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7640A - —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47640A
CN113147640A CN202110515590.1A CN202110515590A CN113147640A CN 113147640 A CN113147640 A CN 113147640A CN 202110515590 A CN202110515590 A CN 202110515590A CN 113147640 A CN113147640 A CN 113147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fixedly connected
automobile
air bag
protection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15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47640B (zh
Inventor
魏喜军
南子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ke Tianji Xinjiang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155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47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47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47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19/20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containing mainly gas or liquid, e.g. inflatable
    • B60R19/205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containing mainly gas or liquid, e.g. inflatable inflatable in the direction of an obstacle upon impending impact, e.g. using air ba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60Q9/008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4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imminent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using radar system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属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包括汽车本体和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所述汽车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急防护机构,所述汽车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盖,所述应急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充气组件、卡扣组件、十字固定板和四个遮挡组件,解决了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撞雷达也无法完全避免汽车碰撞,由于后方汽车速度过快,或由于后方汽车超车或者变道,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撞雷达感应传递信息之后没有时间进行反应避让,也会造成碰撞,且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没有对碰撞进行应急防护的功能,会对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内部乘坐者造成损伤,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的问题。

Description

—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城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环境恶化等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承受着不断恶化的交通的困扰,据有关部门调查,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每年损失大量的经济,解决交通问题的传统办法是修建或扩建道路,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日益减少,可供修建道路的空间也越来越少,在这种背景下,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系统地解决交通问题的思想就油然而生,这就是无人驾驶汽车发展的前提。
在对公路交通事故的分析显示,在司机、汽车、道路三个环节中,司机是可靠性最薄弱的环节,统计数据表明,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车祸是由于汽车司机反应不及时造成的,超过百分之六十五的车辆相撞属于追尾相撞,在追尾事故中,有百分之四十五是由于司机没有看清楚前方的车辆,百分之三十是发现有危险采取措施时己经太晚,事故无法避免了,高速公路上因为车速快反应时间短司机长时间驾驶产生疲劳会导致反应慢,遇到雨、雪、雾等天气时路面打滑能见度低,事故发生概率更高,因此无人汽车能够尽可能的避免事故的发生,而智能调节防撞雷达是无人汽车中重要的感应防撞配件,但是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撞雷达也无法完全避免汽车碰撞,由于后方汽车速度过快,或由于后方汽车超车或者变道,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撞雷达感应传递信息之后没有时间进行反应避让,也会造成碰撞,且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没有对碰撞进行应急防护的功能,会对无人驾驶汽车以及内部乘坐者造成损伤,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现有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撞雷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包括汽车本体和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所述汽车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急防护机构,所述汽车本体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盖;
