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8484A - 单端转差分电路 - Google Patents

单端转差分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8484A
CN113098484A CN202110361969.1A CN202110361969A CN113098484A CN 113098484 A CN113098484 A CN 113098484A CN 202110361969 A CN202110361969 A CN 202110361969A CN 113098484 A CN113098484 A CN 1130984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resistor
output terminal
ended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619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权
罗雄师
徐东藩
丘璋
于洪宇
臧大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3619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84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8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84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9/00Logic circuits, i.e. having at least two inputs acting on one output; Inverting circuits
    • H03K19/017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H03K19/0185Coupling arrangements; Interface arrangements using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on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和失配度调节模块,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连接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包括:第一级差分单元和连接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的第二级差分单元;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用于对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输出的所述目标差分信号进行失配度调节后输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通过失配度调节模块的设计,可实现有效地降低电路输出信号的失配度。

Description

单端转差分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
背景技术
在高速通信电路的信号传输过程中,由于单端链路在传输路径中具有高密度、尺寸小、数据处理量翻倍等优点,经常被使用在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但是由于单端电路线性度差、信噪比低等缺点限制了应用范围。在信号处理方面通常会面临将单端的输入信号转为差分的输出信号的需求,因此,单端转差分电路成为了通信系统电路的重要组成器件。以只有一个信号输入端的接收端电路为例,为了方便对信号的处理,后级的电路一般都会采用全差分的结构,因此,在只有一个输入端的情况下,若想要实现单端信号到差分信号的转变,可以使用单端转差分电路将单端的输入信号转变为差分的输出信号从而方便后级电路对信号进行补偿和放大等一系列处理。在基本的非理想的单端转差分电路中,由于寄生电容和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两端输出信号的频率响应之间有着不同的表现,这个差别主要体现在带宽上,若两个输出端的频率响应差别过大,则会导致严重的信号失配,对眼图产生不可弥补的恶化影响。
常见的单端转差分电路是基于有源巴伦的基础上设计的,如图1所示,电路的结构与一般的差分电路相似,但与其不同的是,其只有一端是作为信号的输入端,另一端需要接上固定的偏置电压。单端转差分电路能够产生一对差分的输出信号,一个是由输入信号直接从第一个晶体管的基级(栅极)传输到集电极(漏极)产生,另一个由输入信号先从第一个晶体管的基极(栅极)传输到发射极(源级),再从发射极(源极)传输到另一个晶体管的集电极(漏极)产生。
在传统的基本的差分电路中,如果考虑到非理想情况,例如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以及寄生电容的影响,差分电路的差分输出信号会出现很严重的失配现象。
因此,提出了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来改善电路中差分信号失配的问题的本发明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通过结合多种能够降低信号失配的方法有效地降低输出信号的失配度。
具体地,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和连接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失配度调节模块;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包括:第一级差分单元和连接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的第二级差分单元;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用于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输出信号,且包括:第一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入端的第一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控制端,以作为所述单端转差分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第二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二电阻,所述第一开关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用于将所述差分输出信号转换为目标差分信号,且包括:第三开关元件、第四开关元件、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所述第三开关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三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三输入端的第三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控制端,所述第三控制端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包括: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四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四输入端的第四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控制端,所述第四控制端还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所述第二输入端;其中,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三开关元件通过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的所述第四输出端;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用于对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输出的所述目标差分信号进行失配度调节后输出。