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65474A -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其是机动车 - Google Patents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其是机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65474A
CN113165474A CN202080006676.5A CN202080006676A CN113165474A CN 113165474 A CN113165474 A CN 113165474A CN 202080006676 A CN202080006676 A CN 202080006676A CN 113165474 A CN113165474 A CN 1131654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vehicle
tempering
control devi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667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罗斯科普夫
P·扎茨格
S·维德曼
T·罗滕伯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Publication of CN113165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654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85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95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rim components, e.g. panels, dashboards, l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492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comprising regenerative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e.g. heat accumulators
    • B60H1/00499Heat or cold storage without phase change including solid bodies, e.g. batte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814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 B60H1/00878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 for controlling particular components of the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installation the components being temperature regulating devices
    • B60H1/00885Controlling the flow of heating or cooling liquid, e.g. valves or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6Heat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1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receptacles for food or beverages, e.g. refrigera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2001/00307Component temperature regulation using a liquid flow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3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6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1)、尤其是机动车,该车辆具有用于对车辆(1)的内部空间(3)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2),该调温装置具有在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尤其是液态的调温介质,其中,调温装置(2)与源调温装置(5)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在调温装置(2)的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源调温装置(5)而受到热影响,其中,调温回路(4)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改变车辆(1)的内部空间(3)的温度。

Description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 其是机动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该车辆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相应的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基本上由现有技术已知。例如,在具有用液体冷却的内燃机的车辆中,经加热的冷却剂经由(除了用于内燃机的第一热传递器以外的)第二热传递器使用,以便加热车辆内部空间中的空气。为此,以这种方式经加热的空气通过鼓风装置引入车辆的内部空间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如下任务,即,给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尤其是鉴于简单且快速以及成本适宜的措施而改进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加热,其中,所述措施具有小的结构体积并且因此具有小的空间需求。
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解决。该权利要求的从属权利要求涉及车辆的可行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该车辆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该具有在调温回路中引导的、尤其是液态的调温介质,其中,调温装置与源调温装置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在调温装置的调温回路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源调温装置而受到热影响,其中,调温回路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改变车辆的内部空间的温度。源调温装置和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换言之也可以称为源热交换器或源热传递器和内部空间热交换器或内部空间热传递器。源调温装置可以包括冷却器件和/或加热器件或冷却回路和/或加热回路。作为加热器件和/或冷却器件可以使用分开的器件和/或组合的器件,例如源调温装置可以通过传递热能、例如通过传递内燃机的热来调温,该内燃机优选至少临时地用于驱动车辆。替代地或附加地,源调温装置的调温可以通过电加热器和/或通过电运行的冷却装置实现。源调温装置与调温装置的调温回路作用连接为,使得源调温装置的热能可以——优选受控制地——输出给处于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或由处于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吸收。为此,在源调温装置与调温回路之间可以布置或构造有传递式热交换器或冷冻机。车辆的内部空间的实际的调温通过经由调温回路将热能输出给车辆的内部空间或从车辆的内部空间吸收热能来实现。为此,调温回路具有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和/或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至少作用连接,从而通过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可以在车辆的内部空间与调温装置的调温回路之间有针对性地传递热能。通过在调温回路中例如将液态的调温介质用作用于将通过源调温装置给回路提供的热能运送至内部空间调温装置的运送剂,可以将大的热量高效地在车辆内转移。同时,在车辆内的液体管路能够在小的结构体积或针对车辆内部空间的小的设计限制的情况下实施。例如,液态的调温介质可以通过其相对高的能量密度快速且高效地将热运送至调温回路的第一位置或从调温回路的第一位置运送至调温回路的第二位置。源调温装置可以优选布置或构造在乘客舱之外,因此可供用于乘客舱设计的空间得到扩展。换言之,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介质的调温功能转移到车辆的在乘客舱之外的区域中,由此源热交换器或源调温装置可以将调温回路调温到预先限定的、优选可改变的温度水平。例如,源调温装置布置在与车辆的内部空间分开的空间区域中或布置在车辆的与乘客舱分开的空间区域中、例如布置在发动机舱中,并且因此优选布置在车辆的与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分开的区域中。当前的调温回路的原理优选基于:车辆的内部空间、尤其是乘客舱的调温借助于液态的调温介质实现,该调温介质通过源调温装置调温到一个温度值并且经调温的调温介质借助于调温回路供应给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液态的调温介质的优选使用能实现:经由热泵过程提供或调温所述液态的调温介质并且因此高效地提供或调温所述液态的调温介质。
