同时可具有向内突出的突出部以用于束缚地保持夹紧螺钉14(还可参见其他实施方案)。换句话讲,夹紧螺钉14由支撑表面13的相应突出部保持,并且被束缚地布置在单独的断续器室3中。
图7示出了相应开关1的下侧的透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开关接触元件4被部分地切割,其中相应夹紧螺钉14面向下朝向底板7。这类似地适用于相应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两侧。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下侧由底板7封闭。这带来开关1中的开关接触元件4的防爆布置。
在图8中,示出了穿过开关1的垂直截面。在该视图中,柱塞61通过凸轮元件6的相应布置来布置,使得配合接触元件9与两侧上的开关接触元件4电接触。换句话讲,相应柱塞61或配合接触元件9被布置在其接触位置10。此外,从图8中可以看出,底板7具有用于弹簧元件30的相应接收器(参见弹簧接纳开口29)。如图8所示,开关接触元件4被布置成使得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下方触及。此外,在图8中可见,相应开口67和68形成于相应开关接触元件4的上方和下方。经由这些开口,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上方或下方触及,这取决于它们的布置。
如上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布置旋转180°是可能的。图9示出了开关接触元件4的此类不同取向。在这种情况下,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上方(即,从致动装置5)触及。具体地讲,在图9中也可见,每个开关接触元件4均具有接触销17。该接触销从其插入端18延伸至其接触端19。接触端19用于接触配合接触元件9(还可参见图8)。在接纳开口16的相应开口边缘21与间隙圆筒20之间形成防刺穿间隙22。在如图9所示的柱塞61的布置中,相应弹簧元件30在底板7的方向上被向下压缩。
在图10中,接触销17被放大地示出并且没有任何其它部件。相应插入端18基本上由接触销17的矩形部分形成。间隙圆筒20附接到该插入端18。在间隙圆筒20的与插入端18相对的一侧上,接触销17具有大致半圆形的支承槽23。该支承槽用于利用底板7的相应支承夹24可旋转、线性不可位移地安装接触销17(还可参见图11和图12)。支承槽23具有相应支承槽宽度28,该宽度基本上对应于支承夹24的材料厚度27(参见图11)。
接触销17的接触端19紧邻支承槽23。这用于在其接触位置10接触配合接触元件(还可参见前述实施方案)。
在图11和图12中,单独地示出了底板7。该底板在大致中心位置具有弹簧接纳开口29,该弹簧接纳开口包括用于安装弹簧元件30的下端的弹簧接收器59(就这一点而言,参见图8和图9)。
支承夹24被布置在与弹簧接纳开口29相邻的两侧上。这些支承夹在接触销的方向上向上延伸,并且在其自由端25处具有大约半圆形的接触销接收器26。这些接触销接收器用于接纳相应支承槽23(还可参见图10)。接触销接收器26与支承槽23的接合允许接触销17可在纵向上旋转但不可位移。
到目前为止所示的开关1具有例如四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该数量的单独的断续器室3仅以举例的方式示出,其中可将更少或更多的单独的断续器室3布置在开关1的相应开关壳体2中。
此外,可以使用辅助断续器室31作为独立的部件或使用其与开关1相互作用。该辅助断续器室在图13中以侧向透视图示出。例如,辅助断续器室31能够可释放地固定到成组凸轮开关1的相应开关壳体2的一侧。辅助断续器室31具有滑动型致动元件34,通过该滑动型致动元件,在内部中,相应柱塞能够以类似于先前实施方案的方式在开关中竖直移动。此外,辅助断续器室31具有相应开关接触元件4。然而,接触元件盖12被形成为覆盖并排布置的两个开关接触元件4,使得在如图13所示的辅助断续器室31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两对开关接触元件4被布置在其中(还可参见以下实施方案)。
为了将辅助断续器室31紧固到开关壳体2或者也为了将多个辅助断续器室31彼此连接,辅助断续器室在至少一侧上具有相应紧固元件(参见L形滑动臂35和锁定突出部37)。滑动臂35形成推进突出部49或推进部36(还可参见其余实施方案),相应推进臂50可被推进到该推进突出部或推进部上,然后通过相应闩锁臂53与闩锁突出部37、52闩锁而被紧固到该推进突出部或推进部上。
在图14中,辅助断续器室31被示出为没有外部壳体并且处于分解图中。滑动型致动元件34被布置成使得配合接触元件9与两个相互相对的开关接触元件4电接触。开关接触元件4的构造类似于上述开关1的开关接触元件的构造。还可以看出,总共两个开关接触元件4布置在辅助断续器室31的每一侧上,并且由作为辅助断续器室31的侧壁38的接触元件盖12保持。开关接触元件4的不同取向的布置在辅助断续器室31中也是可能的(参见图14中的左手侧和图14中的右手侧)。在左侧,开关接触元件4被取向成使得在辅助断续器室31的封盖63的方向上能够从上方触及相应夹紧螺钉14。在右侧,开关接触元件4保持在旋转180°的布置中,其中夹紧螺钉14能够从下方(即,从底板39)触及。
