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43002A - 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43002A CN113143002A CN202010015172.1A CN202010015172A CN113143002A CN 113143002 A CN113143002 A CN 113143002A CN 202010015172 A CN202010015172 A CN 202010015172A CN 113143002 A CN113143002 A CN 1131430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upler
- electrode
- pot
- cooking apparatus
-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9—Safety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6—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built-in heating mea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内锅组件;第一耦合器,设置在内锅组件上;外锅,外锅上具有安装腔,内锅组件可移除地设置在安装腔中;对位件,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另一个上,对位件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在容纳槽内;第二耦合器,设置在外锅上,第二耦合器被配置为适于与第一耦合器相插接。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上的第一耦合器和外锅上的第二耦合器相插接,实现烹饪设备的通电,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内锅底部集成发热管的电压力锅,需设置上下耦合器以实现内锅与煲体连接通电,实际使用中,上下耦合器存在对位不准的情况,当放入内锅时,上耦合器会撞在下耦合器的其他位置,使得上下耦合器不能电连,同时,上耦合器撞击下耦合器,会造成上下耦合器的破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内锅组件;第一耦合器,设置在内锅组件上;外锅,外锅上具有安装腔,内锅组件可移除地设置在安装腔中;对位件,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另一个上,对位件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在容纳槽内;第二耦合器,设置在外锅上,第二耦合器被配置为适于与第一耦合器相插接。
本发明提出的烹饪设备包括内锅组件、第一耦合器、对位件、外锅、容纳槽和第二耦合器,外锅上设置有安装腔,内锅组件可移出地设置于安装腔中,对位件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的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设置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另一个上,且对位件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在容纳槽内,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上的第一耦合器和外锅上的第二耦合器相插接,实现烹饪设备的通电,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通过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一个上设置对位件,在内锅组件和外锅中的另一个上设置容纳槽,在将内锅组件放置到外锅中进行加热时,通过将对位件放置于容纳槽中实现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使得设置与内锅组件上的第一耦合器与设置于外锅上的第二耦合器插接到位,无需在放置内锅组件时刻意判断第一耦合器是否与第二耦合器插接到位,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位件包括把手,把手的数量为多个;容纳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凹槽被构造为由外锅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第一凹槽与把手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位件包括多个把手,容纳槽包括与把手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使得通过将把手放置在第一凹槽中即可实现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并且,把手还具有便于拿取内锅组件的作用,具体地,把手优选由隔热材料或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制成,可避免内锅组件的热量传递到把手上,通过设置把手可在烹饪结束后直接提起内锅组件,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进一步地,第一凹槽被构造为由外锅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使得第一凹槽易于加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便于用户将把手从第一凹槽中提起,进一步地,设置第一凹槽与把手相适配,使得把手放置在第一凹槽中的操作简单,简化了用户拿取及放置内锅组件的操作步骤,通过设置把手与第一凹槽相配合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位件还包括:凸块,凸块设置在内锅组件的底部和安装腔的底壁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在内锅组件的底部和安装腔的底壁中的另一个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位件还包括凸块,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凹槽,使得通过将凸块放置在第二凹槽中即可进一步地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凸块与第二凹槽相配合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在把手与第一凹槽的间隙较大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具体地,凸块可以设置在内锅组件的外底壁上,第二凹槽可以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或凸块可以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第二凹槽可以设置在内锅组件的外底壁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对位件包括凸块,设置在内锅组件的底部,凸块的数量为多个;容纳槽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凹槽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容纳槽与凸块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位件包括多个凸块,容纳槽包括第二凹槽,使得通过将凸块放置在第二凹槽中即可实现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凸块与第二凹槽相配合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保证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外锅的底壁包括外周侧的台阶面和中部的下沉台阶,下沉台阶的侧壁凹陷形成第二凹槽;内锅组件的底壁的形状与外锅的底壁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内锅组件嵌入外锅内;其中,凸块与内锅组件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台阶面的半径,以使凸块能够支撑在台阶面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设置外锅的底壁包括外周侧的台阶面和中部的下沉台阶,下沉台阶的侧壁凹陷形成第二凹槽,内锅组件的底壁形状与外锅的底壁的形状相适配,两者的形状相仿,保证内锅组件嵌入到外锅的内部,保证内锅组件与外锅配合使用;其中,凸块与内锅组件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台阶面的半径,以使凸块能够支撑在台阶面上,也即,当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对位不准时,凸块与第二凹槽的对位不准,在将内锅组件放入到容纳腔中时,凸块抵接在台阶面上,内锅组件不能放入,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分离,避免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碰撞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内锅组件放入外锅时,当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的对位准确时,凸块插入第二凹槽,内锅组件顺利放入外锅,第一耦合器插入第二耦合器实现通电连接。