源调温装置能够根据车辆运行参数和/或车辆运行状态、外部温度和/或设定内部空间温度将在调温回路中运送的调温介质调温到一个温度值。例如根据要求,源调温装置可以将调温介质调温到相应的预先限定的温度水平。
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调温可以包括闭合的和/或开放的车辆内部空间。因此,开放的敞篷车或带有开放的车身结构形式的车辆的形成乘客舱的内部空间也可以形成车辆的在此描述的要调温的内部空间。
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优选构造为,使得所述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实现热能的面状输出和/或吸收。为此,例如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可以具有面状的结构形式。
所述至少一个接入调温回路中的且设置用于与车辆的内部空间交换热能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可以构造为布置在车辆顶部中或上的顶部调温器件。经由车辆顶部在直接的太阳照射的情况下产生并非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车辆内部空间升温。在炎热的月份,车辆内部空间升温、尤其是通过太阳照射引起的车辆内部空间升温大多是不期望的,并且通常必须将内部空间冷却下来。通过在调温回路中接入的顶部调温器件可以实现顶部和尤其是内部空间的调温、尤其是冷却。调温介质的循环例如也可以或可以仅在车辆停止和/或驻停时是激活的。一般地,通过顶部调温器件可以通过车辆顶部的主动冷却防止或减少车辆内部空间的升温。
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规定,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布置或构造为布置在车辆座椅中或上的座椅调温器件。经由车辆座椅对车辆内部空间的调温尤其是为车辆乘客,尤其是通过直接接触提供可快速感受到的加热和/或冷却。通过使调温在车辆座椅中经由例如液态的调温介质进行,可以实现车辆座椅的有效的温度变化,因为通过液态的调温介质可以更直接地且以高的能量密度进行热能交换。车辆座椅或座椅调温器件经由——尤其是柔性的——管道连接部和/或软管连接部与安放在车辆侧的调温回路连接。用于附接座椅调温器件的管道连接部和/或软管连接部的至少部分区段的柔性能实现车辆座椅的位置和/或定向的改变,而不必中断调温回路。除了坐在车辆座椅上的车辆乘客和座椅调温器件的热能的接触传递以外可以进一步有利的是,由座椅调温器件输出的热能的一部分能由经由——尤其是设置在车辆座椅侧的——流动装置运动的气流至少部分地吸收和/或能由气流输出。换言之,座椅调温器件至少部分地加热或冷却经由流动装置输送的气流,所述气流可以用于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调温。例如,经调温的气流可以涉及颈部加热部,所述颈部加热部能够至少部分区段地有针对性地供应给至少一个车辆乘客的颈部区域。替代地或附加地,经调温的气流可以供应给膝部区域,该膝部区域布置在如下车辆座椅之后和/或旁边,该车辆座椅包括对气流进行调温的座椅调温器件。
也可行的是,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车辆的内饰部件中或上的内饰调温器件。内饰部件可以例如是门内饰件、车辆柱内饰件、至少部分区段地形成副仪表板或仪表板的一部分的部件。例如内饰调温器件可以不仅通过尤其是将热能面状地传递给内部空间的空气而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而且可选地布置或构造为,使得例如能够对饮料保持器和/或杂物箱进行调温,从而例如能够对处于饮料保持器中的、用饮料填充的容器和/或存放在杂物箱中的物体进行调温。
可选地适宜地也可以是,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车辆的底部区段中或上的底部调温器件。在车辆底部上的布置允许优选面状起作用的或面状构造的内部空间调温器件简单集成到车辆中。在底部区域中的调温也是有利的,因为例如在车辆乘客的脚部和/或腿部附近进行加热并且这实现对于车辆乘客而言可及早感受到的和/或对于车辆乘客而言至少主观上快速起作用的车辆内部空间调温。
此外,可行的是,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构造为至少一个至少临时地对指向车辆的内部空间的气流进行调温的空调设备,优选气流的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布置在内部空间的前部的车辆座椅的区域中。空调设备可以例如直接与源调温装置热作用连接和/或构造为,使得空调设备本身可以例如经由冷却元件进行冷却和/或经由加热元件进行加热。空调设备可以例如设计为,使得该空调设备具有最大6kW、尤其是最大4.5kW的加热功率和/或冷却功率。替代地或附加地,空调设备可以与调温回路解耦地存在,即,不设置空调设备与调温回路或与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的传递热能的连接。由于内部空间的调温也或至少临时地至少主要经由调温装置的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进行,因此空调设备可以在其有效功率方面设计得弱。在其制热和/或制冷功率方面设计得小或弱的空调设备能够以结构小的或体积小的实施方案实现并且因此简单地集成或安装到车辆方案中。例如空调设备可以例如用于挡风玻璃、尤其是挡风玻璃的内表面的除霜或除冰和/或解冻或空气干燥。内部空间或乘客舱的调温可以仅仅和/或主要经由调温装置或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进行。空调设备可以例如至少临时地将从车辆之外吸入的新鲜空气和/或经由循环空气运行将已经处于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空气循环用于经由排出开口流出的空气流的调温。空调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可以布置或构造为,使得所述排出开口安放在前部的车辆座椅的区域中,尤其是沿行驶方向安放在前部的车辆座椅之前。
调温回路可以包括通向和/或引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的至少一个连接管路,所述连接管路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构件中或上延伸,即例如,连接部至少部分区段地集成在车辆构件中,例如构造为车辆构件的组成部分。连接管路可以例如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车身的区域中和/或在由进行承载的车辆车身和/或内部空间装饰部件包围的空间中延伸。
由此,例如可行的是,调温回路的通向和/或引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尤其是通向和/或引自顶部调温器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管路至少部分区段地延伸通过车辆的车辆柱、尤其是延伸通过车辆的A柱、B柱、C柱。通过使优选液态的调温介质可以在调温回路中循环,基于液态的调温介质的高的能量密度能实现:连接管路设计为带有小的横截面,从而所述连接管路也可以布置或构造在车辆柱中。在此,在相同的车辆柱内不仅可以安放调温回路通向至少一个布置在顶部区域中的顶部调温器件的进流管路而且可以安放回流管路。替代地,进流管路可以布置在第一车辆柱中,而回流管路可以布置在与第一不同的第二车辆柱中,例如布置在车辆的两个不同的A柱中。
可行的是,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与至少一个——尤其是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柱(例如A柱、B柱、C柱和/或D柱)中延伸的——敞开的或闭合的空气导引通道作用连接,使得在空气导引通道中引导的介质与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之间能够传递热能。由此,例如在车辆柱中可以穿过引导有空气导引通道,该空气导引通道用于引导用于内部空间调温的空气,该空气导引通道则通入布置在车辆柱中的空气离开开口。在空气导引通道中引导的空气流可以在空气通道的穿流期间将热输出给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或从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吸收热,并且因此被冷却或加热。闭合的空气导引通道可以至少部分区段地在其周缘上闭合地构造,即例如,在空气导引通道中引导的介质至少部分区段地不能从空气导引通道中(沿径向)漏出。与此相对,至少部分区段地敞开的通道可以具有例如U形的形状,在该U形的形状中,空气流沿预先限定的方向转向。
