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95903A -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95903A
CN113195903A CN201880100304.1A CN201880100304A CN113195903A CN 113195903 A CN113195903 A CN 113195903A CN 201880100304 A CN201880100304 A CN 201880100304A CN 113195903 A CN113195903 A CN 1131959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ature
bell mouth
radius
centrifugal blower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1003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95903B (zh
Inventor
寺本拓矢
林弘恭
道上一也
堀江亮
山谷贵宏
堤博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1959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59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959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959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13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uction po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50/00Geometry
    • F05D2250/50Inlet or outlet
    • F05D2250/51Inl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离心式鼓风机具备叶轮和风扇壳体,叶轮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和叶片,风扇壳体具有喇叭口,喇叭口形成吸入口,具有空气取入部,该空气取入部形成为在被吸入风扇壳体的气流的方向上开口径从上游端部朝向下游端部逐渐减小,在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定义下述假想的椭圆,该椭圆以上游端部及下游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为长轴的端部,以另一方的端部为短轴的端部,长轴与短轴的交点相对于叶轮的旋转轴位于比下游端部靠外周侧的位置,在椭圆的外形线中,在将连结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的最短距离的外形线定义为第一外形线的情况下,空气取入部在通过与椭圆的上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与椭圆的下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及第一外形线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之间的壁部以交点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的方向鼓出。

Description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壳体的离心式鼓风机以及具备该离心式鼓风机的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其中,该壳体具备喇叭口。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如下的离心式鼓风机的方案:在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中具有从外周侧向内周方向缩小的壁构成的曲面和相对于该曲面位于吸气的下游侧并从内周侧向外周方向扩大的壁构成的曲面(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此,在该离心式鼓风机中,将从外周侧向内周方向缩小的缩小方向上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定义为曲率半径Y,将从内周侧向外周方向扩大的扩大方向上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定义为曲率半径Z。在该情况下,专利文献1的离心式鼓风机具有喇叭口的形状为曲率半径Y>曲率半径Z的关系,因此在吸入口处气流的流动变得顺畅,能够得到噪音改善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0034686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为了进一步改善特性而使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或旋转轴的轴向鼓出的形状中,喇叭口的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因此气流容易从喇叭口剥离,噪音有时会恶化。
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的发明,提供一种即使是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或旋转轴的轴向鼓出的形状也能实现噪音的减低的离心式鼓风机、以及具备该离心式鼓风机的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离心式鼓风机具备叶轮,其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和在主板的周缘部设置的多张叶片;及风扇壳体,其收纳叶轮,具有对被吸入叶轮的气体进行整流的喇叭口,喇叭口形成供流入风扇壳体内的气体通过的吸入口,并具有空气取入部,空气取入部形成为在被吸入风扇壳体的气流的方向上开口径从上游端部朝向下游端部逐渐减小,在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定义下述假想的椭圆,椭圆以上游端部及下游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为长轴的端部,以另一方的端部为短轴的端部,长轴与短轴的交点相对于叶轮的旋转轴位于比下游端部靠外周侧的位置,在椭圆的外形线中,在将连结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的最短距离的外形线定义为第一外形线的情况下,空气取入部在通过与椭圆的上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与椭圆的下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及第一外形线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之间的壁部以交点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的方向鼓出。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的离心式鼓风机中,空气取入部在通过与椭圆的上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与椭圆的下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及第一外形线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与下游端部之间的壁部以交点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的方向鼓出。离心式鼓风机通过具备该结构,成为喇叭口的最内径的下游端部附近的喇叭口的曲率接近旋转轴的轴向。因此,离心式鼓风机能够使流入喇叭口的快速的气流从喇叭口的外周侧沿着内周侧,在空气取入部使气体的流动自然地转向为轴向。其结果是,离心式鼓风机在喇叭口处,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离心式鼓风机的从吸入口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离心式鼓风机的A-A线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喇叭口的B部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喇叭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的侧视图。
图13是图12的离心式鼓风机的B-B线剖视图。
图14是图12的离心式鼓风机的C-C线剖视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鼓风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的剖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的另一剖视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以及鼓风装置30、空调装置40及制冷循环装置50。需要说明的是,在包含图1在内的以下的附图中,各结构构件的相对的尺寸关系及形状等有时与实际情况不同。而且,在以下的附图中,标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的结构是相同或相当于此的结构,该情况在说明书的全文中共通。而且,为了易于理解而适当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些标记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这样记载的,没有限定装置或部件的配置及朝向。
实施方式1.
[离心式鼓风机1]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从吸入口5侧观察的侧视图。图3是图2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A-A线位置处的局部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所示的箭头表示在离心式鼓风机1内流动的空气的流动。使用图1~图3,说明离心式鼓风机1的基本构造。离心式鼓风机1例如是西洛克风扇或涡轮风扇等多叶片离心型的离心式鼓风机1,具有产生气流的叶轮2和收纳叶轮2的风扇壳体4。
(叶轮2)
叶轮2由电动机等(省略图示)驱动而旋转,通过由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向半径方向外方强制性地送出空气。如图1所示,叶轮2具有圆盘状的主板2a和设置于主板2a的周缘部2a1的多张叶片2d。在主板2a的中心部设有轴部2b。在轴部2b的中央连接风扇电动机(省略图示),叶轮2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而旋转。
另外,如图3所示,叶轮2在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多个叶片2d的与主板2a相反侧的端部具有与主板2a相向的环状的侧板2c。侧板2c通过将多个叶片2d连结而维持各叶片2d的前端的位置关系,并对多个叶片2d进行加强。需要说明的是,叶轮2也可以是不具备侧板2c的结构。在叶轮2具有侧板2c的情况下,多个叶片2d的各自的一端与主板2a连接,另一端与侧板2c连接。因此,多个叶片2d配置在主板2a与侧板2c之间。叶轮2通过主板2a和多个叶片2d构成为圆筒形状,在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与主板2a相反侧的侧板2c侧形成有叶轮2的吸入口2e。