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凸块位于第二凹槽中的情况下,凸块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2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凸块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2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凸块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径向间隙过大,保证了凸块相对第二凹槽的径向方向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组件径向移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对位不准,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凸块与第二凹槽之间的径向间隙过小,便于内锅组件放置到外锅中,同时也可以避免内锅组件在放置或取出外锅过程中,由于碰撞对凸块和第二凹槽造成磨损,提高烹饪设备的耐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两者之一包括多个电极针,另一者包括多个电极槽,内锅组件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电极针插入电极槽中以实现通电。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两者之一包括多个电极针,另一者包括多个电极槽,内锅组件在对位件放置于容纳槽中时,电极针插入电极槽中以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插接到位,从而通过第二耦合器与第一耦合器的配合能够保证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并且,通过设置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两者之一包括多个电极针,另一者包括多个电极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环状电极在清洗内锅时沾水后,每圈电极间导电的风险高的问题,从而能够降低清洗内锅后电极间导电造成安全事故的风险。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电极针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多个电极针成对存在,每对电极针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多个电极槽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多个电极槽成对存在,每对电极槽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多个电极针与多个电极槽一一对应。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电极针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并成对存在,且每对电极针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针不必加以区分,多个电极槽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并成对存在,且每对电极槽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槽不必加以区分,其中,多个电极针与多个电极槽一一对应,由于多个电极针和多个电极槽成对且对称的设置,使把手和第一凹槽相配合时,不必区分左右,也即内锅组件正常放置于外锅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中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连接通电,无需刻意对位,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保证烹饪设备的工作,提升用户操控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基于对位件包括把手的情况下,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对称地设置在内锅组件的两侧;或基于对位件包括凸块的情况下,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沿内锅组件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布。
在该技术方案中,基于对位件包括把手的情况下,进一步限定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把手对称设置在内锅组件的两侧,也即,在内锅组件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便于用户从两侧提起内锅组件,方便内锅组件的拿取,并且,使把手和第一凹槽相配合时,不必区分左右,也即内锅组件正常放置于外锅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中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连接通电,无需刻意对位,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或基于对位件包括凸块的情况下,进一步限定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沿内锅组件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布,也即,在内锅组件的底壁上沿内锅组件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使得凸块和第二凹槽相配合时,不必区分左右,也即内锅组件正常放置于外锅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中均可使得凸块位于第二凹槽中,无需刻意对位,便于将内锅组件准确地安装到外锅中,保证烹饪设备的工作,提升用户操控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电极针分布在第一圆周上,多个电极槽分布在第二圆周上,第一圆周与第二圆周的直径相等;或多个电极针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周上,多个电极槽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二圆周上,多个第一圆周的直径与多个第二圆周的直径一一对应相等。
在该技术方案中,多个电极针分布在第一圆周上,也即,多个电极针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多个电极槽分布在第二圆周上,也即,多个电极槽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第一圆周与第二圆周的直径相等,可以实现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即可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上的第一耦合器的电极针和外锅上的第二耦合器的电极槽能够相接触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了内锅正常放置于外锅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中,即无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连接通电,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或多个电极针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周上,由于多个电极针成对存在,仅需保证每对电极针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即可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针不必加以区分;多个电极槽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二圆周上,由于多个电极槽成对存在,仅需保证每对电极槽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即可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槽不必加以区分;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圆周的直径与多个第二圆周的直径一一对应相等,可以实现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即可对内锅组件和外锅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上的第一耦合器的电极针和外锅上的第二耦合器的电极槽能够相接触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了内锅正常放置于外锅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中,即无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和第二耦合器的连接通电,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极,第一接地电极位于多个电极针的分布圆周的中心;第二耦合器还包括:第二接地电极,第二接地电极位于多个电极槽的分布圆周的中心;其中,在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相插接的情况下,第一接地电极与第二接地电极相抵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耦合器上设置第一接地电极,第二耦合器上设置第二接地电极,并将第一接地电极设置在多个电极针的分布圆周的中心,第二接地电极设置在多个电极槽的分布圆周的中心,使得第一耦合器无论从哪个方向插入第二耦合器均可使得第一接地电极与第二接地电极相接触,也即,通过将把手放置于容纳槽中也能够实现第一接地电极与第二接地电极相抵接,无需刻意对位,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插接到位,且通过设置第一接地电极和第二接地电极,能够提升烹饪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2mm至6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2mm至6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过大,保证了当把手放置于第一凹槽中时,把手相对第一凹槽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组件周向转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对位不准。