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串联地布置在调温回路中,其中,沿流动方向:(a)底部调温器件布置在顶部调温器件、座椅调温器件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即上游);(b)顶部调温器件布置在座椅调温器件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即上游);和/或(c)座椅调温器件布置或构造在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即上游)。通过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的预定的顺序,例如对于车辆乘客的主观的制热和/或制冷感觉而言最相关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可以首先并且因此以最多的热能通过调温回路得到供应和/或在调温开始时具有起作用的热变化的最大梯度。空调设备可以接入调温回路中。如果空调设备接入调温回路中,则该空调设备优选沿流动方向布置在调温回路的其余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上游,即作为在源调温装置在调温回路中的作用部位下游的第一个器件,因为空调设备可以具有最大温度梯度。替代地或附加地,具有用于车辆内部空间的实际温度至设定温度的快速改变的高的效率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在顺序中可以布置在带有较低的效率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之前、即上游。在该观察方式中,调温回路的循环或调温介质的流动在热能从源调温装置到调温回路中的转移部位上开始。
合乎目的地可以是,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串联地布置在调温回路中,其中,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操控的控制器件能够改变调温介质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的通流顺序和/或通流量,优选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能够——尤其是经由旁通管路——至少临时地从调温介质的回路中耦出或绕开调温介质的回路。例如适宜地可以是,在多个配备有各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尤其是座椅调温器件的车辆座椅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性地从调温回路中临时地耦出,由此可以例如暂时将不被车辆乘客使用的车辆座椅从车辆内部空间的调温中取出,以便将调温回路的热能提供给其余处于调温回路中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控制器件可以例如构造为可电子或电气操控的阀、例如构造为旋转滑阀。
可行的是,调温回路能够与至少一个调温介质存储装置连接,使得能够至少临时地使至少一个部分量的调温介质从调温回路转移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和/或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转移到调温回路中。为此,调温回路可以与泵和控制器件作用连接,从而例如处于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能够转移或输送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例如调温回路可以包括在预先限定的负压的情况下打开的阀,从而因此使得调温回路能够至少部分排空调温介质,因为调温介质可以被泵出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并且基于调温回路中的负压,打开的阀将周围环境空气吸入调温回路中。
此外,调温介质存储装置可以具有用于至少临时存储第一调温介质的第一贮存器和用于至少临时存储与第一调温介质不同的第二调温介质的第二贮存器,优选第一调温介质和/或第二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操控的控制器件至少临时地转移到第一贮存器、第二贮存器和/或调温回路中。例如第一贮存器可以包含液态的调温介质,而第二贮存器可以包含气态的调温介质,其中,气态的调温介质不一定必须具有基本上能运送热能的特性。即例如,气态的调温介质至少临时地降低热能在调温回路中的存储能力。一种对此示例性的应用情况可以是,车辆在夏天在直接的太阳照射下驻停。通常例如处于顶部区域中的调温介质被加热,并且吸收太阳辐射的热能并且因此车辆总体上被加热。当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在调温回路中气态的调温介质至少部分区段地替代液态的调温介质时,则通过调温回路不能吸收或存储如此大的热量。因此接着能够更快地冷却车辆和尤其是车辆的内部空间,因为存储在车辆中的热量是较少的。例如适宜地可以是,通过操控控制器件和/或阀能够实施在调温回路中通过气态的调温介质对液态的调温介质的交换,其中,操控可以与车辆乘客的温度期望要求、外部温度、内部空间温度、车辆蓄能器的荷电状态、燃料箱的液位、车辆的运行状态(尤其是行驶状态:短时间停下、停车、驻停)有关。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也可以用于使处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处的调温介质即使在车辆驻停期间也至少暂时预调节。即例如,通过要求信号,优选这样操控源调温装置,使得处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的调温介质得到加热或冷却,以便在时间上后期的阶段中实现车辆内部空间的更快的加热或冷却。要求信号可以例如通过发射器和/或人员的——尤其是经由无线电连接或基于摄像头的可视化检测进行的——接近识别来生成。
可选地,适宜地可以是,包含在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能够至少临时地经由至少一个——尤其是电运行的——调温元件调温。调温元件可以例如是加热线材,该加热线材临时地加热在调温回路区段中流动的调温介质。通过可以进行附加的调温,能实现热在车辆内部空间内的至少局部的快速提供。例如这种调温元件可以补偿调温回路及其通过源调温装置进行的源调温的一定的惯性。如果调温回路到达其设定运行状态并且如果用于车辆的内部空间的温度要求也可以经由调温回路和必要时空调设备来保持,则可以停用调温元件。为了使调温元件也配设有冷却功能或热吸收功能,调温元件适宜地可以构造为珀耳帖元件。在根据规定工作的珀耳帖元件的部分区域上的如有可能不期望的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补偿,即,该部分区域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作用连接和/或与其他的作为热交换器起作用的、穿流调温介质的主体热作用连接,从而在珀耳帖元件的部分区域上的不期望的热变化可以通过调温介质吸收并且运走并且因此得到补偿。
可行的是,在调温回路中布置或构造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区段地至少临时地改变调温介质的流动特性的流动元件,尤其是流动元件能够借助于控制装置操控,使得能够至少部分区段地改变在所述调温回路中引导的调温介质的流动阻力和/或流动方式和/或体积流量和/或流动速度。通过使例如在调温回路的一个区段内的流动方式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变,可以实现:调温介质在相应的区段中保留较长的时间间隔并且因此可以在那较长时间地起作用。通过有针对性地改变流动元件对从旁边流过的或穿流的调温介质的作用也可以改变针对该管路区段的流动阻力。在并行布置的管路区段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在至少两个并行延伸的管路区段中调整的体积流量。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车辆至少具有第一调温回路和第二调温回路,其中,第一调温回路和第二调温回路至少临时地与相同的和/或不同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作用连接和/或能作用连接,优选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操控的控制器件能够实施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与第一调温回路和/或第二调温回路的连接和/或分离。第一和第二调温回路可以彼此——尤其是完全——分开地存在并且必要时在设有阀的交叉点上选择性地临时连接或分开。通过设置两个调温回路可实现,在第一调温回路中使用第一调温介质,并且在第二调温回路中使用与第一调温介质不同的调温介质。也可以使相同的调温介质在两个调温回路中穿流,其中,第一调温回路可以至少临时地用于第一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而第二调温回路可以至少临时地用于与第一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不同的第二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