与开关1的底板7类似,辅助断续器室31的底板39也通过例如摩擦焊接连接到辅助断续器室31的剩余部分。图13中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31的相应壳体。此外,根据图14也是如此,相应接触元件盖12能够闩锁到辅助断续器室31的剩余壳体(参见侧壁38的底部和顶部处的相应闩锁突出部52)。
保持臂62设置在每个侧壁38的内侧上,在开关1的接触元件盖12上,保持臂也可类似地布置。这些保持臂用于各种开关接触元件的不同高度布置并且用于束缚地保持相应夹紧螺钉14。
底板39同样具有支承夹40,然而,支承夹的形成如图14所示,用于接纳两个接触销,以便能够布置相应触点对32、33。根据相应柱塞61的竖直调节,配合接触元件9与下触点对33、上触点对32一起布置或布置在触点对32、33之间的中心位置中。
图15显示类似于图14的视图,其中侧壁38被闩锁(参见突片或闩锁突出部58)。在这种情况下,仅如图14所示的上触点对32是可见的,而下触点对33被相应分隔壁43覆盖(还可参见图16)。这用于防爆保护。
相应开关接触元件4被布置成左右不同的取向(具体参见夹紧螺钉14的取向)。相应保持臂62用于束缚地保持夹紧螺钉14,因为它们具有保持突出部44(还可参见图18),具体地讲,该保持突出部至少部分地与螺钉头48重叠。也就是说,尽管为了插入用于连接到开关接触元件4的电缆连接,夹紧螺钉可以被释放,但是它们仅在与保持突出部44有相应的接触之前被释放。
图16中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31的相应底板39。该底板与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底板7类似地构造。然而,支承夹40具有两个接触销接收器41、42,通过这两个接触销接收器,相应触点对32、33或相关联的接触销17的一部分以与前述实施方案类似的方式被保持。接触销接收器41、42被布置在不同的高度处,其中分隔壁43被布置在支承夹40之间并且也在接触销接收器41、42之间。这些分隔壁大致从支承夹40延伸至弹簧接纳开口29。与单独的断续器室中的弹簧接纳开口类似,该弹簧接纳开口用于支撑通过弹簧加载作用于柱塞61的弹簧元件30。
与单独的断续器室相关的支承槽24和支承夹25的另外的实施方案也适用于辅助断续器室31的支承夹40和接触销接收器41、42。
图17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31的相应接触销17。该接触销与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接触销17类似地构造。此处,具有侧向相邻的支承槽23的间隙圆筒20也大致居中设置。然后接触端19邻接支承槽23,并且插入端18在另一端邻接间隙圆筒20。然而,插入端18整体上不具有正方形横截面,而且至少两个部分具有减小的横截面。
图18示出了辅助断续器室31的透视侧视图。具体地讲,示出了开关接触元件4的布置。在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这些开关接触元件均被布置成具有相同的取向,但处于彼此偏移的高度处。即,相应夹紧螺钉45均能够从下方(换句话讲,从底板39)触及。此外,接触销17的相应插入端18在相应接纳开口16中可见。夹紧螺钉45通过作为相应边缘突出部的保持突出部44保持在其螺钉头48处,其中该边缘突出部46与边缘突出部47互补(参见图15和侧壁38)。即,通过边缘突出部46、47的相互作用,螺钉头48从外部径向部分地重叠,使得夹紧螺钉48被束缚地布置。相应开口67、68在图18中也是可见的,通过这些开口可从上方或从下方触及相应夹紧螺钉,这取决于开关接触元件或相应端子66的布置。
已经指出的是,不同的开关可彼此连接或者开关和辅助断续器室也可彼此连接。这可经由相应辅助部件(参见前述实施方案)或经由在图19中以透视侧视图可见的耦接框架部件54直接实现。耦接框架部件54沿其侧边具有相应连接元件。上部连接元件为例如推进臂50,其在两侧上突出超过耦接框架部件54。下部连接元件为另一个推进臂50,其类似于上部推进臂形成。闩锁臂53沿高度方向51布置在两个推进臂50之间。该闩锁臂在两侧上突出超过耦接框架部件54并且用于与开关壳体2上或辅助断续器室31上的相应闩锁突出部52(还可参见图20)闩锁。推进臂50用于滑动到L形滑动臂35或L形推进突出部49上(参见以下和前述实施方案)。
即,耦接框架部件54的一侧例如被分配到开关1的开关壳体2的一侧并紧固在那里,而耦接框架部件54的另一侧用于紧固另一个开关壳体或辅助断续器室31。耦接框架部件54还可用于连接两个辅助断续器室31。
在图20中,两个开关1并列布置,其中每个开关1具有相应开关壳体和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耦接框架部件54被布置在两个开关壳体2之间。在每个开关1中布置在开关壳体2上方的是相应致动装置5,在该致动装置上布置了用于致动装置5的同时模拟致动的集体致动装置64。每个开关1的结构如上所述。在图20中还可以看出,在开关壳体2的自由侧面上,形成了用于附接另一个开关或辅助断续器室31的相应装置;参见呈L形推进突出部49形式的推进部36。此外,闩锁突出部52相应地布置在它们之间。致动装置5的取向在此处旋转180°。
在图21中,相应耦接框架部件54被布置在开关1的一侧上。该耦接框架部件处于其闩锁位置,因为闩锁臂53接合在闩锁突出部52下方。
在图22中,辅助断续器室31直接连接到开关1的侧面,其中此处也使用相应连接元件(参见推进突出、推进臂、闩锁突出部和闩锁臂)。就这一点而言,仍然存在耦接框架部件54被布置在辅助断续器室31和成组凸轮开关1之间的可能性,以便例如增加两者之间的距离。