所述应急防护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充气组件、卡扣组件、十字固定板和四个遮挡组件,所述固定支架的顶部与汽车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十字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的内壁,所述充气组件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所述充气组件固定于十字固定板的顶部,所述卡扣组件与充气组件配合使用,所述卡扣组件固定于十字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支架的四周均开设有出囊孔,所述遮挡组件活动连接于出囊孔的内部,所述遮挡组件与充气组件配合使用;
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包括记录器、信号增收器、电磁阀、雷达组、无线收发器、控制中心、方向盘、警示喇叭和存储模块,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记录器和雷达组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方向盘、警示喇叭和存储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雷达组的输出端与信号增收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增收器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收发器的输出端与控制中心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气组件包括气囊充气机、四个输气管、四个连接软管、四个气囊接头和四个防护气囊,所述气囊充气机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靠近气囊充气机的一侧与气囊充气机固定连通,所述电磁阀套设于输气管的表面,所述连接软管靠近输气管的一侧与输气管固定连通,所述连接软管远离气囊充气机一侧贯穿至固定支架的内部并与气囊接头固定连通,所述气囊接头安装于防护气囊的表面,所述防护气囊位于固定支架的内部,所述连接软管通过卡扣组件卡设在十字固定板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扣组件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卡扣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螺栓、弧形卡板和防护弧板,所述弧形卡板卡设在连接软管的表面,所述防护弧板的表面与弧形卡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弧板为柔性材质制成,所述弧形卡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十字固定板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遮挡组件包括遮挡板、两个紧固转轴和两个轴承,所述遮挡板位于出囊孔的内部,所述紧固转轴靠近遮挡板的一侧与遮挡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套设于紧固转轴的表面,所述轴承的表面与固定支架的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雷达组包括激光雷达、两个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两个第三雷达,所述第一雷达安装于汽车本体前侧的两侧,所述第二雷达安装于汽车本体的前侧,所述第三雷达安装于尾盖后侧的两侧,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汽车本体的顶部,所述激光雷达、第一雷达、第二雷达和第三雷达相配合使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汽车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激光雷达安装于支撑架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信号增收器安装于汽车本体顶部的后侧,所述记录器安装于汽车本体内部的顶部,所述存储模块为固态存储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的—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气囊充气机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气囊充气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表面与气囊充气机的内壁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雷达组,可以检测到汽车本体四周行驶车辆的距离,保证汽车本体行驶的安全性,安装在汽车本体正前方的第二雷达作为正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前方两侧的第一雷达,作为汽车本体正前方的两侧方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后方两侧的第三雷达,作为后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顶部的激光雷达,可以检测的距离更远,使汽车本体行驶的更加安全。
2、通过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能够使汽车本体在由于距离过近而没有时间反应避让时,能够对汽车本体的碰撞位置进行防护,以防止碰撞对汽车产生损坏和对汽车内部的乘坐者产生损伤,雷达组和记录器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汽车本体周边的行驶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且会相关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进行分析,当检测到周边的行驶的汽车与自己之间的行驶距离进入非安全行驶的距离时,控制中心会控制警示喇叭响起对周边的汽车进行警示,以防止周边行驶汽车的驾驶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意外的发生,且警示喇叭进行警示的同时,控制中心控制方向盘进行避让。
3、通过应急防护机构,当后方汽车速度过快,或由于周边行驶的汽车超车或者变道,汽车本体感应信息之后没有时间进行反应避让时,控制中心会控制气囊充气机运转,且相对应的电磁阀打开,气囊充气机把气体输送至相对用的输气管内部,经过输气管进入连接软管,且经过连接软管进入气囊接头,且经过气囊接头进入防护气囊中进行充气,防护气囊膨胀挤压遮挡板进行翻转,从而膨胀至固定支架的外侧对即将碰撞的位置进行防护,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汽车碰撞而造成的损失。
4、通过卡扣组件,连接软管通过弧形卡板和固定螺栓固定在十字固定板的顶部,从而实现了对连接软管进行定位的作用,通过防护弧板,有效的实现了对连接软管进行防护的作用,防止了弧形卡板对连接软管造成损坏。
5.本发明的防护气囊设置在前、后保险杠与汽车内部结构之间,以及左右侧汽车外壳与汽车内部结构之间,能够有效的防止碰撞对汽车内部结构造成的损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尾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应急防护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遮挡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充气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卡扣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中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图。
