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9538A - 接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接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9538A
CN113169538A CN201980080716.8A CN201980080716A CN113169538A CN 113169538 A CN113169538 A CN 113169538A CN 201980080716 A CN201980080716 A CN 201980080716A CN 113169538 A CN113169538 A CN 113169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connector
joint
vehic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807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69538B (zh
Inventor
安则裕通
中條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69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9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69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9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signals between vehicle parts or subsystems
    • B60R16/0238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3Bus networks with centralised control, e.g. po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B60R16/0215Protecting, fastening and routing mean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6Intermediate parts for linking two coupling parts, e.g. adap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16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support for line-connecting terminals within the bo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08Bus network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a particular bus standard
    • H04L2012/40215Controller Area Network CA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根线束,并将所述多根线束结合,该接头连接器具备:子连接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被插入该子连接器;壳体,所述子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壳体内以突出的状态排列,与所述多个线束的连接器分别连接;以及中继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连接,所述中继部基于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之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

Description

接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头连接器。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12月11日提出申请的国际申请第PCT/JP2018/045388号的优先权,并援引所述国际申请中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作为将从搭载于汽车等的多个电子设备布线出的多根电线统一连接的连接器的被称为接头连接器的连接器形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的接头连接器具备与作为构成子线束的对接连接器的窄间距连接器的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配件,以及收容端子配件并与窄间距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壳体,该接头连接器与用于进行使用了CAN(Control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络)的通信的多根线束连接,将该多根线束分别结合。在这些多根线束分别连接用于控制车载装置的车载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5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根线束,并将所述多根线束结合,该接头连接器具备:子连接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被插入该子连接器;壳体,所述子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壳体内以突出的状态排列并设置于所述接头连接器的一面,该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一面与所述多个线束的连接器分别连接;以及中继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连接,所述中继部基于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之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了实施方式1的接头连接器的车辆的示意图。
图2是示意地例示接头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图3是例示接头连接器的中继部的内部构成的框图。
图4是例示实施方式2的接头连接器的中继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3的接头连接器的中继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6是例示实施方式4的接头连接器的中继部的构成的框图。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5的接头连接器的中继部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课题]
伴随着近年来的车辆的高功能化,具有所搭载的车载ECU的数量增加并且在这些车载ECU之间收发的数据增加的倾向,然而专利文献1的接头连接器没有考虑关于对在这些车载ECU之间收发的数据进行中继控制的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对在被连接的线束流过的数据进行中继控制的接头连接器。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方式,能够提供能够对在被连接的线束流过的数据进行中继控制的接头连接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可以任意组合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
