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1837A -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1837A
CN113081837A CN202110502981.XA CN202110502981A CN113081837A CN 113081837 A CN113081837 A CN 113081837A CN 202110502981 A CN202110502981 A CN 202110502981A CN 113081837 A CN113081837 A CN 113081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emulcent
rot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onn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0298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50298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18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1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18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3/00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2200/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r adaptations
    • A61J2200/70Device provided with specific sensor or indica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润药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润药装置本体分为上下两个区域,上区域中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在上区域中可以竖直直线为轴线旋转,旋转柱的侧面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夹板,夹板内部用于放置药材,夹板为网状结构;本装置在对药材进行浸润后,可对其进行回收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同时,本装置能有效增大药材与蒸汽的接触面积,提高润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药制作过程中,中药制作前的处理过程很重要,一般包括药材的挑选、洗药、润药、切药、干燥、粉碎等工序。过干过硬的药材不利于切割,必须先进行软化,因此,润药在中药制作前处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传统中药饮片的软化方法多为泡润、堆润,这种方法很容易药材的含水量太大,药材的有效成分大量流失,并且工作效率低下,后续干燥能耗高,而市面上的润药设备通常是将盛有药材的托板固定放置在润药机内部,并通过蒸汽与药材接触对药材进行浸润,但是由于药材自身堆叠,并且与托板接触部位的底部与蒸汽的接触机会较小,因而导致润药机内有相当一部分药材没有被软化,导致浸润效果差。同时浸润的蒸汽不能反复使用,使用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通过蒸汽对药材进行多角度浸润,使每一片药材都能充分达到浸润效果,并且在浸润后,还可以对蒸汽进行回收,即在浸润过程中,蒸汽冷凝,过滤后进行回收利用。
该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材均匀平铺放置在网状结构的夹板中,将夹板放置在润药装置本体内的上区域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
b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旋转柱,旋转柱带动夹板以旋转柱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
c夹板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通过旋转轴连接,旋转轴带动夹板以旋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
d在上区域中通入蒸汽。
药材固定放置在夹板中,夹板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旋转柱通过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带动夹板一起旋转,旋转的过程中,在上区域中通入蒸汽对药材进行浸润,本装置的夹板竖直设置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每个药材夹持在夹板中,并且每个药材没有重叠,夹板为网状结构。
夹板在随着旋转柱一起旋转的同时,夹板本身在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还会进行自转,同时旋转柱带动夹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即旋转一定角度后,旋转柱停止旋转,停止一定时间后再次旋转,如此往复运动。这样的设置在使用时,能更有利于润药的效率,并且夹板自身的旋转使夹板中的中药材均匀与蒸汽接触,旋转柱停留时,提高蒸汽与药材接触的时间,旋转柱的旋转也能进一步的提高蒸汽与中药材的接触范围。
优选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四个夹板,夹板以旋转柱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每次旋转的角度为90度。旋转柱每次旋转90度后,停止旋转一定时间,然后再旋转90度。设置90度的间隙旋转,对于夹板而言,能够有利于浸润效率。90度的旋转将夹板的停留位置均分为四处,对于本装置而言,四个夹板分别对应四处停留的位置,这样在进行浸润时,四个夹板之间的遮挡范围较小,在每一处停留位置都能较好的与蒸汽接触,提高浸润效率。
并且,夹板以旋转柱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每次停留的时间为每次旋转的时间的三分之一。这样旋转柱在旋转的速度较快,能使蒸汽在旋转中与药材接触,达到润的效果,同时停留时,进一步的提高蒸汽与药材达到浸的效果。