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过小,可以避免把手放置于第一凹槽中时由于碰撞而对把手和第一凹槽造成磨损,进而延长了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内锅组件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6mm。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内锅组件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6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内锅组件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过大,保证了内锅组件相对外锅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径向移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对位不准,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内锅组件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过小,可以避免内锅组件在放置或取出外锅过程中,由于碰撞对内锅组件和安装腔造成磨损,提高烹饪设备的耐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安装结构,设置在外锅的底壁上,第二耦合器位于安装结构处,安装结构被配置为适于支撑第二耦合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外锅上设有安装结构,第二耦合器位于安装结构处且安装结构能够支撑第二耦合器,对第二耦合器的组装进行限位、固定及支撑,可保证第二耦合器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耦合器的组装简单,并能保证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插接到位,实现烹饪设备内部结构安放有序,不会出现结构干涉的情况,并且,避免第二耦合器受到内锅向下压合的冲击力时而向下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可以为与外锅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能够提高外锅与安装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外锅与安装结构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将外锅与安装结构设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提高了烹饪设备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烹饪设备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孔,设置在外锅的底壁上;挡筋,设置在安装孔的外周,挡筋凸出设置在外锅的底壁上,挡筋支撑第二耦合器;定位凸台,凸出设置在挡筋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外锅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的外周设置挡筋,挡筋凸出设置在外锅的底壁上,挡筋能够支撑第二耦合器,使得第二耦合器通过挡筋固定在外锅上,挡筋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够简化外锅的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挡筋的高度可以为0.5mm至5mm,在该范围内,挡筋的高度合适,既便于挡筋以及外锅的加工生产,又能确保挡筋能够对第二耦合器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
另外,在挡筋上设有定位凸台,有效防止第二耦合器在外锅上转动,确保第二耦合器的安装稳固。进一步地,定位凸台的高度可以为1mm至10mm,在该范围内,定位凸台的高度合适,便于定位凸台以及外锅的加工生产,提升生成效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耦合器包括:耦合器壳体;卡扣,设置在耦合器壳体上,卡扣穿过安装孔扣合在外锅的底壁外侧;支撑部,设置在耦合器壳体的外周壁上,支撑部与挡筋相抵接,支撑部上设有沿第二耦合器的轴向方向贯穿支撑部的缺口,定位凸台位于缺口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耦合器包括耦合器壳体、卡扣及支撑部,卡扣设置在耦合器壳体上,在安装第二耦合器时,卡扣由安装腔内部穿过设置在外锅底壁上的安装孔扣合在外锅的底壁外侧,也即,第二耦合器由上至下安装在外锅上,使得第二耦合器的安装方便。进一步地,在耦合器壳体的外周壁上设有支撑部,支撑部与挡筋相抵接,也即,挡筋位于支撑部的下方起到支撑支撑部的作用,进而挡筋被夹设在第二耦合器的支撑部和卡扣之间,从而通过支撑部和卡扣与挡筋的配合实现第二耦合器的安装。
另外,支撑部上设有沿第二耦合器的轴向方向贯穿支撑部的缺口,在挡筋上设有定位凸台,在第二耦合器组装到外锅上时,定位凸台位于缺口中,从而起到防止第二耦合器在外锅上转动的作用,确保第二耦合器的安装稳固。
进一步地,支撑部的高度可以为1mm至10mm,在该范围内,支撑部的高度合适,既便于支撑部以及耦合器壳体的加工生产,又能确保支撑部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内锅对第二耦合器的压力而不易断裂、破损,从而与挡筋配合起到支撑第二耦合器的作用。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加热件,设置在内锅的底壁上;底罩,设置在内锅的底部,并与内锅相连接,凸块设置在底罩上,内锅的底壁和底罩共同围合成密封腔体,加热件设置于密封腔体内,并与第一耦合器电连接,第一耦合器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腔体的内部。
在该技术方案中,底罩设置于内锅的底部,以使得内锅的底壁、底罩围合成密封腔体;凸块设置在底罩上,便于凸块的加工,加热件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加热件与第一耦合器电连接,在内锅使用过程中,第一耦合器与第二耦合器配合使用,进而为加热件供电,加热件工作产生热量,对烹饪腔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第一耦合器的部分结构位于密封腔体内,内锅的电器元件同样位于该密封腔体内。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内锅包括:锅本体;底板,设置于锅本体与加热件之间,加热件和第一耦合器分别与底板相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锅本体与加热件之间设置有底板,且加热件和第一耦合器均设置于底板上。一方面,底板可避免加热件和第一耦合器直接与锅本体连接,避免加热件和第一耦合器的连接工艺对锅本体造成损害,并降低加热件和第一耦合器的连接难度;另一方面,底板可避免加热件与锅本体直接接触,使得加热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底板传递至锅本体,保证锅本体底部均匀受热,保证烹饪效果。
具体地,锅本体采用不锈钢内锅,底板采用铝制底板。底板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在锅本体上;第一耦合器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传感器,设置在内锅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耦合器上,压板被配置为适于固定传感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传感器设置在内锅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耦合器上,并被配置为适于固定传感器,具体地,传感器可以为温度传感器,通过压板对传感器施加压力,使得传感器与内锅组件相贴合,可以保证传感器与内锅组件接触牢固、贴合紧密,进而保证内锅组件内部介质的温度可以快速、准确的传递到传感器,使得传感器可以准确测温,提高产品的性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固定柱,设置在底板上,固定柱由底板的底壁向下延伸;固定孔,设置在第一耦合器上,固定柱插设在固定孔中;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固定柱相连接,以连接第一耦合器和底板。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底板上设有由底板的底壁向下延伸的固定柱,在第一耦合器上设有固定孔,固定柱插设在固定孔中,连接件穿过固定孔与固定柱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耦合器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底板上,既能够使得第一耦合器与底板之间的连接稳固,又便于第一耦合器的安装及拆卸。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提及的“烹饪设备”可包含任何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能够对食物进行烹饪处理的烹饪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压力锅、电饭煲。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外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外锅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第二耦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爆炸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外锅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内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爆炸图;