(1)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根线束,并将所述多根线束结合,该接头连接器具备:子连接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被插入该子连接器;壳体,所述子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壳体内以突出的状态排列并设置于所述接头连接器的一面,该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一面与所述多个线束的连接器分别连接;以及中继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连接,所述中继部基于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之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
在本方式中,在接头连接器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中继部,该中继部基于从连接于线束的车载ECU发送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多个接头端子之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因此,能够将在连接于接头连接器的多根线束发送的数据对于所需要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适当地进行中继。通过使用具备进行该中继控制的中继部的接头连接器,能够提高在车辆内的线束的布线的自由度。进一步来讲,多个接头端子分别设置于呈矩形状的接头连接器的一面,所述多个线束的连接器的各自在该一面与多个接头端子的各自连接。因此,接头连接器与多根线束在接头连接器的一面被连接,能够将接头连接器与多根线束的连接位置汇集于一个面(一面),能够使车辆的制造阶段中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容易化,提高制造效率。
(2)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所述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通过CAN和以太网(注册商标)中的至少一种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中继部包括CAN网关和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方式中,中继部包括CAN网关和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并发挥其中任一者的功能,因此在利用连接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的线束构成的车内LAN的通信协议是CAN或者以太网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中继控制。
(3)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设置有CAN收发器或者以太网PHY部,所述中继部经由所述接头端子与所述CAN收发器或者所述以太网PHY部连接。
在本方式中,在多个线束的连接器设置有CAN收发器或者以太网PHY部。因此,中继部在发挥CAN网关和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功能的时候,不需要作为与线束之间的物理接口起作用,能够降低该中继部的处理负载,并且缩小接头连接器的尺寸。
(4)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所述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通过CAN和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通信协议进行通信,所述中继部包括CAN网关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并在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协议转换。
在本方式中,通过使用具备中继部的接头连接器,该中继部包括CAN网关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并发挥他们的功能,在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协议转换,从而能够提升在车辆内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混合的线束的布线的自由度。
(5)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在所述中继部连接电力用端子,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用端子,或者,所述接头端子是电力通信共用端子,由所述中继部进行中继控制的所述数据流过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并且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中继部设置有电力用端子,从与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用端子,所以能够简化电力线向接头连接器的布线。或者由于接头端子是电力通信共用端子,由中继部进行中继控制的数据流过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并且从与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意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所以将通信及电力供给用的线缆共用化,能够简化车内的线缆的布线。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例如是对应于POE(Power over Ethernet:有源以太网)的端子。
(6)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具备:异常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行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的所述多个线束各自的异常检测。
在本方式中,由于具备进行分别连接于多个接头端子的多个线束各自的异常检测的异常检测部,所以能够提高对于该线束的异常检测的精度。
(7)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具备:安全判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行针对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的安全判定。
在本方式中,由于具备进行针对从连接于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的安全判定的安全判定部,所以能够提高针对在该线束上流过的数据的安全判定的精度。
(8)在本公开的一种方式的接头连接器中,在所述中继部连接电力用端子,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用端子,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端子与所述电力用端子成对设置。