在图23中,耦接框架部件54被布置在其尚未连接的位置。即,L形推进突出部49仍然是暴露的,并且闩锁臂53尚未在闩锁突出部52下方接合。
在图24中,耦接框架部件54随后处于其紧固状态,并且具体地讲,闩锁臂53接合在闩锁突出部52下方。图24右侧所示的耦接框架部件54的侧面然后可用于附接开关1的另一个开关壳体2(参见图20)或用于保持辅助断续器室31。
图25示出了根据前述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开关1,其中该开关在一侧上具有分隔板55,在该分隔板的另一侧上布置有辅助断续器室31。该分隔板基本上用作开关1和辅助断续器室31之间的Ex-i分隔板。
图26示出了分隔板55,其没有如图25所示的相应辅助断续器室31。可以看到不覆盖开关1的开关壳体2上的相应连接元件的开放内部轮廓56,使得(参见图27)辅助断续器室31可以已经描述的方式经由L形推进突出部、推进臂、闩锁突出部和闩锁臂附接。相应分隔板55至少侧向向上突出超过辅助断续器室31,并将其与开关1的开关壳体2分离。
图28示出了闩锁装置65的透视图,该闩锁装置可调节地安装在底板上和/或开关壳体上。相应闩锁方向也是可见的,例如,在图3中。闩锁装置65基本上形成为卡扣式闩锁,该卡扣式闩锁借助于侧向导向突出部77相对于例如底板7可位移地安装(再次参见图3)。闩锁装置65具有上侧69和下侧70,其中上侧69与底板7相关联。在一个端部处,闩锁装置具有带有闩锁鼻部78的闩锁端部71。该闩锁端部用于将开关紧固到DIN导轨等。此外,止挡件72布置在上侧69上,其限制闩锁鼻部78相对于DIN导轨(未示出)的接合。锁定装置具有多个开口,在每种情况下,一个开口73分配给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相应开口67、68。即,即使当卡扣式闩锁存在时,也能够经由开口73和开口67、68触及相应夹紧螺钉。卡扣式闩锁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开口74,该开口邻近该卡扣式闩锁的与闩锁鼻部78相对的端部。该开口74具体用于工具等的插入,以便牵拉卡扣式闩锁脱离与DIN导轨的接合。
两个弹簧元件75、76彼此相距一定距离安装在卡扣式闩锁65中(还可参见图30)。这些弹簧元件(还可参见图29)被支撑在例如接触元件盖12上或开关壳体2内,以便在DIN导轨的方向上推动卡扣式闩锁。卡扣式闩锁的相应接合受到止挡件72抵接的限制,特别是抵靠底板7的限制。该相应位置在图29中示出。即,在图29中,卡扣式闩锁被布置在其与DIN导轨(未示出)的接合位置。借助于开口74,卡扣式闩锁可从图29所示的位置向左移位,使得实现与DIN导轨的脱离(断开位置)。为了能够设置断开位置,具体地讲,至少一个闩锁钩82从闩锁装置65的上侧69突出。当锁定装置处于其断开位置,即不与相应导轨接合时,相对于外侧83的该断开位置由至少一个闩锁钩限定。闩锁钩同样可成对形成,具体地讲,在上侧上在另一个开口74的两侧上形成。因此,闩锁装置在断开位置中自动保持打开。开关壳体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相对于DIN导轨定位。当已到达期望的位置时,闩锁钩和开关壳体2或接触元件盖12之间的闩锁可通过对闩锁装置的轻微压力(具体地为向下或至少向下倾斜)来释放。然后弹簧元件自动占据卡扣位置。
图30示出了开关的相应止挡件79,弹簧元件75和76支撑在这些止挡件上,从而使开口73处于自由状态。
根据本发明,产生具有用于每个触点的多个单独室的开关。由于相应开关接触元件的不同取向可能性,开关适用于壳体安装或前面板安装。即,其可以简单的方式布置在不同的位置而无需复杂的措施,其中开关具有模块化设计(参见单独的断续器室和开关接触元件),并且这些模块可根据开关的安装方式而不同地取向。相应开关接触元件未胶粘或灌封,而是以可拆卸并且可在特定的单独断续器室3中不同地取向的方式布置。相应底板从下方紧固到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并且具体地讲焊接在那里。
相应接触元件盖也可以容易地用于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不同取向不需要另外的部件,特别是开关接触元件,但是为两个取向都提供了单独的断续器室以及接触元件盖。
此外,在本申请中,还可以针对左手或右手操作或按照图1、图2和图20来不同地取向致动装置。辅助断续器室是可独立使用并且可与根据本发明的开关一起使用的单独部件。辅助断续器室具有两对开关接触元件,这两对开关接触元件基本上对应于开关的单独的断续器室的结构;参见开关接触元件的不同取向、侧壁或接触元件盖的不同取向。尽管开关接触元件,特别是它们的接触销是可旋转的,但是它们对于每个开关接触元件是以纵向可移动的方式保持的。

Claims (41)

1.开关(1),所述开关具有开关壳体(2);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所述多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能够以模块化方式彼此相邻地布置在所述开关壳体(2)中,具有至少两个开关接触元件(4);和致动装置(5),所述致动装置在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上方封闭所述壳体(2)并且设置用于调节凸轮元件(6)以在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之间选择性地建立电连接,其中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能够以防爆方式以至少两个不同的取向布置在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中,并且所述致动装置(5)的凸轮元件(6)能够根据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取向而不同地布置,