图1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又一部分爆炸图;
图1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所示实施例的烹饪设备在D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17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内锅组件,102第一耦合器,104把手,105凸块,106外锅,107台阶面,108第一凹槽,109第二凹槽,110第二耦合器,112电极针(1121电极针A,1122电极针B,1123电极针C,1124电极针D),114电极槽(1141电极槽a,1142电极槽b,1143电极槽c,1144电极槽d),116第一接地电极,118第二接地电极,120挡筋,122定位凸台,124卡扣,126支撑部,128加热件,200底罩,202底板,204传感器,206固定柱,208固定孔,226安装孔,228安装结构,230耦合器壳体,232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烹饪设备。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内锅组件100、第一耦合器102、对位件、外锅106、容纳槽和第二耦合器110。
具体地,外锅106上设置有安装腔,内锅组件100可移除地设置于安装腔中,对位件设置在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设置在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中的另一个上,且对位件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在容纳槽内,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100上的第一耦合器102和外锅106上的第二耦合器110相插接,实现烹饪设备的通电,便于将内锅组件100准确地安装到外锅106中。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通过在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中的一个上设置对位件,在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中的另一个上设置容纳槽,在将内锅组件100放置到外锅106中进行加热时,通过将对位件放置于容纳槽中实现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使得设置与内锅组件100上的第一耦合器102与设置于外锅106上的第二耦合器110插接到位,无需在放置内锅组件100时刻意判断第一耦合器102是否与第二耦合器110插接到位,便于将内锅组件100准确地安装到外锅106中,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对位件包括两个把手104,容纳槽包括与把手104相适配的第一凹槽108,两个把手104对称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两侧,也即,在内锅组件100的外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把手104,使得通过将把手104放置在第一凹槽108中即可实现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并且,把手104还具有便于拿取内锅组件100的作用,具体地,把手104优选由隔热材料或导热性能较差的材料制成,可避免内锅组件100的热量传递到把手上,通过设置把手104可在烹饪结束后直接提起内锅组件100,减少了用户等待的时间;进一步地,第一凹槽108被构造为由外锅106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使得第一凹槽108易于加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便于用户将把手104从第一凹槽108中提起,进一步地,设置第一凹槽108与把手104相适配,使得把手104放置在第一凹槽108中的操作简单,简化了用户拿取及放置内锅组件100的操作步骤,通过设置把手104与第一凹槽108相配合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保证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图11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限定第一凹槽108的槽壁与把手104的边沿之间的距离为L,L的取值范围为0.2mm至6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第一凹槽108的槽壁与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过大,保证了当把手104放置于第一凹槽108中时,把手104相对第一凹槽108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组件100周向转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对位不准。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第一凹槽108的槽壁与把手104的边沿之间的距离过小,可以避免把手104放置于第一凹槽108中时由于碰撞而对把手104和第一凹槽108造成磨损,进而延长了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对位件还包括:凸块105,凸块105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底部和安装腔的底壁中的一个上;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凹槽109,第二凹槽109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底部和安装腔的底壁中的另一个上。
在该实施例中,对位件还包括凸块105,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凹槽109,使得通过将凸块105放置在第二凹槽109中即可进一步地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相配合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在把手104与第一凹槽108的间隙较大的情况下进一步保证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具体地,凸块105可以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外底壁上,第二凹槽109可以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或凸块105可以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第二凹槽109可以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外底壁上。
实施例四
如图12至图17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对位件包括凸块105,设置在内锅组件100的底部,凸块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105沿内锅组件100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布;容纳槽包括第二凹槽109,第二凹槽109设置在安装腔的底壁上,容纳槽与凸块105相适配。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图12、图13和图14所示,对位件包括凸块105,容纳槽包括第二凹槽109,使得通过将凸块105放置在第二凹槽109中即可实现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通过设置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相配合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保证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能够快速、准确地插接到位,进而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具体地,凸块10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105沿内锅组件100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布,也即,在内锅组件100的底壁上沿内锅组件100的中心轴对称设置有两个凸块105,使得凸块105和第二凹槽109相配合时,不必区分左右,也即内锅组件100正常放置于外锅106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106中均可使得凸块105位于第二凹槽109中,无需刻意对位,便于将内锅组件100准确地安装到外锅106中,保证烹饪设备的工作,提升用户操控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2和图15所示,设置外锅106的底壁包括外周侧的台阶面107和中部的下沉台阶,下沉台阶的侧壁凹陷形成第二凹槽109,内锅组件100的底壁形状与外锅106的底壁的形状相适配,两者的形状相仿,保证内锅组件100嵌入到外锅106的内部,保证内锅组件100与外锅106配合使用;其中,凸块105与内锅组件100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台阶面107的半径,以使凸块105能够支撑在台阶面107上,也即,当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对位不准时,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的对位不准,在将内锅组件100放入到容纳腔中时,凸块105抵接在台阶面107上,内锅组件100不能放入,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分离,避免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碰撞损坏。