在本方式中,由于在中继部从与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输出的电力被输入的电力用端子与至少一个接头端子成对设置,所以能够简化电力线向接头连接器的布线。通过将接头端子以及电力用端子成对设置,能够将多个接头端子以及电力用端子汇集设置于呈矩形状的接头连接器的一面。因此在将包括电力线的多根线束与接头连接器连接时,能够容易地连接,能够高效地进行接头连接器的组装。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接头连接器2的具体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是由要求保护的范围所示,旨在包含与要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是搭载了实施方式1的接头连接器2的车辆1的示意图。在车辆1搭载有用于控制致动器等各种车载装置(未图示)的多个车载ECU5或者包括照相机、Lidar(LightDetection and Ranging:光检测与测距,Laser Imaging Detection and Ranging:激光成像检测与测距)等各种传感器的车载传感器51,这些多个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通过接头连接器2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如图1所示,将车内LAN6分割为多段(在图1中是5段),在各段之间进行与段分别连接的车内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之间的通信的中继的控制(中继控制)。
车内LAN6中的车内ECU使用的通信协议例如是CAN(Control Area Network:控制局域网络/注册商标)或者是基于以太网(Ethernet:以太网/注册商标)的TCP/IP,接头连接器2基于这些通信协议决定中继路径并进行各段之间的中继。另外,接头连接器2也可以是作为进行不同的通信协议之间、例如CAN与TCP/IP(以太网)之间的中继控制的网关而发挥功能。
图2是示意地例示接头连接器2的侧剖视图。接头连接器2具备壳体21、子连接器22以及中继部25,在中继部25设置有接头端子23以及电力用端子24。如图所示,接头连接器2呈矩形状,各个接头端子23设置于接头连接器2的一面。即各个接头端子23汇集而设置于接头连接器2的同一面(一面)。
壳体21呈一方具有开口部的箱状(有底矩形筒),例如为树脂性。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中继部25。
中继部25呈矩形状的长方体,例如是利用树脂模制等实施了防水处理的电子部件。中继部25使该中继部25的一面对向于位于壳体21的另一方侧的底板部的内表面而设置。中继部25的一面与壳体21的底板部的内表面被粘接或紧固等,中继部25被固定在壳体21的内部。在中继部25的另一面并列设置有多个接头端子23。中继部25的一面位于壳体21的底板部侧。中继部25的另一面位于壳体21的开口部侧。
接头端子23是与后述的中继部25所包括的中继控制部251电连接的导电部件。接头端子23分别从中继部25的另一面朝向壳体21的开口部突出设置,作为与后述的线束3的阴连接器31嵌合并与阴连接器31内的阴端子311电接触的阳端子发挥功能。
子连接器22呈具备由多个隔板221划分而成的多个插口部222的筒状。插口部222具备供线束3的阴连接器31插入的阴连接器用开口部以及供接头端子23插入的接头端子用孔部,阴连接器用开口部与接头端子用孔部经由插口部222的内部空间(空腔)而连通。
子连接器22将设置有接头端子用孔部的端部侧朝向中继部25而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即子连接器22通过将设置有接头端子用孔部的端部朝向中继部25并从壳体21的开口部插入,使得子连接器22嵌合于壳体21,并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设置于壳体21。
通过使子连接器22与壳体21嵌合,设置于中继部25的接头端子23的各个端子插入于在配置上对应的插头端子用孔部的各孔部。通过使接头端子23插入接头端子用孔部,从接头端子23的顶端部至基端部的附近的部位成为位于插口部222的内部空间(空腔)的部位。
设置于中继部25的接头端子23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端子23与电力用端子24成对设置。电力用端子24是与后述的中继部25所包括的中继控制部251电连接的导电部件,是用于供给用来使中继控制部251驱动的电力的端子。需要说明的是,用于供给用来使中继控制部251驱动的电力的端子不限定于电力用端子24,也可以使用例如对应于POE(Power overEthernet:有源以太网)的端子。
当子连接器22与壳体21嵌合时,电力用端子24插入于成对的接头端子23所插入的接头端子用孔部。或者也可以在配置上在对应于电力用端子24的插口部222以与接头端子用孔部分开的方式设置供电力用端子24插入的电力用端子24用孔部。在与这样成对设置的接头端子23以及电力用端子24对应的插口部222连接设置有与接头端子23接触的阴端子311以及与电力用端子24接触的阴端子311的阴连接器31。
在这样构成的接头连接器2连接多根线束3。线束3包括连接一个或多个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的线缆32以及设置于该线缆32的顶端部的阴连接器31。线缆32的顶端部插入阴连接器31的内部,并由保持器(未图示)等保持,与设置于阴连接器31的内部的阴端子311电连接。
与各个阴连接器31对应的接头端子23的个数在附图上标记为一个,但是不限于此。与各个阴连接器31对应的接头端子23的个数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依据于与车载ECU5等的通信中所使用的通信协议而决定,例如在通信协议是CAN的情况下,与各个连接器31对应的接头端子23的个数为两个。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子连接器22与壳体21设为分体并以相对于壳体21可拆装的方式设置,但是不限于此。子连接器22也可以是例如通过树脂成型等与壳体21成为一体而形成的构件。
图3是例示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部25的内部构成的框图。设置于接头连接器2的壳体21内的中继部25包括中继控制部251、存储部252以及作为基于通信协议而决定的物理层I/F(接口)的CAN收发器41(Tr)和以太网PHY部42(PHY)。另外,在各部位的说明上,在图3中省略了子连接器22。
存储部252以及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及以太网PHY部42)通过中继控制部251和内部总线253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另外,中继控制部251与电力用端子24经由内部总线253电连接,从电力用端子24供给的电力经由内部总线253向中继控制部251供给。
存储部252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元件或者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等非易失性存储器元件构成,存储部252预先存储有控制程序以及处理时参照的数据。对于存储于存储部252的控制程序,也可以存储中继部25从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未图示)读出的控制程序。另外也可以从连接于未图示的通信网的未图示的外部计算机下载控制程序并存储于存储部252。进一步地,在进行中继控制时,在存储部252存储与基于通信协议而规定的路径信息(路由表)相关的信息。