经由可选的输入单元,调温要求信息可以是能传输给控制装置的,其中,经由控制装置能够生成相应于调温要求信息的或与调温要求信息有关的用于操控调温装置、尤其是用于操控调温回路的至少一个控制器件和/或用于操控源调温装置的控制信号。优选地,输入单元包括输入器件与控制装置的无线连接。例如人员可以经由移动终端设备将调温要求信息、如针对车辆内部空间的设定温度的期望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在此这样操控调温装置,使得通过在调温回路中流动的调温介质和随之而来的热能经由内部空间调温装置到车辆内部空间中的传递而调温到设定温度。输入单元可以例如构造为移动电子终端设备或构造为电子移动设备并且例如构造为智能机、平板电脑和/或便携式计算机(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原则上,也可行的是,(例如经由由人员携带的发射器、例如车辆钥匙的GPS信息)检测人员对车辆的接近,并且一旦人员位于车辆附近的预先限定的距离处时,控制装置启动车辆的内部空间到设定温度的调温。替代地或附加地,适宜地可以是,调温要求信息经由控制装置首先作用到源调温装置上,使得所述源调温装置切换到进行准备的状态,以用于优选在时间上错开地有针对性地对调温回路进行调温。因此,可以例如实现:源调温装置切换到预调节的状态,以便在较晚的时间点具有对调温回路的更快的调温作用。调温回路也可以被预调节,因为尤其是在使用液态的调温介质的情况下,该液态的调温介质具有有效实现在短时间内充分传递热能的功率密度。作为调温介质可以例如使用水和/或水-乙二醇-混合物。
为了实现对车辆内部空间温度的更快的影响、尤其是对于车辆乘客而言可主观感受到的更快的影响,可选地有利地可以是,车辆包括至少一个电运行的或能电运行的辐射加热器件,该辐射加热器件的主要热输出以进入车辆的内部空间中的热辐射的形式实现。所述辐射加热器件补充内部空间的调温可能性。例如由辐射加热器件输出的热辐射指向至少一个座位的脚部空间。为此,辐射加热器件可以例如布置在背靠中或上或布置在位于车辆座椅的坐面与背靠之间的弯折区域中,从而处于所述车辆座椅后方的膝部或脚部区域能够被加载由辐射加热器件输出的热辐射。
可行的是,调温回路包括至少一个阀器件,借助于该阀器件,调温回路能够朝着环境至少临时地打开和/或闭合,优选阀器件布置或构造在车辆顶部的区域中。通过阀器件可以对设有液态的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进行换气。尤其是当要将调温介质部分地或完全地从调温回路泵出到存储装置中时,可以通过阀器件使周围环境空气到达调温回路中。阀器件例如布置或构造在顶部调温器件中或上。阀器件在车辆上部区域中、例如在车辆顶部中的布置允许阀器件在调温回路换气情况下的可靠的作用方式。尤其是当经由阀器件至少暂时要使周围环境空气进入调温回路中时,有利地可以是,使阀器件设有空气过滤器,以便阻止空气中的污染物进入调温回路中。阀器件可以通过经由控制装置操控调节器件而能转移到打开位置和/或闭合位置中。替代地或附加地,阀器件构造为,使得能够实施调温回路的自动打开和/或闭合。这可以例如通过与负压和/或过压有关的阀器件实现,在该阀器件处为了达到打开位置和/或闭合位置必须施加预先限定的压力极限值。
补充于车辆内部空间的调温,在调温回路中引导的调温介质可以是能至少临时地与调温器件或另外的热交换器件连接的,其中,调温器件对至少一个车辆构件进行调温。尤其是可以通过调温器件对车辆控制器、饮料保持器、杂物箱和/或蓄能器进行调温。通过使调温回路附加地也例如对车辆的车辆控制器、饮料保持器(也称为杯架)、杂物箱和/或蓄能器进行调温,调温装置除了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调温以外也可以承担另外的调温任务。在此,适宜地可以是,在车辆的不同的运行状态中,预设或能预设针对热能从调温装置出发提供用于相应的任务(车辆的内部空间、车辆控制器、饮料保持器、杂物箱和/或蓄能器的调温)的不同排序,并且根据该排序给相应的调温器件供应热能。车辆的蓄能器可以例如构造为用于能至少暂时电驱动的车辆和/或用于至少临时地在能至少部分自主的行驶运行中运行的车辆的高压蓄存器。
调温介质存储装置可以例如——尤其是直接地——与源调温装置作用连接,其中,在源调温装置与处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的调温介质之间能够传递热能。替代地或附加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可以配备有——优选电运行的——调温元件,该调温元件实现处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中的调温介质的调温。
为了快速且高效地实现将车辆的内部空间有针对性地调温至设定温度,可以规定,车辆的至少一个观察玻璃、尤其是所有的观察玻璃构造为反射红外线的观察玻璃,优选车辆的至少一个观察玻璃、尤其是前窗玻璃配备有加热器件。作为观察玻璃应理解为车辆的如下玻璃,所述玻璃使得车辆乘客能够朝着乘客舱之外进行观察并且同时保护车辆乘客免受风、天气和空气流中的颗粒影响。
可行的是,将调温回路设置为基本上唯一的对车辆内部空间进行加热和/或冷却的措施。在该可选的情况下,可以省却用于有针对性地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另外的加热元件和/或冷却元件。
在这里提及的调温装置优选可以使用在如下车辆中,该车辆能够至少临时地借助电机、尤其是借助电动马达驱动和/或该车辆构造为能至少临时地在自主的或部分自主的行驶运行中运行的车辆。通过利用液态的调温介质运行的调温回路和调温介质的预调节的可能性实现了:高的热能量能够以高效的方式在车辆内提供。这减少了车辆的能量消耗并且已经减少了在车辆中一起带着的或可提供的电能的储备。
除了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以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尤其是在这里描述的车辆的调温装置,其中,调温装置与源调温装置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从而在调温装置的调温回路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源调温装置而受到热影响,其中,调温回路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调温回路中的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调温装置改变配备有调温装置的车辆的内部空间的温度。最后,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在这里描述的车辆或在这里描述的调温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所有优点、细节、实施方案和/或特征可转用或应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调温系统和/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附图说明
借助附图中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一种实施例的具有调温装置的车辆的原理图;
图2示出根据另一种实施例的具有调温装置的车辆的原理图;
图3示出根据另一种实施例的具有调温装置的车辆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用于对车辆1的内部空间3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2的车辆1、尤其是机动车的原理图,该调温装置具有在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尤其是液态的调温介质,其中,调温装置2与源调温装置5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在调温装置2的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源调温装置5而受到热影响,其中,调温回路4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调温回路4中或在调温回路中输送的调温介质经由调温装置6、6′、6″改变车辆1的内部空间3的温度。源调温装置5可以包括加热回路和/或冷却回路7、8,所述加热回路和/或冷却回路经由传递式热交换器9或经由冷冻机和连接部11在源调温装置5与调温回路4之间交换或传递热能。根据图1和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传递式热交换器9经由热作用的连接部11与形成调温回路4的一部分的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作用连接。调温回路4可以包括用于——优选循环——输送包含在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尤其是液态的调温介质的泵(未示出)或滚动泵。
车辆1配备有例如两个布置或构造在车辆1顶部区域中的、设计为顶部调温器件12、12′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顶部区域提供顶部调温器件12、12′的面状设计或布置结构的良好的可能性,从而能实现内部空间3的高效的调温。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也能够以至少一个布置在车辆座椅13、13′中或上的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形式构造。在车辆座椅13、13′中或上也可以布置有流动装置(未示出),使得对于借助于流动装置运动的气流而言,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的热能是能至少部分地吸收和/或输出的。车辆1的一个单个的车辆座椅13、13′或所有的车辆座椅13、13′可以在其坐面中及其背靠中包括至少一个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可以可选地附加地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车辆1的内饰部件(未示出)中或上的内饰调温器件(未示出)。附加地或替代地,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可以布置或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车辆1的底部区段15中或上的底部调温器件16、16′。车辆1的底部或底部区段15提供如下可能性,即,使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面状地设计并且因此实现从调温回路4到车辆1的内部空间3中的面状的且高效的热传递和/或冷传递。