可以理解的是,在内锅组件100放入外锅106时,当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的对位准确时,凸块105插入第二凹槽109,内锅组件100顺利放入外锅106,第一耦合器102插入第二耦合器110实现通电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三或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16和图17所示,限定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之间的径向间隙N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2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之间的径向间隙N过大,保证了凸块105相对第二凹槽109的径向方向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组件100径向移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对位不准,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凸块105与第二凹槽109之间的径向间隙N过小,便于内锅组件100放置到外锅106中,同时也可以避免内锅组件100在放置或取出外锅106过程中,由于碰撞对凸块105和第二凹槽109造成磨损,提高烹饪设备的耐用性。
如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限定内锅组件100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为M,M取值范围为0.1mm至6mm,在该范围内,一方面,能够避免内锅组件100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过大,保证了内锅组件100相对外锅106不出现晃动,也即,防止由于内锅组件100径向移动,而导致的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对位不准,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内锅组件100的侧壁与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过小,可以避免内锅组件100在放置或取出外锅106过程中,由于碰撞对内锅组件100和安装腔造成磨损,提高烹饪设备的耐用性。
实施例五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的两者之一包括多个电极针112,另一者包括多个电极槽114,内锅组件100在对位件放置于容纳槽中时,电极针112插入电极槽114中以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插接到位,从而通过第二耦合器110与第一耦合器102的配合能够保证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电极针112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并成对存在,且每对电极针112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针112不必加以区分,多个电极槽114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并成对存在,且每对电极槽114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槽114不必加以区分,其中,多个电极针112与多个电极槽114一一对应,由于多个电极针112和多个电极槽114成对且对称的设置,使把手104和容纳槽相配合时,不必区分左右,也即内锅组件100正常放置于外锅106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106中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的连接通电,无需刻意对位,便于将内锅组件100准确地安装到外锅106中,保证烹饪设备的工作,提升用户操控体验。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102可以设置五个电极针112,电极针A1121、电极针B1122、电极针C1123、电极针D1124、第一接地电极E,对应的,第二耦合器110设置五个电极槽114,电极槽a1141、电极槽b1142、电极槽c1143、电极槽d1144、第二接地电极e。
具体地,当使用者将内锅组件100沿一个方向放入外锅106中时,容纳槽对对位件(即把手104)进行限位,内锅组件100下移,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接触,电极针112插入电极槽114,此时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a1141配合(或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b1142配合),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b1142配合(或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a1141配合),电极针C1123与电极槽c1143配合(或电极针C1123与电极槽d1144配合),电极针D1124与电极槽d1144配合(或电极针D1124与电极槽c1143配合),第一接地电极E与第二接地电极e配合,实现正常通电。
当使用者将内锅组件100沿另一个方向(上述方向旋转180°)放入外锅106时,容纳槽对对位件(即把手104)进行限位,内锅组件100下移,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接触,电极针112插入电极槽114,此时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b1142配合(或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a1141配合),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a1141配合(或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b1142配合),电极针C1123与电极槽d1144配合(或电极针C1123与电极槽c1143配合),电极针D1124与电极槽c1143配合(或电极针D1124与电极槽d1144配合),第一接地电极E与第二接地电极e配合,实现正常通电。使用者端正内锅组件100,将对位件(即把手)放入容纳槽中,不需区分左右,不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连接通电,提升操控体验。
在上述具体实施例的基础上,也可以设置第一耦合器102包括四个电极针112,电极针A1121、电极针B1122、电极针C1123、电极针D1124,对应的,第二耦合器110也设置四个电极槽114,电极槽a1141、电极槽b1142、电极槽c1143、电极槽d1144,也即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均不设置接地电极,使用者同样可以将内锅组件100沿两个方向放入外锅106中,容纳槽对对位件(即把手104)进行限位,内锅组件100下移,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的每个电极(除接地电极外)的插接方式与上述具体实施例相同,此处就不在具体一一说明,同样可以实现正常通电。使用者端正内锅组件100,将对位件(即把手)放入容纳槽中,不需区分左右,不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连接通电,提升操控体验。
进一步地,在上述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耦合器102中电极针A1121和电极针B1122分别连接加热件128的两极(或传感器204的两极),电极针C1123和电极针D1124分别连接传感器204的两极(或加热件128的两极)。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当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分别设置两个电极时,使用者将内锅组件100沿一个方向放入外锅106中时,容纳槽对对位件(即把手)进行限位,内锅组件100下移,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接触,电极针112插入电极槽114,此时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a1141配合(或电极针A1121与电极槽b1142配合),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b1142配合(或电极针B1122与电极槽a1141配合),实现正常通电。使用者端正内锅组件100,将对位件(即把手)放入容纳槽中,不需区分左右,不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连接通电,提升操控体验。
