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0783B -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0783B
CN113120783B CN202110417778.2A CN202110417778A CN113120783B CN 113120783 B CN113120783 B CN 113120783B CN 202110417778 A CN202110417778 A CN 202110417778A CN 113120783 B CN113120783 B CN 113120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m
boom
adjusting device
crane
slid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77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0783A (zh
Inventor
舒标
张传豹
曹争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Automobile Hois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177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07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0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0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0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0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CCRANES; LOAD-ENGAGING ELEMENTS OR DEVICES FOR CRANES, CAPSTANS, WINCHES, OR TACKLES
    • B66C23/00Cranes comprising essentially a beam, boom, or triangular structure acting as a cantilever and mounted for translatory of swinging movements in vertical or horizontal planes or a combination of such movements, e.g. jib-cranes, derricks, tower cranes
    • B66C23/6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 B66C23/64Jibs
    • B66C23/70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 B66C23/701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 B66C23/707Jibs constructed of sections adapted to be assembled to form jibs or various lengths telescopic guiding devices for telescopic j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属于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用于设置在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之间,所述第一节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节臂,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节臂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机构用于与所述固定机构发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所述活动机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机构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能够实现免拆卸情况下的节臂之间间隙的连续调整,省时省力,同时有效避免了起重臂的旁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行业内,经常使用起重机作为一定范围内重物搬运的工具,比较常见的是汽车起重机,又称汽车吊,是指将起重机安装在通用或专用汽车底盘上,底盘性能等同于同样整车总重的载重汽车。其中汽车起重机的类型中装配有伸缩式起重臂的起重机的产量最大,使用也最为广泛。针对具有伸缩式起重臂的起重机,在起重吨位较大的重物时,通常会配置较多的起重节臂,当起重节臂伸出时,为了保证节臂与节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因为伸出过长,起吊重物过重引起起重臂弯曲的问题,通常会在相邻的节臂之间设置侧滑块调节装置来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
然而,现阶段采用的侧滑块调节装置通常采用增减侧滑块的垫片数量对节臂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在进行调整时,需要将侧滑块调节装置整体卸下,增减垫片后,再重新安装。这种调整方式需要反复的拆卸安装,费时费力,特别在起吊重物过程中,再进行调整,尤其不便。并且由于垫片具有一定规格的厚度,无论如何增减,均无法做到对节臂之间的间隙连续调整,致使调整范围有限,解决旁弯问题不彻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现有的侧滑块调整装置对节臂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时,需要整体拆装,费时费力,且增减垫片的方式无法实现连续调整,致使调整范围受限。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之间,所述第一节臂套设于所述第二节臂的外部,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节臂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机构用于与所述固定机构发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所述活动机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机构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通过活动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式,实现节臂之间的间隙调节,而现有技术中的侧滑块调节装置,则需要将侧滑块整体拆下后,通过增减垫片来实现间隙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时,本发明实现了免拆卸调整,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活动机构相对固定机构的运动对节臂之间的间隙实现连续调整,扩大了调整范围,有效避免了起重臂的旁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结构和连接结构,所述滑动结构适于在所述连接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固定机构的顶壁运动,且所述滑动结构靠近所述固定机构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楔形体,所述固定机构与所述滑动结构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体相配合的第二楔形体。