车辆1可以包括空调设备17,空调设备与源调温装置5热连接,尤其是空调设备17与源调温装置5的加热回路和/或冷却回路7、8——例如直接地——作用连接。在此,不设置为将空调设备17——尤其是直接——接入调温回路4中,即,空调设备17不被调温介质穿流,参见图1。空调设备17的主要任务可以是:实现车辆1、尤其是车辆的前窗玻璃的除湿和/或除冰,和/或实现车辆1内部空间3中的空气干燥。为此,可以通过空调设备17对指向车辆1内部空间3的气流18、18′进行调温。气流18、18′的输送可以例如通过布置在空调设备17中的鼓风装置来进行。气流18、18′的排出开口(未示出)优选布置或构造在前部的车辆座椅13的区域中。尤其是排出开口可以沿行驶方向布置或构造在前部的车辆座椅13前方。
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空调设备17可以替代地或附加地经由连接管路19、19′接入调温回路4中。可以——如所示那样——规定,通过源调温设备5或通过源调温设备的加热回路和/或冷却回路7、8对空调设备17进行附加的调温,但是不是必须需要的。
调温回路4的通向和/或引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至少一个连接管路19、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构件中或上延伸。例如连接管路19、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车身(未示出)的区域中延伸和/或在由进行承载的车辆车身和/或内部空间装饰部件(未示出)包围的空间中延伸。根据图3,调温回路4的通向和/或引自顶部调温器件12、12′的连接管路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延伸通过车辆柱、尤其是通过车辆1的A柱和C柱。在此,至少一个与调温回路4连接的顶部调温器件12、12′的引入连接管路和引出连接管路可以至少部分区段地延伸通过唯一一个车辆柱或延伸通过两个不同的车辆柱。
根据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可以规定,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这样与至少一个——尤其是至少部分区段地在A柱、B柱和/或C柱中延伸——敞开的或闭合的空气导引通道20作用连接,使得热能可在空气导引通道20中引导的介质21、21′和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之间传递。在所示出的示例中,第一空气导引通道20布置或构造在顶部区域中,而第二空气导引通道20′布置或构造在车辆1的底部区段15中。第一空气导引通道20与顶部调温器件12处于热作用连接,第二空气导引通道20′与底部调温器件16′处于热作用连接。由相应的空气导引通道20、20′至少部分区段地引导的介质21、21′或引导的空气流指向内部空间3并且加速通过调温装置2对内部空间2的调温。空气导引通道20、20′可以可选地配备有流动器件或配备有输送介质21、21′的鼓风装置。可选地布置或构造在车辆座椅13、13′中的、必要时借助于流动器件(未示出)运动的空气质量也在该意义下构成在空气导引通道20、20′中引导的介质21、21′。
所述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可以串联地布置在调温回路4中,其中,优选沿流动方向:(a)底部调温器件16、16′布置或构造在顶部调温器件12、12′、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b)顶部调温器件12、12′布置或构造在座椅调温器件12、12′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和/或(c)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布置或构造在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如果空调设备17串联地一并接入调温回路4中,则该空调设备可以沿流动方向作为在调温介质通过源调温装置5调温之后第一个被调温介质穿流的或第一个与调温介质处于热连接的设备布置。
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串联地布置在调温回路4中,其中,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22、22′、22″、22″′能够改变调温介质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和/或在调温回路区段中的通流顺序和/或通流量。例如至少第二顶部调温器件12′能够通过控制器件22′、22″的相应的操控从调温回路4中“耦出”,从而调温介质能够经由旁通管路32从第二顶部调温器件12′旁边导引经过。控制器件22、22′、22″、22″′经由信号连接23、23′、23″、23″′与控制单元21连接。
用于连接控制器件22、22′、22″、22″′的信号连接23、23′、23″、23″′和控制单元21以及在输入单元25与控制单元21之间的数据连接31可以有线地或无线地传输数据,由此信号连接23、23′、23″、23″′和/或数据连接31可以例如构造为无线电连接,优选构造为短距离无线电连接,尤其是构造为蓝牙无线电连接。此外,信号连接23、23′、23″、23″′和/或数据连接31可以构造为单向连接亦或构造为双向连接并且在连接配对件之间传输控制信息和/或状态信息。在此,例如可以将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和/或控制器件22、22′、22″、22″′的功率和/或温度传输给输入单元25,该输入单元为此包括输出器件(未示出),经由所述输出器件能够触觉地、视觉地和/或听觉地输出至少一个控制信息和/或状态信息。
经由控制器件22,调温回路4能够与至少一个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连接,使得能够至少临时地将至少部分量的调温介质从具有所述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调温回路4转移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中和/或从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转移到设有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调温回路4中。控制器件22的操控可以如所示那样从控制装置21的经由信号连接23传输的控制信号出发来进行。替代地或附加地,可以至少暂时进行控制器件22的自动控制,从而例如在包括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调温回路4中有过压情况下,控制器件22自动地打开,从而过压能够通过使调温介质转移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中卸除。
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可以具有用于至少临时存储第一调温介质的第一贮存器(未示出)和用于至少临时存储与第一调温介质不同的第二调温介质的第二贮存器(未示出),优选地,第一和/或第二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未示出)有针对性地至少临时地转移到第一贮存器、第二贮存器和/或调温回路4中。
经由——尤其是电运行的——调温元件24、24′,包含在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可以是能至少临时地附加于源热交换器5的热能而调温的。在此,调温元件24、24′可以优选与在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直接接触。根据图3,调温元件24、24′布置或构造在底部调温器件16、16′处或中。
在调温回路4中可以布置或构造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区段地至少临时地改变调温介质的流动特性的流动元件(未示出),尤其是流动元件能够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使得在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的流动阻力和/或流动方式和/或体积流量和/或流动速度能够至少部分区段地改变。
车辆也可以可选地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调温回路4,其中,第一和第二调温回路4至少临时地与相同的和/或不同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优选地,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22、22′、22″、22″′能够实施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与第一和/或第二调温回路4的连接和/或分离。