图中标号:1、汽车本体;2、应急防护机构;201、固定支架;202、充气组件;2021、气囊充气机;2022、输气管;2023、连接软管;2024、气囊接头;2025、防护气囊;203、卡扣组件;2031、固定螺栓;2032、弧形卡板;2033、防护弧板;204、十字固定板;205、遮挡组件;2051、遮挡板;2052、紧固转轴;2053、轴承;3、记录器;4、支撑架;5、激光雷达;6、信号增收器;7、尾盖;8、第一雷达;9、第二雷达;10、第三雷达;11、电磁阀;12、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13、雷达组;14、无线收发器;15、控制中心;16、方向盘;17、警示喇叭;18、存储模块;19、出囊孔;20、密封圈;21、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8所示,—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包括汽车本体1和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12,汽车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急防护机构2,汽车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盖7;
应急防护机构2包括固定支架201、充气组件202、卡扣组件203、十字固定板204和四个遮挡组件205,固定支架201的顶部与汽车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十字固定板204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201的内壁,充气组件202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11,充气组件202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卡扣组件203与充气组件202配合使用,卡扣组件203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支架201的四周均开设有出囊孔19,遮挡组件205活动连接于出囊孔19的内部,遮挡组件205与充气组件202配合使用;
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12包括记录器3、信号增收器6、电磁阀11、雷达组13、无线收发器14、控制中心15、方向盘16、警示喇叭17和存储模块18,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分别与记录器3和雷达组13双向电性连接,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1、方向盘16、警示喇叭17和存储模块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雷达组13的输出端与信号增收器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信号增收器6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1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收发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中心1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在本实例中,充气组件202包括气囊充气机2021、四个输气管2022、四个连接软管2023、四个气囊接头2024和四个防护气囊2025,气囊充气机2021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连接,输气管2022靠近气囊充气机2021的一侧与气囊充气机2021固定连通,电磁阀11套设于输气管2022的表面,连接软管2023靠近输气管2022的一侧与输气管2022固定连通,连接软管2023远离气囊充气机2021一侧贯穿至固定支架201的内部并与气囊接头2024固定连通,气囊接头2024安装于防护气囊2025的表面,防护气囊2025位于固定支架201的内部,连接软管2023通过卡扣组件203卡设在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通过充气组件202,当后方汽车速度过快,或由于周边行驶的汽车超车或者变道,汽车本体1感应信息之后没有时间进行反应避让时,控制中心15会控制气囊充气机2021运转,且相对应的电磁阀11打开,气囊充气机2021把气体输送至相对用的输气管2022内部,经过输气管2022进入连接软管2023,且经过连接软管2023进入气囊接头2024,且经过气囊接头2024进入防护气囊2025中进行充气,防护气囊2025膨胀挤压遮挡板2051进行翻转,从而膨胀至固定支架201的外侧对即将碰撞的位置进行防护,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汽车碰撞而造成的损失。
在本实例中,卡扣组件203的数量为若干个,卡扣组件203包括两个固定螺栓2031、弧形卡板2032和防护弧板2033,弧形卡板2032卡设在连接软管2023的表面,防护弧板2033的表面与弧形卡板2032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弧板2033为柔性材质制成,弧形卡板2032通过固定螺栓2031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通过卡扣组件203,连接软管2023通过弧形卡板2032和固定螺栓2031固定在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从而实现了对连接软管2023进行定位的作用,通过防护弧板2033,有效的实现了对连接软管2023进行防护的作用,防止了弧形卡板2032对连接软管2023造成损坏。
在本实例中,遮挡组件205包括遮挡板2051、两个紧固转轴2052和两个轴承2053,遮挡板2051位于出囊孔19的内部,紧固转轴2052靠近遮挡板2051的一侧与遮挡板2051固定连接,轴承2053套设于紧固转轴2052的表面,轴承2053的表面与固定支架20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遮挡组件205,遮挡组件205能够对出囊孔19进行遮挡,防止异物通过出囊孔19进入固定支架201的内部对防护气囊2025造成损坏,且当气囊充气时,遮挡组件205中的遮挡板2051能够以紧固转轴2052为圆心进行转动,使防护气囊2025通过出囊孔19运动出对即将碰撞的位置进行防护。
在本实例中,雷达组13包括激光雷达5、两个第一雷达8、第二雷达9和两个第三雷达10,第一雷达8安装于汽车本体1前侧的两侧,第二雷达9安装于汽车本体1的前侧,第三雷达10安装于尾盖7后侧的两侧,激光雷达5安装于汽车本体1的顶部,激光雷达5、第一雷达8、第二雷达9和第三雷达10相配合使用,通过雷达组13,可以检测到汽车本体1四周行驶车辆的距离,保证汽车本体1行驶的安全性,安装在汽车本体1正前方的第二雷达9作为正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前方两侧的第一雷达8,作为汽车本体1正前方的两侧方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后方两侧的第三雷达10,作为后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顶部的激光雷达5,可以检测的距离更远,使汽车本体1行驶的更加安全。
在本实例中,汽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激光雷达5安装于支撑架4的顶部,通过支撑架4,有效的实现了对激光雷达5进行支撑固定的作用,激光雷达5安装在汽车本体1的顶部,能够更全面的监测到汽车本体1周边的行驶环境,使汽车本体1行驶的更加安全。