由此,有连接结构带动滑动结构在第一楔形体和第二楔形体的配合下能够相对固定机构的顶壁连续移动,进而实现节臂之间的间隙的连续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节臂的尾部外侧壁相连接,且所述滑动结构靠近所述限位块的顶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块相配合的限位槽。
由此,当第二节臂完全伸出到达臂位时,限位块与限位槽相配合实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二节臂的无间隙连接,进一步有效避免节臂旁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滑动结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活动连接。
由此,调节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节臂的臂头的连接处,带动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滑动结构移动,实现间隙调节功能,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环绕所述滑动结构设置,且所述滑动结构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接触端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卡槽。
由此,第一连接部与滑动结构的连接方式简单稳定,并且提高了滑动结构在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之间的移动灵活性,避免了对径向移动和轴向移动的限制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阻尼结构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结构,所述第一加强结构与所述弹性阻尼结构相连接,且所述弹性阻尼结构与所述滑动结构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相连接。
由此,与滑动结构相连接的弹性阻尼结构,在第一节臂伸出时,有效减弱了滑动结构因第一节臂伸出产生振动以及磨损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栓,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且所述调节螺栓适于沿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在所述连接孔内移动。
由此,调节螺栓与第一节臂的臂头相连接实现了免拆卸调节,同时第二连接部允许调节螺栓在连接孔内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径向方向移动,避免了第二连接部移动时与调节螺栓相互干涉。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臂、第二节臂、和如上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节臂和所述第二节臂之间,且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起重臂通过活动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式,实现节臂之间的间隙调节,而现有技术中的侧滑块调节装置,则需要将侧滑块整体拆下后,通过增减垫片来实现间隙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时,本发明实现了免拆卸调整,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活动机构相对固定机构的运动对节臂之间的间隙实现连续调整,扩大了调整范围,有效避免了起重臂的旁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起重臂包括两个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且两个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节臂的臂头宽度方向的两端。
由此,相对设置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通过调节第一节臂和第二节臂之间的间隙,实现伸出后的第二节臂与第一节臂同轴,减少发生旁弯的情况。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和/或,如上所述的起重臂。
本发明所述的起重机与所述起重臂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节臂;2-第二节臂;3-固定机构;4-滑动结构;5-臂头;6-限位块;7-限位槽;8-第一连接部;9-第二连接部;10-弹性阻尼结构;11-第一加强结构;12-调节螺栓;13-第二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伸缩式起重臂的起重机,起重臂节数较多,需要起吊较大吨位的重物时,容易在节臂与节臂的连接处因空隙控制不当而产生起重臂的旁弯问题,影响起重机的使用稳定性,同时容易对起重臂产生损耗。因此,通常会在相邻的节臂之间设置侧滑块调节装置来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然而,现有技术中的侧滑块调节装置通常采用增减侧滑块的垫片数量对节臂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这种调整方式需要反复的拆卸安装,费时费力,且无法做到对节臂之间的间隙连续调整,致使调整范围有限,无法彻底解决旁弯问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问题得以解决,以及相应的发明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供的坐标系XYZ中,X轴正向代表右方,即节臂的臂尾方向,X轴的反向代表左方,即节臂的臂头5方向,Y轴的正向代表上方,Y轴的反向代表下方,Z轴的正向代表前方,Z轴的反向代表后方。