更优的,夹板以旋转轴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的速度为V1,夹板以旋转柱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隙旋转的旋转速度为V2,所述V1为V2的2倍。夹板自身旋转的速度大于旋转轴的旋转速度,能提高蒸汽从多方位与药材接触。
更进一步的,润药装置本体内设置有分隔板,分隔板将润药装置本体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所述润药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上区域中通入蒸汽进行润药后,降低润药装置本体上区域中的温度,使蒸汽液化为液体;
f调节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
润药装置本体外部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的出口与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连接,雾化器的入口与第二连接管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上区域的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与下区域的内部连通;润药时,第二连接管将下区域中的液体抽入雾化器中,雾化器雾化后将蒸汽从第一连接管排入上区域中。本装置润药完毕后,雾化机停止通过第一连接管排入气体,待上区域中的气体液化后,气体变为液体,进而沉积在上区域中,此时分隔板内部的调节板将分隔板的内部遮挡,液体不通过分隔板的上方、分隔板内部以及分隔板的下端的通孔进入下区域中。当需要回收液体时,调节调节板,使沉积的液体通过分隔板的上方、分隔板内部以及分隔板的下端的通孔进入下区域中,并且在本装置中分隔板的上方为过滤板,因此当在回收时,过滤板可对液体进行过滤,使过滤后可重复使用的液体进入下区域中,避免润药过程中带出的药渣进入下区域中,影响下次润药效果。因此,本装置在提高润药效率的同时,还可对润药的液体进行回收,重复使用,提高使用效率,更便于长期使用。对于本装置而言,雾化器是将试液雾化。雾化器是原子化系统的重要部件,其性能对测定的精密度和化学干扰等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要求雾化器喷雾稳定、雾滴细小、均匀和雾化效率高。
在此基础上,分隔板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不小于阈值A时,控制器调节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小于阈值A时,控制器调节分隔板,使液体位于分隔板上方的上区域中。因此本装置在使用时,当上区域中沉积的液体较多时,能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进入下区域中,进而可进行循环使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本装置在对药材进行浸润后,还可在蒸汽变为液体后,对其进行回收,达到重复使用的目的,能有效地提高使用效率;同时,本装置的药材固定在若干夹板中,夹板在旋转柱的带动下进行间歇旋转运动,在此基础上,夹板自身同时进行旋转,本方法不仅能增大与蒸汽的接触面积,还能有效地提高浸润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润药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回收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回收时本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夹板结构示意图;
图6为移动块位于圆形凹槽时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移动块位于滑道凹槽时旋转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润药装置本体,2-分隔板,3-旋转柱,4-伸缩杆,5-第一调节板,6-第二调节板,7-大通孔,8-第二连接管,9-雾化器,10-第一连接管,11-第一连接板,12-旋转轴,13-夹板,131-下夹板,132-第一半圆槽,133-螺栓,134-第二半圆槽,135-上夹板,14-传动板,141-滑道凹槽,142-圆形凹槽,15-移动块,16-带动杆,17-旋转杆,18-连接槽,19-第二连接板,20-第一推面,21-第二推面,22-第一挡板,23-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材均匀平铺放置在网状结构的四个夹板13中,每个药材之间无重叠,将夹板13放置在润药装置本体1内的上区域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如图1所示,本装置包括润药装置本体1,润药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分隔板2,分隔板2将润药装置本体1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润药装置本体的上区域用于润药,润药装置本体的下区域用于回收液体。上区域中设置有旋转柱3,旋转柱3在上区域中可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旋转柱3的侧面上从上到下依次连接有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设置有四个夹板13,四个夹板13均匀分布在旋转柱的侧面外,夹板13内部用于放置药材,夹板13为网状结构;
b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连接有旋转柱3,旋转柱3带动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
c夹板13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通过旋转轴12连接,旋转轴12带动夹板13以旋转轴12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
d在上区域中通入蒸汽,本装置在使用时,润药装置本体的下区域中设置有润药用的水,当需要润药时,第二连接管将下区域中的水抽入雾化器中,雾化器对水进行雾化,使其以蒸汽状态从第一连接管排入润药装置本体的上区域中,并通过排入的水蒸汽对夹板中的药材进行润药。
在本实施例中,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13每次旋转的角度为90度。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13每次停留的时间为每次旋转的时间的三分之一。夹板13每次停留的时间为40s。夹板13以旋转轴12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的速度为V1,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隙旋转的旋转速度为V2,所述V1为V2的2倍,V1为1cm/s。