多个叶片2d配置成以轴部2b为中心的圆周状,基端被固定在主板2a的面上。多个叶片2d在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设置于主板2a的两侧。各叶片2d相互空出一定的间隔地配置于主板2a的周缘部2a1。各叶片2d例如形成为弯曲的长方形的板状,以沿着半径方向的方式设置或者相对于半径方向以规定的角度倾斜设置。
叶轮2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通过旋转,能够如图3所示,使被吸入到由主板2a和多个叶片2d围成的空间内的空气通过叶片2d与相邻的叶片2d之间而向半径方向外方送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方式1中,各叶片2d设置成相对于主板2a大致垂直地立起,但是没有限定为该结构,各叶片2d也可以相对于主板2a的垂直方向倾斜地设置。
(风扇壳体4)
风扇壳体4包围叶轮2,对从叶轮2吹出的空气进行整流。风扇壳体4具有涡旋部41和排出部42。
(涡旋部41)
涡旋部41形成将叶轮2产生的气流的动压变换成静压的风路。涡旋部41具有:从构成叶轮2的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覆盖叶轮2,并形成有取入空气的吸入口5的侧壁4a;以及从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径向包围叶轮2的周壁4c。而且,涡旋部41具有舌部43,舌部43位于排出部42与周壁4c的卷绕起始部41a之间而构成曲面,将叶轮2产生的气流经由涡旋部41向排出口42a引导。需要说明的是,轴部2b的径向是与轴部2b垂直的方向。由周壁4c及侧壁4a构成的涡旋部41的内部空间成为从叶轮2吹出的空气沿着周壁4c流动的空间。
(侧壁4a)
侧壁4a与叶轮2的旋转轴RS的轴向垂直地配置并覆盖叶轮2。在风扇壳体4的侧壁4a形成有吸入口5,以使空气能够在叶轮2与风扇壳体4的外部之间流通。吸入口5形成为圆形形状,以吸入口5的中心与叶轮2的轴部2b的中心大体一致的方式配设。通过侧壁4a的该结构,吸入口5附近的空气顺畅地流动,而且从吸入口5向叶轮2高效地流入。如图1~图3所示,离心式鼓风机1具有两吸入类型的风扇壳体4,该两吸入类型的风扇壳体4在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上,在主板2a的两侧具有形成有吸入口5的侧壁4a。即,离心式鼓风机1的风扇壳体4具有两个侧壁4a,侧壁4a分别相向地配置。
(周壁4c)
周壁4c从轴部2b的径向包围叶轮2,构成与多个叶片2d相向的内周面。周壁4c与叶轮2的旋转轴RS的轴向平行地配置并覆盖叶轮2。如图2所示,周壁4c从位于舌部43与涡旋部41的交界的卷绕起始部41a起设置至位于沿着叶轮2的旋转方向R远离舌部43一侧的排出部42与涡旋部41的交界的卷绕结束部41b。卷绕起始部41a是构成弯曲面的周壁4c中的由于叶轮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上游侧的端部,卷绕结束部41b是由于叶轮2的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下游侧的端部。
周壁4c沿叶轮2的旋转轴RS的轴向具有宽度。如图2所示,周壁4c形成为下述涡卷形状,该涡卷形状以距轴部2b构成的旋转轴RS的距离随着沿叶轮2的旋转方向R行进而逐渐变远的规定的扩大率来定义。即,周壁4c从舌部43至排出部42,周壁4c与叶轮2的外周的间隙以规定的比例扩大,而且,空气的流路面积逐渐变大。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以规定的扩大率定义的涡卷形状,例如,存在基于对数螺旋、阿基米德螺旋、或渐开线曲线等的涡卷形状。周壁4c的内周面构成从成为涡卷形状的卷绕起始的卷绕起始部41a至成为涡卷形状的卷绕结束的卷绕结束部41b沿叶轮2的周向平滑地弯曲的弯曲面。通过这样的结构,从叶轮2送出的空气在叶轮2与周壁4c的间隙中向排出部42的方向顺畅地流动。因此,在风扇壳体4内,空气的静压从舌部43朝向排出部42高效地上升。
(排出部42)
排出部42形成将叶轮2产生且通过了涡旋部41的气流排出的排出口42a。排出部42由与沿着周壁4c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成为矩形形状的中空管构成。如图1及图2所示,排出部42形成将从叶轮2送出并在周壁4c与叶轮2的间隙中流动的空气以向风扇壳体4的外部排出的方式引导的流路。
如图1所示,排出部42由延设板42b、扩散板42c、第一侧板42d、第二侧板42e等构成。延设板42b与周壁4c的下游侧的卷绕结束部41b平滑地连续而与周壁4c一体形成。扩散板42c与风扇壳体4的舌部43一体形成,并与延设板42b相向。扩散板42c以流路的截面积沿着排出部42内的空气的流动方向逐渐扩大的方式,与延设板42b具有规定的角度地形成。第一侧板42d与风扇壳体4的侧壁4a一体形成,第二侧板42e与风扇壳体4的相反侧的侧壁4a一体形成。并且,相向的第一侧板42d与第二侧板42e形成在延设板42b与扩散板42c之间。这样,排出部42通过延设板42b、扩散板42c、第一侧板42d及第二侧板42e形成截面矩形形状的流路。
(舌部43)
在风扇壳体4中,在排出部42的扩散板42c与周壁4c的卷绕起始部41a之间形成舌部43。舌部43是设置于涡旋部41与排出部42的交界部分并向风扇壳体4的内部鼓出的凸部。舌部43在风扇壳体4中,沿着与轴部2b的旋转轴RS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舌部43将叶轮2产生的气流经由涡旋部41向排出口42a引导。
舌部43以规定的曲率半径形成,周壁4c经由舌部43与扩散板42c平滑连接。从吸入口5通过叶轮2送出的空气由风扇壳体4集中而向排出部42流入时,舌部43成为空气的流路的分支点。即,在排出部42的流入口处,形成朝向排出口42a的气流及从舌部43向上游侧再流入的气流。而且,向排出部42流入的空气流在通过风扇壳体4期间静压上升,与风扇壳体4内相比成为高压。因此,舌部43具有这样的分隔压力差的功能,并具备通过曲面将流入排出部42的空气向各流路引导的功能。
(喇叭口3)
设置于侧壁4a的吸入口5由喇叭口3形成。喇叭口3对被吸入叶轮2的气体进行整流而使其向叶轮2的吸入口2e流入。喇叭口3形成为从风扇壳体4的外部朝向内部而开口径逐渐减小。在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气体的流动方向上,喇叭口3设置于叶轮2的上游侧。喇叭口3形成在与叶轮2的吸入口2e相向的位置。喇叭口3具有将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气流向风扇壳体4内引导的空气取入部3c。
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筒状,空气取入部3c的内周面形成吸入口5。从风扇壳体4的外部向内部流入的气体通过该吸入口5。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在通过吸入口5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气流的方向上从作为上游侧的端部的上游端部3a朝向作为下游侧的端部的下游端部3b而开口径逐渐减小。即,空气取入部3c以沿着旋转轴RS的轴心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以从通过吸入口5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气流的上游朝向下游而风路缩窄的方式形成。
喇叭口3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的俯视观察下形成为环状,上游端部3a形成外缘部分,下游端部3b形成内缘部分。因此,上游端部3a是喇叭口3中的最外径的部分,是形成为筒状的喇叭口3的最扩大的部分。而且,下游端部3b是喇叭口3中的最内径的部分,是形成为筒状的喇叭口3的最缩小的部分。
在空气取入部3c中,以旋转轴RS的轴向为中心的旋转面中的截面的形状形成为圆弧状,形成吸入口5的面由曲面形成。因此,如图3所示,在喇叭口3的垂直截面中,空气取入部3c的形成吸入口5的壁部3c1形成为圆弧状。
图4是图3的喇叭口3的B部的放大图。接下来,如图4所示,使用喇叭口3的剖视图说明喇叭口3的详细结构。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轴RS是为了说明旋转轴RS、下游端部3b、交点EC的位置关系而记载的。在图4中,椭圆EL是以喇叭口3的上游端部3a为短轴MI的第一端部E1并以喇叭口3的下游端部3b为长轴MA的第二端部E2的假想的椭圆。在喇叭口3的垂直截面中,假想的椭圆EL具有从上游端部3a向风扇壳体4内延伸的短轴MI和从下游端部3b沿着与叶轮2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长轴MA。交点EC是短轴MI与长轴MA的交点,是假想的椭圆EL的中心点。
上游端部3a在径向上是喇叭口3的最外径的部分,下游端部3b是喇叭口3的最内径的部分。假想的椭圆EL在喇叭口3的垂直截面中,以上游端部3a及下游端部3b中的一方的端部为长轴MA的端部,以另一方的端部为短轴MI的端部,长轴MA与短轴MI的交点EC相对于叶轮2的旋转轴RS而位于比下游端部3b靠外周侧的位置。
如图4所示,第一外形线L1是在椭圆EL的外形线中将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连结的最短距离的外形线。
第一切线HT是与椭圆EL的第一端部E1相切的假想的切线,第二切线VT是与椭圆EL的第二端部E2相切的假想的切线。即,第一切线HT是与椭圆EL的上游端部3a相切的假想的切线,第二切线VT是与椭圆EL的下游端部3b相切的假想的切线。
曲面ES是以旋转轴RS为中心使椭圆EL旋转时的第一外形线L1的轨迹作成的假想的面。在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为曲面ES的形状的情况下,箭头F1是表示气体流动的方向的箭头。箭头F2是表示气体沿着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中的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流动的方向的箭头。
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从以上游端部3a为短轴MI的第一端部E1并以下游端部3b为长轴MA的第二端部E2的假想的椭圆EL的第一外形线L1向喇叭口3的内周侧鼓出。换言之,空气取入部3c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因此,如图4所示,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在喇叭口3的垂直截面中绘出弧线的曲线状。
空气取入部3c在通过与椭圆EL的第一端部E1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HT、与椭圆EL的第二端部E2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VT、及第一外形线L1包围的范围内鼓出。
即,空气取入部3c在通过与椭圆EL的上游端部3a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HT、与椭圆EL的下游端部3b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VT、及第一外形线L1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需要说明的是,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及轴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由此,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的曲率接近轴向。
[离心式鼓风机1的动作]