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二节臂2的尾部是指第二节臂2沿X轴正向的末端;所述的第一节臂1的臂头5是指第一节臂1沿X轴反向的首端。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用于相互连接的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之间,第一节臂1套设于第二节臂2的外部,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固定连接于第一节臂1的内侧壁,活动机构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且活动机构用于与固定机构3发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活动机构的上表面与固定机构3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图1为沿X轴方向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Y轴和Z轴所在平面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为起重机的伸缩式节臂,在处于非作业状态时,第二节臂2位于第一节臂1内部,两者之间存在固有间隙,当需要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时,第二节臂2从第一节臂1内部伸出,伸出后,此时第二节臂2的尾部与第一节臂1的靠近臂头5的部位相连接且部分重叠。在未进行起重作业时,伸出第二节臂2状态下,固有间隙一般不会发生变化。但当进行起重作业时,由于重物的牵引等受力原因,可能导致连接处的固有间隙发生改变,发生侧偏,使得伸出的第二节臂2的中轴线与第一节臂1的中轴线的不再共线,此时就极易发生起重臂旁弯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机构设置于第一节臂1与第二节臂2之间,准确地说,是设置于第一节臂1内侧壁与第二节臂2外侧壁之间,当第二节臂2处于伸出状态时,调整第一节臂1尾部的外侧壁与第一节臂1靠近臂头5部位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防止因牵引重物第二节臂2侧偏而改变固有间隙,致使伸出的第二节臂2的中轴线偏离第一节臂1的中轴线,进而发生起重臂旁弯的情况。
本实施例中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在此不对具体的连接方式进行限定,凡是能实现上述内容中的调节运动方式均可以被运用。较佳地,连接方式可以是螺栓连接,通过螺纹间连续缓慢的旋转对间隙实现较为细致的调节,或者其他能够实现沿第一节臂1轴向运动的连接方式,比如卡接,当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时,将其与第一节臂1臂体的相对位置进行卡位限定等。本实施例的调节原理是利用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3的配合关系,通过调节活动连接位置,使活动机构实现沿X轴方向的水平移动,同时在固定机构3与活动机构的配合关系的影响下,实现活动机构沿Y轴方向的竖直移动,最终实现活动机构相对固定机构3的相对运动,进而调整活动机构的上表面与固定机构3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最终实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调节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之间的间隙的作用。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通过将连接位置设置于第一节臂1的外部臂头5位置,当需要调整节臂之间的间隙时,通过活动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发生运动的方式,实现节臂之间的间隙调节,而现有技术中的侧滑块调节装置,则需要将侧滑块整体拆下后,通过增减垫片来实现间隙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时,本发明实现了免拆卸调整,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活动机构相对固定机构3的运动对节臂之间的间隙实现连续调整,扩大了调整范围,有效避免了起重臂的旁弯问题。
进一步地,活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结构4和连接结构,滑动结构4适于在连接结构的带动下沿固定机构3的顶壁运动,且滑动结构4靠近固定机构3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楔形体,固定机构3与滑动结构4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第一楔形体相配合的第二楔形体。
在本实施例中,滑动结构4在连接结构和固定机构3的作用下,沿固定机构3的顶壁移动,所述固定机构3的顶壁可以为斜面或者弧面,当固定机构3的顶壁为斜面时,滑动结构4的运动方向为沿斜面方向。因此,当滑动结构4移动时,滑动结构4的顶壁与固定机构3的底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发生变动。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如图1所示,滑动结构4与固定机构3配合的下端部为第一楔形体,对应第一楔形体的固定机构3的上端部为与第一楔形体相配合的第二楔形体,第一楔形体包括第一接触面和第二接触面,第一接触面为斜面,第二接触面为沿Y轴方向的竖直面,第二楔形体包括第三接触面和第四接触面,其中,第四接触面为沿Y轴方向的竖直面,第三接触面为与第一接触面相配合的斜面,且第三接触面的斜面高度沿X轴反向逐渐升高。当需要调整第一节臂1与第二节臂2之间的间隙时,滑动结构4的第一楔形体的第一接触面相对固定机构3的第二楔形体的第三接触面沿斜面方向实现连续移动,进而实现滑动结构4的顶壁与第二节臂2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的连续调整。
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滑动结构4的下端部也可设置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楔形体,且多个第一楔形体沿X轴方向依次连接,相应地,固定机构为多个沿X轴方向相互连接的第二楔形体,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滑动结构4的下端部设置相互连接的左端第一楔形体和右端第一楔形体,相应地,固定机构3的上端部设置相互连接的左端第二楔形体和右端第二楔形体,左端第一楔形体的第一接触面与左端第二楔形体的第三接触面相配合,左端第一楔形体的第二接触面与右端第二楔形体的第四接触面相配合。当需要调整第一节臂1与第二节臂2之间的间隙时,滑动结构4的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楔形体的第一接触面相对固定机构3的第二楔形体的第三接触面沿斜面方向实现连续移动,进而实现滑动结构4的顶壁与第二节臂2外侧壁之间的间隙的连续调整。滑动结构4为多个相互连接的第一楔形体,增加了起重机用调节装置的调整长度,进而增加了第二节臂2尾部与第一节臂1靠近臂头5位置之间间隙的调整范围,提高了调整效果,更有效地防止侧弯问题。