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装置的夹板13包括上夹板135和下夹板131,上夹板135和下夹板131之间通过螺栓133连接,下夹板131的中心为圆弧状,下夹板131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半圆槽132,上夹板135的两端均设置有与第一半圆槽132对应的第二半圆槽134;上夹板135和下夹板131连接时,上夹板135左端的第一半圆槽132和下夹板131左端的第二半圆槽134组成第一圆筒,上夹板135右端的第一半圆槽132和下夹板131右端的第二半圆槽134组成第二圆筒。第一圆筒的内部与旋转轴12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板连接,第二圆筒的内部与另一个旋转轴12的一端螺纹连接,旋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润药完毕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e上区域中通入蒸汽进行润药后,降低润药装置本体上区域中的温度,使蒸汽液化为液体;
f调节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
润药装置本体1外部设置有雾化器9,雾化器9的出口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雾化器9的入口与第二连接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上区域的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下区域的内部连通;分隔板2内部为空腔,分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过滤层,下端设置有若干通孔,分隔板2内部设置有调节板,回收时,调节板使液体通过上区域、分隔板2的上端的过滤层、分隔板2内部、分隔板2的下端的通孔进入下区域;润药时,调节板使液体位于调节板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分隔板2的上端设置有连接槽18,旋转柱3的下端位于连接槽18内。第一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上区域的连接处位于上区域侧面的下端,由于水蒸气较轻,会向上运动,因此从上区域的下方通入水蒸气,更有利于提高润药效果。
润药结束后,降低温度,使润药装置本体上区域中的气体液化变为液体,进而沉积在调节板的上方,此时上区域中的液体不能通过调节板进入润药装置本体的下区域中。
当需要回收时,调节调节板,上区域中的水首先通过分隔板上端的过滤层进行过滤,过滤后的水通过调节板进入润药装置的下区域中,实现回收。
如图2所示,调节板包括第一调节板5和第二调节板6,第一调节板5的一端、第二调节板6的一端均为可沿水平方向伸缩的伸缩端,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相互分离或接触;回收时,第一调节板5和第二调节板6的伸缩端缩短,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分离,如图3所示,液体通过上区域、分隔板2的上端的过滤层、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之间的间隙、分隔板2的下端的通孔进入下区域;润药时,第一调节板5和第二调节板6的伸缩端伸长,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相接触,液体位于第一调节板5和第二调节板6的上方,此时如图2所示。
对于本实施例而言,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伸缩端还可均为弹簧杆,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推面20,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推面21;旋转柱3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杆4,伸缩杆4可沿竖直方向伸缩,伸缩杆4的下端设置有第三推面和第四推面,第三推面能够作用在第一推面20上使第一调节板5朝向靠近第一调节板5伸缩端的方向移动,第四推面能够作用在第二推面21上使第二调节板6朝向靠近第二调节板6伸缩端的方向移动。
润药时,第一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一推面的一端与第二调节板上设置有第二推面的一端相接触,并将分隔板的内部分为上部和下部两个区域,此时液体通过分隔板的过滤层后不能通过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进入分隔板的下部。当需要回收时,伸缩杆伸长,伸缩杆上的第三推面作用在第一调节板上的第一推面上,伸缩杆上的第四推面作用在第二调节板的第二推面上,随着伸缩杆的伸长,伸缩杆使第一调节板朝向靠近第一调节板5伸缩端的方向移动,同时使第二调节板6朝向靠近第二调节板6伸缩端的方向移动。
当伸缩杆缩短,第三推面不作用在第一推面上,第四推面不作用在第二推面上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在其对应的伸缩端的作用下,恢复原始位置,即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相互接触,将分隔板的内部分为上下两部,进而避免液体通过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润药装置本体的下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调节板的下端还设置有第一支撑杆,分隔板的内底部沿第一调节板所在方向设置有滑槽,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调节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连接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所在方向滑动。第二调节板的下端与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在滑槽内,并可沿滑槽所在方向滑动。回收时,本装置结构如图4所示。
优选的,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吸引的磁铁层,并且当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相接触时通过磁铁进一步固定连接,并且此时,第一调节板5的伸缩端为压缩状态,第二调节板6的伸缩端也为压缩状态。