当叶轮2旋转时,风扇壳体4之外的空气通过吸入口5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内部。被吸入风扇壳体4的内部的空气沿着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流动,被吸入叶轮2。被吸入叶轮2的空气在通过多个叶片2d之间的过程中,成为被附加了动压和静压的气流而朝向叶轮2的径向外侧吹出。从叶轮2吹出的气流在涡旋部41中在周壁4c的内侧与叶片2d之间被引导期间将动压变换为静压。并且,从叶轮2吹出的气流在通过涡旋部41之后,从形成于排出部42的排出口42a向风扇壳体4之外吹出。
[离心式鼓风机1的作用效果]
空气取入部3c在通过与椭圆EL的上游端部3a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HT、与椭圆EL的下游端部3b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VT、及第一外形线L1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离心式鼓风机1通过具备该结构,从而成为喇叭口3的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的曲率接近旋转轴RS的轴向。因此,离心式鼓风机1能够使流入喇叭口3的快速的气流从喇叭口3的外周侧沿着内周侧,在空气取入部3c中使气体的流动自然地转向为轴向。其结果是,离心式鼓风机1在喇叭口3处,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如果是在未应用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情况下、即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且旋转轴的轴向扩大的情况下沿着椭圆EL的形状,则在喇叭口的内周侧气流有时会从喇叭口剥离。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少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
实施方式2.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离心式鼓风机1A的喇叭口3A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4的离心式鼓风机1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2的离心式鼓风机1A是进一步确定了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A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5,以实施方式2的离心式鼓风机1A的喇叭口3A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旋转轴RS的轴向上,将喇叭口3A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轴向距离D1。换言之,在将喇叭口3A的上游端部3a和下游端部3b相对于旋转轴RS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旋转轴RS上的情况下,第一轴向距离D1是投影到旋转轴RS上的位置处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向距离D1也是假想的椭圆EL的短轴MI半径。即,第一轴向距离D1也是上游端部3a与假想的椭圆EL的交点EC之间的距离。而且,在旋转轴RS的径向上,将喇叭口3A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径向距离D2。换言之,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的俯视观察下,第一径向距离D2是假想的同一平面上出现的喇叭口3A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径向距离D2是假想的椭圆EL的长轴半径。即,第一径向距离D2也是下游端部3b与假想的椭圆EL的交点EC之间的距离。
喇叭口3A以满足第一径向距离D2>第一轴向距离D1的关系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A的满足第一径向距离D2>第一轴向距离D1的关系的部分可以形成于喇叭口3的整周,或者,也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形成。离心式鼓风机1A的喇叭口3A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A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由此,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A的曲率接近轴向。
[离心式鼓风机1A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述,喇叭口3A以满足第一径向距离D2>第一轴向距离D1的关系的方式形成。并且,离心式鼓风机1A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因此,离心式鼓风机1A的成为喇叭口3A的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A的曲率接近旋转轴RS的轴向。并且,离心式鼓风机1A能够使流入喇叭口3A的快速的气流从喇叭口3A的外周侧沿着内周侧,在空气取入部3c中使气体的流动自然地转向为轴向。其结果是,离心式鼓风机1A在喇叭口3A处,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A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A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如果是在未应用实施方式2的离心式鼓风机1A的情况下、即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的情况下沿着椭圆EL的形状,则在喇叭口的内周侧有时气流会从喇叭口剥离。离心式鼓风机1A的喇叭口3A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少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
实施方式3.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1B的喇叭口3B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5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1B是进一步确定了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B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6,以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1B的喇叭口3B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图6中,椭圆FL是以喇叭口3B的上游端部3a为长轴MA2的第一端部G1并以喇叭口3B的下游端部3b为短轴MI2的第二端部G2的假想的椭圆。更详细而言,假想的椭圆FL在喇叭口3B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从上游端部3a向风扇壳体4内延伸的长轴MA2和从下游端部3b沿着与叶轮2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短轴MI2。交点EC是短轴MI2与长轴MA2的交点,是假想的椭圆FL的中心点。
假想的椭圆FL在喇叭口3B的垂直截面中,以上游端部3a及下游端部3b中的一方的端部为长轴MA2的端部,以另一方的端部为短轴MI2的端部,长轴MA2与短轴MI2的交点EC相对于叶轮2的旋转轴RS而位于比下游端部3b靠外周侧的位置。
如图6所示,第一外形线L1是在椭圆FL的外形线中将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连结的最短距离的外形线。
第一切线HT2是与椭圆FL的第一端部G1相切的假想的切线,第二切线VT2是与椭圆FL的第二端部G2相切的假想的切线。即,第一切线HT2是与椭圆FL的上游端部3a相切的假想的切线,第二切线VT2是与椭圆FL的下游端部3b相切的假想的切线。
喇叭口3B的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从以上游端部3a为长轴MA2的第一端部G1并以下游端部3b为短轴MI2的第二端部G2的假想的椭圆FL的第一外形线L1向喇叭口3B的内周侧鼓出。换言之,空气取入部3c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因此,如图6所示,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在喇叭口3B的垂直截面中绘出弧线的曲线状。
空气取入部3c在通过与椭圆FL的第一端部G1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HT2、与椭圆FL的第二端部G2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VT2、及第一外形线L1包围的范围内鼓出。
即,空气取入部3c在通过与椭圆FL的上游端部3a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HT2、与椭圆FL的下游端部3b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VT2、及第一外形线L1包围的范围内,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需要说明的是,离心式鼓风机1B的喇叭口3B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轴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B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由此,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的曲率接近轴向。
如图6所示,将旋转轴RS的轴向上的喇叭口3B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轴向距离D3。换言之,在将喇叭口3B的上游端部3a和下游端部3b相对于旋转轴RS沿垂直方向投影到旋转轴RS的情况下,第二轴向距离D3是投影到旋转轴RS的位置处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轴向距离D3是假想的椭圆FL的长轴半径。即,第二轴向距离D3也是上游端部3a与假想的椭圆FL的交点EC之间的距离。而且,在旋转轴RS的径向上,将喇叭口3B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径向距离D4。换言之,在沿旋转轴RS的轴向观察的俯视观察下,第二径向距离D4是假想的同一平面上出现的喇叭口3B的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径向距离D4是假想的椭圆FL的短轴半径。即,第二径向距离D4也是下游端部3b与假想的椭圆FL的交点EC之间的距离。
喇叭口3B以满足第二径向距离D4<第二轴向距离D3的关系的方式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B的满足第二径向距离D4<第二轴向距离D3的关系的部分可以形成于喇叭口3B的整周,或者也可以在周向上局部形成。离心式鼓风机1B的喇叭口3B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RS的轴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B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由此,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B的曲率接近轴向。