中继控制部25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MPU(Micro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单元)等构成,通过读取并执行预先存储于存储部252的控制程序以及数据来进行各种控制处理以及运算处理等。另外,中继控制部251由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或者ASCI(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等的IC芯片构成,也可以基于FPGA等的电路结构(中继电路)来进行中继控制。或者,中继控制部251以及存储部252也可以由使这些成为一体而被封装化的微型计算机构成。
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是基于通信协议决定的物理层I/F,进行线束3的线缆32与中继控制部251之间的连接。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经由接头端子23接收在线缆32上传输的波形,并将接收到的波形解码为用1和0的位串表示的信号,经由内部总线253向中继控制部251输出。
CAN收发器41是对应于在CAN总线32a上传输的CAN报文的构件,接收由高侧及低侧两根配线构成的CAN总线32a上的差分电压的电位差的波形,并将接收的波形解码为用1和0的位串表示的信号,经由内部总线253向中继控制部251输出。
以太网PHY部42是对应于在100BASE-T1或者1000BASE-T1等以太网线缆32b上传输的TCP/IP的数据包的构件,例如将曼彻斯特型的波形解码为用1和0的位串表示的信号,经由内部总线253向中继控制部251输出。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由IC芯片或者电路基板构成。
中继控制部251通过执行控制程序作为CAN网关251a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而发挥功能。如图3所示,在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控制部251连接有多个CAN总线32a以及以太网线缆32b。CAN网关251a包括CAN控制器的功能。中继控制部251除了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以外也可以作为三层以太网交换机而起作用。
多个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与CAN总线32a分别连接,这些车载ECU5等使用CAN作为通信协议进行通信。在从连接于CAN总线32a的车载ECU5分别发送的CAN的数据(CAN报文)中包含CAN-ID。CAN-ID表示为11bit长度,存储于CAN报文(数据帧)的CAN-ID字段内。中继控制部251从经由接头端子23以及CAN收发器41接收到的CAN报文提取CAN-ID,参照存储于存储部252的CAN用的路径信息(CAN用路径信息)进行中继。CAN用路径信息包括CAN-ID与作为中继目的地的CAN收发器41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以CAN-ID与作为包括该CAN-ID的CAN报文的中继目的地的CAN收发器41的对应表(表)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252。在各个CAN收发器41例如设定有物理端口编号,根据该物理端口编号确定与任意一个CAN收发器41连接的CAN总线32a(段)。
中继控制部251基于从CAN报文提取的CAN-ID确定对应于该CAN-ID的一个或多个CAN收发器41,即作为中继目的地的CAN收发器41的物理端口编号。中继控制部251发送从确定的CAN收发器41接收到的CAN报文,通过进行该CAN报文的中继处理(中继控制)作为CAN网关251a而发挥功能。
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与各个以太网线缆32b连接,这些车载ECU5等使用TCP/IP作为中间层的通信协议进行通信。需要说明的是,下层的通信协议是以太网。在从连接于以太网线缆32b的各个车载ECU5发送的TCP/IP的数据包的头部包括表示发送目的地的车载ECU5(节点)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存取控制位址)地址以及IP地址。MAC地址是对应于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的7层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第二层)的地址,是由车载ECU5等的制造者决定的由供应商代码以及序列号构成的地址。IP地址是对应于OSI的7层模型中的网络层(第三层)的地址,由网络地址与主机地址构成。
中继控制部251从经由接头端子23以及以太网PHY部42接收的数据包提取MAC地址,参照存储于存储部252的以太网用的路径信息(以太网用路径信息)进行中继。在TCP/IP的数据包中不包含MAC地址的情况下,中继控制部251也可以从TCP/IP的数据包提取IP地址,通过使用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由该IP地址导出MAC地址。以太网用路径信息也称为MAC地址表,例如包含以太网PHY部42与连接于该以太网PHY部42的车载ECU5的MAC地址的对应关系。MAC地址表以MAC地址与连接有该MAC地址的车载ECU5的以太网PHY部42,即作为中继目的地的以太网PHY部42的对应表(表)的形式存储于存储部252。在各个以太网PHY部42例如设定有物理端口编号,通过该物理端口编号确定连接于任意一个以太网PHY部42的以太网线缆32b(段)。
中继控制部251基于从TCP/IP的数据包提取的MAC地址确定对应于该MAC地址的以太网PHY部42,即作为中继目的地的以太网PHY部42的物理端口编号。中继控制部251通过发送从确定了的以太网PHY部42接收到的TCP/IP的数据包,并进行该数据包的中继处理,作为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发挥功能。
中继控制部251也可以通过执行控制程序来在CAN与TCP/IP(以太网)之间进行协议转换,作为在CAN与TCP/IP(以太网)之间作为进行中继控制的不同协议间的网关而发挥功能。
与CAN-ID与MAC地址等的转换相关的信息例如以表形式(协议转换表)被存储于存储部252。中继控制部251参照该协议转换表,基于从CAN报文提取的CAN-ID转换为作为发送目的地的MAC地址。中继控制部251将转换后的MAC地址以及存储于存储部252的参照表示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对应的ARP表而逆推出的IP地址作为发送目的地地址来生成TCP/IP的数据包。中继控制部251将存储于CAN报文的DATA字段的内容数据存储于生成的TCP/IP的数据包的DATA字段,并将该数据包从参照以太网用路径信息确定的以太网PHY部42发送并进行中继。
同样地,中继控制部251例如提取接收到的组播的TCP/IP的数据包的组播地址,参照存储于存储部252的与组播地址与CAN-ID的转换相关的信息,确定对应于该组播地址的CAN-ID。中继控制部251生成包含确定出的CAN-ID的CAN报文,并将接收到的TCP/IP的数据包的DATA字段中存储的内容数据存储于生成的CAN报文的DATA字段,并将该CAN报文从参照CAN用路径信息确定的CAN收发器41发送并进行中继。
通过接头连接器2包括的中继部25,基于从与连接于接头连接器2的多根线束3连接的车载ECU5发送的数据包含的信息,在多个接头端子23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能够抑制线束3各自的通信量的增加。通过使用具备进行该中继控制的中继部25的接头连接器2,能够提高车辆1内的线束3的布线的自由度。
由于中继控制部251发挥作为CAN网关251a、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或者CAN网关251a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的功能,所以在车内LAN6的通信协议是CAN或者以太网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地进行中继控制。另外,由于中继控制部251在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间进行协议转换来进行中继控制,所以能够提升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混合的车内LAN6中的线束的布线的自由度。