为了进一步的保护磁铁层,第一推面20和第二推面21上均设置有大通孔7,第三推面上设置有第一挡板22,第四推面上设置有第二挡板23;第一调节板5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6的另一端相接触时,第一挡板22将第一推面20上的大通孔7遮挡,第二挡板23将第二推面21上的大通孔7遮挡。当在伸缩杆的作用下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分离时,第一挡板与第一推面20上的大通孔分离,第二挡板23与第二推面21上的大通孔分离。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旋转柱3的上端位于润药装置本体1内,旋转柱3的上端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能够使旋转柱3间歇旋转运动。所谓间隙旋转即旋转柱旋转一定角度后,停止旋转,并在该处停留一段时间,然后继续旋转,如此往复进行。
具体的,本装置的旋转机构包括传动板14和旋转杆17,传动板14内设置有圆形凹槽142和四个沿圆形凹槽142轴线所在方向设置的滑道凹槽141,四个滑道凹槽141将圆形凹槽142均匀分为四个区域,滑道凹槽141的一端与圆形凹槽142连通;旋转杆17与传动板14所在平面垂直,旋转杆17的上端位于润药装置本体1外,旋转杆17的下端垂直连接有带动杆16,带动杆16上连接有移动块15,所述移动块位于圆形凹槽142或滑道凹槽141中,旋转杆17和带动杆16能够使传动板14间歇旋转运动,旋转柱3的上端与传动板14固定连接;旋转杆以竖直直线为轴线旋转,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杆的轴线与竖直直线相互平行。移动块在圆形凹槽中以及滑道凹槽中滑动,当移动块位于圆形凹槽142中时,传动板14停止旋转,当移动块15位于滑道凹槽141中时,传动板14旋转。
在此过程中,当移动块位于圆形凹槽142中时,如图6所示,移动块不能带动传动板一起移动,当移动块位于滑道凹槽中时,如图7所示,移动块通过滑道凹槽带动传动板一起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移动块从滑道凹槽靠近圆形凹槽的一端滑入,滑入的过程中带动传动板旋转,当移动块从滑道凹槽靠近圆形凹槽的一端滑入另一端后,移动块再从滑道凹槽的另一端滑到滑道凹槽靠近圆形凹槽的一端,并进入圆形凹槽中,再从圆形凹槽中滑入另一个滑道凹槽中,并进行重复,本装置在使用时,当移动块在滑道凹槽中时,移动块才能带动传动板旋转,当移动块位于圆形凹槽中时,传动板不旋转。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装置的分隔板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不小于阈值A时,即此时为需要回收时,控制器控制伸缩杆伸长,伸缩杆上的第三推面作用在第一调节板上的第一推面上,伸缩杆上的第四推面作用在第二调节板的第二推面上,随着伸缩杆的伸长,伸缩杆使第一调节板朝向靠近第一调节板5伸缩端的方向移动,同时使第二调节板6朝向靠近第二调节板6伸缩端的方向移动。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
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小于阈值A时,即此时为润药阶段,控制器控制伸缩杆缩短,第三推面不作用在第一推面上,第四推面不作用在第二推面上时,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在其对应的伸缩端的作用下,恢复原始位置,即第一调节板的另一端和第二调节板的另一端相互接触,将分隔板的内部分为上下两部,进而避免液体通过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间隙进入润药装置本体的下区域,使液体位于分隔板上方的上区域中。
在本实施例中阈值A的大小根据润药装置本体1的上区域大小来确定,一般而言,阈值A的重量为液体的体积为上区域的四分之一时的重量。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中药材均匀平铺放置在网状结构的若干夹板(13)中,将夹板(13)放置在润药装置本体(1)内的上区域的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
b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连接有旋转柱(3),旋转柱(3)带动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
c夹板(13)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通过旋转轴(12)连接,旋转轴(12)带动夹板(13)以旋转轴(12)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
d在上区域中通入蒸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9)之间设置有四个夹板(13),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13)每次旋转的角度为90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歇旋转运动时,夹板(13)每次停留的时间为每次旋转的时间的三分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夹板(13)以旋转轴(12)所在直线为轴线旋转的速度为V1,夹板(13)以旋转柱(3)所在直线为轴线进行间隙旋转的旋转速度为V2,所述V1为V2的2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润药装置本体(1)内设置有分隔板(2),分隔板(2)将润药装置本体(1)分为上下两个区域,所述润药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e上区域中通入蒸汽进行润药后,降低润药装置本体(1)上区域中的温度,使蒸汽液化为液体;
f调节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润药装置本体(1)外部设置有雾化器(9),雾化器(9)的出口与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连接,雾化器(9)的入口与第二连接管(8)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上区域的内部连通,第二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下区域的内部连通;润药时,第二连接管(8)将下区域中的液体抽入雾化器(9)中,雾化器(9)雾化后将蒸汽从第一连接管(10)排入上区域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隔板内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连接有控制器,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不小于阈值A时,控制器调节分隔板,使上区域中的液体通过分隔板进入下区域中;当压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压力信号小于阈值A时,控制器调节分隔板,使液体位于分隔板上方的上区域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管(10)的另一端与上区域的连接处位于上区域侧面的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其特征在于,分隔板(2)的上方设置有过滤层。