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感和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四电阻;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调节电阻和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调节电阻,所述第一调节电阻还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电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调节电阻和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调节电阻,所述第三调节电阻还连接所述第四调节电阻。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单端转差分模块与失配度调节模块中的电容和/或电感的电路设计能有效地降低输出信号的失配度,同时在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一级差分单元加上调节电阻和/或在第二级差分单元加上调节电阻能够改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线性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相关技术中基于有源巴伦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基于有源巴伦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半边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基于有源巴伦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半边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电路附图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基于有源巴伦基础的端转差分电路,包括:晶体管B1、晶体管B2、电阻RC1和电阻RC2,晶体管B1的基级是电路的输入端用来接收来自上一级的信号VIN且其集电级产生电路的一个输出信号VOUTP,晶体管B2的基级连接着稳定的偏置电压VINB,并且其发射级接收来自晶体管B1的信号传递至集电极产生电路的另一个输出信号VOUTN,这样就完成了信号从单端输入转为差分输出的一个过程,其中ro代表由沟道长度调制效应产生的尾电流源的等效阻抗,1/gm代表从晶体管B2发射级向上看的等效阻抗。
如图2所示,为单端转差分电路的半边电路结构,用来分析由ro引起的误差。从晶体管B1的发射级往下看的等效电阻为Req=ro||1/gm,从晶体管B2的发射级往上看的等效电阻为1/gm,当ro趋向于无穷大的时候,Req近似等于1/gm,因此输入信号从B1的基级传递到发射级产生的信号幅度为原本的一半。但考虑到沟道长度调制效应的影响,尾电流源的阻抗ro不等于无穷大,因此Req总是会比1/gm稍大,因此从晶体管B1基级传递到发射级所产生的信号实际要小于输入信号幅度的一半,这即是造成有源巴伦差分输出直流增益不相等问题的主要原因,除去尾电流源阻抗的影响,晶体管B1和晶体管B2的寄生电容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如图3所示,用来分析尾电流源寄生电阻对图2所示的半边电路结构的影响,图3展示了尾电流源的寄生电容对于信号从左侧电路传递到右侧电路过程的影响,尾电流源的寄生电容对于两侧电路的影响大相庭径,对于晶体管B1构成的左侧半边电路来说,尾电流源的寄生电容作用相当于一个发射级的退化电容,可以适当增大带宽,而对于信号从左侧电路传递到右侧电路路径来说,其相当于一个输入电容,会使得带宽下降,这就是有源巴伦差分对两个输出的带宽不相同的原因。
基于此,参见图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以降低失配度,例如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和失配度调节模块,失配度调节模块连接单端转差分模块。单端转差分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第二级差分单元A2连接第一级差分单元A1。
其中,此改进操作方法是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结构基础,连接失配度调节模块。其中,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用于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输出信号,例如包括:第一开关元件B1、第二开关元件B2、第一电阻RC1和第二电阻RC2。第一开关元件B1例如包括:连接第一电阻RC1的第一输入端和相对于第一输入端的第一输出端、以及连接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的第一控制端,以作为单端转差分电路的输入端。第二开关元件B2例如包括:连接第二电阻RC2的第二输入端和相对于第二输入端的第二输出端、以及连接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的第二控制端,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第一电阻RC1连接第二电阻RC2,第一开关元件B1通过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B2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用于将差分输出信号转换为目标差分信号,例如包括:第三开关元件B3、第四开关元件B4、第三电阻RC3和第四电阻RC4,用于将差分输出信号转换为目标差分信号。第三开关元件B3例如包括:连接第三电阻RC3的第三输入端和相对于第三输入端的第三输出端、以及连接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的第三控制端,第三控制端还连接第一开关元件的第一输入端。第四开关元件B4例如包括:连接第四电阻RC4的第四输入端和相对于第四输入端的第四输出端、以及连接第四输入端和第四输出端的第四控制端,第四控制端还连接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输入端。其中,第三电阻RC3连接第四电阻RC4,第三开关元件B3通过第三输出端连接第四开关元件B4的第四输出端。
具体地,本发明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实现原理是: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B2用于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目标差分信号,失配度调节模块,用于对单端转差分模块输出的目标差分信号进行失配度调节后输出。提到的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相同电路结构,即单端转差分电路为两级差分单元电路结构。提到的第一开关元件B1、第二开关元件B2、第三开关元件B3和第四开关元件B4例如为晶体管,其晶体管又例如为三极管或场效应管等。在此说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差分电路中的晶体管,以三极管进行举例说明,当然在此并不限制,以三极管进行举例说明只是为了简单的叙述,易于理解,在实际应用时,可依据实际情况进行使用,另外,电路中各个元器件为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其类型、品牌等,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使用。