在本实例中,信号增收器6安装于汽车本体1顶部的后侧,记录器3安装于汽车本体1内部的顶部,存储模块18为固态存储器,通过信号增收器6,有效的实现了增收信号的作用,通过记录器3,能够对汽车本体1在行驶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记录,通过固态存储器,能够对汽车本体1行驶中的数据进行存储,从而方便使用者后续进行查看。
在本实例中,气囊充气机2021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气囊充气机20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支撑块21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连接,输气管2022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20,密封圈20的表面与气囊充气机202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块21,有效的实现了对气囊充气机2021进行支撑固定的作用,通过密封圈20,有效的实现了对输气管2022与气囊充气机2021之间的连接位置进行密封的作用,防止了气体从二者之间的连接处泄漏,增加了防护气囊2025充气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为—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首先,通过雷达组13,可以检测到汽车本体1四周行驶车辆的距离,保证汽车本体1行驶的安全性,安装在汽车本体1正前方的第二雷达9作为正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前方两侧的第一雷达8,作为汽车本体1正前方的两侧方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后方两侧的第三雷达10,作为后向防撞使用,同时安装在汽车本体1顶部的激光雷达5,可以检测的距离更远,使汽车本体1行驶的更加安全,当汽车本体1在由于距离过近而没有时间反应避让时,能够对汽车本体1的碰撞位置进行防护,以防止碰撞对汽车产生损坏和对汽车内部的乘坐者产生损伤,雷达组13和记录器3的配合使用,能够对汽车本体1周边的行驶环境进行实时的监测,且会相关的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15进行分析,当检测到周边的行驶的汽车与自己之间的行驶距离进入非安全行驶的距离时,控制中心15会控制警示喇叭17响起对周边的汽车进行警示,以防止周边行驶汽车的驾驶员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意外的发生,且警示喇叭17进行警示的同时,控制中心15控制方向盘16进行避让,当后方汽车速度过快,或由于汽车本体1超车或者变道,汽车本体1感应信息之后没有时间进行反应避让时,控制中心15会控制气囊充气机2021运转,且相对应的电磁阀11打开,气囊充气机2021把气体输送至相对用的输气管2022内部,经过输气管2022进入连接软管2023,且经过连接软管2023进入气囊接头2024,且经过气囊接头2024进入防护气囊2025中进行充气,防护气囊2025膨胀挤压遮挡板2051进行翻转,从而膨胀至固定支架201的外侧对即将碰撞的位置进行防护,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汽车碰撞而造成的损失,降低了乘坐者受伤的概率,安全性高。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包括汽车本体(1)和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12),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应急防护机构(2),所述汽车本体(1)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尾盖(7);
智能调节防撞防护系统(12)的结构为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分别与记录器(3)和雷达组(13)双向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分别与电磁阀(11)、方向盘(16)、警示喇叭(17)和存储模块(18)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雷达组(13)的输出端与信号增收器(6)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信号增收器(6)的输出端与无线收发器(14)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无线收发器(14)的输出端与控制中心(15)的输入端单向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防护机构(2)的结构为固定支架(201)的顶部与汽车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十字固定板(204)固定连接于固定支架(201)的内壁,充气组件(202)的表面套设有电磁阀(11),所述充气组件(202)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卡扣组件(203)与充气组件(202)配合使用,所述卡扣组件(203)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支架(201)的四周均开设有出囊孔(19),遮挡组件(205)活动连接于出囊孔(19)的内部,所述遮挡组件(205)与充气组件(202)配合使用;
所述充气组件(202)的结构为气囊充气机(2021)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连接,输气管(2022)靠近气囊充气机(2021)的一侧与气囊充气机(2021)固定连通,电磁阀(11)套设于输气管(2022)的表面,连接软管(2023)靠近输气管(2022)的一侧与输气管(2022)固定连通,所述连接软管(2023)远离气囊充气机(2021)一侧贯穿至固定支架(201)的内部并与气囊接头(2024)固定连通,气囊接头(2024)安装于防护气囊(2025)的表面,防护气囊(2025)位于固定支架(201)的内部,所述连接软管(2023)通过卡扣组件(203)卡设在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组件(203)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卡扣组件(203)的结构为弧形卡板(2032)卡设在连接软管(2023)的表面,防护弧板(2033)的表面与弧形卡板(2032)的内壁固定连接,防护弧板(2033)为柔性材质制成,弧形卡板(2032)通过固定螺栓(2031)固定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组件(205)的结构为遮挡板(2051)位于出囊孔(19)的内部,紧固转轴(2052)靠近遮挡板(2051)的一侧与遮挡板(2051)固定连接,轴承(2053)套设于紧固转轴(2052)的表面,轴承(2053)的表面与固定支架(201)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组(13)的结构为第一雷达(8)安装于汽车本体(1)前侧的两侧,第二雷达(9)安装于汽车本体(1)的前侧,第三雷达(10)安装于尾盖(7)后侧的两侧,激光雷达(5)安装于汽车本体(1)的顶部,激光雷达(5)、第一雷达(8)、第二雷达(9)和第三雷达(10)相配合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激光雷达(5)安装于支撑架(4)的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增收器(6)安装于汽车本体(1)顶部的后侧,所述记录器(3)安装于汽车本体(1)内部的顶部,所述存储模块(18)为固态存储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充气机(2021)的输入端与控制中心(15)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所述气囊充气机(20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21),所述支撑块(21)的底部与十字固定板(20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输气管(2022)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圈(20),所述密封圈(20)的表面与气囊充气机(2021)的内壁固定连接。