由此,滑动结构4在第一楔形体和第二楔形体的配合下能够相对固定机构3的连续移动,进而实现连续调整滑动结构4与节臂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限位块6,限位块6与第二节臂2的尾部外侧壁相连接,且滑动结构4靠近限位块6的顶壁设有与限位块6相配合的限位槽7。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6具体可为楔形块,固定连接在第二节臂2的尾部的外侧壁上,该楔形块的上表面与第二节臂2的外侧壁沿X轴方向配合连接,楔形块的下表面为斜面,且斜面与上表面的垂直距离沿X轴正向逐渐增大。相应地,滑动结构4的顶壁上的限位槽7为楔形槽,楔形槽的底面与楔形块斜面相配合,当第二节臂2从第一节臂1中完全伸出时,楔形块恰好与楔形槽相配合,实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二节臂2的无间隙连接,进一步有效避免节臂旁弯。
进一步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第一连接部8与滑动结构4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将具体描述连接结构的连接方式,现阶段的侧滑块调节装置普遍采用与伸缩节臂的内外侧壁相连接的连接方式,导致需要调节侧滑块调节装置时,需要次级节臂伸出,然后才能将侧滑块调节装置整体拆卸,再进行调整。而本实施例中,则优化了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和节臂的连接方式,将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通过连接结构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将连接位置调整到明显的位置,无需节臂伸出便可以在臂头5处对间隙进行调整,操作简单便捷。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结构具体可为连接钢板,较佳地,第一连接部8为片状连接钢板,一端与滑动结构4可拆卸连接设置,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9的连接钢板垂直连接,最后连接第一节臂1的臂头5,实现了连接位置的转移,方便了操作工人对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的调整操作。由此,调节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的连接处,带动与第一连接部8相连接的滑动结构4移动,即可随时实现间隙调节功能,简单易操作。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8环绕滑动结构4设置,且滑动结构4与第一连接部8的接触端设有适于与第一连接部8相连接的卡槽。
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部8的中间部位设有通孔,与滑动结构4的上端相连接,且可容纳滑动结构4穿过,本实施例中不对滑动结构4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制,凡是能够实现连接方式的形状都可以加以运用。例如,可将滑动结构的上端设为长方体结构,则第一连接部8为环绕长方体结构的通孔。优选地,滑动结构4与第一连接部8接触端的外壁上对应位置具有连接卡槽,第一连接部8的接触端与滑动结构4的外壁上的卡槽配合连接,连接方式紧密,并且在进行第一节臂1与第二节臂2之间进行多方位移动时,均可密切配合,运动整体性较佳。
由此,第一连接部8与滑动结构4的连接方式简单稳定,并且提高了滑动结构4在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之间的移动灵活性,同时避免了对径向移动和轴向移动的限制作用。
进一步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弹性阻尼结构10和与第二连接部9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结构11,第一加强结构11与弹性阻尼结构10相连接,且弹性阻尼结构10与滑动结构4靠近第二连接部9的端部相连接。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增设了第一加强结构11,具体为设置于第二连接部9两侧的垫板,靠近滑动结构4方向的垫板上设有挡块,挡块与弹性阻尼结构10相连接,弹性阻尼结构10与滑动结构4相连接,且挡块、弹性阻尼结构10与滑动结构4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由此,与滑动结构4相连接的弹性阻尼结构10,在第一节臂1伸出时,有效减弱了滑动结构4因第一节臂1伸出产生振动以及减少了由振动接触而产生的磨损。本实施例中不对弹性阻尼结构的具体材料加以限制,凡是能够实现减轻滑动结构4振动的弹性阻尼结构都可以加以运用。比如,丁基、丙烯酸酯、聚硫、丁腈和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和环氧树脂等,以及相应的复合阻尼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垫板能够调整第二连接部9与相应的连接部件之间的接触面积,例如当采用螺栓螺母对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进行连接时,垫板的设置增加了螺栓及螺母与第二连接部9表面的接触面积,分散了压力,防止局部受力破坏第二连接部9的表面,同时因为增加了接触面积,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更能有效地防止连接结构间的松脱。
较佳地,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增设了第二加强结构13,具体为加强螺母,与穿过第一节臂1臂头5的螺栓相连接,提升起重臂用调节装置整体与第一节臂1臂头5连接的稳固性。
进一步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还包括调节螺栓12,第二连接部9上设置有与调节螺栓12相配合的连接孔,调节螺栓12通过连接孔连接第二连接部9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且调节螺栓12适于沿第一连接部8的延伸方向在连接孔内移动。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孔具体可为腰形孔,或者条形孔、椭圆形孔,在此不对具体的连接孔的形状进行限定,凡是能实现调节螺栓12在连接孔内沿第一连接部8的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均可以被运用。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连接部9的