其中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经由共用底板(7)被覆盖和封闭,所述共用底板连接到所述开关壳体(2)上,
其中所述致动装置(5)具有线性地调节所述凸轮元件(6)的旋转定位驱动器(57),其中所述凸轮元件在面向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下侧(8)上具有凸轮,所述凸轮用于在接触位置(10)和断开位置(11)之间调节配合接触元件(9),
其中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具有用于接触销(17)的插入端(18)的接纳开口(16),所述接触销在其与所述插入端(18)相对的接触端(19)处在其接触位置(10)与所述配合接触元件(9)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具有底板(7),所述底板连接到所述开关壳体(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2)和所述底板(7)之间的连接是气密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2)和所述底板(7)之间的连接是焊接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每个单独的断续器室(3)具有接触元件盖(12),所述接触元件盖能够根据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取向连接到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有单独的断续器室(3)的接触元件盖(12)具有类似的构造。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盖(12)能够闩锁到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盖(12)具有圆形支撑表面(13),所述圆形支撑表面用于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夹紧螺钉(1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元件盖(12)具有侧向插入开口(15),所述侧向插入开口用于插入识别板的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销(17)具有大致居中的间隙圆筒(20),在所述间隙圆筒和所述接纳开口(16)的边缘(21)之间形成防刺穿间隙(22)。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用于纵向固定所述接触销(17)的支承槽(23)在所述间隙圆筒(20)和所述接触端(19)之间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具有两个在所述接触销(17)的方向上突出的支承夹(24),所述支承夹与所述支承槽(23)中的自由端(25)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由端(25)被形成为基本上U形的接触销接收器(26)。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夹(24)的材料厚度(27)对应于支承槽宽度(28)。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具有大致居中的用于弹簧元件(30)的弹簧接纳开口(29),所述弹簧元件以施加力的方式作用在所述配合接触元件(9)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具有辅助断续器室(31),所述辅助断续器室能够侧向布置在所述开关壳体(2)上并且具有至少两个触点对(32,33)。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能够闩锁到所述开关壳体(2)。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具有向外突出的滑动型致动元件(34)。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具有两对基本上L形的滑动臂(35),所述滑动臂能够被推进到从所述开关壳体(2)侧向突出的推进部(36)上,并且能够借助于闩锁突出部(37)固定在它们的推进位置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在每个侧壁(38)上具有两个具有接触销(17)的开关接触元件(4)。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具有带有支承夹(40)的底板(39),其中每个支承夹(40)具有两个U形接触销接收器(41,42)。