[离心式鼓风机1B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述,喇叭口3B以满足第二径向距离D4<第二轴向距离D3的关系的方式形成。并且,离心式鼓风机1B在喇叭口3B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因此,离心式鼓风机1B的成为喇叭口3B的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喇叭口3B的曲率接近旋转轴RS的轴向。并且,离心式鼓风机1B能够使流入喇叭口3B的快速的气流从喇叭口3B的外周侧沿着内周侧,在空气取入部3c中使气体的流动自然地转向为轴向。其结果是,离心式鼓风机1B在喇叭口3B中,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B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B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如果是在未应用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1B的情况下、即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的轴向扩大的情况下沿着椭圆FL的形状,则在喇叭口的内周侧有时气流会从喇叭口剥离。实施方式3的离心式鼓风机1B的喇叭口3B通过具有上述的结构,能够减少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
实施方式4.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离心式鼓风机1C的喇叭口3C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6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4的离心式鼓风机1C是进一步确定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C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7,以实施方式4的离心式鼓风机1C的喇叭口3C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C是表示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时的一例的结构。
离心式鼓风机1C的喇叭口3C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具有构成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的壁部。如图7所示,喇叭口3C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C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第三壁部S3。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及第三壁部S3构成向喇叭口3C的内径侧凸出那样的曲面。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及第三壁部S3在喇叭口3C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在此,在喇叭口3C的垂直截面中,将第一壁部S1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a,将第二壁部S2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b,将第三壁部S3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三曲率半径c。喇叭口3C以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及第三壁部S3满足第三曲率半径c>第一曲率半径a>第二曲率半径b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离心式鼓风机1C的作用效果]
喇叭口3C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C在喇叭口3C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而且,喇叭口3C从喇叭口3C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第三壁部S3。并且,喇叭口3C以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及第三壁部S3满足第三曲率半径c>第一曲率半径a>第二曲率半径b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因此,喇叭口3C使流入喇叭口3C的快速的气流沿着外周侧的具有大的第三曲率半径c的第三壁部S3,接下来利用具有最小的第二曲率半径b的第二壁部S2使气流原封不动地沿着喇叭口3C。进而,喇叭口3C利用具有第二大的第一曲率半径a的第一壁部S1使流动自然地转向为旋转轴RS的轴向。喇叭口3C通过具有该结构及作用,能够抑制从外缘部至内缘部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C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C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5.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离心式鼓风机1D的喇叭口3D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7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5的离心式鼓风机1D是进一步确定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D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8,以实施方式5的离心式鼓风机1D的喇叭口3D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D是表示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时的一例的结构。
离心式鼓风机1D的喇叭口3D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具有构成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的壁部。如图8所示,喇叭口3D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D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11、第二壁部S12。第一壁部S11及第二壁部S12构成向喇叭口3D的内径侧凸出那样的曲面。第一壁部S11及第二壁部S12在喇叭口3D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在此,在喇叭口3D的垂直截面中,将第一壁部S11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a1,将第二壁部S12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c1。喇叭口3D以第一壁部S11及第二壁部S12满足第二曲率半径c1>第一曲率半径a1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离心式鼓风机1D的作用效果]
喇叭口3D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半径方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D在喇叭口3D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而且,喇叭口3D从喇叭口3D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11和第二壁部S12,以第一壁部S11及第二壁部S12满足第二曲率半径c1>第一曲率半径a1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因此,喇叭口3D使流入喇叭口3D的快速的气流沿着外周侧的具有大的第二曲率半径c1的第二壁部S12,接下来利用具有大的第一曲率半径a1的第一壁部S11,使流动自然地转向为旋转轴RS的轴向。喇叭口3D通过具有该结构及作用,能够抑制从外缘部至内缘部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D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D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6.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离心式鼓风机1E的喇叭口3E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8的离心式鼓风机1E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6的离心式鼓风机1E是进一步确定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E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9,以实施方式6的离心式鼓风机1E的喇叭口3E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E是表示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的轴向扩大时的一例的结构。
离心式鼓风机1E的喇叭口3E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具有构成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的壁部。如图9所示,喇叭口3E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E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第三壁部S23。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及第三壁部S23构成向喇叭口3E的内径侧凸出那样的曲面。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及第三壁部S23在喇叭口3E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在此,在喇叭口3E的垂直截面中,将第一壁部S21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a2,将第二壁部S22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b2,将第三壁部S23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三曲率半径c2。喇叭口3E以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及第三壁部S23满足第一曲率半径a2>第三曲率半径c2>第二曲率半径b2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离心式鼓风机1E的作用效果]