其中,提到的三极管为现有技术中的三极管包括:集电极、基级和发射级,提到的第一开关元件B1、第二开关元件B2、第三开关元件B3和第四开关元件B4中对应的输入端对应为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端对应为三极管的发射极、控制端对应为三极管的基极。
进一步地,参见图5,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容Ce1,连接在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
其中,此改进操作方法是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基础电路架构,在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上添加第一电容Ce1,改进的原因是由于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信号失配的问题,在第二级电差分单元A2电路中的晶体管发射级中两个信号为失配的差分信号,通过电路等效的原理,添加的第一电容Ce1可以等效为两个分别在电路左侧和右侧且大小不一的电容,并且若发射级信号的幅度越大,则等效的电容越小,因此对于电路的反馈就越大,就会导致输出的信号变小,同时添加的第一电容Ce1作为发射级退化电容还可以增大差分输出的带宽,最后通过配合第一电容Ce1的作用,达到失配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6,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二电容Ce2,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此改进操作方法是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基础电路架构,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上添加第二电容Ce2,改进的原因是由于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信号存在失配的问题,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的两个晶体管的发射级之间添加第二电容Ce2后,使得此处两个发射极信号为失配的共模信号,对于第一开关元件B1来说,类似于在其发射极增加了退化电容,可以适当增大左侧输出的带宽,通过配合第二电容Ce2的作用,达到失配抑制效果。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参见图7,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容Ce1和第二电容Ce2,第一电容Ce1连接在第三输出端和第四输出端之间,第二电容Ce2连接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
其中,此改进操作方法是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基础电路架构,在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上添加第一电容Ce1和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上添加第二电容Ce2,其添加的原因与上述在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上添加第一电容Ce1的原因和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上添加第二电容Ce2的原因相同,在此不在赘述,其通过同时在两级差分单元添加第一电容Ce1和第二电容Ce2可以达到较好的失配抑制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电容Ce1和第二电容Ce2的数量,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当然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失配度调节由提到的电容来实现,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结构来实现失配度调节。参见图8,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第二电感L2连接第一电感L1。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C2和第三电阻RC3。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C1和第四电阻RC4。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
其中,在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基础电路架构上添加电感,此添加电感的改进原因是由于信号失配问题的存在,所以每一级的一对输出信号中必有一强一弱信号的存在,左边两侧的输出和右边两侧的输出分别为一对较强和一对较弱信号,通过按照一强一弱的配对在它们的负载端共用一个电感,可以使得强弱的两路信号在高频的时候通过电感来进行相加,这样最终经过两级单元电路的处理,两个输出都会满足一强一弱信号相加的形式,最终使得差分输出的高频增益失配问题得到改善。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的数量,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此外,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前述公开的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感L1和第二电感L2的方案可以与前述公开的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e1和/或第二电容Ce2的方案相结合,从而实现更好地失配度调节效果。如图8所示,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一电容Ce1;当然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和第二电容Ce2;或者失配度调节模块例如包括: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e1和第二电容Ce2。关于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一电容Ce1和第二电容Ce2的电路连接关系可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叠加方案的有益效果可以理解为在失配度调节模块中设置电容的有益效果在失配度调节模块中设置电感的有益效果的叠加,最后得到不同改进方法对于信号差分失配问题达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从图4-8可以看出,第一级差分单元A1例如还包括:第一调节电阻RE1和第二调节电阻RE2,第一调节电阻RE1连接第一输出端,第二调节电阻RE2连接第二输出端,第一调节电阻RE1还连接第二调节电阻RE2。
第二级差分单元A2例如还包括:第三调节电阻RE3和第四调节电阻RE4,第三调节电阻RE3连接第三输出端,第四调节电阻RE4连接第四输出端,第三调节电阻RE3还连接第四调节电阻RE4。
当然,本发明并不以图中所示为限,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只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设置第一调节电阻RE1和第二调节电阻RE2,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不设置第三调节电阻RE3和第四调节电阻RE4;或者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不设置第一调节电阻RE1和第二调节电阻RE2,在第二级差分单元A2设置第三调节电阻RE3和第四调节电阻RE4。