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夹(40)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分隔壁。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承夹(40)之间形成两个会聚分隔壁(43)。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或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能够以气密方式连接到相应的底板(7,39)。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或所述单独的断续器室(3)能够通过摩擦焊接连接到相应的底板(7,39)。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断续器室的侧壁在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区域中具有保持突出部(44),所述保持突出部用于保持所述开关接触元件(4)的夹紧螺钉(45)。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突出部(44)形成为凹状弯曲边缘突出部(46,47),所述凹状弯曲边缘突出部在所述夹紧螺钉(45)的螺钉头(48)的方向上向内突出并且与所述螺钉头(48)部分地重叠。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壳体(2)和/或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在至少一个侧壁(38)上具有基本上L形的推进突出部(49),基本上互补形状的推进臂(50)能够被推进到所述推进突出部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两个推进突出部(49)或推进臂(50)被布置成在高度方向(51)上彼此相距一定距离。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闩锁突出部(52)形成于所述两个推进突出部(49)之间,并且闩锁臂(53)形成于所述推进臂(50)之间。
3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耦接框架部件(54)能够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开关壳体(2)之间或开关壳体(2)和所述辅助断续器室(31)之间,所述耦接框架部件在两侧上均具有推进臂(50)和/或闩锁臂(53)。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耦接框架部件的推进臂(50)和闩锁臂(53)各自被成形为一个整体。
3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分隔板(55)能够被布置在开关壳体(2)之间和/或开关壳体(2)与辅助断续器室(31)之间,所述分隔板具有开放的内部轮廓(56),通过所述开放的内部轮廓能够在开关壳体(2)之间和/或开关壳体与辅助断续器室(31)之间建立连接。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55)被形成为Ex-i分隔板并且至少侧向地和/或向上延伸超过所述开关壳体(2)和/或辅助接触室(31)的轮廓。
35.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闩锁装置(65)可调节地安装在所述底板(7)上和/或安装在所述开关壳体(2)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65)被形成为能够沿着所述底板(7)移动的卡扣式闩锁。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65)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支撑在所述开关壳体上或接触元件盖(12)上的弹簧元件(75,76)。
38.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65)具有分配给所述夹紧螺钉(45)或端子(66)的至少一个开口(73,74)。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65)具有相对于所述开口(73,74)侧向布置的两个弹簧元件(75,76)。
4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每种情况下,所述开关壳体(2)至少具有上开口(68)和下开口(67),所述夹紧螺钉(45)能够经由所述上开口和所述下开口从外部触及。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装置(65)具有至少一个闩锁钩(82),所述至少一个闩锁钩在所述闩锁装置的断开位置从外部搁置在所述开关壳体(2)或所述接触元件盖(12)上。
CN201980078082.2A 2018-11-12 2019-11-08 开关 Active CN113196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219224.3 2018-11-12