喇叭口3E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的轴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E在喇叭口3E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而且,喇叭口3E从喇叭口3E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第三壁部S23。并且,喇叭口3E以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及第三壁部S23满足第一曲率半径a2>第三曲率半径c2>第二曲率半径b2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因此,喇叭口3E使流入喇叭口3E的快速的气流沿着外周侧的具有大的第三曲率半径c2的第三壁部S23,接下来利用具有最小的第二曲率半径b2的第二壁部S22使气流原封不动地沿着喇叭口3E。进而,喇叭口3E利用具有最大的第一曲率半径a2的第一壁部S21,使流动自然地转向为旋转轴RS的轴向。喇叭口3E通过具有该结构及作用,能够抑制从外缘部至内缘部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E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E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7.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离心式鼓风机1F的喇叭口3F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9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7的离心式鼓风机1F是进一步确定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F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10,以实施方式7的离心式鼓风机1F的喇叭口3F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喇叭口3F是表示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的轴向扩大时的一例的结构。
离心式鼓风机1F的喇叭口3F在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具有构成曲率半径不同的曲面的壁部。如图10所示,喇叭口3F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F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31、第二壁部S32。第一壁部S31及第二壁部S32构成向喇叭口3F的内径侧凸出那样的曲面。第一壁部S31及第二壁部S32在喇叭口3F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在此,在喇叭口3F的垂直截面中,将第一壁部S31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a3,将第二壁部S32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c3。喇叭口3F以第一壁部S31及第二壁部S32满足第一曲率半径a3>第二曲率半径c3的关系的方式构成。
[离心式鼓风机1F的作用效果]
喇叭口3F是将一般的喇叭口沿旋转轴的轴向扩大的结构。离心式鼓风机1F在喇叭口3F的垂直截面中具有上游端部3a与下游端部3b之间的壁部3c1以交点EC为基准向离开第一外形线L1的方向鼓出的形状。而且,喇叭口3F从喇叭口3F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31、第二壁部S32,以第一壁部S31及第二壁部S32满足第一曲率半径a3>第二曲率半径c3的关系的方式构成。因此,喇叭口3F使流入喇叭口3F的快速的气流沿着外周侧的具有大的第二曲率半径c3的第二壁部S32,接下来利用具有最大的第一曲率半径a1的第一壁部S31,使流动自然地转向为旋转轴RS的轴向。喇叭口3F通过具有该结构及作用,能够抑制从外缘部至内缘部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能够抑制噪音。而且,喇叭口3F能够抑制成为最内径的下游端部3b附近的气流的剥离,能够抑制紊乱的气流向叶轮2的流入,由此,离心式鼓风机1E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8.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离心式鼓风机1G的喇叭口3G的局部放大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10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8的离心式鼓风机1G是进一步确定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喇叭口3的结构的鼓风机,喇叭口3G以外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离心式鼓风机1同样。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图11,以实施方式8的离心式鼓风机1G的喇叭口3G的结构为中心进行说明。
喇叭口3G将下游端部3b配置于与旋转轴RS垂直的假想的第一平面P1。换言之,喇叭口3G的下游端部3b在喇叭口3G中形成为环状,包含形成为环状的下游端部3b的假想的第一平面P1是与旋转轴RS垂直的平面。而且,喇叭口3G将上游端部3a配置于与旋转轴RS垂直的假想的第二平面P2。换言之,喇叭口3G的上游端部3a在喇叭口3G中形成为环状,包含形成为环状的上游端部3a的假想的第二平面P2是与旋转轴RS垂直的平面。并且,假想的第一平面P1与假想的第二平面P2平行。
[离心式鼓风机1G的作用效果]
如以上所述,喇叭口3G将下游端部3b配置在与旋转轴RS垂直的假想的第一平面P1上。而且,喇叭口3G将上游端部3a配置在与旋转轴RS垂直的假想的第二平面P2上。喇叭口3G通过具有该结构,难以产生向离心式鼓风机1G吸入的气体引起的压力变动。因此,离心式鼓风机1G在安装于例如室外机等单元时能够将机内压损的影响抑制到最小限度。
实施方式9.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H的侧视图。图13是图12的离心式鼓风机1H的B-B线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离心式鼓风机1H的C-C线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11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G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在从舌部43沿叶轮2的旋转方向R在周向上旋转一周期间的范围内,离心式鼓风机1H的喇叭口3具有与舌部43的位置相比构成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宽度沿径向扩大的部分。例如图13及图14所示,喇叭口3在沿着叶轮2的旋转方向R从舌部43朝向卷绕结束部41b返回舌部43的方向上,径向的宽度按照W1、W2、W3的顺序逐渐扩大,按照W3、W4、W1的顺序逐渐缩小。
即,喇叭口3形成为,在从舌部43沿叶轮2的旋转方向R旋转一周期间,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宽度沿径向逐渐扩大,在从扩大为最大的位置返回舌部43期间壁部3c1的宽度逐渐返回成原来的大小。需要说明的是,图12、图13及图14所示的喇叭口3的结构为一例。在喇叭口3的周向上,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宽度沿径向扩大为最大的位置例如根据与设置离心式鼓风机1H的设备的关系来决定。而且,图13及图14所示的喇叭口3在两吸入类型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两侧的吸入口5形成为相同结构,但也可以通过按照各吸入口5而具有不同的扩大宽度的壁部3c1的喇叭口3构成。
另外,喇叭口3形成为,在从舌部43沿叶轮2的旋转方向R在周向上旋转一周期间的范围内,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宽度在径向上扩大,并且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逐渐增大。并且,在从舌部43沿叶轮2的旋转方向R在周向上旋转一周期间的范围内,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具有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具有最大值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内周侧是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中的相对于上游端部3a而接近下游端部3b的范围的部分。
另外,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在从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具有最大值的壁部3c1的部分返回舌部43期间的周向上,壁部3c1的径向的宽度缩小,并且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逐渐减小。并且,喇叭口3的空气取入部3c形成为,在从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具有最大值的壁部3c1的部分返回舌部43期间的周向上,内周侧的曲率半径逐渐返回舌部43的原来的曲率半径的大小。
即,喇叭口3形成为,在周向上,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宽度沿径向扩大,并且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增大,壁部3c1的径向的宽度缩小,并且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图12、图13及图14所示的喇叭口3的结构为一例。在喇叭口3的周向上,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具有最大值的位置例如根据与设置离心式鼓风机1H的设备的关系来决定。而且,图13及图14所示的喇叭口3在两吸入类型的离心式鼓风机1的两侧的吸入口5形成为相同的结构,但也可以通过按照各吸入口5而具有不同的曲率半径的壁部3c1的喇叭口3构成。
喇叭口3伴随着构成空气取入部3c的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的扩大,喇叭口3的上游端部3a相对于叶轮2的主板2a的形成位置变化。更详细而言,在喇叭口3的周向上,伴随着壁部3c1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的扩大,喇叭口3的上游端部3a与叶轮2的主板2a的距离扩大。即,喇叭口3的上游端部3a相对于叶轮2的主板2a的位置沿着叶轮2的旋转方向R变化。
[离心式鼓风机1H的作用效果]
离心式鼓风机1H的喇叭口3形成为,在周向上的舌部43以外的位置,扩大空气取入部3c的径向的壁的大小,喇叭口3的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增大。离心式鼓风机1H通过具有该结构而减少在喇叭口3中流动的快速的气流的从喇叭口3的剥离。因此,离心式鼓风机1H能够提高送风效率,而且,能够降低噪音。
实施方式10.