由于在中继部25设置有供从与多根线束3连接的车载ECU5中的任意一个车载ECU5输出的电力输入的电力用端子24,所以能够简化电力线33向接头连接器2的布线。
接头端子23分别汇集而设置于呈矩形状的接头连接器2的一面,即同一面。即接头端子23分别汇集而设置于接头连接器2的同一面(一面)。因此,在将多根线束组装于接头连接器2时,能够将这些多根线束仅朝向设置有接头端子23的接头连接器2的一面来容易地组装。即能够将接头连接器与多根线束的连接位置汇集于一个面(同一面),能够简化在车辆的制造阶段等中的接头连接器的组装,提高制造效率。
在本实施方式中,中继控制部251作为CAN网关251a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发挥功能,但是不限于此。中继控制部251也可以仅发挥CAN网关251a的作用。或者,中继控制部251也可以仅发挥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的作用。即中继控制部251也可以作为CAN网关251a、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或者CAN网关251a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251b发挥功能。
(实施方式2)
图4是例示实施方式2的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部25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2的接头连接器2在以下的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中继部25不具备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利用接头端子23将设置于线束3的阴连接器31的内部的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与中继控制部251连接。
实施方式2的接头连接器2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2)同样具备子连接器22、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中继部25。中继部25包括存储部252以及中继控制部251。这些存储部252以及中继控制部25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中继部25的另一面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并排设置有多个接头端子23。
接头端子23与中继控制部251经由内部总线253连接。即接头端子23与内部总线253直接连接。因此,中继控制部251成为不包括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的结构。
在接头连接器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连接有线束3的阴连接器31。在该线束3的阴连接器31的内部设置有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将线束3的阴连接器31插入子连接器22的插口部222来使阴连接器31的阴端子311与接头连接器2的接头端子23电接触。在线束3的线缆32(CAN总线32a或者以太网线缆32b)上传输的波形通过设置于阴连接器31内的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被解码为用1和0的位串表示的信号。被解码的信号从阴连接器31的阴端子311输出,经由接触于阴端子311的接头端子23向中继控制部251输入。
在中继控制部251进行中继控制时参照的路径信息中,用于确定中继目的地的物理端口编号被设定于各个接头端子23。中继控制部251基于提取到的CAN-ID或者MAC地址确定作为中继目的地的接头端子23,并从确定的接头端子23发送CAN报文或者TCP/IP的数据包,由此进行中继控制。
通过将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设置于线束3的阴连接器31的内部,使得中继部25不需要包括物理层I/F(CAN收发器41以及以太网PHY部42),能够将中继部25小型化。因此,能够抑制内置中继部25的壳体21大型化。
(实施方式3)
图5是例示实施方式3的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部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3的接头连接器2在从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经由以太网线缆32b接收电力(POE/Power overEthernet:有源以太网)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实施方式3的接头连接器2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2)同样具备子连接器22、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中继部25。中继部25包括存储部252、中继控制部251以及以太网PHY部42。这些存储部252以及中继控制部25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3的接头连接器2具备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是与包含于中继部25的中继控制部251电连接的导电部件。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从中继部25的另一面朝向壳体21的开口部突出设置,嵌合于后述的线束3的阴连接器31,作为与阴连接器31内的阴端子311电接触的阳端子而发挥功能。
在与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连接的线束3中,流过从连接于线束3的车载ECU5发送的数据,并且从车载ECU供给的电力被输送。该线束3的线缆32是以太网线缆32b(Ethernet(以太网)用通信线缆),该车载ECU5与接头连接器2经由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使用POE(Power over Ethernet:有源以太网/IEEE 802.3af以及802.3at),由此使用以太网线缆32b一并进行通信以及电力的传输。即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是对应于POE的端子,是包括用于通信的接头端子23以及用于接收电力的电力用端子24双方的功能的端子。
在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设置有例如包括有滤波电路等的分支部。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通过该分支部分支为与以太网PHY部42连接的通信用线路,和与中继控制部251连接的电力用内部总线254。在该通信用线路流过依据于以太网的协议的数据。在电力用内线总部254流过用于向中继控制部251供给电力的电流。
通过使用对应于POE的电力通信共用端子241,使得不需要布线由电力线以及通信线引起的单独的线缆,能够利用单一的以太网线缆32b将车载ECU5或者车载传感器51与接头连接器2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并且接头连接器2能够接收从该车载ECU5等发送的电力。因此,能够简化车内的线束3等线缆的布线。
(实施方式4)