DE102018219224.3A DE102018219224A1 (de) 2018-11-12 2018-11-12 Schalter
PCT/EP2019/025394 WO2020098970A1 (en) 2018-11-12 2019-11-08 Switch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6431A CN113196431A (zh) 2021-07-30
CN113196431B true CN113196431B (zh) 2024-05-07

Family

ID=68655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8082.2A Active CN113196431B (zh) 2018-11-12 2019-11-08 开关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05652A1 (zh)
EP (1) EP3881345A1 (zh)
CN (1) CN113196431B (zh)
DE (1) DE102018219224A1 (zh)
WO (1) WO202009897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202100018593A1 (it) * 2021-07-14 2023-01-14 Palazzoli Spa Interruttore antideflagrante
DE102022124409A1 (de) 2021-09-30 2023-03-30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ktrische schalteranordnung zum reduzieren von lichtbogenenergie und erosion in einem kontaktsystem
WO2023051958A1 (en) 2021-09-30 2023-04-06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al switch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arc energy and erosion in a contact system
WO2023051957A1 (en) 2021-09-30 2023-04-06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ion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arc energy and erosion in a contact system
DE102022124417A1 (de) 2021-09-30 2023-03-30 Eaton Intelligent Power Limited Elektrische verbindungsanordnung zum reduzieren von lichtbogenenergie und erosion in einem kontaktsystem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8329A (en) * 1963-04-19 1966-03-01 Clark Controller Co Electric switch apparatus
US4335288A (en) * 1979-05-07 1982-06-15 Starkstrom Gummersbach Gmbh Electric switching apparatus particularly a cam switch
US4713498A (en) * 1985-10-24 1987-12-15 Square D Starkstrom Gmbh Switch gear
GB9415866D0 (en) * 1993-08-06 1994-09-28 Peterreins Schalttechnik Gmbh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witch component and a fuse component
US6281460B1 (en) * 1999-12-07 2001-08-28 Hubbell Incorporated Load break interrupter having diagonally split case with component mounting elements
CN101093760A (zh) * 2006-06-01 2007-12-26 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WO2008132183A1 (en) * 2007-04-26 2008-11-06 Abb Ab An electric switch
FR2923649A1 (fr) * 2007-11-13 2009-05-1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Chambre de coupure et disjoncteur equipe d'une telle chambre de coupure.