控制装置21可以是能至少临时地与输入单元25连接的,参见图3。经由输入单元25可以将调温要求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21,并且经由控制装置21生成和/或输出与调温要求信息有关的或相应于调温要求信息的用于操控调温装置2、尤其是用于操控源调温装置5和/或用于操控调温回路4的至少一个控制器件22、22′、22″、22″′的控制信号。
补充于引导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4,车辆1的内部空间3可以附加地包括至少一个电运行的或能电运行的辐射加热器件26,其中,辐射加热器件26的尤其是通过红外辐射产生的热的主要份额以热辐射的形式输出到车辆1的内部空间3中。示例性地,在图3中在车辆座椅13的背靠的逆着行驶方向指向的侧处布置或构造有辐射加热器件26,其中,热辐射沿箭头27方向朝着设置在设有辐射加热器件26的车辆座椅13后方的内部空间区域、优选座椅区域。
图3示例性地示出包括阀器件28的调温回路4。通过阀器件28,调温回路4能够至少临时地朝着环境打开和/或闭合。为了使尽可能少的或没有污染物经由阀器件28到达调温回路4中,可以有利的是,阀器件28布置或构造在车辆顶部区域中。替代或附加于阀器件28在车辆顶部区域中的布置和/或构造,阀器件28可以具有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也可以防止污染物经由阀器件28进入调温回路4中。
除了车辆1的内部空间和因此尤其是乘客舱的调温以外可以规定,引导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4能够至少临时地与调温器件29连接,其中,调温器件29对至少一个车辆构件进行调温。被调温的车辆构件可以例如是饮料保持器(未示出)、杂物箱(未示出)、车辆控制器(未示出)和/或蓄能器30。调温器件29可以例如对车辆1的构造为蓄电池的蓄能器30进行调温。例如,蓄能器30构造为高压蓄存器,该高压蓄存器优选给车辆1的用作驱动组件的电机供应电能。
车辆1可以至少临时地构造为能借助电机、尤其是借助电动马达驱动的、优选能作为至少临时地在自主的或部分自主的行驶运行中运行的车辆1。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辆
2 调温装置
3 1的内部空间
4 调温回路
5 源调温装置
6、6′、6″ 内部空间调温装置
7 加热回路
8 冷却回路
9 传递式热交换器
10 调温介质存储装置
11 连接部
12、12′ 顶部调温器件
13、13′ 车辆座椅
14、14′、14″、14″′ 座椅调温器件
15 1的底部区段
16、16′ 底部调温器件
17 空调设备
18、18′ 气流
19、19′、19″ 连接管路
20、20′ 空气通道
21 控制装置
22、22′、22″、22″′ 控制器件
23、23′、23″、23″′ 信号连接
24、24′ 调温元件
25 输入单元
26 辐射加热器件
27 箭头
28 阀器件
29 调温器件
30 蓄能器
31 数据连接
32 旁通管路

Claims (24)

1.车辆(1)、尤其是机动车,所述车辆具有用于对车辆(1)的内部空间(3)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2),所述调温装置具有在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其中,所述调温装置(2)与源调温装置(5)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在所述调温装置(2)的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所述源调温装置(5)而受到热影响,其中,所述调温回路(4)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所述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改变所述车辆(1)的内部空间(3)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构造为布置在车辆顶部中或上的顶部调温器件(12、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构造为布置在车辆座椅(13、13′)中或上的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优选在所述车辆座椅(13、13′)中或上布置有流动装置,使得对于借助于所述流动装置运动的气流而言,所述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的热能是能至少部分地吸收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所述车辆(1)的内饰部件中或上的内饰调温器件。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构造为布置或构造在所述车辆(1)的底部区段(15)中或上的底部调温器件(16、16′)。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构造为至少一个至少临时地对指向所述车辆(1)的内部空间(3)的气流(18、18′)进行调温的空调设备(17),优选所述气流(18、18′)的至少一个排出开口布置在前部的车辆座椅(13)的区域中。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回路(4)的通向和/或引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至少一个连接管路(19、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构件中或上延伸,优选所述连接管路(19、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在车辆车身的区域中和/或在由进行承载的车辆车身和/或内部空间装饰部件包围的空间中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回路(4)的通向和/或引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尤其是通向和/或引自顶部调温器件(12、12′)的至少一个连接管路(19′、19″)至少部分区段地延伸通过所述车辆(1)的车辆柱、尤其是延伸通过所述车辆的A柱、B柱、C柱。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或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与至少一个——尤其是至少部分区段地布置或构造在A柱、B柱和/或C柱中的——空气导引通道(20、20′)作用连接,使得在所述空气导引通道(20、20′)中引导的介质与所述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之间能够传递热能。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串联地布置在所述调温回路(4)中,其中,沿流动方向
-底部调温器件(16、16′)布置在顶部调温器件(12、12′)、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
-顶部调温器件(12、12′)布置在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和/或内饰调温器件之前;和/或
-座椅调温器件(14、14′、14″、14″′)布置或构造在内饰调温器件之前。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串联地布置在调温回路(4)中,其中,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22、22′、22″、22″′)能够改变所述调温介质通过所述至少两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的通流顺序和/或通流量,优选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能够——尤其是经由旁通管路(32)——至少临时地从所述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4)中耦出。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回路(4)能够与至少一个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连接,使得能够至少临时地使至少一个部分量的调温介质从所述调温回路(4)转移到所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中和/或从所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转移到所述调温回路(4)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介质存储装置(10)具有用于至少临时存储第一调温介质的第一贮存器和用于至少临时存储与所述第一调温介质不同的第二调温介质(10)的第二贮存器,优选所述第一调温介质和/或所述第二调温介质能够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22)至少临时地转移到所述第一贮存器、所述第二贮存器和/或所述调温回路(4)中。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包含在所述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能够至少临时地经由至少一个——尤其是电运行的——调温元件(24、24′)调温。