移动是指沿Y轴的方向移动。由此,调节螺栓12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相连接实现了免拆卸调节,同时第二连接部9允许调节螺栓12在连接孔内沿第二连接部9的径向方向移动,避免了第二连接部9移动时与调节螺栓12相互干涉。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臂,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臂1、第二节臂2、和如上述内容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设置于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之间,且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第一节臂1的臂头5相连接。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起重臂,通过活动机构相对于固定机构发生相对运动的方式,实现节臂之间的间隙调节,而现有技术中的侧滑块调节装置,则需要将侧滑块整体拆下后,通过增减垫片来实现间隙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调节节臂之间的间隙时,本发明实现了免拆卸调整,省时省力,并且通过活动机构相对固定机构3的运动对节臂之间的间隙实现连续调整,扩大了调整范围,有效避免了起重臂的旁弯问题。
作为上一个实施例的扩展,当起重臂包括多节节臂时,相连接的两级节臂中的初级节臂的臂头5均可以安装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调节装置只能在初级节臂的外侧筒体上焊接螺母,再从外部调整螺杆进而调整侧滑块与第二节臂2筒体间隙,因此不适应于中间臂的安转调整的情况。在具有多节节臂时,除了最末节节臂无需安装,其他节臂均可安装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对节臂之间的空隙进行调整,防止作业时产生旁弯。
进一步地,起重臂包括两个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且两个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第一节臂1的臂头5宽度方向的两端。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节臂1的臂头5宽度方向安装两个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实现在宽度方向上对第一节臂1与第二节臂2之间的间隙进行双向调节,使第一节臂1的中轴线与第二节臂2的中轴线能够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对起重作业时的旁弯问题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臂头的宽度方向是指图2中的Y轴方向。
优选地,当起重机包括多节节臂时,可在每一节节臂的臂头5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安装两个起重臂用调节装置,通过调节将全部节臂的中轴线共线,有效避免旁弯。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述内容中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和/或,如上述内容中所述的起重臂。
本发明所述的起重机与所述起重臂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本发明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用于设置在第一节臂(1)和第二节臂(2)之间,所述第一节臂(1)套设于所述第二节臂(2),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活动机构和固定机构(3),所述固定机构(3)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节臂(1)的内侧壁,所述活动机构与所述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机构用于与所述固定机构(3)发生相对运动,以改变所述活动机构的上表面与所述固定机构(3)的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活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滑动结构(4)和连接结构,所述滑动结构(4)适于在所述连接结构的带动下沿所述固定机构(3)的顶壁运动,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8)和第二连接部(9),所述第一连接部(8)与所述滑动结构(4)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第一节臂(1)的臂头(5)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结构(4)靠近所述固定机构(3)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楔形体,所述固定机构(3)与所述滑动结构(4)相对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楔形体相配合的第二楔形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块(6),所述限位块(6)与所述第二节臂(2)的外侧壁连接,且所述滑动结构(4)靠近所述限位块(6)的顶壁设有与所述限位块(6)配合的限位槽(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8)环绕所述滑动结构(4)设置,且所述滑动结构(4)与所述第一连接部(8)的接触端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8)相连接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阻尼结构(10)和与所述第二连接部(9)相连接的第一加强结构(11),所述第一加强结构(11)与所述弹性阻尼结构(10)相连接,且所述弹性阻尼结构(10)与所述滑动结构(4)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9)的端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螺栓(12),所述第二连接部(9)上设置有与所述调节螺栓(12)相配合的连接孔,所述调节螺栓(12)通过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9)与所述第一节臂(1)的臂头(5),且所述调节螺栓(12)适于沿所述第一连接部(8)的延伸方向在所述连接孔内移动。
7.一种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节臂(1)、第二节臂(2)和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节臂(1)和所述第二节臂(2)之间,且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与所述第一节臂(1)的臂头(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起重臂,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且两个所述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节臂(1)的臂头(5)宽度方向的两端。