CN201490101U (zh) * 2009-08-05 2010-05-26 Abb法国公司 具有模块和连接附件的电磁接触器
CN10470104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R施塔尔开关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耐爆壳体的致动设备
CN108780985A (zh) * 2016-02-12 2018-11-09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外壳布置;组件;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22734B1 (fr) * 1987-11-04 1994-03-18 Legrand Boitier pour appareil de coupure, notamment disjoncteur ou interrupteur, utilisable en atmosphere explosible
DE4440554B4 (de) 1993-11-24 2007-01-25 Cooper Crouse-Hinds Gmbh Paketnockenschalter
DE19707563C2 (de) * 1997-02-26 1999-02-11 Schneider Electric Gmbh Schaltvorrichtung
DE19949565C1 (de) * 1999-10-14 2001-05-10 Bartec Componenten & Syst Gmbh Schalteinrichtung
DE102008004747B3 (de) * 2008-01-16 2009-08-27 R. Stahl Schaltgeräte GmbH Paketnockenschalter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38329A (en) * 1963-04-19 1966-03-01 Clark Controller Co Electric switch apparatus
US4335288A (en) * 1979-05-07 1982-06-15 Starkstrom Gummersbach Gmbh Electric switching apparatus particularly a cam switch
US4713498A (en) * 1985-10-24 1987-12-15 Square D Starkstrom Gmbh Switch gear
GB9415866D0 (en) * 1993-08-06 1994-09-28 Peterreins Schalttechnik Gmbh Arrangement comprising a switch component and a fuse component
US6281460B1 (en) * 1999-12-07 2001-08-28 Hubbell Incorporated Load break interrupter having diagonally split case with component mounting elements
CN101093760A (zh) * 2006-06-01 2007-12-26 苏州利维科电器有限公司 开关装置
WO2008132183A1 (en) * 2007-04-26 2008-11-06 Abb Ab An electric switch
FR2923649A1 (fr) * 2007-11-13 2009-05-15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Chambre de coupure et disjoncteur equipe d'une telle chambre de coupure.
CN201490101U (zh) * 2009-08-05 2010-05-26 Abb法国公司 具有模块和连接附件的电磁接触器
CN104701047A (zh) * 2013-12-04 2015-06-10 R施塔尔开关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耐爆壳体的致动设备
CN108780985A (zh) * 2016-02-12 2018-11-09 伊顿智能动力有限公司 外壳布置;组件;以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6431A (zh) 2021-07-30
US20220005652A1 (en) 2022-01-06
DE102018219224A1 (de) 2020-05-14
WO2020098970A1 (en) 2020-05-22
EP3881345A1 (en) 2021-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96431B (zh) 开关
US10483736B2 (en) Modular push switch mechanism
US7896685B2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US8998634B2 (en) Conductor terminal
US5539168A (en) Power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housing structure with accessory equipment for the power circuit breaker
US7122752B2 (en) Vehicle interior illumination lamp
US7625253B2 (en) Installation switching device
CA2999089C (en) Switching device
US9236679B2 (en) Electric coupling element
US6232859B1 (en) Auxiliary switch mounting configuration for use in a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EP0378679A1 (en) SNAP-IN HOUSING FOR THE AID OF A CIRCUIT BREAKER.
EP3417469B1 (en) A push button operated switch with anti-jamming guiding system
MX2015004873A (es) Placas de cubierta activa.
EP0717425A1 (en) A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module with safety coupling for coupling to a multipole switch block
EP0483146B1 (en) Load center door latch and assembly method
CA2933982A1 (en) Contact element
US10958009B2 (en) Tamper resistant mechanism for electrical wiring devices
RU2742329C1 (ru) Крепежная клемма
US8420961B2 (en) Contact block with interlock
JP5575904B2 (ja) 二重筐体を有する多極開閉デバイスの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前記アセンブリを備える回路ブレーカ
CN101409387A (zh) 用于电气引线的无螺纹式端子
FI106821B (fi) Sähkökytkin
WO2002086928A2 (en)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and method for eliminating errors in assembling the same
AU2019398165B2 (en) Plug connector part for contacting in multiple spatial directions
EP3417464B1 (en) A button operated circuit breaker with rocking control memb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