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50570A -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50570A
CN113150570A CN202110496276.3A CN202110496276A CN113150570A CN 113150570 A CN113150570 A CN 113150570A CN 202110496276 A CN202110496276 A CN 202110496276A CN 113150570 A CN113150570 A CN 1131505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mixed solution
antioxidant
waterproof material
adhe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962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炜
崔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962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505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505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505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95/00Compositions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e.g. asphalt, tar, pitc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其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8‑14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0‑1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28份、去离子超纯水48‑54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4‑20份、粘接剂2‑8份、硬脂酸镁5‑11份、茶多酚12‑18份、鱼骨胶原蛋白18‑26份、硅石粉21‑27份、纳米碳纤维16‑24份、植物纤维7‑13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1‑17份、脂肪族聚氨酯13‑19份和改性沥青25‑35份,本发明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抗撕裂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各种防水材料中,有沥青系、橡胶系、树脂系等密封材料,这些属有机防水材料,此种有及防水材料因放置环境的温度变化而老化、氧化、裂开或其他因素导致防水功能降低,基于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8-14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0-1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28份、去离子超纯水48-54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4-20份、粘接剂2-8份、硬脂酸镁5-11份、茶多酚12-18份、鱼骨胶原蛋白18-26份、硅石粉21-27份、纳米碳纤维16-24份、植物纤维7-13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1-17份、脂肪族聚氨酯13-19份和改性沥青25-35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0-12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2-14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26份、去离子超纯水50-52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6-18份、粘接剂4-6份、硬脂酸镁7-9份、茶多酚14-16份、鱼骨胶原蛋白20-24份、硅石粉23-25份、纳米碳纤维18-22份、植物纤维9-11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3-15份、脂肪族聚氨酯15-17份和改性沥青28-32份。
优选的,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1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去离子超纯水51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7份、粘接剂5份、硬脂酸镁8份、茶多酚15份、鱼骨胶原蛋白22份、硅石粉24份、纳米碳纤维20份、植物纤维10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4份、脂肪族聚氨酯16份和改性沥青30份。
优选的,所述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
优选的,所述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
优选的,所述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14份抗氧化剂、10-16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2-28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20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5-11份硬脂酸镁、12-18份茶多酚、18-26份鱼骨胶原蛋白、21-27份硅石粉和13-19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48-54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进行过筛除杂,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2-8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进行中过筛除杂,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60-7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16-24份纳米碳纤维、7-13份植物纤维、11-17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25-35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优选的,所述S2和S4中,利用筛网进行过筛操作,且筛网为6-18目的筛网。
优选的,所述S5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S6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60-7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抗撕裂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8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份、去离子超纯水54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4份、粘接剂8份、硬脂酸镁5份、茶多酚18份、鱼骨胶原蛋白18份、硅石粉27份、纳米碳纤维16份、植物纤维13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1份、脂肪族聚氨酯19份和改性沥青25份,其中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实施还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份抗氧化剂、16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5份硬脂酸镁、18份茶多酚、18份鱼骨胶原蛋白、27份硅石粉和19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54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8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其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7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16份纳米碳纤维、13份植物纤维、11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25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其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70℃,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0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4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份、去离子超纯水52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6份、粘接剂6份、硬脂酸镁7份、茶多酚16份、鱼骨胶原蛋白20份、硅石粉25份、纳米碳纤维18份、植物纤维11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3份、脂肪族聚氨酯17份和改性沥青28份,其中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实施还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0份抗氧化剂、14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4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6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7份硬脂酸镁、16份茶多酚、20份鱼骨胶原蛋白、25份硅石粉和17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52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6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其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7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18份纳米碳纤维、11份植物纤维、13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28