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调温回路(4)中布置或构造有至少一个至少部分区段地至少临时地改变所述调温介质的流动特性的流动元件,尤其是所述流动元件能够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使得能够至少部分区段地改变在所述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的流动阻力和/或流动方式和/或体积流量和/或流动速度。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至少具有第一调温回路和第二调温回路(4),其中,所述第一调温回路和所述第二调温回路(4)至少临时地与相同的和/或不同的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和/或能作用连接,优选经由至少一个能借助于控制装置(21)操控的控制器件(22)能够实施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与所述第一调温回路和/或所述第二调温回路(4)的连接和/或分离。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经由输入单元(25)能够将调温要求信息传输给控制装置(21),并且经由所述控制装置(21)能够生成与所述调温要求信息有关的用于操控所述调温装置(2)、尤其是用于操控所述调温回路(4)的至少一个控制器件(22、22′、22″、22″′)和/或用于操控所述源调温装置(5)的控制信号。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包括至少一个电运行的或能电运行的辐射加热器件(26),所述辐射加热器件的主要热输出以进入所述车辆(1)的内部空间(3)中的热辐射的形式实现。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温回路(4)包括至少一个阀器件(28),借助于所述阀器件,所述调温回路(4)能够朝着环境至少临时地打开和/或闭合,优选所述阀器件(28)布置或构造在车辆顶部的区域中。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引导所述调温介质的调温回路(4)能够至少临时地与调温器件(29)连接,其中,所述调温器件(29)对至少一个车辆构件进行调温,尤其是所述调温器件(29)对车辆控制器、饮料保持器、杂物箱和/或蓄能器(30)进行调温。
2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能够至少临时地借助电机、尤其是借助电动马达驱动。
2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1)构造为能至少临时地在自主的或部分自主的行驶运行中运行的车辆(1)。
23.调温装置(2),所述调温装置是用于车辆(1)、尤其是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1)的调温装置,其中,所述调温装置(2)与源调温装置(5)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从而在所述调温装置(2)的调温回路(4)中引导的调温介质能够通过所述源调温装置(5)而受到热影响,其中,所述调温回路(4)与至少一个内部空间调温装置(6、6′、6″)作用连接或能作用连接为,使得通过处于所述调温回路(4)中的调温介质能够经由所述调温装置(2)改变配备有所述调温装置(2)的车辆(1)的内部空间(3)的温度。
24.用于对车辆(1)的内部空间(3)进行调温的方法,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或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调温装置(2)。
CN202080006676.5A 2019-01-28 2020-01-21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其是机动车 Pending CN1131654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9102060.3A DE102019102060A1 (de) 2019-01-28 2019-01-28 Fahrzeug,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Temperierein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eines Innenraums des Fahrzeugs
DE102019102060.3 2019-01-28
PCT/EP2020/051318 WO2020156865A1 (de) 2019-01-28 2020-01-21 Fahrzeug,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 mit einer temperierein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eines innenraums des fahrzeug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65474A true CN113165474A (zh) 2021-07-23

Family

ID=69187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6676.5A Pending CN113165474A (zh) 2019-01-28 2020-01-21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其是机动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90913B2 (zh)
CN (1) CN113165474A (zh)
DE (1) DE102019102060A1 (zh)
WO (1) WO202015686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100293A (ja) * 2018-12-21 2020-07-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移動体
JP2020199988A (ja) * 2019-06-13 2020-1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暖房装置
KR20210030553A (ko) * 2019-09-09 2021-03-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시스템
WO2023182759A1 (ko) * 2022-03-23 2023-09-2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차량용 공조장치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30787A1 (de) * 1962-10-27 1968-11-28 Daimler Benz Ag Kuehlvorrichtung fuer den Innenraum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DE19803887A1 (de) * 1998-01-31 1999-08-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Kältemittelkreislauf einer Fahrzeug-Klimaanlage
US6155492A (en) * 1998-09-18 2000-12-05 Mannesmann Vdo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ior temperature of a motor vehicle
FR2839473A1 (fr) * 2002-05-10 2003-11-14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t/ou de refroidissement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et planche de bord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DE10231395A1 (de) * 2002-07-09 2004-02-12 Bertrandt Ingenieurbüro GmbH Kraftfahrzeug-Kühlsystem
DE202005017225U1 (de) * 2005-11-02 2007-03-15 Frankia Pilote Gmbh & Co. Kg Wohnmobil oder Wohnwagen
CN101396953A (zh) * 2007-09-24 2009-04-01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车载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2917893A (zh) * 2010-05-31 2013-02-06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车辆用辐射取暖装置
CN202806288U (zh) * 2011-08-04 2013-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