CN202110515590.1A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Active CN113147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590.1A CN113147640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15590.1A CN113147640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640A true CN113147640A (zh) 2021-07-23
CN113147640B CN113147640B (zh) 2022-09-27

Family

ID=76874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15590.1A Active CN113147640B (zh) 2021-05-12 2021-05-12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4764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193A1 (en) * 2005-12-21 2007-06-28 A-Hamid Hakki Safety pre-impact deceler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JP2009073207A (ja) * 2007-09-18 2009-04-09 Fujitsu Ten Ltd エアバッグ制御装置及び乗員保護システム
CN202106856U (zh) * 2011-03-29 2012-01-11 韩瀚 汽车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CN107310473A (zh) * 2017-05-31 2017-11-03 南通不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碰撞系统
CN109204207A (zh) * 2018-10-25 2019-01-15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CN109229046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45193A1 (en) * 2005-12-21 2007-06-28 A-Hamid Hakki Safety pre-impact decelera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JP2009073207A (ja) * 2007-09-18 2009-04-09 Fujitsu Ten Ltd エアバッグ制御装置及び乗員保護システム
CN202106856U (zh) * 2011-03-29 2012-01-11 韩瀚 汽车智能安全防护系统
CN107310473A (zh) * 2017-05-31 2017-11-03 南通不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碰撞系统
CN109229046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防汽车碰撞装置
CN109204207A (zh) * 2018-10-25 2019-01-15 河北农业大学 一种汽车被动安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47640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93873U (zh) 一种汽车防追尾控制装置
Trucks European accident research and safety report 2mi3
CN105644564A (zh) 一种汽车侧向主动避撞安全性判断方法
CN104340117A (zh) 车用防碰撞雷达系统
CN106427541B (zh) 包括可膨胀部件的燃料箱总成
CN103253259B (zh) 一种制动故障外部报警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299452A (zh) 一种车辆碰撞预警系统及其预警方法
CN106448190A (zh) 高速公路自车周围车流量实时监测预警装置及方法
CN201703340U (zh) 汽车防追尾装置
CN107826103A (zh) 一种防止汽车碰撞的方法
CN113147640B (zh) 一种无人驾驶汽车智能调节防护系统
CN204264127U (zh) 卡车主动防撞装置
US20220396196A1 (en) Slow moving vehicle warning light
CN205899015U (zh) 一种基于毫米雷达波的汽车行驶变道防撞预警系统
CN104691481A (zh) 一种汽车外气囊系统
CN202827443U (zh) 防止钻入卡车尾部的提醒装置
CN115230685A (zh) 一种车辆碰撞保护控制方法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CN110775000A (zh) 机动车紧急自动逃生系统
CN112758007A (zh) 一种汽车防追尾碰撞预警提示系统
CN111231949A (zh) 一种针对暴雨浓雾天气旁道车辆的防碰撞系统及方法
CN201065117Y (zh) 机动车防撞装置
CN216508243U (zh) 一种道路施工机械车辆作业防撞报警装置
CN204184345U (zh) 带方向盘转角器的汽车主动防撞装置
US20130271291A1 (en) Method of alerting an operator of a vehicle of a hazardous condition
CN204567424U (zh) 一种提醒驾驶员安全距离的辅助驾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07

Address after: 834000 No. 4980-1-1, Jinxi Third Street, Baijiantan District, Karamay City,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 104

Applicant after: Zhongke Tianji (Xinjiang) Aerospace Inform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000 1st floor, No.28, Nanye baheng Road, Nanling, Taihe Town,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ei Xiju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