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9519A -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9519A
CN113149519A CN202110582646.5A CN202110582646A CN113149519A CN 113149519 A CN113149519 A CN 113149519A CN 202110582646 A CN202110582646 A CN 202110582646A CN 113149519 A CN113149519 A CN 113149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no
mixed raw
resin
finished panel
raw materi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826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9519B (zh
Inventor
肖云茂
刘春平
肖荣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tai Yiheyuan Deco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tai Yiheyuan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tai Yiheyuan Deco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tai Yiheyuan Deco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826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95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9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95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95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95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28Polysaccharid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04B26/285Cellulose or derivativ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6/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only organic binders, e.g. polymer or resin concrete
    • C04B26/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4B26/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4B26/18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54Substitutes for natural stone, artistic materials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20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 C04B2201/5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physical values for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 Press-Shaping Or Shaping Using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混合原料投入至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随后进行定型处理,再进入到保温箱;S2、制得毛坯料两面砂光,最后进入压面机两面压面,即得中间板材;S3、得到半成品面板;S4、切割成所需要的厚度得到成品面板;S5、将成品面板粘贴在中间板材的端面上,通过保压机进行保压,得到复合板材,进行抛光即得人造装饰石头。本发明成品面板的原料为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分散剂、抗氧化剂、透明层用耐酸钴液、过氧化环基铜与不饱和聚脂树脂,使得成品面板具有石头的光泽和表面肌理;中间板材与成品面板复合后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造石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装饰板选用石材会导致其成本高,价格昂贵,由于人造装饰石头板材的价格低廉,使用寿命高,使其在装修过程中应用广泛,人造石(又称"人造大理石")是一种复合材料,是用不饱和聚脂树脂与填料、颜料混合,加入少量引发剂,经过一定的加工程序制成的。在制造过程中加入不同的色料可制成具有色彩艳丽、光泽如玉酷似天然大理石的制品。因为人造石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阻燃性、不粘油、不渗污、抗菌防霉、耐磨、耐冲击、易保养、拼接无缝、任意造型等优点,人造装饰石头逐渐成为装修建材市场上的新宠。
但是现有的人造装饰石头板材的结构强度不够,耐冲击性较差,易破损,使用寿命不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将模具预热至30~40℃,随后将脱模剂均匀的喷到模具内,将混合好的第一混合原料投入至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随后挤出到模具中进行定型处理,再进入到保温箱,维持温度为170℃,时间为6min;
S2、取出,放入大吨位冷压机,加压压力为1000吨,加压时间为5min,使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排出,并将混合料压密实,形成毛坯料,再进入大型砂光机,两面砂光,最后进入压面机两面压面,即得中间板材;
S3、将混合均匀的第二混合原料,注入到模型中,待硬化后取出,得到半成品面板;
S4、将半成品面板放入温室蒸汽养护,保持温室温度50~80℃养护12小时;再从温室拿出来自然二次养护一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成所需要的厚度得到成品面板;
S5、将两块成品面板内端面均匀涂上胶水,然后将成品面板粘贴在中间板材的端面上,通过保压机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20~30min,得到复合板材,将复合板材输送到抛光机,抛光机粗细磨头依次对复合板材的表面进行抛光即得人造装饰石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45~21.45%的聚丙烯树脂、10.56~11.14%的石蜡、10.85~12.15%的氯化聚乙烯、6.78~7.12%的硅藻土、10.56~11.74%的氢氧化镁、5.68~5.92%的玻璃纤维、5.84~6.26%的植物纤维、1.64~1.96%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45~1.85%的纳米氧化锡锑、2.56~2.94%的纳米纤维素,其余为白云石。