图6是例示实施方式4的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部25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4的接头连接器2在包括异常检测部255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该异常检测部255检测经由阴连接器31与接头端子23连接的线缆32的异常。
实施方式4的接头连接器2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2)同样具备子连接器22、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中继部25。中继部25包括存储部252、中继控制部251以及以太网PHY部42。这些存储部252以及中继控制部25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4的接头连接器2具备异常检测部255。异常检测部255包含于中继部25,通过内部总线253与中继控制部251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异常检测部255通过信号线256与传感器257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该传感器257例如设置于接头端子23的顶端部与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之间。
传感器257例如由霍尔元件或者分流电阻等电子元件构成,检测与在将车载ECU5与接头连接器2连接的线束3上流过的电流值或者线束3的阻抗等相关的检测值。传感器257例如设置于接头端子23的顶端部与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之间等,能够高效地检测与流过接头端子23的电流相关的检测值。
异常检测部255获取由传感器257检测出的在线束3(线缆32)流过的电流的电流值或者该线缆32的阻抗等检测值,并基于检测值检测线缆32的断线的预兆或者线束3(阴连接器31)与接头端子23的接触不良等物理性的异常。异常检测部255也可以基于从传感器257获取的检测值导出与线束3上流过的电流的方形波的走形程度(通信损坏)相关的信息。异常检测部255例如基于在预定期间内的阻抗的变化量,达到预定值以上的电流值(峰值电流)的次数等,检测关于线束3的异常。异常检测部255也可以在开始由中继控制部251进行的中继控制时,对中继控制部251进行发送伪信号的请求,通过获取与从中继控制部251发送的伪信号的反射相关的信息,检测关于线束3的异常。
在本实施方式中,传感器257设置于接头端子23的顶端部与CAN收发器41或以太网PHY部42之间,然而不限于此,对于各个接头端子23设置的各个传感器257也可以安装(内置)于CAN收发器41或以太网PHY部42的内部。或者传感器257以及异常检测部255的双方也可以是安装(内置)于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的内部。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头连接器2包括检测直接连接于该接头连接器2的线束3的断线的预兆或者接触不良等物理性异常的异常检测部255,所以能够提高相对于该线束3的异常检测的精度。另外,由于异常检测部255包含于接头连接器2,所以与该异常检测部255安装于任意一个车载ECU5的情况相比更换简易,因此能够提高更换性。
(实施方式5)
图7是例示实施方式5的接头连接器2的中继部25的构成的框图。实施方式5的接头连接器2在包括安全判定部258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该安全判定部258对关于在线束3上流过的数据的安全的事项进行判定。
实施方式5的接头连接器2与实施方式1(参照图2)同样具备子连接器22、壳体21以及设置于壳体21内的中继部25。中继部25包括存储部252、中继控制部251以及以太网PHY部42。这些存储部252以及中继控制部251的构成与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5的接头连接器2具备安全判定部258。安全判定部258包含于中继部25,通过内部总线253与中继控制部251以可通信的方式连接。安全判定部258也可以是例如由作为嵌入式程序安装有HSM(Hardware Security Module:硬件安全模块)或者IDS(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入侵检测系统)的MCU(Micro 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器单元)构成的构件。
安全判定部258监视中继控制部251经由CAN收发器41或者以太网PHY部42获取(接收)的数据(在线束3上流过的数据),并进行包含于该数据的非法报文等是否包含的判定。安全判定部258例如对中继控制部251获取(接收)的数据进行与加密处理相关的适当性的判断,诊断程序(诊断过程)的执行或者发挥IDS的功能,由此解析该报文并判定正常与否。或者安全判定部258也可以将以与在发送数据(报文)时规定的发送周期不同的周期发送的报文判定为非法报文。安全判定部258通过这样的方法对中继控制部251获取(接收)的数据(报文)进行监视以及解析等并判定正常与否,例如也可以将从伪装成正当(正常)的车载ECU5的不正常(异常)的车载ECU5发送的数据(报文)判定为非法报文。
根据本实施方式,接头连接器2包括安全判定部258,该安全判定部258对与在直接连接于该接头连接器2的线束3上流过的数据的安全相关事项进行判定,所以能够提高在该线束3上流过的数据的安全判定的精度。另外,由于安全判定部258包含于接头连接器2,所以与该安全判定部258安装于任意一个车载ECU5的情况相比更换简易,因此能够提高更换性。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非上述含义,而是由权利要求所示,并且意图包含与要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标号说明
1 车辆
2 接头连接器
21 壳体
22 子连接器
221 隔板
222 插口部
23 接头端子
24 电力用端子
241 电力通信共用端子
25 中继部
251 中继控制部
251a CAN网关
251b 二层以太网交换机
252 存储部
253 内部总线
254 电力用内部总线
255 异常检测部
256 信号线
257 传感器
258 安全判定部
3 线束
31 阴连接器(连接器)
311 阴端子
32 线缆
32a CAN总线
32b 以太网线缆
33 电力线
41 CAN收发器
42 以太网PHY部
5 车载ECU
51 车载传感器
6 车内LAN

Claims (8)

1.一种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根线束,并将所述多根线束结合,其中,
该接头连接器具备:
子连接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被插入该子连接器;
壳体,所述子连接器设置于该壳体的内部;
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壳体内以突出的状态排列并设置于所述接头连接器的一面,该多个接头端子在所述一面与所述多个线束的连接器分别连接;以及
中继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连接,
所述中继部基于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所包含的信息,在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之间进行所述数据的中继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所述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通过CAN和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所述中继部包括CAN网关和二层以太网交换机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多根线束的连接器设置有CAN收发器或者以太网PHY部,