[鼓风装置30]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鼓风装置30的结构的图。对具有与图1~图14的离心式鼓风机1等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实施方式10的鼓风装置30例如为换气扇、台式风扇等。鼓风装置30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的任一个和收容离心式鼓风机1等的壳体7。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示出为离心式鼓风机1的情况下,使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的任一个。在壳体7形成有吸入口71及排出口72这两个开口。如图15所示,鼓风装置30将吸入口71和排出口72形成在相向的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鼓风装置30例如也可以将吸入口71或排出口72的任一方形成于离心式鼓风机1的上方或下方等,不必将吸入口71和排出口72形成在相向的位置。壳体7内由分隔板73分隔出具备形成吸入口71的部分的空间SP1与具备形成排出口72的部分的空间SP2。离心式鼓风机1以吸入口5位于形成吸入口71一侧的空间SP1且排出口42a位于形成排出口72一侧的空间SP2的状态设置。
当叶轮2由于电动机6的驱动而旋转时,鼓风装置30通过吸入口71向壳体7的内部吸入空气。被吸入壳体7的内部的空气被向喇叭口3引导而被吸入叶轮2。被吸入叶轮2的空气朝向叶轮2的径向外侧吹出。从叶轮2吹出的空气在通过了风扇壳体4的内部之后,从风扇壳体4的排出口42a吹出,从壳体7的排出口72吹出。
实施方式10的鼓风装置30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因此能够实现噪音的降低,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11.
[空调装置40]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的内部结构的图。图1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的剖视图。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的另一剖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具有与图1~图15的离心式鼓风机1相同的结构的部位,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其说明。而且,在图17中,为了表示空调装置40的内部结构而省略上面部16a。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的任一个以上和配置在与离心式鼓风机1等的排出口42a相向的位置的热交换器10。而且,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具备在空调对象的房间的顶棚里设置的壳体16。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在示出为离心式鼓风机1的情况下,使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的任一个。而且,在示出为喇叭口3的情况下,使用前述的喇叭口3~喇叭口3G的任一个。
(壳体16)
如图16所示,壳体16形成为包含上面部16a、下面部16b及侧面部16c的长方体状。需要说明的是,壳体16的形状没有限定为长方体状,例如,可以为圆柱形状、棱柱状、圆锥状、具有多个角部的形状、具有多个曲面部的形状等其他的形状。壳体16具有形成有壳体排出口17的侧面部16c作为侧面部16c之一。壳体排出口17的形状如图16所示形成为矩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壳体排出口17的形状没有限定为矩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形状、椭圆形状等,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壳体16在侧面部16c中的成为形成有壳体排出口17的面的背侧的面具有形成有壳体吸入口18的侧面部16c。壳体吸入口18的形状如图17所示形成为矩形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壳体吸入口18的形状没有限定为矩形形状,例如,可以为圆形形状、椭圆形状等,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在壳体吸入口18可以配置去除空气中的尘埃的过滤器。
在壳体16的内部收容有两个离心式鼓风机1、风扇电动机9、以及热交换器10。离心式鼓风机1具备叶轮2和形成有喇叭口3的风扇壳体4。风扇电动机9由在壳体16的上面部16a固定的电动机支承件9a支承。风扇电动机9具有输出轴6a。输出轴6a以与侧面部16c中的形成有壳体吸入口18的面及形成有壳体排出口17的面平行地延伸的方式配置。如图17所示,在空调装置40中,两个叶轮2安装于输出轴6a。叶轮2形成从壳体吸入口18吸入壳体16内并从壳体排出口17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的流动。需要说明的是,配置在壳体16内的离心式鼓风机1没有限定为两个,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需要说明的是,在空调装置40使用的离心式鼓风机1中,能够将上述的喇叭口3的曲率变化的结构应用于喇叭口3的整周,但是在应用于喇叭口3的整周之内的与壳体吸入口18相向的部分的情况下,能更显著地发挥上述的效果。即,当在喇叭口3的整周之内的向喇叭口3流入的气流的流量增多的部分应用上述的喇叭口3的曲率变化的结构时是有效的。
如图17所示,离心式鼓风机1安装于分隔板19,壳体16的内部空间由分隔板19分隔成风扇壳体4的吸入侧的空间SP11与风扇壳体4的吹出侧的空间SP12。
如图18所示,热交换器10配置在与离心式鼓风机1的排出口42a相向的位置,在壳体16内,配置在离心式鼓风机1排出的空气的风路上。热交换器10调整从壳体吸入口18吸入壳体16内并从壳体排出口17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的空气的温度。需要说明的是,热交换器10可以应用公知的结构的热交换器。而且,壳体吸入口18只要形成在与离心式鼓风机1的旋转轴RS的轴向垂直的位置即可,例如,可以如图19所示,在下面部16b形成壳体吸入口18a。在该情况下,在空调装置40使用的离心式鼓风机1中,能够将上述的喇叭口3的曲率变化的结构应用于喇叭口3的整周,但是在应用于喇叭口3的整周之内的与壳体吸入口18a相向的部分的情况下,能更显著地发挥上述的效果。即,当在喇叭口3的整周之内的向喇叭口3流入的气流的流量增多的部分应用上述的喇叭口3的曲率变化的结构时是有效的。
当由于电动机6的驱动而叶轮2旋转时,空调对象空间的空气通过壳体吸入口18或壳体吸入口18a被吸入壳体16的内部。被吸入壳体16的内部的空气被向喇叭口3引导而被吸入叶轮2。被吸入叶轮2的空气朝向叶轮2的径向外侧吹出。从叶轮2吹出的空气在通过了风扇壳体4的内部之后,从风扇壳体4的排出口42a吹出,向热交换器10供给。被供给到热交换器10的空气在通过热交换器10之际,被热交换而被调整温度及湿度。通过了热交换器10的空气从壳体排出口17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
实施方式11的空调装置40由于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因此能够实现噪音的降低,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实施方式12.