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其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70℃,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1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去离子超纯水51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7份、粘接剂5份、硬脂酸镁8份、茶多酚15份、鱼骨胶原蛋白22份、硅石粉24份、纳米碳纤维20份、植物纤维10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4份、脂肪族聚氨酯16份和改性沥青30份,其中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实施还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1份抗氧化剂、13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5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7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8份硬脂酸镁、15份茶多酚、22份鱼骨胶原蛋白、24份硅石粉和16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51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5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其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65℃,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20份纳米碳纤维、10份植物纤维、14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30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其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65℃,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2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2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6份、去离子超纯水50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8份、粘接剂4份、硬脂酸镁9份、茶多酚14份、鱼骨胶原蛋白24份、硅石粉23份、纳米碳纤维22份、植物纤维9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5份、脂肪族聚氨酯15份和改性沥青32份,其中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实施还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2份抗氧化剂、12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8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9硬脂酸镁、14份茶多酚、24份鱼骨胶原蛋白、23份硅石粉和15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50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4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其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6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22份纳米碳纤维、9份植物纤维、15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32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其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60℃,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4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0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8份、去离子超纯水48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20份、粘接剂2份、硬脂酸11份、茶多酚12份、鱼骨胶原蛋白26份、硅石粉21份、纳米碳纤维24份、植物纤维7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7份、脂肪族聚氨酯13份和改性沥青35份,其中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本实施还例提出了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14份抗氧化剂、10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8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0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1份硬脂酸镁、12份茶多酚、26份鱼骨胶原蛋白、21份硅石粉和13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48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2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利用筛网进行过筛除杂操作,其中筛网为6-18目的筛网,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其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6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24份纳米碳纤维、7份植物纤维、17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35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其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60℃,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通过实施例一到实施例五所制得的建筑防水材料与常规的建筑防水材料相比较,其具有较强的防水性能、抗撕裂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抗老化性能,其中实施例三为最佳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8-14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0-16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2-28份、去离子超纯水48-54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4-20份、粘接剂2-8份、硬脂酸镁5-11份、茶多酚12-18份、鱼骨胶原蛋白18-26份、硅石粉21-27份、纳米碳纤维16-24份、植物纤维7-13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1-17份、脂肪族聚氨酯13-19份和改性沥青25-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0-12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2-14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4-26份、去离子超纯水50-52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6-18份、粘接剂4-6份、硬脂酸镁7-9份、茶多酚14-16份、鱼骨胶原蛋白20-24份、硅石粉23-25份、纳米碳纤维18-22份、植物纤维9-11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3-15份、脂肪族聚氨酯15-17份和改性沥青28-3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原料配制而成:抗氧化剂11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13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5份、去离子超纯水51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17份、粘接剂5份、硬脂酸镁8份、茶多酚15份、鱼骨胶原蛋白22份、硅石粉24份、纳米碳纤维20份、植物纤维10份、膨胀珍珠岩微珠14份、脂肪族聚氨酯16份和改性沥青3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芳香胺类抗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纤维为植物弹性纤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由槐豆胶和聚丙烯酰胺按照1:2-4的比例加工而成。
7.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8-14份抗氧化剂、10-16份茂金属乙烯-已烯共聚物、22-28份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14-20份APP-GM型无规聚丙烯、5-11份硬脂酸镁、12-18份茶多酚、18-26份鱼骨胶原蛋白、21-27份硅石粉和13-19份脂肪族聚氨酯加入48-54份的去离子超纯水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A;
S2:将S1中的混合液A进行过筛除杂,得到混合液B;
S3:将S2中的混合液B进行加入2-8份的粘接剂中进行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液C;
S4:将S3中的混合液C进行中过筛除杂,得到混合液D;
S5:将S4中的混合液D进行加入碱性溶液,得到PH大于8的混合液E,然后混合液E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加热到60-70℃,得到混合液F;
S6:向S5中的混合液F中进行加入16-24份纳米碳纤维、7-13份植物纤维、11-17份膨胀珍珠岩微珠和25-35份改性沥青,然后利用搅拌设备进行高速搅拌操作,得到建筑防水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和S4中,利用筛网进行过筛操作,且筛网为6-18目的筛网。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碱性溶液为NaOH和Ca(OH)2按照2:1-3比例混合的混合液。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6中,搅拌设备为高速搅拌设备,且内部的温度设为60-70℃。