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102中电极针A1121和电极针B1122分别连接加热件128的两极。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多个电极针112分布在第一圆周上,也即,多个电极针112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多个电极槽114分布在第二圆周上,也即,多个电极槽114均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第一圆周与第二圆周的直径相等,可以实现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即可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100上的第一耦合器102的电极针112和外锅106上的第二耦合器110的电极槽114能够相接触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了内锅组件100正常放置于外锅106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106中,即无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的连接通电,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或者多个电极针112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周上,由于多个电极针112成对存在,仅需保证每对电极针112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即可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针112不必加以区分;多个电极槽114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二圆周上,由于多个电极槽114成对存在,仅需保证每对电极槽114分布在同一圆周上即可使成对存在的两个电极槽114不必加以区分;进一步地,多个第一圆周的直径与多个第二圆周的直径一一对应相等,可以实现通过将对位件安装在容纳槽中即可对内锅组件100和外锅106的配合进行限位,使得在对位件位于容纳槽中的情况下,内锅组件100上的第一耦合器102的电极针112和外锅106上的第二耦合器110的电极槽114能够相接触实现通电,进一步保证了内锅组件100正常放置于外锅106中或旋转180°放置于外锅106中,即无需刻意对位,均可实现第一耦合器102和第二耦合器110的连接通电,实现烹饪设备的正常工作。
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一耦合器102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极116,第一接地电极116位于多个电极针112的分布圆周的中心;第二耦合器110还包括:第二接地电极118,第二接地电极118位于多个电极槽114的分布圆周的中心,通过在第一耦合器102上设置第一接地电极116,第二耦合器110上设置第二接地电极118,并将第一接地电极116设置在多个电极针112的分布圆周的中心,第二接地电极118设置在多个电极槽114的分布圆周的中心,使得第一耦合器102无论从哪个方向插入第二耦合器110均可使得第一接地电极116与第二接地电极118相接触,也即,通过将把手104放置于容纳槽中也能够实现第一接地电极116与第二接地电极118相抵接,无需刻意对位,进一步保证了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插接到位,且通过设置第一接地电极116和第二接地电极118,能够提升烹饪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进一步地,第一接地电极116与第二接地电极118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具体地,当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设置为五个电极时,即设置第一接地电极116和第二接地电极118,电极针A1121和电极针B1122相对第一接地电极E对称,电极针C1123和电极针D1124相对第一接地电极E对称,电极槽a1141和电极槽b1142相对第二接地电极e对称,电极槽c1143和电极槽d1144相对第二接地电极e对称;当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设置为四个电极时,即不设置接地电极,电极针A1121和电极针B1122处于同一圆上,相对圆心对称,电极针C1123和电极针D1124处于同一圆上,相对圆心对称,电极槽a1141和电极槽b1142处于同一圆上,相对圆心对称,电极槽c1143和电极槽d1144处于同一圆上,相对圆心对称。
实施例六
如图7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安装结构228,设置在外锅106的底壁上,第二耦合器110位于安装结构228处,安装结构228被配置为适于支撑第二耦合器110。
在该实施例中,外锅106上设有安装结构228,第二耦合器110位于安装结构228处且安装结构228能够支撑第二耦合器110,对第二耦合器110的组装进行限位、固定及支撑,可保证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耦合器110的组装简单,并能保证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插接到位,实现烹饪设备内部结构安放有序,不会出现结构干涉的情况,并且,避免第二耦合器110受到内锅组件100向下压合的冲击力时而向下产生位移。
进一步地,安装结构228可以为与外锅106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一体式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因而能够提高外锅106与安装结构228之间的连接强度,另外,可将外锅106与安装结构228一体制成,批量生产,以提高产品的加工效率,降低产品的加工成本;并且,通过将外锅106与安装结构228设计为一体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提高了烹饪设备的整体性,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减少了安装工序,提高了安装效率,使烹饪设备的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如图7和图8所示,进一步地,安装结构228包括:安装孔226、挡筋120和定位凸台122。在外锅106的底壁上设有安装孔226,在安装孔226的外周设置挡筋120,挡筋120凸出设置在外锅106的底壁上,挡筋120能够支撑第二耦合器110,使得第二耦合器110通过挡筋120固定在外锅106上,挡筋120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够简化外锅106的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地,挡筋120的高度可以为0.5mm至5mm,在该范围内,挡筋120的高度合适,既便于挡筋120以及外锅106的加工生产,又能确保挡筋120能够对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起到支撑作用。
另外,在挡筋120上还设有定位凸台122,有效防止第二耦合器110在外锅106上转动,确保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稳固。进一步地,定位凸台122的高度可以为1mm至10mm,在该范围内,定位凸台122的高度合适,便于定位凸台122以及外锅106的加工生产,提升生成效率。
如图9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耦合器110包括耦合器壳体230、卡扣124及支撑部126,卡扣124设置在耦合器壳体230上,在安装第二耦合器110时,卡扣124由安装腔内部穿过设置在外锅106底壁上的安装孔226扣合在外锅106的底壁外侧,也即,第二耦合器110由上至下安装在外锅106上,使得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方便。进一步地,在耦合器壳体230的外周壁上设有支撑部126,支撑部126与挡筋120相抵接,也即,挡筋120位于支撑部126的下方起到支撑支撑部126的作用,进而挡筋120被夹设在第二耦合器110的支撑部126和卡扣124之间,从而通过支撑部126和卡扣124与挡筋120的配合实现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
此外,支撑部126上设有沿第二耦合器110的轴向方向贯穿支撑部126的缺口232,在挡筋120上设有定位凸台122,在第二耦合器110组装到外锅106上时,定位凸台122位于缺口232中,从而起到防止第二耦合器110在外锅106上转动的作用,确保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稳固。进一步地,定位凸台122的高度可以为1mm至10mm,在该范围内,确保定位凸台122具有足够的高度能够插设到缺口232中,从而与缺口232配合起到限制第二耦合器110旋转的作用。
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定位凸台122和缺口232的数量为一一对应的多个,多个定位凸台122间隔设置在挡筋120上,多个缺口232间隔分布在支撑部126上,也即,可以设置多个定位凸台122和多个缺口232,多个定位凸台122和多个缺口232一一对应,也即,每个定位凸台122插设在一个缺口232中,多个定位凸台122和多个缺口232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地防止第二耦合器110在外锅106上转动,确保第二耦合器110的安装稳固。
进一步地,支撑部126的高度可以为1mm至10mm,在该范围内,支撑部126的高度合适,既便于支撑部126以及耦合器壳体230的加工生产,又能确保支撑部126具有足够的强度,能够承受内锅组件100对第二耦合器100的压力而不易断裂、破损,从而与挡筋120配合起到支撑第二耦合器110的作用。
如图1和图6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内锅组件包括:内锅;加热件128,设置在内锅的底壁上;底罩200,设置在内锅的底部,并与内锅相连接,凸块105设置在底罩200上,内锅的底壁和底罩200共同围合成密封腔体,加热件128设置于密封腔体内,并与第一耦合器102电连接,第一耦合器102至少部分位于密封腔体的内部。
在该实施例中,底罩200设置于内锅的底部,以使得内锅的底壁、底罩200围合成密封腔体;凸块105设置在底罩200上,便于凸块105的加工,加热件128设置在密封腔体内,且加热件128与第一耦合器102电连接,在内锅使用过程中,第一耦合器102与第二耦合器110配合使用,进而为加热件128供电,加热件128工作产生热量,对烹饪腔体内的食物进行烹饪;第一耦合器102的部分结构位于密封腔体内,内锅的电器元件同样位于该密封腔体内。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锅本体与加热件128之间设置有底板202,且加热件128和第一耦合器102均设置于底板202上。一方面,底板202可避免加热件128和第一耦合器102直接与锅本体连接,避免加热件128和第一耦合器102的连接工艺对锅本体造成损害,并降低加热件128和第一耦合器102的连接难度;另一方面,底板202可避免加热件128与锅本体直接接触,使得加热件128产生的热量通过底板202传递至锅本体,保证锅本体底部均匀受热,保证烹饪效果。