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25~52.15%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64~6.06%的分散剂、2.56~2.84%的纳米碳化硅粉、3.46~3.84%的纳米碳酸钙、5.45~5.95%的抗氧化剂、5.84~6.26%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46~5.84%的过氧化环基铜,其余为不饱和聚脂树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原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加热、搅拌和冷却,具体为:将第一混合原料添加到热混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20℃,维持120℃的温度5min,控制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200rpm,反应时间为90min,自然冷却后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为顺丁烯二酸树脂、反丁烯二酸树脂、四氢邻苯二甲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和烯丙基树脂按2∶1∶3∶2∶3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抗氧化剂为苯醌、对苯二酚、三甲基对苯二酚按2∶2∶1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白云石在使用前的处理方法为:将白云石破碎,然后置于700℃煅烧30min,取出,研磨成300目的粉末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95%的聚丙烯树脂、10.85%的石蜡、11.50%的氯化聚乙烯、6.95%的硅藻土、11.15%的氢氧化镁、5.80%的玻璃纤维、6.05%的植物纤维、1.80%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65%的纳米氧化锡锑、2.75%的纳米纤维素、20.55%的白云石;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70%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85%的分散剂、2.70%的纳米碳化硅粉、3.65%的纳米碳酸钙、5.70%的抗氧化剂、6.05%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65%的过氧化环基铜、18.70%的不饱和聚脂树脂。
进一步的,在对第二混合原料的混合处理过程中,将不同原料分时段依次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机械搅拌的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进一步的,在对第一混合原料进行混合处理时,先将聚丙烯树脂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在机械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匀速加入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纳米纤维素和白云石。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比较简单,本发明成品面板的原料为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分散剂、纳米碳化硅粉、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透明层用耐酸钴液、过氧化环基铜、不饱和聚脂树脂,使得成品面板具有石头的光泽和表面肌理;同时纳米碳化硅粉和纳米碳酸钙对面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面板材料的性能;
2、本发明中,中间板材的混合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白云石、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使得中间板材与成品面板复合后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同时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复配工作对中间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中间板的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将模具预热至40℃,随后将脱模剂均匀的喷到模具内,将混合好的第一混合原料投入至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随后挤出到模具中进行定型处理,再进入到保温箱,维持温度为170℃,时间为6min;
S2、取出,放入大吨位冷压机,加压压力为1000吨,加压时间为5min,使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排出,并将混合料压密实,形成毛坯料,再进入大型砂光机,两面砂光,最后进入压面机两面压面,即得中间板材;
S3、将混合均匀的第二混合原料,注入到模型中,待硬化后取出,得到半成品面板;
S4、将半成品面板放入温室蒸汽养护,保持温室温度75℃养护12小时;再从温室拿出来自然二次养护一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成所需要的厚度得到成品面板;
S5、将两块成品面板内端面均匀涂上胶水,然后将成品面板粘贴在中间板材的端面上,通过保压机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25min,得到复合板材,将复合板材输送到抛光机,抛光机粗细磨头依次对复合板材的表面进行抛光即得人造装饰石头。
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95%的聚丙烯树脂、10.85%的石蜡、11.50%的氯化聚乙烯、6.95%的硅藻土、11.15%的氢氧化镁、5.80%的玻璃纤维、6.05%的植物纤维、1.80%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65%的纳米氧化锡锑、2.75%的纳米纤维素、20.55%的白云石;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70%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85%的分散剂、2.70%的纳米碳化硅粉、3.65%的纳米碳酸钙、5.70%的抗氧化剂、6.05%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65%的过氧化环基铜、18.70%的不饱和聚脂树脂。
所述第一混合原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加热、搅拌和冷却,具体为:将第一混合原料添加到热混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20℃,维持120℃的温度5min,控制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200rpm,反应时间为90min,自然冷却后即可。
所述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为顺丁烯二酸树脂、反丁烯二酸树脂、四氢邻苯二甲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和烯丙基树脂按2∶1∶3∶2∶3混合而成。
所述抗氧化剂为苯醌、对苯二酚、三甲基对苯二酚按2∶2∶1混合而成。
所述白云石在使用前的处理方法为:将白云石破碎,然后置于700℃煅烧30min,取出,研磨成300目的粉末即可。
在对第二混合原料的混合处理过程中,将不同原料分时段依次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机械搅拌的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在对第一混合原料进行混合处理时,先将聚丙烯树脂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在机械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匀速加入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纳米纤维素和白云石。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45%的聚丙烯树脂、10.56%的石蜡、10.85%的氯化聚乙烯、6.78%的硅藻土、10.56%的氢氧化镁、5.68%的玻璃纤维、5.84%的植物纤维、1.64%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45%的纳米氧化锡锑、2.56%的纳米纤维素、23.63%的白云石;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25%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64%的分散剂、2.56%的纳米碳化硅粉、3.46%的纳米碳酸钙、5.45%的抗氧化剂、5.84%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46%的过氧化环基铜、20.34%的不饱和聚脂树脂。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2均不同的是,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1.45%的聚丙烯树脂、11.14%的石蜡、12.15%的氯化聚乙烯、7.12%的硅藻土、11.74%的氢氧化镁、5.92%的玻璃纤维、6.26%的植物纤维、1.96%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85%的纳米氧化锡锑、2.94%的纳米纤维素、17.47%的白云石;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2.15%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6.06%的分散剂、2.84%的纳米碳化硅粉、3.84%的纳米碳酸钙、5.95%的抗氧化剂、6.26%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84%的过氧化环基铜、17.06%的不饱和聚脂树脂。