[制冷循环装置50]
图2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50的结构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50的室内机200使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制冷循环装置50,说明使用于空调用途的情况,但是制冷循环装置50没有限定为使用于空调用途的情况。制冷循环装置50例如使用于电冰箱或冷库、自动售卖机、空调装置、制冷装置、热水器等的制冷用途或空调用途。
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50经由制冷剂使热量在外部空气与室内的空气之间移动,由此对室内进行制热或制冷而进行空气调节。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50具有室外机100和室内机200。制冷循环装置50通过制冷剂配管300及制冷剂配管400将室外机100与室内机200进行配管连接,构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制冷剂配管300是供气相的制冷剂流动的气体配管,制冷剂配管400是供液相的制冷剂流动的液体配管。需要说明的是,在制冷剂配管400中也可以流动气液二相的制冷剂。并且,在制冷循环装置50的制冷剂回路中,压缩机101、流路切换装置102、室外热交换器103、膨胀阀105、室内热交换器201经由制冷剂配管依次连接。
(室外机100)
室外机100具有压缩机101、流路切换装置102、室外热交换器103、及膨胀阀105。压缩机101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之后排出。在此,压缩机101可以构成为具备变频装置,通过变频装置使运行频率变化,从而能够变更压缩机101的容量。需要说明的是,压缩机101的容量是指每单位时间送出的制冷剂的量。流路切换装置102例如为四通阀,是进行制冷剂流路的方向切换的装置。制冷循环装置50基于来自控制装置110的指示,使用流路切换装置102切换制冷剂的流动,由此能够实现制热运转或制冷运转。
室外热交换器103进行制冷剂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103在制热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在从制冷剂配管400流入的低压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使制冷剂蒸发并气化。室外热交换器103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在从流路切换装置102侧流入的通过压缩机101压缩过的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冷凝并液化。在室外热交换器103,为了提高制冷剂与室外空气之间的热交换的效率而设有室外鼓风机104。室外鼓风机104可以安装有变频装置,使风扇电动机的运行频率变化而变更风扇的旋转速度。膨胀阀105是节流装置(流量控制机构),通过调节在膨胀阀105中流动的制冷剂的流量而作为膨胀阀发挥功能,通过使开度变化来调整制冷剂的压力。例如,膨胀阀105在由电子式膨胀阀等构成的情况下,基于控制装置110的指示进行开度调整。
(室内机200)
室内机200具有在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室内热交换器201及调整室内热交换器201进行热交换的空气的流动的室内鼓风机202。室内热交换器201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在从制冷剂配管300流入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冷凝并液化,向制冷剂配管400侧流出。室内热交换器201在制冷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在通过膨胀阀105成为低压状态的制冷剂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使制冷剂吸收空气的热量而蒸发并气化,向制冷剂配管300侧流出。室内鼓风机202以与室内热交换器201相面对的方式设置。在室内鼓风机202应用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8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的任一个以上。室内鼓风机202的运转速度由用户的设定来决定。在室内鼓风机202可以安装变频装置,使风扇电动机(省略图示)的运行频率变化而变更叶轮2的旋转速度。
[制冷循环装置50的动作例]
接下来,说明制冷运转动作作为制冷循环装置50的动作例。由压缩机101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向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入。流入到室外热交换器103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由室外鼓风机104送风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成为低温的制冷剂,从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出。从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出的制冷剂由膨胀阀105膨胀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该气液二相制冷剂向室内机200的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入,通过与由室内鼓风机202送风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从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出。此时,被制冷剂吸热而冷却后的室内空气成为空调空气,从室内机200的排出口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从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被压缩机101吸入,再次被压缩。以上的动作反复进行。
接下来,说明制热运转动作作为制冷循环装置50的动作例。由压缩机101压缩并排出的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向室内机200的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入。流入到室内热交换器201的气体制冷剂通过与由室内鼓风机202送风的室内空气的热交换而冷凝,成为低温的制冷剂,从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出。此时,从气体制冷剂接收热量而变温暖的室内空气成为空调空气,从室内机200的排出口向空调对象空间吹出。从室内热交换器201流出的制冷剂由膨胀阀105膨胀及减压,成为低温低压的气液二相制冷剂。该气液二相制冷剂向室外机100的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入,通过与由室外鼓风机104送风的外部空气的热交换而蒸发,成为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并从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出。从室外热交换器103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由流路切换装置102被压缩机101吸入,再次被压缩。以上的动作反复进行。
实施方式12的制冷循环装置50由于具备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9的离心式鼓风机1~离心式鼓风机1H,因此能够实现噪音的降低,能够高效地取入空气。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例,可以与其他的公知技术组合,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对结构的一部分进行省略、变更。例如,在实施方式4中,喇叭口3C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C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1、第二壁部S2、第三壁部S3。喇叭口3C具有曲率半径不同的三个壁部,但是喇叭口3C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不同的四个以上的壁部。同样,在实施方式6中,喇叭口3E从下游端部3b至上游端部3a,即,从喇叭口3E的内周侧至外周侧,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S21、第二壁部S22、第三壁部S23。喇叭口3E具有曲率半径不同的三个壁部,但是喇叭口3E也可以具有曲率半径不同的四个以上的壁部。
附图标记说明
1离心式鼓风机,1A离心式鼓风机,1B离心式鼓风机,1C离心式鼓风机,1D离心式鼓风机,1E离心式鼓风机,1F离心式鼓风机,1G离心式鼓风机,1H离心式鼓风机,2叶轮,2a主板,2a1周缘部,2b轴部,2c侧板,2d叶片,2e吸入口,3喇叭口,3A喇叭口,3B喇叭口,3C喇叭口,3D喇叭口,3E喇叭口,3F喇叭口,3G喇叭口,3a上游端部,3b下游端部,3c空气取入部,3c1壁部,4风扇壳体,4a侧壁,4c周壁,5吸入口,6电动机,6a输出轴,7壳体,9风扇电动机,9a电动机支承件,10热交换器,16壳体,16a上面部,16b下面部,16c侧面部,17壳体排出口,18壳体吸入口,18a壳体吸入口,19分隔板,30鼓风装置,40空调装置,41涡旋部,41a卷绕起始部,41b卷绕结束部,42排出部,42a排出口,42b延设板,42c扩散板,42d第一侧板,42e第二侧板,43舌部,50制冷循环装置,71吸入口,72排出口,73分隔板,100室外机,101压缩机,102流路切换装置,103室外热交换器,104室外鼓风机,105膨胀阀,110控制装置,200室内机,201室内热交换器,202室内鼓风机,300制冷剂配管,400制冷剂配管。

Claims (14)

1.一种离心式鼓风机,其中,具备:
叶轮,其具有圆盘状的主板和在所述主板的周缘部设置的多张叶片;及
风扇壳体,其收纳所述叶轮,具有对被吸入所述叶轮的气体进行整流的喇叭口,
所述喇叭口形成供流入所述风扇壳体内的气体通过的吸入口,并具有空气取入部,所述空气取入部形成为在被吸入所述风扇壳体的气流的方向上开口径从上游端部朝向下游端部逐渐减小,
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定义下述假想的椭圆,所述椭圆以所述上游端部及所述下游端部中的一方的端部为长轴的端部,以另一方的端部为短轴的端部,所述长轴与所述短轴的交点相对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位于比所述下游端部靠外周侧的位置,
在所述椭圆的外形线中,在将连结所述上游端部与所述下游端部的最短距离的所述外形线定义为第一外形线的情况下,
所述空气取入部在通过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上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一切线、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下游端部相切的假想的第二切线、及所述第一外形线包围的范围内,所述上游端部与所述下游端部之间的壁部以所述交点为基准向离开所述第一外形线的方向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所述椭圆由从所述上游端部向所述风扇壳体内延伸的所述短轴和从所述下游端部沿着与所述叶轮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所述长轴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所述椭圆由从所述上游端部向所述风扇壳体内延伸的所述长轴和从所述下游端部沿着与所述叶轮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延伸的所述短轴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
在将所述上游端部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轴向距离,并将所述下游端部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一径向距离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以满足第一径向距离>第一轴向距离的关系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