具体地,锅本体采用不锈钢内锅,底板202采用铝制底板。底板202通过焊接或螺钉固定在锅本体上;第一耦合器102通过螺钉固定在底板20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烹饪设备还包括:传感器204,设置在内锅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耦合器102上,压板被配置为适于固定传感器204。
在该实施例中,传感器204设置在内锅上,压板设置在第一耦合器102上,并被配置为适于固定传感器204,具体地,传感器204可以为温度传感器,通过压板对传感器204施加压力,使得传感器204与内锅组件100相贴合,可以保证传感器204与内锅组件100接触牢固、贴合紧密,进而保证内锅组件100内部介质的温度可以快速、准确的传递到传感器204,使得传感器204可以准确测温,提高产品的性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底板202上设有由底板202的底壁向下延伸的固定柱206,在第一耦合器102上设有固定孔208,固定柱206插设在固定孔208中,连接件穿过固定孔208与固定柱206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耦合器102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底板202上,既能够使得第一耦合器102与底板202之间的连接稳固,又便于第一耦合器102的安装及拆卸。
具体地,连接件可以为螺钉,采用螺钉连接方便安装,节省成本,简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便于后续的拆卸维护。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组件;
第一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上;
外锅,所述外锅上具有安装腔,所述内锅组件可移除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
对位件,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和所述外锅中的一个上;
容纳槽,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和所述外锅中的一个另上,所述对位件被配置为适于安装在所述容纳槽内;
第二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外锅上,所述第二耦合器被配置为适于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相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件包括:把手,所述把手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被构造为由所述外锅的上表面向下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把手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件还包括:凸块,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的底部和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中的一个上;
所述容纳槽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的底部和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中的另一个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位件包括凸块,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的底部,所述凸块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容纳槽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安装腔的底壁上,所述容纳槽与所述凸块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锅的底壁包括外周侧的台阶面和中部的下沉台阶,所述下沉台阶的侧壁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所述内锅组件的底壁的形状与所述外锅的底壁的形状相适配,以使所述内锅组件嵌入所述外锅内;
其中,所述凸块与所述内锅组件的中心之间的最大距离大于所述台阶面的半径,以使所述凸块能够支撑在所述台阶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块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的情况下,所述凸块与所述第二凹槽之间的径向间隙大于等于0.1mm且小于等于2mm。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第二耦合器的两者之一包括多个电极针,另一者包括多个电极槽,所述内锅组件在所述对位件位于所述容纳槽中的情况下,所述电极针插入所述电极槽中以实现通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极针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多个所述电极针成对存在,每对所述电极针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
多个所述电极槽分布在同心的圆周上,多个所述电极槽成对存在,每对所述电极槽沿圆周的圆心对称分布;
多个所述电极针与多个所述电极槽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对位件包括把手的情况下,所述把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对称地设置在所述内锅组件的两侧;
或基于所述对位件包括凸块的情况下,所述凸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凸块沿所述内锅组件的中心轴对称地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极针分布在第一圆周上,多个所述电极槽分布在第二圆周上,所述第一圆周与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相等;或
多个所述电极针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周上,多个所述电极槽分布在多个不同直径的第二圆周上,多个所述第一圆周的直径与多个所述第二圆周的直径一一对应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耦合器还包括:第一接地电极,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位于多个所述电极针的分布圆周的中心;
所述第二耦合器还包括:第二接地电极,所述第二接地电极位于多个所述电极槽的分布圆周的中心;
其中,在所述第一耦合器与所述第二耦合器相插接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接地电极与所述第二接地电极相抵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壁与所述把手的边沿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2mm至6mm。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锅组件的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为0.1mm至6mm。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安装结构,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所述第二耦合器位于所述安装结构处,所述安装结构被配置为适于支撑所述第二耦合器,所述安装结构包括:
安装孔,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
挡筋,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周,所述挡筋凸出设置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所述挡筋支撑所述第二耦合器;
定位凸台,凸出设置在所述挡筋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耦合器包括:
耦合器壳体;
卡扣,设置在所述耦合器壳体上,所述卡扣穿过所述安装孔扣合在所述外锅的底壁外侧;
支撑部,设置在所述耦合器壳体的外周壁上,所述支撑部与所述挡筋相抵接,所述支撑部上设有沿所述第二耦合器的轴向方向贯穿所述支撑部的缺口,所述定位凸台位于所述缺口中。
1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组件包括:
内锅;
加热件,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底壁上;
底罩,设置在所述内锅的底部,并与所述内锅相连接,所述凸块设置在所述底罩上,所述内锅的底壁和所述底罩共同围合成密封腔体,所述加热件设置于所述密封腔体内,并与所述第一耦合器电连接,所述第一耦合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包括:
锅本体;
底板,设置于所述锅本体与所述加热件之间,所述加热件和所述第一耦合器分别与所述底板相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内锅上;
压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耦合器上,所述压板被配置为适于固定所述传感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还包括:
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固定柱由所述底板的底壁向下延伸;
固定孔,设置在所述第一耦合器上,所述固定柱插设在所述固定孔中;
连接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柱相连接,以连接所述第一耦合器和所述底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172.1A CN113143002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烹饪设备 |
JP2022525118A JP7299418B2 (ja) | 2020-01-07 | 2021-01-06 | 調理器具 |
PCT/CN2021/070389 WO2021139663A1 (zh) | 2020-01-07 | 2021-01-06 | 烹饪设备 |
US17/772,876 US20220354293A1 (en) | 2020-01-07 | 2021-01-06 | Cooking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15172.1A CN113143002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烹饪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43002A true CN113143002A (zh) | 2021-07-23 |
Family
ID=76787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15172.1A Pending CN113143002A (zh) | 2020-01-07 | 2020-01-07 | 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54293A1 (zh) |
JP (1) | JP7299418B2 (zh) |
CN (1) | CN113143002A (zh) |
WO (1) | WO2021139663A1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710198U (zh) * | 2010-03-30 | 2011-01-19 |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
JP2011156200A (ja) * | 2010-02-02 | 2011-08-18 | Sharp Corp | 電気炊飯器 |
CN203016646U (zh) * | 2012-11-22 | 2013-06-26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加热的电饭煲 |
CN205514171U (zh) * | 2016-03-25 | 2016-08-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发热盘及烹饪器具 |
CN107713712A (zh) * | 2017-11-02 | 2018-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9363520A (zh) * | 2018-10-30 | 2019-02-22 | 中山市高通电器有限公司 | 压力烤箱 |
US20190117004A1 (en) * | 2017-10-20 | 2019-04-25 | Karla Baus | Cooking Pan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436831U (zh) * | 2012-01-17 | 2012-09-19 | 惠阳亚伦塑胶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内锅集成有发热体的电饭煲 |
CN102697377A (zh) * | 2012-05-24 | 2012-10-03 | 何志雄 | 一种节能式微型电饭锅的加热体安装结构 |
CN203088689U (zh) * | 2012-12-24 | 2013-07-31 | 胡桂铭 | 多功能野外用电饭煲 |
CN204427611U (zh) * | 2014-12-29 | 2015-07-01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热锅 |
CN205568620U (zh) * | 2015-11-24 | 2016-09-14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滚筒式烹饪器具 |
CN206239113U (zh) * | 2016-09-27 | 2017-06-13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KR101982612B1 (ko) * | 2017-10-16 | 2019-05-27 | (주)옥샘코리아 | 이중구조의 조리용기 |
CN208709430U (zh) * | 2017-12-29 | 2019-04-09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电压力锅 |
CN208851185U (zh) * | 2018-06-12 | 2019-05-14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烹饪锅具 |
CN209377296U (zh) * | 2018-09-14 | 2019-09-13 | 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210748669U (zh) * | 2019-04-29 | 2020-06-16 |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
2020
- 2020-01-07 CN CN202010015172.1A patent/CN113143002A/zh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01-06 US US17/772,876 patent/US2022035429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1-01-06 JP JP2022525118A patent/JP7299418B2/ja active Active
- 2021-01-06 WO PCT/CN2021/070389 patent/WO2021139663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156200A (ja) * | 2010-02-02 | 2011-08-18 | Sharp Corp | 電気炊飯器 |
CN201710198U (zh) * | 2010-03-30 | 2011-01-19 | 佛山市金星徽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 |
CN203016646U (zh) * | 2012-11-22 | 2013-06-26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快速加热的电饭煲 |
CN205514171U (zh) * | 2016-03-25 | 2016-08-31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发热盘及烹饪器具 |
US20190117004A1 (en) * | 2017-10-20 | 2019-04-25 | Karla Baus | Cooking Pan Assembly |
CN107713712A (zh) * | 2017-11-02 | 2018-02-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烹饪器具 |
CN109363520A (zh) * | 2018-10-30 | 2019-02-22 | 中山市高通电器有限公司 | 压力烤箱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299418B2 (ja) | 2023-06-27 |
JP2023501193A (ja) | 2023-01-18 |
US20220354293A1 (en) | 2022-11-10 |
WO2021139663A1 (zh) | 2021-07-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143002A (zh) | 烹饪设备 | |
CN213094612U (zh) | 一种组合面板 | |
CN21172276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1672113U (zh) | 一种挥发器 | |
CN212394559U (zh) | 一种易维修的便携式可加热餐具 | |
EP3285009B1 (en) | Pressing element and induction hob comprising a pressing element | |
CN210568649U (zh) | 数码管组件和家用电器 | |
CN220045689U (zh) | 杯座组件、料理杯组件及料理机 | |
CN211533918U (zh) | 内锅组件和烹饪设备 | |
CN211511424U (zh) | 烹饪设备 | |
CN221329156U (zh) | 加热模组及电器设备 | |
CN219953738U (zh) | 一种加热泵盖及加热泵 | |
CN218372923U (zh) | 电熨斗 | |
CN220567316U (zh) | 锅架和灶具 | |
CN215418356U (zh) | 一种电池盒及灯具 | |
CN214205879U (zh) |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和电磁烹饪器具 | |
CN216626406U (zh) | 遥控器 | |
CN217696100U (zh) | 烹饪器具 | |
CN212546571U (zh) | 烹煮器具 | |
CN218001585U (zh) | 加热平台 | |
CN203166182U (zh) | 无线电器具以及用于无线电器具的底座组件和底座单元 | |
CN210121072U (zh) | 烹饪器具 | |
CN221651016U (zh) | 一种燃气探测报警装置便捷拆装结构 | |
CN215127303U (zh) | 发热盘组件及液体加热装置 | |
CN215271980U (zh) | 烹饪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