CN202110502981.XA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Pending CN1130818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2981.XA CN113081837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02981.XA CN113081837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1837A true CN113081837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4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02981.XA Pending CN113081837A (zh) 2021-05-10 2021-05-10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183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0428A (zh) * 2017-12-20 2018-04-10 四川中庸药业有限公司 避免药材过度软化的润药设备
CN108553303A (zh) * 2018-05-18 2018-09-21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药润药机
CN210096392U (zh) * 2019-03-29 2020-02-21 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材加工用润药机
CN210932782U (zh) * 2019-07-22 2020-07-07 江西宏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循环式中药润药机
CN211024122U (zh) * 2019-07-19 2020-07-17 亳州市慈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制备用润药装置
CN213076598U (zh) * 2020-06-30 2021-04-30 湖南青钱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用润药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90428A (zh) * 2017-12-20 2018-04-10 四川中庸药业有限公司 避免药材过度软化的润药设备
CN108553303A (zh) * 2018-05-18 2018-09-21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一种中药润药机
CN210096392U (zh) * 2019-03-29 2020-02-21 北京周氏时珍堂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药材加工用润药机
CN211024122U (zh) * 2019-07-19 2020-07-17 亳州市慈济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饮片制备用润药装置
CN210932782U (zh) * 2019-07-22 2020-07-07 江西宏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循环式中药润药机
CN213076598U (zh) * 2020-06-30 2021-04-30 湖南青钱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青钱柳用润药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5306279A (ja) 茶カテキン類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製造装置
CN101200487A (zh) 一种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积雪草总皂苷的方法
CN113081837A (zh) 一种用于中药制备的润药方法
CN110680843A (zh) 一种益母草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及干燥装置
CN103304836A (zh) 印迹型筛分吸附树脂的制备及其脱除中药提取物中农残的方法
CN105724190B (zh) 一种林业作业用喷淋装置
CN113208922A (zh) 一种基于制药的中药润药装置
CN104498189A (zh) 基于纳米材料的洋葱油提取方法
JP7082733B1 (ja) POPs系農薬汚染土壌の異所修復装置及び方法
JP2023143588A (ja) 修飾キトサンを利用して廃水中のニッケルを回収する方法及装置
CN211721371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水利灌溉装置
CN214047259U (zh) 一种农业喷灌装置
CN113679784A (zh) 养阴清热的隔药灸脐中药组合物及真空润药机
CN209438062U (zh) 一种应用于银杏叶提取黄酮的干燥装置
CN208020518U (zh) 一种石材切割装置
CN207012588U (zh) 一种多功能兽用中药蒸馏塔
CN207561022U (zh) 一种自行式旱作灌溉装置
CN216440857U (zh) 一种环氧树脂薄膜蒸发装置
CN205832768U (zh) 一种制药过程中强吸附组分的分离装置
CN116920446B (zh) 一种广藿香提取物的制作系统及其制作工艺
CN113086948B (zh) 一种氢气处理提纯装置及工艺
CN208727041U (zh) 一种高效空气除尘过滤园林设备
CN114366663B (zh) 一种中药饮片循环雾化润药设备
CN109180485A (zh) 一种分离绿原酸的方法
CN209119233U (zh) 一种燃料电池膜电极生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9