在将所述上游端部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轴向距离,并将所述下游端部与所述椭圆的所述交点之间的距离定义为第二径向距离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以满足第二径向距离<第二轴向距离的关系的方式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所述喇叭口从所述下游端部至所述上游端部,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及第三壁部,
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三壁部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
在将所述第一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二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三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三曲率半径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满足第三曲率半径>第一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所述喇叭口从所述下游端部至所述上游端部,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
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
在将所述第一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二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满足第二曲率半径>第一曲率半径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所述喇叭口从所述下游端部至所述上游端部,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第二壁部及第三壁部,
所述第一壁部、所述第二壁部及所述第三壁部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
在将所述第一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二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三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三曲率半径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满足第一曲率半径>第三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的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所述喇叭口从所述下游端部至所述上游端部,具有连续地一体形成的第一壁部和第二壁部,
所述第一壁部及所述第二壁部在所述喇叭口的垂直截面中,分别形成为圆弧状,分别构成不同曲率半径的曲面,
在将所述第一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一曲率半径,将所述第二壁部的曲率半径定义为第二曲率半径的情况下,
所述喇叭口满足第一曲率半径>第二曲率半径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在所述喇叭口中,
所述下游端部配置于与所述叶轮的旋转轴垂直的假想的第一平面,
所述上游端部配置于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二平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其中,
所述空气取入部具有在从舌部沿所述叶轮的旋转方向在周向上旋转一周期间,与所述舌部的位置相比沿径向扩大并且内周侧的曲率半径增大地形成的部分。
12.一种鼓风装置,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及
收容该离心式鼓风机的壳体。
13.一种空调装置,其中,具备:
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及
配置在与该离心式鼓风机的排出口相向的位置的热交换器。
14.一种制冷循环装置,其中,具备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式鼓风机。
CN201880100304.1A 2018-12-27 2018-12-27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Active CN1131959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8063 WO2020136788A1 (ja) 2018-12-27 2018-12-27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95903A true CN113195903A (zh) 2021-07-30
CN113195903B CN113195903B (zh) 2023-02-03

Family

ID=7112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100304.1A Active CN113195903B (zh) 2018-12-27 2018-12-27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904696B1 (zh)
JP (1) JP7130061B2 (zh)
CN (1) CN113195903B (zh)
ES (1) ES2945787T3 (zh)
WO (1) WO20201367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286B (zh) * 2021-12-10 2023-03-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5437A (en) * 1991-12-19 1993-06-01 Carrier Corporation Inlet orifice and centrifugal flow fan assembly
US5478201A (en) * 1994-06-13 1995-12-26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an inlet orifice and impeller assembly
US6042335A (en) * 1998-05-04 2000-03-28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low fan and fan/orifice assembly
CN1336482A (zh) * 2000-07-31 2002-02-20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风扇装置的降噪机构和其中的多孔吸音材料的成形方法
JP2004316448A (ja) * 2003-04-11 2004-11-11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
CN1570399A (zh) * 2003-07-25 2005-01-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
CN1573125A (zh) * 2003-06-13 2005-02-02 美国标准国际公司 气流增加的倒圆的鼓风机外壳
US20060034686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Smiley William A Iii Fan inlet and housing for a centrifugal blower whose impeller has forward curved fan blades
CN106884804A (zh) * 2015-12-16 2017-06-23 株式会社电装 离心式鼓风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5437A (en) * 1991-12-19 1993-06-01 Carrier Corporation Inlet orifice and centrifugal flow fan assembly
US5478201A (en) * 1994-06-13 1995-12-26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an inlet orifice and impeller assembly
US6042335A (en) * 1998-05-04 2000-03-28 Carrier Corporation Centrifugal flow fan and fan/orifice assembly
CN1336482A (zh) * 2000-07-31 2002-02-20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风扇装置的降噪机构和其中的多孔吸音材料的成形方法
JP2004316448A (ja) * 2003-04-11 2004-11-11 Daikin Ind Ltd 遠心送風機
CN1573125A (zh) * 2003-06-13 2005-02-02 美国标准国际公司 气流增加的倒圆的鼓风机外壳
CN1570399A (zh) * 2003-07-25 2005-01-2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离心式风扇的喇叭口结构
US20060034686A1 (en) * 2004-08-11 2006-02-16 Smiley William A Iii Fan inlet and housing for a centrifugal blower whose impeller has forward curved fan blades
CN106884804A (zh) * 2015-12-16 2017-06-23 株式会社电装 离心式鼓风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4696B1 (en) 2023-04-26
EP3904696A4 (en) 2022-02-16
CN113195903B (zh) 2023-02-03
EP3904696A1 (en) 2021-11-03
ES2945787T3 (es) 2023-07-07
JP7130061B2 (ja) 2022-09-02
JPWO2020136788A1 (ja) 2021-09-09
WO2020136788A1 (ja) 2020-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9085B (zh)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2119224B (zh)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3195902B (zh)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以及冷冻循环装置
JP7031061B2 (ja)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9247023B (zh) 离心送风机、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WO2020044540A1 (ja) 遠心送風機、送風装置、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1247345B (zh) 离心送风机、送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AU2019450775B2 (en) Centrifugal fa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refrigeration cycle apparatus
CN113195903B (zh) 离心式鼓风机、鼓风装置、空调装置及制冷循环装置
CN112930444A (zh) 涡轮风扇、送风装置、空气调节装置以及制冷循环装置
JP7301236B2 (ja) 遠心送風機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このスクロールケーシング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725809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24038573A1 (ja) 送風機用ファン、多翼遠心送風機、及び、空調室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