其中,在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为基础电路架构上添加调节电阻包括多种改进操作方法,可以是在上述改进方法基础上在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上添加第一调节电阻RE1、第二调节电阻RE2和/或在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上添加第三调节电阻RE3、第四调节电阻RE4,其改进原因是因为电阻可以改善单端转差分电路中的线性度,其在差分单元电路中,在晶体管的发射级添加适当的电阻可以以牺牲适量的增益为代价来提高线性度。举例来说,以图4所示来分析添加电阻对单端转差分电路中线性度的影响,在第一开关元件B1和第二开关元件B2的发射级对应引入适当的电阻RE1和电阻RE2,其电阻RE1和电阻RE2大小相同,在加入电阻后经过推导可得到电阻RE1和RE2之间的电压是VX=gm RVin/(1+gm RE1+gm R),其中R为从第一开关元件B1的发射级往下看的等效电阻,R=ro||(RE1+1/gm),最后分析得到可以以牺牲适量的增益为代价来提高线性度。
具体地,上述添加调节电阻的多种改进方法,可以是在其上述用于改善信号失配度的改进方法的基础上再次改进其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线性度,且其上述失配度改进方法与线性度改善方法并不冲突,也可以只以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电路和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电路为基础架构进行添加调节电阻改进其线性度。另外,在此说明,上述方法添加的元器件,为现有技术中的元器件其具体的品牌、类型等,可依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公开的单端转差分电路,一方面,通过单端转差分模块与失配度调节模块中的电容和/或电感的电路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输出信号的失配度;另一方面,通过在单端转差分模块的第一级差分单元电路中加上调节电阻和/或在第二级差分单元电路中加上调节电阻能够改善单端转差分电路的线性度;另外,设计的整体电路结构能够减小芯片的面积,大大地节省投入成本。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不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端转差分模块和连接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的失配度调节模块;
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包括:第一级差分单元(A1)和连接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A1)的第二级差分单元(A2);
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A1),用于将单端输入信号转换为差分输出信号,且包括:第一开关元件(B1)、第二开关元件(B2)、第一电阻(RC1)和第二电阻(RC2);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B1)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C1)的第一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一输入端的第一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控制端,以作为所述单端转差分电路的输入端;
所述第二开关元件(B2)包括: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C2)的第二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二输入端的第二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控制端,所述第二控制端用于接收偏置电压;
所述第一电阻(RC1)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C2),所述第一开关元件(B1)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B2)的所述第二输出端;
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A2),用于将所述差分输出信号转换为目标差分信号,且包括:第三开关元件(B3)、第四开关元件(B4)、第三电阻(RC3)和第四电阻(RC4);
所述第三开关元件(B3)包括: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C3)的第三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三输入端的第三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控制端,所述第三控制端还连接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所述第一输入端;
所述第四开关元件(B4)包括: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C4)的第四输入端和相对于所述第四输入端的第四输出端、以及连接所述第四输入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控制端,所述第四控制端还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所述第二输入端;
其中,所述第三电阻(RC3)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C4),所述第三开关元件(B3)通过所述第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开关元件(B4)的所述第四输出端;
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用于对所述单端转差分模块输出的所述目标差分信号进行失配度调节后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容(Ce1),连接在所述第三输出端和所述第四输出端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二电容(Ce2),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二电容(Ce2),连接在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之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失配度调节模块包括:第一电感(L1)和连接所述第一电感(L1)的第二电感(L2);
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C2)和所述第三电阻(RC3);
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C1)和所述第四电阻(RC4);
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A1)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调节电阻(RE1)和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调节电阻(RE2),所述第一调节电阻(RE1)还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电阻(RE2)。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级差分单元(A1)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第一调节电阻(RE1)和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第二调节电阻(RE2),所述第一调节电阻(RE1)还连接所述第二调节电阻(RE2)。