所述中继部经由所述接头端子与所述CAN收发器或者所述以太网PHY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所述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通过CAN和以太网中的至少一种通信协议进行通信,
所述中继部包括CAN网关以及二层以太网交换机,并在CAN以及以太网的通信协议之间进行协议转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中继部连接电力用端子,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用端子,或者,
所述接头端子是电力通信共用端子,由所述中继部进行中继控制的所述数据流过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并且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和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通信共用端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具备:
异常检测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行分别连接于所述多个接头端子的所述多个线束各自的异常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具备:
安全判定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进行针对从连接于所述多根线束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发送的数据的安全判定。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中继部连接电力用端子,从与所述多根线束连接的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中的任一个车载ECU或者车载传感器输出的电力被输入到该电力用端子,
所述多个接头端子中的至少一个接头端子与所述电力用端子成对设置。
CN201980080716.8A 2018-12-11 2019-12-11 接头连接器 Active CN1131695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PCT/JP2018/045388 2018-12-11
PCT/JP2018/045388 WO2020121390A1 (ja) 2018-12-11 2018-12-11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PCT/JP2019/048431 WO2020122106A1 (ja) 2018-12-11 2019-12-11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9538A true CN113169538A (zh) 2021-07-23
CN113169538B CN113169538B (zh) 2022-10-28

Family

ID=71076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80716.8A Active CN113169538B (zh) 2018-12-11 2019-12-11 接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01798B2 (zh)
JP (1) JP7056762B2 (zh)
CN (1) CN113169538B (zh)
WO (2) WO202012139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28076A1 (en) * 2019-12-24 2023-01-26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In-vehicle relay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46943B2 (ja) * 2019-07-02 2023-09-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システム及び変更された配線システムの製造方法
JP2022111648A (ja) * 2021-01-20 2022-08-0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アダプタハーネス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421A (zh) * 2004-07-13 2007-06-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JP2007253742A (ja) * 2006-03-22 2007-10-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車両特定用コネクタ及び車両特定方法
JP2010192382A (ja) * 2009-02-20 2010-09-02 Yazaki Corp 通信中継コネクタ
CN102783093A (zh) * 2010-02-26 2012-11-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连接器、通信线束及通信系统
JP2013025917A (ja) * 2011-07-19 2013-02-04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4956626A (zh) * 2013-01-28 2015-09-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络装置以及数据收发系统
CN107404337A (zh) * 2016-04-14 2017-11-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络供电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222074A1 (ja) * 2016-06-24 2017-1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路体
CN108023833A (zh) * 2016-11-04 2018-05-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网络系统
JP2018196084A (ja) * 2017-05-22 2018-12-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通信装置、車載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4377B2 (ja) * 2009-12-07 2013-11-2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電気接続箱
WO2011074401A1 (ja) 2009-12-15 2011-06-2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通信システム、中継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5674098B2 (ja) * 2010-02-08 2015-02-2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導通検査装置、ワイヤハーネス導通検査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導通検査方法