分别取上述实施例1-3所制得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对照组一的人造装饰石头、对照组二的人造装饰石头、对照组三的人造装饰石头、对照组四的人造装饰石头和对照组五的人造装饰石头,对照组一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碳化硅粉,对照组二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碳酸钙,对照组三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钇稳定氧化锆,对照组四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氧化锡锑,对照组五的人造装饰石头与实施例相比无纳米纤维素,分八组分别测试三个实施例中制备的人造装饰石头以及五个对照组的人造装饰石头,每30个样品为一组,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表所示:
Figure BDA0003086589510000051
由上表可知,实施例一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比较简单,本发明成品面板的原料为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分散剂、纳米碳化硅粉、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透明层用耐酸钴液、过氧化环基铜、不饱和聚脂树脂,使得成品面板具有石头的光泽和表面肌理,纳米碳化硅粉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硬度高等特点,可有效加强面板的耐腐蚀、耐酸碱和耐磨性能,延长面板的使用寿命;纳米碳酸钙具有稳定性好,光泽度高,适应性强等优点,纳米碳酸钙在面板中具有空间立体结构、又有良好的分散性,具有良好的半补强作用,可作为颜料填充剂,具有细腻、均匀、白度高、光学性能好等优点,可有效加强面板的表面均匀性、耐磨性和稳定性;同时纳米碳化硅粉和纳米碳酸钙对面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面板材料的性能;中间板材的混合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白云石、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使得中间板材与成品面板复合后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纳米钇稳定氧化锆作为弥散相对中间板内部材料进行增强韧化,可有效增强中间板的韧性;纳米氧化锡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浅色透明性、良好的耐候性和稳定性,超好的隔热性能,在耐活性、热塑性、耐磨性、分散性、安全性等方面远好于其他抗静电材料,可有效加强中间板的隔热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纳米纤维素,具有精细的纳米结构、良好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热膨胀系数等优点,纳米纤维素还可通过凝胶化形成三维网络多孔结构,可有效加强中间板的韧性和稳定性,安全性能更佳;同时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复配工作对中间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中间板的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传统技术相比,该方法比较简单,本发明成品面板的原料为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分散剂、纳米碳化硅粉、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透明层用耐酸钴液、过氧化环基铜、不饱和聚脂树脂,使得成品面板具有石头的光泽和表面肌理;同时纳米碳化硅粉和纳米碳酸钙对面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面板材料的性能;中间板材的混合原料包括聚丙烯树脂、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白云石、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使得中间板材与成品面板复合后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耐磨损,使用寿命长;同时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和纳米纤维素复配工作对中间板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可有效加强中间板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S1、将模具预热至30~40℃,随后将脱模剂均匀的喷到模具内,将混合好的第一混合原料投入至挤出机进行熔融塑化,随后挤出到模具中进行定型处理,再进入到保温箱,维持温度为170℃,时间为6min;
S2、取出,放入大吨位冷压机,加压压力为1000吨,加压时间为5min,使混合料中的多余水分排出,并将混合料压密实,形成毛坯料,再进入大型砂光机,两面砂光,最后进入压面机两面压面,即得中间板材;
S3、将混合均匀的第二混合原料,注入到模型中,待硬化后取出,得到半成品面板;
S4、将半成品面板放入温室蒸汽养护,保持温室温度50~80℃养护12小时;再从温室拿出来自然二次养护一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切割成所需要的厚度得到成品面板;
S5、将两块成品面板内端面均匀涂上胶水,然后将成品面板粘贴在中间板材的端面上,通过保压机进行保压,保压时间为20~30min,得到复合板材,将复合板材输送到抛光机,抛光机粗细磨头依次对复合板材的表面进行抛光即得人造装饰石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45~21.45%的聚丙烯树脂、10.56~11.14%的石蜡、10.85~12.15%的氯化聚乙烯、6.78~7.12%的硅藻土、10.56~11.74%的氢氧化镁、5.68~5.92%的玻璃纤维、5.84~6.26%的植物纤维、1.64~1.96%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45~1.85%的纳米氧化锡锑、2.56~2.94%的纳米纤维素,其余为白云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25~52.15%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64~6.06%的分散剂、2.56~2.84%的纳米碳化硅粉、3.46~3.84%的纳米碳酸钙、5.45~5.95%的抗氧化剂、5.84~6.26%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46~5.84%的过氧化环基铜,其余为不饱和聚脂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原料在使用前需进行加热、搅拌和冷却,具体为:将第一混合原料添加到热混锅中,搅拌均匀后加热至120℃,维持120℃的温度5min,控制温度为80℃,搅拌速度为200rpm,反应时间为90min,自然冷却后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为顺丁烯二酸树脂、反丁烯二酸树脂、四氢邻苯二甲酸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和烯丙基树脂按2∶1∶3∶2∶3混合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化剂为苯醌、对苯二酚、三甲基对苯二酚按2∶2∶1混合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