8.根据权利要求1-4或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A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调节电阻(RE3)和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调节电阻(RE1),所述第三调节电阻(RE3)还连接所述第四调节电阻(RE4)。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A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调节电阻(RE3)和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调节电阻(RE1),所述第三调节电阻(RE3)还连接所述第四调节电阻(RE4)。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端转差分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级差分单元(A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三输出端的第三调节电阻(RE3)和连接所述第四输出端的第四调节电阻(RE1),所述第三调节电阻(RE3)还连接所述第四调节电阻(RE4)。
CN202110361969.1A 2021-04-02 2021-04-02 单端转差分电路 Pending CN1130984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969.1A CN113098484A (zh) 2021-04-02 2021-04-02 单端转差分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61969.1A CN113098484A (zh) 2021-04-02 2021-04-02 单端转差分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8484A true CN113098484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3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61969.1A Pending CN113098484A (zh) 2021-04-02 2021-04-02 单端转差分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848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8227A (zh) * 2012-04-23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
WO2013032443A1 (en) * 2011-08-30 2013-03-0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single-ended signals into differential signals
CN105720942A (zh) * 2016-01-22 2016-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宽带低噪声高平衡片上有源巴伦
CN10665610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
CN108900164A (zh) * 2018-07-06 2018-11-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不对称交叉连接的超宽带倍频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32443A1 (en) * 2011-08-30 2013-03-07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verting single-ended signals into differential signals
CN102638227A (zh) * 2012-04-23 2012-08-15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带有片上有源平衡-不平衡变换器的超宽带混频器电路
CN105720942A (zh) * 2016-01-22 2016-06-2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超宽带低噪声高平衡片上有源巴伦
CN106656100A (zh) * 2016-12-29 2017-05-10 福建利利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端转双端差分的模拟电路
CN108900164A (zh) * 2018-07-06 2018-11-27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不对称交叉连接的超宽带倍频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HAN FU ET,AL: "A 224-Gb/s PAM4 High-Linearity,Energy-Efficiency Differential to Single-Ended Driver in 130-nm SiGe BiCMOS", 《2020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TEGRATED CIRCUIT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02900B2 (en) Limiting amplifiers
TWI713334B (zh) 高速低電壓串行鏈路接收器及其方法
CN107370465A (zh) 高精度宽带可编程增益放大器
CN106656061B (zh) 一种跨阻放大器
CN111277232B (zh) 一种基于改进型tia的超宽带放大器单元电路
CN101604962B (zh) 可变增益rf放大器
CN114710124A (zh) 基于低纹波电荷泵的轨到轨输入输出运算跨导放大器
US6492871B2 (en) Current feedback operational amplifier
US7737802B2 (en) Passive equalizer with negative impedance to increase a gain
FI121447B (fi) Kaskadiin kytkettyjen vahvistimien takaisinkytkentäverkko
CN102215028B (zh) 放大器
CN107257232B (zh) 跨阻放大器
CN113098484A (zh) 单端转差分电路
CN110798162A (zh) 射频超宽带驱动放大器芯片
US9964985B1 (en)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786185B (zh) 相位内插器
US7986185B2 (en) Rail-to-rail Miller compensation method without feed forward path
CN210745089U (zh) 射频超宽带驱动放大器芯片
CN110768636A (zh) 一种用于多级运算放大器的稳定性补偿方法及电路结构
CN113098440A (zh) 去加重式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器架构
CN113098480B (zh) 双端转单端电路
TWI761263B (zh) 合成負阻抗的電路
US11742806B2 (en) Multiple inputs multiple ouputs RF front-end amplifier circuit, chip an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ignal path
WO2022018824A1 (ja) 増幅回路およびドライバ回路
CN116155217A (zh) 一种高线性度大带宽cmos可变增益放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