WO2013045089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isches konditionieren eines, insbesondere einen elektroantrieb aufweisenden kraftfahrzeugs
CN106687312A (zh) * 2014-09-10 2017-05-17 埃贝斯佩歇气候控制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车辆调温系统和包括车辆调温系统的车辆
DE202018104055U1 (de) * 2018-07-13 2018-07-25 Peter Wieczorek System zum Erwärmen und/oder Abkühlen einer Oberfläch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11640A1 (en) * 2003-07-17 2005-01-20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US20090000778A1 (en) * 2007-06-26 2009-01-01 Lear Corporation Control scheme for an occupant environment conditioning system of a vehicle
DE102009056044A1 (de) * 2009-11-27 2011-06-09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 Detroit Klima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9597945B2 (en) * 2011-06-09 2017-03-2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utomotive HVAC system with suction surfaces to control local airflow
US10065544B2 (en) * 2015-05-07 2018-09-04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Vehicle seat with thermal device
CN106956627A (zh) * 2017-03-20 2017-07-18 上海安闻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座椅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30787A1 (de) * 1962-10-27 1968-11-28 Daimler Benz Ag Kuehlvorrichtung fuer den Innenraum eines Personenkraftwagens
DE19803887A1 (de) * 1998-01-31 1999-08-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 Kältemittelkreislauf einer Fahrzeug-Klimaanlage
US6155492A (en) * 1998-09-18 2000-12-05 Mannesmann Vdo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interior temperature of a motor vehicle
FR2839473A1 (fr) * 2002-05-10 2003-11-14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t/ou de refroidissement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et planche de bord equipee d'un tel dispositif
DE10231395A1 (de) * 2002-07-09 2004-02-12 Bertrandt Ingenieurbüro GmbH Kraftfahrzeug-Kühlsystem
DE202005017225U1 (de) * 2005-11-02 2007-03-15 Frankia Pilote Gmbh & Co. Kg Wohnmobil oder Wohnwagen
CN101396953A (zh) * 2007-09-24 2009-04-01 株式会社电装 用于车载电池组的温度控制装置
CN102917893A (zh) * 2010-05-31 2013-02-06 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 车辆用辐射取暖装置
CN202806288U (zh) * 2011-08-04 2013-03-20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用于车辆的温度调节系统
WO2013045089A1 (de) * 2011-09-30 2013-04-0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Thermisches konditionieren eines, insbesondere einen elektroantrieb aufweisenden kraftfahrzeugs
CN106687312A (zh) * 2014-09-10 2017-05-17 埃贝斯佩歇气候控制系统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车辆调温系统和包括车辆调温系统的车辆
DE202018104055U1 (de) * 2018-07-13 2018-07-25 Peter Wieczorek System zum Erwärmen und/oder Abkühlen einer Oberfläch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32724A1 (en) 2022-02-03
US11890913B2 (en) 2024-02-06
DE102019102060A1 (de) 2020-07-30
WO2020156865A1 (de) 2020-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65474A (zh) 具有用于对车辆的内部空间进行调温的调温装置的车辆、尤其是机动车
US8230689B2 (en) Preliminary vehicle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eltier effect
EP2651672B1 (en) Truck with a refrigerated compartment
US20020014329A1 (en) Integrated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for a vehicle
US2010023677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n automotive hvac system
CN106335417B (zh) 用于驾驶员座椅的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1086837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KR101595170B1 (ko) 가열, 방출 및 공기 조화 시스템을 위한 보충적인 가열 및 냉각 공급원들
CN101580005A (zh) 降低遭受太阳辐射的车厢中的热能的系统和方法
JP2001001746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CN109203910A (zh) 用于自主车辆乘客客舱的节能补偿策略
US20150097041A1 (en) Vehicle comprising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10001345B (zh) 用于车辆的多区空调设施
US6851470B2 (en) Air mixing system for auxiliary vehicle HVAC units
US7043926B2 (en) Cargo area grocery chiller
JP2011246030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US20190135073A1 (en) Air conditioner for a vehicle
WO2004027328A1 (en) Device for air temperature control in a vehicle
JP6566547B2 (ja) 車両用エアーコンディショナ装置
US11059350B2 (en) Vehicle having an air conditioning unit which has a preconditioning mode
KR101603902B1 (ko) 차량용 공조장치
KR101220972B1 (ko) 차량용 좌석 공조장치
JP2000043545A (ja)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JP2000038015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KR101183054B1 (ko) 차량용 시트 공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