9.一种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起重臂用调节装置,和/或,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起重臂。
CN202110417778.2A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Active CN1131207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778.2A CN113120783B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7778.2A CN113120783B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0783A CN113120783A (zh) 2021-07-16
CN113120783B true CN113120783B (zh) 2023-08-29

Family

ID=76777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7778.2A Active CN113120783B (zh) 2021-04-19 2021-04-19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0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8434645U (zh) * 2022-10-28 2023-02-03 湖南三一中型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臂架滑块组件、臂架总成及作业机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6893Y (zh) * 2007-06-14 2008-04-1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臂侧向间隙调整装置
CN202297059U (zh) * 2011-08-22 2012-07-0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其滑块机构
CN105712219A (zh) * 2016-05-06 2016-06-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及其伸缩臂架
CN110790157A (zh) * 2019-11-15 2020-02-14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起重臂
CN212740514U (zh) * 2020-08-11 2021-03-19 福建厦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工程机械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06118A1 (de) * 2005-02-10 2006-08-24 Grove U.S. Llc Selbsteinstellendes Gleitstück für Teleskopkranausleg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46893Y (zh) * 2007-06-14 2008-04-16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起重臂侧向间隙调整装置
CN202297059U (zh) * 2011-08-22 2012-07-0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其滑块机构
CN105712219A (zh) * 2016-05-06 2016-06-29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起重机及其伸缩臂架
CN110790157A (zh) * 2019-11-15 2020-02-14 三一汽车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起重臂
CN212740514U (zh) * 2020-08-11 2021-03-19 福建厦兴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臂及工程机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0783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0783B (zh) 一种起重臂用调节装置、起重臂及起重机
CN202936116U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起重机
AU2012334813B2 (en) Crane, in particular loading crane for a vehicle
CN103832934A (zh) 一种折叠式汽车起重机
CN102910542A (zh) 一种海洋起重机的伸缩臂
CN201358141Y (zh) 滑块装置及具有该滑块装置的起重机
WO2020063007A1 (zh) 可折叠的桁架臂臂节、桁架臂及起重机
US3782790A (en) Boom slider assembly
US20220341266A1 (en) Fore and Aft Assembly of Belt-Type Pumping Unit
EP4282808A1 (en) Counterweight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nd operating machine
CN103899706A (zh) 一种配重装置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CN112589404B (zh) 一种全断面掘进机单滚刀更换机械臂的伸缩臂
EP1016618B1 (en) Lift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floating lift cylinder attachment
CN212532085U (zh) 一种矿车油缸拆装机械装置
CN103663194B (zh) 伸缩臂和工程机械
CN114147756A (zh) 一种用于装配大吨位预制结构块的抓手及机械臂
CN110761355B (zh) 驱动缸限位装置、驱动缸组件和工程机械
CN111633042A (zh) 自动补偿锁紧固定装置
CN215666787U (zh) 一种单缸插销缸用五边形滑道挂接及强化组合结构
CN211523346U (zh) 驱动缸限位装置、驱动缸组件和工程机械
CN212335713U (zh) 摊铺机用辅助支撑装置
CN215000885U (zh) 一种可加注润滑脂的调整滑块机构
CN214332241U (zh) 一种模块化变幅支架
CN210658490U (zh) 一种高强度机械液压抓斗
CN114642849B (zh) 一种伸缩臂架结构及其举高消防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