云石在使用前的处理方法为:将白云石破碎,然后置于700℃煅烧30min,取出,研磨成300目的粉末即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0.95%的聚丙烯树脂、10.85%的石蜡、11.50%的氯化聚乙烯、6.95%的硅藻土、11.15%的氢氧化镁、5.80%的玻璃纤维、6.05%的植物纤维、1.80%的纳米钇稳定氧化锆、1.65%的纳米氧化锡锑、2.75%的纳米纤维素、20.55%的白云石;所述第二混合原料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51.70%的不饱和的树脂化合物、5.85%的分散剂、2.70%的纳米碳化硅粉、3.65%的纳米碳酸钙、5.70%的抗氧化剂、6.05%的透明层用耐酸钴液、5.65%的过氧化环基铜、18.70%的不饱和聚脂树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二混合原料的混合处理过程中,将不同原料分时段依次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机械搅拌的同时进行超声波振荡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第一混合原料进行混合处理时,先将聚丙烯树脂加入到机械搅拌容器中,在机械搅拌的过程中,依次匀速加入石蜡、氯化聚乙烯、硅藻土、氢氧化镁、玻璃纤维、植物纤维、纳米钇稳定氧化锆、纳米氧化锡锑、纳米纤维素和白云石。
CN202110582646.5A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Active CN1131495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2646.5A CN113149519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82646.5A CN113149519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9519A true CN113149519A (zh) 2021-07-23
CN113149519B CN113149519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877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82646.5A Active CN113149519B (zh) 2021-05-27 2021-05-27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95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271A (zh) * 2022-02-15 2022-06-03 湖北永烨石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7116A (zh) * 2016-11-16 2017-03-15 李国军 高强度木塑复合板的制备工艺
CN111978030A (zh) * 2020-09-03 2020-11-24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抗裂人造石英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8680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东台市艺和园装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洞石的生产工艺
CN112624692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东台市艺和园装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仿石材自然风化面板材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97116A (zh) * 2016-11-16 2017-03-15 李国军 高强度木塑复合板的制备工艺
CN111978030A (zh) * 2020-09-03 2020-11-24 东莞环球经典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抗裂人造石英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18680A (zh) * 2020-11-02 2021-02-05 东台市艺和园装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洞石的生产工艺
CN112624692A (zh) * 2020-12-18 2021-04-09 东台市艺和园装饰品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仿石材自然风化面板材制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73271A (zh) * 2022-02-15 2022-06-03 湖北永烨石业有限公司 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9519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7805B (zh) 一种人造石英石及其制造工艺
CN104385106B (zh) 一种哑光效果的抛釉砖的生产方法
CN102532747A (zh) 一种聚氯乙烯装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49519B (zh) 一种人造装饰石头的生产方法
CN113372136B (zh) 无机人造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69067A (zh) 新型人造复合板材及制备方法
CN109231896A (zh) 一种人造大理石
CN109664395A (zh) 仿大理石花纹的石英石板材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41485B1 (ko) 인조석의제조방법
CN110452458A (zh) 一种pp装饰膜
Bera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ynthetic marble processing
CN105754198B (zh) 一种具有特殊表面效果的滚塑成型用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3283A (zh) 一种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
CN109293284A (zh) 一种高性能人造大理石
CN110670795B (zh) 一种石塑幕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KR940005535B1 (ko) 인조석 제조방법
CN111574156A (zh) 一种软瓷花岗岩及其一次成型方法
CN112720820A (zh) 一种人造流水纹装饰板材制作方法
CN109485303A (zh) 一种双色人造石英石及其制备方法
CN117362966A (zh) 一种增强反射性能的改性聚碳酸酯膜及其制备工艺
KR101540880B1 (ko) 인조석재용 착색된 비금속광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40879B1 (ko) 착색된 비금속 광물을 이용한 인조대리석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4409259A (zh) 一种钼尾矿复合微晶石板材
KR970001035B1 (ko) 경량세라믹 판넬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7327338A (zh) 一种消光防滑耐磨的共挤塑木地板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24200 Dingbao village, Tainan Town, Dongtai Ci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Xianye building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224200 Dingbao village, Tainan Town, Dongtai City,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Dongtai Yiheyuan Decoration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