CN202110496276.3A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1505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6276.3A CN113150570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96276.3A CN113150570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50570A true CN113150570A (zh) 2021-07-23

Family

ID=768737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96276.3A Pending CN113150570A (zh) 2021-05-07 2021-05-07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5057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0354A (zh) * 2023-09-19 2023-10-31 潍坊石花化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4812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温高韧性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5023A (zh) * 2015-10-26 2015-12-16 太仓市双宇化纤有限公司 高强度热塑性聚酯/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457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透明耐热抗冲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10A (zh) * 2017-06-14 2017-09-15 合肥市旺友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防水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778A (zh) * 2017-11-21 2018-04-06 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型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058453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反应结合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8298875A (zh) * 2018-05-02 2018-07-2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329005A (zh) * 2018-03-02 2018-07-27 合肥欧仕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建筑防水材料
CN109251542A (zh) * 2018-08-16 2019-01-22 马鞍山市永固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较高延伸率的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283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山东国鸿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体改性沥青化学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44812A (zh) * 2013-12-31 2015-07-01 南京金杉汽车工程塑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低温高韧性改性聚丙烯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54570A (zh) * 2015-09-30 2017-04-0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高透明耐热抗冲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5023A (zh) * 2015-10-26 2015-12-16 太仓市双宇化纤有限公司 高强度热塑性聚酯/纳米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163910A (zh) * 2017-06-14 2017-09-15 合肥市旺友门窗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防水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0778A (zh) * 2017-11-21 2018-04-06 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抗菌型聚氨酯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8058453A (zh) * 2017-11-21 2018-05-22 广西武宣金牌防水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反应结合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及其生产方法
CN108329005A (zh) * 2018-03-02 2018-07-27 合肥欧仕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建筑防水材料
CN108298875A (zh) * 2018-05-02 2018-07-20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51542A (zh) * 2018-08-16 2019-01-22 马鞍山市永固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较高延伸率的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4283A (zh) * 2018-09-30 2020-04-07 山东国鸿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弹性体改性沥青化学耐根穿刺防水卷材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建筑防水材料公司编: "《建筑防水工作手册》", 30 September 1994,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孙炜 等: ""影子价格在市政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的应用"", 《科技信息》 *
胡宝祥等: "采用聚合物改善国产沥青路用性能的研究", 《华东公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70354A (zh) * 2023-09-19 2023-10-31 潍坊石花化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CN116970354B (zh) * 2023-09-19 2023-12-19 潍坊石花化工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高分子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50570A (zh) 一种建筑防水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6589650A (zh) 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66917A (zh) 一种单组份遇水发泡聚氨酯灌浆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7556661A (zh) 一种耐磨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73258A (zh) 以硼泥废渣为原料的复合型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00030B (zh) 慢回弹海绵用聚氨酯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64298A (zh) 一种生物降解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A2955388C (en)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stabilizing planting substrates comprising fine-particle peat
CN114854215B (zh) 一种生物降解农用地膜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7086A (zh) 一种环保型再生塑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10668B (zh) 聚氨酯鞋底用树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760287B (zh) 使用高温豆粕制备木材工业用大豆蛋白粉的方法
CN104370659A (zh) 一种硅胶复配的辣椒种植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30065A (zh) 一种高强度可降解包装袋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6893A (zh) 一种以氨纶废丝为原料的聚氨酯跑道及其制备方法
CN108117650A (zh) 一种聚己内酯接枝木质素的生物塑料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25960A (zh) 一种可生物降解农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359275A (zh) 一种简单的磷石膏改性方法
CN112646112B (zh) 生物基聚氨酯泡沫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00595B (zh) 一种环境友好型全生物可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33155A (zh) 一种稀土添加剂和含该添加剂的稀土过磷酸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69345B (zh) 一种具有肥料作用的高阻隔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8063262A (zh) 一种适应于高氮低磷低钾型复合肥用高粘凹凸棒土的制备方法
CN112125740B (zh) 有机-无机杂化包膜缓控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86141B (zh) 一种有机锌类橡胶加工助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