JP5586325B2 (ja) * 2010-05-28 2014-09-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導通検査方法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導通検査プログラム
JP5614220B2 (ja) * 2010-10-08 2014-10-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ホルダを備えたワイヤハーネス配索構造
JP6173541B2 (ja) * 2015-10-09 2017-08-02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攻撃検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23402B2 (ja) * 2015-12-16 2018-11-14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セキュリティ処理方法及びサーバ
JP6374897B2 (ja) * 2016-02-25 2018-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ワイヤハーネス構造
JP7113238B2 (ja) * 2018-12-28 2022-08-0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電子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74726B2 (ja) * 2019-07-18 2022-05-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システム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5421A (zh) * 2004-07-13 2007-06-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气接线箱
JP2007253742A (ja) * 2006-03-22 2007-10-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子制御ユニット、車両特定用コネクタ及び車両特定方法
JP2010192382A (ja) * 2009-02-20 2010-09-02 Yazaki Corp 通信中継コネクタ
CN102783093A (zh) * 2010-02-26 2012-11-14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通信连接器、通信线束及通信系统
JP2013025917A (ja) * 2011-07-19 2013-02-04 Yazaki Corp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04956626A (zh) * 2013-01-28 2015-09-30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网络装置以及数据收发系统
CN107404337A (zh) * 2016-04-14 2017-11-2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络供电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222074A1 (ja) * 2016-06-24 2017-12-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回路体
CN108023833A (zh) * 2016-11-04 2018-05-11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载网络系统
JP2018196084A (ja) * 2017-05-22 2018-12-0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載通信装置、車載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および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028076A1 (en) * 2019-12-24 2023-01-26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In-vehicle relay apparatus
US12030441B2 (en) * 2019-12-24 2024-07-09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In-vehicle re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9538B (zh) 2022-10-28
US20220340093A1 (en) 2022-10-27
US11801798B2 (en) 2023-10-31
WO2020121390A1 (ja) 2020-06-18
JP7056762B2 (ja) 2022-04-19
WO2020122106A1 (ja) 2020-06-18
JPWO2020122106A1 (zh) 2020-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9538B (zh) 接头连接器
US8340855B2 (en) USB isolation for vehicle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KR101430854B1 (ko) 통신 커넥터, 통신 하네스 및 통신 시스템
JP5785803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構造体及び電子制御ユニット
US7899954B2 (en) Relay connector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ntrol system
JP5107608B2 (ja) 中継コネクタユニット及び電子機器通信システム
JP2010192382A (ja) 通信中継コネクタ
US8924025B2 (e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module for a vehicle
US7983050B2 (en) Pluggable system for reading inputs, controlling outputs and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module for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US11472353B2 (en) Wire harness, connector,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WO2020122144A1 (ja) コネクタ、車載装置及び通信中継方法
JP5986710B2 (ja) 導通検査装置、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構造体
US11936495B2 (en) Wire harness and communication relay method
JP5763368B2 (ja) 中継コネクタ、ワイヤハーネス構造体、及び、識別情報設定治具
WO2020122142A1 (ja) 中継装置、車載装置及び通信中継方法
JP2012074761A (ja) 通信装置、通信ユニット
WO2020121387A1 (ja) 車載装置及び通信線接続体
KR100882681B1 (ko) 차량 배터리 상태 감지 장치
JP2013037975A (ja) 通信機能内蔵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